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醫學課件古代藥學的發展_第1頁
2022醫學課件古代藥學的發展_第2頁
2022醫學課件古代藥學的發展_第3頁
2022醫學課件古代藥學的發展_第4頁
2022醫學課件古代藥學的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緒論藥學導論吉林大學藥學院生藥教研室王廣樹教授第一頁,共一百零二頁。第二頁,共一百零二頁。第三頁,共一百零二頁。第四頁,共一百零二頁。第五頁,共一百零二頁。第六頁,共一百零二頁。第七頁,共一百零二頁。主要內容一、藥物的萌芽二、古代藥學的開展三、近代藥學的開展四、現代藥學的開展五、現代藥學的概念與特點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第八頁,共一百零二頁。一、藥物的萌芽 人類最初是怎樣知道使用藥物的?藥物這個概念是怎樣形成的? 1.認為藥物的使用起源于神: 宗教的教義和古代神話-神上帝創造了人,同時也教給了人類包括使用藥物在內的生活本領。 古希臘神話-阿波羅既是太陽神也是醫藥之神;之女海金娜掌管人類衛生,

2、hygiene-現代衛生學詞源;panacea 變為萬應藥。 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即神農氏有“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尊為藥祖。第九頁,共一百零二頁。一、藥物的萌芽2.認為藥物起源于巫術: 考古發現了巫術與醫藥混雜的文物3.對動物習性的觀察: 動物有自救本領,例如:鹿生病后專吃薇蘅草,病犬吃稻草,病豬吃瓦松等。人類自身具有生而知之的醫藥本領。 這些傳說源于源于原始人類生活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對自然界的探究理解只能借助于想象力,于是把一切都歸于超自然的神力。故產生了醫神與藥神。巫術在人類的醫藥活動中發揮了一些進步作用。第十頁,共一百零二頁。一、藥物的萌芽 醫藥的萌芽就

3、象勞動創造了人一樣,也歸因于勞動。人類對藥物的認識不是生而知之的,而是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的勞動的實踐過程中進化形成的。 人類最早生存于熱帶或亞熱帶森林,食物是草根、果實等;而后開始用火,魚類成為人類的食物;弓箭創造后,禽獸肉成為一般食物。歐洲古代稱藥為“drug,即枯燥的草木。中國“藥,治病草也。 原始人采集植物,有的香甜可口,有苦澀難咽,有的使人嘔吐、腹瀉、昏迷或死亡,有的卻使疾病緩解。經過無數人反復嘗試、千中得一、積少成多,代代相傳,人們逐步學會了區分哪些是有用的、有益的草木,哪些是無用的、有毒的草木,植物藥因此被發現。然后發現了動物藥。第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二、古代藥學的開展(一古代兩

4、河流域與古埃及藥物(二古希臘與古羅馬藥物(三古印度與古阿拉伯藥物(四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第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二、古代藥學的開展1.古代兩河流域:亞洲西南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3000BC-500BC,有蘇美爾、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亞述等。800余塊泥板書用蘇美爾文字記載醫藥內容。有植物藥如橄欖、月桂、桃金娘等,動物臟器,礦物藥。是經驗醫藥余巫術的混雜體。美索不達米亞人崇拜的醫神是月神。還有用穢物做藥物。是最早用文字記載藥物。2.古埃及藥物:1552BC的埃伯斯紙草書是最早的藥物治療手冊之一。有700余種藥物和800余個處方。有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也使用污穢之物。 古代兩河流域與古

5、埃及藥物在3000BC至1000BC,早于中國。第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二、古代藥學的開展3.古希臘藥物:盲詩人荷馬11世紀BC?伊利亞特?、?奧賽德?記載醫藥情況。太陽神阿波羅之子埃斯克雷庇斯Aesclepios)被奉為醫神。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0BC被西方稱為醫學之父。4.古羅馬藥物:繼承了古希臘的醫藥成果。40-90AC,第一個藥物學家-底奧斯考里德Dioscoriaes)-?藥物學?記載藥物900余種,至今仍有100余種為醫藥界所用。有植物藥姜、烏頭、蘆薈,礦物藥鐵等。醫生蓋倫Galen)記載了540種植物藥,180種動物藥,100種礦物藥。還有各種制劑

