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滬杭園林專業實習報告_第1頁
蘇滬杭園林專業實習報告_第2頁
蘇滬杭園林專業實習報告_第3頁
蘇滬杭園林專業實習報告_第4頁
蘇滬杭園林專業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蘇滬杭綜合實習報告第一部分:實習概況院系:環境與藝術設計學院姓名: 學號: 一、 實習時間:6月26日7月9日實習地點: 浙江省杭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同里鎮、周莊古鎮,上海市實習指導老師: 覃事妮、李大鵬,謝祿山,王曉紅四、實習指導思想:1、 通過參觀實習、實地考察、感受新城建設的現代氣息,觀察現代景觀環境特點,從城市發展的角度分析現代景觀環境建設規律。熟悉現代景觀材料特性及現場視覺效果,分析工程技術要點。掌握現代城市公共綠地、城市公園規劃設計方法,了解現代景觀發展趨勢。分析討論,學習和掌握我國建筑與古典園林藝術和造園藝術手法。學習和掌握我國現代城市建筑設計與園林的各類園林綠地

2、規劃設計內容、形式、規劃和特點。2、學習現代城市各類功能建筑與公園的規劃設計內容、特點,包括公園內容,功能分區,出入口位置,道路和河湖系統規劃,種植規劃設計,園林建筑,園林小品,園林設施,掌握現代城市各類公園規劃布局原則、尺度、比例和方法。3、分析蘇杭,上海等地城市各類公園的規劃布局和綠化設計的優缺點,比較我國古典園林和現代園林在造園藝術、布局原則等方面的異同點。五、實習目的與要求:通過實地參觀走訪杭蘇滬三市,強化我們對經典建筑與園林景觀的感性認識,鞏固掌握建筑設計與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從科學和藝術等角度分析環境景觀的能力,學習各地區、各類型、各層次建筑與風景園林范例的

3、造景理法、工程措施、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梳理、整合與鞏固學生在課堂所建立的專業知識體系。主要實地考察國際大都市環境景觀特點,了解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動態,熟悉現代景觀形式,積累設計素材;選擇適當場所進行實地測繪、寫生及素材收集。第二部分: 實習內容第一站:杭州我依稀還記得我們到杭州下火車的時候是大概早上七點過的樣子吧,一到杭州下火車就看到天空飄著小雨,經歷過實習前在學校苦逼的瘋狂地趕課程設計熱成小狗的日子,此時一到杭州就感到了一絲絲清涼,當時并木有打傘任雨點打在自己的臉上,打濕自己的眼眶。因為下火車的杭州南離我們入住的如家有點遠,所以我們坐了蠻久的大巴才到了入住的地方。坐在大巴上我新奇

4、地看著這個陌生的城市,雖然杭州的第一印象給我的是陌生(或許是只是我第一次離家這么遠的原因吧),但看著天空飄著的小雨,看著整體比較現代干凈的城市,突然有種小清新的感覺一下子對這種城市有了一絲莫名的好感。其實一到杭州的如家就有點小郁悶,明明說好我們可以十二點之前就能入住的,但是好坑爹最后的快三點的時候所有人才分到房間,中間一直樓上樓下不間斷地跑,有一張房卡了就要跑下去拿,當所以同學都拿到房卡的時候 我也終于也可以有自己的啦,真想馬上躺下就不起來了。結果雨小了要出去實習了,好吧,那時我真不想說話了,其實聲音也啞的說不出話了。我們第一眼看到的西湖的地方我忘了名字,后來想想應該是柳浪聞鶯的盡頭吧,反正我

5、只記得那水里有一頭很大的水牛,還是金的哦。在杭州跟同學去吃當地的名小吃感覺我們被坑了,那個東皮肉同學吃一塊就再也吃不下了,其實我覺得那個還好,我覺得被坑的是那個叫花雞,那么小一只好像是收了我們七十左右吧。杭州西湖: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五個地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瀲滟,雨天山空蒙。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稱著。杭州西湖規劃圖 第一天快天黑的時候我們就走到了斷橋殘雪,或許是因為我個人以前很喜歡斷橋殘雪這首歌吧,所以我一直對這個地方有種未成謀面的喜歡吧。雖然

