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地理實驗、作圖題例析與能力培養近年來的地理高考試題,越來越注重對考生應用能力的考查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實踐精神。如地理實驗、作圖等新題型的出現(05年廣東考題),其目的就在于通過作圖、實驗能力的考查,檢驗和區分考生獨立自主的探究能力、邏輯思維的定性能力、 動腦動手的實踐能力以及與數理等學科滲透的綜合應用能力等,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高考命題的特點和所具有的選拔功能,因而要加強對學生實驗、作圖能力的培養。我們通過部分常見題型的例 析對指導學生的備考復習,提高應試水平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一、實驗題例析解題要求:解答地理實驗題如同理、化、生學科的實驗題,一般也應從實驗目的”(往往題目中已給定)、實
2、驗用材”、實驗步驟”和實驗結論”四個方面展開。例1. (05年廣東考題)設計一個簡便易行的小實驗,以證明地轉偏向力的存在。寫出 實驗用材、實驗步驟和所得結論。解析:(1)實驗材料:可選用有軸的球狀物,如地球儀、塑料球,撐開的雨傘等;墨 水等。(2)實驗步驟:將球狀物的虛擬北極點向上,在球狀物上滴適量的墨水;正確模 擬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旋轉;觀察并描述墨水流淌痕跡偏轉的方向;再次虛擬南極點向上,重復步驟,但旋轉方向與相反。(3)實驗結論:通過本實驗,可證明地球表面的物體在做水平運動時,運動方向發生 偏轉。在北半球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向左偏轉。例2.設計一個簡便易行的小實驗,用自備的物具演示晝半
3、球、 夜半球和晝夜交替現象,畫出晨昏線,試寫出實驗用材,實驗步驟和所得結論。解析:(1)實驗用材:一只不透明的小球如乒乓球等球狀物表示地球;一只發光的燈 泡表示太陽。(2)實驗步驟:將發亮的燈泡對著不透明的小球,可見只有半個球面被照亮;用 筆畫出亮半球與暗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將小球按地球自轉方向旋轉,則可見亮半球與暗半球在不斷更新。(3)實驗結論:通過上述實驗,可說明由于地球是一個既不發光又不透明的球體,在 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即晝半球,背著太陽的半球為夜半球, 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圈),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從而晝夜半球就不斷地進行交替。例3.自備器材演示地球
4、的自轉方向。解析:(1)實驗用材:選一個球狀物如乒乓球。(2)實驗步驟:將虛擬的球狀物北極點朝上(指向北極星附近);模擬地球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點上方看球狀物的旋轉并確定旋轉方向;再將虛擬的南極點 朝上,旋轉方向與相反,并觀察此時從南極上空看球狀物的運動方向。(3)實驗結論: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側視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朝上空著,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例4.設計一種測量正午太陽高度的簡單易行的方案,并試著測量該地當日的正午太陽 高度。(要求寫出實驗用材、步驟、結論并作簡圖加以說明)解析:(1)實驗用材:取長 1m左右的木桿或竹竿(做圭
5、桿);長 2m左右的繩 子和釘子(在地面上畫圓弧用)、刻度尺、量角器等。(2)實驗步驟:選一塊平坦開闊的空地,將圭桿垂直插入地上。見圖 O點處;以 。點為圓心,以上午某時刻桿影OA為半徑畫弧AD,并畫出OA線;當下午某時刻的桿影末端落到AD弧與B點時,畫OB線;作/ AOB的角平分線OC ;第二天當桿影 OE 落到OC線上時,就是當地地方時正午 12點,同時/ OEP就是當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角。(3)實驗結論:通過圭測法可得出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時刻的某地所在的經線時刻即為正午12點,說明當地正午12點的太陽高度就是該地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二、作圖題例析解題要求:地理作圖題就是運用數學思想,對所要
