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烏總體修編成果附件04基礎匯編_第1頁
2010版烏總體修編成果附件04基礎匯編_第2頁
2010版烏總體修編成果附件04基礎匯編_第3頁
2010版烏總體修編成果附件04基礎匯編_第4頁
2010版烏總體修編成果附件04基礎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綠地系統12第十一章給水12目錄第一章 概 況1地理位置1自然概況1歷史沿革2旅游資源2水資源概況12供水情況12第十二章排水1312.1. 排水工程現狀1312.2. 存在.13第十三章供電狀況141.5 地質情況213.1. 鎮域供電情況14第二章 村鎮體系現狀情況32.1 村鎮體系現狀313.2.鎮供電情況14電信、郵政14第十四章2.2 村鎮體系的現狀特征和存在. 314.1. 電信1414.2. 郵政建設14第三章 經濟發展狀況3概況3經濟產業結構分析4農業發展現狀分析4工業發展現狀分析5第十五章燃氣與環境衛生1415.1 燃氣1415.2 環境衛生14第四章. 5概況5總及

2、增長變化6. 6文化6民族7城市對通7對通方式7對通設施現狀8城鎮道路交通9道路及廣場系統9道路交通設施9現狀主要問題9社會公共服務設施10行政辦公10金融商業10第十六章防災工程15防洪排澇15消防15人防15地災154.1.4.2.4.3.4.4.4.5.16.1.16.2.16.3.16.4.第五章5.1.5.2.第六章6.1.6.2.6.3.第七章7.1.7.2.7.3.7.4.7.5.7.6.7.7.第八章文化. 10體育10醫療衛生10教育科研11公共設施存在. 11居 住11概述11存在問題11工 業11概況11工業產業結構特點12工業地域空間分布128.1.8.2.第九章9.1

3、.9.2.9.3.其中可利用量 0.93 億立方米/年,水埋深 550m;水資源總量 1.77 億立方米,人均 5057第一章 概 況立方米/人,已開發利用 0.0085 億立方米,占資源總量的 5。4. 土壤植被1.1 地理位置a) 土壤鎮地層出露不多,成土母質簡單。按巖性和風化物屬性地層大致可分為 4 種屬性。即第鎮地處忠縣南部,長江南岸,方斗山北麓。處于東經 1075617-1080421,四紀新沖積紫色沖積物,第四紀灰棕色沖積物,第四紀老沖積黃色沖積物,侏羅紀蓬萊鎮組棕色北緯 300809-302430之間。東與磨子鄉、石柱縣萬朝鄉相鄰,西南與石子鄉、洋砂、泥巖風化物,三迭系須家河組黃

4、色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粉砂巖,侏羅系自流井組珍珠沖段渡鎮接壤,西靠“黃金水道”長江、與新生鎮隔,北與東溪鎮相接。上距重慶 230 公里,黃色酸性風化物,三迭系、二迭系、石灰巖風化物。下距縣城 19 公里。鎮域東西寬 11.8 公里,南北長 13.2 公里,鎮域幅員面積約 96 平方公里,其全鎮土壤劃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黃壤土四類。以紫色土為主,主要農作物以水稻、中耕地面積 39405 畝,是縣域內糧食主產區之一。小麥、玉米、紅苕,洋芋、高粱、豆類為主,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茶葉、柑桔、油桐、蠶桑鎮素有“長江水碼頭”之稱,是忠縣繁華的經濟、文化、交通樞紐重鎮。長江、滬渝高等。規劃區內出露有

5、第四系人工填土層、殘坡積土層和侏羅系上統蓬萊鎮組地層,另外在沙磚廠速公路和沿江高速公路途經境內,是三大交通路線的交匯處。水陸交通便捷。北側一帶(區外)出露有沖洪積層,地層巖性較簡單,差異性中等,巖體結構為層狀,因此規劃1.2 自然概況區內巖(土)差異性中等。b) 植被1.2.1 自然條件自然條件優越,植物種類較多,鎮內有植物 645 種,僅森林植物達到 240 種,用材林,薪炭1. 地形地貌林、主要以柏、松、杉、青岡樹種為主,經濟林主要以茶葉、柑桔、油桐、桑樹為主,“四旁”鎮緊靠長江,屬渝巴東北平行弧群褶皺帶平行嶺谷,北西翼傾角 20-45 度,是典型的河樹以麻柳,竹林、桉樹、泡桐、白為主,用

