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魚出血病【本病特點】病原體為呼腸孤病毒屬雙鏈RNA的草魚出血病病毒(GCHV)。病魚癥狀為各器官組織不同程度充血、出血,魚體暗黑而微紅,小魚在亮光透視下可見皮下肌肉充血出血,魚體側皮膚下的肌肉呈點狀或斑塊狀充血,嚴重時全身肌肉呈鮮紅色;病魚口腔、上下頜、頭頂部、鰓蓋、鰓、鰭條基部充血,出現“白鰓”,有的眼球突出;腸壁充血,但有韌性不糜爛,腸道無食物;有的病魚因失血,肝、脾、腎呈灰白色。該病在我國是草魚魚種培育階段一種廣泛流行、危害性大的病毒性疾病,各養殖區都有發現,主要危害520厘米長的草魚種,有時2齡以上的草魚也發病。每年69月水溫2033C時發生流行,最適流行水溫27-30,死亡率可達6
2、080。人工感染,一般710天發病死亡。【防治方法】徹底種塘前用聚乙烯毗略烷酮碘(PVP-I、伏碘)60毫克升藥浴25分鐘。注射或浸泡草魚出血病組織漿滅活疫苗或細胞弱毒疫苗進行預防,袋內充氧05疫苗浸浴夏花74小時,8厘米以上草魚腹腔或背鰭基部注射疫苗0.30.5毫升,免疫力可保持14個月。發病季節夏花魚種每兩周用伏碘拌餌投喂1次,每尾0.01克,同時每1520天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15千克生石灰溶水全池潑灑1次。每100千克魚每天用O5千克大黃、黃柏、黃芩或板藍根單用或合用)加05千克食鹽拌餌投喂7天。每100千克魚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頭和鹽各0.5千克起打漿后拌米糠制成藥餌投喂7
3、天。傳染性胰腺壞死病【本病特點】病原體為傳染性胰腺壞死病毒(IPNV)。病程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型病魚體色無大變化,肛門常拖有一條線狀粘液便,突然離群狂游、翻滾、旋轉,間隔片刻又重復發作,直至死亡,病程僅12小時,病魚胸腹部呈紫紅色,鰭基部有出血點。慢性型病魚體色發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鰭基部及腹中線出血,病魚常停于水底或口網柵兩側。解剖可見內部胰腺充血,肝、脾、腎蒼白貧血,消化道通常無食物,有乳白色或淡黃色粘液,呈卡他性腸炎。該病廣泛傳播于北美洲和歐洲,在我國東北、山西、山東、甘肅等地也出現流行,主要危害虹鱒、紅點鮭等1470 H齡的魚苗和幼魚,流行水溫1015,死亡率可達80%1
4、00,魚越小死亡率越高。15厘米以上的魚很少發病,多呈隱性感染。帶病毒的成魚是最重要的傳染源,也可通過卵子、精子、糞便及被污染的水和漁具傳播。該癇最明顯的持征是胰臟壞死,根據癥狀和流行情況初診,腸道內粘液物在510福爾馬林溶液中不凝固,對本病有診斷價值,用直接熒光抗體法可迅速正確地檢出組織及培養細胞內的病毒。 【防治方法】建立檢疫制度,嚴格隔離病魚,不用帶病毒的親魚、魚卵、魚苗及魚種。嚴格進行消毒,切斷感染源,強化魚卵孵化和魚苗培育的消毒處理。對發眼魚卵用5060毫克升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浸浴15分鐘。發病早期每千克餌料拌伏碘152克投喂,連喂15天,可降低死亡率。 傳染性造血器官壞
5、死病 【本病特點1病原體為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病毒(IHNV)。病魚體色發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肌肉、鰭條基部充血,體側肌肉組織呈典型的出血斑塊,肛門常拖有一粗長的白色粘液便。病魚嚴重貧血,鰓蒼白,肝、腎、脾顏色變淡,腎臟和脾臟的造血組織嚴重壞死,腸出血。魚苗突然死亡是該病特征之一,發病初期病魚游動緩慢,呈昏睡狀,隨水漂流,時而出現痙攣,常狂游后不久死亡。該病流行于北美洲,1985年傳入我國東北地區,主要危害虹鱒,大麻哈魚,特別是剛孵出的魚苗到4周齡的魚種,2齡以上魚不發病。水溫413C時流行,以810發病率最高死亡率可達50%-100。患過IHNV殘存下來的帶病毒魚是主要傳染源,病毒可通過
6、魚卵、精液、排泄物、水等傳播。根據癥狀可初步診斷,如魚苗突然死亡、病魚肛門拖有二條較粗長、結構粗糙的粘液便,用血清中和試驗、熒光抗體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法可確診。【防治方法】參見傳染性胰腺壞死病的防治。鯉痘瘡病【本病特點】病原體為鯉皰疹病毒。病魚初期體表出現小的斑點,并覆蓋一層薄的白色粘液,以后變厚增大,且形狀大小各異,直徑1厘米至數厘米,厚15毫米,形狀如痘瘡,嚴重時融成一片,蔓延至全身。增生物表面初為光滑,后變粗糙、玻璃樣或蠟樣,顏色由淺乳白色、奶油色漸變成淡紅色至灰色。病魚的生長受影響,脊椎受損害,甚至骨骼軟化。魚體消瘦、游泳無力而死亡。該病流行于歐洲、日本、朝鮮及我國,主要危害1齡以上的
7、鯉魚和鯽魚,流行于冬季和早春低溫季節,水溫1015C、水質肥沃的水體易發病,水溫升高時會逐漸自愈。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傳播。根據癥狀和流行情況初診,電鏡觀察或分離培養可確診。【防治方法】加強綜合預防措施,嚴格檢疫制度,隔離病魚。流行地區改養對該病不敏感的魚類。將病魚放到清水或流水中飼養一段時間,體表的“增生物”會逐漸睨落。升高水溫及適當稀養有預防效果。用紅霉素041毫克升全池遍灑,對治療痘瘡病有一定的效過。鰻開口病毒病【本病特點】現認為由一種DNA病毒引起。病鰻身體暗灰色,口張開朝上,口腔上顎發紅,口腔粘膜充血、浮腫,口腔肌肉糜爛,用手輕壓頭部有血液從口腔流出,嚴重時下頜骨斷裂,口腔完全失去張閉能
8、力,不能進食和呼吸。頭部肌肉出血,嚴重的肝臟充血腫大,甚至潰瘍,脾腎略腫大,有的還出現鰭條充血、蛀鰭或爛鰭癥狀。該病1982年在我國福建養鰻場首次發現,發病水溫2530,發病季節610月,78月為發病高峰期。該病流行不普遍,可一旦發病,死亡率較高。【防治方法】投喂新鮮飼料,保證飼料中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B6)和無機鹽的添加量。一旦發病,將鰻魚轉入新池,原池用30毫升升的福爾馬林溶液消毒。每25千克飼料添加大蒜素510克,每星期投喂23次,對預防該病有一定效果。發病池可施用聚維酮碘、大黃等藥物。鰻狂游癥【本病特點】病原體為鰻冠狀病毒樣病毒。發病初期體表無明顯癥狀,病鰻逆水游或成曲線狀快