6、斷橋殘雪的廬山真面目木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美,但覺得還是不錯吧,等冬天下雨了會更美。 我好像記得因為是四個班不方便一起行動,所以好像我們是分開始的吧,在杭州的第二天我們班好像是跟二班一起坐船上的三潭映月吧,都說三潭映月是西湖最經典之作,也不是沒道理。記得我們在三潭映月上一直下著好大的雨,那天我唯一值得自己聰明的是看著別人穿著休閑鞋的時候再看看我的是拖鞋,哈哈我就笑了,或許這就是我們這種屌絲的心理吧。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那個一元的RMB上面的西湖景點,反正我們是到過那里的,呵呵。 我不記得我們是在杭州的哪天去的花港觀魚和太子灣公園了,只記得太子灣公園的設計風格很偏向西歐的設計風格,覃老師解釋說太子灣公

7、園的主題是以婚慶和愛情為主題的公園規劃與設計;在花港觀魚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幾個外國的小蘿莉,金黃色的頭發藍色的眼睛真心覺得太可愛太萌了。記得我們在曲院風荷的時候天空一直下著雨,當我們走到某一個地方的時候看到地上有一年的日期,于是我們幾個打著傘一直跟著時間號碼牌一過了“一年”,呵呵。有圖有真相。 杭州花港觀魚:設計風格,以中國的自然式風格為主。前接柳絲蔥蘢的蘇堤,北靠層巒疊翠的 HYPERLINK /view/10672.htm t _blank 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觀魚位于 HYPERLINK /dest/xihu/ 西湖西南邊群山之中的九溪十八澗

8、,峰回路轉,澗水潺潺;林深鳥語,一幅江南山村圖,野趣醉人,是 HYPERLINK /dest/xihu/ 西湖風景區內規模最大的一級公園,以魚、花景觀著名。園內景觀由魚樂園、 HYPERLINK /view/39853.htm t _blank 牡丹亭、花港、草坪和叢林幾個部分組成,魚樂園是全園的主景。 太子灣公園:主要的設計風格以中國傳統山水園林的基礎上,吸取了西方造園開朗飄逸的藝術處理手法,富有瀟灑、自然的藝術趣味。其精到之處在于得用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的平面形狀多樣化的水體,園之生動靈活賴以全出,園中水體大的折彎有數十處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余處。水道或與路同行,或繞丘而軒,或平鋪如泊,

9、曲折回環,聚散有致。孤山島上風光旖旎,景色迷人,堪稱旅游勝地,享有迤東勝跡之美譽。撫仙湖湖水碧綠如玉,孤山島恰似鑲嵌在綠玉上的一顆寶珠,故又得名環玉山。又因孤山四周碧水環繞,起風之時四周碧水雪浪,又稱水金山、瀛海山。孤山自然風景絕佳,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詩為證“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如走馬觀花,半日就可盡歷西湖天下景、中山公園、放鶴亭、西冷印社、秋瑾墓等勝跡。 曲院風荷 曲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于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

10、詩人王洧有詩贊道:“ 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云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后曲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后,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院風荷景碑。 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荷 花一片而已。 曲院風荷 最人 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百 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臺蓮。灑金蓮,并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杭州西湖以自然山水、文物古跡、寺廟古塔、碑刻造像和新建公園綠地組合而成。有湖不廣,平靜如鏡;山多不高,綿亙蜿蜒;湖山依傍,自然尺度協調,顯得

11、嫵媚多姿。“三面云山一面城”,是西湖的特點。西湖園林建設既突出了西湖風景的獨特性,又注意了與地方特色相協調的整體性。因此,所有新建和擴建的園林都用大體量的喬灌木叢組成大小不同、疏落有致的空間,重視配置藝術,選擇色彩豐富的樹木花草作為園林的主景;亭、臺、廊、榭等建筑物以及掇山、園林理水,只作為景區的點綴。其體型、姿態、色彩與嫵媚、恬淡、寧靜的西湖自然景觀和寬闊的湖面融成一體,使人工美與自然美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防止追奇獵古、曲折封閉的氣氛,也避免建造林立的大廈和體型龐大的建筑物,取得了明朗、寬廣、自然,園內園外渾然一體的效果。在杭州花圃,杭州植物園只要是我們自己逛逛看看為主。了解游覽性花圃、植物

