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頤和園的植物造景_第1頁
淺談頤和園的植物造景_第2頁
淺談頤和園的植物造景_第3頁
淺談頤和園的植物造景_第4頁
淺談頤和園的植物造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淺談頤和園的植物造景:紫薇*7摘要:頤和園作為中國古典園林和北派園林的出色代表,其在樹木品種選擇和配置造景上匠心獨運,對其主要植被配置特點及造景手法的分析,對于提高頤和園綠化水平和可持續開展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頤和園;植物造景;景觀配置1頤和園植被概述頤和園全園總面積290公頃。他的主體構造萬壽山和湖源出西山一帶的自然山水,此地地處地處華北平原,屬于西北山區向東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原始的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寒溫性針葉林為主為主,后來隨著時代變遷,其原始植被徹底改變。其植被的變化,反映了頤和園各個時期的歷史縮影。1.1頤和園景觀綜合分析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一座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清代皇

2、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也是我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園林。整個頤和園以萬壽山上高達41米的佛香閣為中心,根據不同的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多種形式的建筑。山腳下建有一條長達728米的長廊,猶如一條彩帶把多種多樣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連綴在一起。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杰作。據乾隆御制詩中關于清漪園的的描繪,全園的植物景觀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網地帶岸上廣種桑樹,水面叢植蘆葦,水鳥成群出沒于天光云影中,呈現一派天然野趣的水鄉情調。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多種竹子和各種花卉。根據弘歷詩文的片段記載,結合現存的清漪園時期

3、的1662株古樹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則大體是:按不同的山水環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觀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在時間上既保持終年常青又注意季相變化,前山以柏為主,輔以松間植。這不僅是因為松和柏是當地植物生態群落的基調樹種,四季長青,歲寒不凋,可作為高風亮節、長壽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綠色的松柏色調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為山體色彩的基調,它與殿堂樓閣的紅垣、黃瓦、金碧彩畫形成的強烈的色彩比照,更能表達出前山景觀恢宏、華美的皇家氣派。后山則以松為主,配合元寶楓、槲樹、欒樹、槐樹、山桃、山杏、連翹、華北紫丁香等落葉樹和花灌木的間植大片成林,為點景需要還種植了少量名貴的

4、白皮松,更接近歷史上西北郊松槲混交林的林相,以使其富于天然植被形象,具有濃郁的自然氣息。頤和園后湖碧水瀅回,古松參天,幽靜異常。岸邊有一條模仿江南水鄉風情的買賣街。后湖東端通往秀麗精巧的諧趣園。諧趣園仿寄暢園而建,植物景觀一派江南風韻,被稱為園中之園。沿湖堤岸大量種植柳樹至今在西堤上還保存著最大的古柳群落,與水波瀲滟相映,最能表現江南水鄉的景致。溪彎柳間栽桃,西堤以柳樹、桃樹間植而形成桃紅柳綠的景觀,表現出宛假設江南水鄉的神韻,形成一線桃紅柳綠的風光。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多種竹子和各種花卉,樂壽堂周圍大片叢植玉蘭,曾被譽為香雪海名聞京城。殿堂庭院則以松柏行植,間以花卉,綴以山石。頤和園植物景觀

5、可以概括為:滿山松柏成林,林下綴以繁花,堤岸間種桃柳,湖中一片荷香。大量植物材料的應用突出了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之美,提升了頤和園這座皇家園林的藝術價值。1.2頤和園植被現狀從1949年建國后至今,頤和園在原有植物群落的根底上又進展了幾次大規模的綠化恢復和改造,盡力恢復清漪園時的植物群落景觀,并引進、培育新的植物品種,形成頤和園現在的植物群落布局,即:萬壽山的前山種植以柏樹為主,間植松樹為主;后山以松樹為主,輔以柏樹,間植楓,槲,欒,槐,桃,杏等落葉樹和花灌木。現查得頤和園現存植物有3門83科216屬300余種。2頤和園植物造景的特點頤和園主要包括萬壽山、湖兩大局部,園山水秀美,建筑宏偉。全園布局

6、可分為政治、生活、游覽三個區域。政治活動區,以仁壽段為中心,是過去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辦理朝事、會見朝臣、使節的地方。生活居住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為主體,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風景游覽區,以萬壽山前山、湖、后山、后湖為主,是全園景觀的主要組成局部。各個區域的植物配置各有特色,現分成建筑周圍、前山前湖區、后山后湖區三個局部分別說明。2.1建筑周圍的植物景觀頤和園的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兩處,一處是位于東宮門一帶的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和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為主體的生活居住區;另一處是位于萬壽山南側中軸線上的以排云殿、德輝殿和佛香閣為主體的建筑群和位于北側中軸線上的須彌靈境建筑群。

7、頤和園是一座皇家園林,因此象征長壽永固的油松、白皮松、檜柏,側柏等常綠樹種在建筑周圍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在仁壽堂前對植側柏,在樂壽堂,玉瀾堂前也分別有翠柏,檜柏和白皮松對植。在常綠樹的基調形成之后,各院落還根據各自的特點選用了不同的喬木和花灌木,例如在慈禧居住的樂壽堂前兩旁各種植三棵重瓣粉海棠,三棵玉蘭,取玉堂富貴之意;在宜蕓館前對植了兩棵梧桐,暗喻鳳棲梧桐的思想等。除了這兩大建筑群外,頤和園的長廊也是一大主要看點。長廊兩側的植物配置以柏為主,在兩旁分別沿廊種植三排柏樹。蜿蜒的長廊鑲嵌在綠色的海洋中,更加突顯了廊本身的精巧和秀麗。湖沿岸的建筑前的植物大多配置工整,多用對植或列植的方式。這些落葉

