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_第1頁
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_第2頁
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_第3頁
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_第4頁
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這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觀。那么,如何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學生們面對習作普遍感到的兩大難題:一是沒材料寫,二是有話寫不出來呢?如何化“難為“易,使學生“詩興大發,使習作成為孩子們的樂園,并能通過習作鼓勵他們展現自我,傳遞信息,交流感情,馳騁想象,憧憬將來呢?我想,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的“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母語的學習不同于一般的學習活動,尤其是習作教學,習作的外延應該與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習作的源泉,應該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生活中作文。下面我就談一點自己的做法和嘗試。一、拓寬視野,

2、積累感性體驗葉圣陶在?文章例話?的“序中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小學生的作文也不例外,老師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懷著真摯的感情去觀察、體驗生活,有方案、有組織地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理論活動,盡可能擴展學生的生活空間,接觸自然,深化社會,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景物、溫馨的家庭環境、多彩的校園生活映入學生的腦海,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1記錄家庭生活的豐富家庭對小學生來說是重要的。“家,是學生最熟悉的環境,“家對兒童來說就是愛的代名詞。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是學生習作不竭的源泉。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家庭生活分為幾個明晰的板塊,便于學生有意

3、識地觀察并記錄:個性即家庭成員不同的性格、特點;溝通成員之間因交往引發的趣事、煩惱事、開心事等;勞動包括家務勞動、種植花草、飼養小動物等。有一位學生在“溝通這一板塊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放學后,我走進家門,就覺得不對勁兒,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火藥味。原來,是爸爸、媽媽吵架了。唉,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我嚷著讓爸爸媽媽帶我去漫步。漫步時,我和他們作游戲。哈哈,他們和好了。這是一那么典型以溝通為主題的家庭生活記錄。雖然細節部分不夠詳細,但事情的前因后果根本交代清楚,能為習作提供原汁原味的素材。2觀察自物物象的奇妙自然之景,四時之景,各有所勝,它極大地豐富著學生的審美感受,陶冶著他們的審美情致

4、。圍繞自然生活情境去選擇美的場景,組織充滿美感享受的活動,帶著同學們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引導學生在自然生活情境中,發現美的形象,描繪美的表現,進入想象美的活動,抒發愛美的激情。比方,今年春天,罕見地下了一場雪。下課后,同學們全都擁到走廊上,欣賞空中飄飛的雪花。“再下大一些,就可以打雪仗了。“中午,我們去堆雪人、擲雪球吧幾個男同學幾乎已按捺不住,直向操場奔去。看到這一情景,我靈機一動,決定抓住這一契機,指導寫作。一上課,我像拉家常似的說:“大家剛剛為什么被雪吸引了?它到底美在何處?我從四個方面指導欣賞雪景:看、聽、聞、觸,并鼓勵他們大膽展開聯想和想象。有學生說:“看著這雪景,就像走進童話故事里,多

5、么神奇呀有的說:“雪花仿佛是一個精靈,奏著歡快的樂曲。“愿意用你手中的筆留下這美妙的雪景嗎?我趁機說。同學們余興未盡,又身臨其境,于是紛紛拿筆寫起來,把觀察、感受到的美景,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為今后的習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3關注校園生活的多彩小學生絕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學生最熟悉的是老師和同學,他們對學校生活非常熟悉,對校園環境也了如指掌。但是,假如老師不引導學生細心觀察,不引導學生進展有序思維,學生也難以用語言表達出對學校生活的熱愛之情,難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于是,我常在課間帶學生去校園走一走、看一看、聞一聞,用心靈聆聽,用感官記錄。為了讓學生更細致、有序地體驗學校生活,我們可以引導

6、學生分欄目記錄校園生活:(1)學校美景校園里的一草一木;?校園的梧桐樹?的作文時,我首先讓學生準備好筆和本子,再把學生帶到校園里選定操場中央那棵年長的梧桐樹,引導學生仔細觀看梧桐樹,并不斷提示學生:先遠看,觀察樹的整體形狀;再近看,觀察樹的葉、枝、莖;最后點明梧桐樹有什么作用?經過觀察后讓學生細細考慮,正確進展描繪并展開聯想。再讓學生進展討論,有的學生說:“遠看,梧桐樹像一朵蘑菇開在校園。近看,葉子是綠的,形狀像大簿扇,枝條不計其數,樹圍由幾個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來;有的學生說:“落下的葉可作肥料,葉、枝、根可作柴火,它全身都是寶。奉獻的多,汲取的少;有的學生說:“樹上是鳥安家的好地方,樹下是同

