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學設計_第1頁
《寓言》教學設計_第2頁
《寓言》教學設計_第3頁
《寓言》教學設計_第4頁
《寓言》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寓言教學設計15篇寓言教學設計1第一課時亡羊補牢教學目標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后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3、練習用“從此”造句。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用具錄象、自制教學幻燈片等。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1、說出“掩耳盜鈴”的意思。2、回憶學習“掩耳盜鈴”的方法:圖文結合理解內容反復朗讀悟出道理聯系分析加深理解二、講讀第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1、釋題: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亡羊補牢羊丟失后修理羊圈。2、分節讀文,質疑:糾正讀音:街坊坊讀輕聲窟窿窿讀輕聲質疑:3、看錄象,思考問題,理解大意:那個養羊人丟失第一只羊后,聽了街坊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當

2、養羊人第二次丟失羊后,他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4、細讀課文,歸納寓意:幻燈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把這個反問句換成肯定句: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問: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么?(修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討論如果你是養羊人,你會怎樣做?過渡:由于養羊人沒有你們正確的想法,所以就出現了又丟了一只羊的結果了。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理解填空:養羊人現在感到很,明白了應該街坊的勸告。比較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他很后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前一句兩個“不不”雙重否定,突出表明了養羊人知錯改錯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后悔、知

3、錯”的語氣。個別讀,范讀,齊讀。討論:養羊人現在才后悔,現在才動手修羊圈晚了嗎?5、朗讀全文,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四人小組討論:個別答,然后老師小結。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得越快,錯誤造成得惡果就越小。現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生錯誤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三、指導復述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感想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談談。四、堂上練習1、指導造句:從此先讀書上得例句,理解詞語意思后,再試說句子。五、作業1、熟讀本則寓言,試背。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第二課時南轅北轍教學目標1、理解句意,讀懂南轅北轍的故事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2

4、、通過自學質疑、討論解疑、興趣表演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素養。教學重點理解南轅北轍故事內容,認識其中的道理。教學難點體會、領悟道理。教學具大黑板多媒體課件預習要求閱讀課文,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教學過程一、自學質疑1、自由閱讀,個人質疑: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閱讀。2、學生說問題,教師歸納問題:詞義:盤纏硬要。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南轅北轍中那個做車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誰的想法對?為什么?3、組織閱讀課文:齊讀;自由讀;個別指導。二、討論解疑1、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系實際理解詞義。盤纏(路費)硬要(一定要)2、通讀課文,進

5、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組長負責結合組員。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三、小組匯報、講讀課文1、組員匯報形式(自由選):讀文作答口頭說答自由表演2、評點講析: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了解。)自由閱讀、分角色閱讀,理解問題。角色:坐車人;角色:朋友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課件片段說明(動畫展示)北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南(楚國)3、引申闡發道理:總結故事內容,復述故事。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

6、的相反。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四、興趣表演、加深理解1、自由閱讀,指名復述。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分擔角色;人物語言、動作、表情。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五、作業布置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2、根據自己學文體會,寫讀后感。3、搜集古代寓言故事:以羊替牛、濫竽充數、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參殺人、畫蛇添足、后來居上、井底之蛙、驚弓之鳥、庖丁解牛、買櫝還珠、拔苗助長、疑鄰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殺豬、打草蛇驚、紙上談兵。寓言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8個生字及新詞,

7、認讀2個字2、能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3、能講述“鄭人買履”的故事,表演鷸蚌相爭。4、知道這兩則寓言所講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規以及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教學重點:知道這兩則寓言所講的故事。教學難點:懂得不要墨守成規以及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利的道理。查閱資料:兩則寓言的原文。板書設計:26寓言二則鄭人買履鷸蚌相爭量尺碼忘鷸啄|蚌夾取-寧信尺碼,不信腳被捉第一課時教學要求:了解鄭人買履的故事,理解內容,懂得不要墨守成規的道理。教學過程:一、談話,揭示課題。1、齊讀課題寓言二則2、我們學過那些寓言?簡單說說內容。“寓言”?“則”?二、初讀課文。1、自己讀課文,利用

