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分析教學進度安排教案doc_第1頁
202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分析教學進度安排教案doc_第2頁
202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分析教學進度安排教案doc_第3頁
202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分析教學進度安排教案doc_第4頁
202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分析教學進度安排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材分析一、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使每一個同學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問有更深化的懂得, 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摸索; 能夠在探究才能、學習才能和解決問題才能方面有更多的進展;能夠在責任感、 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同學生活親密聯系的地理學問,傳達地理思想,培育同學學習地理的愛好和初步才能;二、學情分析地理課程是義務訓練階段同學熟悉地理環境,形成地理地理技能和可連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 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對于七年同學而言是一門新的課程,俗語說“

2、 萬事開頭難”,作為自然和人文交叉的學科,在中學課程中扮演著相對“ 尷尬” 的角色;老師應激發同學學習地理的愛好,使其把握基本 的學問技能,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同學進入中學后, 其認知水平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進展,具有肯定的抽象思維才能和系統思維才能;同學通過學校階段的學習, 并結合日常生活, 已經把握了一些比較簡潔的地理學學問;同時,對學習地理學問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也有所明白, 學習愛好和未知欲望顯得特別深厚;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學問和方法,引導同學從社會生活實際動身, 學會發覺和提出問題, 分析和解決問題;三、內容分析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本章主要介紹地理學基本常識,介

3、紹地理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意義、 地理學習的方法與途徑; 學習本章內容是為今后學習地理做情感上的鋪墊與預備,引導同學喜愛并靠近地理學科;)其次章 地球的面貌 (本章主要內容包括熟悉地球、世界的海陸分布、 世界的地勢、海陸變遷四部分; 這些內容都是學習地理的基礎學問,同時又是幫忙學生確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學問, 包蘊著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是地理學問的基礎課,又是人生進展的奠基課;)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本章最基本的內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數量、 分布和人口問題;在此基礎上再敘述人種、語言、宗教、聚落等內容,讓同學明白世界人口的基本狀況, 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進展的影響,

4、 正確看待世界的人種、 語言和宗教, 明白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懂得敬重歷史和珍愛祖先留給我文化遺產;)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天氣和氣候、氣溫順降水、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氣候類型四部分內容; 通過本章的學習, 同學能夠把握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看懂天氣圖、 知道氣溫順降水的測定方法,會閱讀氣溫順降水曲線圖,明白主要降水類型, 明白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并能第 1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結合所學學問進行基本的氣候特點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進展差異 (

5、本章引入世界的進展差異、國際合作、 國際組織等政治經濟概念, 為以后學習各大洲、 熟悉國家和地區的人文地理概況起到基礎性作用;通過本章的教學,同學可以對國家、對世界有一個更深化、更完整地認識,從而通過現象明白世界進展變化的本質,懂得合作與進展是人類社會進展的方向,為做一個世界中的中國人奠定基礎;)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怎樣看地圖、地球的外形、經緯線與經緯度、地球的運動、七大 洲與四大洋、五種陸地地勢與海底地勢、 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 兩大火山地震帶、世界人口的特點及人口問題、 世界三大人種及分布、 世界的語言與宗教、 聚落的 外形、天氣與氣候的特點、 天氣符號的識別、 氣溫順降水、 影響氣

6、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氣候類型、進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國際經濟合作;教學難點:比例尺大小的比較、 經緯線與經緯度的識別、 地球的公轉與自傳、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識別方法、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特點、 聚落的演化過程、三種降水類型氣候資料的分析方法、如何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 分析氣候類 型的特點;五、教學措施:1、仔細鉆研教材,理清教材學問結構和教學思路,把握教材重點、難點;運用現代化教學設施, 制作教學道具等, 創設教學情境, 設置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同學學習愛好調動同學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 究;2、強化同學基礎學問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鞏固同學讀圖、填圖和繪圖的能 力;

7、利用地圖、地理填充圖增強同學的感性熟悉,強化理性熟悉;同時結合日常 生活中的地理常識和地理現象,幫忙同學懂得地理概念;3、培育同學運用地理學問、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才能;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對全體同學; 留意收集同學反饋的信息, 并準時解決同學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制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主動的學習;從而更好的引導同學積極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設施,多方位不斷拓 寬同學的學問面,為課堂教學注入新奇的血液;5、教學方法得當;對不同的內容敏捷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大膽探 索,勇于創新;仔細批改作業,通過測驗準時明白同學的學習情形;第 2 頁,共 1

8、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授課進度安排表章節內容課時周次準備開學報到0 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1、緒言與同學們談地理1 2 2、地球和地球儀3 2-3 3、地球的運動2 4 4、地圖的閱讀1 7 其次章 陸地和海洋5、地勢圖的判讀2 7-8 6、單元回憶與檢測1 8 1、大洲和大洋1 9 2、海陸的變遷1 9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3、單元回憶與檢測1 10 1、多變的天氣1 10 2、氣溫的變化與分布2 11 3、降水的變化與分布2 12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4、世界的氣候2 13 5、單元回憶及檢測1

