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0單元檢測十二文化交流與傳播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2遼寧省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期中考試西周時期,周公將遠古到殷商的原始禮儀加以整理、改造,確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規矩、儀節,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至深的“周禮”。這主要說明了“周禮”()A立足本土,傳統色彩B博采眾長,兼收并蓄C綿延不絕,生命力強D源遠流長,繼往開來22022山東青島檢測孟子主張“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蹦诱J為“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兩者的主張()A塑造了共同價值觀念B目的是重構社會秩序C體現了民本政治追求D構建了完整學
2、術體系32022山東省青島膠州市檢測唐代懷素以“以心傳心,直見本心”來書寫草書,以“澄明靜徹”的心境來詮釋書法的本義。影響其書法風格的主要因素是()A經濟發展水平B書法技術進步C佛教思想傳播D理學思想提出42022海南省天一大聯考漢謨拉比法典序言道:“安努(天神)與恩利爾(大地、空氣之神)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照臨黔首,光耀大地?!边@部法典()A是用象形文字所刻B融法律和道德為一體C蘊含君權神授思想D宣揚了人人平等理念52022山東煙臺考試十二銅表法是最古老的羅馬法文獻,雖然它的大多數條款是對古
3、代習慣的沿襲,甚至還有“以牙還牙”等原始殘余,但它畢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說明十二銅表法()A限制了貴族對司法權的濫用B混淆了法律與習慣的界限C有利于貴族對法律隨意解釋D使公民享有更多的權利62022江蘇揚州考試“1453年5月29日,一種文化被無情地消滅了。它曾在學術和藝術中留下了光輝的遺產。它使所有的歐洲國家擺脫了野蠻,并給予其他國家文化精華。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幾個世紀中一直保護著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個世紀中始終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辈牧现饕?)A探討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遠影響C贊美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7202
4、2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期中考試據統計,在1620世紀間,6000多萬歐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亞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間,3700萬歐洲移民后裔在美國建立了家園;1619世紀間,奴隸貿易將1200萬非洲人運到了美洲。由此可知()A人口遷移,促成了世界市場最終形成B世界經濟中心發生轉移C人口和族群變化推動文化多元化發展D歐洲移民分布范圍廣泛82022遼寧省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期中考試2019年,聯合國難民署發布了全球趨勢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有近708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這一數字是20年前的兩倍,比一年前增加了230萬。這表明()A聯合國難民署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B宗教矛盾和地區沖突
5、無法解決C難民問題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D實現了跨區域人員的自由流動92022天津市南開區模擬考試下表為古代中國關于“西方”名稱變遷的主要歷程。“西方”名稱變遷主要反映了()名稱主要范圍漢唐時期的“西域”廣義上泛指玉門關、陽關以西,狹義上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圍地區。唐宋時期曾用“西天”指稱更為遙遠的印度。宋明時期的“西洋”最早見于五代,元代廣為流布,明代特指東南亞、西亞、東非或印度洋周圍國家;明末以后逐漸轉向專指歐洲。明末清初的“西方”與“泰西”“太西”“極西”“遠西”等同義詞廣泛流行,指稱歐洲。A.中外交流的日益擴大B絲綢之路貿易繁榮C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D農耕文明走向衰落102022山東省
6、泰安市檢測下圖是“和田馬錢”,流行于公元13世紀的于闐地區(今新疆和田一帶),它采用古希臘的打壓法制成,圓形無孔無廓,正面錢文是漢文篆體字,背面是馬或駱駝的圖案并環以怯盧文(古印度文字),以“銖”為計重、記值單位。該錢幣的發現,反映了當時()A于闐全面推行了中原幣制B絲路貿易促進了文明的交流C篆體漢字盛行于西域地區D漢朝與歐洲建立了直接聯系11下圖為北宋墓葬出土的景德鎮窯青白瓷胡人牽馬俑。該圖可用來佐證()馬膘肥體壯,昂首嘶鳴,尾巴上翹,背部配置鞍韉。兩側各立一位胡人,圓目,高鼻,翹須,發髻高挽,上身著窄袖長衫,下衣撩起,腳蹬長靴。一人緊緊勒住馬韁,迫使急于前行的馬兒駐足等待。一人似在搬運貨物
7、,準備行裝。A古代絲綢之路的貿易盛況B中西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鑒C景德鎮制瓷業的中心地位D宋人崇尚理性的審美觀念122022山東省菏澤市期中考試亞歷山大的東征,從西方到東方,從希臘到印度,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直到今天,他的名字還被很多人傳頌,這是因為東征和帝國的建立()A使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B破壞了東西方之間經濟聯系C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132022遼寧省六校協作體期中考試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拿破侖是騎在馬背上的“世界靈魂”。對“世界靈魂”解釋最為合理的應是()A拿破侖依靠武力征服了全世界B拿破侖曾是歐洲眾多國家的主宰C拿破侖具有征服全世界的野心D拿破侖法典影響了