8、字典或生字表讀準字音。2、讀一讀(小黑板)集市鄭人買履匆匆忙忙尺碼寧問:“鄭人”指哪的人?“履”?“尺碼”指什么?3、同桌互讀,檢查讀書正確、流利。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1、指生朗讀,其他人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再讀思考:這則寓言先講了什么?后講了什么?(事情發展順序)3、用自己的話講這則故事?4、讀寓言故事。5、鄭人能不能買到鞋?為什么沒有買到鞋呢?你覺得這個人怎么樣?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小組討論)四、練習。1、有感情地朗讀。2、表演故事,以小組為單位。五、課堂小結: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第二課時教學要求:學習寓言鷸蚌相爭懂得兩人一味相斗,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教學過程

9、: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二、初讀課文。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2、讀一讀鷸蚌相爭毫不示弱啄夾鷸蚌、啄、夾各是什么意思?3、同桌互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1、指生讀課文,其他人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2、講故事。3、有感情朗讀。4、你認為鷸和蚌怎樣做就可以不被漁夫捉去?5、討論: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你是漁夫會怎么想?被捉后得鷸和蚌又會怎樣想?四、練習。1、朗讀課文。2、小組表演課本劇鷸蚌相爭五、小結。學完課文,談談體會。寓言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習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意思。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

10、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說明的道理。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于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說明的理。教學難點:能借注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教學方法:講解、探究教學準備:課件搜集寓言故事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你們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給同學們講講嗎?最好能說出語言給你的啟示。二、朗讀課文奇文共賞1、自讀: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利,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2、互讀:組織學生協作組內分別輪流朗讀,并互相評讀盡可能解自讀時的疑難問題并標注互讀時產生的

11、新的疑難問題。3、聽讀:播放兩則語言的錄音朗讀,要求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三、疏通文意合作釋疑。1、小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2、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3、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集體釋疑4、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指導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畫。通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準確的把握股市的內涵呢?(自選配音或作畫的方式)第二課時一、創新設計提升理解。續編故事:現在這個農夫懊悔不已,他發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合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的棒。交流評價。二、

12、聯系實際拓展延伸。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敘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三、總結全文揭示寓意。本節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獲呢?與同桌交流,并記錄下來。四、積累內化。1、背誦兩則語言。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五、實踐活動搜集寓言故事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板書14古代寓言二則揠苗助長畫蛇添足將苗拔高強求速成畫完蛇能喝到酒不顧客觀實際結果苗死反而弄糟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弄巧成拙寓言教學設計4一、授課時間:5月12日13日二、教學目標: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

13、有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三、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2、難點:“寓、截”的識記。“費、望、算”的書寫。感悟寓意。四、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課件、投影儀五、教學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說說。(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學習第

14、一則寓言)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3、想(你讀懂了什么?)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三)小組合作討論。1、檢(檢查生字認讀情況)2、讀(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3、議(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為什么在田邊轉來轉去?你是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的?他的心情怎樣?巴望盼望的意思。焦急心里特別著急。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于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

15、個人想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他自己感覺怎樣?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一大截一大段。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是故事的經過。)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結果怎樣?結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果。)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復述故事。(四)揭示寓意(一)提問: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里?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2.這個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結果事與愿違,把

16、事情辦壞了。(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于求成結果辦壞了?(舉例)(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辦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五)指導書寫。1、分析字型及結構。2、師寫生看。3、生抄寫生字。第二課時(一)復習檢查1、認讀詞語。寓言寓意焦急焦慮喘氣計算算盤一截攔截丟失費力浪費盼望張望氣喘噓噓2、看圖講故事。3、說一說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4、這節課我們將用上節課學習揠苗助長的方法來學習另一則寓言。齊讀課題。識記“守”。(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2、記(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3、想(你讀懂了什么?

