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實習教學大綱_第1頁
工程測量實習教學大綱_第2頁
工程測量實習教學大綱_第3頁
工程測量實習教學大綱_第4頁
工程測量實習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6工程丈量實習教學大綱兵團技師培訓學院土木工程教研室張超 編寫2021.06.08兵團技師培訓學院實驗課安排方案課程稱號 工程丈量 班 級 公路橋梁11-23 實習教師 張 超 表一系號實驗項目稱號時數實驗要求實驗類型實驗者類別組數每組人數安排周次實驗地點備注1水準儀的運用和認識2了解DS3水準儀的根本構造,認清其主要的部件的稱號及作用。練習水準儀的安頓、瞄準與讀數。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教學實習專科生31校園內2水準丈量2練習等外水準丈量的觀測、記錄、計算與檢驗的方法。丈量一條閉合水準線路,求定中間待定高程點的高程。教學實習專科生31校園內3經緯儀及全站儀的認識

2、和運用4了解DJ6經緯儀的根本構造及各主要部件的稱號、作用。練習儀器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數的方法,并掌握根本操作要領。用測回法丈量程度角。教學實習專科生32校園內4測設程度角和程度間隔 2測設知程度角,要求角度誤差不超越40秒。練習測設知程度間隔 。教學實習專科生33校園內5實驗建筑物定位和高程的測設2實習必需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習完成后應上交實習總結報告。教學實習專科生34校園內第一部分 丈量實驗須知一、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1丈量實驗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驗證、穩定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是熟習丈量儀器的構造和運用方法,培育學生進展丈量任務的根本技藝,使學到的實際與實際相結合。2實驗之前

3、必需復習教材中的有關內容,仔細仔細地預習實驗指點書,明確目的要求、方法步驟及本卷須知,以保證按時完成實驗義務。3實驗分小組進展,組長擔任組織協調任務,辦理所用儀器和工具的借領和歸還手續。每人都必需仔細、仔細地操作,培育獨立任務的才干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要發揚相互協作精神。 實驗應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進展,不得無故缺席或遲到早退,不得擅自改動地點或分開現場。 在實驗過程中或終了時,發現儀器工具有遺失或損壞情況,應立刻報告指點教師,同時要查明緣由,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適當的賠償或處置。4在實驗終了時,應提交書寫工整、規范的實驗報告或記錄,經指點教師審閱贊同后,才可以交還儀器和工具、終了任務。二、運用

4、儀器、工具本卷須知 以小組為單位到指定的地點領取儀器和工具,領借時該當場清點檢查,如有缺損,可以報告實驗管理員給予補領或改換。1攜帶儀器時,留意檢查儀器先箱能否扣緊、鎖好,拉手和背帶能否結實,并留意輕拿輕放。開箱時,應將儀器放置平穩。開箱后,記清儀器放置的位置,以便用后按原樣放回。提取儀器時,運用雙手握住支架或基座悄然取出,放在三腳架上,堅持一手握住儀器,一手拎銜接螺旋,使儀器與三腳架結實銜接。儀器取出后,應關好儀器箱,嚴禁在箱上坐人。2不可置儀器于一旁而無人看管。應撐傘,嚴防儀器日曬雨淋。3假設發現透鏡外表有灰塵或其它污物,須用軟毛劇或擦鏡頭紙拂去,嚴禁用手帕、粗布或其它紙張擦拭,以免磨壞鏡

5、面。4各制動螺旋勿擰過緊,以免損傷,各微動螺旋勿轉至盡頭,防止失靈。5近間隔 搬站,應放松制動螺旋,一手握住三腳架放在助下,一手托住儀器,放置胸前穩步行走。不準將儀器斜拉肩上,以免碰傷儀器。假設間隔 較遠,必需裝箱搬站。6儀器裝箱時,應松開各制動螺旋,按原樣放回后先試關一次,確認放妥后,再擰緊各制動螺旋,以免儀器在箱內晃動,最后關箱上鎖。7水準尺、標桿不準用作擔抬工具,以防彎曲變形或折斷。8運用鋼尺時,應防止扭曲、打結和折斷,防止行人踩踏或車輛碾壓,盡量防止尺身著水。攜尺前進時,應將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損壞刻劃。用完鋼尺,應擦凈、涂油,以防生銹。三、記錄與計算規那么 1實驗所得各項數

