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蟲學分類》課件第九章 膜翅目的分類_第1頁
《普通昆蟲學分類》課件第九章 膜翅目的分類_第2頁
《普通昆蟲學分類》課件第九章 膜翅目的分類_第3頁
《普通昆蟲學分類》課件第九章 膜翅目的分類_第4頁
《普通昆蟲學分類》課件第九章 膜翅目的分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概述 膜翅目包括所有的蜂和螞蟻,目前在昆蟲綱中位于第三位,但專家估計,由于膜翅目中許多小型的寄生蜂還有待去發現,所以該目在將來有可能超過鱗翅目,成為第二大目。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一、概述 該目為比較進化的一個目,在形態上、生態上、生理上、生活方式及習性上比較復雜,所以在復雜性上位于第一位。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一、概述 該目有重要的經濟意義,除一些為植食性害蟲外(如葉蜂),它還包括許多有利用價值的天敵類群:如赤眼蜂、跳小蜂、金小蜂、蚜繭蜂、胡蜂等。我國在赤眼蜂等利用方面居世界領先水平。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一、本目主

2、要形態特征 1翅兩對,膜質,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鉤列相聯; 2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下口式; 3. 單眼3個,觸角變異大(P458圖30-361)。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三、本目主要生物學習性 1變態類型:完全變態,離蛹,多有繭或巢;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三、本目主要生物學習性2食性: 植食性(食葉、蛀莖) 寄生性(如赤眼蜂、蚜繭蜂) 捕食性(如胡蜂)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入侵害蟲紅火蟻及危害三、本目主要生物學習性 3繁殖方式: 兩性生殖(卵生) 孤雌生殖現象較普遍 多胚生殖也較普遍;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

3、a)的分類三、本目主要生物學習性 4一些種類具有多型現象。如蜜蜂、螞蟻。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紅火蟻四、重要分類特征 1胸部和腹部連接處是否收縮成細腰狀; (是分亞目的依據,廣腰亞目、細腰亞目)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四、重要分類特征 2后翅基室的多少(P459圖30-162): 3個以上:廣腰亞目 2個以下:細腰亞目 3末腹節腹板是否縱裂,產卵器是否外露。 細腰亞目: (1)寄生性:縱裂,外露。錐尾組 (2)捕食性:不縱裂,出自末端,一般不外露。針尾組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四、重要分類特征4胸部背板的分區 (1)前胸背板是

4、否向后延伸達肩板(翅基片)。(2)中胸盾片上盾縱溝的完整與否或有無。5翅脈的識別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五、亞目的劃分:多數專家主張分2個亞目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分亞目特征:a 廣腰亞目;b、c、d 細腰亞目六、常見科介紹(一)廣腰亞目 1葉蜂科(Tenthredinidae) 形態特征: (1)體粗短扁平,前足脛節2個端距; (2)前胸背板后緣向前凹入; (3)觸角絲狀,一般7-10節; (4)產卵器扁,鋸狀。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六、常見科介紹(一)廣腰亞目 1葉蜂科(Tenthredinidae) 該科為廣腰亞目

5、中最大的科,世界性分布,已知5000種以上,中國2000多種。幼蟲多足型,腹部具68對足,潛葉和蛀干的種類有時部分退化。如小麥葉蜂、梨實蜂,幼蟲食葉或果實,產卵于葉子或果實內。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2莖蜂科(Cephidae)(1)體細長,筒型,前足脛節1個端距;(2)前胸背板后緣平直或微凹;(3)產卵器短。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梨莖蜂2莖蜂科(Cephidae) 生物學習性: 本科為蛀食性種類,產卵在植物組織中。幼蟲蛀食木本植物枝條、草本薔薇科或禾本科植物的莖稈。如梨莖蜂是我國重要的果樹害蟲,麥莖蜂曾是歐洲重要害蟲之一,曾被傳入美國,幼蟲腹末

