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練”結合輕松習作_第1頁
“讀”“練”結合輕松習作_第2頁
“讀”“練”結合輕松習作_第3頁
“讀”“練”結合輕松習作_第4頁
“讀”“練”結合輕松習作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練”結合,輕松寫作株洲市蘆淞區立人學校 晏淑純電話內容摘要】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在現實中,孩子們最不喜歡的就是寫作了,老師們談到寫作教學也往往是很無奈。其實,我認為怎么讓學生愛上習作,正如語文老師們常常說的,要“讀”“練”結合。這幾年,我和同伴們致力于探討寫作教學,就如何“讀”,如何“練”,有了自己的思考。【關鍵詞】 寫作能力 讀練結合 方法 積累 習慣一、“讀”中奠基有很多家長跟我聊天,為了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他們把孩子送

2、進各類寫作培訓班,但是收效甚微。這個時候,我總是告訴家長,短時間的集中培訓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關鍵是要多讀。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從來不主張學生課外補習作文,因為我認為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課內課外自己的努力而學會寫作。1、課內讀“法”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這兩年,我校語文組在圍繞“中高年級閱讀教學”做研究,提出在閱讀教學中達到“言、意、法”的三者結合。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可能注重學生對文本的內容的理解方面,而忽視了語言的表達方法的滲透。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發現,課堂上如果能夠從“言意法”三個角度對文本深入品析,學生在寫作中不僅能

3、較好地布局謀篇,更能較準確地使用各種表達方法,讓自己的表達生動形象。如:在學習了刷子李中黑衣服的側面描寫后,我們也進行了寫人的練習,很多同學就加入了側面描寫這種方式,通過描寫其他人來間接表現人物的優秀品質。本學期六上第一組課文中,有很多的聯想和想象,在寫作練筆中,有一個男孩寫大自然的感受,當他看到一棵大樹,聽到知了的叫聲,他聯想到自己變成了一只螳螂,于是就有了新螳螂捕蟬的故事,他還特意交代沒有黃雀在后。在閱讀教學中,“法”無處不在,如梅花魂里的敘述抒情,草原里的直抒胸臆和精筆細描,白楊的借物喻人和落花生中的借物喻理,圓明園的毀滅一美一慘,一揚一抑,還有作家筆下的人這組課文中各種描寫人物的方法只

4、要我們老師在閱讀教學很好地滲透這些“法”,學生有超強的模仿能力,他們一定會試著嘗試運用。我從課文入手,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掌握習作技巧,從而有效提高習作水平。 2、課外讀“量”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課外閱讀與習作的關系,古往今來的名人作家都是博覽群書的典范。閱讀是習作的基礎,優秀的習作源于豐富的語言積累。正如老師們所說:“豐富的語言積累就是你砌房子的磚頭,有了砌房子的好師傅,還得有砌墻的磚呀。”對于小學生而言,生活閱歷非常淺薄,語言積累更多的依靠閱讀。大量閱讀可以豐富語言。在教學中,我一直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實踐證明,閱讀豐富的孩子

5、更能說會道,更是下筆如有神。之前,我送走一屆畢業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班級,所有的學生都是插班來讀三年級的,百分之百的農民工子女。記得第一次競選班隊干部,沒有一個人敢發言,后來發現他們確實在表達上有困難,但畢業時我校語文成績在全區名列第二。要知道整個年級三個班里有兩個是這樣的插班,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這都得益于我們平時的閱讀積累。現在,幾乎所有的班級、所有的學生都在做閱讀積累這件事,但真正把它作為一個工程在做的卻不多。一些老師只是簡單地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和做好積累,卻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指導,因此,一些學生也只是囫圇吞棗,應付了事,至于所積累的好詞佳句也只是在他的積累本上,待到用時方恨少。考慮到如此

6、,我們年級從激發閱讀興趣做起,逐步教給閱讀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要求。最開始,我們會統一時間陪著孩子們全班閱讀,在閱讀中有互動,每隔一段時間有閱讀分享交流會。我們要求孩子們每天做積累,有的年級還統一裝訂積累本,美其名曰“采蜜本”。重點是我們要將“采蜜本”中的“蜜”轉存到每個人的心里,可以隨時拿出來用,于是設計了各種游戲以增加語言運用,如成語接龍,以文學欣賞為主題的手抄報等。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每天陪著學生一起閱讀,當看到一本本工整漂亮的采蜜本,看到一篇篇感受頗深的讀書筆記,我們很欣喜,學生愛上閱讀了,有了大量的積累,我們不擔心他們不會寫作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有了大量的閱讀,還有課內習得的

