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談對影視傳播學的理論思考論文談談對影視傳播學的理論思考論文大眾文化批判;接受美學;“社會性主體”摘要:當今對于影視藝術及其分支的研究,與傳統有著很大的差異。其 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如何對待受眾的問題,這實際上是很多新興學科 的關鍵。通過比較霍克海姆和費斯克兩者的論點,探索受眾在傳播 過程中屬于“消費性”還是“生產性”的問題。在現存的幾大藝術門類當中,影視藝術應該說是歷時最為短暫的, 但是它卻集各家之所長,成為一種新興的綜合藝術。隨著對影視藝 術的深人研究,我們常把美學、心理學、哲學、傳播學與之相結合, 力求對其進行更為完整的診釋。雖然影視藝術是門綜合的藝術,但他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揉合,而 有一個明
2、確的立足點一運動性。結合當代影視理論以及現象來說, 我們不僅要從本體論的角度來把握,而且應該將其延展到整個社會 的文化語境中去理解它的實現的過程。相對于傳統藝術來說,影視 藝術更多的追求的是一種“游牧定律”:把變化的材質用變化的形式 表達出來。強調運動的特質和過程。無論是在材質、形式還是思想 上都是無拘無束的游牧式的流浪。所以,在內容上不論是平凡的日 常生活,還是混亂的意識流,或是新穎的奇觀、晦澀的哲理,經過 這種游牧巡回,最后所追求的,也許就是尼采的“快樂的科學”, 阿爾托的“戴皇冠的無政府”,伊芙特皮洛的“世俗的神話”。 簡單說,只要能夠推陳出新,充分運用媒介材料,就能夠成為影視 藝術家。
3、從影視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影視作品在傳播者一傳播工具(信息 媒介通道)一接受者一反饋的過程當中往往是作為附著在物質載體之 上的信息而存在的。但在實際上,影視傳播過程往往不會僅僅局限 于單向性,而是一個循環往復,環環緊扣的網絡。應該說,將影視 藝術和大眾傳播學結合起來研究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能夠彌補傳 統影視藝術研究“作者論”或“作家論”的缺陷。因為,傳統觀念 和現代觀念的一個最大的分歧點就是受眾的“消費性”還是“生產 性”的間題。這也是影視觀眾理論所涉及的中心間題。影視觀眾理論是大眾文化批評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大眾文化批評 來說,影視觀眾不僅是一種文藝門類的接受者,而且更是存在于實 際社會中的人們
4、。因此,影視的接受是觀眾主體與體現特定意識形 態的文化產品之間的互相作用關系。我們把影視觀眾理論作為一個 大眾文化問題,而不是一個純文藝讀者接受問題來討論,為的是探 討一個根本的現實間題,那就是影視文化與社會主體以及社會變革 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關系。以霍克海姆的群眾文化理論為代表的大眾文化批評曾經把影視文 化當作是體現統治意識形態的文化工業產品,當作現代社會中的一 種壟斷權力,把影視觀眾當作純粹被動的文化消費者,是由統治階 級控制的社會主體。這樣的大眾文化批評一面把大眾描繪成受害人, 一面卻宣判他們注定不能自己解放自己。作為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霍克海姆完全立足于此學派的 批判主義精神。
5、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精神的照耀下,吸取了黑格 爾、康德、狄爾泰、柏格森、叔本華和尼采等現代西方哲學家的相 關理論。極端重視個體性。反對個人生存的標準化,關注個人的命 運和處境,追求個人達到自主性、自發性、創造性、自由和解放。 應該說,該派作為一種哲學、社會學、美學思潮,在上個世紀50年 代至70年代的短短二十年中,其意義是深遠的。它的產生,同當時 社會的歷史背景、文化語境是分不開的。我們把霍克海姆的理論歸 結起來主要有啟蒙精神批判、實證主義批判、大眾文化批判和工具 理性的批判。關于大眾文化批判,他認為現代大眾文化是一種隨社會發展而出 現的信息化、商業化、產業化的現代文化形態。其重要特征是商品
