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行業可折疊屏專題報告:折疊新時代下的柔性顯示機遇_第1頁
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行業可折疊屏專題報告:折疊新時代下的柔性顯示機遇_第2頁
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行業可折疊屏專題報告:折疊新時代下的柔性顯示機遇_第3頁
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行業可折疊屏專題報告:折疊新時代下的柔性顯示機遇_第4頁
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行業可折疊屏專題報告:折疊新時代下的柔性顯示機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2019 年將成為新折疊時代的始點5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有限的空間 VS 無限的交互體驗追求將由折疊設計解決5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差異化競爭與真全面屏,滑蓋與折疊的潮流再現7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折疊屏有望成為未來高端旗艦機的發展趨勢之一8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MWC 迎折疊屏盛宴,靜待柔性材料供應鏈成熟9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聚焦終端品牌,年內折疊新品集中發布9 HY

2、PERLINK l _TOC_250008 剖析三星折疊屏供應鏈,核心在于柔性材料的突破11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柔性 OLED 顯示是折疊屏方案的核心12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面板廠商將柔性 OLED 作為主攻方向13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技術:面板廠商技術精進,柔性方案邁向成熟13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產能:難度逐步突破,大陸產能釋放緩解商用瓶頸14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折疊屏為引爆點,柔性 OLED 需求有望提升16 HYPERLINK l _TOC

3、_250002 以面板制造為支撐,本土 OLED 產業鏈一同成長17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總結:折疊屏賦予柔性產業鏈歷史機遇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附錄:面板相關數據21圖表目錄圖 1:經典翻蓋手機摩托羅拉 StarTAC5圖 2:三星翻蓋旗艦手機W20195圖 3:歷史上全球出貨量前十大手機型號(單位:億臺)5圖 4:翻蓋手機型號數量&熱度與觸摸屏手機熱度對比6圖 5:智能手機屏幕設計歷史與展望6圖 6:2018 年大量劉海屏設計的智能手機上市7圖 7:2018 年末手機品牌陸續推出挖孔屏設計7圖 8:2018 年第 27-33 周期

4、間國內兩款銷量最好機型的市占情況7圖 9:OPPO Find X 用戶認可度較前作明顯提升7圖 10:智能手機屏幕設計歷史與展望8圖 1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與折疊手機滲透率預測(單位:億臺)8圖 12:三星可折疊手機渲染圖9圖 13:三星推出 Infinity 系列的新顯示屏型號9圖 14:華為官宣 MWC 大會折疊手機9圖 15:華為折疊屏專利9圖 16:小米雙折疊屏手機渲染圖10圖 17:Moto RAZR 折疊手機外型上有望復刻 RAZR V310圖 18:蘋果可折疊屏幕專利10圖 19:OPPO 雙向折疊專利10圖 20:三星 Infinity Flex Display 結構橫截示意

5、圖11圖 21:柔性 OLED 顯示模組在可折疊屏手機的 BOM 成本中占比達 34%(美元)12圖 22:剛性 OLED 與柔性 OLED 對比12圖 23:OLED 面板更薄12圖 24:柔性 OLED 出貨預測(按類型分)13圖 25:京東方在 2018 年 SID 展出可折疊面板13圖 26:維信諾的柔性 OLED 車載方案13圖 27:折疊屏曲率示意圖14圖 28:三星鉸鏈專利14圖 29:2018H1 全球智能手機 OLED 面板市場份額三星仍領先,國內以剛性為主14圖 30:全球各地區 OLED 產能分布預測(萬平方米)16圖 31:近 5 個季度 UDC 營收結構(百萬美元)1

6、7圖 32:2011-2018Q3 UDC 營收結構(百萬美元)17圖 33:可折疊 AMOLED 面板出貨量(百萬片)17圖 34:OLED 產業鏈18圖 35:TFT-LCD 與 OLED 屏幕結構對比18圖 36:2018 年智能手機 OLED 面板中中國大陸廠商市占(預測)18圖 37:中國大陸逐漸成為 UDC 產品的購買主力19圖 38:TV 面板價格(美元)21圖 39:顯示器面板價格(美元)21圖 40:筆記本面板價格(美元)21圖 41:手機面板價格(美元)21表 1:三星折疊屏供應商梳理11表 2:國內面板產線蒸鍍機訂單梳理15表 3:全球柔性 OLED 面板產線梳理15表

