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標準課標解讀課標導航1.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2.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1.梳理教材知識,從“時空觀念”角度認識遼夏金元政權的建立和發展。2.結合具體事例,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遼夏金元的制度建設。3.結合遼夏金元時期的民族關系,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各民族在統一多民族國家建設中的作用。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治政權建立時間都城民族王朝建立者遼916年上京西夏1038年元昊金1115年會寧-中都完顏阿骨打元1271年遼、西夏、金、元政權一覽表大都 興慶 蒙古 契丹 女真 黨項 耶律阿保機 成吉思汗忽必烈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是忽必烈
2、的祖父,他的主要歷史功績是1206年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國。 宋神宗:“二虜(指遼和西夏)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指農業經濟),有行國(指游牧經濟)比之漢、唐最為強盛”。 道山清話(一)遼朝1、起源(1)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2)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后改國號為遼,與北宋長期對峙。一、遼與西夏2、統治措施(1)政治:設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南面官負責漢人為主事務;選官制度為世選制和科舉制并行。皇帝和宮廷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是國家政治中心。(2)經濟:提倡農業,接受農耕生活,與北宋互市貿易;(3)文化:仿照漢字偏旁創
3、制契丹文字,接受漢族封建文化。(4)對外:與北宋對峙,大部分時間維持和平、通使、互市 契丹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遼史.百官志一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契丹人和漢人擔任)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物(契丹人擔任)官分南北因俗而治實行 “雙軌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遼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統治者為什么要實行這樣的制度?有什么意義?原因:各民族間的差異(經濟、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影響:A利于鞏固統治和民族交融B利于契丹族學習先進的農耕文明,并向封建社會過渡C 擴大疆域,促進邊疆
4、開發D因俗而治的理念被后世沿用實質:形式上“民族分治”,實質階級統治(二)西夏政權建立和統治民族:人物:時間:都城:國號:黨項族元昊1038年興慶(今寧夏銀川)西夏(1)政治上: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設立中書省、樞密院等機構,同時保留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訂立軍制和法律;選官實行科舉制(2)經濟上:鼓勵墾荒,發展農牧經濟(3)文化上:還創制了西夏文字。(4)對外:先后向北宋、金稱臣(名義上),實際保持獨立。西夏的統治措施【拓展】遼、夏政權相似之處1、都是與北宋對立的少數民族政權2、都仿照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各項制度3、都實行民族分治4、都與北宋先戰后和5、都從北宋得到收入1.概況:女真族居住在黑龍
5、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2.建立:1114年,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定都會寧府,會寧府也稱上京。完顏阿骨打就是金太祖二、金朝入主中原2、統治措施(1)政治:基本沿襲唐宋制度;猛安謀克制(氏族部落組織軍事組織地方行政組織)性質: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內容:每300戶為一謀克,10謀克為一猛安,與漢族同居,平時生產,戰時出征,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影響:A.減少財政支出;B.保證較強戰斗力;C.加強女真族封建化進程,促進社會進步。(3)大定之治: 12世紀后期金世宗完顏雍推行與民休息政策,積極恢復發展農業,政局穩定,財政充
6、足,經濟繁榮,史稱“大定之治”,金世宗被稱為“小堯舜”。(4)擴張與對峙1125 年,金滅遼,1127年又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1153 年,金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3、衰亡.金世宗后,逐漸衰亡。原因:(1)對北方的統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礎。(2)金后期統治階層的腐化與內部權力斗爭。(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權的建立。(4)統治區內漢人的反抗。金遷都燕京的原因和影響(1)原因:統治中原,南下擴張的戰略需要。同時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漢化改革。上京自然環境惡劣,燕京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較高。(2)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加快了社會文明和多民族國家
7、發展進程;加速了北京地區的建設發展,為此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礎。民族政權契丹遼西夏金民族及活動區域政權的建立與發展政治制度與北宋的關系戰爭議和影響 滅亡【遼、西夏、金的建立以及與宋的和戰】1、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背景(1)12世紀時,蒙古草原部落之間頻繁發生戰爭,人們盼望草原統一起來,結束戰爭(2)鐵木真感悟到只有草原統一才能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2、建立和統一(1)1206年,蒙古族首領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被稱為“成吉思汗”;(2)1234年,蒙古滅金,后收服吐蕃、兼并大理,遠征中亞、西亞、東歐;(3)1260年,忽必烈即位,興建大都,推行中原傳統政治制度;(4)127
8、1年,定國號為大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5)1276年,占領臨安,南宋滅亡;(6)1279年,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3.成吉思汗統治措施(1)行政:建立了軍事、行政和生產相結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機構(2)軍事:組建了一支萬人護衛部隊(3)文化:創制蒙古文字【元統一的影響】結束分裂,真定了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步發展真定了基礎。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促進了民族交融。為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進程。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為什么定國號“大元 ”?“大元”出自儒家經典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對無始無終無邊
9、無際的浩大的宇宙的贊嘆。表現了元統治者欲一統天下的志向;同時說明忽必烈深受儒學影響。4、忽必烈時期封建化化政策舉措具體表現取諫漢儒“行漢法”“行仁政”“不弒殺”施行“治國安民”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實施漢制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建立年號5、元代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中央行政軍事監察樞密院御史臺吏工戶禮兵刑中書省六部設宣政院管理吐蕃(西藏)地區和宗教事務,地位與中書省、御史臺和樞密院相等(1)中央元朝建立后,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中書省長官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宰相,六部歸中書省。(2)地方行省制度目的:對空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統治含義:行政區劃