12、觀賞區及科普性植物園規劃與設計;我記得在西湖的最后一天上午我們好像是去虎跑吧,那天我真心失算了,我以為那天不會下雨的。結果下車到虎跑大門的時候雨就嘩嘩地下了,當我把門票都發完的時候,好吧身上幾乎沒什么地方木有被打濕了,逛地心情一下子就木有了,我敢說當時我的鞋絕對能倒出水來了,這還怎么逛啊。最后還是帶著一身水進了虎跑,反正傘外下大雨,傘內下小雨,打不打傘都無所謂了,反正都全身打濕了,當時真想破罐子破摔,有木有。在虎跑我覺得最坑爹的是那個什么 舍利塔,好吧,這個也算舍利塔。本來原計劃我們是逛完虎跑去動物園的,但是因為雨一直下,老師就讓我們自由活動了。再然后我們十幾個人就果斷的決定去浙大紫荊校區。在

13、去浙大的路上,那個坑爹的二水,把我們都拋下自己就跑了,二水你真的好坑爹啊,當時覺得不也不想相信你了。當我們幾經輾轉終于到了浙大新校區的時候,第一感覺好不錯哦。就是新校區的樹太小了點,木有那種想象中大學的底蘊。到了浙大天氣就完全晴起來了,在浙大還要謝謝某人給我一雙拖鞋換哦,不然我的腳都要被鞋給泡沒了。浙大的圖書館大門設計給我感覺真心很不錯。最后中午我們在浙大的食堂大吃了一頓,這個還要謝謝某人的飯卡哦。浙大的食堂果斷要比我們學校的食堂好吃很多。最后離開浙大的時候我們想來都來了總要合照一張吧,結果一到大門,一個手里拿著很大很醒目的一本博士學位證書的阿姨帶著自己小孩在照畢業照,我瞬間就覺得自己弱爆了。

14、記得離開杭州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好像是八個人吧,三輛爽人自行車,兩輛單人自行車,于是乎,八個人五臺自行車大夜晚的把整個西湖給騎著逛了一遍。我不得不說白天看到的西湖景色和夜晚看到的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很晚的時候,西湖沒什么人的時候,喜歡西湖那種夜深人靜特有的那份寧靜。記得十一點過的時候我們還在蘇堤上騎行著,我們像一群瘋子一樣大聲的歌唱著,唱著:“西湖的水,我的淚、”此刻的我們是一群真正忘記一切煩惱的年輕人正享受著我們的青春與瘋狂。第二天我們就啟程去西溪濕地要離開杭州了,可是有此一行,我不得不承認西湖真的很美,美得讓我流連忘返,不愿離去。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好吧,在杭州其實還有一件事沒有完成。列哥,這

15、次來杭州木有讓你請我是我的錯,等我下次來杭州一定讓你帶我玩啊。第二站:蘇州記得我們到達蘇州的時候已經快天黑了,在蘇州最讓人頭疼的事還是那個住宿條件,說好的住悠悠假日的呢,怎么到了就變成了什么新東吳珍珠大酒店了,真心覺得坑爹。條件差點也就算了能住就行,但是當把房卡都發給同學了手里就剩下一張最爛的房卡給自己,一個三人間條件差點就算了我們幾個人還能將就著住,但是房間里不知道被以前住的人搞了什么東西在地毯上,那么大的味道讓我們怎么睡著啊。可能我們在蘇州住的是老城區,蘇州給我們的第一因為其實都木有那種到杭州一見鐘情的感覺。在蘇州我還是想抱怨下那個房間里的味道。在杭州的天氣每天都是下雨,感覺還好,到了蘇州

