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儒家思想詳解_第1頁
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儒家思想詳解_第2頁
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儒家思想詳解_第3頁
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儒家思想詳解_第4頁
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儒家思想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畢業論文論文題目: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儒家思想作者姓名: 石買波專 業:漢語言文學4)內容摘要 一、“積極入世”、“為國為民”、“建功立業”、“以天下為己 TOC o 1-5 h z 任” (4)二、“仁者無敵”、“以人為本”、“以德治國”、“仁政愛民” (5)三、“重義輕利”、“舍生取義” (6)四、“忠”、“孝”、“悌” (8)五、“禮”(9)注釋(10)參考文獻(10)后記(致謝)(11)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儒家思想石買波內容摘要:金庸武俠小說擁有廣泛的讀者,主要是“積極入世”、“為國為民”、 “仁者無敵”、“以人為本”、“重義輕利”、“舍身取義”、“忠”、“孝”、“悌”等儒 家思想和反對封

2、建禮教的觀點在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關鍵詞:金庸 射雕英雄傳 儒家思想上世紀50年代,金庸先生以一部書劍恩仇錄一舉成名,一個武俠的神話 也由此開始。隨后,雪山飛狐大有“洛陽紙貴”之勢。1957年射雕英雄傳 面世,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的宗師地位。本世紀以來,影視界掀起了一股“金庸 熱”,天龍八部、神雕俠侶、笑傲江湖、雪山飛狐、鹿鼎記、倚天屠 龍記、碧血劍等新舊版本層出不窮,爭相上演,射雕英雄傳更是多達五個版本。金庸小說被奉為武俠小說的經典,正如古人所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我認為應該是:“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影響何其深,流傳何其廣 也。金庸的小說讀者群之眾,在中國來說,古今

3、罕見,上到名人政要,如鄧小平, 蔣經國,下到平民百姓,提起金庸的小說,人人都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來。金庸的小說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魅力, 擁有如此廣泛的讀者呢?究其原因,主 要是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在金庸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一、“積極入世”、“為國為民”、“建功立業”、“以天下為己任”自西漢開始人們都以儒家思想為民族的人生觀,希望整個社會都在和平穩定的情況下發展。所謂三綱五常說到底也是為了穩固統治者的地位以及維護社會的 穩定性。為了民族、國家等群體,國人都以維持社會安定為己任,這是入世的表現。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開山之作,從名字上看充滿了儒生的詩卷氣,而其中的主人公文采飛揚,這從他們的外號就可

4、以看出來,如十四弟“金笛秀才”余魚同 ,七 哥“武諸葛”徐天宏,總舵主陳家洛更是十足的儒生氣質。小說剛開始引入主人公 陳家洛是由他的外表寫起:“持白子的是個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長衫,臉如冠玉, 似是個貴族子弟陸菲青連稱不敢,心下詫異,見這少舵主一副模樣簡直是個 富貴人家的紈綺子弟,兼之談吐斯文,和這些草莽群豪全不相類。”很明顯,金庸將陳家洛以一儒士的外表表現出來。陳家洛的行程由天山塞外到中原大地,就 是為了 “反清復明”,建功立業,符合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傾向。在射雕英雄傳中,金庸成功地塑造了郭靖這一 “蠢、笨、癡”的大儒形象,3極力宣揚了儒家強調的“積極進世”、“勤能補拙”、“為國為民”的思

5、想。在該書 中,郭靖給人的印象是天資愚鈍、生性憨厚、心地善良,但由于他勤奮、肯吃苦, 吉人自有天相,竟然機緣巧合,學得了一身絕世武功,正所謂“勤能補拙” 。當成 吉思汗授郭靖錦囊密令,要他率兵破臨安、滅大宋時,他慷然而答:“我是大宋臣民,豈能聽你號令,攻打自己邦國?”在成吉思汗彌留之際,郭靖和他評論誰是 英雄時,“郭靖又道: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后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 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網“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以 人為本”、“以天下為己任”,這幾句話概括了郭靖巨大的人格力量。知其不可為 而為之,雖然不及陳家洛,袁承志那般有安邦治國之鴻鵠大志,但是他以必死之

