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2屆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重點:回扣考綱、梳理知識、突破難點、提升能力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必修一 一輪復習基礎知識部分月地平均距離(3804萬千米)日地平均距離(1.5億千米)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同向性、近圓性和共面性類地行星、巨行星和遠日行星的結構差異 注意小行星帶的位置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知識提升部分航天港或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中國衛星發射的最佳時間窗口衛星回收著陸地區位選擇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絕大多數彗星的公轉方向與地球公轉方向一致,哈雷彗星等除外。(一)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外因: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內因:適宜呼吸的大氣地球質量、體積適中;適宜的溫度日地距離適中、地球自轉公
2、轉周期適中液態水的存在地球內部物質運動、適宜的溫度(二)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自然因素氣候、氣象條件:天氣晴朗、穩定,能見度高地球自轉線速度:取決于緯度和地勢(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可增加發射的有效載荷)地形地質:地形平坦開闊、地質結構穩定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人煙稀少(有建立禁區的可能)交通便利 符合國防安全需要其中影響衛星和飛船發射的最關鍵和最直接的因素是氣象因素 衛星發射基地最佳區位:臨海、緯度低、晴天多(天氣晴朗穩定)、海拔高、地形開闊平坦、地質構造穩定、人口稀少、交通便捷等 臨海海運交通便捷;且海域廣闊,便于衛星的跟蹤監測以及降低火箭殘骸墜落產生的危害 海拔高(如西昌)空氣稀薄,天氣晴
3、朗,云霧少,空氣透明度高,便于衛星的跟蹤監測;海拔高,線速度大。(三)最佳發射時間窗口:時間:在一天中一般選在晴朗無云的夜晚,主要便于定位和跟蹤觀測。時節:選在冬季,中國降水較少,天氣較穩定,便于監控、回收,同時避開南半球的惡劣天氣(四)衛星回收著陸地區位選擇:自然:地形平坦、視野開闊的草原地區,便于搜救;氣候氣象:天氣穩定、多晴朗天氣;河流湖泊少。人文:人煙稀少的地區(降低火箭殘骸墜落產生的危害)中國最佳區域: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基礎知識部分太陽能量的來源:核聚變太陽大氣的結構:從內向外分三層(光球、色球、日冕層)太陽活動的形式: 太陽黑子-光球層; 耀斑和日珥-色球層
4、;太陽風-日冕層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黑子和耀斑(平均周期11年)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氣候、擾亂電離層、干擾地球磁場、產生極光等知識提升部分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影響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因素 影響日照時數的因素分析非洲大部分地區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我國年太陽輻射分布的總體規律東弱西強,高值在青藏高原,低值在四川盆地分析原因世界年太陽輻射分布的總體規律:大致從低緯向高緯遞減(一)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干擾大氣中的電離層,使地球上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短暫的中斷;擾亂地球磁場,使地球磁場出現“磁暴”現象兩極地區出現極光;影響自然災害的發生,如水旱災害等。極光只能在中高緯度地區的夜空觀察(二)影響年
5、太陽輻射總量的因素緯度(正午H);地勢高低;天氣狀況;日照時數等因素其中前三因素是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太陽輻射強度緯度緯度低,正午H,獲得太陽輻射多地勢地勢高,空氣稀薄,透明度高,固體雜質、水汽少,大氣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天氣晴天多,大氣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故一般山地背風坡太陽輻射強一般地勢高,空氣稀薄,透明度高;水汽少,晴天多,其日照時數也長。故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度和年太陽輻射總量都大(三)影響日照時數的因素緯度(晝夜長度因素有季節差異)地勢高低(站得高看得遠)天氣狀況大氣削弱作用影響因素原因日照時數緯度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極夜現象,極圈以外地區夏季日照時數多于