6、材林主要以天然林為主,人工林比較少,但大多谷丘陵,主要為單斜中丘、河谷中丘地貌。鎮域內從河谷至山峰,高低差變化大,海拔最低 135屬低產林,經濟林產量較低,效益差。以、柏樹為主的針葉樹種占 95%,闊葉樹僅占 5%,米、最高海拔為2. 氣候村 970 米(原山高村)。全鎮林地覆蓋率達 29%。1.2.2 自然資源鎮屬于帶東南季風氣候,具有溫熱涼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較足,無霜期1. 動植物資源長的特點。多年平均降水量為 1150 毫米,雨量多集中在 5 至 7 月。多年平均氣溫 18.5,a) 植物資源最低溫度 42.1。年平均無霜期 340 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3. 水文最大風速

7、 18 米/秒。植物資源以林木為主。喬木生態樹種有:、青杠、合歡、刺槐、千丈、麻柳、四照花等;經濟樹種有:柑橘、橙、柚子、桃、李、杏、梨、桑樹、花椒、油桐、油橄欖長江干流流經鎮流程 11.2 公里,天然河道最高洪水位(忠縣水位站址)149.78 米,最等;竹類:慈竹、斑竹;灌木:花、懸鉤子、紅籽、柃木等。另外還有國家一枯水位 118.3 米,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 175 米時,忠縣段的對應水位 175.5 米。水資源主要來源級珍稀植物:水杉、銀杏兩種,級珍稀植物:楠木、鵝掌楸兩種;名木古樹:黃桷樹、皂于降水,多年平均地表水徑流量 0.51 億立方米;長江過境水多年平均流量 1.24 萬立方米/秒

8、,莢樹。總量 3906 億立方米,可利用的過境水資源總量約 0.33 億立方米;水儲量 3.593 億立方米,b) 動物資源1.4 旅游資源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金貓、云豹、水獺、小靈貓、林麝、紅腹錦雞、錦雞、1.4.1 風景名勝資源概況麂子、棕背田雞等;重慶市重點保護動物有黃鼠狼、果子貍、潛水鴨、灰胸竹雞、野豬、秧雞、鎮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條件、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夜鷹、竹葉青蛇等;普通動物有烏稍蛇、菜花蛇、麻雀、斑雞、畫眉等。2. 礦產資源的歷史人文景觀,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開發條件。一是鎮緊靠長江,城鎮依山而建,層層退升、重疊,城鎮景色十分壯觀;二是鎮域已

9、列入柑橘種植園區,柑橘種植主要礦藏資源有煤、石灰石、粘土巖、砂金、卵石、河沙、水泥砂巖等。3. 水資源采用國際標準化農業技術,是展示現代農業風光的集中連片區域;三是塘土村整村外遷后遺留的孤島塘土壩在庫區水位漲落中時隱時現,成為人們寄托情結、學習精神的場所。鎮域內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0.51 億立方米;水貯量 3.593 億立方米;長江過境水1.4.2 歷史文化、名人古跡資源多年平均流量 1.24 萬立方米/秒,總量 3906 億立方米,可利用的過境水資源量約 0.33 億立方米;鎮歷史文化悠久,輩出,歷史上著名忠勇將軍出生于此、葬于此。悠久的歷水資源總量 1.77 億立方米,人均 5057

10、 立方米,在處較高水平。已開發利用 0.0085 億立方史也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如今鎮仍保存有大量的古跡如下表:米,占資源總量的 0.5。古跡表1.3 歷史沿革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三國大將的故里,出土的漢代闕是重慶市博物館鎮館之寶。鎮的得名與我國家喻戶曉的神話補天有關,當年補天時,由于帶的五彩石不夠,奉命挑一擔泥沙前去補天,但天有不測風云,一時間雷電大作,忽遇大風,不慎把泥沙倒向大地,形成現在的塘土壩和皇華城。后來,派人來找泥沙的下落,到塘土壩后只看到長江到處都是高大挺拔的樹,但不知這是什么地方,便把此地稱作。鎮在周朝屬巴國地,明朝歸屬忠州塹里。清宣統三年(1911 年)歸屬忠縣塹

