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襖汲取中國智慧 提高執政能力羂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在省委中心組第 28 次集體學習會上的講話薁 智慧是指人們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解決的能力,屬于高級形態的認識 方式、實踐方式和生活方式。它可以深化于哲學、詩化于文學、雅化于藝術、融化于科學技 術,還可以俗化于民間生活。智慧可以積累和傳遞,首先是在民族內部積累和傳遞 , 所以各 個民族都有自身世代傳承、獨具風格的智慧。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包含 著無窮智慧, 直到今天仍然散發著歷久彌
2、新的光芒。 特別是傳統文化中所蘊藏的深厚治國安 邦思想,影響了中國數千年來統治階級的政治行為,到今天,它對于我們治黨、治國、治軍 仍然具有彌足珍貴的借鑒價值。 作為領導干部,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 只有充 分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智慧, 以史為鑒、以史資政,努力增強執政能力,才能帶領廣 大群眾完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任務,才會不辱使命,有所作為。肆 一、深刻認識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從歷史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芄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足以使全世界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 力,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好的智慧之源。 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 要“大力發揚中華民族的
3、優 秀傳統, 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鼓舞我 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 ”雖然當前人們的思想觀念, 思維、 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 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 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傳統文化對我們今天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蚄 (一)我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豐富智慧,對解決當前人類所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創造的, 它澤被東西, 充分顯示了炎黃子孫的無窮 智慧和寬廣胸懷。在美國的科技界、 教育界精英中,華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充分展現了華 人的智慧。美國
4、前總統里根在 1987 年國情咨文中,引用老子道德經中的名句“治大國 若烹小鮮”來說明了他的施政理念, 意思是說,管理一個大國家, 就像煎小魚一般,是不能 朝令夕改、胡亂折騰的。 1988年 1 月,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在會 議結束時發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類要在 21 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聯合國的大廳里就懸掛著孔子論語中“四海之內皆兄弟”巨幅標 語,說明中國古代的圣人之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謀求和平的共識。 近年來, 在世界上很多國 家特別是一些西方國家興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 把漢語當作外語來學習的人在全世界已 經過億,歐美國家學
5、習漢語的人數,增幅每年保持在40%左右。我國已在 96 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 322 所孔子學院和 369 個孔子課堂。周易、論語、孫子兵法、三國演 義等中國古典名著, 已成為外國部分企業家和政治家的必讀書目, 并成為他們生活和工作 的智慧來源。 這一方面反映了崛起的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日益廣泛深入;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 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智慧,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人類社會主題的全球化時 代,對于保持人的高尚道德精神、 維系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對于解決 人們所面臨的許多共同問題,如環境與生態問題、 種族沖突問題、 國際恐怖主義、 貧窮與戰 爭、疾病與健康等,具有特
6、殊的作用和價值,能夠促進世界在相互尊重、相互依靠、平等互 助中共同發展、 共同繁榮。因此,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但沒有“過時”,不但不能簡單的拋 棄,而且必須進一步大力弘揚,不斷從中吸納精華、汲取智慧,開拓視野、鑒往察今。荿 (二)我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豐富智慧,對領導干部完成黨賦予的歷史重任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國際風云,不管是進一步深化經濟、政治體制改革,建 設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 還是擔負起加快發展、 維護穩定的繁重任務等, 都需要領導干部具 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 具有足夠的才華和智慧。 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的演講中 指出: “從孔夫子到孫中山, 中華民族傳統文
7、化有許多珍貴品, 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 西。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這些傳統美德對家庭、國 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系與調節作用。 ”在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 包含著善于識別人才、 用好人才,審時度勢、多謀善斷,整合資源、理順關系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豐富智慧。因此, 領導干部要提高治國理政的能力, 就必須刻苦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并從中汲取 智慧和力量。 尤其應該學習和運用那些最優秀的、 最有代表性的“經典”, 因為它們是中華 民族數千年形成的精神文明的濃縮成份。通過學習、掌握、運用,做到正確把握形勢、分析 判斷形勢,不斷創新工作思路,進行科學決策,開創工
8、作的新局面。莀 (三)我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豐富智慧,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 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本身就是我國當代政治思想與傳統 文化的有機結合, 源之于我們深厚的文化傳統。 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 走可持續發展 之路, 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做到發展為了人民、 發展依靠人民、 發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堅持“天人合一”的思想,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謀發展; 堅持 “剛健有為, 自強不息”的獨立自主、 自我創新精神, 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中華民族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與傳統文
9、化中的和諧精 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與核心精神, 深刻地影響著我們這 樣一個文明古國的發展節律,影響著我們民族的文化風范和精神韻味。儒、道、法、墨等主 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的闡發。儒家提倡“和為貴”、 “和而不同”, 注重人與 人之間的和睦相處。 道家則倡導合乎自然,“寬容海涵”,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法家 主張對個人、 社會、國家三者關系正確定位, 實現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和諧。 墨家踐行“兼愛”、 “非攻”思想。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不平衡,需要以和諧理念來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需要以和諧理念來舒緩
10、;一些社 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觀念不強,需要以和諧理念來規范;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 住房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需要以和諧理念來化解,等等。因此, 我們 要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深入學習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 不 斷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要善于從傳統文化中充分汲取智慧,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膂 傳統文化有如涓涓細流,浸透在中華民族的骨髓之中,極大地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思想 意識。高度重視、切實珍惜這份遺產,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能夠有效地幫助領導干部 提高自己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莂 (四)要汲取傳統文化中“為政以德”、“仁者愛人”等仁