16、每天都是很熱了,同學都說我被曬黑了,曬黑對我來說我會高興的,只是我很奇怪我是那種曬不黑的怎么也黑了?蘇州園林戰地面積小,采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臺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拙政園享有“江南名園精華”的盛譽。宋、元、明、清歷代園林各具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特色。蘇州園林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讓人感嘆園藝的巧奪天工蘇州園林充分體現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設計構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種種手法來組織空間,造成園林中曲折

17、多變、小中見大、虛實相間的景觀藝術效果。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筑,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在都市內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山林”。建筑上分布不均勻,有些地方稀疏,有的地方則稠密,有的建筑充斥而破壞園林的自然天成之趣,如獅子林,園林空間,四周圍墻及建筑封閉性太強,頗有局促之感;水池四周疊石,瑣碎凌亂。網師園中部水景所體現的中國古典造園藝術。網師園中部的水景為主園,突出以水為中心,環池亭閣也山水錯落映襯,疏朗雅適,廊廡回環,移步換景,詩意天成。古樹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見著,并與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構成主園的閉合式水院。池水清澈,東、南、北方向的射鴨廊、濯纓水

18、閣、月到風來亭及看松讀畫軒、竹外一枝軒。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變化。所以游園時,宜坐、宜留、以靜觀為主。繞池一周,可前細數游魚,可亭中待月迎風。花影移墻,峰巒當窗,宛如天然圖畫,所以并不覺其園小。蘇州 滄浪亭 滄浪亭是蘇州現存最古老的園林.始建于北宋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集賢院校理,詩人蘇舜欽 購得唐末五代孫承佑之池館,依水建亭,取明滄浪.并作 滄浪亭記.園占地11公頃,園內景色自然,建筑樸實 簡雅,為典型的城市山林二、測繪留園可亭與滄浪亭拙政園給我的感覺在蘇州園林中算是面積最大的,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后,在

19、唐代陸龜 6 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 建而成。拙政園的景點分析:1、蘭雪堂:取李白“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詩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雕拙政園全景圖,北向飾翠竹圖;2、荷風四面亭: 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園中部池中小島,四面皆水,蓮花亭亭凈植,岸邊柳枝婆娑。亭單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3、小飛虹:是蘇州園林中極為少見的廊橋。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以為名。古人以虹喻橋,用意絕妙。它不僅是連接水面和陸地的通道,而且構成了以橋為中心的獨特景觀,是拙政園的經典景觀。4、梧竹幽居: 建筑風格獨特,構思巧妙別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為中部池東的觀

20、賞主景。此亭背靠長廊,面對廣池,旁有梧桐遮蔭、翠竹生情。亭的絕妙之處還在于四周白墻開了四個圓形洞門,洞環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疊交錯的分圈、套圈、連圈的奇特景觀。 “梧竹幽居”匾額為文徵明題。 留園各空間對此,曲折狹長封閉的空間先是極大地壓縮人們的視野,過后,則使人感到豁然開朗。留園入口部分正是利用這種既曲折狹長又十分封閉的空間來與園內主要空間進行強烈對比,進而使人們穿越它進入主要空間時,便頓覺豁然開朗。對于入口部分的這一段空間極易給人產生單調、沉悶之感,留園則進行了巧妙的處理:進園后第一個小院一狹長多變的曲廊一又一個內院一又窄又封閉的廊子一隔漏窗窺見園內景物一位于末端的最后一個小院

21、一穿過曲折、狹長、封閉空間后到綠蔭進入主空間一豁然開朗。 建筑有些稀疏,有的稠密,對比異常強烈。以東區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鱗次櫛比,內外空間交織穿插,使人有應接不暇之感。但西區部分的建筑則十分稀疏、平淡,從而使人弛而不張。當然這種疏密的對比與變化,不僅體現在平面布局上,而且還關系到園林建筑的立面處理。留園中部景區建筑沿園的四個周邊排列,則使人處于園內可以同時環顧四個周邊的建筑。東南兩面建筑排列很密集,另兩面則較稀疏。 山石布局也是疏密有致,與建筑布局恰相反,以中區為主,西區為輔。中央假山處于中區的西北部,而園西區則體現了山林野趣。 廊道蜿蜒曲折:中國園林自古以來崇尚的是“自然美”,講究的是