6、表達的地理原理、地理思想,結合數 理邏輯思維,從而達到準確、周密的解決地理原理、現象的過程。例1.地球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高緯遞減,南北緯60。地球自轉線速度約為赤道的一半。試用作圖求解法證明以上的結論。解析與作法:(見圖)根據圓周運動線速度的計算公式V=。r (為角緯度,r為圓周半徑)地球表面除南北兩極點,各地的角速度都相等,所以某緯線的線速度為赤道的一半,必 然圓周半徑為赤道半徑的一半,即 r=1/2R,而AO=R,三角形AOO為直角三角形,所以 r=1/2AO,/AOO =30,推得/ AOR =60 ,所以南北緯60的自轉線速度為赤道的一半。例2.繪簡圖說明地球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關系并
7、在所作圖上標出北極星、地軸、赤道平面、黃道平面、黃赤交角的大小等(可用線條表示平面)解析與作法: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在其公轉軌道上(黃道面上)繞日公轉,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關系實際上就組成了一個二面角的關系。作法見圖:作一斜線(東北 一西南走向)表示地軸,其北端指向北極星附近,在其中 選取一點。,過。點作地軸的垂線 L1即為赤道平面;過O點作與地軸的夾角為 66 34的 直線L2 (黃道平面),那么 L1L2夾角“=90 -66 34 = 23 26 即是黃赤交角的度數。例3.作一簡圖表示某日某地的太陽運行軌跡,并作出該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角H,在地平面上標出方位。解析與方法:(見圖)作一平行四邊
8、形表示某地 。點所在的地平面,根據日出在東(如 A點),日落在西(如 B點),標出東、南、西、北方位,然后在某地。點的正南方C點處(A、B中間)畫一太陽,用弧線連接A、C、B并在弧線上按由 ZCB標出太陽運行方向箭頭。連接 CO、CO與地平面交角H即為所作的該地該日的正午太陽高度。例4.求作夏至日地球光照圖用陰影表示夜半球,畫出晨昏線并作直射點 P點太陽光線和北極圈上M點的正午太陽高度 H.解析與作法:(見圖)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這時太陽光線垂直于北回歸線,太陽高度為90。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直射點的光線還必須過地心,連接 P點與地心 O,作OP的延長線,在P點標注指向地球的箭頭,
9、即為直射點P點的太陽光線。其他光線作與直射點光線的平行線即可。夏至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連接A、B兩切點的線即為晨昏線。連接MO,過M點作OM的垂線L,(過M點作球面的切線)這時過 M點的太陽光線 與過M點球面的切線L之間的夾角H就是M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例5. (04年廣東考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畫出沿 AB線的地形剖面圖。解析與作法:(見圖)在繪制地形剖面圖的長方形框左側作高度表(高度間距要與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的間距相等),即分別標注出150米、250米、350米、450米、550米等;把AB剖面線與等高線交點轉繪在地形剖面圖的基線上,并畫出相應的對應點; 在地形剖面圖上把各垂直對應點的端點
10、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是所作的AB線的地形剖面圖。例6. (2000年廣東考題)下圖表示北半球中緯地區11月某日等壓線分布(單位:百帕)。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用虛線在圖上畫出低壓槽(或高壓脊)的位置。(2)在虛線兩側分別用箭頭符號表示有摩擦力時的風向。(3)甲地即將出現 天氣,主要原因是 .解析與作法:先明確圖示為低氣壓,再把等壓線上的彎曲最大的點用虛線連接而成的線便是低壓槽;首先明確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形成、大小、方向、作 用和結果等基礎知識, 弄清風向與它們的關系。 接著用鉛筆按一定順序畫出三個力和實際風 向,最后擦去三個力,加粗畫出兩側實際風向。甲地處在低壓槽附近形
11、成的冷鋒之前,故隨著冷鋒過境,即將出現大風降溫大氣。例7.下圖中為北半球中緯度海平面的四個點。在上述四點精確測定水的沸點時得到兩點為 99.91 C,兩點為99.80 C,試作出過。點的風向。解析與作法:首先要弄清楚氣壓與沸點的關系:沸點高,氣壓高;據此推知為高壓,為低壓,然后畫出 。點的氣壓梯度力(圖中虛線);其次由于在北半球的海平面,地 轉偏向力朝右,還要受到摩擦力的影響,可正確畫出 。點的風向為西北風(圖中實線)。例8.某高空有一氣壓場,數值如下:請畫出A點風向。解析與作法:高空氣壓場,忽略不計摩擦力,風向和等壓線平行。學生往往只畫出一個 風向的錯誤結論,應該由 A點向北向南(上、下)均