11、鄉。30 年改為忠縣直轄鄉。1950 年設忠縣七轄區鄉。1951 年至 1955 年改設區,轄、磨子、天塹、復興、新生、望水、任家、善廣、曹家、洋渡、石子等鄉。1960 年 10 月 8 日,將新生、望水、任家、善廣 4 個鄉劃出成立新生區,仍轄、磨子、天塹、曹家、洋渡、石子、1.5 地質情況蒲家、同合等鄉。1985 年撤鄉建鎮,1992 年撤區并鄉,原鎮、太集鄉合并為根據中國烈度區劃圖(1990),鎮所在地的基本烈度為 6 度。另據重慶市鎮;2006 年曹家鄉并入鎮,鎮設在新場鎮(居委)。地質(98-99 汛期)鎮為地質易發區,處于欠穩定狀態。地質滑坡為主,發生主要受江河水上漲、沖刷作用及人

12、工前緣切坡或后緣加載所致,另外降雨也是形成地質易的主要誘發。古跡名稱級別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備注地面闕國家級4.775以面闊 25 米,進深 3石辟邪省級1.724.4以二獸相距 7墓表柱國家級1晉散騎將軍第八代保護措施時代花燈墳墓群A 級發掘漢代25000出土十分豐富將軍村墓群D 級發掘漢代4000瓦窯六隊幕群C 級發掘漢代15000瓦廠堡墓群C 級發掘漢代32000三嶺八隊墓群D 級發掘漢代7500金黃六隊幕群D 級發掘漢代7500松隊墓群C 級發掘漢代10000第二章村鎮體系現狀情況2.1 村鎮體系現狀2.1.1 概況(含農村經濟)2.2 村鎮體系的現狀特征和存在鎮域面積 9

13、6 平方公里,轄 15 個行政村、3 個居民,120 個村民小組、21 個居民小組,2.2.1 村鎮空間布局15467 戶 49347 人。(根據忠縣2009 年年鑒)現狀城鎮發展主要依附于現有道路,中心區實力不強,對區域的輻射能力弱,中心區城市基2008 年,全鎮有耕地面積 39,405 畝,其中田 23,885 畝,地 14,920 畝。全鎮糧食總產量礎薄弱,規模過小,無法充分發揮中心區對區域的吸引和輻射作用。各村獨自為陣,聯系較少,11,922 噸。全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5,322 公頃,糧食播種面積 4,296 公頃 ,油料產量 1,201不利于整個鎮域經濟的共同協調發展。噸,肉類總產

14、量 2806 噸,水果產量 4312 噸。2.2.2 村鎮體系職能結構2.1.2 城鎮化狀況職能結構比較單一,類型不健全,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城鎮化水平處于一個較低的狀態。鎮域內居住近 5 萬人,城鎮化水平統計口徑僅為 18.1%(根據忠縣 2009 年年鑒,2009 年底鎮區約 6652 人,常住36679 人,城鎮化率為 6652/36679*100%=18.1%),低于全縣的平均水平。2.1.3 村鎮等級規模結構村鎮體系等級結構分為兩個層次:第一級:鎮區,場鎮(居委會)。第二級:基層村(居委),即青嶺(居委)、沿溪(居委)、高寨、五嶺、將軍、太集、黃谷、文峰、心合、上壩、團結、曹家、楠木、

15、廟塘,共十七個。2.1.4 村鎮職能類型結構第三章經濟發展狀況目前鎮各村職能類型單一,以農業為主。3.1 概況村鎮職能分工表2008 年鎮的總為 49347 人。其中非農業4308 人,25949 人。鎮區人口 6552 人(不含場鎮及部分學生),農業45039 人,勞動力 21362 人。全鎮勞動力從事第一產業 11164 人,從事第二產業 6824 人,從事第三產業 3374 人。(據統計資料:場鎮人口為 16000 人)基層村名稱功能性質基層村名稱功能性質居委經濟、文化中心農業青嶺農業高寨庫區綠化、農業沿溪庫區綠化、農業上壩農業五嶺農業團結農業將軍庫區綠化柑桔曹家商貿、農業太集農業楠木農