17、)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三、小組合作1、檢(檢查生字識記情況)2、讀(評一評準讀得好,好在哪里?)3、議(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守株待兔里的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以后他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討論第一個問題: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誰能回答得簡單一點?一只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按問題回答: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先說“誰”,再說“怎樣得到”,最后說“一只什么樣的野兔”。)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子。比較兩個句子。

18、思考:他為什么能撿到?第二個句子說得更明白。第二個問題。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以后: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做: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他的想法能實現嗎?為什么?種田人的想法不能實現。因為野兔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你從哪里知道野兔是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的?“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竄”是亂跑、亂逃的意思。所以說野兔跑得很快。“丟下鋤頭”是什么意思。“丟下鋤頭”就是不種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討論第三個問題:結果:兔子沒等到,莊稼全完了。(3)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19、簡要復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四、揭示寓意(一)樹立形象靠感受。1.朗讀守株待兔,想想那個種田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2.討論:那個種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總撞死在樹樁上。(二)分析錯因要思考。1.提問:那個種田人錯在哪里?2.討論。(1)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撿一只,那是不可能的。(2)那個種田人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存在僥幸心理,希望還能不勞而獲。(3)那個種田人丟下鋤頭,守株待兔,兔子沒等到,莊稼也完了。(4)那個種田人錯就錯在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結果把事情辦糟了。(三)揭示寓意需提煉。1.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守株待兔這則

20、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寓意)2.“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來源于這個故事。成語“守株待兔”是用來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有萬一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五、指導書寫。1、分析字型及結構。2、生試寫“守、肥、樁、比”,評價后再寫。3、生抄寫生字。27、寓言兩則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守株待兔:干活撿兔等兔等不到莊稼全完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八、作業布置。1、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2、課外:閱讀寓言故事寓言教學設計5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1、聯系舊知。讓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寓言,并說說寓言的特點。(借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2、揭題釋題。理解寓

21、、則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則,篇的意思。)二、導學掩耳盜鈴,揭示學法(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1、學生通讀全文后,找出題眼盜。2、,學生字:掩、盜,理解題目的意思。3、總結學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題意。(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1、根據題意,提出問題。(1)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提出哪些疑問?(2)學生討論,歸納出思考題:a為什么盜?b怎樣盜?c盜的結果怎樣?2、邊讀邊想,理解詞句。(1)齊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鐺、偷,聯系插圖,了解什么是鈴鐺。(2)指名讀第2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a齊讀第1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結合學習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條件;

22、就,表示必然出現的結果。)b齊讀第2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樣想的?這樣想對嗎?為什么?結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設;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況就會出現后面的結果。)理解1、2句間的關系。(轉折)c齊讀第3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么做的?d齊讀第4句,回答:偷鈴鐺的人結果怎樣?聯系插圖,結合理解句式:剛就(剛,表示時間短;就,產生的結果。)3、歸納學法:提問題,抓詞句,理解內容。(三)再讀課文,揭示寓意。1、齊讀全文,思考討論:a掩耳盜鈴的人可笑嗎?為什么可笑?b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歸納學法:讀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四)說話練習:用自己的話將這則寓言講

23、出來。三、指導學生運用學法,自學亡羊補牢寓言教學設計6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3.了解伊索寓言的特點,學會閱讀寓言的方法。教學重難點:了解伊索寓言,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閱讀伊索寓言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理解寓言1.什么是寓言呢?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2.揭示課題。二、認識伊索和伊索寓言的特點1.簡要地介紹伊索。2.簡要地介紹伊索寓言。三、初學伊索寓言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讀準文中的生字,從文中找出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2.交流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四、精讀伊索寓言1.指名讀課文,思考:在