7、4:我國 OLED 面板供應鏈梳理(上市公司)19表 5:韓面板廠關廠記錄212019 年將成為新折疊時代的始點屏幕一直是智能手機設計變革的核心,我們相信繼大屏化后,折疊式設計將是解決屏幕桎梏的有效路徑。在三個維度上,折疊屏已經顯示出獨特的競爭優勢。有限的空間 VS 無限的交互體驗追求將由折疊設計解決我們認為,折疊屏幕終端出現是智能手機演進的必然。自手機問世以來,用戶對交互體驗的追求從未停止,折疊式的手機設計方式應運而生。早在 1996 年,摩托羅拉就推出全球首部翻蓋手機 StarTAC,在當時是高端奢侈定位,售價高達 1000 美元。此后翻蓋手機成為一股潮流,各種品牌與型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8、時至今日,三星依然在不斷更新其W 系列翻蓋旗艦的產品線,為折疊屏手機推送做鋪墊。圖 1:經典翻蓋手機摩托羅拉 StarTAC圖 2:三星翻蓋旗艦手機W2019資料來源:快科技,資料來源:三星官網,歷史上著名的摩托羅拉 Razr V3 就是一款優秀的翻蓋手機,也是史上銷量最高的翻蓋設計手機,1.3 億+臺的銷量足以排進全手機型號出貨量前十名,這反映了用戶對翻蓋設計足夠的認可度。圖 3:歷史上全球出貨量前十大手機型號(單位:億臺)資料來源:Android Authority,翻蓋手機的核心設計理念在于通過將顯示屏與鍵盤分離使用+折疊攜帶,解決兩者擠占交互界面空間的痛點。而后續發展的翻蓋手機多在正面

9、增添副顯示屏,提示時間、信號、電量與來電信息等,避免用戶頻繁復雜解鎖的困擾。同樣,將屏幕與鍵盤以滑蓋的方式分離使用、重疊攜帶則衍生出另一大類手機,即滑蓋式設計。兩者在處理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追求無限的交互體驗這一目標時的思路是相似的。圖 4:翻蓋手機型號數量&熱度與觸摸屏手機熱度對比250200150100500120%20317715211676 8231921525371844 34 3314 9 10 72 23100%80%60%40%2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

10、13201420152016201720180%翻蓋手機型號數量翻蓋手機熱度觸摸屏手機熱度資料來源:機鋒網,1999 年-2006 年是翻蓋手機活躍的時代,也是用戶首次嘗試和接受折疊式設計的時代。2005 年前后翻蓋手機保持了相當高的熱度,直到 2007 年觸摸屏手機的問世使得實體鍵盤退出歷史舞臺,翻蓋與滑蓋手機的歷史使命走向終結。站在當下,我們認為智能手機面臨同樣的空間與顯示的矛盾,柔性顯示技術衍生出的屏幕折疊技術逐步成熟,以厚度換尺寸的變革再度降臨,折疊屏有望開啟下一個折疊新時代。圖 5:智能手機屏幕設計歷史與展望翻蓋手機觸摸屏手機出現折疊式手機退潮柔性顯示推動折疊手機再度興起首次推出19

11、96第一次折疊浪潮199920062007全面屏發展到極致20182019下一個折疊時代未來 資料來源:差異化競爭與真全面屏,滑蓋與折疊的潮流再現2018 年的智能手機創新線索可總結為雙攝到多攝+進階全面屏的雙主線,可以看到從寬劉海到窄劉海、美人尖、挖孔屏等一系列進階設計,圍繞差異化競爭與真全面屏的核心展開。隨著全面屏進階達到極致,通過擠占前置攝像頭與指紋識別使屏占比無限逼近100%的思路已經走到瓶頸。未來將圍繞顯示技術進步接力創新,折疊設計將成倍提升顯示面積,而非局限于幾個百分點的屏占比提升。為達到差異化競爭的目的,終端品牌推出折疊屏旗艦就順理成章。圖 6:2018 年大量劉海屏設計的智能手