6、 心,力守襄陽,只為百姓少受些苦,這種思想是標準的儒家思想。袁承志繼承父志一來反對外族入侵,二來支持闖王反對崇禎王朝的腐朽統治; 郭靖在起名時就已經含有為大宋國雪恥的意味,而長大成人的他也不負重望,為 保衛大宋江山拼盡全力,鎮守襄陽城,反對蒙古入侵;蕭峰的一生更是為國為民 的一生,在小說的開篇中蕭峰就是為了大宋國的利益而率領他的幫眾勇戰西夏來 犯者,而后發現自己是契丹人,又為遼國排憂解難,在遼帝決定侵宋時他又為了 百姓疾苦而與遼國對抗,不管是為了宋或者遼,其中滲透的都是為國為民的思想, 也正是這種思想把蕭峰逼上了絕路。這些儒家之俠都是遵循著儒家的積極入世、 建功立業、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而塑造出

7、來的。這也正是儒家思想“達則兼濟天 下,窮則獨善其身”的體現。二、“仁者無敵”、“以人為本”、“以德治國”、“仁政愛民”儒家思想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思想是中國最為 重要的傳統文化,它包含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的主流,如“以德治國” 、“仁 政愛民”“尊師重教”等等。儒家崇尚周禮,認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關懷,達至一個大同世界,就是 “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內容。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是非常典型的儒家繼承 者,他當仁不讓,危難時刻寧死不屈;體恤百姓,不惜與親如生父的成吉思汗拒 理力爭。金庸對儒家思想的理解盡數刻劃在郭靖身上,他為國為民,嚴守做人之 道,有大儒的風范。儒家追求的

8、境界是“仁”,所以,郭靖不但是大俠,他還是“仁 人”。仁人是一種“求仁、得仁”的人,郭靖恰是其一。他為天下而憂,并不因愛 情而背叛誓言或置黎民百姓于不顧。他雖然愚笨,可是他是做“仁”的典范,正 所謂大智若愚,其精神實質是“仁者愛人”。金庸的小說總是講“冤冤相報何時了” ,總是講暴力不能解決問題,還有比武 力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仁”。在鴛鴦刀中,武林人士苦苦尋覓一對寶刀,因 為寶刀上有天大的秘密,后來終于找到這對寶刀,秘密就刻在刀上,前面寫著“仁 者”,后面寫著“無敵”。仁者無敵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在斗爭過程中可以有暴力, 但最高級的是“仁”。反面人物、邪派武功往往以陰謀出現,陰謀詭計可以得逞于

9、一時,但在長時間內是不受歡迎的,甚至是失敗的,在長時間內強調“仁者”,講仁義道德的人經常吃虧,但最終可以善終,而反面人物往往不得善終,這就是武 俠小說中弘揚的“仁者無敵”的精神。武功最高的可能是搞陰謀詭計的反面人物, 但比陰謀詭計更高的是仁義道德。例如在射雕英雄傳中,北丐洪七公對西毒 歐陽鋒數次相救,可謂“仁”矣,而歐陽鋒不但不知恩圖報,反而一再使用陰謀 詭計加害洪七公,致使洪七公武功盡失,但最終洪七公的武功得到了恢復,而歐 陽鋒卻因走火入魔變成一個瘋子,這就是“仁者無敵”的具體表現。“仁”作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教育上體現為“有教無類”,在政治上強調“德治”。孔子把周的“禮治”衍化為“德治”

10、是對“禮治”的繼承和發展。儒家文化提倡“以人為本”,也可以說是“人文化”。“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就是“愛 人”,對封建君主而言則是“愛民”。君仁民德指在君主實行“仁政”的同時,也 要求人民對君主的忠孝,就是用“德”來約束民眾的行為。鹿鼎記中的康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明君”形象。康熙憂國憂時,勤政愛民,仁厚大度,盡量減 輕百姓負擔,得知臺灣遭遇嚴重臺風災害時,還要縮減宮中開支去賑濟。有人為明夷待訪錄的事誣告黃宗羲,想陷之于文字獄,康熙為黃宗羲辯誣。康熙曾 在韋小寶面前坦誠地說:“我做中國皇帝,雖然說不上什么堯舜禹湯,可是愛惜百 姓,勵精圖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個比我更加好的?”4這番話大體符合

11、歷史真實,決非自我吹噓。如果跳出狹隘的漢族立場,必須承認康熙合乎儒家“圣君” 的標準。而在天龍八部中,當蕭峰是契丹人的身份被揭穿時,江湖群雄馬上把各種 惡行都歸到這本是大仁大義的英雄身上,并以最快的速度糾集起來對他進行追殺, 原因無他,只因他是契丹人。這正是儒家正統觀念“夷人性惡”,“尊夏貶夷”,“非 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表現。而蕭峰為了阻止宋遼兩國發生戰爭,為了使兩國百 姓免遭涂炭,他只得選擇了 “殺身成仁”,這是一個悲劇。三、“重義輕利”、“舍生取義”“義”是儒家思想的“五常”之一,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是評 判人們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之一。金庸武俠小說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這個“