9、速游動,隨后頭部露出水面,間隔性竄游,食欲減退,幾天內大量病鰻集中于排污口或池邊死亡。病鰻頭吻部、鰓部出現明顯腫脹,下頜充血,體表粘液減少,肛門紅腫,嚴重的頭尾出現潰爛,肝臟腫脹,腸道暗紅。死鰻身體僵硬,頭上揚,口張開。該病是歐洲鰻鱺的主要疾病之一,發病水溫2430C,流仃于夏秋高溫季節,養殖各階段均可發生,傳染性強,常造成毀滅性死亡。可根據鰻群體癥狀及病情發展情況加以診斷,如死鰻身體僵硬、頭上揚開口等。【防治方法】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以預防為主,盡量使用“冷”性水源,加強水質管理,定期對池水消毒。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維生素C及抗病毒藥物進行預防。鱖魚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本病特點】病原體為傳
10、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病魚出現缺氧癥狀,身體失去平衡,應急反應減低,體表變黑、出血,鰓蒼白,解剖發現脾腎臟腫大,肝臟上有出血點呈土灰色,脾腎是該病毒的主要感染器官,被感染器官細胞異常腫大和組織壞死。心臟、鰓、消化道和腦也有不同程度病變。水體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該病于1995年首次在我國廣東珠江三角洲養殖的鱖魚中暴發,傳染性強,死亡率高可造成嚴重損失,發病水溫2534C,最適水溫2830。可通過組織病理觀察、PCR和核酸原位雜交等方法進行檢測。【防治方法】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以預防為主,加強檢疫消毒,流行季節應采取隔離或封閉方法,減少病原傳播。可試用藥性溫和的中西藥物,如大黃、黃連、
11、黃芩、聚維酮碘等。斑點叉尾鲴病毒病【本病特點】病原體為斑點叉尾鮰病毒(CCV)。患病斑點叉尾鮰皮膚及鰭基部出血,腹部膨脹,有的肛門突出,鰓蒼白或出血,一側或雙側眼球突出,解剖可見肌肉、肝、 腎、脾有出血區,脾臟腫大,腸灰白色無食物,腹腔有黃色譬挲紅色液體。病魚呈螺旋形游動,呆滯或頭朝上垂直懸浮水中,隨后死亡。該病有高度接觸傳染性,急性型暴發,流行水溫25以上,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下的當年魚苗魚種,需程37天,死亡率可高達95100,殘存魚生長緩慢。該病早在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暴發流行,我國對斑點叉尾鮰的引進養殖后,也應預防該病的暴發流行。【防治方法】參見草魚出血病的防治。發病季節將水溫降低到2
12、0以下,可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試用黃柏、板藍根等抗病毒中草藥。高首鱘虹彩病毒病【本病特點】病原體為高首鱘虹彩病毒(WSIV。患病高首鱘身體瘦弱,停食,病毒主要感染魚的外表皮、口腔中的粘膜和嗅覺器官的上皮細胞,受感染的細胞腫大變圓、變性和壞死,但不引起全身性感染。該病1988年在美國首次報道,主要危害高首鱘和俄羅斯白鱘,特別是高首鱘的幼苗,常導致外部繼發性寄生蟲和細菌感染,死亡率高達95。可通過組織病理上的嗜中性或嗜堿性上皮細胞異常腫大及超微結構觀測來檢測。 【防治方法】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爛鰓病(烏頭瘟)【本病特點】病原體為柱狀曲橈桿菌。病魚魚體發黑,特別是頭部,離群獨游,行動緩慢,反應遲鈍,
13、呼吸困難,食欲減退;鰓蓋內表面皮膚充血發炎,中間部位常糜爛成一圓形或不規則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鰓絲上粘液增多,鰓絲腫脹,末端糜爛,嚴重的軟骨外露,并常粘附淤泥。本病常年可見,全國各養殖區都有流行,主要危害草魚、青魚,從魚種到親魚都可受害,鯉魚、鯽魚、鰱魚、鳙魚也可被感染;水溫15C以上開始發生,1530間水溫越高越易暴發,流行季節410月,79月最嚴重,常與腸炎、赤皮病并發,死亡率高。感染由魚體與病原菌直接接觸引起,特別是鰓受損(被寄生、機械損傷)后更易被感染,帶菌魚和破菌污染的水源及塘泥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防治方法】徹底清塘,魚種下塘前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浴1030分鐘,或24的
14、食鹽水浸浴5一10分鐘。發病季節每月全池潑灑生石灰1次,使pH值保持在8在右(水深l米每畝用1020千克)。發病池塘用含氯消毒劑或季銨鹽類消毒劑遍灑消毒。全池遍灑五倍子(先磨碎后用開水浸泡),使池水濃度成24毫克升。每100千克魚用穿心蓮05千克(水煮2小時)拌飼料投喂,連喂35天。在遍灑外用藥的同時,每100千克魚每天用磺胺-2,6-二甲氧嘧啶1020克拌餌投喂,第1天藥量加倍。紅霉素粉00503毫克升全池潑灑。赤皮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熒光假單胞菌。病魚體出血發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和腹部最為明顯,部分或全部鰭條基部充血,鰭的末端腐爛,常爛去一段,有的出現蛀鰭;體表病灶常繼發水霉感染
15、,魚的上下顎和鰓蓋部分充血,出現塊狀紅斑;有的鰓蓋出現“開天窗”,有的魚腸道亦充血發炎。該病又稱赤皮瘟或擦皮瘟,是草魚、青魚的主要疾病之一,鯉魚、鯽魚、團頭魴也可感染,全國各養魚區四季都有流行,以江浙一帶最為嚴重,常與腸炎、爛鰓病并發;傳染源是被病原菌污染的水體、工具及帶菌魚。體表被寄生蟲寄生受損也常導致感染。鏡檢菌體并鑒定可確診該病。【防治方法】預防和治療同爛鰓病。在捕撈、運輸、放養過程中,仔細操作,不要傷及魚體。每10()千克魚每天用磺胺甲基異噁唑10克或含01的氟哌酸投喂藥餌,連用56天。每50千克魚用金櫻子嫩根(焙干)150克,金銀花j00克,青木香l00克,天葵子50克,碾粉或煎水去