6、冬季地勢一般地勢高的高原日照時數多于地勢低的盆地天氣多陰雨天氣的地區,日照時數少,多晴朗天氣的地區,日照時數多材料三:非洲部分國家能源發展潛力圖(4)根據材料三,非洲大部分國家的理想新能源是 ,簡要分析其豐富的原因。 圖8答案:太陽能(2分) 所處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2分);非洲為高原大陸,空氣稀薄(2分),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干旱氣候)廣布,晴天較多(2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太陽輻射的分布全球分布:總體上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中國分布: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增強;青藏高原最強、四川盆地最弱。?青藏高原:緯度低,海拔高,空氣稀薄;污染少大氣潔凈;降水少、天氣晴朗,
7、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擴散,空氣當中水汽、云霧多,多陰雨天,大氣削弱作用強。注:青藏高原是因為海拔高,空氣稀薄且降水少天氣晴朗,故削弱作用弱;而南疆則是溫帶沙漠氣候降水少,天氣晴朗,故削弱作用弱。二者有區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單獨專題)4.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基礎知識部分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厚度分布的規律;莫霍面、古登堡面的位置;巖石圈的范圍。水圈的特點連續不規則的圈層生物圈的范圍和核心范圍:巖石圈的上部、大氣圈的底部和整個水圈核心: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對流層和平流層氣溫垂直分布的規律和原因知識提高部分能夠通過對橫波
8、或縱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情況來分析該地區地殼的厚度5.地殼物質循環基礎知識部分地殼物質循環圖的判讀(判讀關鍵:巖漿、巖漿巖)只有巖漿才能變成巖漿巖,任何巖石都不能直接變成巖漿巖三類巖石均可重熔再生成巖漿(巖漿箭“三進一出”;巖漿巖“一進三出”)三類巖石在外力作用下均可變為沉積巖三種巖石在變質作用下均可變為變質巖幾個重要概念通常非金屬礦存在于沉積巖中,金屬礦存在于巖漿巖中沉積巖具有明顯的層里構造,化石只存在于沉積巖中。石灰巖是典型的沉積巖;大理巖是典型的變質巖;花崗巖(侵入巖)、玄武巖(噴出巖)是典型的巖漿巖知識提升部分各種變式地殼物資循環圖的判讀通過某地巖石形成的資料推測地質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A巖
9、漿 B侵入型巖漿巖 C噴出型巖漿巖 D沉積巖E變質巖冷卻凝固作用 隆起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作用)固結成巖做那個也 變質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巖漿6.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基礎知識部分地質作用:內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內力作用:巖漿活動 變質作用 地殼活動(水平/垂直運動)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外力作用主要動力:流水、風、海浪、冰川等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內力作用形成):判讀/實例/地理意義褶皺(背斜、向斜)判讀、地理意義、與地形的關系斷層形(地塹、地壘)判讀、地理意義、與地形的關系外力作用與地貌 外力作用分布的地區差異:干旱半干旱地區以風力作用為主;濕潤半濕潤地區以流水作用
10、為主沿海、海底海浪作用為主;高寒高緯地區冰川作用為主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風蝕蘑菇、風蝕洼地、雅丹地貌、沙丘;丹霞地貌、V谷;喀斯特地貌(溶洞、鐘乳石/石筍、峰林/叢等);沖積扇、三角洲、沖積平原、(冰川地貌)峽灣/U谷、五大湖、東歐平原、歐洲平原上波狀起伏的丘陵等冰川作用歐洲冰川地貌典型背斜斷層發育形成河流或谷地/低地的原因差異?外力作用循環關系圖(略)6.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知識提升部分風力作用與風化作用、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區別板塊構造學說(注意消亡/生長邊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生長邊界:裂谷/海洋/海嶺 消亡邊界:島弧/海溝/海岸山脈/褶皺山脈地質過程判斷分析方法:先判斷有何典型
11、內外力作用地貌,后結合“低地沉積、高地侵蝕”判讀地質過程先后。河流地貌見學案 山區:V形谷/峽谷/溝谷(侵蝕下切);河流出山口:洪/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河漫灘/沖積平原;出海口/河口:三角洲侵蝕岸與堆積岸考查(直道河道與彎道河道堆積侵蝕差異)沖積扇與沖積平原的區別:沖積扇位于山前,一般地勢較高。在沖擊扇的中上部常發育礫石戈壁,邊緣部分的水、土資源豐富,往往首先形成綠洲(農業區)。沖積平原一般位于中下游河流地區,地勢低平(主要包括河漫灘平原和三角洲)流水、風力、海浪堆積與冰川堆積的區別 冰川堆積物的特點(大小混雜、分選磨圓性差)中國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區喀斯特地區農業發展不利條件云貴高原、兩廣丘陵最