12、機上市圖 7:2018 年末手機品牌陸續推出挖孔屏設計資料來源:中關村在線,資料來源:啟明星數碼科技,vivo 推出升降式攝像頭的 NEX、OPPO 推出滑蓋設計的 Find X,受到科技媒體與消費者的熱議。從 Find X 的后續銷售情況來看,消費者對真全面屏高顏值的偏好并未受到滑蓋手機復古設計的影響。圖 8:2018 年第 27-33 周期間國內兩款銷量最好機型的市占情況 圖 9:OPPO Find X 用戶認可度較前作明顯提升1.8%1.6%1.4%1.2%1.0%0.8%0.6%W27W28W29W30W31W32W33iPhone 8OPPO Find X1.4%1.2%1.0%0.

13、8%0.6%0.4%0.2%0.0%W1W2W3W4W5W6W7Find XFind 7Find 5資料來源:SINO,資料來源:SINO,換言之,從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來說,真全面屏亦或是超大尺寸折疊屏給用戶帶來的激勵效應大于新設計對保健效應降低的負面影響。圖 10:智能手機屏幕設計歷史與展望資料來源:折疊屏有望成為未來高端旗艦機的發展趨勢之一我們認為,展望未來智能手機發展,2020 年將成為一個十分關鍵的節點。由于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5G 商業化的不斷成熟,5G 智能手機將作為明年各大品牌的重中之重,因此必然會定位成極高端的旗艦品種。由于定價偏高,屆時折疊屏設計有望成為高端旗艦的標準配置

14、之一,與全玻璃機身等設計路線分庭抗禮,迎來出貨量的小爆發。圖 1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與折疊手機滲透率預測(單位:億臺)16141210864202018E2019F2020F2021F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億臺)折疊手機滲透率1.6%1.4%1.2%1.0%0.8%0.6%0.4%0.2%0.0%資料來源:WitsView,根據WitsView 預測,2019 年折疊手機滲透率約為 0.1%,對應出貨量則為 150 萬臺左右。2020 年,折疊手機滲透率有望提升至 0.7%,對應出貨量 1000 萬臺左右。MWC 迎折疊屏盛宴,靜待柔性材料供應鏈成熟我們在 2019 年電子策略中指出,今年的智

15、能手機行業將迎來 5G 換機大潮來臨前最后的需求低谷。雖然 5G 的序曲才奏響,但折疊屏這一創新旋律已然飄揚。我們相信,硬件的邊際創新若不能形成質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將大打折扣,因此,具備強大破壞力的折疊屏設計可以說是年內最值得期待的硬件創新。當前時點來看,MWC 2019 大會即將在本月底開幕,折疊屏手機將與 5G 一同成為全球目光的焦點。聚焦終端品牌,年內折疊新品集中發布目前安卓陣營一線品牌均在備戰折疊屏手機,最快的預計在 2019 年一季度發布。預期折疊旗艦手機售價將普遍高于 1000 美元,例如三星折疊手機預計在 1500-2000 美元。三星:三星正式宣布折疊手機量產計劃后,在 20

16、18 年 11 月的開發者大會上展出了搭載7.3 英寸 Infinity Flex Display 的內折式手機(外置 4.58 英寸顯示屏),預計將命名為 Galaxy F 系列。從屏幕本身而言,是繼 OLED 由硬到柔后再到卷的升級,三星將率先實現量產,國內京東方、維信諾等面板廠也在快速跟進。圖 12:三星可折疊手機渲染圖圖 13:三星推出 Infinity 系列的新顯示屏型號資料來源:ZOL 論壇,資料來源:IHS,華為:以“5G 孕育高速暢享時代,折疊開啟智慧體驗未來”為口號,華為 2 月初宣布將在 MWC 大會上發布首款折疊屏手機。結合此前公司在多地注冊 Mate F、Mate Fl

