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_第1頁
廣東省湛江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_第2頁
廣東省湛江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_第3頁
廣東省湛江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_第4頁
廣東省湛江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 6 -湛江市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高中調研考試高一歷史試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考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4.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一

2、、選擇題:本大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周禮規定,天子五門,諸侯三門。但考古發掘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宮寢、朝廷遺址則有五門。這說明當時A.商鞅變法廢除了等級制度B.儒家思想觀念影響廣泛C.秦國的經濟實力最為雄厚D.宗法分封體制受到沖擊2.下表為西漢淄川國諸王世系表,該表可以用來說明西漢時期世系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諸侯王名劉賢劉志劉建劉遺劉終古劉尚劉橫劉交劉永王國領地28縣28縣11縣11縣7縣7縣3縣3縣3縣A.分封制逐漸被廢除B.中央集權不斷加強C.君主專制漸趨強化D.諸侯傳承方式改變3.下表是呂思勉秦漢史的部分

3、目錄,從中可以看出東漢后期的主要社會問題是第六章漢末事跡第十章 后漢衰亂第一節元帝寬弛第一節 后漢外戚宦官之禍(上)第二節 成帝荒淫第五節 靈帝荒淫第三節 哀帝縱恣第六節 后漢中葉后外患第七章 新室始末第十一章 后漢亂亡第四節新莽事四夷第二節 董卓之亂第五節新莽敗亡第四節 東諸侯相攻A.朋黨之爭與皇權削弱B.土地兼并與藩鎮割據C.皇帝無能與戚宦專權D.黨錮之禍與農民起義4.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遷移的規模之大、歷時之久、影響之深,超過以前任何時期。從4世紀初期到5世紀中葉,南遷人口不少于90萬,即北方平均每8人中有1人南遷,南方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來自北方。據此推知,人口南遷A.為經濟重心的南移

4、奠定基礎B.消除了區域之間的差異C.推動了長途販運貿易的興盛D.導致了北方落后于南方5.北魏孝文帝時期的考課法規定,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必須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根據結果決定官員升遷罷免,力圖“愚滯無妨于賢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據此可知,考課法的主要目的是A.強化對地方的控制B.改革官員選拔制度C.打擊門閥士族勢力D.提升國家治理效能6.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以描繪女范事跡為主題,現存9段。其中馮媛擋熊為漢代馮媛以身擋熊,保護漢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辭輦為班婕好拒絕與漢成帝同輦,以防成帝貪戀女色而貽誤朝政的故事。這可以用來說明A.東晉繪畫以女性人物為主要題材B.藝術作品兼具審美與教化功能C.

5、漢代和晉代女性的地位空前提高D.佛道觀念對藝術創作影響深遠7.780年,宰相楊炎奏請唐德宗實行賦稅制度改革,收稅“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賦稅制度逐漸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方向發展。這一改革A.減輕了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風C.導致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瓦解D.保證了農民生產時間8.宋太宗時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實際政治運作過程中,有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參與這個宰相群體。這一做法旨在A.強化集體議事制度B.分事權以相互牽制C.削相權以強化君權D.踐行重文輕武政策9.據統計,北宋初年,平均每個人擁有的流通錢幣為17錢,而唐朝玄宗年間(公元752年)僅為6錢,

6、到北宋中期時,更是增加到212錢。這反映了,北宋A.重農抑商政策改變B.鑄幣權已收歸到了中央C.商品經濟發展迅速D.商業成為主要經濟部門10.朝代統治年限節婦數烈女數節烈合計隋唐326年322961兩宋319年152122274上表為隋唐、兩宋節婦烈女(單位:人)的對照表。對表中數據變化解讀合理的是A.門第觀念深入人心B.政府政策影響婚姻觀念C.理學強化倫理關系D.儒學對民間的影響有限11.慶歷新政是宋仁宗慶歷年間進行的改革。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社會改革運動。兩次變法均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是A.觸動了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B.新法用人不當并危害百姓C.執政的保對

7、法D.地方官僚不執行新法政令12.有學者論述中國古代一制度時,說“它具有兩重性,又長期代表中央分馭各地,主要為中央收權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權力,所握權力大而不專”。該制度是A.分封制B.郡縣制C.刺史制D.行省制13.鄭和下西洋時,在爪哇島上被麻喏八歇國西王誤殺170人。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并請求賠償六萬兩黃金。鄭和將實情上稟明政府,最終放棄賠償要求,這就是在當地至今還流傳的“麻喏八歇國六萬兩黃金”的故事。這反映了明朝 A.實行薄來厚往的貢賜貿易 B.奉行對外開放的外交政策 C.秉持以和為貴的外交理念 D.固守天朝上國的傳統觀念14.明代中后期出版的大部分圖書都采用注釋和注音的編寫方式。如唐

8、書志傳中的“爾兄日前飲酒至酣”,編者對“飲酒至酣”做了注釋:“半醉也。”詳刑公案中的“事系無辜不究”,編者對“辜”的讀音做了注釋:“辜,音孤。”這類現象反映出當時A.商業發展沖擊了學校教育B.文化發展呈現大眾化趨勢C.科舉改革影響了書籍出版D.市民文化水平落后于前代15.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達賴喇嘛”稱號。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稱號。1727年,清設立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確立金瓶掣簽制度,轉世靈童要在駐藏大臣的監督下,從朝廷頒發的金瓶中抽簽決定。這表明清代A.西藏正式歸屬于中央管轄B.西藏實行盟旗制度C.中央政府對西藏因俗而治D.治理西藏恩威并重16.下表