12、典型。分析貴州農業發展區位條件!巖層形態巖層新老關系形成地貌地理意義相應地理意義原因巖層向上凸起中心老兩翼新一般成嶺,良好的儲油氣構造工程建設:隧道的良好選擇頂部地帶適宜建采石場良好的儲水構造 工程建設:修建大壩尋找煤鐵等礦產資源一般成谷,中心新兩翼老巖層向下彎曲褶皺背斜向斜褶皺: 但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但槽部受擠壓物質堅實不易受侵蝕反而成山嶺巖層封閉,為“儲油構造”,易儲油氣 天然拱形、結構穩定;不易積水,利于防水滲透。背斜頂部裂隙發育,巖石破碎底部低凹,易存水 向斜槽部受擠壓,巖層堅硬穩定背斜處煤、鐵往往已被侵蝕掉 煤礦開采中瓦斯爆炸或透水事件多出現在褶皺什么部位?組合類型地壘地塹巖
13、層運動形成地貌實例地理意義相應地理意義原因中間巖塊相對上升,兩邊巖塊相對下降常形成山嶺或高地中間巖塊相對下降,兩邊巖塊相對上升常形成低地、谷地泰山、廬山、華山等東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大型工程建設要避開斷層或采取工程加固措施泉水出露;常發育形成溝谷、河流 斷層處地質構造不穩定,工程建設易誘發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后果 巖層斷裂、地下水出露地表;斷層地帶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常發育成溝谷、河流,利于地表水匯集。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云貴高原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本區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資源豐富,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但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多旱澇災害。其次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育,石漠化嚴
14、重;地表崎嶇,平原面積小,耕地少、土層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農業發展。沖積扇是山地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區的山麓地帶,沖擊扇往往發育得非常典型普遍. 我國天山、昆侖山和祁連山等干旱、半干旱地區山麓地帶,沖擊扇十分發育(河西走廊就是沖積扇平原) 在沖擊扇的中上部常發育礫石戈壁,邊緣部分的水、土資源豐富,形成了成片綠洲 沖 積 扇與溯源開墾材料三:(科羅拉多)大峽谷發育在美國西部高原上,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從谷底到頂部分布著各個時期的巖層,層次清晰,并且含有各個地質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科羅拉多河在大峽谷底部奔騰不息,有人說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杰作。(4)大峽谷巖石從成因上
15、屬三大類巖石中的 巖。試從地質作用過程解釋大峽谷如何形成。 。 答案:沉積 先是外力沉積,后地殼抬升,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流水侵蝕下切路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石林鳥瞰石林鳥瞰峰林漓江坡立谷漏斗群1云南羅平漏斗群7.大氣受熱過程基礎知識部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及其影響因素 削弱作用主要在白天;保溫作用主要在晚上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原理:溫室氣體大量吸收地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的存在幾種常見熱力環流(海陸風/季風、城市風、山谷風等) 受熱力環流影響,高低空等壓面彎曲形態特點:彎曲形態相反影響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大小的因素氣溫日變化:主要因素天氣狀況、次為下墊面差異、地勢海拔等氣溫年
16、變化:緯度、海陸位置(大陸性海洋性差異)、地勢等7.大氣受熱過程知識提升部分等溫線知識 影響溫度的因素(緯度/太陽輻射因素、地形因素、大氣環流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洋因素、洋流、人為因素等) 等溫線判讀技巧:看等溫線遞變趨勢(推斷未知等溫線;其中,閉合等值線的數值等于相鄰等值線的高值或低值。中心值規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看等溫線值差;看等溫線走向、彎曲(判斷原因);等溫線疏密反映地區溫差大小等影響中國冬季氣溫的因素:.緯度因素(太陽輻射因素) 冬季高緯地區太陽高度小且晝長短,所以接受太陽輻射少。.地形因素:地形對冷空氣的阻擋或海拔高氣溫低。.距離冷空氣源地遠近等溫線東西走向一般為