6、,如丸、散、酊、膏等。有蓋倫制劑之說。第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二、古代藥學的開展5.古印度藥物:吠陀時代1500-800BC宗教文獻?吠陀?(veda)用梵文記載藥物,其中?阿堬吠陀?(ayur-veda)記載植、動、礦物藥達700余種。公元一世紀,名醫科拉加caraka)記載500余種草藥,外科醫生蘇斯拉他susruta)記載37類700余種植物藥。古印度與中國、古希臘、阿拉伯均有文化往來。印度的阿魏、郁金香、豆蔻、龍腦、丁香傳遍世界各地。6.古阿拉伯藥物:800AC,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識傳入阿拉伯包括醫藥,世界第一正規的藥房出現在阿拉伯。阿拉伯名醫阿維森納Aivcenna,980-1037A

7、C)之?醫典?記載藥物800余種。貝塔爾1197-1248?藥用植物集成?記載1400余種,300種為新增。第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二、古代藥學的開展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1.中國古代藥物的萌芽期2.中國古代藥物的奠基期3.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期4.中國古代藥物的成熟期第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1.中國古代藥物的萌芽期: 周朝至春秋期間,?詩經?記載藥物有蒼耳、車前草、薇蕨、棠梨、梅、茅、葦、苦菜、菟絲子、麥、桑葚、合歡、益母草、艾、李、芍藥、栝樓、枸杞、羊蹄菜、大豆、芹菜等。?山海經?記載藥物124種,其中動物藥66-71種,植物藥51種。 西漢時期,?五十二病方?記載藥方280

8、個,藥物240種。2.中國古代藥物的奠基期 秦漢時期,?黃帝內經?奠定了醫學理論根底、?神農本草經?奠定了藥物應用的根底、?傷寒雜病論?奠定了醫學理論與藥物應用有效結合的根底。 第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神農本草?: 簡稱?本經?。神農氏即炎帝,又名烈山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后創造農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世號神農,曾建都山東曲阜,被后世尊為農業之神。 相傳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他曾跋山涉水,嘗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救夭傷之命,后因誤食“火焰子腸斷而死。 ?本經?非一人一時之作,從書名可以看出是假托神農氏的著作,如?內經?

9、冠以“黃帝名一樣,都是出于托名古代圣賢的意圖。 關于?本經?的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于秦漢時期,或謂成于戰國時期,現在比較公認的說法是成書于東漢末期公元2世紀。 第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 ?本經?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后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 ?本經?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此據顧觀光輯本統計之數,其他各本互有出入 , 分上、中、下三品。 該書系統總結了秦漢以前的藥學成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為本草學開展奠定了根底,至今仍是研究中藥和方劑的最重要的經典文獻之一。 ?傷寒雜病論?記載藥方114個,藥物80余種,藥方如桂枝湯、麻黃

10、湯、葛根湯、柴胡湯、白虎湯。第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3.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期 魏晉南北朝到唐宋時期為我國古代藥物大開展階段。(1)魏晉南北朝藥物的開展:?本草經集注?: 約公元480498年前為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編著。從?名醫別錄?中選取365種藥與?本經?合編,名之為?本草經集注?。本書共7卷,載藥730種,分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類,但每類之中仍分三品,這種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是藥物分類的一個進步,對藥物產地、采制加工、真偽鑒別等都有較詳盡的論述。 第二十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 又創“諸病通用藥,如治風通用藥有防風、防己、秦艽、芎勞等

11、,治黃疸通用藥有茵陳、梔子、紫草等。這對臨床選擇用藥有很大的助益。對藥物的產地、采集時間、炮制、用量、服法、藥品真偽等與療效的關系,均有所論述。 本書問世后影響很大,被視為我國第二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藥學專著,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書根底上補充修訂而成的。第二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肘后備急方? 葛洪記載藥物350余種,植物藥200余種,動物藥70余種,礦物藥和其他藥70余種。?雷公炮炙論? 南朝劉宋時期,作者雷敩,記述了制藥學的根本知識,并全面總結了南北朝劉宋時期以前的中藥炮制技術和經驗,初步奠定了炮制學根底,使中藥炮制成為一門學科。載藥物300種,每藥先述藥材性狀及與易