9、14 1、人口與人種2 14-15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2 15-16 3、人類的聚居地聚落2 16-17 第五章進展與合作4、單元回憶及檢測1 17 1、地域進展差異1 18 2、國際經濟合作1 18 期 末 復 習全冊教材整理與復習2 19 期 末 測 評考試1 20 第 3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緒 言教學內容:與同學們談地理教學目標:1、知道地理課的學習內容,學習地理的目的、意義,知道學習地理課的學 習方法;2、初步學會舉例說明

10、學習地理的意義;明白學習地理學問,把握地理技能 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 從而激起同學學習地理的欲望;3、培育同學學習地理的奇怪心,挑戰心理、冒險心理和堅強性、求異性等 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幫忙同學樹立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愛護“ 人類家園” 地球而學習的志向;教學重點:1、為什么要學習地理?2、怎樣學好地理?教學難點:明白學習地理學問,把握地理技能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從而激起同學學習地理的欲望;教學方法和手段:敘述法、讀圖分析法、提問法、多媒體幫助教學;1、同學結合學校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明地理學問在我們生活、學 習和工作中的

11、用途;讓同學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2、同學閱讀教材其次頁中的彩圖,摸索他們是否與地理有關?3、爭論要學好地理,在課外和課前應做好哪些預備工作?學好地理的目的 是什么?教學預備:Ppt 課件地理圖冊填充圖冊地球儀世界地圖中國地圖課時支配 : 1 課時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4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 1 課時教學過程:一、營造氛圍,激發學習愛好 多媒體課件出示:“ 歡迎步入地理學問殿堂! ”1、老師做自我介紹 2、

12、激趣提問:地理學科學習什么呢?學習地理有什么用途?怎樣才能學好 地理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我們的第一堂地理課;二、解決學習地理的幾個問題【地理課程學習什么】1、播放藍貓調皮三千問主題歌,說說歌詞中哪些詞屬于地理學科的研 究范疇?閱讀教材第 2 頁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2、同學溝通爭論,補充新的問題 3、老師簡潔小結:地理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忙我們明白和分析這些問題;【學習地理有什么用】1、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中的幾幅圖片 * 我國江浙一帶氣候暖和潮濕,又栽桑養蠶的歷史;* 我國云南省的元陽縣山高谷深,村莊大多坐落在山谷中;* 日本是一個島國,沿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 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座有著特殊風光的

13、水域;邊觀看圖片邊溝通: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肯定的自然環境中,不同的環境給了我們不同的生活;2、出示家鄉面貌圖,激發喜愛家鄉的情感;3、小結:學習地理,使我們懂得觀賞和敬重人類生活的世界;4、溝通教材中第 4 頁的“ 摸索” ,以家鄉的變化、進展過程,是同學明白應 該學會綜合和動態的眼光分析問題;5、出示教材第 5 頁圖例,說說從條形統計圖中讀到了什么信息?指導同學分析、明白我國人口密度示意圖中的地理問題;6、小結:學習地理睬使我們把握分析問題的多種技能;當然,我們會在今 后的學習中體會到更多地理學問帶給我們的好處;【怎樣學好地理】1、同桌相互溝通,你認為怎樣才能學好地理?2、知名溝通,評判補

14、充;3、自學教材第 5-6 頁內容,簡潔小結 要善于觀看,發覺問題 要會讀圖表,嫻熟運用 要聯系實際,勤于實踐 要放開手腳,拓寬視野 三、提出地理課堂教學常規要求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5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1、課前做好預備工作 課前預備:除學習用具、 教材外,仍需要預備地圖冊, 填充圖冊; 課外預備:留意收集國內外,家鄉的有關地理信息材料;2、按要求仔細完成作業(包括地理填充圖冊和動手實踐的活動作業)3、選定

15、課代表 四、全課小結板書設計:與同學們談地理1、地理課學習什么 2、學習地理有什么用 3、怎樣學好地理教學反思: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6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教學目標: 1 、通過明白人類熟悉地球外形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究的精神;2、會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等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3、明白地球儀的主要用途;并通過制作簡易地球儀,感知地球儀的基本結 構;4、運用

16、地球儀,知道經線和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并能夠比較和歸納 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5、熟知經緯網的構成,能夠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教學重點:1、會觀看地球儀,辨別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2、知道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位置;教學難點:會觀看地球儀,區分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教學方法和手段:敘述法、讀圖分析法、提問法、多媒體幫助教學法教學預備:Ppt 課件地理圖冊填充圖冊課時支配 :3 課時第 1 課時【重難點】(1)會觀看地球儀;(2)精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7 頁

17、,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 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光明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到 底是什么樣的?(板書)地球的外形、大小2、揭示課題:地球 二、新課教學熟悉地球 1、明白地球的外形(展現圖片)地球衛星照片(提問)地球是什么外形?(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日看來已經是再簡潔不過的問題,在古代卻 是一個

18、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熟悉,卻經受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引導同學觀看教材供應的圖片“ 人類對地球外形的熟悉過程”(同學爭論學習,小組可以相互溝通一下,古人對地球外形的熟悉過程;)【天園地方天如斗笠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球體地球衛星照片】(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依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說出哪些 反映地球外形的事例嗎?A、(可能顯現的事例) :站在海邊,搖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觀察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逝;(展現教材圖“ 觀測帆船”)B、(事例 2)發生月食偏時,地球攔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 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觀察了地球的球體外形;C、仍有地球儀