17、緯度或太陽輻射因素陸地上等溫線走向或彎曲異常,多為地形因素大范圍海陸等溫線彎曲差異多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沿海陸地等溫線沿海岸線分布多為海洋因素沿海海域等溫線彎曲多為洋流(寒暖流)因素7.大氣受熱過程知識提升部分等壓線知識 高壓脊、低壓槽及其天氣狀況判斷; 高空/近地面風向判讀;風力大小判斷 等壓線判讀技巧:與等溫線判讀技巧相似 注:風力大小的判斷主要是看等壓線的疏密度,當然在不同的圖中判斷也要結合等壓線值差和比例尺來判斷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影響?對策?下圖是長江流域冬季某時段近地面等壓面(單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35題。1.受圖示天氣系統影響,與長沙相比,南昌的天氣特征A冷且干 B
18、暖且干 C冷且濕 D暖且濕2.若該天氣系統東移,受其影響南昌的風向變化是()A東南風轉西南風 B偏南風轉西北風C東北風轉西北風 D西南風轉東北風DB長沙南昌大陸上等溫線向 凸出,這表明當時大陸上比同緯度海洋上的氣溫要 。 該圖表示的是1月還是7月的等溫線分布? 月低緯低11.讀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溫線分布圖,回答:讀“某區域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A、B兩地所處的地形區分別是_、_。簡述B地形區東西兩側降水量的差異。(2)分別簡述等溫線在E、F兩地的彎曲或走向特點,并解釋成因;判斷甲處等溫線走向特點及其原因(1)南嶺、武夷山脈;差異主要體現在降水,因山脈東坡為迎風坡,降水多于西
19、側背風坡(2)E地等溫線向低緯(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響;F地等溫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受海洋影響大所致。甲對南美洲等溫線分布圖的正確判讀是( )A、該圖是南美洲7月份等溫線分布圖B、處等溫線密集主要是受秘魯寒流的影響 C、處等溫線向南凸出是因為冬季大陸冷卻快D、處等溫線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響D分析處等溫線走向及其原因; 處等溫線彎曲方向及其原因讀下圖,做1、2題。 1. M處的氣壓數值可能為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2.M處中心氣壓可能是多少?閉合等值線的數值等于相鄰等值線的高值或低值。中心值規律:“大于大的,小
20、于小的” 讀下圖“非洲某月海平面氣壓和非洲年平均氣溫分布圖”,MN兩地的盛行風向分別是 、 。判斷M處可能的天氣狀況?西北風 東北風 天氣晴朗 下圖是某區域某月一條海平面等壓線,圖中N地氣壓高于P地,判斷圖中N地風向以及甲乙附近的天氣狀況?東北風 甲晴朗 乙多陰雨8.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基礎知識部分三圈環流成因、近地面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的分布低緯和高緯環流是熱力原因形成的環流,中緯環流是動力因素形成的動力環流: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熱力原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動力原因受單一氣壓帶、風帶影響而形成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如: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
21、帶雨林氣候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典型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南北信風帶移動越過赤道發生偏轉影響的地區: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風的形成、幾內亞灣北部和澳大利亞北部夏季風的形成各地某季節具體風向判斷方法:根據所處氣候類型判斷某季節風向:如判斷孟買冬季風向根據當地所處氣壓帶風帶位置判斷風向:如判斷中國北極黃河站風向、南極半島風向、15S某島嶼風向等根據該地具體等壓線分布或熱力環流判斷風向(略) 粗略判斷某地風力大小(風力資源是否豐富)的原因風力資源分析:大氣環流(氣壓帶控制風力小);地形8.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基礎知識部分北半球冬、夏氣壓中
22、心分布特點六個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位置,季節更替強弱變化特征六個氣壓中心中只有亞洲高壓、亞洲低壓為季節性氣壓,其他均終年存在。即副極地低壓(冬季被分割成兩個氣壓中心)和副高(夏季被分割成兩個氣壓中心)終年存在但有季節強弱變化特征,冬季副極地低氣壓較強大副熱帶高壓微弱,夏季情況相反熟記世界和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氣候成因、特征氣候統計資料的判讀方法一、定南北半球 二、“以溫定帶” 三、“以水定型”知識提升部分我國雨帶位置、移動規律和副熱帶高壓的關系?一般規律:567789;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高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隨西太平洋副高的北進或南退而移動。異常情況:副高強夏季風強,雨帶移動快