17、ex、Mate Flexi、Mate Fold 等商標,折疊系列有望在年末作為 Mate 系列一員上市銷售。圖 14:華為官宣 MWC 大會折疊手機圖 15:華為折疊屏專利資料來源:ifanr,資料來源:ifanr,小米:一月份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展示了小米雙折疊手機的上手視頻,宣布攻克柔性屏技術、四驅折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操作系統的適配性。目前還停留在工程機階段,未來有望進入量產。圖 16:小米雙折疊屏手機渲染圖圖 17:Moto RAZR 折疊手機外型上有望復刻 RAZR V3資料來源:手機中國,資料來源:EEFOCUS,聯想:2 月公司推出 Moto RAZR 折疊手機的渲染

18、視頻,外型上將復刻摩托羅拉經典RAZA 刀鋒系列。Moto RAZR 采用雙屏設計,折疊后的小屏可用于顯示時間、聊天記錄、視頻聊天等等,后置攝像頭折疊后變為前置攝像頭。蘋果:蘋果早年就已申請折疊屏專利,但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蘋果在 2020 年之前還未有折疊屏設計的機型發布預期。OPPO:OPPO 在此前公開的專利中采用了獨特的雙向折疊設計,公司在去年 11 月表示將于今年的 MWC 大會上推出折疊智能手機。圖 18:蘋果可折疊屏幕專利圖 19:OPPO 雙向折疊專利資料來源:EEFOCUS,資料來源:智能硬件分享館,剖析三星折疊屏供應鏈,核心在于柔性材料的突破雖然折疊屏發布初期價格昂貴,但未

19、來折疊顯示產業鏈通過工藝&材料改進和規模化生產實現成本下降后,折疊智能手機有望回到中高端用戶的價格區間。我們認為,折疊屏供應有望比當初的柔性 OLED 更快完成穩定供貨,形成下一個風口。目前各大終端品牌均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階段,三星相對更成熟的折疊屏產品與供應體系具備借鑒價值。從結構上看,三星在三個方面做出了比較大的改動:被迫使用塑料薄膜替代玻璃蓋板;開發了全新的用于折疊的粘合劑;將偏振片厚度減少 45%;圖 20:三星 Infinity Flex Display 結構橫截示意圖資料來源:DSCC,考慮到 PI 材料強度較低,容易被劃傷。相信未來隨著康寧對玻璃配方的調整,將出現適用于折

20、疊屏的玻璃材料。最后,我們梳理了三星折疊屏供應鏈信息,核心變化主要是柔性新材料技術的應用,供應商主要來自日美韓三國。表 1:三星折疊屏供應商梳理供應商國家/地區產品Nitto Denko日本超薄偏光片3M美國可折疊粘合劑Dow-Dupont美國減震膜三星韓國柔性電池住友化學日本透明PI 薄膜SU Materials韓國/日本PI VarnishKH Vatec韓國鉸鏈SFC韓國藍色 OLED 材料Nippon Steel日本綠色 OLED 材料Duksan Neolux韓國紅色 OLED 材料資料來源:雷鋒網,安兔兔,ETNews,柔性 OLED 顯示是折疊屏方案的核心柔性 OLED 面板是可

21、折疊屏手機方案的關鍵。從技術上看,區別于硬質屏幕,柔性 OLED面板是實現屏幕折疊的關鍵部件,使外觀柔性化、多元化發展;從價值體量上看,柔性OLED 模組的價值體量升級,以三星 Galaxy F 為例,顯示模組成本占比有望達到 34%, 較 iPhone X 和 Galaxy S9+中顯示模組價值占比大大提升。因而,柔性 OLED 產業鏈一方面推動了折疊屏方案的成型,另一方面也將受惠于折疊屏趨勢實現良性發展。79圖 21:柔性 OLED 顯示模組在可折疊屏手機的 BOM 成本中占比達 34%(美元)700218.86005001204003002001000Galaxy FiPhone XS