22、“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在格局上忌平直而求曲折。每經過一次曲折,便可以產生一種新的境界,而隨著境界的層出不窮,便會產生一種玩味不盡的妙趣。此外,曲折還可以導致意境的深邃。曲折性是通過各種要素相互之間的組合形成的。其中以建筑以及由建筑圍合而形成的空間所起的作用最為顯著,則借廊的連接可形成極富變化的群體組合。 但留園主要不是通過游廊來體現空間曲折變化的,而是通過借助于建筑物的直接銜接,特別是使其空間互相交錯穿插,給人曲折迂回和不可窮盡之感。留園在空間序列的組織上是這樣體現空間的分割與聯系的:借廊的交錯而變得更加曲折一自綠蔭至水閣部分的空間處理由于設置了一片臨空的隔扇,從而增強了空間的

23、曲折性和變化一自曲溪樓至西樓。蘇州 園林的植物配置及疊山理水 蘇州園林甲江南;獅子林假山迷宮甲園林。獅子林以假山著稱,山占地面積約0.15公頃。可以說,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園林大規模假山的僅存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回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巔,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嶺。洞穴詭譎,忽而開朗,忽而幽深,蹬道參差,或平緩,或險隘,給游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對面石勢陰,回頭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繞勢嵌空。 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

24、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變幻開地 自然山洞為藍本,而是采用迷宮式作法,通過婉蜒曲折,錯綜復雜的洞穴相連,以增加游人興趣, 所以其山用“情”、“趣”二字概括更宜。園東部疊山以“趣”為勝,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經 8 獅子座為擬態造型,進行抽象與夸張,構成石峰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國”。山體分上、中、 下三層,有山洞二十一個,曲徑九條。崖壑曲折,峰回路轉,游人行至其間,如入迷宮,妙趣橫生。山頂石峰有“含暉”、“吐丹”、“玉立”、“昂霄”、“獅子”諸峰,各具神態,千奇百怪,令人聯想翩翩。山上古柏、古松枝干蒼勁,更添山林野趣。此假山西側設狹長水澗,將山體分成兩部分。跨澗而造修竹閣,閣

25、處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狀,把假山連成一體,手法別具匠心。園林西部和南部山體則有瀑布、旱澗道、石磴道等,與建筑、墻體和水面自然結合,配以廣玉蘭、銀在、香樟和竹子等植物,構成一幅天然圖畫,使游人在游覽園林,欣賞景色的同時,領悟“要適林中趣,應存物外情”的禪理。 植物配置 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基調是以落葉樹為主,常綠樹為輔。用竹類、芭蕉、藤蘿和草花作點綴,通過孤植和叢植的手法,選擇枝葉扶疏、體態瀟灑、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畫的構圖原理進行栽植,使樹木不僅成為造景的素材,又是觀景的主題。許多樹木的種植與園林建筑和詩詞匾聯、人物典故相呼應,喻情于草木。獅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東部假山區以古柏和白皮松為主,

26、西部和南部山地則以梅、竹、銀杏為主。配植色香態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間,錯落有致,不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氣氛。更使山石、建筑、樹木溶合一體,而成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軒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數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態蒼勁,皆成畫意。暗香疏影樓和問梅閣推窗可見三、五株梅,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尤其問梅閣中桌椅、吊頂都是梅花形,窗紋用冰梅紋,書畫內容亦與梅有關,與地上“冰壺”古井共同構成一幅思鄉的畫卷。更有文天樣梅花詩:“靜虛群動息,身雅一身清;春色憑誰記,梅花插座瓶”,借梅詠懷,體現了文天樣正氣凜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間有六百年年銀杏一株,粗干老木,盤根錯節于石隙間,夏日濃蔭庇日。秋葉燦若織錦,成為獅子林中一