23、,可能導致北澇南旱;副高弱則相反。8.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知識提升部分氣候特征(氣溫、降水)描述思路 氣溫年較差、日較差的影響因素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地形對氣溫、對降水、對氣候分布范圍等的影響氣候的形成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性質;人類活動 氣候成因常用分析思路:緯度因素(太陽輻射)海陸位置(大陸東西兩岸差異、距離海洋遠近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氣環流:三圈環流、季風環流、各種熱力環流等地形因素:見本張幻燈第點洋流因素緯度因素和海陸分布和海陸位置決定了大氣環流以及洋流等的差異7月(夏季),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被陸地上的熱低壓所切斷,高壓僅保留在海洋上,成斷塊狀
24、分布1月(冬季),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所切斷,低壓僅保留在海洋上,氣壓成斷塊狀分布全年存在冬強夏弱全年存在冬強夏弱全年存在夏強冬弱全年存在夏強冬弱冬有夏無夏有冬無夏威夷高壓強弱影響到中國雨帶的移動!氣候的判讀夏威夷高壓的強弱和進退,直接影響到中國雨帶的移動。(中國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高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隨西太平洋副高的北進或南退而移動。)(2)下列詩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現在圖示時期的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黃梅時節家家雨雨滴梧桐秋夜長清風細雨濕梅花 A. B. C. D.“西太平洋副高脊線位置示意圖” 圖中副高脊線位于北緯25度左右,說明雨帶位于長江流域,說明可
25、能是雨帶北進的6月,“黃梅時節家家雨”或南退的9、10月,“雨滴梧桐秋夜長” 。C 氣候特征的描述思路氣候氣溫降水降水總量多少降水的季節分配年際變化,降水的空間分布年均溫高低年溫差大小(冬夏氣溫狀況) 、日溫差大小一般先描述氣溫、降水的總體情況,然后描述其季節變化或季節狀況。在描述降水的季節變化時,如果某地降水的季節變化大,還可以加上其降水集中于某季節。如北京降水季節變化大且集中于夏季某些地區氣候特征還可以加上“水熱組合狀況”氣溫年較差、日較差的影響因素 一年中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稱為氣溫年較差,其大小與緯度、海陸分布、地形地勢、植被、下墊面等因素有關 緯度 :氣溫年較差隨緯度的升
26、高而增大 海陸 :海陸熱力差異 (即海洋性、大陸性氣候差異) 地形地勢:海拔愈高年較差越小 影響氣溫日較差的因素有:主要考慮天氣因素 天氣狀況、地勢(海拔越高,氣溫日較差越大)下墊面性質(如海洋陸地差異、森林、沙漠等)以下為次要因素: 緯度:氣溫日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減小。 季節:一般夏季氣溫日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緯度地區,一年中氣溫日較差最大值卻出現在春季 實例:青藏地區:地勢高,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大,但年較差小,因此常用“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形容高原氣候特色.讀圖7,分析基多氣溫特點,并說明形成原因。(10分)【答案】21答案要點: 特點:終年溫和,(2分) 年溫差很小 (2分),晝夜
27、溫差大 (2分) 形成原因:地處赤道附近 (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 (2分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分析思路 在分析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主要從對降水、氣溫、氣候分布范圍等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地形對降水的影響主要分析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對氣溫的影響:一是海拔高氣溫低,導致等溫線走向與等高線走向一致。在高山地區,由于海拔高度的影響,引起水分和熱量的垂直分布,從而造成氣候的垂直變化。二是地形(山脈、高原)對冷空氣的阻擋使其冬季氣溫高于同緯度的地區(或者地形有利于暖濕氣流深入而比同緯氣溫高)山脈的分布和走向,影響氣候的分布規律和范圍: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兩海岸氣候呈南北狹