12、混品種的區別要點,別其真偽優劣,是中藥鑒定學之重要文獻。書中稱制藥為修事、修治、修合等,記述凈選、粉碎、切制、枯燥、水制、火制、加輔料制等法,對凈選藥材的特殊要求亦有詳細論述,如當歸分頭、身、尾,遠志、麥冬去心等,其中有些方法至今仍為制藥業所采用。第二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2唐代藥物的開展 唐代醫藥學有較大開展,各地使用的藥物種數已達千種。由于政權統一,幅員遼闊,經濟興旺,同海外的經濟、文化交流長足開展,自海外輸入的藥材品種亦有所增加,進一步豐富了我國藥學寶庫。?新修本草?: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頒行了由李勣、蘇敬等主持編纂的?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新修本草?以?本經

13、?和?集注?為根底,將以往本草所載的藥物就品名形態之真偽、產地之異同及采集節氣之變異等方面,詳加勘校修訂而成。全書有本草20卷,目錄1卷,又有藥圖25卷,圖經7卷,計53卷。載藥844種, 第二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 ?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具有藥典性質的本草學著作,比公元1542年歐洲紐倫堡藥典早800余年,對世界醫學的開展做出了重要奉獻。?千金要方?: 孫思邈所編著,“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渝于此,故已命之,內容博深,記載藥方5300余首。第二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3宋代藥物的開展 宋代設立了“校正醫書局集中了一大批醫藥學者,有方案、有系

14、統地收集、校訂、刊行了一批醫藥書。 974AC,?開寶本草?記載藥物985余種。1061AC,?嘉祐補注神農本草?記載藥物1082余種。成都名醫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記載藥物1558余種。方劑書?太平圣惠方?有驗方76834個,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精選297首。第二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4.中國古代藥物的成熟期?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成書于明萬歷六年1578年,由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采,實地考察,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7年編成。 全書52卷,約200萬言,收藥1892種新增374種,附圖1100多幅,附方11

15、000余首,是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的巨著,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本書17世紀末即傳播,有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有舉世公認的卓越奉獻。第二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 李時珍在鉆研醫藥過程中深感前代諸家本草“舛謬差訛,遺漏不可枚數,立志重編本草。遂“漁獵群書,搜羅百氏,歷經27年,參考800余種文獻,以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為藍本,全面總結前人及諸經典著作經驗,同時依據作者本人及其父的臨床實踐進行了轉述和發揮,對1892種藥物按“從賤至貴的原那么,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

16、、獸、人等16部,部下分60類,每藥標正名為綱,綱以下目,綱目清晰,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藥物分類法,詳盡記載藥性理論的各個方面,兼涉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天文氣象學等諸多自然科學領域,對后世醫藥學乃至自然科學的開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第二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古代藥物的開展 ?本草綱目?的影響面之廣而深遠是創紀錄的。 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由金陵今南京胡承龍首次刊刻,世稱“金陵本,至今尚存有極少幾部,除日、美、德均有收藏外,我國僅存兩部。 1603年由夏良心等刊行于江西的刻本?本草綱目?,世稱“江西本,為僅次于金陵本之善本,現存于世者尚多。此后,重刻?本草綱目?者逐漸增多,如湖

17、北本1606年、石渠閣本、立達堂本等,均刻于明末之前。清代刻本以張朝璘本1657年、太和堂本1655等為最早,其后刻刊者甚多。 據現存國內之刻印本統計,截至1949年約有70余版次。第二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三、近代藥學的開展一近代藥學相關學科的開展1.近代化學的開展:17世紀至18世紀開始萌芽。19世紀,隨著原子分子學說、元素周期表的建立,近代化學得到了蓬勃開展。19世紀中葉,無機化學建立了一系列定律與學說,19世紀下半葉,有機化學得到了迅猛開展。隨后,分析化學產生了,各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并成熟。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成為近代藥物發現與開展的根底。2.近代生物學的開展:19世紀之前

18、,生物學集中在動植物形態、習性的描述上。1735年,瑞典植物學家林耐提出了動植物的分類系統及命名方法,沿用至今,成為藥用植物與生藥學的世界通用命名與分類方法。3.近代醫學的開展:藥學的開展與醫學的開展密不可分。18世紀,英國創造了牛痘法預防天花。19世紀,微生物學、細菌學取得了重大開展。到20世紀初葉,大局部致病性病原體已被科學家發現并證實。第二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三、近代藥學的開展(二近代藥學的開展1.藥學的進步:文藝復興時期,提倡使用化學品,如鉛、鐵、硫酸銅、砷等作為藥物,被稱之為“醫藥化學運動。至17世紀和18世紀,醫生和藥劑師投身化學研究,發現了酒石酸、尿酸、草酸、乳酸、蘋果酸、五倍