11、愛思想智慧,不斷提高領 導干部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我國傳統文化特別倡導修身, 把道德修養視為人之為人的重要標 志;強調“為政以德”,認為道德教化是為政的基礎。它為我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大思想、 大智慧。儒家經典大學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并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 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啟示 我們:領導干部只有注重修身養德,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以德服人,受到群眾愛戴,才 能增強凝聚力和影響力。 在日常工作中, 群眾通常對領導表現出“力服、才服、德服”三種 情況, 以權力服人只能使人懾服,以才能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道德服人則使人心服。
12、孔子還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思想, 要求每個人都要深懷“愛”心, 努力營造“忠恕”、 “仁 愛”的人際關系。 要忠誠待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要寬厚待人, 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通過實施“仁政”的策略來治理國家。 要把人放在首位,關 愛人、體恤人、幫助人,愛惜民眾,廣施仁愛,以此贏得民心。所謂“仁者無敵”便是這個 道理。 在我國歷史上, 人心向背往往決定著一個朝代或政權的生死存亡。 大凡生命長久的朝 代,無不是“親民”、 “愛民”的因素在起作用。 領導干部一定要學習和借鑒古人的思想智 慧,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 真正做到時刻關心群眾疾苦, 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
13、最高利益, 作為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五)要汲取傳統文化中“道法自然”、“有無相生”等辯證思想智慧,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領導干部運用科學的立場、 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 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思維能力決定領導能力。在我國傳統文化經典老子和莊 子中,包含著豐富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 老子認為“大道無為”, 萬物自然化生; 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柔弱勝剛強”。老子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集中揭示了對立面之間的互相聯系、互相依 存、互相作用和互相轉化,具有明晰的哲理思辨。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
14、倚;福兮,禍 之所伏。”這已經成為后人談論對立面轉化每每引述的至理名言。 他還提出了“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亂”、 “圖難于其易, 為大于其細”等具有濃厚辯證思維色彩的重要思想智慧。 今 天,我們研讀這些古代哲學經典,對改進思維方式,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增強工作統籌性, 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領導干部只有掌握辯證思維方法, 才能更加準確地認識問題, 更加科學 地解決問題。膆 (六)要汲取傳統文化中“與時偕行”、“革故鼎新”等創新思想智慧,不斷提高領 導干部的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變革創新思想智慧。 創新是它的重 要精神特質。周易講:“終日乾乾,與時偕行”,“窮則變,變則通,通
15、則久”, “變通者,趣時者也”。 大學提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詩經說“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道教也提出了“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的主張。漢代的周易參同契更是 明確提出: “御政之首, 鼎新革故。 ”我國歷史上出現了一批像商鞅、 王安石等彪炳史冊的 改革家。 他們的改革創新精神正是中華民族不斷求新變革的文化體現。 面對新時期新情況新 問題,領導干部必須深入學習傳統文化中改革創新的思想智慧, 勇于打破傳統思想觀念的束 縛,敢于沖破過時的體制機制制約, 積極探索,勇于突破,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經 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改革。襖 (七)要汲取傳統文化中“以德養廉”、“尚儉戒奢
16、”等清廉思想智慧,不斷提高領 導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 “廉”有清正、 儉樸、明察等多重涵義。 專講古代禮制和官制的儒 家經典周禮 對官吏的廉德有一個很全面的說明,即所謂“六計”, 就是從六個方面去考 核:“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意思是說,一 個官員必須具備善良、能干、敬業、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朱熹認為, 廉潔是為官從政者必備的一種基本的德性,他指出 : “守官只要律己公廉,執事勤謹。”我 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廉政的內容非常豐富, 對各個時期的社會政治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論語 指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
17、正其身,如正人 何?”, 等等,這些都被一些統治者奉為安邦治國之道。中庸提出“故君子慎其獨”, 就是人們在獨處之際仍要保持道德的操守, 獨善其身。 這是一種自律, 一種坦蕩。 老子在道 德經 中闡述了“尚儉戒奢”思想, 影響至今。孟子講“吾日三省吾身”, 留下了“富貴不 能淫”的千古名言。 當前, 領導干部面臨的誘惑很多, 時刻都面臨著廉潔自律的考驗。 因此, 要積極汲取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廉政思想智慧,汲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牢記“千里之堤, 潰于蟻穴”的古訓,堅持慎獨、慎微、慎權、慎欲,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加強自 我修養、自我約束,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警鐘長鳴、廉政自守,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膁 (本文系省委書記蘇榮在省委中心組第 28 次集體學習會上的講話)以下無正文僅供個人用于學習、研究;不得用于商業用途 , ,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動機在手持電動工具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批發商如何拓展家用視聽設備市場考核試卷
-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英語小說閱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學院《現代食品高新技術進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城建大學《太陽能熱利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醫科大學《藥物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伊春市美溪區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泰州市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河東區天鐵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七調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青島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下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電池制造工(電池(組)裝配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屆新高考物理復習備考策略-課件
- 2024年全國高考數學試題及解析答案(新課標Ⅱ卷)
- 2024年海洋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70題)
- 應急管理數據標準化與共享
-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二冊
- 【沖刺版】煙草招聘考試模擬筆試試題(綜合能力測試卷)和答案解析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山東省濟南市等2地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4年風力發電運維值班員(技師)技能鑒定考試題庫-上(選擇題)
- 最簡單高空作業安全免責協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