7、學們玩耍的樂園。還有的學生說:“梧桐樹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爺爺,每天迎送我們上學、放學。多好的想象啊!在觀察的根底上,學生能把自己的獨特真實感受寫下來。(2)人物素描老師和同學的特點、個性如在教“寫人?我的同桌?的作文時,先讓學生互相仔細觀察自己同桌的外貌特征,然后由幾名學生向同學們口頭介紹自己的同桌,后由學生自由評論,說得好的在哪?缺乏又在哪?并給予補述。這樣即可以創設說話情境,又為作文提供豐富的材料。;(3)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交往過程。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為學生的素材庫增添了一筆不小的財富。4擷取社會生活的點滴社會是一個萬花筒,習作素材很多,缺少的是發現的眼睛。大街、公園、菜嘗公交車上、游樂

8、場內,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一些事,值得學生去思索、去記錄。一位學生曾記錄下這么一件會人深思的事:他生病在醫院輸液,左邊是個孩子,右邊是位老人。他發現孩子,有四個大人陪著,要什么有什么。而老人呢,一個人寂寞地坐著。他的兒子給他送飯來,只是應酬幾句,匆匆走了。這件人們司空見慣的事卻讓他捕捉到了。它反映了一個主題:敬老應落實在行動上,當學生用筆記錄時,才驚嘆于社會上有許多事值得記,值得寫。老師應當因地制宜地為學生設計、推薦理論的工程、方案,鼓勵學生大膽英勇地參加理論。暑假開場,學生有了較充裕的時間,正是學生體驗生活的最正確時期。我充分利用這個良機,布置學生在社區開展各種活動;如有愛好文藝的學生為社區的老

9、人表演節目,來豐富老人們的生活;有的走上街頭幫助親戚朋友賣東西,來減輕親戚朋友的負擔。暑假正值冷飲銷售旺季,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從批發商手里批發一些冷飲到街道社區去賣等,每位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去體驗生活。這樣,學生們的素材、視野開闊了,思維也活潑了,再也不會為“無米之炊而咬筆頭,苦思冥想了。二、因勢利導,表達真實體驗。劉勰認為:“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即情感乃是文章的生命。小學生的作文也應當是真情的流露,實感的抒發。當學生獲取生動、豐富的感受,觸動情感,喚起情感體驗時,老師要細心體察,把握情感火候,因勢利導,使之“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1營造樂寫氣氛,體驗自由作文樂趣新課程改革

10、對作文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允許學生不按照提出的內容范圍來寫,雖然提供的內容很廣泛,但學生有可能有更想寫的內容,這是允許的,因此,老師在作文指導課上,可以讓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寫,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像小鳥奮飛,愛怎么飛就怎么飛。但是自由作文不等于放任自由,必要的指導仍不可少。應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入手,給學生一個思維可以自由馳騁的廣闊空間:組織學生進展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敞開心扉談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互相啟發,進一步鼓勵表達欲望,調動學生生活的積累。2捕捉偶發事件,激發學生習作興趣課堂是個動態資源的生成場,課堂上即興生成的信息,生生之間的差異,乃至課堂中的錯誤,都可成為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成為非

11、常有價值“真實素材,抓住這些及時的信息,有效利用,往往給作文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有一次臨時換課,我遲到了5分鐘左右才進教室,透過教室敞開的后門,遠遠看見教室里熱鬧非凡,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這時,淘氣鬼董振華主動當起了“偵察兵,分開位置跑到講臺桌東張西望,發現了我,立即匯報:“老師來了隨著他的一聲喊叫,教室里馬上安靜下來。課堂里,我臨時改變授課方案,笑著對同學們說:“你們是不是經常和我玩貓捉老鼠的游戲嗎?能不能把剛剛的精彩表演講給我聽聽。同學們沒有受到批評,膽子放大了,把做眼保健操、晨會課以及午睡時的種種精彩一一供出。?校園里的好戲看過來?、?貓捉老鼠?、?課間非常鐘現場直播?,同學們興

