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當代丹道醫家一一張覺人先生當代丹道醫家張覺人在四川當代中醫名家中,張覺人先生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他自號覺因老人,字夢禪,清光緒十六年(1890) 2 月出生于四川省廣安縣東岳鄉。少年迭遭不幸,9 歲喪父,13歲喪母,孤苦伶仃的他,只得跟隨伯父張義泰學習中醫。光緒三十二年(1906) , 16 歲的張覺人拜倪靜庵為師,專習中醫外科。這倪靜庵是一個神秘人物,常獨自一人到人跡罕至的深山曠野或荒園蕭寺中去煉丹(因煉丹場所最忌諱喧囂和污穢,否則易“走丹”) ,一去數日始歸。張覺人聰慧勤快,見師父用丹藥為人治病,療效如神,態度又很和藹,因此對倪靜庵十分尊敬恭順,深得倪氏的喜愛。慢慢地,張覺人從師父口中了
2、解到,金丹之術本是古代道門中人欲通過煉制和服用金丹,達到長生久視,甚至白日飛升的一種煉制藥物的方術;客觀上卻為我國古代藥物學和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煉丹需要大量采用自然界的各種物質,如常用的礦石類藥物就達六七十種之多。在長期的燒化、冶煉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了各類物質的性能和變化,積累了豐富的藥物學知識和醫療實踐經驗,發展了獨特的道家醫學和藥物學。中國古代傳統醫學有一流派就叫 “丹道醫家”, 簡稱 “丹醫” ,多攻外科。他們多屬道門,行蹤詭秘,鮮為人知。丹醫專用秘傳丹藥為人治病,有錢人隨便給酬,貧苦人則分文不取,稱為“布外功”。該派戒律極嚴,每代只傳授一人。倪靜庵把自己學到的一些丹藥秘方傳
3、授給了張覺人,并告訴他,當今最有學問的南派丹道醫家,首推貴州平越福泉山高真觀老道廖復陽。在倪靜庵的言傳身教下,張覺人對煉丹術和丹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清宣統三年(1911) ,他只身一人,跋涉千山萬水,到福泉山高真觀拜廖復陽為師。當時廖氏已年逾九旬,早已不再收徒弟,因感張覺人千里尋師之誠,破例收其為關門弟子。張氏在廖老道門下,潛心苦學丹道醫術,終于得到了廖師真傳“玄門四大丹” 。 這“玄門四大丹” ,是全真道龍門派為人治病常用的主要丹藥,即“乾坤一氣丹”,主要用于治療已潰或未潰的各種瘡瘍; “金龜下海丹”,主治壞死組織、多年潰瘍、頑固瘺管、癰疽疔毒等;“混元丹”,既可內服,亦可外用,可治30 多
4、種疾病; “毒龍丹”,適應病癥范圍甚廣,療效頗佳,可治內科疾病160余種,婦科疾病20 余種,兒科疾病30 余種,外科疾病20余種。張覺人使用這些珍貴秘方,在此后七十年的歲月里,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療效。許多外科危重病人經其治療后,無不應手而愈。民國元年 ( 1912) , 22 歲的張覺人來到重慶,在熊克武 ( 1885 1970,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任師長的四川陸軍第五師當軍醫。其時軍閥混戰,兵戈擾攘,而他受佛、道影響頗深,不堪目睹戰場上殺戳掠奪,你死我活的慘狀,遂萌出家避世之念。翌年,他離開軍醫院,入峨眉山剃度為僧。峨眉山不僅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而且據北宋
5、張君房云笈七箋等古籍記載,也是道教第七洞天,民國初年尚有少量道士。張覺人在峨眉山研讀了大量佛、道經籍,尤其對道教巨著道藏中的煉丹術部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反復的實踐。民國三年(1914) ,張覺人決心以丹道濟世惠民,乃還俗下山,先后在重慶、上海等地懸壺行醫,以善治肺癆和瘰疬聞名于世,時人謂之“虛癆專家”。在滬期間,他還拜師于“仙學”大師陳攖寧(1880 1969 年,安徽懷寧人,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九代居士,道號圓頓子,曾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門下。民國十一年(1922) ,張覺人先后到杭州葛嶺、廣東羅浮山、四川彭縣(今彭州市)葛仙山、丹景山,重慶合川銅梁洞唐代閭丘道士煉丹處等地考察古代煉丹遺址。在
6、銅梁期間,張還師事銀道源先生。銀師直承清中葉李涵虛西派,號道源 (由于李涵虛不是正式全真教徒,銀又學全真道龍門派,號合宗) 。張覺人長年累月出入名山大川,拜師聆教,識藥嘗味,精通藥理藥性,采集了許多名貴的藥材,如丹砂、水銀、麝香、珍珠、海龍、茯苓、黃精、雄黃、雌黃、曾青、礬石、靈芝等。他還經常親自煉丹造藥,除前已述外,還煉有“九轉還魂丹”、 “紫金丹”、 “濟世仙丹”、 “全生歸命丹”、“觀音膏”、 “海王膏”等等。此時的他,已十分熟悉外丹之術與醫藥之道。民國十八年(1929) ,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衛生委員會通過了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引起了全國中醫藥界的強烈反對。39 歲的張覺人與醫