8、整個世界14一位法國官員評論道:“參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這17.5萬非洲士兵,在法蘭西和佛蘭德的壕溝里掘好了舊非洲的墳墓?!睋丝芍谝淮问澜绱髴?)A參戰的士兵主要來自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B導致非洲和亞洲的世界殖民體系徹底瓦解C喚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識D導致法國在戰后的分贓中受到不公平待遇152022遼寧省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期中考試大學的校訓不僅代表著一個大學的風格,也呈現出它的辦學理念。如哈佛大學的校訓“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這表明()A中外大學教育理念相似B各國高等教育發展歷史悠久C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己任
9、D重視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追求16.2022山東省聯合考試“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貴財富,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資源,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筑中國夢磅礴力量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币虼藢ξ奈锏谋Wo,我們應該()A使文物“世界共有”,實現全球保護B盤活文物資源,開展研究性保護C讓文物“躲進小樓”“深藏深宮”D強化市場經營機制,推動文化工作產業化二、非選擇題172022廣東省梅州市期末考試(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庸”觀念包含一種認識,即許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和沒有達到這個限度一樣,這就是
10、“過猶不及”。有些事情確實如此,但許多事情的限度是隨時代的演進而改變的。例如所謂“君臣之義”,過去認為是必須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打倒了君權,使人類歷史大大前進了一步;又如中國封建時代排斥所謂奇技淫巧,阻礙了自然科學的進展;近代西方實證科學長足進步,技術遠遠超過了前代,促進了文化的高度發展。在歷史上,在一定的范圍內,超越傳統的限度,往往可以實現巨大的飛躍。如果固守“過猶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進了。因此,“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曾經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我認為不能把“中庸”看作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摘編自張岱年“中庸”辨析上述觀點你是否贊同?請用史實闡
11、述理由。(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82022遼寧省丹東市質量測試(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澳門普濟禪寺是澳門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寺院,由信徒集資修建。寺院中現有一尊別具特色的羅漢像(如下圖),被民間稱為“馬可波羅”,它是觀音殿兩側十八羅漢塑像中右邊的最后一尊。馬可波羅是傳說中元代來中國的意大利商人,被列入十八羅漢肇始于浙江凈慈寺,清晚期傳入普濟禪寺。摘編自邵曉峰中西文化交匯中的澳門藝術形象(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普濟禪寺馬可波羅羅漢像形成的原因。(8分)(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馬可波羅羅漢像的認識。(4分)單元檢測十二1D據材料“周公將遠古到殷商
12、的原始禮儀加以整理、改造”說明源遠流長,且在傳統禮儀基礎上加以改造,對后世影響深遠,說明繼往開來,故選D項;“傳統色彩”無法在材料中體現,排除A項;材料主要反映了周禮誕生的特點,無法體現博采眾長,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周禮誕生的特點,無法體現綿延不絕,排除C項。2B據材料“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可知,孟子和墨子認為統治者只有選賢任能才能支持國君維護其統治秩序,實現國家富強,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社會秩序混亂,二者希望統治者通過選賢任能重建國家統治秩序,故選B項;孟子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墨子代表平民階
13、層的利益,排除A項;民本政治主要體現在統治者愛惜民力,注重恢復社會生產,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構建完整的學術體系是由多個學派和政府支持共同完成的,排除D項。3C據材料“以心傳心,直見本心”“澄明靜徹”與佛教所提倡的“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唯心主義思想相一致,故選C項;書法藝術的表現手法與經濟發展水平無直接關聯,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個人書法藝術的書寫境界,排除B項;理學出現在宋代,排除D項。4C據材料“安努(天神)與恩利爾(大地、空氣之神),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可知,漢謨拉比通過神授予權力對國家進行統治,因此該法典體現了君權神授思想