16、渣拌餌投喂,每3天為1個療程,該法對草魚赤皮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爛尾病【本病特點】是草魚魚種階段的一種常見病,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如溫和氣單胞菌、熒光假單胞菌、點狀氣單胞菌、柱狀曲橈桿菌等。病魚游動緩慢,食欲減退,嚴重時魚體失去平衡,頭部朝下,魚體與水面垂直;尾部鱗片脫落,發炎,有時繼發水霉感染;有的鰭條充血,鰭條末端蛀蝕,鰭間組織破壞,鰭條散開;嚴重時尾柄肌肉潰爛,甚至尾部爛掉。該病為多發病,只要魚的尾部受到損傷,魚體抵抗力下降水質污濁、水中細菌較多時,就易暴發流行。【防治方法】同赤皮病。頭白嘴病【本病特點】病原菌不明,有的稱是一種粘球菌。病魚從吻端到眼球一段的皮膚色素消退變為乳白色,唇似腫
17、脹,張閉失靈,造成呼吸困難,口周圍皮膚糜爛,微有絮狀物粘附其上;池邊觀察水面游動的病魚,可見“白頭白嘴”癥狀,病魚取出水面,該癥狀不明顯;個別病魚顱頂充血,出現“紅頭自嘴”癥狀;病魚反應遲鈍,漂游下風近岸水面,不久死亡。該病是淡水養殖中夏花培育池中常見的一種嚴重疾病青龜、草魚、鰱魚、鳙魚、鯉魚等魚苗和夏花魚種都可發病,尤其是夏花魚種,一般魚苗養殖20滅后,如不及時分塘就易發生該病,發病快,來勢猛,死亡率高。該病流行于夏季,5月下旬開始,6月為發病高峰,7月下旬以后少見,我國長江、西江流域常見,以華中、華南地區最為流行。根據癥狀和流行情況初診,但應與車輪蟲大量寄生時的“白頭門嘴”癥狀相區別,確診
18、需鏡檢患處粘液,可見大量滑行的桿菌。【防治方法】同細菌性爛鰓病的預防和治療。魚苗的放養密度要合理,并加強飼養管理,保證餌料充足并及時分塘。取新鮮烏蘞莓搗爛,加硼砂全池潑灑,使池水烏蘞莓濃度為57毫克升,硼砂濃度為1215毫克升,連續使用35天;或每100千克魚種用烏蘞莓干粉05千克,拌餌投喂,連用35天。腸炎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腸型點狀氣單胞菌。病魚離群獨游,魚體發黑,食欲減退、停食。發病早期腸壁局部充血發炎,腸腔內無食物或僅后段有少量食物,腸內粘液較多;后期全腸呈紅色,后腸充血最為明顯,腸內無食物,只有淡黃色粘液,肛門紅腫。2齡以上的大魚,患病嚴重時腹部膨大、積水,腹壁有紅斑,整個腸壁因瘀
19、血呈紫紅色,腸內粘液多,用手輕壓腹部,有膿狀黃色粘液從肛門流出。該病是危害草魚、青魚的嚴重疾病之一,鯉魚也有少量發生,從魚種到親魚都可受害,一般死亡率50左右,高的可達90以上,水溫18以上開始流行,流行高峰為2530,流行季節49月,全國主要養魚區均有發生,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并發。取病魚肝、脾、腎心血接種R-s培養基,如長出黃色菌落,則可確診為細菌性腸炎。【防治方法】投喂新鮮餌料,流行季節常用含氯消毒劑對池水消毒。用磺胺嘧啶類藥物制成藥餌投喂,每100千克魚種用510克,連用6天。每50千克魚用黃連100克,黃柏200克,苦木150克,金銀花120克,山楂90克,石菖蒲60克,雞內金4
20、0克,甘草15克,共同研細成粉末,將10千克青草淋濕,切成16厘米長,用木棒或竹竿將青草擋在魚塘一角,將上述藥粉趁無風時,撒在青草上面,讓魚連草帶藥服食,隔天1次連服3次即愈。還可選用大蒜、地錦草、鐵莧菜、辣蓼、穿心蓮、地榆等中草藥。打印病(腐皮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點狀氣單胞菌點狀亞種。病魚病灶主要發生在背鰭和腹鰭以后的軀干部分,其次是腹部兩側,尤以在肛門兩側常見,極少數在魚體前部,親魚病灶無固定部位。患病處先出現圓形、橢圓形紅斑,似在魚體表加蓋紅色印章,故稱“打印病”。隨著病情發展,病灶中間鱗片脫落,壞死的表皮腐爛,露出白色真皮,病灶直徑逐漸擴大和深度加深,形成潰瘍,嚴重的甚至露出骨骼和
21、內臟。病魚游動緩慢,食欲減退,最終衰竭而死。該病主要危害鰱魚和鳙魚,從魚種到親魚均可受害,特別是親魚更易被感染,嚴重的發病率可達80以上,病程較長,雖不引起大批死亡,但嚴重影響魚的生長、商品價值和親魚的性腺發育和產卵,嚴重的可導致死亡。全國各地都有流行,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夏、秋季常見。該病原菌為條件致病菌,當魚體受傷時易感染發病。根據癥狀可作初診確診須作細菌培養或用熒光抗體法診斷。【防治方法】 同細菌性爛鰓病的預防。親魚患病時可用l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病灶,再涂抹金霉素或四環素軟膏,嚴重的每千克魚肌肉或腹腔注射硫酸鏈霉素20毫克或金霉素5毫克。每畝水面用22。5千克苦參熬汁,或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1
22、4克全池潑灑。細菌性敗血癥【本病特點】又稱淡水養殖魚類暴發性敗血癥、溶血性腹水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性疾病等。據報道。病原菌可能為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魯克氏耶爾森菌等。該病癥狀表現多樣化。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時,病魚口腔、頜部、鰓蓋、眼眶、鰭基和魚體兩側輕度充血,腸道內尚有少量食物;隨著病情發展,充血現象加劇體表嚴重充血和內出血,眼球突出,肛門紅腫,腹部膨大,腹腔積有腹水,鰓、肝、腎臟顏色變淡,呈花斑狀,肝、腎、脾臟腫大,脾呈紫黑色,膽囊大,腸系膜、腹膜及腸壁充血,腸內無食物,多粘液,病魚嚴重貧血。該病在我國是危害魚的種類最多、流行區域最廣、流行季節最長、造成損失最大的一種急性傳