19、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提問)仍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組同學可以充分的爭論,老師啟示、說明;)(總結)精確反映地球外形科學證明是地球衛星照片;(爭論)從人類對地球外形的熟悉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總結)任何一個真理的發覺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 至以生命為代價;2、明白地球的大小(承轉) 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熟悉了地球的外形,的大小;(展現圖片)地球的大小而且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同學活動)讓同學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 萬千米;(講解)精確測量說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 千米,赤道半徑為 6378千米,赤

20、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 21 千米;實際上這些差別同龐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 假如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二、新課教學地球儀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8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1、(板書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并展現地球儀 2、(提問):.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什么區分?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啟示同學積極回答 3、(敘述)在同學總結的基礎上,

21、老師再連續總結補充地球儀的特點;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外形及名稱等;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例如,用于確定地理事地球儀上仍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4、指名上前在地球儀上指一指哪里是北極、南極、赤道、經線等;四、課堂練習 1、自主完成地理填充圖冊2、布置課后作業制作簡易地球儀 引導同學參看教材供應的關于地球儀模型制作的活動進行制作;在強調制作環節中的要領,通過制作地球儀起到鞏固本節學問的作用;五、全課小結,組織下

22、課 和同學一起回憶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板書設計: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1、地球的外形(不規章球體)6371 千米)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赤道周長:約 4 萬千米 表面積: 5.1 億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第 2 課時【課時內容】熟悉緯線和經線【重難點】(1)會觀看地球儀;(2)精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9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

23、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復習提問:地球的外形是什么樣的?你會描述地球的大小嗎?地球儀與地球有什么區分?2、出示地球儀,指導同學觀看上面的點和線,引出課題并板書;二、新課學習【熟悉緯線和緯度】1、老師活動:在經緯儀上指示出緯線,但不說出定義,勉勵同學嘗試概括 什么是緯線?2、同學溝通看法, 老師補充說明: 與地軸垂直并圍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叫做 緯線;3、指名上前用預備好的線繩在地球儀上圍出幾條緯線;4、總結緯線的特點(1)引導小組爭論緯線的外形、長度的變化規律、指示方向等(2)指名回答并小結板書:緯線: 與地軸垂直,并圍繞地球一周的圈 特點:指示東西方向每條

24、緯線都是一個圈緯線的長度不等5、在地球儀上找出最長的一條緯線(赤道)6、同學活動:閱讀第6 頁“ 赤道紀念碑” 材料;7、多媒體出示維度劃分圖,學習維度的劃分(自學教材第 6 頁)老師隨機說出一個緯度,同學在圖中畫一畫;也可以同桌互動嬉戲;8、明白高中低緯的劃分以及南北半球的劃分 知道赤道將地球分為南北半球;【熟悉經線和經度】1、承轉:除了緯線之外,在地球儀上仍有另外一種連接南北極并垂直于緯 線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板書)2、指名上前用線繩圍岀經線,啟示同學摸索:經線有什么特點?3、同學溝通并小結板書: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的半圓特點:指示南北方向 每條經線都是一個半圓經線的長

25、度相等 4、引導同學自學經度的劃分 在圖 1.9 上指出以下的經線(本初子午線、180 經線、20 W,20 E)5、學習東西半球的劃分;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10 頁,共 14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七年級上冊第一章任意兩條相對的經線都組成一個經線圈;如 0 和 180 ;20 W 和 160 E等,任意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兩個半球;(1)懂得以 20 W 和 160 E 劃分東西半球的緣由(2)多媒體展現東西半球的劃分圖示,引導同學

26、懂得這個經線圈的重要意義;“ 選這兩條經線主要是由于它們穿過的地區大部分是海洋,防止了把一些國 家劃分到兩個半球”三、歸納小結,列表比較 1、出示圖表,引導同學歸納小結本課內容 緯線(維度)經線(經度)外形 長度 數量 指示方向 度數范疇及標注2、老師簡潔小結,賜予勉勵性評判,激發學習愛好;3、完成地理填充圖冊四、全課小結,組織下課板書設計: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二)外形緯線(維度)經線(經度)圓線圈半個圓線圈長度各不相等(赤道最長)相等數量很多條很多條指示方向南北東西度數范疇及標注90 N0 90 S 0 180 W180 E 順著小溪堅決地走去,你定會找到迷人的大海;第 11 頁,共 14

27、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青銅峽市第六中學地理教案(丁鶴)第 2 課時【課時內容】利用經緯線確定位置【重難點】(1)會觀看地球儀、使用地球儀;(2)東西半球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經緯線的特點和經緯度的劃分,為了鞏固所學知 識,期望同學們仔細完成以下表格;緯線(圈)經線(圈)外形特點 指示的方向 長度的分布 標度的范疇 度數的變化規律 經緯度的表示方法 劃分地球半球的界線 數量特點2、指名上前在地球以上指出南半球、北半球、赤道、緯線、經線、本初子 午線等;二、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