6、據的記錄和計算,必需按計錄格式用2H鉛筆仔細填寫。字跡應清楚并隨觀測隨記錄。不準先還在草稿紙上,然后謄入記錄表中,更不準偽造數據。觀測者讀出數字后,記錄者應將所記數字復誦一遍,以防聽錯、記錯。 2記錄錯誤時,不準用橡皮擦去,不準在原數字上涂改應將錯誤的數字劃去并把正確的數字記在原數字上方。記錄數據修正后或觀測成果皮去后,都應在備注欄內注明緣由如測錯、記錯或超限等。 3制止延續更改數字,例如:水準丈量中的黑、紅面讀數;角度丈量中的盤左,盤右讀數;間隔 丈量中的往測與返測結果等,均不能同時更改,否那么,必需重測。 簡單的計算與必要的檢核,應在丈量現場及時完成,確認無誤后方可遷站。 4數據運算應根據

7、所取位數,按“四舍六入、五前單進、雙舍的規那么進展數字湊整。第二部分 實驗目的要求、設備、方法實驗一 水準儀的認識和運用實習一、目的和要求了解DS3型水準儀各部件的稱號及作用。練習水準儀的安頓、瞄準與讀數。 丈量地面兩點間的高差。完成實習報告的填寫。二、方案與設備實驗時數安排12學時,實驗小組由3人組成。實驗設備為DS3型水準儀一臺及其附件。實習場地安排在本校操場,各組在練習儀器安頓、整平、瞄準、精平讀數的根底上,每人練習觀測幾根水準尺的讀數,分別記錄在實習報告的表格中。實習終了時,每人交實習報告一分。方法與步驟安頓儀器將三腳架張開,使其高度在適當,架頭大致程度,并將腳架尖踩入土中,然后用銜接

8、螺旋將儀器固連在三腳架上。認識儀器了解儀器各部件的稱號及其作用并熟習其運用方法。同時熟習水準尺的分劃注記。粗略整平先對向轉動兩只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泡向中間挪動,再轉動另一個腳螺旋,使氣泡移居中位置。4瞄準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明晰;轉動儀器,用準星和照門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成像在十字絲交點處。當成像不太明晰時,轉動對光螺旋,消除視差,使目的明晰。精平、讀數在水準管視窗察看,轉動微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管氣泡兩端的半影像吻合,視野即處于精平形狀,在同一瞬間立刻用中絲在水準尺上讀起取m、dm、cm,估讀mm,即讀出四位有效數字。本卷須知不能在沒有消除視差情況下讀數。在

9、水準尺上讀數時,符合水準器泡必需居中,不能用腳螺旋調整符合水準器泡居中。實驗報告一日期 班組 學號 姓名完成以下填空1安頓儀器后,轉動 使圓水準器泡居中,轉動 看清十字, 經過 瞄準水準尺,轉動 準確照準水準尺,轉動 消除視差,轉動 使符合水準氣泡居中,最后讀數。2消除視差的步驟是轉動 使 明晰,再轉動 使 明晰。 二、實驗記錄和計算1記錄水準尺上讀數 A尺B尺C尺 計算1A點比B點高、低 m。2A點比C點高、低 m。3B點比C點高、低 m。4假設C點的高程HC= m,求A點和B點的高程HA= m,HB= m,水準儀的視野高程HI= m。實驗二 水準丈量一、目的與要求掌握普通水準丈量的觀測、記