12、趣盎然地拿起筆,一篇篇精巧的習作在筆尖流淌。在作文教學中,老師不要為預先設計好的教學方案所束縛,要抓住各種有利時機,適時引導學生及時攝取鮮活的生活素材,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的作文素材就在身邊,從而幫助學生翻開選材的門徑。3抓住內心感受,引導學生樂于表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怒哀樂的內心世界。他們在同伴交往中,在學校學習生活中,在家庭中,總會產生各種心理變化。這種變化就是心靈體驗的一種類型,老師要抓住學生這種變化,引導學生關注并體悟這種變化的種種感受,讓學生從說到寫,真情流露,這是寫作文最真實的好材料。于是,我給學生出了個題目:老師,我很傷心、煩惱、幸福、委屈、苦惱、快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心理感受造詞補

13、題目,并鼓勵大家:“同學們一定有很多心里話要對老師說,就借此作文時機,盡量表達出來,實話實說,把老師當作知心朋友,想寫啥就寫啥。“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興趣盎然,因為他們早有許多心里話要對老師說,只是不敢面對老師。修改作文時,我被同學們的懇切、真誠、坦然所感動。有的寫道:“老師,我有一點小小的要求,當我考試成績不理想時,請您不要在同學面前公布分數,我慚愧得無地自容有的寫道:“老師,我很苦惱。在家里,爸爸媽媽經常為買股票的事吵架,我傷心極了同學們一個個暢所欲言,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文一下子縮短了師生間的間隔 ,同學們也在這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中開場對作文產生了興趣。4創設理論時機,提供施展才華平臺小

14、學生的學習,最初是對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以后逐步過渡到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的。我們有時為了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和寫作素材,組織開展一些理論活動,以活動本身的生動活潑的形式去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為他們提供施展習作才能的平臺。比方,在教“寫事?我學會了縫紐扣?的作文時,我讓學惹事先準備好的針、線、布、紐扣,在課堂上親身體驗縫紐扣的經過,縫完之后由老師評出優秀作品,接著指名幾個學生把縫的經過和感受進展口述,再讓學生自由評論,老師加以指導。這樣通過勞動理論不僅使學生感到作文有話可寫,還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例如給熊貓貼鼻子的游戲,為了訓練學生的觀察動腦的才能,在貼鼻子的準確位置折出兩條互相

15、垂直穿插的線。活動開場了,學生們勁頭十足,每個人都把手舉得老高。幾個學生蒙上眼睛去貼,一個貼到了熊貓的臉頰上,一個貼到熊貓的頭頂上,還有的貼到了肚皮上,教室里爆發出了一陣陣哄堂大笑。終于有學生開場注意折線,用手摸出穿插點,把鼻子準確地貼上去,后面幾個同學也跟著貼對了,教室里面響起了一陣陣掌聲。總結時,我讓學生談談應該怎樣貼才對。他們都明白了應該仔細觀察,根據這折線穿插點判斷確切位置,才能貼準,悟到了仔細觀察的重要。葉老師說過:“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欲望,正同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當同學們在活動中盡情地歡樂,并且最終戰勝困難,獲得成功,并做了回味總結之后,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于是不吐不

16、快。下筆成文,已是理所當然,一篇篇優秀的作文就產生了。三、精心講評,進步寫作的自信心。作文講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對已完成的作文是一個小結,對下次至以后是一個指導,我是這樣來講評的。一對作文的交流和品味,二對作文得失的分析。三對文字的推敲。同時注意抓住重點,要重在鼓勵,先讓學生自己改,然后組織討論,肯定成績,發揚優點,找出缺乏。通過一堂課,比方:“第一次_讓學生通過回憶,交流,想想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學穿衣服,第一次掃地,第一次洗碗,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買菜,第一次坐火車,而且曾經經歷過的這些“第一次的種種情景和場面再次在學生頭腦中浮現,人人有個性,內容幾乎沒有一樣的,要擅長引導學消費生豐富的聯想,從不同角度選擇材料。再如:練習寫“我的朋友的作文,一般從同學、鄰居的小伙伴方面選擇材料,這樣通過寫得好的在班里推廣,讓學生自己評議,讓學生自己先說,是否貼近生活實際。總之,作文教學應跳出文體框格,讓學生不拘泥于某一文體,“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