7、藥界同仁一起,奮力抗爭。3 月,他被推選為四川省代表,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全國醫藥團體代表大會”,向國民政府提出抗議,要求保存和發展祖國傳統醫學。民國二十年(1931 ) ,張覺人從上海回到成都開業行醫,并繼續進行丹醫、丹藥的研究。張覺人為擴大中醫藥的影響不遺余力,他是國內多種中醫藥刊物的支持者和發行人。民國三十五年( 1946) 4 月 15 日, 著名中醫學家任應秋( 1914 1984 年,生前任全國中醫學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周復生等人在重慶創辦華西醫藥雜志,得到張覺人的大力支持。5 月,他又與余律笙、文琢之(1911 1991 年,四川射洪人,生前為成都中醫學院外科主任醫師)在成
8、都創辦了醫聲通訊。 8 月,他長期研究與實踐的結晶外科十三方考,在華西醫藥雜志上連載,引起了中醫外科界的極大重視。外科十三方是中醫外科的著名方劑,載有中醫外科的十三種方藥(即中九丸、金蚣丸、三香丸、化肉膏、藥線、紫霄膏、千槌紙、太歲墨、代針散、薰洗湯、天然散、麻涼膏、解毒膏)的制法、用法和主治。但此方長期散落在民間,被民間醫生視為枕中鴻寶而秘不外傳。據說該書系由清乾隆時期( 1736 1795) 的名醫張云航首輯而成,故又稱張氏外科十三方。張氏在乾隆年間曾執掌太醫院,于江西龍虎山遇道士呂某而得書中所載之方。該書一直由張氏家族世代單傳,至道光、咸豐時期(1820 1861 )才逐漸由其親戚傳至外
9、人。然百余年來歷代醫家對這些方劑秘而不宣,社會上只有抄本流傳。而且這些抄本來路各異,真假難辨,使人如墮五里霧中。民國二十五年(1936) ,在民間訪求此書已達十余年之久的張覺人偶于重慶一舊書肆中尋得咸豐五年(1855)的外科十三方完整抄本一冊,立即以重金購回。次年除夕,張氏又在成都古舊書店里購得蓬萊山樵的集驗方一部,末卷亦附有外科十三方,但所附之方殘缺不全,實際上僅數方而已。惟其首方“中九丸”卻較完整,可與舊抄本及歷年師友授受之各種抄本相印證。這“中九丸”是長期流傳于我國西南地區民間醫生中的一個秘方,對治療骨關節結核、瘰疬、梅毒等難治之癥有特效。張覺人先后拜訪了七位使用“中九丸”的外科醫師,得
10、到的方法和配伍都各不相同。而且甲說我的是真傳,乙說吾方乃秘授,令人莫衷一是。張覺人通過多方考證和無數次的臨床實踐,終于獲得了療效滿意的“中九丸”配方,目前有人正嘗試用此藥治療癌癥。張覺人的外科十三方考對中醫外科方劑學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研究中醫外科療法的重要 文獻” 。 1949 年, 外科十三方考由華西醫藥雜志社印行專冊。 1955 年經過修訂,由上海千頃堂書局正式出版發行。張覺人在自序中說: “予今老矣,深恐此三十年苦心搜求之濟世良方隨吾身以湮沒,故特就所知及臨床實驗之心得, 考而表彰之;并將各方書中與十三方有關之方摘錄于后,以資參證。俾我國民間之外科療法得以大放光明于現代,則余愿足矣
11、!”1956 年, 張覺人調到成都市衛生局中醫科工作。翌年調成都市中醫院,擔任外科臨床工作。1959 年調成都中醫學校任教,負責講授外科學、中藥學、方劑學等課程。他興趣廣泛,對道家氣功、中草藥及現代化學都有深入的研究。從1956 年到 1966 年,他先后在中醫雜志、 上海中醫雜志、 廣東中醫等刊物上發表了玉真散對破傷風的療效、 蟾酥丸的研究、 油浸白果治療肺結核、 白玉丹治瘰疬、 馬前子的臨床運用、 靈藥秘方注釋等論文。并為成都中醫學校主編了外科學講義、 方劑學講義、 本草學講義等內部教材。其撰寫的五禽氣功(易筋經)1965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972 年, 82 歲高齡的張覺人從
12、成都中醫學校退休。但他壯心未已,以驚人的決心和毅力從事畢生經驗的整理總結工作。他除繼續在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外,還用十年之功,不分寒暑,精心撰寫他的代表作中國煉丹術與丹藥 。該書近十萬字,分上、下兩篇。上篇精湛地概述了中國煉丹術從創立到發展的歷史,詳細地介紹了古代文獻特別是道藏中有關煉丹術的珍貴記載,系統地講解了煉丹臨爐的基本知識和技術要領,說明中國醫用丹藥是從古代煉丹家的“金丹術”衍化而來。下篇是全書的重點,他無私地公開了大半生搜集來的丹藥中最有效、最常用的三十個秘方、 驗方, 并詳細地說明了使用這些丹藥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這些方劑,有的是師傳,有的是友授,有的是自己研制發明的,有的是錄