10、錄和檢核的方法。掌握水準丈量的閉合差的調整及求出帶定點的高程。實習完成和上交實驗結果。二、方案與設備實驗時數安排16學時,實驗小組由3人組成。實驗設備為水準儀1臺,水準尺2根,尺墊2個。實驗場地選定一條閉合水準線路,其長度安排4-6站為宜,中間設1個待定點B。從知水準點A出發,水準丈量至B點,然后再測至A點。根據知點的高程或假使高程及各測站的觀測高差,計算水準線路的高差閉合差,并檢查能否超限。對閉合差進展調整,求出待定點的高程。記錄在實驗報告二中,每組上交一分報告。三、方法與步驟背叛知點的方向為前進方向,在A、B點之間要設立假設干個轉點。第一站安頓水準儀在A點與轉點1之間,前、后視距大約相等,

11、其間隔 不超越100米。操作程序是后視A點上的水準尺,精平,用中絲讀取后尺的讀數,記入實驗報告二的表1中。前視轉點1上的水準尺,并精平讀數,記入表1中。然后立刻計算該站的高差。遷至第2站,繼續上述操作程序,直至最后回到A點。根據知高程及測站的高差,計算水準線路的高差閉合差,并檢查高差閉合差能否超限,其限差公式為 mm 或 mm式中 n測站數; L水準線路長度,以公里為單位。假設高差閉合差在允許的范圍內,那么對高差閉合差進展調整,計算個待定點的高程。四、本卷須知在每次讀數之前,要消除視差,并使符合水準器泡嚴厲居中。在知點和待定點上不能放尺墊,但轉點必需放尺墊,在儀器遷站時,前視點的尺墊不能挪動。

12、實驗報告二 水準丈量日期 班組 學號 姓名水準丈量記錄極其高差的計算實驗數據記入表1,并進展高差計算,最后進展驗算,確保高差總和無誤。 表1 水準丈量記錄測站點號后視讀數前視讀數高差高程+-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 驗算二、待定點高程計算根據表1計算,填入表2,求待定點高程。表2 待定點高程的計算點號間隔 測站數高差m矯正數mm矯正后高差mm高程輔助計算實驗三 經緯儀的運用與測回法測程度角一、目的與要求了解DJ6型光學經緯儀各主要部件的稱號和作用。練習經緯儀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數的方法,掌握根本操作要領。要求對中誤差小于3mm,整平誤差小于一格。掌握測回法觀測程度角的觀測順序、記錄和計算方

13、法。上、下半測回角值互差不超越 40秒。了解FTS500全站儀各主要部件的稱號和作用。練習FTS500全站儀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數的方法,掌握根本操作要領。二、方案與設備實驗時數安排28學時,實驗小組3人組成。實驗設備為DJ6型光學經緯儀一臺及其它附屬配件。FTS500全站儀一臺套。實驗場地為教學樓周圍假設干丈量標志。在熟習經緯儀的運用后,每人用測回法測程度角一個測回,實驗終了時,每人交實驗報告一分。三、方法和步驟經緯儀的安頓松開三腳架,安頓于測點上。其高度大約在胸口附近,架頭大致程度,采緊腳架。翻開儀器箱,取出儀器置于架頭上,一手緊握支架,一手擰緊銜接螺旋。熟習儀器各部件的稱號和作用。經緯儀

14、的運用對中、整平、瞄準、讀數參見課本P38或教師演示。對中 采用光學對中器對中,先利用三腳架使儀器大致對中,再利用腳螺旋使光學對中器準確對中。整平 升降三腳架使圓水準器居中,使儀器大致程度。再檢查儀器能否對中,假設儀器不對中,反復上一步操作使儀器對中,再利用升降三腳架粗平儀器,最后利用腳螺旋精平儀器。整平和對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瞄準 瞄準的方法與水準儀操作根本一樣。讀數 翻開反光鏡,調理反光鏡使讀數窗亮度適當,對讀數窗的目鏡調焦,看清讀數窗分劃,根據運用的儀器情況進展讀數。測回法測程度角配置度盤:共測n個測回,那么第i個測回的度盤位置為略大于i1*180/n。假設測兩個測回,根據公式計算第一測