9、整編自錢實甫的清代職官年表,據此可推知時間總督(單位:個)總數滿人漢人1748年11921779年11741864-1867年8261872-1875年8171876-1883年808A.清政府權力結構發生變化B.洋務運動正在如火如茶的進行C.新階級力量正在不斷崛起D.中央與地方出現分裂割據局面17.史學家陳旭麓指出:“義和團運動無疑比洋務派、改良派表現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氣,但破產小農和手工業者歸復自然經濟的強烈愿望又使他們的眼界無法越出所處的時代。”這句話強調了義和團運動A.具有鮮明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比洋派和改良派更加激進 C.無法超越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D.與往的農民運動沒有區別18.為了

10、實行新政,清政府必須想方設法籌集經費。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征收印花稅,在湖廣征收房捐、鋪捐:1903年在吉林征收燒窯捐、車輛捐,在其他地方征收牛捐、馬捐、鹽商捐、紳富捐,還有戶口稅、丁稅等。這反映了 A.晚清財政稅收制度趨于完善B.苛捐雜稅是清廷盤剝人民的主要手段 C.新政范圍廣泛超越以往改革D.清末新政缺乏民生關懷危害清朝統治19.“皇帝倒了,辮子割了。”它形象地說明了辛亥革命的兩大歷史功績: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辮子的命。這里的“革了皇帝的命”是指 A.以革命方式推翻了封建制度B.結束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C.廢除帝國主義在華一切特權D.實現土地國有,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制20.

11、陳獨秀認為,中國文明,包括儒家學說中所包含的許多積極有益的內容,實際上與人類文化的普遍價值相聯系、相一致。胡適晚年一再指出,他從不貶低孔子和儒家的正當地位。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 A摒棄傳統文化全盤西方 B對傳統文化的理性思考 C觀點對立導致思想混亂 D.批判繼承儒家傳統學說21.1920年11月共產黨發刊詞寫道:“吾人生產方法除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外,別無他途。資本主義在歐美已經由發達而傾于崩壞了,在中國才開始發達,而他的性質上必然的罪惡也照例扮演出來了。代他而起的自然是社會主義的生產方法,俄羅斯正是這種方法最大的最新的試驗場。”作者意在A國人普遍意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 B社會發展必須經過資本主

12、義的階段 C.中共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D論證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合理性22.下圖是1927年“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宣傳畫,它可用來說明當時中共A.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B.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C.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勢在必行D.開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23.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戰時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五年半的戰略轟炸和無差別轟炸。下列反映這方面的歷史真相的證據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日本學校教科書的介紹B.當時新聞報道中的照片C.當年幸存者的口述材料D.侵華日軍老兵的回憶錄24.在20世紀初期的書刊中,“中華民族”與“華族”“華夏族”“中國民族

13、”“國族”等稱謂互相混用。20世紀30年代,書刊中的“中華民族”得到廣泛使用,其他稱謂則逐漸稀少。這種變化表明A.民族危機推動國家認同增強 B國民政府強化對思想的控制 C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日益規范 D社會界的文化差異性縮小1932年8月,國民政府參謀部首次提出把“地處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廠內遷。1937-1940年,共內遷工廠450家。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個新工業區。這一舉措A.一定程度上抵擋住日本侵略 B.便利于官僚資本巧取豪奪 C.客觀上推動民主革命的開展 D.為抗戰勝利奠定經濟基礎26.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做了報告并指明由新民主主義革命

14、發展到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本次會議的召開 A.促使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B.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C.是我黨歷史上一次生死關的轉折點 D.糾正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27.下圖是某次國際會議的簡報和相關內容,在本次會議上,新中國A.清除帝國主義華的殘余勢力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C.次一身份參加D.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8.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機資本進行“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這有利于A.三大改造的順利開展 B.國家財政經濟的統一 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固新生的人民政權29.1964年,毛澤東提出建設西部后方的主張。東部沿海大量的工廠、工人、干部、資金設

15、備等涌向了中西部地區,形成了1965年前后三線建設的第一次高潮。這有利于 A.善國工局 B.推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C.打破西方的經濟封鎖 D.國民經濟的平衡發展30.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合作議,其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旨在建成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這表明中國 A.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B.致力于推動全球化的發展C.與其他國家一起對抗美國的霸權主義 D.努力加強各國的政治合作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第31題20分、第32題20分,共40分。31.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16、,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造成中華文明這一鮮明個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國歷史上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統”思想的潛移默化,而秦漢時期正是這種理念完全定的關鍵階段。秦漢時期的最高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并構筑了統一的制度文化。 摘編自黃樸民論秦漢文化的時代精神材料二且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獫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并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

17、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清)雍正帝編纂大義覺迷錄(1)根據材料一,指出秦漢文化蘊涵的時代精神及作用。(4分)結合所學知識兒概括秦漢統治者“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思想”的具體措施。(4分)(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雍正的民族觀,并闡述清朝“大一統”的歷史意義。(8分)(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民族觀念。(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盧作孚是近代著名實業家,1925年他創立了民生公司。他把“服務社會、便利人群、開發產業、富強國家”作為經營指導思想。他廢除了航運業具有封建色彩的包辦制,實行經理制,分級管理。民生公司還建立了各種會議制度,如朝會、主干人員會、處室經理聯席會等。民生公司的會議雖多,時間卻不長,效果很顯著。摘編自李紀明中國近代民族企業家精神探微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初期,對接管的原官僚資本企業進行了生產改革。其主要內容是:(一)建立、健全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