19、子酸等有機酸,氧氣、氮氣、高錳酸鉀等無機化合物。2.藥理學的形成:19世紀從植物提純了許多化學物質,如1805年嗎啡,1817年吐根堿,隨后的番木鱉堿、馬錢子堿、奎寧、阿托品等為藥理學研究提供了物質根底。19世紀在德國建立第一個藥理實驗室,史米德堡出版了第一本藥理學教科書,創辦了?實驗病理學與藥理學學報?。3.化學合成藥的發現:19世紀,從煤焦油中發現了大量的有效藥物。19世紀40年代,美國與英國醫生相繼發現了乙醚、氧化亞氮、氯仿等麻醉藥。苯酚與漂白粉等消毒藥。1859年由苯酚合成了水楊酸,繼而合成了乙酰水楊酸-阿司匹林。1847年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硝酸甘油。19世紀下半葉,發現了撲熱息痛、非

20、那西丁、氨基比林等解熱鎮痛藥。第三十頁,共一百零二頁。四、現代藥學的開展 20世紀藥學開展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藥物的治療呈現了三次重大的轉移和飛躍。第一次,20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針對各種感染疾病,以磺胺藥、抗生素的發現與大量生產使用為標志。第二次,20世紀60年代開始,轉移到非感染性疾病,發現了一大批受體拮抗劑,酶抑制劑藥物,以-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普萘洛爾、H2受體拮抗劑雷尼替丁等藥物的發現為標志。第三次,20世紀70年代開始,各種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藥物出現,以人生長激素、胰島素、干擾素等生物技術藥物的產生微標志。 1.抗感染藥物的開展 2.非感染性疾病的藥物開展 3.生物技術藥物的開展第

21、三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四、現代藥學的開展1.抗感染藥物的開展 1935年,德國化學家梅希(Mietzch)、克拉拉(Klarar)、與藥理學家杜馬克G.Domagk)-第一個磺胺藥百浪多息。1940年,病理學家弗勞理(Florey)、生物化學家錢恩(Chain)在細菌學家弗萊明(Fleming)的研究根底上發現了青霉素,并大規模生產。1942年瓦格斯曼(Waksmann)篩選出鏈霉素。開創了抗生素時代。50年代,每年發現100種,60年代,每年發現160種,70年代,每年發現300種,80年代,每年發現430種。 疫苗藥物:牛痘疫苗-天花病毒,卡介苗預防結核,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小兒麻痹,還有

22、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等。第三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四、現代藥學的開展2.非感染性疾病的藥物開展 對非感染性疾病機制的認識的深入導致了受體拮抗劑、酶抑制劑、神經內分泌因子、生物反響調節劑、誘導分化劑等一大批藥物的誕生-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20世紀下半葉,抗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有-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普萘洛爾、美托洛爾、阿替洛爾等。以后又有鈣拮抗劑-硝苯啶、尼莫地平、氨氯地平、維拉帕米,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胃潰瘍:胃酸分泌抑制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等。惡性腫瘤:生物烷化劑和抗代謝抗腫瘤藥- 6-巰基嘌呤、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長春新堿、喜樹堿,絲裂

23、霉素、阿霉素等,免疫和生物調節劑- 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抗精神病藥。糖尿病藥:胰島素。第三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四、現代藥學的開展3.生物技術藥物的開展 人體內源性物質的合成:20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遺傳工程技術。1972年,生長激素釋放抑制素-肢端肥大癥,1983年,人胰島素,1986年,人干擾素。還有促紅細胞生成素、人白細胞介素、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等幾十種基因工程藥物。第三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一現代藥學概念二藥學的戰略地位與作用三現代藥學開展的特征第三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一現代藥學概念1.藥學的定義與性質 藥學:研究藥物的一門科學,是揭

24、示藥物與人體或藥物與各種病原生物體相互作用于規律的科學,研究藥物的來源、成分、性狀、作用機制、用途、分析鑒定、加工生產、經營、使用與管理的一門科學。藥學效勞的對象是人,研究的對象是藥品,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疾病,最終目的是維護人類的生命與健康。第三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 藥品: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功能并規定有適應癥、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診斷藥品等。按使用目的-治療藥品、預防藥品、診斷藥品、保健藥品四類。從管理角度,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新藥、特

