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 頁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是在水稻葉齡模式、水稻群體質量栽培等理論與技術成果的基礎上,適應現代稻作進展趨勢提出的新型栽培技術體系,它具有高產、省工、節本、精確定量的優點。該技術體系是在依據品種特性、目標產量、栽培方式確定相宜基本苗的基礎上,促進有效分蘗,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前夠苗,通過水肥調整,掌握無效分蘗,把莖蘗成穗率提高到80%-90%(粳稻)和70%-80%(秈稻),再通過適時適量施用穗肥,主攻大穗,協調足穗與大穗以及與提高牢固率的沖突,獲得高產。 把握好葉齡期一是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通式為(1)主莖伸長節間(n)5個以上、總葉齡
2、(N)14片以上的品種,中小苗移栽時為N-n葉齡期,大苗移栽(8葉齡以上)時為N-n+1葉齡期。(2)伸長節間數(n)4個以下,總葉齡(N)13以下的品種,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為N-n+1葉齡期。如17葉6個伸長節間的品種,中小苗移栽時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為11葉齡期。二是拔節葉齡期。通式為N-n+3葉齡期,或用n-2的倒數葉齡期表示。如12葉4個伸長節間的品種拔節葉齡期為11葉齡期,即倒2葉齡期。三是穗分化葉齡期。通式概括為葉齡余數3.5(倒4葉后半期)破口期,經受了穗分化的5個時期。掌握好群體高產群體應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之初夠苗,以后要準時掌握無效分蘗;在拔節葉齡期達高峰苗期,高峰苗為預期穗
3、數的1.2-1.3倍(粳稻)和1.2-1.4倍(秈稻);此后分蘗漸漸下降,至抽穗期完成穗數,此時群體中存活的無效分蘗應在5%左右。掌握群體在葉齡余數為0(劍葉全展)的孕穗期封行期。在有效分蘗期(N-n以前),為促進分蘗,群體葉色必需顯“黑”(反映在葉片間葉色的深度上是頂4葉深于頂3葉,即頂4頂3);到了N-n(或N-n+1)葉齡期夠苗時,葉色應開頭褪淡(頂4=頂3),可使無效分蘗的發生受到遏制。到了無效分蘗期至拔節期,即N-n+1(或N-n+2)葉齡期至N-n+3葉齡期,為了有效掌握無效分蘗和第一節間伸長,群體葉色必需“落黃”(頂4頂3),群體才能被有效掌握,高峰苗少,通風透光條件好,碳素積累
4、充分,為施氮肥攻大穗制造良好的條件。從倒2葉齡開頭直至抽穗,葉色必需回升至顯“黑”(頂4=頂3)。碳氮代謝協調平衡,有利于壯桿大穗的形成。抽穗后的25天左右期間,葉片顏色仍應維持在頂4=頂3,使葉片保持旺盛的光合功能。以后下部葉片逐步年輕,至成熟期,植株仍能保持1-2片綠葉。確定好基本苗基本苗的確定要符合恰于N-n(或N-n+1)葉齡期夠苗,確保穗數,并能有效掌握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的要求。基本苗數為:X(合理基本苗)=Y(每畝相宜穗數)/ES(單株成穗數)。精確施肥合理確定氮肥總量。氮肥的施用總量應為:氮(公斤/畝)=目標產量的吸氮量(公斤/畝)-土壤供氮量(公斤/畝)/氮肥當季利用率(%)
5、。目標產量的需氮量可用高產水稻每百公斤產量的需氮量求得。各地高產田百公斤需氮量不同,因此,應對當地的高產田實際吸氮量進行測定。土壤的供氮量,可用不施氮的稻谷產量(基礎產量)及其百公斤稻谷的需氮量求得。各地測土配方施肥試驗可以為當地土壤供氮量的確定供應參考。影響氮肥當季利用率的因素許多。但在同一田塊,只要留意氮肥不要過多、施肥方法上防止逸失,合理調整基蘗肥和穗肥的比例,實行合理的“前氮后移”,完全可以把氮肥的當季利用率提高到40%-45%(可取平均值42.5%計算)。通過確定氮素的相宜用量后,再按三要素合理比例,確定磷鉀的相宜用量,氮、磷、鉀的比例一般為10.451-1.2。化肥實行前氮后移。基
6、蘗肥和穗肥的施用比例,5個伸長節間品種應為5.54.5(64-55),4個伸長節間的雙季稻品種為6.53.5(73-64),這是精確定量施氮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定量指標。5個伸長節間的品種,拔節以前的吸氮量只占一生的30%左右,長穗期占50%左右,因而穗肥的比例可以提高到45%左右(40%50%)。4個伸長節間的品種,拔節前吸氮量已達一生的50%,故穗肥的比例只能提高到35%左右 (30%40%)。基肥一般應占基蘗肥總量的70%80%,分蘗肥占20%30%,以削減氮素損失。機栽小苗移栽后吸肥力量低,基肥占基蘗肥總量的20%30%為宜,70%80%集中在新根發生后做分蘗肥用。施有機基肥時,氮肥前后比