6、有尾突可區別于麥桿蠅。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3樹蜂科(Siricidae)(P463)(1)體中型至大型。前足脛節1個端距;(2)前胸背板后緣凹入深;(3)翅痣狹長,縱脈直。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林木害蟲。(二)細腰亞目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A癭蜂總科:前胸背板達肩板,翅脈復雜。無翅痣。寄生于特定的植物,形成特殊形狀的蟲癭。癭蜂總科 (Cynipoidea )(464) 形態特征: (1)體小至中型,有短翅型和無翅型; (2)翅脈退化,前翅5個以下的閉室,無翅痣; (3)中后

7、足脛節各2個距。forewing of Cynipoidea Veins presentCynipinae: Andricus, Cynips, Neuroterus (Cameron IV).Eucoila eucera, female.According to RICHARDSand Daviesthis form belongs to the family Cynipidae. According to MALYSHEVit belongs to the family Eucoilidae, but as such still belonging to the superfamily C

8、ynipoidea.(In RICHARDS and DAVIES,Imms General Textbook of Entomology, 1977) Phylogenetics of CynipoideaCynipoidea consists of nearly 3,000 described species in 224 genera. The superfamily is currently divided into five putatively monophyletic families: the Austrocynipidae, Ibaliidae, Liopteridae, F

9、igitidae and Cynipidae. The Cynipidae comprise the phytophagous gall wasps; most of these are gall inducers but some of them develop as inquilines feeding on the plant tissue inside the galls of other cynipid species. The members of the other families are, as far as is currently known, all insect-pa

10、rasitic. They develop initially as koinobiont endoparasitoids but spend the last one or two instars feeding externally on the host remains. They exclusively attack endopterygote insect larvae, usually as primary parasitoids.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classification and previous cla

11、ssifications concern the Figitidae, which are often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separate families by other authors. The most commonly recognized families are the Anacharitidae, Charipidae, and Eucoilidae. The major problem with these alternative classifications is that they minimally leave one heteroge

12、neous group of unrelated lineages in the more narrowly circumscribed Figitidae (sensu stricto).Paramblynotusparinari(Life:Kingdom: Metazoa (animals); Phylum:Arthropoda; Class:Hexapoda; Order:Hymenoptera; Superfamily:Cynipoidea; FamilyLiopteridae: Subfamily:Mayrellinae; Genus:Paramblynotus)Cynipoidea

13、 Neuroterus 小蜂總科包括的種類很多,絕大多數體型極小,有的0.25mm,大的也只有5-6mm,多寄生于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卵或幼蟲,在生防上最為重要。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 B小蜂總科:前胸背板不達肩板,觸角棒狀,翅脈極退化,僅前緣具1-2條脈。1小蜂科(Chalcididae)(464)(1)體黑色或褐色,并有白色、 黃色或紅色的斑紋。頭胸部背面有許多大的刻點;(2)后足腿節膨大,下 緣有許多鋸齒,脛 節彎曲,2個端距;(3)前翅無縱褶,翅痣短。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1小蜂科(Chalcididae) 生物學習性: 全世

14、界分布,但多數在熱帶地區。目前已知1000余種,中國166種。多數寄生于鱗翅目和雙翅目,少數寄生于鞘翅目、膜翅目和脈翅目,也有寄生于捻翅目和粉虱的。 Chalcididae,hind leg2跳小蜂科(Encyrtidae)(465)(1)體1-2mm。(2)中胸背板無盾縱溝;(2)三角片內角接觸,盾間溝平直;(3)中足發達適于善跳,脛節端部有一粗大的距,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Acta zoolgica mexicana - Especies del gnero Anicetus Howard (Hymenoptera: Encyrtidae) del Nuevo Mu

15、ndoEpanusia2跳小蜂科(Encyrtidae) 生物學習性: 該科為小蜂總科中較大的科之一,世界分布。已知3000多種,我國160種。幾乎能寄生有翅亞綱中任何一目昆蟲。多數種類寄生于介殼蟲,常寄生于卵、幼蟲和蛹,有的寄生木虱成蟲。如粉蚧長索跳小蜂被引入夏威夷以防治為害柑橘的堆蠟粉蚧;紅蠟蚧扁角跳小蜂從中國無意中帶入日本控制了柑橘上的紅蠟蚧。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3金小蜂科(Pteromalidae)(465) 形態特征: (1)體小至中等,多為金綠色、金藍色或金黃色; (2)中胸背板盾縱溝不完整; (3)盾間溝中間向后彎曲,三角片不接觸; (4)中足脛節正常,