25、殊藥品、國家根本藥物、國家根本醫療保險藥品。按使用方法-口服藥、外用藥、注射藥等。按原料來源-化學合成藥、天然藥、生物技術藥等。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即具有福利性又具有商品性,既具有社會效益,又具有經濟效益。平安、有效、質量可控、經濟。第三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2.藥學學科體系結構和內容、 包含生藥學、中藥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等學科。藥物從發現到臨床應用-潛在藥物的發現與創造、結構成分確定、藥理作用篩選、藥效學評價、平安性評價、制劑工藝研究、質量控制、檢測、臨床合理用藥等階段。第三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藥學科學數理化根底生命科學根底醫學根底專業根底專業

26、應用人文交叉數學物理學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醫學形態學科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理解剖學等病原生物學科微生物學、寄生蟲學等功能學科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病理生理學等臨床醫學學科診斷學、臨床醫學概論、內科學等藥物化學生藥學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等藥事管理法醫藥文獻學醫藥倫理學等第三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二藥學的戰略地位與作用 1.藥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 藥學是醫療保健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是人類戰勝疾病的重要手段。醫藥學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的繁榮與興盛,提高了人口素質,延長了人類的壽命。20世紀下半葉,人的壽命增長了2

27、0-30歲。第四十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 2.藥學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 人類對新的、高質量藥品需求不斷增長,使醫藥產業一直以較高的速度開展。醫藥產業被稱為永久的朝陽產業。世界,1990-1700億美元,1992-2000億美元, 1994-2500億美元, 1997-3200億美元, 2000-3680億美元,增長率10%,2022-6000億美元。我國, 1978-64億元, 1995-1050億元, 1996-1200億元, 2000-2600億元,2022-8000億,18-20%增長率,各項指標居全國37個產業的前十位。 不但產生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通過減少發病

28、率、死亡率和因病缺勤率產生了不可低估的間接經濟效益。第四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 3.藥學科學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藥學推動著醫學、生命科學、化學向縱深開展。藥學作為應用科學,需要各個根底學科理論方法的支持與應用,它的需求推動了根底學科的進步。第四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 現代藥學開展的特征 1.藥學開展的高科技特征 現代藥學成熟的標志就是大量運用數學原理、電子計算機技術。X-射線技術、HPLC、GC、NMR、TLC,新興高分子材料,分子生物學理論方法、技術。 2.藥學學科分化綜合、交叉開展的特征 縱向型分化和橫向型分化。藥學與生命科學和醫學交叉滲透

29、,藥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相互滲透綜合,藥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彼此交叉滲透。第四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五、現代藥學概念與特點 3.藥學的社會化開展特征 藥學行業已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GDP的奉獻越來越大。藥學的開展離不開社會,需要社會和國家在戰略決策、管理、投資、教育、文化等方面創造有利于其開展的環境。由于藥學科學具有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開展國民經濟的雙重作用,因此開展藥學事業、嚴格管理藥品質量,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 4.藥學開展模式轉變特征 化學-藥學模式,化學-生物學-藥學模式。第四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一藥學主攻的疾病方向二藥物的來源與生產開展趨勢三中國藥學開

30、展戰略第四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一藥學主攻的疾病方向 1.治療惡性腫瘤的藥物 惡性腫瘤-死亡首位。治療方法:開刀、放射治療、藥物化療和生物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延長了病人的生存期,但兩敗俱傷。新一代抗腫瘤藥物根據發病機制,從分子的水平對腫瘤進行基因治療,如反義核苷酸阻斷癌癥基因的表達。如何成功地將藥物運送到癌細胞內。生物遺傳工程藥物-免疫調節劑、細胞因子如干擾素、白介素-2等、腫瘤抗原瘤苗、腫瘤抗體單克隆抗體等 2、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 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壓的發病率,占成人10%。從多發病機制、多靶點研制出一大批藥物。如-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普萘洛爾,鈣拮抗劑-維拉帕

31、米,血管緊張素轉移酶抑制劑-卡托普利等達幾十種。但還有許多未知領域,研制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新藥仍是醫藥界的主要任務之一。第四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 3.抗感染藥物 一些感染性疾病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如瘧疾、結核等。病毒性感染疾病,如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仍未從根本上找到徹底治愈的藥物。我國,病毒性肝炎每年發病高達上百萬,乙肝病毒攜帶者達一億多人。全世界愛滋病患者,2002,4000萬人,2001年新增500萬人,死亡300萬人,預計2022年將有6800萬人死于愛滋病。 4.老年藥物 由于人類壽命延長,許多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2025年,老齡人口將達11億,占13.7%。