10、與管理的制度內容中央直轄:“腹里”(山東、山西、河北)行省管理:除了吐蕃、畏兀兒地區之外,設置了10個行省行省之下:繼承前代的制度,設置路、府、州、縣行省制度行省路、府、州、縣地方行政制度(地方最高行政機構)【歷史解釋】 元朝的行省制與郡縣制的不同(1)郡縣是地方機構,郡縣長官是地方官員。中央政令直達郡縣,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縣,直線行政。(2)行省是中央機構的派出機構,行省長官是中央官員。行省行使權力時受中央的節制,是分區統治,不是直線統治。材料一:元朝的行省實際上封建中央集權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員的權力相當大。它負責處理境內政治、軍事、經濟等各類事務,此外行省還有一個
11、重要職能是聚集境內財富,以供中央需要。中學歷史教學史料匯編思考:根據材料,歸納行省的特點。 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得調動軍隊。雙重性。行省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最高機構,有利于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系,鞏固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將加強中央集權和發揮地方積極性有機結合,達到了中央與地方勢力的均衡。行省領導體制是一署多員和長官節制相結合,有利官員的相互制約。行省權力大而不專,較成功的解決了地方割據問題。行省制度歷史作用:它是我國省制的開端,是我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元朝以后的明
12、清時期繼續沿用,奠定了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基礎打破了地形限制,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調整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系,加強中央集權在一些邊遠地區設立行省,如云南行省、遼陽行省等大大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客觀上促進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的交流,促進了民族交融;鞏固和擴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統治。(2)地方行省制度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臺灣:在隸屬福建晉江的澎湖設置巡檢司,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以經略臺灣。吐蕃地區: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3)其他經濟:重視農業生產,中央有專門機構大司農司負責農業;松江黃道婆為代表紡織業的發展。交通:在全國修筑驛道
13、和設立驛站、急遞鋪,在各港口設市舶司。北逾陰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南越海表四、元朝的民族關系1新民族的形成(1)蒙古:蒙古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部落,統一草原后逐漸將其他部落融入。元朝時,很多蒙古人遷入中原,同漢族雜居相處。(2)回族:中亞、西亞的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民族長期相處、不斷通婚,逐漸被吸收、交融而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影響】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融。回波斯人阿拉伯人漢人畏兀兒蒙古人2民族政策四等人制(1)目的:保障蒙古貴族的統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2)措施:元朝在很多方面對不同民族實行差別對待政策,被后人概括為“四等人制”。依次為蒙古
14、人、色目人、漢人、南人。(3)內容: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兒、回回等。漢人主要指北方的漢族,也包括已經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指原南宋統治區的居民。【實質】民族壓迫掩蓋下的地主階級統治(壓迫)3民族交融(1)原因元朝實現了大一統,各民族雜居、交往。忽必烈等統治者采取封建化措施(2)表現人口遷徙。漢族遷徙到邊疆,開發邊疆;少數民族遷徙到內地,加速民族交融。遼金時期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在元代被視為漢人。回族的形成。民族矛盾減弱,階級矛盾加劇。1、背景:民族矛盾逐漸減弱,社會貧富差距帶來的階級矛盾卻日益嚴重。2、過程14 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136
15、8年元朝滅亡,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五.元的滅亡問題探究:談談你對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王朝統治者學習、接受中原傳統典章制度和統治理念的認識。1、原因:(1)落后民族在軍事上征服先進民族,政治上統治先進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進民族先進。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進民族反過來征服,而且是采用被征服的先進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度來統治國家。(2)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經濟基礎。落后民族在先進經濟地區建立政權,進行統治,終歸要適應比較發達的經濟基礎,從而引起本身的改造,為被統治階級所同化。少數民族采用“漢法”,從根本上說是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過程,采用“漢法”的本質就是少數民族的封建化。(3)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是社會進步,生活幸福,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只有采用“漢法”,才能得人心,才能鞏固統治。2、評價:(1)少數民族采用“漢法”,導致本民族文化流失,被漢族文化代替,從而失去民族特色。(2)總體上說,少數民族采用“漢法”,促進了民族文化的進步,加快了民族交融的步伐,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解釋】 少數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現1、經濟上:漁獵、游牧農耕2、政治上: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威海市古寨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終調研測試(一模)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學業水平監測期末聯考初三生物試題含解析
-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高級生物統計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民族大學《通信電子電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農保服務工作 (廣東梅州)
- 玻璃制品光學鍍膜材料研究考核試卷
- 石棉水泥制品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考核試卷
- 環境友好型設計考核試卷
- 電影道具設計中的功能性與美觀性平衡考核試卷
- 電動工具在飛機維修領域的效率改進考核試卷
- 華能汕頭電廠招聘筆試題庫2024
-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代理招標文件協調方案
- 道路頂管燃氣保護方案(頂管)
- DBJ51-T 183-2021 四川省盾構隧道混凝土預制管片技術規程
- 車位租給別人安裝充電樁協議
- GB/T 44127-2024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建設與運行指南
- 汽車配件采購的合同范本
- 2024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解讀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卷(共6套)
- 油氣管道輸送效率提升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