22、MAXGalaxy S9+顯 示 模 組 攝 像頭機 械 零 件 處 理器電源管理IC 藍牙/無線存儲射 頻 前 端 傳 感器電池模組 內容產品 其他資料來源:CGS-CIMB RESEARCH,(iPhone Xs Max/G S9+ Nand=64GB,Galaxy F=128GB)柔性 OLED 屏幕較 LCD、剛性 OLED 更加多變且輕薄,與當下主流的可折疊化、輕薄化趨勢更適配。OLED 可分為剛性和柔性 OLED,兩者的制造工藝步驟上大體相似,但由于柔性 OLED 可實現特殊的彎曲度,主要采用 PI 膜作為基板材料而非玻璃基板。并且,由于柔性 OLED 屏將兩層玻璃基板和封裝層用柔

23、性聚合物薄片代替,且結構相較于LCD 屏更加簡化。所以,柔性 OLED 屏的輕薄優勢與耐用、抗震性能更好,逐漸成為高端機型的首選。環節剛性柔性關鍵設備有機材料蒸鍍和LTPS背板退火 有機材料蒸鍍和LTPS背板退火,薄膜封裝(TFE)基板玻璃基板PI(聚酰亞胺)基板背板LTPS背板LTPS背板有機發光層紅色和綠色熒光紅色和綠色熒光彩色涂層FMM(精細金屬掩模蒸鍍)FMM(精細金屬掩模蒸鍍)封裝平板玻璃TFE圖 22:剛性 OLED 與柔性 OLED 對比圖 23:OLED 面板更薄LTPS-LCD剛性LTPS-OLED柔性LTPS-OLED保護玻璃 線性偏光片 CF玻璃 背板玻璃 線性偏光片背光

24、片保護玻璃圓形偏光片封裝玻璃絕緣層散熱片保護玻璃感應器圓形偏光片 柔性基板厚度減少25%厚度減少45%薄膜封裝資料來源:OLEDindustry, 資料來源:集微網,異型屏、曲面屏僅僅是柔性屏的過渡方案,折疊屏方案是柔性 OLED 第一次完整嘗試。去年初,國內手機品牌在去庫存后均發布最新一代旗艦機型,全面攻占全面屏、異型屏市場,OLED 全面屏方案也逐漸成為高端手機的選擇。隨著柔性 OLED 面板逐漸被手機廠商所認可,且可折疊手機方案日漸成熟,手機廠商以外觀變化為切入點,將可折疊屏手機視作其“后 4G 時代”的創新嘗試。進而,可折疊屏作為“真正”體現“柔性化” 的方案,將從 2019 年開始貢

25、獻部分柔性 OLED 面板的需求。圖 24:柔性 OLED 出貨預測(按類型分)80%70%60%50%65%75%50%68%61%62%62%40%30%20%34%25%37%32%30%29%10%0%0%0%0%0%2%7%6%-10%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2021E曲面型平面型可折疊可卷曲可彎曲資料來源:IHS, 面板廠商將柔性 OLED 作為主攻方向技術:面板廠商技術精進,柔性方案邁向成熟柔性 OLED 面板技術逐年成熟,促進產品商業化發展。柔性 OLED 面板的開發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以實現“可彎曲”形態為主;第二階段主要解決曲率問題以實現

26、可折疊化,第三階段則與可穿戴產品、車載顯示、智能家居等硬件結合,突破“全柔性” 與“透明化”等技術壁壘。近年來,具備柔性 OLED 技術的廠商,如京東方、維信諾、天馬均會在相關展會中展出當下最先進的柔性 OLED 技術。在去年的國際顯示周(SID)中,維信諾便首次發布了“柔性顯示折疊一體機”和“柔性車載顯示解決方案”等柔性 AMOLED 創新應用產品, 其中“柔性顯示折疊一體機”搭載 7.2 英寸 AMOLED 柔性折疊屏,最小彎折半徑可達到 1.6mm;京東方推出的可折疊 WQHD AMOLED 全面屏可實現全球最小動態彎折, 半徑僅為 1mm,彎折次數超過 10 萬次,色域 NTSC 高達