16、距不大。后足腿節不膨大,脛節1端距。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3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生物學習性: 該科也是小蜂總科中較大的科之一,寄主范圍極廣,包括鱗翅目、雙翅目、脈翅目、直翅目等大多數目。有的為重寄生,還有的寄生蜘蛛。寄生卵、幼蟲、蛹和成蟲各個蟲態。有的為捕食性,捕食介殼蟲和蜘蛛的卵,極少數為鱗翅目昆蟲天敵,寄生于鱗翅目蛹,如紅鈴蟲金小蜂。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4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1)體極微小,多不到1mm,腹部無柄, 腰較粗;(2)翅面上有許多排列成行的毛列;后翅狹長;(3)大多數種類復眼紅色;(

17、4)跗節3節。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Trichogrammatidae, wings.4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生物學習性: 本科為世界性分布,已知532種,我國142種。全為卵寄生蜂,寄生10多目昆蟲,但以鱗翅目為主。許多赤眼蜂被廣泛用于多種害蟲的防治,尤其是鱗翅目害蟲的生物防治上。如玉米螟赤眼蜂。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5蚜小蜂科(Aphelinidae) 形態特征: (1)體微小,通常0.5-1.5 mm 。淡黃色至暗褐色。 (2)觸角5-8節,索節2-4節。 (3)中胸盾縱溝深而直。 (4)前翅緣脈長,痣脈短,無后

18、緣脈。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 Aphelinus abdominalis, Aphytis africanusFamily APHELINIDAE主要寄生同翅目昆蟲,有的捕食性。麗蚜小蜂寄生溫室粉虱。1姬蜂科(Ichneumonidae)(P468) 形態特征: (1)第一亞緣室與第一盤室合并; (2)有第二回脈; (3)第二亞緣室常縮小,成一小翅室。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C姬蜂總科:前胸背板達肩板,有翅痣。(1)第一亞緣室與第一盤室合并; (2)有第二回脈; (3)第二亞緣室常縮小,成一小翅室。 Hymenoptera, Ichneumoni

19、daeC姬蜂總科 1姬蜂科(Ichneumonidae) 生物學習性: 該科為全世界分布。寄生于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膜翅目、脈翅目和毛翅目等完全變態昆蟲的幼蟲和蛹,但絕不寄生不全變態的昆蟲。 棉鈴蟲齒唇姬蜂。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2繭蜂科(Braconidae)(469) 形態特征: (1)第一亞緣室與第一盤室不合并; (2)無第二回脈,前翅一般無小翅室; (3)翅脈在翅緣發達; (4)腹部第2、3節間愈合,不能自由活動。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姬蜂科和繭蜂科的比較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2繭蜂科(Braconidae)

20、 生物學習性: 是膜翅目較大的科之一。寄主均為昆蟲,涉及最廣的為全變態昆蟲,包括了所有代表目。是一類常見而重要的天敵。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二)細腰亞目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D細蜂總科 緣腹細蜂科(Scelionidae) 形態特征: (1)成蟲體色多為黑色; (2)觸角11-12節,膝狀; (3)前翅有緣脈和痣脈; (4)脛節據1個,前足脛節距分叉。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種類多,寄生卵,寄主多專化。D細蜂總科 緣腹細蜂科(Scelionidae) 生物學習性: 種類多,全世界分布。已知2695種,我國種類也很多。為卵寄

21、生蜂。寄主包括直翅目、半翅目、紡足目、脈翅目、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以及膜翅目中蟻的卵。寄主相當專一,許多種類僅限于寄生一種寄主。有些是生物防治上重要的天敵。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二)細腰亞目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三)細腰亞目(捕食性)(針尾組) 1泥蜂科(Sphecidae) 形態特征: (1)腹部第一節明顯呈細柄狀; (2)前胸背板不達肩板; (3)前后翅翅脈通常不達翅外緣。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三)細腰亞目(針尾組)(捕食性) 1泥蜂科(Sphecidae) 生物學習性: 全世界分布,種類繁多。已知7634種