27、景。在蘇州的有一天晚上我們還一起去了金雞湖看了夜景,去的路上還在大巴上看到那個傳說中的秋褲大廈了,感覺確實挺有個性的。到了金雞湖的時候正好是傍晚,此時天空的晚霞很漂亮。我個人覺得金雞湖的夜景還是蠻不錯的,但是我覺得是白天來金雞湖的話 那果斷是要被曬死的節奏。對了,在虎丘不知道你們去上了那的廁所沒,反正我是去了。我覺得虎丘的廁所是我見過硬件設施最好的廁所里還有沙發有空調,太奢侈了。結束了蘇州每天東奔西跑的生活我們就要啟程去中國我第二喜歡的城市傳說中的魔都上海了,有點小激動有木有,還因為可以見到某些人了。不過在去魔都的途中我們還先要去同里和周莊哦,那先由小生給大家介紹下同里和周莊吧。同里鎮,江南六

28、大名鎮之一。位于HYPERLINK /view/1596.htm太湖之畔HYPERLINK /view/148554.htm古運河之東的HYPERLINK /view/2239.htm蘇州市HYPERLINK /view/9261614.htm吳江區。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HYPERLINK /view/5268785.htm水鄉古鎮。距蘇州市18公里,距HYPERLINK /view/1735.htm上海80公里,是為江南六大著名HYPERLINK /view/1069590.htm水鄉之一,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HYPERL

29、INK /view/150766.htm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同里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HYPERLINK /view/1069590.htm水鄉風格的HYPERLINK /view/150766.htm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HYPERLINK /view/62965.htm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HYPERLINK /view/8345.htm威尼斯”的HYPERLINK /view/64

30、8965.htm美譽。周莊,始建于1086年的古鎮周莊,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時為HYPERLINK /view/1474164.htm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名為貞豐里,是隸屬于江蘇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處的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HYPERLINK /view/1081991.htm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于2003年被評為HYPERLINK /view/276285.htm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最為著名的景點有:HYPERLINK /view/47604.htm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筑;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為清

31、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局部風格各異;此外還有澄虛道觀、全福講寺等宗教場所。周莊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美譽。周莊位于HYPERLINK /view/2239.htm蘇州城東南,HYPERLINK /view/24619.htm昆山的西南處,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周莊距離蘇州城約45公里,距離HYPERLINK /view/1735.htm上海約100公里。附近有上海虹橋和HYPERLINK /view/34708.htm浦東,以及蕭山國際機場,其中HYPERLINK /view/140060.htm虹橋距離最近(距周莊約90公里),浦東和蕭山國際機場差不多(150公里以上)。周莊不通火車,暫時

32、也沒有高速公路直達,從滬蘇高速、蘇嘉杭高速下來還需要走普通公路。著名景點有:HYPERLINK /view/492100.htmAPEC會議船坊(周莊舫)、HYPERLINK /view/492092.htm全福講寺、HYPERLINK /view/90515.htm沈廳、HYPERLINK /view/79769.htm雙橋、HYPERLINK /view/473197.htm迷樓、HYPERLINK /view/103531.htm南湖和HYPERLINK /view/90505.htm張廳等。 HYPERLINK /view/666226.htm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 周莊古鎮之神

33、韻風采其實要拿同里和周莊做比較的話,我個人會更喜歡周莊一些,雖然有些同學覺得周莊被開發地最早現在已經更商業化了,我更喜歡周莊不是因為它要比同里大,而是我覺得周莊真的更像我心中想象的那種江南水鄉,要是當時天空能下一點毛毛的細雨配合一下就更有感覺了,從小就挺喜歡那種煙雨江南的感覺。在周莊的時候 我感覺 我被曉紅老師坑了,本來我不信佛的,她硬是給我一束花讓我進去拜一下,進去被那些假和尚搞了好久才出來,真心有種被坑了的感覺,有木有?本來還想跟同學一起在周莊坐坐船試試感覺的,拜完出來就沒什么時間老師就叫同學們集合上車要走了。最后一站:魔都上海魔都,哈哈我終于來了,其實當年我差點就是來上海讀大學的。我們還