24、這三則寓言中,你喜歡或討厭哪些人物?為什么?2.交流。(1)狐貍和葡萄中的狐貍:A.什么是無能為力?B.哪些語句能說明它無能為力?它可能想了哪些辦法?C.齊讀寓意。(2)牧童和狼中的牧童:A.“一貫”是什么意思?從什么地方能看出他一貫說謊?B.兩次大叫有什么不同?指名朗讀。C.為什么喊破喉嚨,也沒有人前來幫忙?是不是這些人見死不救?D.齊讀寓意。(3)蟬和狐貍中的蟬:A.蟬聰明、機智、善于觀察,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B.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有關句子。C.我們學過狐貍和烏鴉,故事里的烏鴉會受騙,而蟬和狐貍里的蟬卻沒有受騙呢?3.說說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五、拓展閱讀,了解伊索寓

25、言的特點1.結合本課和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概括伊索寓言的特點。2.在你讀過得伊索寓言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學到了什么道理?3.讀故事,補充寓意。(賊和他的母親大力士神和車夫池邊的鹿)4.再讀寓言,體會寫法伊索寓言里有幾則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說說你的發現。寡婦與母雞有個寡婦養著一只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于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蒼蠅與蜜房里有蜜漏流出來,許多蒼蠅便飛去飽餐起來。蜂蜜太甜美了,他們舍不得走。然而,就在這時他們的腳被蜜

26、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后悔不已,嗡嗡亂叫:“我們真不幸,因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喪了命。”對于許多人來說,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叼著肉的狗狗叼著肉渡過一條河。他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還以為是另一條狗叼著一塊更大的肉。想到這里,他決定要去搶那塊更大的肉。于是,他撲到水中搶那塊更大的。結果,他兩塊肉都沒得到,水中那塊本來就不存在,原有那塊又被河水沖走了。這故事適用于貪婪的人。讀了這幾則故事,你有什么發現?六、總結七、布置作業閱讀整本書伊索寓言板書設計伊索寓言狐貍時機不成熟牧童一貫說謊無人相信蟬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寓言教學設計7教材內容: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27課寓言兩則教材分析:揠苗助長是小學語文

27、第四冊中第七組的一篇寓言故事。該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熱切盼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思來想去,最終想出了一個幫助禾苗生長的方法,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后導致禾苗都枯死。通過這則寓言,讓學生明白,無論做什么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從事物的規律,否則就要受到懲罰。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2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3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教學重、難點:讀懂詞句,理解寓意,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教學方法:1、學生自主學習生字。2、通過學習課文感悟其中的道理。

28、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則寓言故事,還記得嗎?生:坐井觀天師: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生:故事告訴我們看事物要全面,不要片面看事物。師:今天我們學習27課寓言故事兩則中的揠苗助長。出示:“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話,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寓言是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學生讀)板書課題,生書空二、自主學習1、出示自學要求:自學要求:(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標出自然段序號。(2)讀課文,說說這則寓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2、學生自學3、檢查生字掌握(1)會讀的字(多種方式進行認讀)yyjio

29、chunji寓揠焦喘截(2)讀一讀(出示詞語,小組展示認讀)揠苗助長總是終于累壞筋疲力盡非常枯死4、指導書寫出示焦費望算(1)學生觀察(2)交流識記方法(3)學生書寫,教師指導。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出示自主學習合作合作探究(1)、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個人覺得禾苗長得太慢?(2)、他想出辦法了嗎?他想的是什么辦法?(3)、結果怎么樣?禾苗真得長高了嗎?2、學生自學合作交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合作交流)3、匯報師:禾苗真的一點也沒長高了嗎?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為什么?生: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

30、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師:你有過焦急的時候嗎?做一做,你能用焦急的語氣讀讀嗎?生:學生表演,多種方式讀。師:農夫是這樣急不可待,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于是,他開始想辦法,是什么辦法呢?生: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累的筋疲力盡。(多讓學生讀進行體會)師:他拔完禾苗累的筋疲力盡,摸著額頭上的汗,心情怎么樣?他是怎么說的?生: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多讀,指導學生讀出累并且高興地語氣)師:禾苗真的長高一大截嗎?生:沒有,枯死了。師:現在你知道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了吧!生:揠苗助長就是拔禾苗幫助他長高。師: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道理?生:違反了事物