22、,我國329種。一般為獨棲性蜂類,少數聚居于同一筑巢場所,僅具初步的社會性。如黃泥蜂。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三)細腰亞目(針尾組)(捕食性) 2胡蜂總科(Vespoidae) 形態特征: (1)前胸背板向后延伸達翅基片; (2)前翅第一盤室長于亞中室; (3)翅窄長,休息時縱折。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三)細腰亞目(針尾組) 2胡蜂總科(Vespoidae) 形態特征: 胡蜂科(Vespidae):腹部1-2節之間不收縮成葫蘆狀;爪不分裂、不具齒;中足脛節2個端距。 蜾蠃科(Eumenidae):腹部1-2節之間收縮成葫蘆狀;爪分裂或具齒;中

23、足脛節1個端距。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2胡蜂總科(Vespoidae) 生物學習性: 胡蜂科(Vespidae) :有馬蜂、黃蜂和草蜂之俗稱。世界分布,已知2000多種,我國100多種。筑巢群居,營社會性生活,一切活動均以蜂巢為核心,習性復雜,親代個體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合作,有明顯分工現象。成蟲在大田中能捕食多種農林害蟲。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2胡蜂總科(Vespoidae) 生物學習性: 蜾蠃科(Eumenidae) :全世界分布,熱帶為多,已知3000多種,我國90多種。均為單棲性,營狩獵性寄生生活,獵物多為鱗翅目幼蟲,也有鞘翅目和葉蜂幼

24、蟲。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蜜蜂科(Apidae) 形態特征: (1)后足攜粉足; (2)頭胸等寬,后足脛節無距; (3)前翅亞緣室2-3個。 (4)前足基跗節凈角器。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 3蜜蜂總科(Apoidea):中胸背板的毛分枝或羽狀。 全世界分布,已知約4萬種,我國已知1000多種。成蟲筑巢并采集花粉、花蜜,是著名的傳粉昆蟲,社會分工現象明顯。常見中華蜜蜂、意大利蜜蜂在我國人工飼養歷史悠久,是成為一項產業。木蜂科 切葉蜂科 熊蜂科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4蟻科(Formicidae) 形態特征: 腹部第1或1、2節

25、變成小節狀突起。 觸角膝狀。 第九章 膜翅目(Hymenoptera)的分類河南口岸第一次截獲鑒定的火蟻屬 紅火蟻全名:入侵紅火蟻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1972俗名:Red imported fire ant(RIFA) 中文:紅火蟻、外引紅火蟻、泊來紅火蟻(臺灣) 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蟻科-家蟻亞科-火蟻族-火蟻屬外形特征 紅火蟻工蟻多型,體長2.4-6mm,上顎4齒,觸角10節,身體紅色到棕色,柄后腹黑色。蟻巢向外突起呈丘狀,直徑一般小于46厘米。 當蟻丘受到破壞時,入侵紅火蟻將異常憤怒。其可用后腹部的尾刺進攻入侵者,一般被蟄刺后次日會有水皰出現。紅火蟻唇基內緣中央有一明顯的齒,該齒為三角形,臺灣的資料稱之為“木盾中齒”,國內專家擬稱之為“唇基內緣中央齒”,該齒基部上方著生剛毛1 根,這是火蟻屬的特征。鑒定中值得注意的是:此毛不是著生在齒的端部,而是在其基部。唇基內緣中央齒和其基部的長剛毛。火蟻鑒定中應注意的問題紅火蟻唇基內緣中央有一明顯的齒,該齒為三角形,臺灣的資料稱之為“木盾中齒”,國內專家擬稱之為“唇基內緣中央齒”,該齒基部上方著生剛毛1 根,這是火蟻屬的特征。鑒定中值得注意的是:此毛不是著生在齒的端部,而是在其基部。1 唇基內緣中央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