12、可(見圖)。例9.簡要說明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過程,并按你的理解,畫一幅表示地殼物質循環 的示意圖。解析與作圖:巖石按成因可以分巖漿石、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它們與地球內部物質(巖漿)在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環運動和相互轉化,地球內部的巖漿上升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出露地表的巖石經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已形 成的巖石在地殼中由于變質作用而形成變質巖,各類巖石由于地殼變動在地下深處被高溫熔化,又成為新的巖漿。三大類巖石的轉化過程作圖如上。另附習題:1.讀圖11,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各點為海拔高度,實線大致表示山脊線,虛線大致表示山谷線,在圖中繪出 海拔為70m 6
13、0m 50m的三條等高線。(2)圖中坡度最大的地區在山頂的什么方位?答案:(1)如圖(3分)(曲線數值、山脊、山谷畫對各1分)(2)西側2.下圖為某時刻的等日照時間圖,OA OB為日期界線,P點緯度為70。,讀圖回答下列各題:界長(小時)(1)此時,全球太陽高度最大的地點是時。;當P點影子朝正北時,北京時間為90。要求:畫出太陽光線、地軸、地球自轉方向、極晝、極夜范圍、0時所在經線、晨昏線。答案:(1)20 N、135 W 17 時(2)(每要求1分,錯2處以上不給分)3.圖9為我國晉南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圖9(1)圖中海拔低于300米的區域面積約為A. 17kmiB . 23km
14、2C . 33km2D . 48km2(2)請在圖中畫出源于地的河流。(3)指出圖中的一處錯誤,并說明理由。(4)請在下圖中畫出沿 AB線的地形剖面圖。(朱) 1000 也 800700 600 500 400 300(5)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大致是 。(6)甲、乙、丙三個鄉村聚落,最有可能發展為城市的是 ,試分析主要原因。 答案:(1) C(2)(見圖1圖中較粗的線)(3)圖中處的河流位置不對因為處為山脊,應是分水線,不可能發育成河流(4)(見圖2)(A、B點的海拔高程正確得 1分;最高、最低點標點正確1分;大致趨勢正確得l分)(5)東北西南(6)丙 地勢平坦靠近河流(或交通便利,供水充足。)
15、4.有三地同學設計一個“影子長度”的探究學習活動,他們在當地時間00每隔一小時測量一根 1米長的桿的影子長度,所得數據制成圖表。下圖為 地區同學所提供的觀測成果。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 00-14:6月22日三個u 口 n11 12 13 14(北京時間)甲桿影長度必.H-影長M即1&5 17 18(北京叼間)nbn(1)、甲、乙、丙三地緯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寫出乙、丙兩地所在的半球(南、 北半球)。乙:丙:。(2)、寫出乙地經緯度。(3)、下為春節聯歡晚會上我國幾組省區的對聯,其中包括甲所在省區的是 。A.八百里洞庭憑岳陽壯闊;兩千年赤壁覽黃鶴風流B.飲龍井茶,品江南絲竹;登虎丘塔,論天下園林C.苗寨黔山黃果樹,茅臺赤水;川肴蜀繡錦宮城,花徑草堂D.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攏地;瓊海獨具大手筆,五指擎天(4)、某同學在23。26 N, 60。E的地方進行“影子長度”的探究學習活動,請參照 上圖,在下圖中繪出 6月22日該同學在當地時間 10: 00-14: 00每隔一小時測量一根 1 米長的桿的影子長度的示意圖。(注:請在圖上標上北京時間)桿影長度為北桿影朝向南 - 答案:(1)、乙、甲、丙;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6月水處理池鋼構吊裝防腐蝕處理條款
- 2025年超細粉碎設備(氣流磨)合作協議書
- 前臺文員的職業生涯規劃計劃
- 藝術活動與素養提升計劃
- 2025年鋸片級人造金剛石合作協議書
- 如何制定可執行的工作目標計劃
- 打造綠色校園的學期工作計劃
- 2025年硬膠囊劑機械項目發展計劃
- 生命的初體驗小班自然觀察活動計劃
- 保持學習熱情更新知識儲備計劃
- JT-T-1045-2016道路運輸企業車輛技術管理規范
- FZ/T 50009.1-1998三維卷曲滌綸短纖維線密度試驗方法單纖維長度測量法
- 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統雙語教學課件
- 氣候類型氣溫降水分布圖
- 小學生飛機知識科普課件
- 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制度
- 德陽巴蜀文化介紹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課件-4.1 整體與部分 ▏滬教版 (23張PPT)
- 住 用 房 屋 租 金 計 算 表
- 7.4.2超幾何分布 課件(共14張PPT)
- 晶狀體相關的繼發性青光眼進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