27、 118。除了以手機為終端, 面板廠商將柔性 OLED 面板搭配 TV、汽車、機器人等終端,打造應用多元化。圖 25:京東方在 2018 年 SID 展出可折疊面板圖 26:維信諾的柔性 OLED 車載方案資料來源:OFweek 顯示網,資料來源:OFweek 顯示網,折疊彎曲加深曲率概念,配合鉸鏈實現“無限”彎折。曲率指的是屏幕的彎曲程度,即彎曲屏幕的半徑數值,曲率 5R 指的是半徑為 5mm 的圓所彎曲的程度。因此,曲率與手機的體積、使用流暢感、視覺效果有極大的關系。為實現內部電子元件集成、多次彎折并保護屏幕,目前的可折疊手機方案多采用了柔性 OLED 屏幕配合鉸鏈的方案。圖 27:折疊屏

28、曲率示意圖圖 28:三星鉸鏈專利資料來源:CINNO,資料來源:網易科技,產能:難度逐步突破,大陸產能釋放緩解商用瓶頸2018 年上半年之前,三星與 LGD 幾乎占據 OLED 面板市場全部份額,OLED 面板產能受限推高商用化難度。由于三星所生產的 OLED 面板主要供自身智能終端和蘋果公司產品使用,因此國內手機廠商對 OLED 顯示屏幕躍躍欲試,但是卻一“屏”難求。在此市場背景下,大陸面板廠商借助自身在 LCD 領域的技術積累與投資節奏把控,果斷出擊投產建設 OLED 產線。由于柔性 OLED 技術壁壘較高,國內廠商大部分以剛性 OLED 為切入點,隨著關鍵技術節點逐步突破,國內廠商自 2

29、015 年開始柔性 OLED 產線建設。圖 29:2018H1 全球智能手機 OLED 面板市場份額三星仍領先,國內以剛性為主三星LGD維信諾和輝光電天馬其他94.7%資料來源:群智咨詢, 蒸鍍機設備采購幅度加大,國內廠商順利推進。針對 OLED 生產工藝而言,中段 Cell 工序是由液晶灌裝改為蒸鍍封裝,該環節被仍為是 OLED 制造工藝中的最精細的環節之一,涉及到像素排布、精準蒸鍍、薄膜良率等步驟。此前,蒸鍍機是制約我國發展柔性OLED 技術的關鍵設備。近一年來,隨著核心設備產能提升且專利解除,我國面板廠商招標并進口多臺蒸鍍機,采購幅度遠遠大于前兩年,從側面印證了我國柔性 OLED 產線的

30、投建進度。京東方作為最早采用 Canon Tokki 蒸鍍機的大陸廠商,也成功建成了全國第一條柔性 OLED 產線,其余面板產線在設備到位的情況下,有望加速跟進。產線時間范圍制造商所在國家或地區綿陽京東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2018年9月29日蒸鍍機SUNIC SYSTEM CO.,LTD.韓國深圳華星第十一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生2018年05月16日小型蒸鍍機SUNIC SYSTEM,LTD韓國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AMOLED工藝技術測試2018年01月31日蒸鍍機SUNIC SYSTEM,LTD韓國武漢華星第6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

31、器生產線2017年12月28日蒸鍍機Canon Tokki Corporation日本綿陽京東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2017年11月09日蒸鍍機Canon Tokki Corporation日本固安維信諾第6代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件2017年09月07日蒸鍍機SUNIC SYSTEM,LTD韓國成都京東方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項目2017年07月26日蒸鍍機Canon Tokki Corporation日本固安維信諾第6代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件2017年07月10日蒸鍍機Canon Tokki Corporation日本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AMOLED工藝