31、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誤了大事!小結:小朋友,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著急,違反了事情的發展規律,反而不會有好的結果。四、拓展延伸1、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2、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每一則寓言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出示刻舟求劍、盲人摸象、掩耳盜鈴、畫龍點睛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的內容猜猜語言故事的名稱。講一講故事。)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從朗讀入手,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寓意。在朗讀方我采用了,多種朗讀方式,如分組、小組、同桌等多種形式。寓言教學設計8學習目標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2、3.教育學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學習重點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求治到不治的經過。學習難點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活動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初解課文。活動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對字詞有哪些質疑?學習生字,釋詞掌握識字方法,理解重點詞識字釋詞。活動3.再讀課文,了解故事的梗概兩則寓言各講了件什么事?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件什么事讀文交流,匯報成果了解寓意。活動4.細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飛衛讓紀昌分哪兩步練習眼力呢?讀文討論討論并回答深入理解寓意。拓展升華你對兩則寓言的體會是什么?分組討論各小組選代

33、表回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1.你認為蔡桓公怎么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2.你覺得是什么害了蔡桓公的性命?3.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板書設計扁鵲治病蔡桓公(諱疾忌醫)皮膚小病不信請治皮肉之間不高興比理睬腸胃非常不高興不治深入骨髓渾身酸痛-病死作業設計1.將下面技能與其基本功搭配連線。射箭練腕力唱歌練基本招式書法練眼力武術練丹田之氣教后反思寓言教學設計9【教學目標】1、知識和能力:了解寓言的特點,準確理解、概括寓意。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落難的王子構思的奇妙。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并簡要概括,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2、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

34、會寓意,培養應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教學重點】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并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教學難點】理解白兔和月亮對人類的諷刺意味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教學程序】一、導入新課二、資料助讀2、周國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后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長于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

35、見理趣。三、師生共同研讀白兔和月亮1、教師范讀,學生標示生字詞并疏解。2、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思考:這則寓言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3、學生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認為優美的語句,并加以體會。4、小組合作探究。聯系生活體驗,討論:“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于去拜見諸神之王,請示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寓言中這樣提到人類,含有什么意味?有人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說出理由。比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種構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

36、同。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5、學生再讀課文,體會寓言含義的雋永。四、指導學生自讀落難的王子1、學生自讀課文,自己解決生字詞。2、學生再讀課文,讀出語氣和感情。思考:這篇寓言講的是應該如何對待苦難的道理,作者假設了一個極端的例子。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3、學生合作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請問文中是怎樣描寫他的脆弱的?寓言為什么把落難王子的遭遇編造得如此兇險?為什么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文中“天哪,太

37、可怕了”反復三遍的作用是什么?4、學生誦讀體會。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厄運的名言警句,做成分類卡片,積累語言材料。5、這兩則寓言,一則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寫壞事變成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會遇到的,怎樣看待好事、壞事,這兩則寓言很有啟發。請結合自身經歷,也選取同課文一樣的兩個角度的事例,談談你是如何應對的。五、課堂小結六、作業閱讀擺渡自己,回答17題: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會有陰天、雨天、雪天。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會撞上沒有舟的渡口、沒有橋的河岸。煩惱、苦悶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飄過來,將心淋濕。挫折、苦難常常猝不及防地撲過來,你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嘆息就轟然被擊倒。

38、倒在挫折的岸邊,苦難的岸邊,四周是無邊的黑暗,沒有燈火,沒有星星,甚至沒有人的氣息。恐怖和絕望從黑暗里伸出手來緊緊地鉗住可憐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邊再沒爬起來,有的人在黑暗里給自己折了一只船,將自己擺渡到對岸。二十歲忽然殘了雙腿的史鐵生,為自己折了一只船。這是一只名為“寫作號”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無須著急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才在輪椅里給自己折了這只船,將自己從死亡的誘惑里擺渡出來,“決定活下去試試”。正攻讀博士學位,卻患上了運動神經細胞病,不能說、不能動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場自己被處死的夢。夢醒后,萬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識到,如果被赦免的話,他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情。于

