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理念、大學精神與大學使命課件_第1頁
大學理念、大學精神與大學使命課件_第2頁
大學理念、大學精神與大學使命課件_第3頁
大學理念、大學精神與大學使命課件_第4頁
大學理念、大學精神與大學使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等教育學專題1主要參考書:潘懋元:高等教育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美:麥金太爾著,丁怡、馬玲等譯:教師的角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7月方華燦:論高等學校的課堂教學,石油出版社2003年1月英:約翰.懷特著,李永宏等譯再論教育目的,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舒志定:人的存在與教育馬克思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學林出版社2004年5月美伯頓.克拉克主編,王承緒、徐輝等譯:高等教育新論多學科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年月2高等教育學專題第二講 大學理念、大學精神與大學使命3第二講 大學理念、大學精神與大學使命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二、大學精神三、大學使命: 4一、大學理念及其演

2、變1、大學理念: “理念”產生于實踐,是在人的頭腦中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系統的、理想化的認知和觀念,對實踐起指導作用。 5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 大學理念則是關于為什么辦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思想觀念。大學理念決定大學的發展方向、培養標準、專業設置等。 如:中原大學的“全人教育理念” : 做一個真正的人,知道如何愛自己、愛生命、愛人的人;做一個快樂的人,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服膺真理而得自由的人;做一個熱情的人,看得見生命中繽紛色彩、豐富多姿的人;做一個健康的人,身體強健、精神飽滿、靈魂昌盛的人做一個真正滿足、真正成功的人。 6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2、經典大學理念及其價值取向考察 柏拉圖認為高等

3、教育是培養具有理智和智慧的國家統治者。 亞里士多德倡導發展學生理性的“博雅教育”,提出高等教育的社會服務性和國家辦學的理念。7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 在中世紀,大學理念中所包含的價值觀是一種知識本位的價值觀。 洪堡大學理念的著眼點是科學,核心內容為三大原則: 第一,獨立、自由、合作相統一的原則; 第二,“教學與研究相統一”的原則; 第三,科學統一的原則。 8大家有疑問的,可以詢問和交流可以互相討論下,但要小聲點9 紐曼大學的理念,認為: 第一,大學的教育目的是培養人的理智,自然科學由于其知識的狹隘和專門性,難以適應這種需要。而古典人文學科卻具有較強的人文價值,有利于理智的培養。 第二,知識本身就

4、是教育的全部目的,盡管古典人文學科不能給學生以功利價值和實用價值,但它能使人得到一種“自由教育”,是一種精神的教育。 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10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美國的高等教育最初完全承襲了英國傳統模式。 如:康乃爾大學校長安德魯懷特的“通用課程”,其信條是“讓任何人獲得任何學科的教育”,體現了高等教育價值的人文性。 11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 威斯康星大學校長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 :認為“大學要忠實地為社會需要服務”,創立了大學直接為社會服務的第三職能,高等教育價值的社會性得到了張揚。 12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3、現代大學理念與大學發展 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價值觀和多樣化的大學理念,將是2

5、1世紀大學思想的一個鮮明特征,追求個人、知識、社會的和諧發展將成為21世紀大學理念的價值取向。 13二、教育的起源與歷史演進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創新教育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是21世紀大學的核心理念。(一)創新教育理念。 大學教育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應以“創新”為首要理念。 (二)可持續發展理念。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包括兩層涵義:一是大學教育如何有力地推動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大學教育如何有效地使自身獲得可持續發展。 14一、大學理念及其演變21世紀大學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概括為“十是”: 大學是探究學術的殿堂,大學是云集大師的基地,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大學是發展科學和經濟的源泉,大學是鑄就人生的熔爐

6、,大學是指導社會的燈塔,大學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大學是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和動力站,大學是新思想、新知識、新文化的生長點,大學是高新科技產業的孵化器。15二、大學精神 1、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在某種大學理念的支配下,經過所在大學人的努力,長時期積淀而成的穩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學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學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對大學的生存起決定性作用的思想導向。 16二、大學精神大學精神的內涵有:第一,自覺的學術精神。第二,永恒的道德精神。第三,敏銳的時代精神。 17二、大學精神 2、大學精神對大學存在與發展之作用 1)生命力的體現:失去了精神的大學,意味著這所大學生命力的枯竭。

7、2)抵御腐蝕的盾牌:大學精神是維護大學純潔與獨立、平等和民主的金色盾牌。 18二、大學精神3、如何塑造、發揚大學精神1)選擇校長至關重要。2)建設校園文化義不容辭。3)師生關系有待改造。19二、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整體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反映,是學校師生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為、價值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標志,是一所大學的支柱和靈魂, 20三、大學使命1、對現代大學使命理解 使命是人們 對組織必須承負的社會責任的一種認定,亦是人們對組織應有價值的一種判斷和要求。 大學使命就是大學定位理念的體現,具有確定大學責任的作用。社會個人傳承傳承傳遞者承受者傳遞者承受者21三、

8、大學使命 1)大學使命演變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12世紀前后,以意大利的波洛那大學、薩特諾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法國的巴黎大學的誕生為標志,產生了被稱為人類文化史上“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紀大學。大學的使命是要為社會培養 “有教養的人”、“高貴的人”。22三、大學使命 1)大學使命演變的三階段 第二階段:工業革命充分展開后,以德國柏林大學為洪堡為代表,主張大學不僅僅是一個教育的機構,更應該是一個研究中心。 大學的使命不僅是教育人,而同時要成為知識創造的源泉。 23三、大學使命 1)大學使命演變的三階段 第三階段:到了二十世紀的初期,當美國成為工業化最強大的國家時,在美國提出了大學使命的第三

9、種見解,即大學還應該是一個服務的機構 。 “服務社會”是繼教學、科研后,成為大學使命新的內涵。 24三、大學使命 (2)對現代大學使命的理解和陳述 大學基本使命的描述應該是“塑造未來”,應該是“設計和構建明天”,應該是“引導社會向前發展”。 在“引導社會向前發展”過程中,要“傳啟文化”,要“探索真理”,要“通過研究發現新的知識;通過教學把知識傳授給下一代”。 現代大學的使命可陳述為:多領域服務和引導社會的發展或多領域服務和塑造未來。 25三、大學使命 2、21世紀大學的使命與作用: 第一,以同時具備對社會、對人類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發掘新知識的創新能力為標準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第二,應該鼓勵學生用新穎的方式思考和行動,并提供適應社會變化的新知識。大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判斷能力和批判精神。 26三、大學使命 2、21世紀大學的使命與作用: 第三,大學應注重基礎研究,以完成其指引科學和社會發展的使命。 第四,為達到引導社會發展的目標,大學也應進一步致力于適應社會的需要。 第五,大學還應該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 27三、大學使命 3、如何辦好一所大學?一要有明確的切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