32、技術測試2017年06月07日蒸鍍機SNU Precision Co.,Ltd韓國表 2:國內面板產線蒸鍍機訂單梳理產線項目中心項目項目(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中心項目資料來源:中國采招網,以京東方成都線量產為起點,國內面板廠商加速推進產線建設。從全球投資 6 代柔性OLED 產線的進度看,自 2017 年底京東方成都 6 代線順利量產,維信諾固安 6 代線、深天馬武漢 6 代線緊隨其后,華星光電等廠商也進展加快,原來由三星一家獨大的局面逐步被打破。此外,京東方于 2018 年初宣布第三條柔性 OLED 產線的投資計劃,并于去年底開工建設;去年年中,深天馬追

33、加武漢 6 代線產能規模;維信諾則在安徽建設第三條 OLED 產線。至此,國內柔性 OLED 產能釋放以 2018 年為起點,將迎來可觀的產能增長期。表 3:全球柔性 OLED 面板產線梳理廠商產線投資金額(億元)產能(K/月)京東方成都 6 代線46548京東方綿陽 6 代線46548京東方重慶 6 代線46548京東方福州 6 代線46548深天馬武漢 6 代(剛+柔)26537.5華星光電武漢 6 代線35045維信諾昆山 5.5 代線(剛+柔)60剛性 11 柔性 4維信諾固安 6 代線30030維信諾安徽 6 代線44030和輝光電上海 6 代線(剛+柔)27330柔宇科技深圳 5.

34、5 代線11015信利眉山 6 代線36230坤同陜西 6 代線-三星牙山 5.5 代(剛+柔)165三星牙山 6 代線135三星牙山 6 代線30三星牙山 6 代線270LGD龜尾 4.5 代(剛+柔)23LGD牙山 5.5 代(剛+柔)15LGD坡州 6 代 OLED 線45LGD坡州 6 代 OLED 線-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國產業信息網,大陸柔性 OLED 產能逐步落地,對柔性 OLED 產能提升貢獻不菲。隨著大陸 OLED 產能釋放,原先產能緊缺問題得以解決,下游終端廠商可以以更加合適的價格采購到OLED 屏幕。根據群智咨詢預測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大陸 OLED 面板出貨量達

35、到 353萬平方米,至 2020 年可達到 8161 萬平方米,占全球總產能的 25%。圖 30:全球各地區 OLED 產能分布預測(萬平方米)816.1546.7353.398.21071.523751553.51916.6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172018E2019E2020E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資料來源:群智咨詢, 折疊屏為引爆點,柔性 OLED 需求有望提升磷光材料屬當期易耗品,其使用量提升從側面印證 OLED 產業突破。由于磷光 OLED材料的發光效率比傳統熒光 OLED 材料高出四倍, 還可以減少熱量產生并增加AMOLED 背板

36、選擇的數量,磷光 OLED 材料優勢明顯。UDC 以研發實力著稱,其磷光OLED 材料是 OLED 顯示器和照明中低功耗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是以此綁定了市面上所有生產 OLED 面板的廠商。因此,UDC 的材料銷售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OLED 面板的趨勢,去年蘋果加入柔性 OLED 面板陣營,17 年四季度業績達到高點, 隨后一季度智能手機開啟去庫存,三星 OLED 產線稼動率降低,UDC 的收入也隨之走低。但從年度維度看,隨著柔性 OLED 面板滲入旗艦機型、折疊機型陸續推出,2017 年、2018 年 UDC 的材料收入已經有明顯突破。圖 31:近 5 個季度 UDC 營收結構(百

37、萬美元)圖 32:2011-2018Q3 UDC 營收結構(百萬美元)7060504030201002017Q32017Q42018Q12018Q22018Q3材料銷售版稅和許可費合同研究服務2502001501005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2018Q3材料銷售版稅和許可費合同研究服務技術發展和支持收入 資料來源:Wind, 資料來源:Wind, 可折疊手機能促進柔性 OLED 需求。以三星、華為為代表的手機供應商推出首批可折疊智能手機,這一趨勢將推動行業對柔性 OLED 面板的需求。雖然今年折疊屏作為高端產品,且受制于產能規模,銷售規模較小。但隨著產業鏈