39、是他給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駛進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討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時間”的箭頭在苦難的岸邊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也許一生中我們不會遭遇這樣的大災難,然而我們何曾擺脫過陰天、雨天、雪天,何曾擺脫過絕望的糾纏!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間就橫亙在面前。當我們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相伴人生時,我們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棄,早早地絕望?有的人將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將自己擺渡出絕望的深淵。有的人將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過了挫折后的痛苦與沮喪。有的人將希望折成一只船,駛過了重重疊疊的黑暗。實在無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奮力將自

40、己擺渡到對岸。也許我們不曾經歷感情的劇痛,不曾經歷失敗的打擊,不曾經歷無路可走的絕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會有陰風晦雨襲來。它像一只烏鴉扇著翅膀在你周圍鼓噪著,足以將一個好心情蹂躪得亂七八糟。這種時候,我們同樣需要一只船來擺渡自己。這只船也許是去聽一場音樂會,也許是捧起一本書,也許是去給互聯網的網友發封電子郵件,也許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門。所以,無論命運多么晦暗,無論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會有擺渡的船,這只船常常就在我們自己手里。1、給加粗的字注音:猝不及防()自怨自艾()陰風晦雨()蹂躪()2、解釋詞語:萬念俱灰。自怨自艾:。3、文中“給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種什么樣的說法?含義是什么?4、第段引

41、述故事,史鐵生為自己“折了一只船”,實際是指什么?5、第段中的“陰天、雨天、雪天”,具體指什么?6、本文的結尾說,“這只船常常就在我們自己手里”應如何理解?7、綜觀全文,對標題“擺渡自己”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正確對待自己,揚長避短,使自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B、碰到苦難、折磨時,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脫出來。C、要善于面對各種苦難,尋找方法途徑,戰勝不幸命運。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內心的痛苦,轉移折磨。【板書設計】人生寓言(節選)周國平落難的王子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寓言教學設計10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寓、焦、苦、弱、勃、悶、宋、則、疲”,能熟練運用。2.能正確、流利

4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懂得復述課文。3.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并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教學重難點:1.了解寓言這種體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點,基本能復述課文。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并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教學準備:(教師)1.準備與本課寓言相關的動畫片或是書籍。2.多補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書籍,推薦學生閱讀。

43、(學生)課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課堂上與大家共享。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說說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2.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3.學習“寓”字。用字理識字的知識去學習,師引導:寶蓋頭跟房屋有關,這是一個標準的形聲字。(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自己的記憶字形的方法)4.解釋課題: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5.看課題質疑:看到“揠苗助長”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學生自由發言提問)二、初

44、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2.齊讀、指名讀、小組讀、全班讀生字詞,初步了解本課生字:巴望、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焦急、納悶3.交流問題,感知大意。(1)師:到底是誰揠苗助長?為什么“揠苗助長”?(2)“揠苗助長”結果怎樣?請學生把這些問題完整地連起來說一說。(同桌先練說)二、理解文本,配樂朗讀課文1.讓生觀看揠苗助長的錄象,并讓學生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2.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情境再現,注意突出剛才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3.提議:我們每個同學想不想給這則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讀呢?自己試一試。4.指名朗讀第一段,學生評議,指導學生理解課

45、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從“天天”這個詞語你讀懂了什么?農夫“焦急”什么?他心里會怎么想?5.指導朗讀,讀出農夫的焦急。6.理解第二、第三段。問:農夫想到什么辦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1)問:“筋疲力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他會“筋疲力盡”?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2)讓生觀看插圖。看!此時他的神情是怎樣的?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3)有感情地朗讀:能把農夫當時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真把我累壞啦!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4)問:讀了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文章中去讀,體會農夫的快樂。(5)“納悶”是