32、身心出現退行性變化。除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代謝性疾病痛風、糖尿病外,老年癡呆也是常見疾病。還有骨質疏松等。第四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二藥物的來源與生產開展趨勢 藥品分為原料藥與制劑。原料藥分為天然藥物、化學合成藥物、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物。 1.化學合成藥物 仍是藥物的主要來源。全合成、半合成仍是合成新藥的主要手段。手性藥物將是合成藥物的熱點之一。合理藥物設計定向藥物分子設計。 先導化合物的尋找仍是合理藥物設計的首要任務。來源-除人工合成外,天然產物,尤其是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的次生代謝產物,以及人體內源性物質尤其是體內激素、神經遞質、活性肽,如前列腺素活性物質、神

33、經肽心鈉素、各種細胞因子。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2.天然藥物 天然藥物來源豐富。目前開發利用的藥用植物占植物品種的5%-6%。從小分子的生物堿、有機酸等到大分子的成分如鞣質、多糖、蛋白質等。第四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3.生物技術藥物 產品純度高、性質單一,生產低能耗、無污染、周期短、產量高,在體內特異性高,生物活性強。 基因工程藥物: 基因工程又稱遺傳工程系指將體外非同源DNA重組,通過載體使基因轉移到宿主細胞中,并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細胞中表達,產生所需產品的一種技術。主要是內源性物質,如細胞因子、酶、抗體、糖蛋白、激素等。如基因工程人胰島素、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白細胞介素

34、、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人生長激素、凝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 細胞工程藥物: 細胞工程系指利用細胞融合或體外雜交方法,使非同源基因組和不同細胞質共存一體,有方案地保存、改變和創造細胞遺傳物質的一種技術。單克隆抗體。利用轉基因手段,改變植動物的代謝途徑,使之在生長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次生代謝成分。第四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 酶工程藥物: 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的生物反響器內,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將相應的底物轉化為所需的物質的一種技術。酶源開發、酶的固定化、酶的分子改造與修飾技術。 轉基因動物制藥: 基因工程的宿主生物是原核微生物如大腸桿菌、真核細胞微生物如酵母菌和動物細胞。而轉基因

35、技術那么是將動物和植物自身作為一個宿主,來重新構建生物體的遺傳工程。動物生物反響器轉基因方法生產藥物是生物技術藥物最新開展的亮點之一。4.基因藥物 一是研究疾病基因,尋找具有基因活性的藥物,二是基因本身作為藥物來進行基因治療。第五十頁,共一百零二頁。中國藥學開展戰略三中國藥學開展戰略 1.我國藥學開展狀況 我國古代藥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傳統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今天仍在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已能獨立生產全部門類的化學原料藥。化學原料藥1400余種,其中400個左右出口到100多個國家。藥品制劑4000余種,涉及50余種劑型。 第一層,具有系統地創造新藥能力的國家,不斷地開發出專利藥品,能主導世

36、界醫藥市場。如美、日、英、德、法、瑞士、意大利等。第二層,創制新藥能力不強,但具有很強的仿制能力和原料藥生產規模的國家,如俄羅斯、印度、中國、巴西、西班牙、韓國等。第三是制劑力量強,原料藥生產能力弱的國家,如新加坡、澳大利亞等。第四原料、制劑生產能力均較弱的國家。我國的差距:一是根底科學的差距,尤其是分子生物學、醫學根底研究上;二是科技人才少;三是科技經費少。第五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六、21世紀藥學開展趨勢2.我國藥學開展的戰略與策略 1998年,國家提出五大戰略轉變:新藥開發從仿制向仿制與創新并舉的戰略性轉變;市場結構從單純國內市場向國內與國際市場并舉的戰略性轉變;工業結構從單純原料藥生產

