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2: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設指南二八年七月前 言為指導和規范各地按照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標準(試行)進行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設,特編寫本指南。本指南對數據采集、整理、建庫及檢查等過程作出了規范性描述,并明確了提交成果的要求,是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本指南在省級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設指南(試行)的基礎上制訂而成。目 錄 TOC o 1-2 u 1 范圍與參考文件 PAGEREF _Toc188066961 h - 75 -1.1 范圍 PAGEREF _Toc188066962 h - 75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及參考文件 PAGEREF _Toc188066963 h
2、- 75 -2 數據庫建設工作流程 PAGEREF _Toc188066964 h - 75 -2.1項目組織 PAGEREF _Toc188066965 h - 77 -2.2資料收集 PAGEREF _Toc188066966 h - 77 -2.3資料預處理 PAGEREF _Toc188066967 h - 77 -2.4空間數據庫建設 PAGEREF _Toc188066968 h - 77 -2.5 非空間數據庫建設 PAGEREF _Toc188066969 h - 80 -2.6 數據庫內容的擴展 PAGEREF _Toc188066970 h - 81 -2.7 元數據數據庫
3、建設 PAGEREF _Toc188066971 h - 81 -2.8 規劃圖件的制作 PAGEREF _Toc188066972 h - 82 -3 數據質量監控 PAGEREF _Toc188066973 h - 82 -3.1質量監控體系 PAGEREF _Toc188066974 h - 82 -3.2 數據質量監控 PAGEREF _Toc188066975 h - 83 -4 提交成果 PAGEREF _Toc188066976 h - 84 -4.1成果提交的內容與格式 PAGEREF _Toc188066977 h - 84 -4.2 成果提交形式 PAGEREF _Toc1
4、88066978 h - 85 -附錄1 元數據采集表 PAGEREF _Toc188066979 h - 86 -附錄2 礦產資源數據庫成果質量檢查記錄表 PAGEREF _Toc188066980 h - 94 -附錄3 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圖式圖例及使用說明 PAGEREF _Toc188066981 h - 102 -一、基礎地理要素 PAGEREF _Toc188066982 h - 102 -二、基礎地質要素 PAGEREF _Toc188066983 h - 103 -三、礦產資源現狀要素 PAGEREF _Toc188066984 h - 103 -四、礦產資源規劃要素 PAGER
5、EF _Toc188066985 h - 107 -1 范圍與參考文件1.1 范圍本指南適用于國家、省、市、縣四級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設。1.2 規范性引用文件及參考文件 規范性引用文件GB/T 2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 177661999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土資發2000133號 礦產資源儲量規模劃分標準國土資發2004208號 關于調整部分礦種礦山生產建設規模標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19號 關于開展省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738號 第二輪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要點國土資發2007
6、230號 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成果要求國土資廳發2007139號 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技術指南 參考文件GB/T 9649 地質礦產術語分類代碼GB/T 176951999 地圖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通用符號GB 9581999 區域地質圖圖例GB 639086 地質圖用色標準 比例尺1:5000001:1000000DZ/T 015995 1:500000 1:1000000?。ㄊ?、區)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DZ/T 01911997 1:2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DZ/T 01601995 1:20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及圖式DZ/T 015795 1: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2 數