28、長延伸而逐步更替的變化特點。典型事例:四川盆地冬季氣溫高于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橫斷山區氣溫比同緯度東部氣溫高是因為地形有利于暖濕氣流的深入(西南風) 。 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冬季氣溫高于同緯度的中國華南地區。 非洲赤道地區東側的東非高原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主要是地勢高造成的9.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基礎知識部分冷暖鋒的比較判讀:鋒面符號、剖面示意圖、冷暖氣團移動方向、鋒面坡度大小、雨區位置、冷暖鋒過境前后天氣變化、典型天氣實例(主要是冷鋒天氣實例)。中國三大準靜止鋒發生的季節、地區 江淮、天山、昆明,后兩個主要受地形影響 昆明準靜止鋒對昆明、貴陽影響有何不同?氣旋、反氣旋相應的氣
29、壓、氣流狀況和天氣狀況氣旋:低壓、近地面輻合高空輻散、垂直上升、天氣陰雨反氣旋:高壓、近地面輻散高空輻合、垂直下沉、天氣晴朗氣旋、反氣旋不同部位風向判斷;臺風的有利不利影響? 氣旋反氣旋典型實例、過境前后氣壓變化狀況?知識提高部分 鋒面氣旋的判讀:西側冷鋒、東側暖鋒, 冷暖鋒移動方向與氣旋水平氣流方向一致昆明準靜止鋒(冬季:11月4月)在云貴高原東北側(貴州省):陰雨寒冷,常有凍雨天氣(被鋒面控制)在云貴高原西南側(云南省):晴朗溫暖(被西南暖氣團控制昆明春城的形成與此有關。北疆冬春季節多連續性雨雪天氣(或暴風雪)天山準靜止鋒10.水循環的過程、主要環節、地理意義基礎知識部分水循環的三大類型和
30、主要環節類型: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人類活動(如植被破壞、城市化等)對降水/蒸發、下滲、地表/地下徑流等水循環環節的影響:森林破壞,降水量減少,蒸發加強但蒸發量減少,徑流減少且季節變化加大,下滲減弱,地下徑流減少。河流主要補給類型及其影響因素最普遍大氣降水;最穩定地下水;有調節作用湖泊補給(削峰補枯);有季節變化季節性積雪融水和永久性冰雪融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間的相互補給關系河流主要補給方式判斷方法:河流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資源緊張的原因?解決措施?知識提高部分:地表河流流向和地下潛水流向的判讀方法注意:水流方向一定和等高線或潛水水位線垂直,并且從高流向低。記住典型
31、區域河流的主要補給方式(東北、西北、中亞、俄羅斯等地河流)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河流所在地氣候類型、地形地勢 冬季溫度較低有積雪區域要考慮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春汛東北、俄羅斯),高原高山地區以及高緯地區要考慮冰雪融水補給(夏汛西北、青藏、俄羅斯高緯等地區);降水較多地區考慮雨水補給,如地中海冬汛河流主要補給方式判斷方法河流特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徑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或汛期季節及汛期長短;含沙量、有無結冰期及冰期長短、凌汛、水能狀況等水系特征:流程長短、流向、水系結構(支流數量及其形態、河網密度 )、流域面積、河道狀況、峽谷分布或落差大小等。常見水系:向心狀水系盆地或洼地;放射狀水系中
32、高周低地勢流程長短及流向(可補充上發源地注入地);支流數量及其形態、河網密度(如密西西比河河網密集/支流眾多/水系發達);流域面積大小;河道的寬窄彎曲深淺狀況(如荊江河段河道彎曲);峽谷分布落差大小水能資源等 珠江:徑流量大;夏季徑流量大,冬季徑流量小,徑流季節變化大;汛期長圖5是“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圖”,讀圖回答4950題 49城市建設導致了當地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徑流匯集速度減慢 C蒸發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50城市建設后地面徑流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蓋率增加C降水量下滲量減少 D城市熱島效應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間的相互補給關系一般規律:始終由高水位
33、補給低水位;特殊情況:黃河下游、長江荊江段因其為“地上河”,不存在相互補給,只存在河流水補給地下水的情況。河流水與地下水之間、湖泊水與河流水之間相互補給能反映季節西北地區內流河:高山冰川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水量小,徑流季節變化明顯,多夏汛 (夏季水量豐富,冬季水量小甚至斷流),但徑流年際變化小;含沙量大;有結冰期。流程短,多季節性河流,越往下游徑流越小。越往下游徑流越小原因:內流河主要補給水源為高山冰川冰雪融水,主要流經干旱的沙漠地區,流域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下滲強;沿岸工農業用水多,導致流入到下游的水量減少。河流上游山區生態破壞,環境惡化,涵養水源的功能降低,降水量減少,加劇了這種現象