37、向生產原料藥和制劑并舉的戰略性轉變;技術結構從單純合成制藥向合成制藥與生物制藥并舉的戰略性轉變;企業規模結構從分散向集中的戰略性轉變; 第一,創新藥物研究。創新是藥學科學開展的源動力。參加WTO后,知識產權保護,仿制藥將走入死胡同。1995年,1035方案。完全仿制、仿創結合、自主創新。 第二,中藥現代化研究。12807種天然藥物。中醫藥是我國的國粹,中藥是我國醫藥走出國門的最有前途的一類藥品,關鍵是要解決中藥的現代化問題。 第三,藥物新劑型的研究。給藥系統概念:研究出一個新藥品只是成功了一半,如何將其有效地送入人體所需部位的問題是另一半。第五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生藥學導論吉林大學藥學院王廣

38、樹 教授第五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主要內容生藥學的研究內容及任務我國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簡介我國近代生藥學的開展史第五十四頁,共一百零二頁。主要概念藥物:凡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類的疾病, 并規定有適應癥、用法和用量的物質。中藥:是指依據中醫學的理論和臨床經驗應用于醫療保健的藥物。生藥:來源于天然的、未經加工或只經簡單加工的植物動物和礦物類藥材。草藥:一般是指草醫用以治病或地區性口碑相傳的民間藥。道地藥材:來源于特定產區的貨真質優的生藥,是中藥材質量控制的一項獨具特色的綜合判別標準的表達。第五十五頁,共一百零二頁。研究內容第五十六頁,共一百零二頁。目的和任務1 準確識別、鑒定生藥及其基源的種類 同

39、名異物:“貫眾藥材50種;藥材偽品。 同物異名:如穿心蓮,一見喜,欖核蓮、苦 草、四方蓮、圓錐須草。 否那么:資源浪費, 毒副作用。第五十七頁,共一百零二頁。目的和任務2 調查考證藥用植物和生藥資源 資源調查:新植物、新用途。 保證藥源供給:保護資源、引種栽培知識經驗的積累,開掘新藥。第五十八頁,共一百零二頁。目的和任務3 制定生藥或其制劑的質量標準,并對其進行品質評價4 通過植物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尋找緊缺藥材的代用品和新資源5 利用植物生物技術,擴大繁殖瀕危物種、活性成份高含量物種和轉基因新物種。6 為中藥材生產標準化效勞第五十九頁,共一百零二頁。我國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簡介1 神農本草經,東

40、漢末年,作者不詳,365藥物,原書已失傳,現有多種輯本。2 本草經集注,南北朝梁代,陶弘景,730,原書已失傳,現僅敦煌石窟有陶氏集注序錄殘卷。3 新修本草,唐顯慶4年(659),蘇敬(蘇恭) ,844,增藥114種。為我國第一部官修的藥典。4 本草拾遺,唐開元27年(739),陳藏器,新增400。原書已失傳。5 蜀本草,五代后蜀(934),韓保升等,圖說藥物形狀,較陶、蘇為詳。原書已失傳。第六十頁,共一百零二頁。我國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簡介6 開寶本草,宋開寶6年(937),馬志等,983,增藥133種。原書已失傳。7 嘉祐補注本草,宋嘉祐5年(1060), 掌禹錫等,1082,新補82種,新定

41、12種。原書已失傳。8 圖經本草 ,宋嘉祐6年(1061) ,蘇頌等,考證詳明,頗有發揮,但圖與說有不相符處。原書已失傳。9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證類本草),宋元祐間(1107以前),唐慎微,1746,增藥500多種及大量單方。大觀2年,(1108年)重修刊行改名?經史證類大觀本草?;政和6年(1116) 經曹孝忠校正刊行,改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后于宋淳祐9年(1249年)經張存惠重修并增入本草衍義,稱為?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第六十一頁,共一百零二頁。我國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簡介10 本草衍義,宋政和6年(1116),寇宗奭,補充嘉祐與圖經的釋義,創造頗多。11 救荒本草明,永樂4年(1046),朱橚(周定王),414,皆為救荒植物,畫其形狀,著出產、苗、葉、花、子、性味、食法,詳明可據。12 本草綱目,明萬歷24年(1596),李時珍,1892標名為綱,列事為目,增藥374種,方8160個,附圖1110幅。清張紹棠刊本中有412幅圖已修改,并增圖17幅。13 本草綱目拾遺,清乾隆30年(1765),趙學敏,716,收載本草綱目未載的藥物,無圖第六十二頁,共一百零二頁。生藥學的開展1880年大井玄洞?生藥學?1934年趙燏黃、徐伯鋆?現代本草學-生藥學?上卷1937年葉三多編寫了?生藥學?下冊第六十三頁,共一百零二頁。研究內容1 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