23、染病,發病季節411月,水溫936,南方各省區可提早到2月底發病。該病主要危害鯽魚、團頭魴、鯪魚、鰱魚、鳙魚、鯉魚、草魚等各齡魚,發病率60一100,死亡率20%95,水溫持續在28以上及高溫季節后水溫保持在25以上的養殖區更為嚴重。【防治方法】徹底清池,改落生態環境。流行季節定期對池水用含氯消毒劑消毒,并殺滅魚體外寄生蟲。發病魚池制備藥餌投喂,每千克魚每天用氟哌酸1020毫克,或霉素50毫克,連用35天。豎鱗病(松球病、鱗立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水型點狀假單胞菌。病魚體表粗糙,部分鱗片向外張開像松球,鱗囊內積有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滲出液,致使鱗片豎立,手指輕壓鱗片,滲出液從鱗片下噴射出來,鱗片
24、隨之脫落,有時伴有鰭基充血,皮膚輕微發炎,脫鱗處形成紅色潰瘍;病魚眼球突出,鰓蓋內表皮亢血,腹部膨脹,腹腔常積有大量腹水;癇魚鰓、肝、脾、腎顏包變淡、貧血,離群獨游,游動緩慢,呼吸困難,繼而腹部向, 23天后死亡。該病主要危害鯉魚、鯽魚、金魚、草魚、鰱魚等,在我國東北、華中、華東養魚區常有發生,在鯉魚產卵期和越冬期危害嚴重,一般以4月下旬到7月上旬為上要流行季節,從較大的魚種到親魚均可受害,死亡率達50%以上。該病原菌是條件致病菌,發病與魚體受傷、池水污濁及魚體抗病力降低有關。根據癥狀和鏡檢鱗囊內滲出液,可見大量短桿菌,即可診斷。【防治方法】養殖過程中防止魚體受傷,定期潑灑含氯消毒劑。親魚患病
25、,腹腔注射硫酸鏈霉索1520毫克千克。用2%3食鹽水浸浴癇魚51O分鐘,或用浸泡后的苦參水浸浴2030分鐘,連續45天。每100千克魚每天用磺胺二:甲基嘧啶(SDM)1020克或土霉素2.55克投喂藥餌,連喂47天。20升水中,加搗爛的大蒜100克,浸浴病魚10分鐘,每天1次,連用23天。 每畝用5千克艾蒿根搗爛加生石灰15千克全池潑灑。鯉白云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惡臭假單胞菌。病魚初期體表有點狀白色粘液物附1,并逐漸蔓延擴大,嚴重時全身好像布滿一片白云,頭部、背部及尾鰭處粘液更為稠密,后期鱗片基部充血、脫落;體內肝、腎臟充血。病魚靠近網箱邊游動緩慢、停食。不久死亡。流行于水溫618,稍有流水
26、、水質清瘦、溶氧充足的網箱養鯉魚和流水越冬池中易發生,魚體受傷后更易暴發,常與豎鱗病、水霉病并發,死亡率高達60以上,水溫20以上時該病不治而愈。同網箱的草魚、鰱魚、鳙魚、鯽魚不感染此病。根據癥狀及流行情況初診,進行病原菌的分離鑒定確診。【防治方法】選擇健壯、無傷的魚種進箱養殖,進箱前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藥浴。加強管理,盡量縮短越冬停食期。發病時,在網箱內遍灑福爾馬林或新潔爾滅,同時用磺胺類藥物拌藥餌投喂。疥瘡病【本病特點】鯉科魚類病原菌為疥瘡型點狀氣單胞菌。國外報道鮭科魚類由殺鮭氣單胞菌引起。病魚背部一處或數處形成隆起,隆起處的鱗片覆蓋完好,該處的皮膚和組織充血發紅,肌肉溶解,呈混濁灰黃色凝
27、乳狀,并逐漸形成膿瘡,瘡內充滿含血的膿汁和大量細菌;鰭條基部常常充血,輕度或嚴重“蛀鰭”;病情嚴重的魚,腸道也充血發炎。鯉科魚類疥瘡病主要危害青色、草魚、鯉魚、團頭魴,鰱魚、鳙魚也偶有發生。我國主要養魚區都有發現,但以江浙一帶最為嚴重。該病無明顯的流行季節,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當環境條件惡化7支魚體受傷時更易發病 根據癥狀、病理變化硬流行病情況可作出診斷,但應與有些孢子蟲寄生肌肉中引起的體表隆起相區別,鏡檢病灶,可見大量桿菌。【防治方法】同赤皮病的防治。羅非魚潰瘍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嗜水氣單胞菌嗜水亞種。發病初期體表病灶部位鱗片豎起,并逐漸脫落,病灶潰爛成血紅的斑塊狀凹陷,肌肉外露,嚴重時可爛
28、及骨骼。病灶無特定部位,可出現在頭部、鰓蓋、鰭條、軀干等,多時可達數十個。解剖可見肝由肉紅色變為褐色,膽囊腫大l倍,呈墨綠色。該病另一癥狀為腸炎型,表現為肛門及肛門附近的皮膚發紅,腸亦發紅,癥狀較輕。此病主要危害工廠化養殖和越冬加溫養殖的羅非魚,魚種、成魚、親魚均可發病。當養殖密度大、水質差、溫差大、魚體抵抗力低時易發病,嚴重時感染率可達50,以上,從越冬開始到次年45月均可發生流行。【防治方法】徹底清塘,羅非魚進越冬池前用3一4食鹽水浸浴51O分鐘。越冬期,定期潑灑生石灰,使池水保持弱堿性,發病時全池遍灑含氯消毒劑消毒。發病早期,將病魚移入水質清新、水溫穩定的池中投喂優質餌料,病魚會逐漸II
29、愈。以氟哌酸拌餌投喂,每100千克魚第1天用2克,隨后減半,連喂57天。病情嚴重的親魚背部肌肉注射硫酸鏈霉素20毫克千克。鰻赤鰭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嗜水氣單胞菌。病鰻軀干和頭部的腹側皮膚、臀鰭、胸鰭常充血發紅,嚴重的可見出血斑、肛門紅腫。病魚初期食欲不振或不進食,隨后離群慢游或靠池壁靜止不動有的頭部向上,無力“豎游”,多數幾天內死亡。解剖可見腹腔常有點狀出血,肝臟由于嚴重瘀血呈暗紅色,有時可見出血斑,腎臟腫大,腎小球和腎小管明顯病變,腸壁局部或全腸充血,失去彈性。腸內無食物,有黃色或乳白色帶血的粘液。腸道睨屑性卡他炎癥是本病的一個重要特征。當體表嚴重出血時,鰓、肝、腎、脾的顏色變淡,病題嚴重
30、貧血。該病是各種規格鰻魚的一種常見病,主要由腸道感染,帶菌鰻鱺是主要傳染源,在春季水溫上升期、秋季水溫下降期以及天氣不穩定的梅雨季節易發生流行,嚴重的常引起敗血癥,造成大量死亡。診斷須進行細菌的分離鑒定。快速診0可用熒光抗體法。【防治方法】全池遍灑含氯消毒劑消毒。每l00千克魚每天用磺胺一2,6一二二甲氧嘧啶或磺胺甲基異噁唑1520克拌餌,分2次投喂,連喂710天;或用土霉素、四環索1。520克拌餌投喂,連喂57天。鰻紅點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鰻敗血假單胞菌。病鰻體表各處點狀出血,以下頜、鰓蓋、胸鰭基部、軀干腹部最為嚴重,出現上述癥狀12天后后外亡。由病原菌入侵皮膚后在表皮基底膜和真皮層大量繁
31、殖,引起毛細血管充血,導致滲出性出血和破裂性斑塊狀出血,血液和粘液一起在體表形成紅色漿糊樣,又稱“血糊病”。解剖病鰻,腹膜呈點狀出血,肝腫大,瘀血嚴重,呈網狀或斑塊狀暗紅色;腎臟腫大軟化可見瘀血或出m引起的暗紅色斑紋;脾臟腫大,呈暗紅色,也有的表現為貧血、萎縮;腸壁充血。該病主要危害日本鰻。歐洲鰻不易感染,流行于日本、英國及我國臺灣等地,存日本是危害嚴重的一種魚病,發生于含鹽分鰻池,流行時間為26月和10一11月,其中45月是流行高峰。流行水溫1225,超過2512時很少發病。帶菌鰻鱺及被菌污染的成淡水是主要的傳染源。根據病鰻體表各處點狀出血及用手摸患處有帶血的粘液可初診,早期需做病原菌分離鑒
