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炎的護理課件_第1頁
大動脈炎的護理課件_第2頁
大動脈炎的護理課件_第3頁
大動脈炎的護理課件_第4頁
大動脈炎的護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例討論1例多發性大動脈炎(頭臂型)病人的護理陽湖九區疾病介紹病史介紹目 錄相關問題討論術后護理重點疾病介紹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為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相關。TA主要累及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病變血管壁全層受累,以漿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為主,表現為節段性炎性肉芽腫,導致內膜、外膜纖維化及中膜變性。病因病理分型:1.頭臂型 2.胸腹主動脈型 3.腎動脈型 4.混合型 5.肺動脈型分型1、腦缺血癥狀:可引起一過性腦缺血發作(TIA)至卒中等不同程度的腦缺血,可有頭昏、眩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視力減退;嚴重者可有反復暈厥,抽搐,失語,偏癱或昏迷。2、上肢缺血癥狀:可出現單側

2、或雙側上肢無力、發涼、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縮。3、體征:頸動脈、橈動脈和肱動脈可出現搏動減弱或消失(無脈征),約半數患者于頸部或鎖骨上部可聽到二級以上收縮期血管雜音。臨床表現以上6項中符合3項以上即可診斷。1990年美國風濕協會多發性大動脈炎診斷標準病例介紹雙側頸動脈搏動未及,雙側肱動脈、橈動脈搏動未及,雙上肢皮溫略低,末梢循環一般。雙側股、腘、足背動脈搏動可及,右側強度尚可,左側強度稍弱。雙下肢皮溫皮色可,末梢循環可。四肢動脈壓:雙上肢測不出,雙踝部血壓:左側:114/63mmHg,右側:105/58mmHg。專科體檢影像學檢查(CTA)影像學檢查(CTA)腔內血管介入治療?頸動脈重建術?

3、治療方案相關問題討論1、下肢血壓如何測量?2、術前的護理重點? 查文獻:1、部位:踝部2、血壓計:普通血壓計3、聽診部位:足背動脈搏動向踝部延伸處4、測量方法:將袖帶纏于踝部,下緣距內踝23cm,聽診器置于足背動脈搏動處。5、數據準確性: 排除肢體周徑差異后,踝部動脈血壓仍較肱動脈血壓高10mmHg左右。較腘動脈血壓準確。文獻:胡國勛,任小莉下肢血壓測量方法對比研究山西醫藥雜志2005年4月第34卷 1、下肢血壓如何測量?術后護理重點? 1、病情觀察:1)血壓的監測。血壓過高易腦出血和腦水腫,過低易灌注不足。故下肢血壓應控制在120-150/80-90mmHg。2)觀察上肢橈動脈搏動和皮膚溫度,記錄脈搏強弱、頻率、節律。每班觸摸2次并記錄。3)密切觀察患者呼吸情況,協助做好肺部護理,避免早期用力咳嗽引起傷口破裂。4)體溫和心率的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 術后護理重點3、抗凝治療和出血觀察1)應在嚴格止血和引流通暢的基礎上給予抗凝治療。2)密切觀察傷口有無出血、血腫的發生。文獻:韓月紅重癥頭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