13、自經典文獻記載,經過臨床實踐證明療效顯著的,還有的是張覺人自己耗費金錢花高價從別人手中買來的靈驗秘方。人品高潔的張覺人在這本書的“前言”里坦露心聲“我要像蠶吐絲一樣,把最后一根絲都吐出來獻給人民” 。他早年費盡千辛萬苦得來的“玄門四大丹”,也在這本書里全部貢獻了出來。凡聞之者,無不為之感動!1981 年 6 月, 中國煉丹術與丹藥一書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至今已重印四次,印數近三萬五千冊,仍供不應求,不少人將此書奉為秘本。1981 年 11 月 7 日,德高望重的張覺人先生走完了光明磊落的人生旅程,在成都安詳辭世,終年91歲。2001年12月,四川省志人物志為張覺人先 生立傳。外科十三方考外
14、科十三方考一書為張覺人先生輯校。本書為一部外科著作,同時也是丹道醫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外科十三方”約起自明代,但此十三方多為鈴醫不傳之秘,師傳徒受,各有隱藏,世人甚至歷代諸多醫家都不能窺其全貌。張覺人先生歷數十余年,廣為搜求諸方,將所搜集的各種抄本,結合自己長期臨床經驗輯成外科十三方考一書。本書內容翔實,將十三方的藥味組成、丹藥配置方法、功用主治、用藥禁忌等丹家不傳之秘及家藏和所搜求的相關文獻資料均一一披露。本書所載各方對于今天臨床仍然具有較高實用價值,同時對于我們學習中醫外科及了解丹道醫學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煉丹術與丹藥本書組成分上、下篇及附篇三部分。上篇總論:包括有中國煉丹術的發生與發展、
15、中國古代煉丹家的目的、古代煉丹場合的內容一斑、古代文獻中最早見的丹藥記載、中國古代煉丹術的文獻試探、中國煉丹術的術語、臨爐前的準備工作等八個章節,把中國煉丹術的發生、發展情況和主要內容作了扼要介紹。下篇各論:分別敘述了氯化汞、硫化汞、氧化汞三個獨特內型中的典型丹藥,同時敘述了升丹、降丹、燒丹,對丹四個類型中的丹藥方劑140 余個,把師傳、友授及各有關文獻中比較實際而有意義的丹藥方劑分門別類地歸納起來,并在每一類型丹藥方后附以簡表以資參考。附篇“編后瑣言”:把以前各章未談到或已談見詳而又必須提出再談的一些瑣碎問題均在這一篇中逐條做出交代,使讀者閱讀之后可以體會到丹藥的制法和運用。本書所載丹藥制備等內容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而其中丹藥方劑對于今天臨床仍然具有較高實用價值,本書對于我們學習中醫外科及了解丹道醫學具有重要意義。丹藥本草丹藥本草是我國著名的丹道醫家張覺人先生整理編訂的一部丹藥學專著。是專門記載煉丹藥物的讀物。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載有崔昉的外丹本草一書,可惜書早已亡佚,無從知道其內容,但顧名思義知道它是偏重外丹方面的本草類書。本書則外丹、醫藥并重,故名丹藥本草,內容為:元素、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具顏色翻新考核試卷
- 電視機邊緣計算在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的能源管理與節能考核試卷
- 空中交通管制員英語能力考核試卷
- 社會看護服務的質量提升路徑考核試卷
- 緊固件企業與質量管理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行業組織作用發揮與挑戰應對策略探討考核試卷
- 石棉制品在醫療設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煙臺一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考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唐山師范學院《西醫婦產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個體工商戶公司章程(標準版)
- 智能建造施工技術應用實施方案
- 違章建筑拆除服務投標方案
- Module10++Unit1+What+did+you+put+in+your+bag-說課【知識精講精研】外研版(一起)英語五年級下冊
- 《古羅馬人的數字》課件
- 注塑工藝培訓-課件
- 羅馬書1-3講-羅馬書的背景原因引言-唐崇榮牧師
- 《素描》教案-第四章結構素描
- 會計事務所內控審計所需資料清單
- 藏羚羊的介紹
- 林則徐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