12、義”字。“義”的一個重要內涵,是路見不平,舍身相助,扶困濟厄,不畏強暴,這在武俠小說中有著廣泛的表現。 這種形態的“義”主要由俠士拯救受難平民與弱者來體現,俠士主持正義,打抱 不平。金庸小說圍繞著“義”,寫了許許多多感天動地的人物、 故事和場面。如射 雕英雄傳中洪七公鏟奸除惡、扶危濟困;雪山飛狐中的胡斐替一對母子打抱 不平,追殺鳳天南;神雕俠侶中的神雕大俠楊過,收服邪魔外道,抗擊元軍, 威名遠震;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降服采花大盜田伯光,他們無一不是大仁大義、 大智大勇之人。就連鹿鼎記中有點小流氓習氣的韋小寶都非常講義氣,他周 旋于天地會與康熙之間,既不遵康熙之命去捉拿天地會群豪,也不遵天地會之命

13、 去刺殺康熙。“義”的另一個重要內涵,就是英雄人物義氣相投,肝膽相照,一諾千金, 不負于人。一涉及“義”,金庸總是寫得筆墨酣暢,豪氣干云,可歌可泣,感人肺 腑。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虛竹、段譽三兄弟在武林圣地少林寺,在正邪兩 道眾多高手面前,開懷大飲,真是酣暢淋漓,豪氣沖云天。值得注意的是,金庸 小說所寫的“義”,并不是無原則的哥兒們義氣,而是與“正義”相聯系,或者以 “正義”為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本位的文化,儒家之義與金庸筆下的武俠之義本質上是相 通的,均崇尚“重義輕利”、“舍生取義”,追求道德和人格上的完美。郭靖為了民 族大義,甚至可以放棄愛情,全真七子為了江湖義氣,甘冒大險,為江南七

14、怪送 信,以免江南七怪遭黃藥師毒手,這無不是“重義輕利”的表現。金庸小說正是 描繪了一系列兼具“儒”、“俠”兩方面理想人格的武俠形象,符合我國民眾的審 美觀念,才使得他的小說深得讀者們的喜愛。書中的主人公郭靖、楊過、蕭峰、 胡斐、令狐沖等,他們成為武林高手的修煉過程也是一個“修身、齊家”的人格 趨向完美的過程。金庸在一系列小說中,還賦予“義”以新的內涵。他把“義”提到了為群體、 為民族、為大多數人這一新的高度。在武俠世界中,男子的責任和感情是“仁義 為先”,“仁”是對大眾的疾苦冤屈充分關懷,“義”是竭盡全力做份所當為之事, 引申出去便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儒家思想的極致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15、武俠小說的基本傳統也就是表達這種哲學思想。金庸筆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 是深明大義,自覺地為群體、為民族、為大多數人利益而奮斗,乃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如天龍八部中蕭峰為了民族大義,自殺身亡。這些形象,體現了中華 民族一種最高的人生價值觀,正是儒家思想的光輝所在。四、“忠”、“孝”、“悌”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指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就是要求 人們要忠君、盡孝,這在金庸的小說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射雕英雄傳中,南帝段皇爺的四個侍衛漁樵耕讀,在段皇爺出家后還 盡忠于他,做了他的弟子,誓死保護師父,見了神算子瑛姑還要執君臣之禮。在 天龍八部中,大理鎮南王段正淳風流成性,處處留情,而他的四

16、大侍衛卻對 他忠心耿耿,以死報主。碧血劍中李巖對李自成的失望和盡忠義之死,尤其是 在第二十回“空負安邦志,遂吟去國行”中“李巖叫道:大家坐下,我自有主張,萬歲爺待我不薄,造反二字,萬萬不可提起。然后從容自盡。”就連 行事怪僻的東邪黃藥師也說自己“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6甚至四大惡人之一的南海鱷神也因“師父”這一虛招牌而處處受制于段譽,堅決不做不義不孝之人, 最后死于救段的過程中。儒家思想講忠與孝,現在的忠誠與孝順是高尚的人格,但封建倫理道德的愚 忠和愚孝住往是悲劇的根源。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狂放灑脫,對師父岳不群卻 總是畢恭畢敬,蒙冤受屈也不反抗,保持尊師重道的傳統道德,在與師父對陣時 不愿還