7、據庫建設工作流程主要工作流程見圖1。圖1 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設工作流程圖2.1項目組織此部分內容主要包括項目設計編寫、項目設計審查、項目組織等。2.2資料收集根據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成果要求(以下簡稱為成果要求)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主要包括圖件、表格和文字資料三類成果。資料收集應在滿足成果要求需要的基礎上,盡可能收集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標準(試行)(以下簡稱為標準)涵蓋的所有內容。此外,各地也可按照其特殊性收集其它資料,資料類型上也可有遙感影像以及圖像、視頻等多媒體資料。2.3資料預處理數據預處理就是在全面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綜合整理及篩選等。在此步驟進行時,可將所有資
8、料分為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兩大類??臻g數據包括矢量數據和光柵圖件,也可是紙質圖件,同時也包含規劃區及其它信息的坐標信息。這些數據經過建庫過程最終成為滿足標準要求的空間數據庫。非空間數據主要是有關的表格、文件、有關規范和標準等。2.4空間數據庫建設 GIS軟件平臺的選擇本指南中數據庫建設工作流程適用的GIS軟件平臺為MapGIS 6.6和ArcGIS 8.3,或者兩者的部分更高版本。在以下工作流程介紹中,所提到的部分軟件功能可能只在MapGIS 6.6和ArcGIS 8.3版本中才有,使用其它MapGIS和ArcGIS版本軟件的工作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 數學基礎大地坐標參照系選用1954北
9、京坐標系。2.4.3 按標準要求建立分層文件主要工作內容是按照標準進行數據挑選和生成,建立分層文件并標準化命名。基礎地理部分采用國家測繪局發布的150萬、125萬、15萬等空間數據作為基礎,根據規劃需要進行補充和刪減;基礎地質部分可依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制作的150萬、120萬等地質圖數據庫進行適當簡化。其它相關圖件可采用圖形掃描矢量化,經過點線編輯、圖面檢查、圖形校正、建立拓撲等過程完成;規劃專題圖層可由圖形掃描矢量化等上述步驟進行輸入,如果收集到有拐點坐標的規劃資料,則必須使用GIS軟件中的空間多邊形及點位生成功能自動生成空間多邊形及點位的矢量數據。為確保數據精度,要求全部采用掃描矢量化,而不
10、采用數字化儀矢量化。圖件掃描可采用彩色掃描,也可采用黑白掃描,彩色掃描必須在150DPI 以上,而黑白掃描必須在300DPI 以上。掃描原圖要盡可能使用新圖。掃描圖件要進行精度檢查。某些圖層例如地質工作程度,在同一圖層中不同類型的分區在空間上會產生重疊。為體現不同區域在客觀現實上的獨立完整性,本次建庫工作保留空間數據中面狀要素的重疊,同時在數據檢查過程中,對此類圖層的拓撲檢查可忽略“多邊形要素相互不能重疊”原則。其它類似圖層,根據情況可采用此處理方式,但必須在數據檢查表中列出?;A地理要素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減和淡化。作為省級規劃數據庫,鄉級政區(XZJZQ)和行政界線(XZJX)中的鄉界
11、忽略,居民地(JMDDZ、JMDMZ)中的內容也可做適當取舍等。具體原則可參照1:500000 1:1000000?。ㄊ小^)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1:2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1:20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及圖式、1: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注記層應以與規劃實施和空間定位有關的注記為主,如XX礦產調查評價區、XX礦業經濟區以及長江、黃河等一級河流和重要交通干線名稱、主要油氣管線名稱等,主要根據不同比例尺以及圖面綜合負擔情況進行取舍,不必將圖上所有標注都放入注記層。2.4.4 屬性的輸入根據圖面內容,按照標準規定采集。屬性錄入的方法主要有兩種:(1)在MapGIS或ArcGIS等G
12、IS軟件直接建立屬性字段并錄入屬性值;(2)在Access建立空間數據屬性表庫,然后根據關鍵字段進行掛接。所有的屬性值在錄入過程中輸入法必須在半角狀態。對于標準中“約束條件”項中規定的“M(必填)”項,特別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標準中基礎地理信息第5位至第10位代碼參考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GB/T 13923-2006),公路按其行政等級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及其專用公路、其他公路等,分別給定相應的要素分類代碼。公路屬性用公路行政等級和公路技術等級來表達。高速公路沒有特定的要素分類代碼,要素分類代碼按照其相應的公路行政等級來填寫,公路技術等級代碼為“0”,特此說明。勘查規劃分區、開采
13、規劃分區等存在一個分區內有多個目標礦種的情況,標準針對這種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子表,主要填在主表中,其他相關信息填入子表內。在整理規劃分區子表屬性表的時候,特別要保證關鍵關聯字段的完整性、準確性。部分屬性項的填寫內容在標準中已經進行代碼化,在填寫的過程中應參照標準中的“屬性值代碼表”。巖石地層注記內容的上下角標按統一方式進行,即:上標用表示;下標用表示;還原用表示。如:C12(“1”為下標,“2”為上標)則表示為C12。2.4.5 格式轉換本次建庫的提交成果中涉及三種格式的空間數據庫:MapGIS格式、ArcGIS Personal Geodatabase(以下簡稱為Geodatabase)格式及
