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職語文職業模塊工科類 7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后作業(含答案)_第1頁
高教版中職語文職業模塊工科類 7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后作業(含答案)_第2頁
高教版中職語文職業模塊工科類 7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后作業(含答案)_第3頁
高教版中職語文職業模塊工科類 7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后作業(含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7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后作業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驅逐(zh) 繁蕪(w) 豁然(hu) 不可估量(lin) B空白(kn) 膚淺(f) 悼念(do) 卓有成效(zhu) C撰稿(zhun) 忌恨(j) 誣蔑(w) 雙重身份(chn) D奠基(din) 剩余(chn) 詛咒(z) 淺嘗輒止(zh)2.下列詞語中不含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紛繁蕪雜 驅逐 衷心 獨到見解 B豁然開朗 忌恨 誣蔑 淺嘗轍止 C綽有成效 誹謗 詛咒 源遠流長 D不可估量 遺誤 膚淺 插科打渾3.選出依次填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 )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_和最受_的人。各國政

2、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_他、_他。 A忌恨 誣蔑 詛咒 誹謗 B誣蔑 忌恨 詛咒 誹謗 C忌恨 誣蔑 誹謗 詛咒 D誣蔑 忌恨 誹謗 詛咒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看它怎樣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拔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 B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C1963年并不意味著斗爭的結束,而是開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氣就會滿足;如果國家安然無恙,毫無反應,這些人必會大失所望的。 D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

3、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5.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對馬克思為人類所做的偉大貢獻作了崇高的評價和熱情的贊頌。 B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卓有成效、堅忍不拔地進行斗爭。 C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年多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 D我們與成語結下不解之緣,成語是我們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一種重要的語言形式。6.對下列各句修辭格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菜市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水一浸

4、,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吧。 A雙關 反語 諱飾 B雙關 諱飾 反語 C諱飾 反語 雙關 D諱飾 雙關 反語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虛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及共和政府,都驅逐他。 B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 C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D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閱讀文本,完成810題。8.“兩個發現”指代什么?從寫作方法的角度看,“兩個發現”與“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要

5、這樣寫?9.“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10從文本來看,馬克思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作簡要概括。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后作業 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B空kn;C.誣w;D.剩shn2答案:A 解析:B項中“轍”應為“輒”;C項中“綽”應為“卓”;D項中“遺”應為“貽”,“渾”應為“諢”。3答案:C 解析:依據課文原文選擇。4答案:C 解析:安然無恙:原指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與句意“毫無反應”不相符,此處應用“安之若素”。 5答案:D解析:A項,成分殘缺,應去掉“中”;“崇高”與“評價”不搭配。B項,語序不當,卓有成效與堅韌不拔互換位置 。C項,“將近”與“

6、多”重復。 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雙關、反語、諱飾”幾種修辭手法的掌握情況。先弄清楚句子要表達的意思,再做選擇。7.答案:A解析:A項中“及”不能與“無論”連用。8.答案:“兩個發現”是指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從寫作方法的角度看,“兩個發現”與“他研究的每一個領域”是“點”與“面”、“詳”與“略”的關系。這里“他研究的每一個領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膚淺”的,都有“獨到的發現”,表明馬克思作為一位科學家研究的領域之廣、成績之大,與馬克思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相呼應。解析:本題考查選項信息和分析文章結構的能力。“兩個發現”屬于“他研究的每

7、一個領域”,故是點與面、詳與略的關系。之所以如此處理,前者突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后者是為了突出馬克思的成績之多之大;從結構上照應文章第一句話。9.答案:恩格斯最后莊嚴宣告“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這句飽含深情和敬意的結語,雖是一般悼詞結語,但絕不僅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應全文,總結全文,是由馬克思的豐功偉績中引申出來的必然結論,體現了作者的心聲,也是億萬人民的心聲。解析:本題考查文章關鍵句的作用,應從結構和作用兩方面進行分析,此句是文章的結尾句,有總結全文的作用;又是一個議論抒情句,表達了作者和所用無產階級的敬意。 10.答案:馬克思是一個思想家,他發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與剩余價值的規律,其意義如同達爾文發現的自然界規律。馬克思是一個革命家,他積極從事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活動,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馬克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