6、化趨向、技術化趨向、標準化趨向和強迫化趨向。而“文化工業” 的產品不是藝術品;文化的技術化意味著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領域; 文化產品的”標準化”導致人的異化,按照一個模子鑄造出來的文 化使人也變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單調乏味的.人倍感孤獨和絕望;強 迫性的文化剝奪了個人的自由選擇,限制了人的思想和想像力?;?克海默對“大眾文化”乃至文化產品的批判,是對當代社會中文化 價值危機的深刻反思?;艨撕D泛桶⒍嘀Z完全是從群眾媒介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評價電 影和它對觀眾的社會影響的。他倆合著的啟蒙的辯證于1947年 出版,真正產生影響則是在十年以后。在這部著作里有一章,題為 “文化工業:欺騙群眾的啟蒙”,專門把電
7、影當作“文化工業”的首 例加以分析批判。他們嚴厲地譴責群眾文化,一個基本的理論出發 點就是群眾文化的單質性。他們認為:“文化如今在任何事物上都打 上了相同的印記。電影、無線電廣播和雜志構成了一個大系統,這 個系統從整體到部分,都是一模一樣的一。一切群眾文化都是一個 摸樣。”在群眾文化中,不同的話語形式之間根本不可能存在有意 義的差別,因為“真正重要的差別一不在于題材,而在于消費者的 類別、組合和標識”?,F代社會中的群眾文化的單質性之所以無可 避免,是因為現代社會組織已經形成了一種高度集中的權威,能統 籌整個文化系統各部分的運作。在他們看來,唯有高雅的先鋒藝術, 才能夠對抗侵蝕一切的意識工業。藝
8、術必須增加難度,必須用技巧 和復雜性包裹起來,這樣才能保存由它所體現的人類僅有的自由。 在這兩位批評家看來,群眾文化表象的娛樂性和實質的工具性使消 費者失去個性,泯滅了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區別,也泯滅了個人的 主體性和社會性之間的區別。概括起來其基本點就是:同質社會主體 (電影觀眾)論、電影觀眾與文化工業商品絕對認同論。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發展及其鼎盛時期同時在聯邦德國出現了一門 新的學科一接受美學。它在主張強調受眾接受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實 際上也顯現出大眾文化批評理論的發展趨勢和法蘭克福學派的即將 沒落。代表人物姚斯所提出的接受美學在反對純文本的同時強調接 受者的主體地位,“文學史就是作品的接受史”
9、。并且提出“審美 期待視野”這一嶄新的重要概念。而另一重要人物伊塞爾著重對受 眾進行深人的研究,他認為:閱讀者可以分成兩大類型,一種是實際 存在閱讀者,其中分為普通的和專業的。另外一種是觀念當中的閱 讀者,是一種抽象的讀者概念,其中也可以分為兩種:“作為意向的” 和“隱在的”。前者指藝術家在創作時所指向的現實的讀者。后者 是“隱在的讀者”,它是指作品本文所設計的讀者的作用,實際上 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也許無法達到。他們的觀點無疑與霍克海姆相 悖,觀眾在工業時期的同質性已經被個體獨立性的解讀所取代。正 如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所言:“讀者總是走在他正在讀的那句話的前 頭,他們面臨一個僅僅是可能產生的未
10、來,隨著他們的閱讀逐步地 深人,這個未來部分得到確立,部分則淪為虛妄,正是這個逐頁后 退的未來形成文學對象的變換的地平線。”接受美學對形成新的大 眾文化批評理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理論成就至今很有影響的英 國文化研究學派和新德國電影文化批評。英國文化研究學派的批判 理論繼承了以路易斯.阿爾圖塞(LouisAlthusser)和安東尼奧.葛蘭 西(AntonioGramsci)為代表的新馬克思主義的傳統,同時也吸收了 法國后現代和后結構主義的一些方法和觀點,對西方許多人文科學 批判研究(影視研究、文學研究、女性批評、少數族裔和第三世界批 評等等)都有廣泛的影響。代表人物約翰費斯克對霍克海姆、阿多
11、 諾的理論都有所批判。概括而言,他認為任何一個社會中的民眾都 不是單質的實在群體,而是異質復合的關系組合;大眾文化有其特殊 的創造性和衡量標準;影視觀眾不是消極被動的消費者,而是意義生 產和流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這種參與便是民眾社會批判的基本條件。費斯克在認為:第一,民眾是一種“下層族類”身份,總是處在 社會權力關系的弱者一端。第二,民眾是一個由不同群體不斷變化 的親疏離合的多層聯系構成的關系總和。另外,費斯克把文化定義 為意義在特定社會中的產生和流通,并特別強調文化與社會和權力 結構的關系。它廢除了”藝術成品”在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而代之 以意義的生產和流通。這樣,文化研究者就無須去比照經典作品
