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書光盤的管理與有效利用_第1頁
隨書光盤的管理與有效利用_第2頁
隨書光盤的管理與有效利用_第3頁
隨書光盤的管理與有效利用_第4頁
隨書光盤的管理與有效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書光盤的管理與有效利用 【摘要】目的 電子信息時代,隨書光盤作為一種傳播知識和存貯知識的文獻載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方法文章根據隨書光盤的管理現狀及其利用優缺點進行分析,隨書光盤實行網絡化管理,是提高隨書光盤利用率的有效措施。結果實行網絡化管理,隨書光盤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讀者可以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使用光盤,解決了光盤因使用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結論 隨書光盤網絡化管理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光盤的利用率,而且符合網絡時代人們從網上獲取、閱讀、使用信息的新的思維方式。 【關鍵詞】隨書光盤管理利用 Abstract Objectiv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g

2、e, CD with the book as a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stored knowledge of the document carrier, More and more popular. Methods: CD with the book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management status and use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alysis, CD with the book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CD with t

3、he book i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Results: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CD with the book to maximize use of resources, Readers can not time and place and, Anytime, anywhere using the CD, To solve the disc caused by the use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Conclusions: CD

4、with the book not only network managemen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disc, And meet people from onlin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ge, Reading, Use information in new ways of thinking. Key word CD with the bookManagementUse 近年來隨著現代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存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文獻信息的出版類型不斷地更新與演變,文獻出版形式從單一的傳統

5、印刷型文獻載體,逐以向數字化的非印刷型多種載體形式演變。以紙質文獻為例,近幾年來采購紙質圖書普遍發現書中附帶了隨書光盤的電子出版物。隨書光盤的內容是對書刊內容做進一步的解釋、補充與延伸,是與圖書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讀者通過隨書光盤能增強對書中內容的理解,起到輔助學習的目的。因此,隨書光盤作為一種傳播知識和存貯知識的文獻載體,不但豐富了館藏,也越來越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面對這種新型文獻,圖書館應如何收藏、管理與利用隨書光盤,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的滿足讀者需求,是圖書館考慮并亟待尋求解決的新問題。 1 隨書光盤的特點 1.1 優點 隨書光盤作為一種電子信息載體,具有物理體積小、存儲容量大、

6、占用空間小、感觀性強,攜帶使用方便,集聲、形、圖文并茂等特點,讀者可觀其形、聞其聲,更直觀、更生動地感知信息。隨書光盤不僅是對圖書內容的補充,更多的是提供了書面文字無法提供的內容,如相關的電子文檔和相關的共享軟件、源代碼、電子教學實例等。隨書光盤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實現共享,通過網絡技術讀者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共享一張光盤資源,隨時隨地使用,節省了讀者來館辦理借還手續的麻煩。 1.2 缺點 它不同于一般的多媒體電子出版物,沒有統一的格式和表現形式,不能直面表現內容,需借助計算機或相關硬件設備揭示內容信息。形式上保存需要相應的溫度和濕度要求,避免擠壓重疊、高溫照射,灰塵或潮濕的環境,適合在溫度為

7、1725c,相對溫度為35%55%保存。不能單獨使用,沒有圖書光盤就沒有利用價值。形態特質上使其外借或多次使用后盤面受損、劃痕、裂傷、斷裂,感染病毒、數據丟失等原因造成光盤無法使用,并影響光盤書籍的使用效果。 2 隨書光盤的管理現狀 2.1 書盤合一管理 管理人員將隨書光盤視為圖書的一個整體,隨圖書著錄,一起收藏、一起借出,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方便讀者發現并利用光盤,讀者見書就見盤,方便閱讀使用。但在實際過程中發現一些弊端:一是借還圖書時需要檢查隨書附帶的光盤,繁鎖的工作或多或少會降低流通部門的日常工作效率和增加讀者的辦理時間。其二是發現很多隨書光盤在流通一段時間后,便會出現光盤嚴重損壞、缺失等