16、業黃谷農業農業文峰農業農業心合農業廟塘農業規劃區勞動職業表人均耕地約 1 畝,按每個勞動力管理耕地 2 至 4 畝計算,全鎮只需農村勞動力 1.0 萬至 1.9 萬人,農村剩余勞動力 2.0 萬至 3.0 萬人。人地突出、水資源貧乏、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差、基礎設施等已成為制約鎮農業發展的突出。鎮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應立足于耕地面積少基本現狀,以科技興農為主要方向,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農產品質量優質化,在保證糧食供應的基礎上,發展反季節蔬菜、特色果蔬等,提高面積的農業產值,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3.3.2 農業發展基本狀況綠竹:鎮 12 個村共種植綠竹 21283 畝、620572 株。柑橘:全鎮定

17、植柑橘 6525 畝,定植 271130 株,其中:上壩村 179 畝,定植 699603.2 經濟產業結構分析株,340 畝,定植 13600 株,高寨村 1749 畝,定植 69960 株,青嶺村 2231 畝,定植 89240株,五嶺村 350 畝,定植 15750 株,將軍村 1676 畝,定植 75420 株。2009 年鄉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 3.2 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 7950 萬元,財政收入 1475高寨村實施土地流轉 642.2 畝,青嶺村 603.5 畝,將軍村 1050 畝,三個村共有承包大戶 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 11349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393 元。2

18、009 年經濟發展速度達 17.23%,戶。隨著鎮域經濟的蓬勃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日趨合理。(2008 年三產業為 55.77:種植業:鎮農業歷來以糧食生產為主,糧食生產又以水稻為主,小麥、紅苕、玉米次之。19.76:24.46)花生、油菜籽、水果、蔬菜等歷來是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鎮第一產業在 GDP 中所占比例呈現下降趨勢,與此相反,第二產業在 GDP 中比例呈現上牧業:2009 年生豬年末出欄 30947 頭、生豬年末存欄 26342 頭,肉類總產量 2567 噸。升趨勢,第三產業在 GDP 中比例也呈現上升趨勢。出欄 839 只、存欄 763 只,牛出欄 727 頭、存欄 1

19、888 頭,出存欄家禽近 20 萬只。就整體而言,產業結構已實現第一次,由一、二、三的結構向二、一、三的結構轉變,3.3.3 農業發展存在問題工業日益增強,產業結構呈現優化趨勢。1. 農民觀念,舊的農業耕作觀念仍未改變,農業發展緩慢,因循守舊,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3.3 農業發展現狀分析2. 基礎設施瓶頸制約。交通、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改善仍需要一個較長期的過3.3.1 農業發展條件分析程,目前基礎設施水平不能滿足農業持續發展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1. 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3. 農業發展科技水平低的制約,農業經濟仍處于粗放、低效的狀況,致使農民增收難鎮屬帶東南季風

20、氣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冬暖等特點,有度大,城鄉差別較為明顯。利于農作物耕種。2. 農業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4. 人力負擔沉重的制約。農村剩余勞動力得不到有效的轉移,就業形勢嚴重,造成人力資源浪費,與經濟、社會發展。近年由于不合理的城鎮建設,耕地逐年減少。鎮現有耕地 39405 畝,農村4 萬余人,職 業 分 類人數比例(%)備注第一產業(農、林、牧、漁、菜)1116452.26第二產業制造業364917.08建筑業317514.86第三產業交通郵電1030.48文教衛生11855.50商飲服務15807.40金融信貸3181.49機關團體1880.88合計213621003.4

21、 工業發展現狀分析3.4.2 工業發展基本特點分析1. 所有制結構特點3.4.1工業發展現狀概況鄉鎮企業近年得到蓬勃發展,非公有制經濟2. 工業門類結構特點加大。工業企業基本情況表鎮工業中業、建材工業有一定,但主要以滿足本地區市場消費為主,經濟總量較小,未形成一定規模。3.4.3 工業現狀分析及發展方向鎮工業發展較為迅速,已實現鎮經濟結構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轉變,促進了鎮經濟發展。鎮目前工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鎮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對通不發達,特別是各鄉鎮交通、通訊設施建設任務仍比較艱巨。企業技術含量普遍較低,不利于工業企業的持續發展。第四章4.1. 概況鎮轄 3 個居委會,15

22、 個村,120 個村民小組、21個居民小組,總49347 人,其中非農業4308 人,農業45039 人。據資料統計,鎮場鎮6652 人。企業名稱工人數(人)占地面積 (畝)年總產值(萬元)年利稅(萬元)2004 年2007 年2008 年2004 年2007 年2008 年忠縣酒廠320.318028興建酒廠80.2363萬洪酒廠50.2252.5萬忠酒廠60.2252.5中心酒廠50.2161.8成明頁巖磚廠56725035預制廠120.5323預制廠120.6554躍進橋預制廠80.4232將軍預制廠80.8303中心預制廠100.7302預制廠142605造船廠425120040太集煤