8、喬木和花灌木大量使用,大大豐富了建筑立面的景觀。2.2前山前湖區的植物景觀萬壽山的前山以表達曠遠開闊的景觀為目的,它的植物景觀著重突出氣勢與神韻。作為頤和園景觀布局的重點,萬壽山以常青的松柏統一了整個山體,不但取長壽永固、高風亮節的喻意,而且在色彩比照關系上也頗具科學性,古松柏暗綠的色調在亮度上處于中性偏暗的層面,對人體刺激極小,具有陰柔溫順的性格美,與煙霞霧靄中的山巒呈明暗虛實的比照,增加了景深,豐富了畫面的層次。在青松翠柏形成的綠色的海洋中也掩映著其他一些落葉樹種,象槐、桑、楸樹、元寶楓、欒樹、紫薇、丁香、連翹、榆葉梅、金銀木等。這些植物的點綴,使頤和園的前山增添了季相變化的美,也為整座園

9、林增添了生機和靈氣。在頤和園的前山,還分布著一些盆栽和地栽的珍貴園林植物。這種植物應用方式從清代建園開場一直被延續下來,反映了清代較高的園藝水平。湖是頤和園面積最大的一塊水面,占全園總面積的3/4。湖中,有風光秀麗的知春亭,有氣勢雄偉的十七孔橋連接著南湖島和東堤的廓如亭,更有如玉帶般漂浮在湖面上的西堤。向西望去,綿延的玉泉山和矗立山頂的玉峰塔把游人的視線延伸得無限遼遠,這便是中國園林傳統造園藝術手法之一的借景。在立意上,知春亭是以春景為主,表達冰雪消融之后,春歸之意,要求最先感受春意,最先傳達春的信息。因此,在植物造景上以最能表達春天到來的柳為主,沿島種植旱柳、絳柳十余株,橋頭點綴三五株碧桃,

10、岸旁自然散落幾組山石,再配一叢紫藤,植物種類簡潔精要,很好的表達出了知春的主題。南湖島是湖三大島之一,也是頤和園主要觀景點之一。島上植物配置以常綠樹種為主,林中夾雜山桃、合歡、小葉樸、丁香、地錦等花木。遠遠望去,南湖島一年四季郁郁蔥蔥,蒼翠欲滴;進入島中,四時花木更替的季相景觀又會展現出來,植物運用非常成功。湖西部,有一條綠色的游廊,這便是頤和園的西堤。為了打破堤岸的平直,在堤上分設了六座形態和質地各一樣的橋,六座橋都以濃郁的柳林為背景,更襯出橋身的美麗。其中以橋拱高而薄,形似月洞的玉帶橋最為著名。堤上遍植桃柳,將空間巧妙地進展了劃分,拓展了湖的邊界。其優美、流動的線條和韻律,勾勒出了湖的秀麗

11、風光。春來一線的桃紅柳綠,掩映于煙波浩淼的湖中,較之華美的北岸,別有一種江南水鄉清幽的情趣。2.3后山湖區的植物景觀后山的植物配置主要模擬自然界針闊葉混交林的群落構造,針葉樹種有油松、側柏和檜柏;闊葉落葉樹種有榆、桑、小葉、毛白、絳柳、臭椿、元寶楓、欒樹、槲樹、構樹、國槐、刺槐、白蠟、絲棉木、丁香、金銀木、扁擔桿、榆葉梅、迎春、砂地柏、山桃、連翹、地錦、五葉地錦等,林下有地黃、抱莖苦賣菜、二月蘭、紫花地丁、打碗花、土麥冬、蒲公英、牽牛、早熟禾屬、羊胡子草(等三十余種草本,形成與前山比照明顯,季象變化突出的山林景觀,亭臺樓閣巧妙的掩映于樹林中,宛假設天然,不落斧鑿。后山的主路為連翹路和丁香路,植

12、物配置主要以連翹和丁香為主,再以濃綠的油松和高大的落葉闊葉樹為背景,春季呈現璀璨的花徑,夏季濃蔭避日,秋葉色彩斑斕。位于北側中軸線上的須彌靈境建筑群體量龐大,布局嚴整,華美璀璨,其周圍的植物配置十分巧妙:通過密植500多株松柏類常綠樹,形成滿山蒼翠的景觀,把藏式建筑的氣氛渲染和襯托出來。頤和園的后湖位于萬壽山后山北麓,全長 1000多米,后湖在空間和尺度上都與前湖形成明顯的比照,更加幽靜、宜人。后湖臨水的岸邊多用旱柳、絳柳、元寶楓、小葉樸、欒樹、榆樹等耐水濕的種類,也有山桃、合歡、連翹等觀花樹種點綴其中,形成優美的林冠線。岸邊山石斑駁、自然地生長著構樹、旱柳、白蠟、元寶楓的小苗、絳柳、荊條等,

13、綠樹成蔭,極富山林野趣。水中依稀可見金魚藻、濕柳蘚、湖柳等多種水草。街是位于后湖中段一處模仿江南水鄉風情的景點,湖面曲折蜿蜒,時狹時闊,似有迂回無盡之感。兩岸大局部是以富有江南風情的竹子形成的背景,其上種植毛白、刺槐、油松、欒樹等喬木,形成較為郁閉的空間,增加了景深。3頤和園植物造景的原則在頤和園的植物造景中以喬木為骨架,以灌木為皮肉,以花卉為裝飾,以草坪和地被為基調和背風光。頤和園在植物造景上非常注重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即滿足植物在生態環境適應上的統一,又注意構圖原理,表達植物個體和群體的形式美,還巧妙地利用植物景觀將中國古典文化和政治涵的意境表達出來。頤和園在植物造景中遵循了如下原則:考慮環境與植物景觀的生態關系建造植物群落,多種植物搭配,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