34、的發生。內流區自然條件評價:主要優勢光照充足,溫差大;主要制約因素是水源(水資源/灌溉水源)不足。中國外流河及其河流特征黑龍江及其支流:水量豐富、徑流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汛期段;河水的含沙量少,冬季結冰期長遼河、海河、黃河:水量不太大,徑流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汛期較短。河水含沙量很大,冬季結冰期短。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水量豐富,徑流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11.世界洋流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基礎知識部分洋流分類(按性質、成因分類)典型風海流:北太平洋/大西洋暖流、西風漂流、南極環流典型上升補償流:秘魯寒流(熱帶、副熱帶大陸西岸洋流)熟記世界洋流分布
35、圖主要記住洋流的性質和名稱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的規律北印度洋洋流“夏順冬逆”(注意順風順水航線問題)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影響是沿岸及經過海域的氣候、海洋生物、海洋污染、海洋航運等四大漁場的成因。知識提高部分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典型風海流:南半球西風漂流:北半球西風漂流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暖流.南北半球赤道暖流,其動力是南北半球信風。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南極環流是南半球極地東風吹拂作用下形成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冬季盛行東北風洋流自東向西流逆時針方向流動即逆時針趨勢夏季盛行西南風洋流自西向東流順時針方向流動即順時針趨勢正常情況下洋流對周圍氣候的影響 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正常年份情況太平洋東岸地區:空氣穩
36、定,降水少,氣候干燥太平洋西岸地區:暖濕多雨氣候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在某些年份圣誕節前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海面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表層水溫溫度距平值圖 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對周圍氣候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在某些年份圣誕節前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海面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太平洋東岸地區:氣候由干燥少雨變為多雨,引發洪災太平洋西岸地區:氣候由濕潤多雨變為干燥少雨同時還會伴隨全球氣候異常。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洋表層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太平洋東岸地區:降水更少 太平洋西岸地區:降水偏多印尼、澳大
37、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等地降水偏多;非洲赤道地區,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現干旱。中國易出現冬冷夏熱,登陸我國熱帶氣旋個數比常年多。1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基礎知識部分能描述某地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特點:整體性從氣候、水文 、生物 、地形/地貌 、土壤等方面描述描述氣候特征、地形特征的思路方法(略前面已講述)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牽一發動全身”地帶性分異規律及原因(自然帶延伸更替方向、主要分布地區)緯度地帶性規律(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熱量經度地帶性差異(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水分垂直地帶性規律海拔引起的水熱狀況變化熟記不同氣候對應的
38、自然帶以及理想大陸自然帶分模式圖注意用詞的準確性:“自然帶與地帶性植被的區別”;“熱帶荒漠帶、溫帶荒漠帶”不能說成“沙漠帶”常見非地帶性現象案例:影響因素有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知識提高部分基帶;垂直自然帶譜多少及更替規律;雪線、陰陽坡同一自然帶高海拔差異;垂直自然帶除基帶外,前不加“熱量帶”而加“高山、山地或高寒”二字北回歸線北極圈南回歸線赤道“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示意圖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針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寒帶苔原帶緯度地帶性:高低緯度地區顯著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以熱量為基礎經度地帶性:中緯地區顯著從沿海到內陸的
