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輪地理總復習(人教版)教案:第18講 能力練1 地質構造與地貌_第1頁
2023版高三一輪地理總復習(人教版)教案:第18講 能力練1 地質構造與地貌_第2頁
2023版高三一輪地理總復習(人教版)教案:第18講 能力練1 地質構造與地貌_第3頁
2023版高三一輪地理總復習(人教版)教案:第18講 能力練1 地質構造與地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能力練一地質構造與地貌(2021北京市延慶區模擬)下圖為我國廬山地質地貌剖面圖和五老峰景觀圖。讀圖,完成12題。1五老峰()A峰叢林立,山體高大B山峰如尖角,嶺脊如刀刃C懸崖壁立,相對高度大D東坡陡險,西坡和緩2廬山“五峰四谷”中()A大月山、虎背嶺褶皺隆起形成B東谷為背斜侵蝕形成C五老峰斷裂抬升形成單面山D七里沖屬于斷裂下陷形成谷地1C2C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五老峰為斷塊山,懸崖壁立,相對高度大,C正確,D錯誤;峰叢林立,為喀斯特地貌的特點,A錯誤;山峰如尖角,嶺脊如刀刃為冰川地貌的特點,B錯誤。第2題,讀圖可知,虎背嶺處為斷層,A錯誤;東谷為向斜,B錯誤;五老峰斷裂抬升形成單面山,C

2、正確;七里沖屬于向斜谷地,D錯誤。隧道施工過程中,穿過溶洞發育(尤其是地下暗河)的地段、厚層含水砂礫石層或與地表水連通的較大斷裂破碎帶等極易發生突水事故(突然大量涌水現象)。龍廈鐵路象山隧道位于福建省龍巖市和漳州市南靖縣境內,該地段四面環山,覆蓋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下圖為隧道沿線地質剖面圖。據此完成34題。3施工中易發生突水事故的地點是()A甲、戊B乙、戊C乙、丙D甲、丙4該區域()A甲處巖石由固結成巖作用形成B乙處地層形成年代早于戊斷層C丁地位于背斜頂部受侵蝕成谷D在內力作用下發生過四次褶皺3B4B第3題,由材料可知,覆蓋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說明沖洪積層是含水層,是透水層;穿過溶洞發育(尤其

3、是地下暗河)的地段、厚層含水砂礫石層或與地表水連通的較大斷裂破碎帶等極易發生突水事故。甲處為花崗巖,不易發生突水事故;乙處為石灰巖,易受水溶蝕,且距沖洪積層較近,易發生突水事故;丙處為砂巖,沒有含水層,不易發生突水事故;戊處位于斷層處,且地表有沖洪積層,易發生突水事故。第4題,甲處巖石為花崗巖,由巖漿冷卻凝固作用形成,排除A;根據圖示無法判斷該地的褶皺狀況,排除C、D;乙處地層緊鄰花崗巖,但沒有變質巖,可能是變質巖由于斷層錯位造成缺失,故乙處地層形成年代早于戊斷層,B正確。油氣聚集是指油氣在地層圈閉構造中積聚形成油氣藏的過程。下圖示意某油氣藏附近地質構造剖面,其巖層中間新、兩翼老,巖層為生油巖

4、(指富含有機質、大量生成油氣與排出油氣的巖石),生油巖上覆砂巖和礫巖。據此完成 57題。5最可能成為油氣藏的地點是()A、B、C、D、6該地()Aa處地層相對上升B大致為背斜地質構造C巖層可能是花崗巖D輝綠巖形成早于生油巖7判斷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據為()A地勢的高低變化B地形的起伏狀況C巖層的堅硬程度D巖層的新老關系5B6A7D第5題,由圖可知,輝綠巖一般為巖漿向地殼淺部侵入時結晶形成,可知輝綠巖為花崗巖,其構造致密。致密輝綠巖侵入體作局部蓋層,使得處下部區域生油巖產生的油氣聚集到處附近、處下部區域生油巖產生的油氣順斷層聚集到處附近,形成油氣藏。因砂巖、礫巖顆粒間隙較大,和處的油氣會順砂巖、

5、礫巖或斷層上溢而不能聚集;處油氣會順巖層或斷層聚集到或處。第6題,由圖可知,a處地層和b、c處相比,巖層上錯,相對上升,故A正確;該巖層大致向下彎曲,且中間新、兩翼老,應為向斜地質構造,B錯誤;巖層位于輝綠巖和生油沉積巖交界處,可能是巖漿侵入過程中周邊沉積巖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變質巖,C錯誤;輝綠巖為生油巖形成后巖漿侵入時結晶形成,D錯誤。第7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判斷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據為水平距離尺度內巖層的新老關系,D項正確;地勢的高低變化、地形的起伏狀況受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不能根據地形地勢判斷背斜、向斜,故A、B項錯誤;巖層的堅硬程度與巖石性質有關,不能判斷背斜和向斜,故C項錯誤。

6、8(2021北京高三一模)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在斷層構造中,當斷層面傾角較低,上側巖體位移到下側相對未移動的原地巖體上方,且位移量較大,形成的地質構造稱為推覆構造,其中上側巖體被稱為推覆體。下圖為某地推覆構造的地質剖面圖,圖中的飛來峰指推覆體遭受強烈剝蝕后,周圍地區露出原地巖體,殘留的一部分老巖體形成孤立山峰。(1)仿照示例(圖中甲處),在圖中繪制推覆體被侵蝕之前可能存在的背斜構造。(2)說明圖中飛來峰的形成過程。解析第(1)題,繪圖時應注意:用虛線將兩側相同巖層連接起來,表示缺失巖層,至少繪出P2、T1、T2巖層之間的兩條虛線,虛線向右上方彎曲,所繪巖層與原巖層的彎曲方向大體一致即可。第(2)題,飛來峰是在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依據材料中“在斷層構造中,當斷層面傾角較低,上側巖體位移到下側相對未移動的原地巖體上方,且位移量較大,形成的地質構造稱為推覆構造”這一信息可知,在這樣斷層或背斜構造中,常見老巖層覆蓋在新巖層上,這樣的老巖層稱推覆體。地殼水平運動使巖層受擠壓變形,彎曲形成背斜,巖層斷裂形成斷層后,上側巖體發生較長距離位移,形成推覆體,當推覆體遭受強烈剝蝕,周圍地區露出原來的新巖層,而殘留的一部分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