7、例應適當調整。增加基肥速效氮,彌補分蘗期秸稈腐爛和稻苗爭氮。秸稈分解后釋放氮,主要供穗肥之用。精確把握施肥時間。基肥在整地時施入,部分用做面肥。分蘗肥在秧苗長出新根后及早施用,一般在移栽后1個葉齡施用,小苗機插的在移栽后長出第2、第3葉齡時分1次或兩次集中施用。機插分蘗肥施得較遲,一般只施用1次。切忌在分蘗中后期施肥,以免導致無效分蘗期旺長,群體不能正常落“黃”。如遇分蘗后期群體不足,寧可通過穗肥補救,也不能在分蘗后期補肥。穗肥肯定要看苗施用。群體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N-n或N-n+1)夠苗后,葉色開頭褪淡落黃,頂4葉葉色淡于頂3葉,可按原設計的穗肥總量,5個伸長節間品種分促花肥(倒4葉露尖
8、)、保花肥(倒2葉露尖)兩次施用,促花肥占穗肥總量的60%-70%,保花肥占30%-40%;4個伸長節間的品種,穗肥以倒3葉露尖1次施用為宜。假如在N-n(4個節間品種N-n+1)葉齡期不夠苗,或群體落黃早,消失在N-n葉齡期(或N-n+1葉齡期),5個伸長節間的品種應提早在倒5葉露尖開頭施穗肥,并于倒4葉、倒2葉分三次施用,氮肥數量比原方案增加10%左右,三次的比例為343;4個伸長節間的品種遇此狀況,可提前在倒4葉施用穗肥,倒2葉施保花肥;施穗肥總量可增加5%10%,促花、保花肥的比例以73為宜。假如N-n葉齡期以后頂4葉頂3葉,穗肥肯定要推遲到群體葉色落黃后才能施用,只要施一次,數量要削
9、減。精確澆灌活棵分蘗階段。(1)中大苗移栽的,移入大田后需要水層護理,淺水勤灌。(2)小苗移栽的,移栽后的水分管理應以通氧促根為主。機插稻一般不宜建立水層,宜采納潮濕澆灌方式,待長出一個葉齡發根活棵后,斷水露田,進一步促進發根,待長出其次片葉時,才采納淺水層結合斷水露田的方式。穴盤育苗拋秧的發根力強,移栽后陰天可不上水,晴天上薄水。23日后斷水落干促進扎根,活棵后淺水勤灌。通過精確澆灌掌握無效分蘗。(1)精確確定擱田時間。掌握無效分蘗的發生,必需在它發生前2個葉齡提早擱田。例如欲掌握N-n+1葉位無效分蘗的發生,必需提前在N-n-1葉齡期,當群體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左右時斷水擱田。土壤產生水分虧缺的擱田效應在N-n葉齡期,但對夠苗沒有影響,被掌握的是N-n+1葉位對水分最敏感的分蘗芽,便最受到抑制,在N-n+1葉齡時不能發生。擱田效應持續兩個葉齡,同時也使N-n+2葉齡無效分蘗也被抑制。(2)擱田的標準:土壤的形態以板實、有裂縫行走不陷腳為度;稻株形態以葉色落黃為主要指標,在基蘗肥用量合理時,往往擱田一、二次即可達到目的。在多雨地區,擱田常需排水,但在少雨地區,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與秋天有關的成語課件
- 不等式課件教學課件
- 云南師范大學《環境導視系統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聲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向量微積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2025年初三年級校內模擬物理試題試卷(最后一卷)含解析
- 下載馬工程配套課件
-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從分子觀點了解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簡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藥物分析化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計算機硬件購銷合同
- 2022年分析“二診”找對策全力以赴備高考
- 風力發電技術--課件第7章-風電場SCADA系統
- 安全用電、用電安全培訓ppt課件
- 高中歷史思維導圖(高清-可以放大)課件
- DAIKIN大金ACK70N空氣凈化器中文說明書
- 礦山承包開采合同
- 電力行業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指導意見
- 市長在市政協會議委員發言會上的講話
- 優秀教案: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的檢修與測試
- 高二化學烴的衍生物.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