15、回起始讀數稍大于0度,第二測回起始讀數稍大于90度。測回觀測:盤左 瞄準左目的A,進展讀數記a1,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的B,進展讀數記b1,計算上半測回角值 左=b1-a1。盤右 瞄準右目的B,進展讀數記b2,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目的A ,進展讀數a2,計算下半測回角值 右=b2-a2。檢查上、下半測回角值互差能否超限,計算一測回角值=左+右/2。測站觀測完成后,檢查各測回角值能否超限。5教師演示TC307全站儀的運用和操作。四、本卷須知瞄準目的時,盡能夠瞄準目的底部。同一測回觀測時,切勿動度盤配制器。留意儀器的平安運用。實驗報告三 經緯儀的運用與測回法測程度角日期 班組 學號

16、 姓名測回法測程度角記錄測站目的豎盤位置程度度盤讀數半測回角值一測回角值備注實驗四 測設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一、目的與要來 1練慣用普通方法測設程度角、程度間隔 和高程,以確定點的平面和高程位置。 2測設限差:程度均不大于40,程度間隔 的相對誤差不大于15000,高程不大于10mm。 二、方案與設備 1實驗安排28學時,每組3人。 2設備為J6經緯儀、DS3水準儀各1臺,鋼卷尺1把,水準尺1根,測釬1束,記錄板1塊,測傘1把,榔頭一個,木樁和小釘數個。 3布置場地 每組選擇間距約30m的A、B兩點,在點位上打木樁,樁上釘小釘,以A、B兩點的連線為測設角度的知方向錢,在其附近再布置一個暫時水準

17、點,作為測設高程的知數據。 三、方法與步驟 1測設程度角和程度間隔 ,以確定點的平面位置。設欲測設的程度角為、程度間隔 為D。在 A點安頓經緯儀,盤左置程度度盤為 00000,照準 B點,然后轉動照準部,使度盤讀數為準確的角;在此視野方向上,以A為起點,用鋼卷尺量取預定的程度間隔 D在一個尺段以內,定出一點為Pl。盤右,同法測設程度角產和程度間隔 D,再定一點為P2;假設Pl、P2不重合,取其中點P,并在點位上打木樁、釘小釘標出其位置,即為按規定角度和間隔 測設的點位。最后以點位P為準,檢核所測角度和間隔 ,假設與規定的戶與D之差在限差內,那么符合要求。 2測設高程。設上述P點的設計高程為HP

18、,將水準儀安頓在水準點與P點之間,后視水準點,尺上讀數為a,計算視野高程Hi=水+a。;同時計算 P點的尺上讀數b=HiHP,即可在P點木樁上立足進展前視讀數。在P點上立尺時標尺要緊貼木樁側面,水準儀瞄準標尺時要使其貼著木樁上下挪動,當尺上讀數正好等于b時,那么沿尺底在木樁上畫橫線,即為設計高程的位置。在設計高程位置和水準點立尺,再作前后視觀測,以作檢核。 四、本卷須知1測設終了要進展檢測,測設誤差超限時應重測,并做好記錄。2實驗終了后,每組上交“點的平面位置測設、“高程的測設記錄表各一份。實驗報告四測設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日期班組觀測者記錄者一點的平面位置測設、檢測記錄 測站測設程度角檢測程度角誤差限差測設程度間隔 m檢測程度間隔 m相對誤差限差二點的高程測設、檢測記錄測站水準點高 程m后視讀數m視野高程m待測點的設計高程m前視尺讀數m檢測讀數誤差實驗五 實驗建筑物定位和高程的測設 實驗目的掌握幾種常用的點位測設方法。利用水準丈量的方法放樣高程二、 實驗設備、人員、學時實驗設備:J6經緯儀一臺,30米鋼尺一把,插扦4根,斧頭一把,木樁和小釘數個,計算器一臺,鉛筆和記錄紙自備,DS10水準儀一臺,水準尺一對。配置一臺全站儀人員安排:每組3人。學時:28學時。實習內容和方法一、實驗內容搜集主軸線點、放樣點的數據和圖紙資料。按極坐標法計算放樣元素。(、s)繪制放樣草圖。計算高程放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