32、定才能確診。【防治方法】將水溫控制在2627,保持1星期,可以防止病菌繁殖減少鰻鱺死亡。充分換注淡水,降低池水鹽度,用含氯消毒劑全池潑灑消毒。每100千克魚用土霉素1.52.0克或磺銨甲基異噁唑1520克拌餌投喂,連喂5天。鰻愛德華氏病(肝腎病)【本病特點】病原菌為福建愛德華氏菌。也有的報道指出,該病由遲鈍愛德華氏菌引起。該病癥狀分為肝臟型和腎臟型兩種,少見同時侵染肝、腎的。病魚體色發黑,游動緩慢,軀干腹側和臀鰭由于充血、出血而發紅,嚴重時鰓貧血。腎臟型病鰻肛門嚴重充血發紅,以肛門為中心,軀干部脹成丘狀,甚至附近皮膚充血、出血,隨之出現軟化變色區。肝臟型病鰻初期癥狀不明顯,后期前腹部腫脹顯著,
33、嚴重的腹壁潰爛穿孔,甚至可見糜爛的盱臟,有的出現腹部皮膚出血癥狀,解剖可見病魚的腎臟、肝臟腫大軟化,形成許多膿瘍病灶,有的合并成大病灶,流出膿汁后形成大的洞穴。本病在日本及我國臺灣和東南沿海各省養鰻場都有流行,主要危害日本鰻和歐洲鰻,各階段都可被感染,但以白仔、黑仔和養成階段常見,可引起大量死亡。晚春到秋季均可發生,尤以夏季高水溫(30左右)時為流行盛期。該病菌僅侵染魚的肝臟或腎臟,在其上形成很多膿瘍病灶,以此可作初步診斷,確診須對病原菌進行分離和鑒定。【防治方法】預防同細菌性爛鰓病。治療以外消內服并重,用O507食鹽水或噁喹酸3毫克升浸浴病鰻2448小時。每千克鰻用士霉素100毫克、新諾明1
34、00200毫克或氟哌酸70毫克(或其他喹諾酮類)拌餌料投喂,連用35天。病霉病(水霉病)【本病特點】常見的病原菌為水霉科的水霉和棉霉兩屬的10余種。發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當肉眼可見時,菌絲已在魚體傷口侵入并向內外生長,似灰白色棉花狀,俗稱“生毛或“白毛病”。霉菌分泌的大量蛋白質分解酶分解魚的組織,魚體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魚游動遲緩,食欲減退,最后瘦弱而死。在魚卵孵化過程中,也常發生該病,菌絲侵入卵膜內,并向外叢生大量外菌絲,稱為“卵絲病”,被寄生的卵,外菌絲呈放射狀,又稱“太陽仔”。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廣泛存在,四季都可出現此病,全國各養殖區都有流行,且對寄主魚無選擇性,從卵到各齡魚都可被感染,
35、患病原因是由于扦捕、運輸時造成魚體鱗片脫落受傷,致使霉菌侵入傷口而感染。魚卵孵化季節水溫(18左右)最適于水霉菌的生長繁殖,常造成大批魚卵被寄生而死亡。【防治方法】魚池和孵化設施徹底消毒。操作時盡量勿使魚體受傷,越冬魚種池密度不宜過高。發病時全池潑灑食鹽和小蘇打合劑(1:1),使池水濃度成8毫克升。用34的食鹽水浸浴病魚5分鐘或0506食鹽水浸浴1小時。親魚繁殖時,受傷后用磺胺軟膏或10高錳酸鉀溶液涂抹傷處,嚴重的注射鏈霉素5萬10萬單位千克。魚卵采用淋水孵化,可減少水霉病發生。鰻魚池用亞甲基藍潑灑,使池水濃度成23毫克升。水深1米每畝水面用5千克菖蒲、051干克食鹽和1520千克人尿全池潑灑
36、。鰓霉病【本病特點】由水霉目鰓霉屬一些種類寄生引起。我國魚類上寄生的鰓霉從菌絲的形態和奇生的情況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寄生于草魚鰓上的血鰓霉,菌絲體比較粗直而少而彎曲,菌絲直徑2025微米;另一類為寄生在青魚、鰱魚、鳙魚、鯪魚、黃顙魚鰓上的穿移鰓霉,菌絲常彎曲成網狀,分枝特別多,菌絲直徑66216微米。被鰓霉寄生的病魚失去食欲,呼吸困難,游動緩慢,鰓上粘液增多,菌絲穿透魚鰓的【llL管和軟骨,破壞組織,阻塞微血管,使鰓瓣失去正常的鮮紅色,呈粉紅色或蒼白色,并常出現點狀充血或失血現象,嚴重時病魚高度貧血。此病在高溫季節(57月)流行危害我國多種淡水養殖魚類,以魚苗階段為甚,在廣東、廣西最為流行,
37、長江中下游發生也較嚴重。鯪魚苗對該霉菌最為敏感,發病率達7080,死亡率高達90以上當水質惡化、水中有機質多時,容易暴發此病,幾天內可引起魚大批死亡。用顯做鏡檢查鰓,可發現大量鰓霉寄生時可確診。【防治方法】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法。 以預防為主,徹底清塘,發病季節定期全池潑灑二氧化氯類或季銨鹽類消毒劑。經常向池中注入新水,改善魚池水質,可減少此病發生。全池潑灑硫酸銅或硫酸鋼與硫酸亞鐵合劑(5:2)07毫克/升,有一定防治效果。卵甲藻病(卵鞭蟲病、打粉病)【本病特點】癇原體嗜酸卵甲藻。發病初期,被寄生的病魚在池中擁擠成團,或在水面形成多個環游小圈,體表粘液增多背鰭、尾鰭及背部先后出現白點,并逐步蔓延擴
38、大舉尾柄、身體兩側、頭部和鰓上,隨著病情發展體表白點擴展陣接一一片,魚體像包裹一層白粉,病魚行動緩慢呆浮水面。“粉塊”脫落后皮膚發炎潰爛,常繼發水霉病,不久成批死亡。該病主要危害草魚、青龜、鰱魚、鳙魚的魚種,以夏花和剛入越冬池的魚種最易感染,流行于江西、廣東、福建等省的酸性土壤地區,池水pH值565、水溫2232、水深08米以下、放養密度大又缺氧的池塘最易暴發此病。根據癥狀可初診,鏡檢魚體上粉狀物發現卵甲藻可確診。【防治方法】發過病的池塘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流行季節定期遍灑生石灰,調節pH值為8左右,或將病魚轉到水質為微堿性的魚池內飼養。注意本病不能用硫酸銅治療,否則會加重病情。一、原生動物病隱
39、鞭蟲病【本病特點】我國危害較大的有鰓隱鞭蟲和顫動隱鞭蟲。隱鞭蟲寄主廣泛,沒有嚴格選擇性,被寄生的病魚早期沒有明顯癥狀,病情嚴重時,游動緩慢,進食減少,直至停食,魚體發黑消瘦,鰓或皮膚上有大量粘液,不久死亡。鰓隱鞭蟲主要寄生在家魚的鰓、皮膚和鼻腔,大量寄生時,鰓表皮細胞被破壞,鰓小管發炎,刺激鰓組織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呼吸困難,窒息而死。該病主要危害夏花草魚,流行于510月,以79月為甚,全國各養殖區都有流行。顫動隱鞭蟲主要寄生在家魚的皮膚和鰓上,影響魚的生長和發育,日漸消瘦死亡。主要危害3厘米以下的魚種,特別是鯪魚和鯉魚的魚苗,大量寄生時也可引起大批死亡。國外有因血液中隱鞭蟲大量寄生引起魚類死