38、逐步磨合,折疊屏方案成熟化、親民化趨勢明確。根據 IHS 數據,2018 年可折疊 AMOLED 出貨量約 20 萬片,預計 2025年出貨量增長至約 5000 萬片,七年復合增速為 220.17%。圖 33:可折疊 AMOLED 面板出貨量(百萬片)60504030201002018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資料來源:IHS,以面板制造為支撐,本土 OLED 產業鏈一同成長OLED 產業鏈以面板制造環節為核心展開。從面板生產環節看,上游環節為核心材料和關鍵設備,中游技術為面板制造和模組組裝,下游環節為手機、可穿戴和電視等終端設備。因此,上游材料與設

39、備產業需要以制造環節為核心,材料為生產易耗品,設備為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國內面板廠商的投資生產活動將會順勢拉動整個產業鏈一同躍進。OLED 工藝有別于 LCD,且難度提升,供應商難度提升。顯示面板制造過程可分為三個重要階段:前段陣列工序(Array)、中段成盒工序(Cell)以及后段模塊組裝工序(Module)。針對 OLED 生產工藝而言(從設備角度),前段 Array 工序中減少了 CF基板的制造,在中段 Cell 工序中則由液晶灌裝改為蒸鍍封裝,而在后段 Module 工序中的區別是減少背光模組的裝配;針對 OLED 結構(從材料角度)而言,OLED 其內部發光部件為有機發光二極管,通過控

40、制紅綠藍 OLED 子像素的亮度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因而有機發光層需要特有材料。圖 34:OLED 產業鏈圖 35:TFT-LCD 與 OLED 屏幕結構對比Array制程Cell制程Module制程 檢查 預處理蒸鍍點膠封裝 最后測試 測試偏光板貼附Gap SealingCell老化Cell切割下游材料 設備模塊老化邦定清洗磨邊切割陰極隔離柱制作絕緣層ITO的刻蝕Cr的刻蝕偏光片 C /F玻璃L/C :液晶TFT(玻璃) 偏光片背光源偏光片Encap(玻璃)有機發光層TFT(玻璃)TFT-LC DO LED資料來源:精測電子招股說明書, 資料來源:液晶網, 搭配下游國產終端,大陸地區 OLED

41、 已經開始突破。國產手機成為國內面板廠商提供了實踐機遇,與終端廠商打磨方案,將單一面板技術與產品結合,快速提升了 OLED 技術突破進度。根據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18 年預計中國大陸智能手機應用 AMOLED 顯示屏出貨量約 1930 萬片,同比增長約 97%,其中維信諾以超 800 萬片的出貨量位于行業首位,與此同時,京東方依托四季度的穩定客戶交付,市場份額穩定攀升。圖 36:2018 年智能手機 OLED 面板中中國大陸廠商市占(2018 年底預測數據)9%41%22%28%天 馬 京東方和輝光電維信諾資料來源:群智咨詢, 以 UDC 為例,大陸 OLED 的崛起同樣將為本土供應鏈成長提

42、供土壤。從 UDC 磷光材料的銷售區域看,中國大陸地區占比逐年增加,京東方、維信諾、柔宇等廠商均與 UDC 進行簽約。中國大陸地區的體量上升一方面從側面反映了我國廠商在 OLED 領域的追趕進度;另一方面也說明本土供應鏈通過自身技術進步與地緣優勢,將充分受益于我國OLED 崛起趨勢。圖 37:中國大陸逐漸成為 UDC 產品的購買主力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2018Q3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美國其他國家中國臺灣資料來源:Wind, 設備方面,我國設備企業從 LCD 后端設備開始突破,逐步邁入 OLED 行列,如精測電子、聯得裝備等。材料方面,有機發光材料是 OLED 面板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國企業主要集中在中間體與升華品兩部分,如萬潤股份、濮陽惠成等。其他材料,如靶材:阿石創、隆華科技;OLED 驅動 IC:中穎電子;柔性材料:新綸科技、時代新材等 PI 膜廠商,弘信電子、東山精密等 FPC 廠商。環節名稱簡介表 4:我國 OLED 面板供應鏈梳理(上市公司) 京東方A3 條在建柔性 OLED 產線,1 條規劃中面板 深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