34、是從到上海的時間和天氣說起吧,因為那天去了同里和周莊,所以到上海的時候已經挺晚了,而且到上海的時候還下著大雨。在上海我想說的還是那個住宿,本來在蘇州我們說好的是一三班住一起,二四班住一起的,結果變成了四個班住三個地方,發現我們又被坑了。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先把房卡發給其他的同學,反正沒人要的最后一張呢就是我們三的了,這次坑爹的不是條件差,而是剩下的那張是個兩人間,我們可是三個大男人啊,好吧沒房間了正好三人一起睡個兩人間,每天晚上大家換著睡,而且還要兩人蓋一床被子,連自己都覺得有種像搞基的感覺。三人睡個兩人間叫退錢沒退,感覺被坑慘了有木有。在上海感謝某某和某某的熱情款待啊,呵呵,讓你們破費了,我反正

35、是不心疼,哈哈。對了,下次你們能不能不要再帶我去吃那些上海當地的特色菜了呀,你們在上海倒是適應了,我吃著太甜了呀。 在上海第一天我們好像是去的上海辰山植物園吧,我個人覺得那個植物園做的還不錯哦,挺喜歡那個礦坑的,我開始還以為那個水上的走道是下面有柱子撐著的,原來走在上面的時候同學說這么這個在動啊,原來是漂浮的哦,我往水底一看看不看底瞬間覺得有點危險的感覺。植物園里的那個溫室植物博物館覺得做得真心很不錯,我只能感嘆上海人真有錢。 上海辰山植物園之旱溪花境好像是上房園藝設計公司承擔的旱溪設計,感覺做得也挺不錯的。 上海市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人民廣場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區,本規劃在滿足重要的地理位置、

36、重要的功能集聚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制定適宜的交通發展策略,優化配置規劃用地,提高交通設施效率,滿足各種交通需求,發揮系統性、綜合性功能效應,達到交通、環境相和諧的目的。創新理念 規劃在面向未來的同時,順應人民廣場地區歷史文脈,尊重和保留現狀形成的格局,將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機融合在一起。6、強調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人與生態環境之間互為促進的關系。上海外灘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不正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見證著上海百年滄桑巨變。這里是感受上海靈魂的地方,很有文化氛圍。上海世博園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地位于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沿著上海城區黃浦江

37、兩岸進行布局。世博園區規劃用地范圍為5.28平方公里,園內分為5大場館群,分別是獨立館群、聯合館群、企業館群、主題館群和中國館群。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并提出了三大和諧的中心理念,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歷史與未來的和諧”。而其中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來自同濟大學的建筑與城市規劃專家在對世博園的規劃設計中進行了初步嘗試,把綠色和智能建筑技術作為基礎技術平臺。設計者們希望通過這個嘗試,獲得更有效的綠色環境的建構模式,并為綠色和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的領域。世博公園上海世博公園處于城市中心區,黃浦江南岸,擔負著與老城廂、外灘

38、和陸家嘴一起,實現上海城市跨越浦上海世博公園江、塑造體現上海各個發展時期城市意象的功能。世博公園首先是世博期間世博園區內的公共活動區域和標志性景觀區,是能容納高密度游人的展覽型的綠地;其次是與城市綠地系統合理銜接的中心城區的大型濱水公園綠地。會后城市休閑公園綠地和會期間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間的雙重功能是相互沖突的,需要制定相應的技術指標,來統籌組織會期內的具體使用功能和會期后的城市公園綠地功能的實現。場地安全是世博會順利進行和永久性公園綠地建設的基礎。設計中應考慮會間組織大型活動時,在安全管理的條件下,人數控制在4萬以內,安排疏散時間和通道、防災、防人群踩踏的措施。世博公園綠地率制定會間、會后兩種

39、設計指標。世博會間綠地率不小于50%,會后不小于70%場地中所有可用于休憩的座位總數即座位數。包括座椅設施、場地臺階(通道型臺階除外)、花壇邊沿等可利用的座位,座位數在公園設計規范規定為游人數的20-30%。上海世博園后灘公園上海世博后灘公園是2010上海世博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場地為污染嚴重工業棕地。設計將景觀作為生命系統,用當代景觀設計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嚴重的原工業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體凈化、防洪、生產、生物多樣性保育、傳承文明、審美啟智等綜合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城市公園。此方案的設計特色為“一藍帶串起的四種文明”。其中“藍帶”為三帶一區、三場九園、步道網絡形成的總體結構;“四種文明”為