23、廠12615015商貿糧油50.5141公司152250600120公司26120120水路客運2410018035萬劍沙石采掘16300508沙石采掘14300608商貿公司6500305中學服務部180.520040小學服務部100.28016學服務部60.36012商業綜合總店50.5305糧油收儲公司1182809瑞豐供銷公司26127014食品站35316020農業服務站160.8183搬運隊210.4重慶金龍船業200147800028000120220重慶皇華碳酸鈣廠160將軍頁巖磚廠65027284.2.總及增長變化鎮變動情況表(根據鎮提供資料)4.3.2.2008 年鎮域表.

24、3.4.3.1.解放后,比保持在 106112 之間。4.4. 文化文盲、半文盲:2.1%小學:9.7%初中:78.9%高中及以上:9.3%年份比(男女)女(人)19951081953837629200010819878183682002109184631693820031101836616697現村名0-6 歲6-15 歲15-21 歲21-60 歲60-80 歲80 歲以上小計高寨2133848272581324404369青嶺居委1674404501905390463398沿溪居委2114685042184319503736將軍2782953951979325273299太集238573

25、7542822489684944黃谷1421942531380327292325文峰2023304371946310463271心合19764950822503964240421725295082048230253512五嶺1495004952123228263521居委2013622291702177192690上壩1041902341012團結1551509曹家1612572681153232462117欄木1602333011376196212287113209260115925229202290204210917222廟塘1430合計29676169700630189492559051

26、846年度(年)總(人)變動情況增長率其中非農業(人)遷入(人)遷出(人)出生(人)(人)機械增長率()自然增長率()太集19803269551702101496990347270199033178784029572579257826219953762923818144395623002000382063104221932297290200136963315223815162452102002354013298174175219718120033506334941585192742512004348313622131444259182200535964450212117623122420064

27、92354496169247217249200751898452824139729928920085184646194955832004111183241650720051121900016964200611025764234712007114276492424920081122736324483合計:49347 人長江航線示意圖4.5. 民族以為主。第五章城市對通5.1. 對通方式5.1.1.水運鎮緊靠“黃金水道”長江,向上至涪陵、重慶,向下可到達長江沿線各大城市,對應里下表:長要港口間運價里程表(:公里)重慶-重慶120涪陵230327207萬縣538418211巴東64852832111

28、0宜昌704584377枝城469258沙市6344233132571651043923716505395339247城陵磯109597576855744739129952洪湖12741154947736626570478231漢口97976865860251026321132141712971090879769713621374322143111黃石149384578969745039821918776武穴154314231216100589583974750044826923712650九江1707433401290214安慶172467249346135027422460池州180316

29、83077607085294693863102609636銅陵19111791605494418368204144108蕪湖192618063088383165262050943338321915912315195918396391686468565354246641625219215648馬鞍山20071887119649127337015905144643002402049648南京2094197498105199982078867760155138732729118313587鎮江21522032561109105787884673565960944538534924119314558高

30、港鎮現狀對通聯系主要依托滬渝高速及兩條縣道。滬渝高速出口有干道銜接鎮區及海螺工業區。受現狀城市功能布局及建設分期影響,道路等級、職能分工不明確。存在著過境交通與城鎮道路混雜,生產與生活區道路交錯的狀況。其他公路條件較差,等級很低,加之保養不夠,現有道路可通車里程占公路總里程5.1.2.公路的比例很小。農村公路:全鎮有公路進程 187.35 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面 17.75 公里,泥路面 169.6對通用地公路現狀表公里。一是改造升級了東溪普樂高速路出口至海螺主廠區 9.2 公里主干道,并實施了斑馬線劃線工作。二是完成了涉及我鎮境內 5 個村共 12 公路的沿江高速公路和村新建 3 公里公路的