40、亡的報道。【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徹底清塘魚種放養前,用8毫克升硫酸銅溶液浸浴1530分鐘(注意不同魚對硫酸銅的耐藥性有差異)。流行季節在食場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掛袋預防,發病時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成07毫克升。用2食鹽水或O05福爾馬林溶液浸浴病魚15分鐘以上。全池潑灑龍膽紫使池水濃度成03毫克升。水深1米,每500平方米用苦楝樹葉15千克浸泡,710天換1次,連用34次。魚波豆蟲病(口絲蟲病)【本病特點】由飄游魚波豆蟲寄生于魚皮膚和鰓上引起。被大量寄生的魚體產生過多的粘液,形成灰白色或淡藍色粘液層。還可見一些暗淡小斑點,病魚食欲減退,游動遲緩鰭條折疊,呼吸困難,寄
41、生區充血、出血,魚體消瘦貧血。病魚皮膚和鰓細胞由于寄生引起壞死,常可導致真菌和細菌的繼發性侵染。發病后23天內出現大批死亡。2齡以上鯉魚患病嚴重時,可引起鱗囊內積水出現“豎鱗”癥狀。該病全國都有流行,危害各種淡水魚,當養殖密度過大、餌料不足、魚體消瘦時更易引起魚苗、魚種的大量死亡。該寄生蟲適宜的繁殖溫度為1220,流行于冬末和春季。鏡檢可見蟲體聚集在鰓絲邊緣原地打轉,一段時間后作曲折游動前進。即可診斷。【防治方法】同鰓隱鞭蟲病。錐體蟲病【本病特點】由錐體蟲寄生于魚類血液中引起。蟲體后部長出的一根鞭毛沿身體形成波動膜,至前端游離為前鞭毛。通過寄生于魚體體表或鰓上的水蛭傳播。少量寄生時對魚體影響不
42、大,嚴重感染時,可使魚體虛弱,消瘦,出現貧血,但不會引起大批死亡。錐體蟲病流行甚廣,無論是飼養魚類或是野生魚類均有寄生,全國各地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尤以夏、秋兩季較普遍。鏡檢鰓動脈血液可發現蟲體。【防治方法】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法。徹底清塘,殺滅水蛭進行預防。六鞭毛蟲病【本病特點】我國常見的有中華六鞭毛蟲和鲴六鞭毛蟲。可在腸內形成胞囊,寄主吞食胞囊而感染。中華六鞭毛蟲寄生于鯉魚、鯽魚、草魚、青魚、魴魚、鰱魚、鳙魚等魚的腸、膽囊、膀胱內,鲴六鞭毛蟲寄生在銀鲴、黃尾密鲴、細鱗斜頜鲴的腸、膽囊、膀胱內。這些鞭毛蟲在肝、腎、心臟、血液中也可找到。被寄生的病魚失去食欲,消瘦,行動遲緩,可引起死亡。全國各養魚區都
43、有發現,以草魚為常見。四季都可找到,但以春夏、夏秋之際為普遍。【防治方法】目前無有效的防治方法。內變形蟲病【本病特點】國內常見的為鯇內變形蟲,寄生于2齡以上草魚的直腸腸粘膜(也有發現10厘米左右的草魚被寄生)。蟲體聚集在距肛門610厘米的直腸附近,分泌溶解酶溶解組織和靠偽足的機械運動穿入腸粘膜組織。嚴重時后腸出現卡他性腸炎和潰瘍,流出乳黃色粘液,與細菌性腸炎相似但無細菌性腸炎的其他癥狀。并常與六鞭毛蟲、腸袋蟲同時存在,或與細菌性腸炎形成并發癥。該病在長江中下游和西江流域養魚區都有發現,但廣東、廣西較為流行。流行季節69月,常與細菌性腸炎一起暴發流行病。診斷時可剖開魚腹,觀察魚腸病變情況,如發現
44、病魚后腸形成潰瘍,腸粘膜組織遭到破壞,充血發炎,但肛門不紅腫,即可療診。取后腸粘液,在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鯇內變形蟲。【防治方法】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蟲病(球蟲病)【本病特點】我國淡水魚體內寄生的*蟲有30余種,常見的有青魚*蟲、鯉魚*蟲等。青魚*蟲寄生在青魚的腸粘膜或膽管的上皮細胞內,少量感染時,癥狀不明 顯,嚴重寄生時,病魚鰓瓣蒼白,腹部膨大,腸道前段腸壁 上有許多白色小結節,腸管的粗度是正常的23倍,白色結節是卵囊聚集而成的,嚴重時腸壁潰爛穿孔,魚體發黑, 失去食欲,游動緩慢。青魚*蟲病主要流行于江浙一 帶。對1、2齡青魚可造成嚴重損失,其繁殖水溫24304 7月是流行季節。其他淡水魚也
45、可感染*蟲,但少有暴發流行,危害較小。【防治方法】池塘進行輪養有預防作用。每100千克魚用100克硫黃粉或碘2.4克(或市售2碘酊120毫升)制成顆粒藥餌投喂,連用4天,有一定治療作用。用硫黃粉拌豆餅喂魚,每50千克魚用藥50克或按干豆粉0.5千克加藥20克,每天1次,連喂4天。粘孢子蟲病【本病特點】為魚類最常見的一大類寄生蟲,我國報道有100余種:(1)碘泡蟲病 由碘泡蟲屬一些種類寄生引起,我國已發現260余種。我國危害較大的種類有:鰱碘泡蟲:主要寄生于鰱魚腦顱腔內在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內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胞囊,嚴重感染時,病魚極度虛弱,尾巴上翹,在水中狂游亂竄,又稱“瘋狂病”,最后完全失去感
46、覺衰竭而死。全國各地都有流行,以江浙發生嚴重,秋季發病,對2齡鰱魚危害嚴重,可引起大批死亡.餅形碘泡蟲:寄生于草魚魚種腸道內,形成許多白色小胞囊,數量多時,嚴重破壞腸道的消化和唆收功能,可造成大批魚苗死亡。病魚消瘦發黑,腹部略嘭大,鰓呈淡紅色,腸內無食,有的魚體彎曲。全國都有發現,以福建、廣東、廣西發生嚴重,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草魚魚種,死亡率可達90以上。鯽碘泡蟲:寄生于鯽魚背部肌肉內,引起瘤狀突起。嚴重時組織和肌肉潰爛,上海、江蘇、浙江一帶較為常見89月是主要流行季節,一般不引起大批死亡,但使魚失去商品價值。野鯉碘泡蟲:寄生于鯉魚、鯽魚、鯪魚的皮膚或鰓上,形成可見的灰白色點狀或瘤狀胞囊,隨著
47、病情發展,胞囊越來越多,魚體失去平衡,影響正常的游動和攝食,最后消瘦死亡,長江流域和廣東、廣西都有發現,主要危害1齡魚種。異形碘泡蟲:寄生于鰱魚、鳙魚魚苗和魚種的鰓絲或鰓小片之間,形成針頭大小的白色胞囊,嚴重感染時鰓絲紅腫,呈紫紅色,牯液增多,鰓蓋難以閉合,呼吸困難,魚體消瘦,當水中溶氧低時易引起死亡。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區都有發生。(2)四極蟲病 孢子有4個極囊,緊位于前端,腔寄生或組織寄生,寄生我國淡水魚類的有20余種。鰱四極蟲寄生于鰱魚的膽囊和膽管內,影響對脂肪的吸收和消化,嚴重時引起病魚消瘦,體色發黑眼圈出現點狀充血或眼球突出,鰭基部和腹部變為黃色,肝淡黃色或蒼白色。膽囊極大,充滿黃色或