40、“灘”的回歸、五谷禾田、工業遺存、后工業生態文化。完成了六大設計問題的挑戰:遵從生態設計原則、秉承場地文脈、滿足多重體驗需求。 保護、恢復與重建生態濕地 解決世博期間人流等候與疏散問題 解決場地千年一遇防洪標準與濕地之間的高差問題 滿足會時與會后場地的雙重需求 運用現代理念和先進技術營建后灘濕地公園延安中路綠地 上海延中綠地位于黃浦區、盧灣區和靜安區三區交界處的上海“申”字型高架道路的中心點,面積23萬平方米,由19塊相互呼應的綠地組合,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積最大的公共綠地。延中綠地由上海園林設計院和加拿大蒙特利爾設計。延中綠地主要分 為春之園、自然生態園、感覺園、地質園、干河園、芳草園等。春之

41、園以江南毛竹為主景,配以潺潺流水,拉開了“藍”與“綠”的帷幕;自然生態園杉林挺拔,一條溪流向東靜靜流淌匯入湖中,人們在林中散步,充滿自然的氣息;在感覺園內,設計師利用人的5種生理感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來分別設計,讓人有不同的體驗與感受;地質園以一座高達8米、長約120米由天然黃石構筑的山石為主景;中央傾瀉而下雙瀑,氣勢恢宏;干河園形似三角形,主要以象征性手法表現在茂盛的樹林中出現一條干枯的河流緩緩流向前方,旱河蜿蜒曲折、似有似無;芳草園以草坪為中心,在綠樹的環抱之中,形成林中休閑與觀賞的草坪空間。上海盧灣區延中綠地L4地塊,通過延中綠地L4的地面綠化景觀和地下空間的開發,將其建設為

42、能夠代表盧灣區繁華時 尚整體形象的綠地,高效利用稀缺土地資源,合理開發地下空間,既全面豐富公共綠地的內涵,又積極開拓中心城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使延中綠地得以成為有效的生態休閑中心和時尚社區活動中心,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延中綠地是目前上海市中心面積最大的公共綠地,以生態系統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以科學手法突出城市文化,以環境心理學知識加以人性關懷等,成功地演奏著藍與綠的交響曲。海植物造景獨具一格,群落分明,層次感強不管是,喬木、灌木,還是疊石與鋪裝,都令人感覺很清爽,而蘇州的植物造景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幅幅山水畫,一首首無聲詩,每一處都顯得那樣自然,那樣富有深意,讓人神往,讓人迷醉,它們所表現的不僅僅

43、是植物的美,它更多體現著歷史的韻味,深厚的文化,這種景即便是模仿也模仿不來。而杭州,這里的植物配置讓人感到清新,自然。二設計理念1設計以人為本,體現人性化。在這里很多地方你不會感到不舒服,它的設計讓你覺得很透徹很具體,是一個休閑的好地方。2設計符合各景區設計要求,為景區更添色彩。3設計符合人類行為心理,令人清新舒爽。4設計環保健康,體現人類文明更進一步。5設計體現了現代的科技技術,更加體現人類文明。6設計結合歷史文化,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東起外灘,西至靜安寺,全長5.5公里。并以西藏南路為界,以東稱南京東路,以西稱南京西路。南京路歷史悠久,1840年鴉片戰爭后,上海被辟為通商口岸,南京路也隨之成為上海開埠后最早的一條商業街。一些嶄新的現代化購物中心、商廈群體及賓館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新老店鋪交錯林立,互為襯托,共同鑄就了南京路與眾不同的文化景觀特色。每到夜晚,南京路簡直成了燈的海洋,五彩繽紛的燈光從各個角度巧妙地映射到高高低低、風格各異的建筑物上,宛如一條五光十色的燈河,流淌在夜上海的城市中心,美妙絕倫。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