8、現象,不但影響讀者對該圖書的使用,也造成圖書館財產的損失。其三,對只需要借圖書不需借光盤的讀者來說帶來麻煩,造成光盤的無效使用與流通。 2.2 書盤分散管理 為防止隨書光盤在流通過程中丟失、損壞,同時不影響讀者對光盤的使用,圖書館將隨書光盤隨圖書一起著錄,分開存放,圖書歸書庫,光盤歸電子閱覽室,形成圖書和光盤異處存放,分別管理。讀者需要借閱光盤時,再用手工登記借出,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比較有利于光盤的保管,但增加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和讀者的借閱手續。同時,因書、盤分開管理,讀者不便發現附有隨書光盤,降低光盤的使用率,也違背了光盤隨書出版的初衷。 2.3 光盤網絡化管理 光盤網絡化管理就是通過隨書光

9、盤加工及編目管理系統,將隨書光盤內容制作成一個ISO鏡像文件,上傳到圖書館專用服務器上,讀者通過內部局域網在各個站點隨時隨地檢索、下載利用光盤資源,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圖書館無論購進有多少復本圖書,只要制作一張光盤鏡像就能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對圖書館來說,即方便了讀者使用,也保護了光盤資源,提高了隨書光盤的利用率,解決了光盤因使用損壞、丟失、有盤無書或有書無盤,以及一人借出其他人無法使用等問題。 3 隨書光盤的有效利用 3.1 隨書光盤網絡共享 電子信息時代,圖書館將收藏越來越多的隨書光盤。從以上三種隨書光盤的管理現狀分析,要充分發揮隨書光盤的信息價值,提高有效利用的最佳措施,就是實現隨書光盤

10、資源網絡化管理。我館在院領導的支持下,于去年購買了杭州麥達電子博文非書資料管理系統,將隨書光盤逐一進行鏡像制作,自動上傳到圖書館專用服務器,通過博文ISO服務平臺,讀者在院內網的任一臺電腦都可隨時在線閱讀、瀏覽、下載使用隨書光盤資源,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同一張光盤資源通過網絡可以供多人同時使用,光盤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由于麥達電子系統是集圖書館非書資料的加工、著錄、網絡發布于一體,提供了書目信息與隨書光盤信息雙向對鏈接的功能,讀者可以從圖書館主頁,進入“館藏書目查詢”,了解附有隨書光盤的圖書,讀者也可以從圖書館主頁直接點擊“醫學光盤”在檢索方式用題名、ISBN號、作者、財產號、索書號等檢索途

11、徑檢索出相關書目信息,根據各自需求進行在線瀏覽或下載閱讀。該平臺極大地解決了我館隨書光盤在圖書館的管理與利用的難題。 3.2 做好外借服務 除了服務器有隨書光盤的備份資料外,我們還配備了一個容量大的移動備份盤,因此,不必擔心光盤因外借而產生的損壞、丟失等一系列問題。對院網外的社康基層人員提供隨書光盤外借服務,盡可能滿足各階層讀者對文獻的閱讀需求,進一步提高隨書光盤的利用率。 3.3 有力宣傳隨書光盤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隨書光盤在書籍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人們逐漸增加對電子文獻的閱讀興趣,讀者對隨書光盤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是,也不排除有部分讀者或工作人員缺乏利用隨書光盤的認識。圖書館工作人員在

12、圖書加工編目時進行充分提示,讓讀者在館藏書目查詢時知道哪些書籍附有隨書光盤。第二是在讀者借閱書籍書時提醒該讀者所借圖書附有隨書光盤,讓讀者及時知情隨書光盤決定是否借閱。第三,在新書通告時,在書名后用括號注明附有隨書光盤,讓讀者詳細了解該書信息。第四,在圖書館網頁上設置公告宣傳窗口,對隨書光盤的運行、下載閱讀進行詳細介紹,比如運行前讀者需在客戶端先下載安裝proG網絡虛擬光驅,讓讀者更了解隨書光盤的使用,以提高隨書光盤的利用率。 3.4 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具備有一定的圖書館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以及相關學科等多專業方面的知識,才能夠解答讀者所提問題,指導讀者使用光盤獲取所需信息。注意硬件的配置與系統維護,加強光盤數據的安全性,避免病毒入侵,使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保障隨書光盤的正常使用。通過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可以進一步促進讀者對隨書光盤的利用,提高館藏文獻資源的利用率。 4 結論 電子信息時代,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隨書光盤,隨書光盤的有效管理促進提高光盤的利用率。隨書光盤實現網絡化管理,是解決有效利用的方法,對圖書館來說,是光盤收藏的完整性和利用高效性的統一。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光盤的利用率,而且符合網絡時代人們從網上獲取、閱讀、使用信息的新的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