17、手甘愿挨打,這既是人物性格的自然體現,也是金庸本人文化觀念的不自 覺流露。在愛國、重義、盡孝、尊師、守信這類基本道德觀念方面,金庸小說從 儒家思想中吸取很多。如梅超風因愚忠于師而死于非命,阿朱因愚孝而亡于情人 掌下;楊過與小龍女的相戀因悖于封建倫理的師徒觀而直接導致了兩人悲慘的生 活經歷,離多而聚少;大英雄蕭峰,從小生長于中原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熏陶, 講究正義,善惡分明,講究忠與義,他一生經歷坎坷,欲殺之而后快的人多如牛 毛,而他始終頑強地支撐著,最后他卻在愚忠、愚義的思想沖擊下自殺身亡;而 鹿鼎記里的陳近南,死于主人后代之手還要韋小寶不要報復而成其大義,以 上的種種悲劇都表現出了愚忠愚孝愚義

18、的愚蠢。在書劍恩仇錄中有一段陳家洛與胞兄乾隆皇帝在六和塔上的辯論,陳家 洛試圖以忠、孝、節、義來說服、打動對方,表明了他真正的儒家思想立場。若 乾隆是“明”君(做漢人的皇帝,而非滿人的皇帝),陳家洛自會“忠”之;若乾 隆顧全兄弟之義,則陳家洛自會“悌”之。然而在乾隆看來,民族大義及兄弟情 義,終究沒有皇帝寶座那么重要,最終,因為愚忠,陳家洛將他的紅花會的弟兄 們帶上了絕路,而他自己則心灰意冷,隱居回疆。到了碧血劍中的袁承志,他的父親袁崇煥可謂是儒家忠臣良將,卻被崇禎 聽信讒言殺害。袁承志因而要為父報仇。按理說,為父報仇報到了皇帝頭上,這 是盡“孝”而違“忠”。不符合儒家道德,儒家道德是“君要臣

19、死,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哪有敢向皇帝報仇之理,崇禎可是漢人的皇帝而非異族 的皇帝,這不是犯上做亂是什么?按現代人的觀點, 既然“君不君”,那就休怪“臣 不臣” 了,這也不違背儒家的傳統。傳統的理論碰到了新情況、新問題,自然也 應該變通。袁承志“以天下為己任”,并能奉獻犧牲的精神,實際上是忠實于民族 文化的傳統價值,并順應歷史發展大潮流的一種選擇。但是后來,袁承志看清了 崇禎皇帝、闖王李自成所謂的“人君”真實的面目后,他心灰意冷,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遠走海外,流落荒島。這正所謂儒家所說的“天下有道則見,無道 則隱。”五、“禮”“禮”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準則,對漢民

20、族的精神培養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是一個政治和倫理范疇。儒家思想提倡“克己” 、“復禮”,它對統治 的實用價值很快使其成為中國后世的主流思想,在經過統治階級以及“偽儒學派” 如董仲舒等的改造,儒家思想開始成為一種統治工具,一種精神枷鎖,所以金庸 借小說中的人物之口,發起了對封建禮教的討伐。在射雕英雄傳中,東邪黃 藥師可以說是聰明絕頂的第一奇才,他不僅文武雙全,而且兼通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算術韜略、奇門五行。但金庸正是借黃藥師之口來討伐“禮法”,射雕英雄傳第二十五回黃藥師非要做主讓陸冠英和程瑤迦成親,他對程瑤迦道:“你那小道士師兄罵得好,說我是邪魔怪物。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江湖上誰不知聞? 黃老

21、邪生平最恨的是仁義禮法,最惡的是圣賢節烈,這些都是欺騙愚夫愚婦的東 西,天下人世世代代入其轂中,還是懵然不覺,真是可憐亦復可笑!我黃藥師偏 不信這吃人不吐骨頭的禮教,人人說我是邪魔外道,哼!我這邪魔外道,比那些 滿嘴仁義道德的混蛋,害死的人只怕還少幾個呢?”“甚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是狗屁不通,我偏要做主!你爹爹若是不服,叫他來找我比劃比劃。”網黃藥師世稱“東邪”,他憤世嫉俗,非湯武、薄周孔,甚至寫詩來攻擊孟子,“乞丐何嘗有二妻,鄰家何有許多雞。當初尚有周天子,何故紛紛論魏齊?9真是邪得可以。神雕俠侶的主角楊過從小就跟著黃蓉讀四書、五經,但他卻敢于違反傳統禮教,與師父小龍女戀愛,而這是郭靖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因此他嚴 厲制止楊過與小龍女戀愛,但最終還是愛情戰勝了世俗觀念。這可以說是金庸反 對封建禮教的一大勝利。總而言之,儒家思想在金庸的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儒家文化是中華民 族的寶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