48、黃褐色膽汁,有的稱“黃疸病”,嚦內充滿黃色粘狀物,個別出現體腔積水。寄生蟲大量消耗寄主養分,對越冬后的鰱魚種,可造成嚴重死亡。流行于我國東北。 (3)單極蟲病單極蟲孢子一般較大,有1個極囊和1個嗜碘泡。我國已發現40余種。鯪單極蟲:寄生在鯉魚和鯽魚的皮膚上,形成白色或蠟黃色肉眼可見的胞囊,有的使鱗片豎起,嚴重時可引起死亡。起水的病魚由于魚體與網具的摩擦引起出血,體表狀似大面積腐爛,失去商品價值。該病長江流域有發生,流行季節58月。我國發現引起危害的還有鯽單極蟲、吉陶單極蟲、鰍單極蟲等。(4)兩極蟲病 兩極蟲孢子紡錘形,極囊2個,位于相對兩極,極絲細長,分布廣泛,寄主種類多。我國常見的有鯉兩極蟲
49、、多態兩極蟲、鱧兩極蟲等,主要寄生在腎、膽囊、膀胱等器官,危害多種魚類,但極少引起死亡。(5)粘體蟲病 粘體蟲屬孢子殼面扁圓形、卵形或橢圓形,前端極囊2個。我國發現的近60種,危害較大的有:變異粘體蟲:寄生鰱魚的各器官組織,主要在鰱魚的腹腔內,嚴重時病魚腹部明顯膨大,魚體變形,內臟間充滿塊狀胞囊,腸、肝等粘連成團,內臟萎縮,腹腔積水,失去平衡,腹部朝上,魚體發黑,體表少粘液,又稱“水膨病”流行于廣東,可引起死亡。該寄生蟲在東北可引起性腺疾病。中華粘體蟲:主要寄生2齡以上鯉魚的腸內外壁,形成許多乳白色芝麻狀胞囊,又稱“腸道白點病”,嚴重時影響鯉魚的生長發育,全國都有發生。腦粘體蟲:寄生在魚的頭骨
50、和脊椎骨的軟骨組織內,破壞聽覺平衡器及交感神經,使魚做旋轉運動,尾部發黑,魚極度消瘦而死,又稱“黑尾病”、“暈眩瘸”。主要危害鮭科魚類。我國也有報道。球孢蟲病【本病特點】孢子球形,縫線較平直,殼上有條紋,極囊2個,無嗜碘泡。寄生我國淡水魚類的有10余種。鰓絲球孢蟲:寄生在鳙魚、鯉魚、金魚、草魚、青魚的鰓或體表,在金魚體表形成像芝麻大小的白色點狀胞囊,但寄生鰓絲上的不形成胞囊,呈彌散性分布,還可侵襲肝、腎等器官,電不形成胞囊。鰓絲受蟲體隉襲,影響其呼吸功能,導致死亡。以南方各省區魚苗魚種飼養階段發病較普遍。【防治方法】粘孢子蟲由于孢子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加之許多是體內組織寄生,防治該類寄生蟲較為困
51、難。 用5毫克升的磷酸氯喹浸浴,可殺滅粘孢子蟲的營養體,預防鰱碘泡蟲效果好。寄生腸道的粘孢子蟲可口服鹽酸環氯胍,每萬尾魚苗0204克,治療34厘米的魚苗,每萬尾152克,連用7天,或每千克魚口服左旋咪唑48毫克或檳榔2040克,連用20天。全池潑灑亞甲基藍,使池水濃度成15毫克升,可治療單極蟲病。據報道用丙硫瞇唑、吡喹酮等組成的滅孢藥物,有一定療效。多次全池潑灑敵百蟲晶體,使池水濃度為l毫克升,發現病魚及時深埋處理。膚子蟲病(單孢蟲病)【本病特點】常見的有鱸膚孢蟲、廣東膚孢蟲,分別寄生在花鱸、青魚、鰱魚、鳙魚和斑鱧的鰓上,野鯉膚孢蟲寄生在鯉魚、青魚、草魚的的體表、全國都有發現。但前兩者危害不大
52、,后者可引起魚種的嚴重死亡,流行期46月。癥狀為寄生部位形成肉眼可見的不同形狀胞囊,鱸膚孢蟲為灰白色香腸形:廣東膚孢蟲為帶形;野鯉膚孢蟲為線形。嚴重時組織充血、發炎、糜爛。皮膚、鰭條、眼眶、鰓上布滿胞囊,體表發黑,消瘦,甚至死亡。【防活方法】日前無有效治療方法,加強預防。微孢子蟲病【本病特點】危害較大的種類有赫氏格留蟲和鰻匹里蟲,前者寄生于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鯽魚、鳊魚、烏鱧等魚的腎、腸、鰓、皮膚、脂肪和生殖腺中在寄生部位形成的白色胞囊,大小為23毫米,嚴重時可引起性腺發育不良,生長緩慢,我國各地都有發生。后者寄生于鰻鱺的肌肉中,病鰻軀干部凹凸不平,嚴重感染時,病魚消瘦、不攝食、游動
53、緩慢以至死亡,尤其對幼鰻危害大,日本和我國都有流行。【防治方法】同粘孢子蟲病。小瓜蟲病(白點病)【本病持點】是世界性流行廣泛的纖毛蟲魚病,由肉眼可見、卵圓行的大型原生動物小瓜蟲引起,寄生淡水魚上的為小瓜子蟲。當蟲體大量寄生魚皮膚和鰓組織時,魚體表、鰭條、鰓上布滿無數白色小點,表面覆蓋一層白色粘液,寄生處組織發炎壞死,蛀鰭;有時眼膜上也有小白點,造成瞎眼;寄生鰓上時,有出血現象,鰓呈暗紅色。病魚食欲減退,魚體消瘦,游動異常,并將身體與固體物摩擦,最后呼吸困難死亡。該病全國均有流行,對寄主無選擇性,尤以不流動小水體、高密度養殖的幼魚和觀賞魚為嚴重,常引起大批死亡。小瓜蟲繁殖適宜溫度為1525,流行
54、于春秋季節,借胞囊和幼蟲傳播,無需中間寄主。可寄生各年齡魚類,但主要危害魚種。鏡檢小白點,挑破其上白膜,可見蟲體。【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全池潑灑石灰硫黃合劑35毫克升加敵百蟲03毫克升,連潑5天。全池潑灑亞甲基藍12毫克升或福爾馬林1530毫克升,連潑3次。冰醋酸與過氧化氫(1:3)稀釋500010000倍,藥浴3060分鐘。發病池每畝水深1米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藥水全池潑灑,連用2天。觀賞魚可用硝酸亞汞治療,食用魚禁用。不能用硫酸銅或食鹽等治療,因為這些藥物不但不能滅小瓜蟲,反而能引起小瓜蟲形成胞囊進行大量繁殖,使魚的病情更加惡化。車輪蟲病【本病特點】由車
55、輪蟲屬或小車輪蟲屬的一些種類寄生引起。寄生魚體表或鰓瓣上,少量寄生時,沒有明顯癥狀,嚴重感染時寄主分泌大量粘液,魚體_卜車輪蟲較密集的鰭、頭部、體表等部位出現一層白翳,在水中尤為明顯。下塘10天左右的魚苗被寄生時,魚群沿塘邊狂游,口腔充滿粘液,閉合困難,不攝食,呈“跑馬”癥狀。魚體消瘦發黑,呼吸困難,最后死亡。車輪蟲有時在鼻孔、膀胱、輸尿管等部位也有寄生。該病主要危害魚苗、魚種,嚴暈寄生時可引起大批死亡。我國各養魚區四季都有發生,47月較為流行,適宜繁殖水溫2028,靠直接接觸而傳播。池小、水淺、水質不良、餌料不足、放養過密、連續陰雨天氣等均易暴發車輪蟲病,經常用稻草或糞肥直接漚水飼養魚苗、魚