46、什么意思?他的兒子納悶什么?(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鄰居,又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會忠告他什么?請口頭練習說。三、總結理解,拓展延伸1.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2.拓展:我們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如果你碰到,你會怎樣去勸告他們?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去概括。第二課時一、揭示課題1.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板書課題鷸蚌相爭。2.讓學生齊讀課題,要求把字音讀準。3.老師出示“鷸”和“蚌”字,請學生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下。二、初學寓言,了解內容1.師問:這兩個小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

47、事?請朗讀課文,等會集體交流。2.請學生把故事的大意說出來。3.老師出示口頭訓練題:河蚌剛剛張開殼曬太陽,鷸(),蚌(),雙方(),結果()。4.同桌練說,指名表述。三、細讀寓言,深入理解1.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鷸蚌互不相讓呢?2.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巡視指導。3.指名朗讀,教師點撥。4.聯系文本,理解人物(1)引導學生抓住:鷸猛得用盡力氣威脅筋疲力盡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這些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和語言表現兩人互不相讓的態度。(2)問:就在這時,漁夫看見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讀)(3)全班分角色朗讀。(4)換位思考:這樣一個結果,三個主人公:鷸、蚌、漁翁會怎么想呢?(引導學生理

48、解:鷸:后悔不該輕易吃蚌,而且身處困境,還威脅蚌。蚌:不該賭氣不放開鷸,造成兩敗俱傷。漁翁:嘲笑鷸蚌互不退讓,結果讓他輕易獲利)四、拓展延伸1.發揮想象:對于鷸蚌來說,這是多么悲哀的結局呀!假如上天再給它們一次機會,它們會怎樣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呢?(讓學生拓展想象,可以課后練筆,可以當場練說)2.引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3.布置課外作業:把這個故事告訴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評論與意見,并且自己再去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板書設計:鷸啄威脅蚌夾毫不示弱互不相讓漁翁得利寓言教學設計11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并寫出課后第3題中帶點詞語的

49、意思。2、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容。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容。教學難點: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容。教(學)具:字典教學過程:1、導入我們學過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給大家聽嗎?說說怎樣學習文言文?2、新課學生借助注釋和譯文自學課文,解決不了的詞句標出,在小組中討論。3、小組合作學習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再一起說說課文的意思,解決不理解的詞句。全班交流,教師點撥講解屏幕出示: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學生說說句意,重點說明帶點字的意思。亡:丟失。鈇:斧子意:懷疑其:代詞,他的。鄰:鄰居。子:兒子。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的兒子偷走的。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

50、,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視:看。其:代詞,指鄰居的兒子。行步:走路。竊:偷。顏色:指面部表情。言語:說話。無為而不:沒有一樣不像。(他)看鄰居的兒子,走路的姿勢,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說話的腔調,像偷斧子的。舉止言談(一言一行)沒有一樣兒不像偷斧子的。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俄而:不久。谷:地窖。后來再看鄰居的兒子,舉止言談沒有一點兒像偷斧子的了。4、朗讀自己說說課文的意思。朗讀課文,試背誦。通讀全文,背誦課文。5、作業思考:丟斧子的人為什么前后的看法發生了轉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寓言教學設計1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正確

51、、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學講、表演寓言故事。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寓言故事受到教育:應該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過失,懂得掩蓋過失會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多換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內容分析教學重點:在對寓言故事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教學難點:在對寓言故事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教學準備圖片教學流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說說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2.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3.解釋課題: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

52、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第一則:掩蓋過失的貓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2.思考:“掩蓋過失”是什么意思?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3.練讀課文,互評互議。(注意聽辯“捕瘦蚤嗆”的發音),達到讀熟。4.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教師出示:有一只貓,總愛吹噓自己,對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蓋。引導學生體會這只貓的弱點,“愛吹噓”正是“掩蓋過失”的原因。自由讀文,想一想文中的貓有幾次“過失”?他是怎樣“百般掩蓋”的?1.學生自讀課文后小組交流。2.討論:貓為什么要“百般掩蓋”自己的“過失