31、測繪工作,村已進入緊張的施工中。三是楠木村暢通工程硬化里程為 2.11km,路面寬 3.5-4m,總投資 63.45866 萬元,高寨村暢通工程硬化里程為 7km,路面寬 3.5-4m,總投資 233.805 萬元,五嶺村暢通工程硬化里程為 1km,路面寬 4m,總投資 33.5 萬元。5.1.3.鐵路忠縣鎮農村公路里程表本鎮現無鐵路。5.2. 對通設施現狀對通用地對通設施現狀表鎮有一處長途客運汽車站場,但使用效果不好。水運碼頭規模很小,僅能滿足平時散客的通行,客運船只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名稱用地面積(m2)建筑面積(m2)職工人數(人)客(貨)流量日日班次數車輛(輪船)數年 產 值(萬

32、元)備注客運站97297416537981.7900水路客運站11006320.9000村別公路里程(km)備注合計水泥路面泥路面1高寨26262青嶺13.513.53沿溪8.551.656.9水泥路面數據為海螺大道4將軍9.90.69.3縣道水泥路面 0.6 km5黃谷111.59.5縣道水泥路面 1.5 km6文峰13.12.910.2縣道水泥路面 2.9 km7五嶺20.63.517.1縣道水泥路面 3.5 km8太集9.39.3含縣道泥路面 4 km9心合10.51.39.2含縣級泥路面 2 km、縣道水泥路面1.3 km1016.416.4含縣道泥路面 4.2 km11上壩8.38.

33、312團結6.71.45.3縣道水泥路面 1.4 km13曹家2.91.21.7縣道水泥路面 1.2 km14楠木12.1111.1縣道水泥路面 1km序號公路名稱起終點經過本度(公里)等級路面寬日均交通量(輛日)最大日車流 量(輛日)備注1烏普路普樂海螺水泥廠8二104607802烏蒲路蒲家村111縣道72303603烏石路石子場鎮13四73155004沿江路黑石頭229村級74510015北坪4.50.54縣道水泥路面 0.5 km169.318.3縣道水泥路面 1 km17廟塘4.71.23.5縣道水泥路面 1.2 km合計187.3517.75169.6水泥路面不含場鎮過境路22112

34、091151168111693790579471866850444440830025220411759江陰2229210933118611349559238127366865224624263182702221357718張家港2271215175122811769979658547787285645044683603122641771196042南通23992279082906856692632596488440392305247188170128上海第六章城鎮道路交通6.1. 道路及廣場系統6.1.1.概況1. 道路鎮區現狀道路主要為南北主干道,尚未形成環路系統。城市道路職能分工不明確,城

35、市過境交通與城市道路混雜,生活區內支路缺乏,斷頭路過多。鎮現狀道路結合地形起伏呈式伸展,曲折拐彎相當多,主要車行道線形局部極為曲6.2. 道路交通設施折,加上縱坡變化較多,使現狀交通不甚順暢。2. 廣場6.2.1.停車設施現鎮內無設施的公共停車場,只有一些臨時停車點,城市停車設施非常缺乏。車輛道路停放的現象十分嚴重,造成部分地段及路口擁塞,影響場鎮交通和市容。6.2.2.鎮鎮域內現有、太集公路4 個,水上1 個。6.3. 現狀主要問題鎮有中心廣場一處,為北側、小學和衛生院之間的休閑、集散廣場,占地(一) 道路系統不完善,且道路線形多不流暢,增加了道路的交通負荷。面積 14000 平方米;路燈、

36、綠化、休閑設施還待進一步完善。(二) 城市過境交通部分從城市中心地帶穿越,與城市道路混雜,增加了城市干道的交通負擔,6.1.2.現狀道路主要斷面情況加劇了對城市環境的污染,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三) 社會停車場缺乏。鎮區內沒有設置設施完備的停車場地,一定程度上造成停車分散且不道路現狀表規范停放,管理難度增大。(四) 道路綠化缺乏,配套設施不完善。道路名稱長度(km)紅線寬度(米)車行道(米)人行道(米)道路面積()道路等級寬度路面結構寬度路面結構1875169水泥3.5泥主干路玲瓏路7水泥1.5地板磚42000支路4怡然東路300107水泥1.5泥3000支路34302011水泥4.5地板