39、地域分異以水分為基礎ABCBCDE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山地針闊混交林帶山地針葉林帶垂直自然帶除基帶外,前不加“熱量帶”而加“高山、山地或高寒”二字基帶為當地水平自然帶垂直自然帶譜與水平地帶性自然帶譜關系(近似/相似) 垂直自然帶譜與當地從低緯到高緯的水平自然帶譜相似同類自然帶,在低緯山地的分布海拔較高垂直自然帶譜多少與緯度、海拔關系(低緯高山帶譜最多)雪線與迎風坡、陰陽坡關系 (迎風坡、陰坡雪線低) 陰陽坡同一自然帶海拔高度差異(陽坡高于陰坡)積雪冰川高寒荒漠高山草甸草原高山灌木林(針葉林)高山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13.主要自然災害發生
40、基礎知識部分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臺風(熱帶氣旋)多發在夏秋季節;熱帶西北太平洋是多發地;狂風、暴雨和風暴潮是主要災害;注意臺風的利弊!水旱主要和當地大氣環流關系密切,分析思路(略) 典型案例:華北春旱、長江流域伏旱、孟加拉洪災原因寒潮(低溫凍害、雪災)多發在秋末、寒冬和初春季節;大風、降溫、降雪、凍雨是主要災害;春秋兩季對農作物危害最大。沙塵暴多發在少雨大風的季節(“冬春”季節)主要地質災害:火山地質、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火山、地震多發在板塊的交界處;“兩大火山地震帶”泥石流、滑坡主要發生在雨季,多發在地形陡峻、植被破壞嚴重、土質疏松的地區。原因分析思路(略)我國自然災害頻繁而嚴重的
41、原因(見學案)知識提升部分主要自然災害的防御措施:主要做好監測預報工作,做好相關防護準備工作 臺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強熱帶氣旋 影響地區:我國東南沿海:廣東、臺灣、海南、福建 發生季節:夏秋季節(以7.8月份居多) 利:緩和長江流域的伏旱(緩解高溫酷暑和旱情) 災害:狂風、暴雨、風暴潮;洪澇災害;并易誘發地質災害臺風災害主要是由強風、暴雨、風暴潮造成的! 寒潮是冬半年(秋末至初春)來自于蒙古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的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凍害、雨雪(暴風雪)等現象,這樣的冷空氣過程稱為寒潮。寒潮的實質是冷鋒天氣。(受快行冷鋒或反氣旋影響)寒 潮侵入我國的寒潮起源于什么地區?分析我國
42、各地受寒潮影響有何不同?為什么西藏、云貴地區受寒潮的影響較小?四川盆地、廣東、海南、臺灣一帶,寒潮也不易侵入? 西藏,云貴地區因為地勢高;四川盆地,海南,臺灣一帶因為離寒潮的源地遠,又有山嶺的重重阻擋,故寒受寒潮影響較小 危害:強降溫使作物遭受凍害(尤其春秋兩季危害最大);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破壞牧場;嚴重的大雪、凍雨壓斷電線、電線桿,造成通訊、電力中斷;交通受阻等。(1)發布準確的寒潮信息和警報 中國氣象局發布寒潮的標準:當冷空氣過境后,凡氣溫24小時內下降10C以上,并且在這一天內的最低氣溫在5C以下。但各地的寒潮標準不一樣。如黑龍江省就將24小時降溫大于8,最低氣溫小于3,作為發布寒潮警報標準。而廣西壯族自治區規定,氣溫在24小時內下降6 或以上,或過程降溫(一般為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晉升副高工作總結(28篇)
-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答案)
- 廣東省珠海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 2025年吉林省長春市汽開區第九中學中考一模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3年煤炭工業合肥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校園招聘及社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1年中國臺式手動調色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參陽膠囊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卡車濾清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中班健康活動:小心燙傷
- 2025至2031年中國全自動馬達轉子絕緣涂敷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靜電噴涂設備操作規程
- 社會工作本科畢業論文2
- MCGS網絡版訪問指導書
- 肝內膽管細胞癌的影像表現
- 隱患排查整改臺賬
- 臥床患者四肢關節功能鍛煉(優化版)課件
- 2023年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下語文第八單元《世界之初》大單元教學設計
- 物業標識標牌設計方案
- 基于arduino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室內定位方法的研究畢業論文
- 2023壓力容器設計審核人員考試題庫-2
- 心肺復蘇及AED的使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