53、”呢?(愛虛榮,要面子)3.有感情朗讀,抓住“吹噓、百般掩蓋”等關鍵詞表現貓的虛榮、自欺欺人。4.引讀:有一只貓,總愛吹噓自己,對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蓋.“他卻說.”“他卻笑著說.”“他卻對伙伴們說.”四、理解寓意:這只貓,為了吹噓自己,掩蓋過失險些喪命,不知道這只被救上來的貓是否會從中得到教訓。同學們想想該對他說些什么?才能讓他以后正視自己的過失。學生自己練說,在小組說,全班展示。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認識掩蓋過失的危害和后果。第二則:躲雨一、讀一讀寓言1.練讀躲雨。學生自讀課文,同桌互評互讀,做到讀正確,讀流利。注意聽辯“嚷跨刮否咂”的發音2.說說這則寓言講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學生用簡潔的語言

54、概括。3.學生自由練讀,然后小組講故事,指名上臺將給同學們聽,看誰能把故事講得完整、具體。抓住“喜出望外失望垂頭喪氣嚷”等關鍵詞,進入故事情境。二、演一演故事1.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將故事情節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出來。2.引導學生評議,重點落實到是否能通過讀文中的關鍵詞句,將故事的發展過程表現出來。三、說一說寓言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遺憾?(要是.)是的,如果他們去試一試,那事情的結果就會不一樣了。看來我們遇到事情一定要親自去做一做,試一試,這樣才會不會留下遺憾了。寓言教學設計13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

55、)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義。2、能力目標: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通過課文弄懂古文的意思。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1、學習文言文的方法。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三、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明確學習方法。1、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將開始新的學習。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成語。提起成語,我想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涌現出許多吧?能說幾個嗎?我們來個成語填字大比拼,看看誰掌握的成語最多?(師出示)自()()()小組處代表展示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自給自足自覺自愿

56、自力更生自告奮勇自強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我陶醉自相殘殺自高自大自作聰明自吹自擂自不量力自暴自棄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師: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之中,成語又是其中璀璨瑰寶,我們要多多學習成語,積累成語并能夠在今后的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增加語言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再學一個成語:自相矛盾。(課件演示)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種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的牌。矛:長柄尖刀,古代一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師:簡要介紹作者韓非子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師: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57、:“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師:同學們,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們學過那些寓言?是怎樣學習的?(使學生知道學習語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師:這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有哪些不同?(課件演示)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達到熟讀成誦。(二)、讀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課件演示)自相矛盾1、教師范讀,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知道如何隔詞斷句,讀出句子的語氣。2、學生練習把語氣度通順、讀流暢,然后整體猜想寓言大意。(三)讀懂,對照

58、注釋自悟句意文意1、喜歡這個故事嗎?那誰愿意來讀讀課文?2、小組交流不好理解的語句和說不通順的語句。3、全班交流,師重點檢查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課件演示)師:誰能告訴大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靈活些,不必強求說法一致,意思不錯即可。)寫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樣?那人啞口無言。4、文中是誰在說大話?他說的是什么大話?指名朗讀,學生評議。誰來學著文中的人夸

59、夸矛和盾5、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說?指導讀好問話。(品味語氣、語調。)6、在大家的追問中,那個楚國人只能“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他為什么張口結舌?師:我們來看一看(課件演示)Flash動畫,通過看Flash動畫,進一步理解原文。7、學生分小組表演:如果你是那位賣矛與盾的人,現在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矛與盾?(四人一小組,商量商量,演一演。)(四)明確寓意,聯系實際談受到的啟發小組討論: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做事不能互相抵觸,說話、要前后一致。(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師:那個人買東西時說話前后矛盾

60、對他會有什么后果?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班級交流討論: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你悟出什么道理師指導點撥:(課件演示)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說話不顧事實,把事實夸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的境地的人。告訴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五)總結學習方法,表演加深理解1、師:同學們,上面我們學習了自相矛盾這篇寓言故事,大家說文言文好不好學?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怎樣學習文言文:(課件演示)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達到熟讀成誦。2、學生到講臺上表演本課,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體會賣矛盾先炫耀夸口,后張口結舌的語氣、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