37、磚8600主干路5楊將街小區220107泥1.5泥2200支路名稱所屬位 置職工數占地面積(m2)加油能力(噸日)實際加油量(噸日)實際服務量(輛日)躍進橋加 油站個人烏石路 K4.2350030t/月10t/月90加油站個人烏石路 K0.84133230t/月20t/月1206怡然西路440107水泥1.5地板磚4400支路7旭升路(玲瓏路與怡然東路連接道路)450107泥1.5泥4500支路8碼頭連接路115107水泥1.5地板磚1150支路9將錦路490107水泥1.5地板磚4900支路10濱江路468107水泥1.5地板磚4680支路11晏家小區430107水泥1.5地板磚4300支路

38、市場情況表第七章社會公共服務設施7.1. 行政辦公鎮現狀行政辦公用地約為 0.3 公頃,從空間分布上看,布局較為分散。行政、辦公現狀表7.3. 文化城鎮現狀文化設施,層次較低。沒有較正規的文化所,且都為私人經營。7.4. 體育暫無正規體育設施。7.5. 醫療衛生鎮現有各類衛生機構 34 個,醫務126 名,病床 126 張。總體規模較小、設施,就醫環境差。中心衛生院表7.2. 金融商業鎮現狀商業服務設施用要集中于老城區和新城,沿主要道路成帶狀式的商業服務用地,且極大部分為商業居住合住。公共設施用地商業、金融業現狀表名稱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職工人數(人)年營業額備注瑞豐供銷公司110

39、0080002680 萬營業所130060072.5 億信合1320860121.8 億郵政儲蓄34001300141.2 億項目現狀發展計劃備注病床數50150門診人數4 萬人次/年10 萬人次/年職工人數54100占地面積/ 平方米750530000其中:生活居住用地面積/ 平方米300010000建筑面積1000038000其中醫療設施建筑面積/ 平方米504526000生活居住建筑面積/ 平方米495512000污水排放量/(td)12004000污水性質及處理情況設化糞池接入進行污水處理單 位名 稱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職工人數(人)管理職能 服務項目、性質鎮6667800

40、053污水處理廠160011533.914派出所1170180013糧油收儲公司5700642630農業服務中心979.603500農行營業所畜牧獸醫站88217698供銷社174361055634財政所1750250012電信50011506地稅50012006工商所6000450016廣播電視站300805醫院7400960042編號市場名稱市場地點集市 頻率(次/月)占地面積(平方米)集市人數(人/次)貿易主要貿物名稱貿易人貨主要來源主要貿易對象(城鄉比)鎮綜合農貿市場鎮怡然路993712005、農副產品、水產品、鹵制品本鎮居民、農村本鎮居民、農村1牲畜交易市場晏家新村復建路914005

41、0生豬、豬仔鎮農村,不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曹家衛生院表6.福利設施數量太少,用地規模亦需擴大。7.缺少殘疾人服務設施,應建設綜合性服務設施。第八章居 住8.1. 概述現狀居住建筑主要分布在新城和舊鎮區,建筑密度與密度比較大。且鎮區內配套設施不健全,居住形式多為商業、居住混雜,除了集中的搬遷房,分布比較零亂,居住環境較7.6. 教育科研差。中、小學學生情況統計表房屋結構統計表:人8.2. 存在問題1.大部分居住區環境較差,綠化水平低,市政設施配套不全,社區管理不完善。2.居住降低,在不少。3.濱河居住建筑與自然景觀不甚和諧,建筑景觀較呆板。7.7. 公共設施存在1. 商業網點分布不均,現有的商

42、業網點多集中在老城區和新城中心,邊緣地段居第九章工 業民日常生活不便。2.綜合性商業網點的規模,建筑面積和營業面積均較小,經營條件亟待改善。9.1. 概況3.城市建設中對文化設施的建設考慮較少,建設用地。4.體育設施數量較少,缺乏標準體育場館等綜合性體育設施以及其它足夠的體育場地。工業產值逐年增加,處于穩步發展之中。5.學校占地面積過小,建筑面積,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工業比較分散,工業集聚功能尚需加強。學校專稱學生總數(人)班級數學生類別其中住校生幼兒小學初中高中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男女小學初中高中中學11641032185865511137曹家小學25787364881712

43、947831384648太集小學140728420498370428中心小學校470合計8673210341258922676312總計8078142(22)項目總建筑面積(m2)其中鋼混結構(m2)磚混結構(m2)磚(m2)其它(m2)數目5710005800017560027200065400比例(%)10010.1630.7547.6411.45項目現狀發展計劃備注病床數1030門診人數16 人/天50 人/天職工人數720占地面積/ 平方米450600其中:生活居住用地面積/ 平方米150200建筑面積11001500其中醫療設施建筑面積/ 平方米7001000生活居住建筑面積/ 平方

