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_第1頁
現代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_第2頁
現代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_第3頁
現代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_第4頁
現代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管理學郭斌副教授 管理學博士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第一頁,共二十二頁。課程內容第1章 管理思想、理論的歷史與發展第2章 計劃第3章 組織第4章 人事第5章 領導第6章 控制第7章 管理倫理第8章 管理的未來第二頁,共二十二頁。第一章 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現代管理思想與理論的產生背景工商業實踐心理學發展組織理論在管理實踐中的運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出現人性因素、個人價值與尊嚴的認同第三頁,共二十二頁。第一章 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管理理論的發展古典管理理論行為關系學派管理理論的叢林時代管理思想的發展與實踐鐵路與鋼鐵工業石油與化工:洛克菲勒、杜邦(Pierre S. Du Pont,1870-

2、1954)汽車工業:福特、斯隆(Alfred Sloan,1875-1966)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第四頁,共二十二頁。專業化與勞動分工division of labor & specialization查爾斯巴貝奇(1792年生)論機器與制造業經濟(1832年)專業化(specialization)的優勢 可以縮短學習一種工作所需要的時間 有利于減少學習過程成本 節省因工作任務更換所耗費時間 有利于保持較高的技術水平 有利于人力資源與任務的合理分配第五頁,共二十二頁。鐵路與現代管理的開端工廠制度的誕生“企業管理中的許多實踐與程序,最初就是為滿足運營成長到前所未有規模的鐵路和工廠設計的 ”。(Alf

3、red Chandler, Jr.)伊利鐵路公司 :十九世紀后半葉組織規模與管理活動的復雜程度第六頁,共二十二頁。古典管理理論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美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法Henri Fayol (1841-1925)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德Max Weber (1864-1920)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第七頁,共二十二頁。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現代經營管理之父”管理活動的五個要素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管理的十四條原則工作分工集權權限與責任的匹配等級鏈紀律秩序命令的統一性公平指揮的統一性保持人員穩定個別利益

4、服從整體利益主動性報酬集體精神第八頁,共二十二頁。參謀職能產生原因:對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補充定義:參謀是指由具有領導者所欠缺的知識、能力和時間的人們所形成的集團。參謀人員不擁有直線權力第九頁,共二十二頁。科學管理理論思想的發端美國科學管理運動的歷史可以從成立于1880年的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會議記錄中最為明顯地看到。在1881年的學會年會上,亨利R唐尼(Henry R. Towne,耶魯唐尼制鎖公司主管)發表了題為“作為一個經濟學家的工程師”的主席致詞:“歸入工廠管理的問題有組織機構、職責、報告、合同和計件工作制度,以及與工廠行政管理有關的一切。歸入工廠會計的問題有時間和工資制度、成本的測定、是

5、計件工作還是計時工作、計帳的方法、不同費用帳目的分配、利潤的確定,以及所有進入財務體系、與一個企業的制造部門相關并且與結果的確定和記錄有關的所有問題。” 第十頁,共二十二頁。泰勒與科學管理理論弗雷德里克W泰勒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1856年-1915年),出生于費城的貴族家庭,哈佛大學的退學者,于1878年來到米德維勒鋼鐵公司(Midvale Steel Company)當工人。 “磨洋工”(soldiering)問題注重點放在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胡蘿卜加上大棒” 在時間研究與動作研究基礎上的標準化第十一頁,共二十二頁。泰勒論管理的作用/職責給每位工人工作的每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提出科學的工作

6、方法,以代替純粹依賴經驗的做法科學地選擇、訓練、教導和培養工人與工人合作,以保證一切工作按科學原則進行在管理者與工人之間劃清責任第十二頁,共二十二頁。科學管理理論的其他代表人物Henry L. Gantt:甘特圖Frank and Lillian Gilbreth:動作研究的先驅therblig Frank Gilbreth于1885年17歲時放棄了上大學機會去當一名砌磚工18個動作5個動作Lillian Gilbreth于1915年獲得工業心理學博士學位“一打孩子”Cheaper by the dozen 第十三頁,共二十二頁。韋伯與官僚制理論官僚制:層級制、科層制官僚制的特點作為工業社會與

7、工業文明的產物,它是人類社會的偉大發明之一。“一般而言,經驗往往表明,官僚制從純技術角度可以取得最高的效率,它是已知的對人類進行必要管理的最合理的方法。它優于其他組織形式之處就在于其準確性、穩定性、嚴格的紀律性和可靠性。”第十四頁,共二十二頁。人際關系-行為科學學派始于20世紀20年代產生的歷史背景強調對工人在生產中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代表人物Elton Mayo (1880-1949)Fritz J. Roethlisberger (1898-1974)第十五頁,共二十二頁。霍桑工廠實驗(1927-1932年)完成了管理思想從“經濟人”向“社會人”的轉變揭示了組織當中“非正式

8、組織”的存在及其對管理產生的影響管理者必須通過提高員工的滿意度來達到提高生產率的目的第十六頁,共二十二頁。管理理論的叢林時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一系列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的相繼出現社會系統學派:C. I. Barnard (1886-1961)經理的職能(1938年)1927-1948年任新澤西州貝爾電話公司總經理決策理論學派:H. A. Simon (1916-2000)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驗主義學派:Peter Drucker (1909 )系統管理學派(盛行于1960年代)權變理論學派(盛行于1970年代)第十七頁,共二十二頁。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治國安天下權術策略與謀術第十八頁,共

9、二十二頁。管理的定義管理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標。Harold Koontz管理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達到目標之程度管理的效率(efficiency):以最少的組織資源在時間限制之內達成目標管理適用于任何一個組織第十九頁,共二十二頁。管理者的10項管理任務Henry Mintzberg人際關系方面的任務掛名首腦任務(作為組織的代表履行儀式和社會義務)領導人任務聯絡人任務(特別是同外界人員)信息方面的任務信息接受者任務(接受關于企業經營的信息)信息傳播者任務(對下屬傳遞信息)發言人任務(將本組織的信息向外界傳播)決策方面的任務企業家的任務故障排除者的任務資源分配者的任務談判者的任務(與各種人員和組織打交道)第二十頁,共二十二頁。組織環境、組織文化對管理職能的影響組織環境組織文化管理者行使管理職能的自由度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二頁。內容總結管理學。第一章 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歷史發展。石油與化工:洛克菲勒、杜邦(Pierre S. Du Pont,1870-1954)。“企業管理中的許多實踐與程序,最初就是為滿足運營成長到前所未有規模的鐵路和工廠設計的 ”。(Alfred Chandler, Jr.)。德Max Weber (1864-19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