7、寫作方法,這樣奠定了寫作的基礎,學生由此踏上了寫作的第一步。二、“練”成習慣“其實,有一種比意志要輕松得多的好方法,那就是讓習慣性動作植根于你的潛意識。”這是美國作家杰克霍吉習慣的力量的開篇語。確實,面對困難需要你以堅強的意志去戰勝,但如果你面對它已成習慣了,那還需要意志嗎?寫作是學生學習中最畏懼的一件事,不習慣寫作的人往往徘徊在他的前面走不過去,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1、抓住機會勤練習要使一件事養成習慣就要常常做。在閱讀教學中挖掘習作訓練的契機,把“讀”和“寫”自然地結合起來,不僅事半功倍,而且一舉兩得。在閱讀教學中,也只有找準從“讀”到“寫”的切入點,把握住習作訓練的契機,才可能做

8、到將“讀”和“寫”自然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要我寫”轉化為“我要寫”、“我不能不寫”,“讀寫結合”才更有實效。只要我們深入研讀教材,我們就會發現很多課文都可以找到練筆點,如冬陽童年駱駝隊可以這樣設計:正像作者說的那樣“讓實際的童年過去,讓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會有更多的同學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些趣事,我們也可以象林海音那樣記錄下來。再如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可以這樣設計:在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過困難,當時你是怎么做的?學了這一課,你覺得該怎么做?請你寫一寫。當然,我們要注意,平常的練筆重在勤,不宜做過多的要求,每一次練筆一定是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剛開始,主要是幫助

9、學生打開話匣子。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練得勤了,那么,自然手到擒來。2、形式多樣靈活練(1)模仿范文方法學寫 模仿范文進行習作,是學生習作中一個重要的方面。人教版教材上的課文,文質兼美,從內容、語言到表達形式都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范例,指導學生從課文中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角度或比較適合于遷移的局部去進行模仿,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小練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語言訓練方式。比如在學習了荷花之后,我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段式寫一種花,在學習了爭吵之后要學生仿寫一件與同學之間發生的事,燕子一課讓學生模仿燕子的外形描寫學寫一種動物的外形。(2)抓住概括之處擴寫 選入教材中都是經過錘煉的課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語句,教

10、師可抓住概括處,進行擴展寫的訓練。如魚游到了紙上來啦一文,可以抓住第八自然段課文的第一個句子“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讓學生抓住“贊嘆著,議論著”發揮想象,具體寫出圍觀的人的贊嘆。燕子專列一課有這樣一段“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可引導學生具體描寫貝蒂怎樣尋找燕子。 (3)捕捉空白點想象寫記得在黃島參加全國小學語文高峰論壇活動,張龍老師執教的懷念母親仍然令我記憶猶新。張龍老師抓住作者初到哥廷根日記中的環境描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懷念祖國母親之情。其中,有三篇日記環境描寫的形式不一,還有一篇是直接抒情,張龍老師發現

11、了教材的這一特點,于是捕捉到了這個空白點,指導學生為這一處添加環境描寫。這樣,不僅讓學生的情感升華,深刻理解了課文內涵,還隨機進行了語用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這樣逐步得到提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中像這樣的空白點就有很多,如:山中訪友,在學習了作者親切呼喚山中景物后,可以抓住山中景物會有怎樣的回應這個空白點進行練筆;彩色的翅膀可以抓住課文結尾“我忽然發現窗玻璃外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想象蝴蝶在海島上的新生活;還有窮人一文,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漁夫在海上捕魚的情境,體會窮人們生活的艱難小學階段有三百余篇課文,每一篇都是例子,我們只要認真鉆研教材,就可以找到很多進行課堂語

12、用訓練的材料。這學期,我們每學一篇課文都會有一個小練筆,事實證明,學生挺樂意習作,而且平常的小練筆沒有大篇幅習作的難度,學生自由表達,舒展個性。在他們的文字里,我看到了很多平常沒聽到的話題,走進了他們不輕易向外界敞開的內心世界。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就這樣,習作成了一種習慣。課外閱讀是一條漫長的路,要領著學生有耐心慢慢走,走了一段時間,孩子們會發現,其實,語言文字是這么美妙,原來習作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許多名人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時,無不提到得益于課外閱讀。閱讀經典,與圣賢對話,閱讀巨著,與大師交流。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可以開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