56、種的池塘是車輪蟲病發生的主要場所。【防治方法】放養前用8毫克升硫酸銅溶液浸浴30分鐘,或l2食鹽水浸浴25分鐘。發病時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O7毫克升全池潑灑。用70毫克升的氯喹寧溶液長期浸浴病魚。國外報道用1525食鹽水浸浴病魚3050分鐘,重復2天,也有用200毫克升醋酸浸浴3050分鐘,或250毫克升福爾馬林浸浴30分鐘。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苦楝枝葉或楓楊樹葉30千克煮水全池潑灑或將樹葉浸泡池中。魚塘放魚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堆肥代替用稻草和糞肥漚水飼養魚苗和魚種,避免車輪蟲的大量繁殖。 (十三)斜管蟲病【本病特點】我國主要危害的是鯉斜管蟲。寄生多種淡水魚的鰓、皮膚和鼻腔內,環境
57、不良時可形成胞囊,靠直接接觸或胞囊傳播。當蟲體大量侵襲魚的皮膚和鰓時,表面組織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體表形成黃白色或淡藍色一層粘液層,同時組織被破壞,嚴重影響魚的呼吸。病魚漂游水面或作側臥狀,不久死亡。斜管蟲離開魚體后在水中自由狀態下可維持生活12天,該寄生蟲全國都有分布尤以魚苗魚種階段危害嚴重,能引起大批死亡,親魚被大量寄生時可影響正常生殖機能,甚至死亡.華中、華東地區35月,華南冬春兩季是其流行季節。在珠江三角洲,該病是鱖魚魚種階段嚴重疾病之一,可引起全池死亡。【防治方法】魚種用8毫克升硫酸銅溶液浸浴30分鐘,發病時全池潑灑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使池水濃度成07毫克升。用36
58、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病魚l2小時,或1食鹽水浸浴18小時。用20毫克升的氯喹寧溶液浸浴18小時。用亞甲基藍3毫克升全池潑灑。用鹽酸喹寧10毫克升沖洗7小時,或吖啶黃10毫克升沖浴2小時。水深l米每畝水面用苦楝枝葉30干克煮水全池潑灑或將樹葉浸泡池中。(十四)半眉蟲病【本病特點】我國常見的有巨口半眉蟲和圓形半眉蟲,前者奇生于各種淡水魚體上,后者主要寄生在鰱魚、鳙魚鰓L,蟲體紡錘形、卵形或圓形,半眉蟲以胞囊形式寄生于魚的皮膚和鰓的上皮組織內,在病灶內蟲體不斷轉動,攝取寄j三組織為營養,數量多時對組織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但沒有暴發流行病的記錄。繁殖適宜水溫2832。【防治方法】以
59、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成O7毫克升、(十五)杯體蟲痛【本病特點】我國常見的有簡形杯體蟲、卵形杯體蟲、變形杯體蟲等,杯體蟲寄生于各種淡水魚的皮膚和鰓上,攝取水中微小生物為食,對寄主組織沒有直接的破壞作用,但當大量叢生寄生時,可能對組織有壓迫作用妨礙寄主的正常呼吸,引起魚種窒息死亡,患病魚游動緩慢呼吸困難。全國各養魚區四季都有發現,以夏、秋兩季最流行。主要危海205厘米以下的魚種。嚴重的可致魚死亡,但大批死亡的不多見。【防治方法】防治同車輪蟲病。毛管蟲病【本病特點】我國常見的有中華毛管蟲、湖北毛管蟲等。毛管蟲分布廠泛,寄生于多種淡水魚的鰓和皮膚上,當大量蟲體貼在鰓小片上時
60、可破壞鰓上皮細胞。妨礙寄主的呼吸。病魚呼吸困難,身體消瘦漂游水面,嚴重時可引起死亡。我國各主要養魚區都有流行,流行時問610月,主要危害夏花魚種和越冬魚種。【防治方法】同隱鞭毛蟲病的防治方法。腸袋蟲病【本病特點】常見的鯇腸袋蟲主要寄生在各齡草魚的后腸,以2齡以上草魚普遍,中腸后端也有少量發現,而前腸沒有,聚居在腸粘膜間隙里,對組織沒有明顯破壞,以寄主食物殘渣為營養,單純寄生危害不大。但當寄主感染細菌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炎時,該寄生蟲的大量寄生可促使病情加重 鯇腸袋蟲病全國養魚區都有發觀,四季都可發生,以夏秋普遍,通過寄主吞食胞囊感染.【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目前未研究。二、單殖吸蟲病(一)指環蟲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運動員心理測評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移動支付與社交媒體結合營銷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植絨鞋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復印機熱敏電阻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CBN工具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屋面瓦材料采購合同(2篇)
- 2025-2030散裝鹽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建筑涂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國內進口窗簾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競爭格局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25-2030園林園藝產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國開電大可編程控制器應用課程實驗參考答案
- ST語言編程手冊
- 醫院HIS信息管理系統故障應急預案
- 司法案例研究方法與技巧
- 足球運球課件
- (7)-2.3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
- 高中音樂-學堂樂歌
- MSA-測量系統分析模板
- 工業交換機內部培訓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PPT課件下載
- 深靜脈血栓形成干預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