14、,故選C項;依所學,漢謨拉比法典作為古巴比倫文明成就,使用楔形文字,排除A項;“努(天神)與恩利爾(大地、空氣之神),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可知材料強調君權神授思想,并未涉及到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排除B項;依所學,漢謨拉比法典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并未體現人人平等思想,排除D項。5A據材料“但它畢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可知是平民的勝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對司法權的濫用,故選A項;十二銅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并未混淆與習慣的界限,排除B項;十二銅表法用成文法的形式限制了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排除C項;十二銅表法是對習慣法的匯編,仍
15、然維護貴族的私有財產和貴族利益,排除D項。6B據材料“它曾在學術和藝術中留下了光輝的遺產君士坦丁堡在11個世紀中始終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可知,拜占庭帝國對外抵抗亞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對內直接或間接地保存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保存和發展歐洲古典文化、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故選B項;西羅馬帝國滅亡時間是在476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阿拉伯帝國信仰的是伊斯蘭教,與“保護著基督教世界”不符,排除C項;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與“君士坦丁堡在11個世紀中始終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不符,排除D項。7C據材料信息可知,在1620世紀,人口跨洲流動,推動人口遷入地多元文化的發展,故選C項
16、;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排除A項;自1620世紀,世界經濟中心一直在歐洲,排除B項;奴隸貿易指非洲黑人被迫遷入美洲,與歐洲移民無關,排除D項。8C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宗教沖突、戰爭以及恐怖襲擊,當今世界難民問題非常嚴重,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故選C項;據材料“聯合國難民署發布了全球趨勢報告”可知聯合國對難民的關注和重視,排除A項;難民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單單是宗教矛盾和地區沖突,排除B項;“自由流動”與“被迫流離失所”不符,排除D項。9A從“西域”到“西天”再到“西洋”和“西方”“泰西”,反映了古代中國對“西方”空間的認識的擴大和變化,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外經
17、濟文化交流范圍和途徑的變化,故選A項;明清時期絲綢之路衰落,排除B項;材料中對于西方稱呼的變化,反映的是中外交流人們的認識不斷深化,并非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排除C項;中國古代對“西方”空間認識的變化反映的是中外交往的擴大,與農耕文明走向衰落無關,排除D項。10B題干中提到的和田馬錢涉及了“漢文篆體字”“古希臘打壓法”“怯盧文(古印度文字)”和漢代的“銖”這種計重、記值單位,說明絲綢之路上東西方的貿易使得文明交流體現在了貨幣上,故選B項;題干只提到了和田馬錢的制作方法、形制以及流行的地區,單純從題干信息沒法說明于闐全面推行了中原幣制,而且和田馬錢也不是完全的中原幣制,排除A項;圖示錢幣在西域的于
18、闐地區流行,并不意味著錢幣上的字體就是當時西域盛行的字體,而且公元13世紀作為歸屬中央版圖的西域應該盛行的是隸書,而不是篆體,排除C項;單憑流行的貨幣只能說明當時中西方文明交流比較頻繁,但不能說明漢朝與歐洲建立了直接聯系,排除D項。11A據材料“馬膘肥體壯”“一人緊緊勒住馬韁”“一人似在搬運貨物”,可知,胡人牽馬俑反映了當時少數民族開展貿易的情況,這反映了北宋時期中原地區與少數民族貿易往來情況,故選A項;胡人作為中國少數民族別稱,并非西方文化,排除B項;由景德鎮窯青白瓷胡人牽馬俑,可知材料強調對瓷器中形象進行解讀,而非強調景德鎮的中心地位,排除C項;依所學,程朱理學強調人的主觀意志力量,而理性
19、主義強調思考,反對封建專制,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12D結合所學亞歷山大東征的史實可知,東征使希臘文明與古老的東方文明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沖突與交融,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故選D項;亞歷山大建立的是馬其頓帝國,與羅馬帝國沒有關系,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亞歷山大帝國建立的積極影響,不是破壞東西方經濟聯系的消極影響,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亞歷山大帝國建立的積極影響,不是消極影響,排除C項。13D拿破侖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為近代各國提供了立法規范,這是黑格爾所說的“世界靈魂”,故選D項;拿破侖征服的是歐洲和埃及,沒有征服全世界,排除A項;拿破侖確實曾是歐洲眾多國家的主宰,但材料強調