44、米400500污水排放量/(t/d)150200污水性質及處理情況設化糞池接入進行污水處理工業用地企業現狀表第十章 綠地系統鎮區現有綠地面積很少,僅僅由一些內綠化、道路兩側綠化及一些山頭植被等,嚴重缺乏公共綠地,生態環境很差。第十一章給水忠縣鎮 2005-2009 年經濟發展主要指標一覽表11.1. 水資源概況水資源主要來源于降水,多年平均地表水徑流量 0.51 億立方米;長江過境水多年平均流量1.24 萬立方米/秒,總量 3906 億立方米,可利用的過境水資源總量約 0.33 億立方米;水儲量 3.593 億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 0.93 億立方米/年,水埋深 550m;水資源總量 1.77

45、 億立方米,人均 5057 立方米/人,已開發利用 0.0085 億立方米,占資源總量的千分之五。9.2. 工業產業結構特點農村飲水(部分):2009 年,投資 500 萬元完成了瓦壩水庫病險整治工程,解決了 20 多年來沒有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完成了高寨、沿溪、青嶺、興合、五嶺和太集村農村飲水安工業產品主要為食品、建材、造船等。食品生產中酒業發展潛力較大,有待進一步整合壯大。全工作,編制完成了廟塘、團結、上壩、曹家、文峰、飲水工程實施方案,該項目建材、造船工業按照縣委縣打造忠縣工業 C 區(生態工業園、船舶工業園)和“四個總投資 280 萬元,計劃安裝飲水管道 81690 米,修建蓄水池 1

46、43 個。爭取場鎮自來水廠技改百億產業群”的思路逐步進行建設。350 萬元,現已現場勘測設計,完成場鎮飲水第一期技改工程進場道路和電力線路的架設工作。9.3. 工業地域空間分布11.2. 供水情況現狀用地布局比較分散,有待整合。11.2.1.供水水源的分布目前鎮供水源取自忠石大堰干渠供水,主要供水源有長江過境水源、溝渠雨水等多種選擇,主要分布于沿江一帶。年度鄉鎮生產總值(萬元)工業增加值(萬元)財政收入(萬元)固定資產投資(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2007 年20836235511061579325012008 年281725567592.845101332262009 年3240879

47、501475.741134984393企業名稱經濟類型工業門類占地 面積 (m2)建筑 面積 (m2)職工 人數 (人)工業產值(萬元)主要 產品原料 來源方式環境問題備注有無污染污染方式處理情況重慶金龍船業制造 業22052002800將軍頁巖磚廠67590650重慶皇華輕質碳酸鈣廠225016045011.2.2.水廠及給水管道敷設情況第十二章排水市政公用設施用地水廠一覽表12.1. 排水工程現狀近年廢水排放量為 0.30 萬噸,其中工業廢水為 0.05 萬噸,生活廢水為 0.25 萬噸。目前建有污水處理廠一座,規模為 3000 立方米/天,占地 0.5 公頃,位于鎮將軍村二組,從運行效果

48、來看,暫時不是很理想,主要是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不高。鎮區排水正在實施雨污分流制改造,污水利用道路和街巷兩側的污水管道收集后集中匯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鎮區雨水主要依靠收集后排放,部分雨水散排。市政公用設施用地排水管道表排水體制(合流制分流制)市政公用設施用地給水管道表12.2. 存在11.2.3.供水工程存在1、排水系統有待進一步完善,污水絕大部分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對環境污染較大。;取水口在磨子水庫底層來水水質=較差;制水設備簡陋,斜管沉淀效果差,錳硫含量2、合流制排水管道病害多,急待改造完善;部分地區已建的合流制排水系統,由于使用時因設計能力低,供水水量不夠,停水時間較多,嚴重制約城鎮的進一步發展。間過長,已出現溝道接縫脫落、底部坍陷、溝體斷裂等。隨著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量增長速度加快,部分管溝斷面排水量已超過其排水能力,呈超負荷運行狀態。加之管理不善和失修失養,管溝常發生淤積堵塞、水流不暢以至污水淤出地面的狀況。針對這些現象,應對路段名稱管徑(MM)長度(M)管道位置敷設時間備注1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