12、的 模式,把像影視、連環畫、通俗文藝這樣的文化工業產品界定為大 眾文化的“藝術成品”。認識和理解大眾文化的關鍵并不在于這些 文化工業產品有多高的”藝術價值”,因為這些文化產品本來也不 需要先轉化為”藝術成品”才能擔負起它們自己特殊的社會功能。 這種轉化本身就是一種貶值過程,用與之不相符合的模式來標明它, 只能使它成為“膺品”。費斯克指出,文化工業的產品,并不代表 大眾文化本身,文化工業產品不過是民眾進行意義生產和流通活動 所需要的資源和材料。影視觀眾觀看時可以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在生 產和流通各種不同的意義。這種由民眾參與的社會意義的生產和流 動才是大眾文化。費斯克所說的“生產性文本”指的則是“一
13、種大 眾性的作者性文本,其閱讀并不一定很難,并不一定非要讀者絞盡 腦汁方能理解,并不顯得和日常生存有什么明顯的區別。”這 種文本是開放性的,比如電影、電視,很容易讀懂。觀眾讀者不只 是消費者,而且和制作人一樣是這種文本的生產者。費斯克去強調影視觀眾是大眾文化意義的生產者和流通者。費斯 克提出,觀眾首先是社會的人,然后才是觀眾。觀眾的社會存在和 在交織的社會關系中所處的地位(階級、階層、性別、職業、年齡等 等),決定了他們的社會主體性。“社會性主體”是觀眾對文本作出 反應和解釋的認識視野和感情基礎。因此,費斯克特別強調“舊常 生存”經驗在大眾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拔谋拘灾黧w”則不同,它 是文本在建
14、構時為觀眾造就和預留的主體位置。這些主體位置與觀 眾的社會性主體位置不可能完全一致。具體的影視觀眾首先是社會 主體。社會主體性比由文本產生的主體性更直接影響人們的審美活 動。由于觀眾各有各的具體社會性特征,所以阿多諾所擔心的一種 文化產品會將千千萬萬觀眾塑造成同一種社會主體的情況是不會發 生的。到這里,我們可以清楚的找出霍克海姆和約翰費斯克的理論的 相同點都極端的重視個體性,而卻在對受眾的分析態度形成巨大的 差異。后者的理論同時下流行的后現代相結合,實際上可以簡單的 概括為:個體的存在即為合理。在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四大主將赫爾措 格的(加斯荷伯之迷(1974)之中得到極致的體現。前者的理論對 受
15、眾的分析沒有進行準確的把握,態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導致結論 的僵化或歧義。過高的精英意識主要表現在批評者在美學上貶低大眾文化文本的 審美價值(如平面化、單一化、復制化等)。電影誕生以來常常被我 們奉為精英文化的典范,不過目前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有時 “缺少所謂精英的氛圍(欣賞藝術作品時的氛圍、儀式)反而能夠導 致與作品的更緊密的聯系。同時,對作品的原創性舊有的例行儀式 和敬畏將會被每個觀賞者對作品的個人解釋所取代。關于高級文化 使人高尚的觀點,和認為通俗文化降低人的品格的觀點一樣,是一 種關于文化的陳舊的觀念。納粹就曾讓集中營中的猶太音樂家演奏 莫扎特的作品”。而過低的悲觀主義則表現為籠統地把大眾視作是 適應統治意識形態需要而生產出來的、意在鞏固這種意識形態的文 化工業產品,并認為在大眾文化引導與影響之下,大眾變成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工程職業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胡華生活化話課程
- 課堂教學安全
- Excel基礎知識課件
- B超健康知識講座課件
- bibexcel知識圖譜教程電
- 創新產品助力商業成功
- 鐵嶺衛生職業學院《化工廢水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鋼平臺鋪板計算excel(可當計算書)
- 《強化學習理論與應用》環境
- 美麗的西雙版納
- 冷鐓模具設計培訓資料課件-002
- 橋式起重機司機(中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職校培訓)
- 第5章庫存控制
- 中班數學給春天的信
- 腦卒中的癥狀識別及院前急救
- GB/T 17622-2008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
- 葉斑病的診斷與防治
- 高效液相色譜簡介及操作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