20、的是拿破侖法典影響了整個世界,排除B項;拿破侖具有征服全世界的野心,并不能說明他具有“世界靈魂”,排除C項。14C材料反映的是參加一戰的非洲士兵掘好了舊非洲的墳墓,這強調的是一戰客觀上將自由、民主和民族獨立等思想傳播給參戰的非洲士兵,喚醒了人們的民族意識,故C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的主戰場在歐洲,參戰的主要是歐洲人,故排除A項;一戰只是沉重打擊了世界殖民體系,并沒有導致其瓦解,故排除B項;一戰后英法主導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建立了凡爾賽體系和國際聯盟,法國獲得大量權益,并未受到不公正待遇,故排除D項。15D從中西方大學的不同校訓可以看出,他們都各自追求自身傳統的文化內涵,故選D項;中外大學
21、教育理念并不相同,排除A項;材料的重點是大學校訓是傳統文化內涵的體現,與歷史悠久無關,排除B項;大學的校訓只是依托傳統文化,并不是為了復興傳統文化,排除C項。16B材料強調保護文化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應當把保護放在首位,開展研究性保護,以社會效益為最高原則,故選B項;文物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所體現的文化和科學成果作為精神財富是屬于全世界的,但具體到每件文物本身則只能屬于它的國家甚至個人,必須將精神財富與物質所有權分開,排除A項;文物可以反映一定的歷史史實,不能將其“藏”起來,排除C項;文物保護工作不是經濟活動,而是文化活動,是不以追求盈利為目標的社會公益事業,排除D項。17答案:示例一:贊同。理
22、由:堅持中庸之道而缺乏變通就相當于偏執,因為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評判“過”與“不過”的標準也是在變化的,時代變化了而標準不變,就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明中后期思想家李贄“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袁世凱的復辟帝制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而宣告失??;自然科學先驅哥白尼用“日心說”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說”;伽利略著名的比薩斜塔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有關物體運動的學說;量子論和相對論則修正了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等等。因此,不能把中庸之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示例二:反對。理由: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傳統儒家修行的法寶。中庸之道是一種客觀,是一種合理和諧,更是一種境界?!八磮唐鋬啥硕?/p>
23、其中于民”;漢朝選擇昭君出塞而不是大軍西征,是中庸之道;抗戰時期中共在根據地實行“雙交雙減”政策而不是直接沒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周恩來汲取中庸之道精髓,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的外交思想,將中庸之道的和合精神創造性地應用到外交實踐中,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風格;現在實行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共存發展,更是中庸之道;等等。做事不走極端,著力維護集體利益,求大同存小異,保持人際關系和諧,是中國人普遍的行為準則。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解析:據材料“我認為不能把中庸看作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可知,作者認為不能把中庸之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首先,表明態度,贊同;其次,闡述理由,據材料“但許多事情的限度是隨時代的演進而改變的”結合所學得出堅持中庸之道而缺乏變通就相當于偏執,因為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評判“過”與“不過”的標準也是在變化的,時代變化了而標準不變,就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接著舉例論證,從古今中外事例說明,據材料“例如所謂君臣之義,過去認為是必須遵守不可逾越的”結合所學得出明中后期思想家李贄“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袁世凱的復辟帝制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而宣告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激光跟蹤儀與D掃描技術考核試卷
- 疊拼別墅裝飾施工方案
- 比較分析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安全員A證】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石油開采業的能源轉型與碳排放削減考核試卷
- 反不正當競爭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考試重要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屋面鋼模板施工方案
- 2025年關于證券從業資格證的深度探索試題及答案
- 珠寶首飾行業綠色發展策略考核試卷
- 后廚員工績效考核表
- 中考總復習《機械效率》課件
- 【物理】2022年高考真題-天津卷
- 建筑物理聲復習歸納總結
- 污水處理池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標志
- 海為工業物聯網整體解決課件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教學課件匯總完整版電子教案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測驗考試題目(含答案)
- (精品)3D打印機畢業論文
- 森林防火安全責任書(施工隊用)
- 自卸車液壓系統安裝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