14、ArcGIS Shapefile(以下簡稱為Shape)格式。如果空間數據庫建庫流程是在MapGIS平臺上進行,則最終成果需向ArcGIS成果轉換,同時需要提交MapGIS成果;如果空間數據庫建庫流程在ArcGIS平臺上進行,成果只需要提交ArcGIS成果。本指南對MapGIS與ArcGIS數據相互轉換的一般過程做簡單說明。Geodatabase和Shape格式則是同一ArcGIS平臺下的不同格式數據,其轉換過程則不再詳細敘述。1.若是在MapGIS平臺下建設的數據庫,數據需要向ArcGIS格式進行轉換。轉換工作流程見圖2。MapGIS格式數據過渡數據Shape格式數據Geodatabase格
15、式數據成果數據Shape格式數據圖2 MapGIS格式轉換ArcGIS格式流程圖(1) MapGIS格式的圖層建立完成后,在轉換之前需要對MapGIS數據進行質量檢查,通過后方可向ArcGIS格式轉換。質量檢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微小圖元檢查,各地可根據圖件比例尺的大小選擇合理的參數進行篩選,刪除面積過小的面狀圖元和過短的線段。 線、面圖層的拓撲關系檢查,利用MapGIS軟件中的“拓撲錯誤檢查”進行檢查并修改。 單一線段不得超過500個節點,由于MapGIS未提供直接的檢查工具,可利用“文件轉換”中的“500點自動打斷”功能直接對線文件進行處理。 MapGIS成果圖層文件中不得含有“已刪除
16、圖元”。在MapGIS繪圖過程中,由于某些功能的需要,文件在刪除圖元時只是標記需要刪除的圖元使之不顯示,未將圖元物理刪除,此時需要將這些“已刪除圖元”徹底刪除。在“輸入編輯”功能模塊的“設置”“參數設置”中將“數據壓縮存盤”選項打勾,然后將圖層文件以單文件形式打開進行保存,即可刪除“已刪除圖元”。(2)由于MapGIS數據不能直接轉換為Geodatabase數據,需要利用MapGIS的圖形轉換工具將MapGIS數據轉換為Shape格式作為過渡數據。在完成MapGIS圖層的質量檢查后,利用“文件轉換”功能模塊將MapGIS文件輸出為Shape格式。由于Shape格式自身不含有拓撲關系等信息,無法
17、進行拓撲錯誤等檢查來保證數據質量,此過程產生的Shape格式只作為文件轉換的過渡文件,利用ArcGIS ArcCatalog的導入導出功能可將Shape數據轉換為Geodatabase數據。(3)由Shape數據形成Geodatabase數據后進行數據質量檢查,主要為拓撲關系檢查。采用的方法是打開ArcCatalog,在要素集中新建拓撲圖層,根據各圖層的邏輯關系和圖層內的拓撲關系,選擇合理的拓撲規則,經檢校生成拓撲圖層。再在ArcMap中加載拓撲圖層查看有無錯誤信息。面狀圖層應選擇的拓撲規則為“Must Not Overlap”與“Must Not Have Gaps”,線狀圖層應選擇的拓撲規
18、則為“Must Not Overlap”與“Must Not Self-Intersect”。同時參照MapGIS成果進行數據一致性檢查。通過檢查后,形成Geodatabase格式的提交成果,并可向Shape格式轉換,形成Shape格式的提交成果。2.若是在ArcGIS平臺下建設的數據庫,數據不需要向MapGIS格式進行轉換。建議在使用ArcGIS平臺建立空間數據及屬性錄入的過程中直接選擇Geodatabase格式,在完成空間圖層建立和屬性錄入后,進行數據質量檢查。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微小圖元檢查及拓撲錯誤檢查等,檢查方法和規則同樣參照“MapGIS格式轉換ArcGIS格式”章節內容。檢查修改后
19、形成Geodatabase格式提交成果,再利用ArcGIS ArcCatalog的導出功能轉換成Shape格式的提交成果。2.5 非空間數據庫建設非空間數據庫建設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的建設,一部分為規劃文檔,另一部分為規劃表格。2.5.1 規劃文檔的建立根據成果要求,編寫規劃文本、規劃編制說明及規劃研究報告等文檔。2.5.2 規劃表格的建立規劃表格的主要內容為成果要求需要提交的18張附表。附表數據一方面是成果要求需要提交文檔成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附表數據在規劃管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是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附表數據的過程一方面通過收集資料整理錄入;另一方面,部分資料在空間數據庫建
20、設階段作為屬性內容已錄入空間數據圖層,此時可以直接導出稍做整理便可為附表數據庫利用,不必重復錄入。另外,為了進一步滿足規劃業務的需求,在成果要求要求提交的附表基礎上,標準中增加了礦業經濟指標表、開采總量調控指標表、新建礦山“三率”規劃指標表及新建礦山準入條件指標表4個指標表,同樣需要收集、整理、錄入,最終形成Access數據庫。針對調查評價分區、開采規劃區、勘查規劃區等存在一個分區內有多個目標礦種的情況,涉及到規劃分區內容的規劃附表也采用了增加主要目標礦種或次要礦產子表的方法,在整理這些子表屬性表的時候,特別要保證關鍵關聯字段的完整性、準確性。所有的屬性值在錄入過程中輸入法必須在半角狀態。對于
21、標準中“約束條件”項中規定的“M(必填)”項,特別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部分屬性項的填寫內容在標準中已經進行代碼化,在填寫的過程中注意要參照標準中的“屬性值代碼表”。2.6 數據庫內容的擴展空間數據的屬性結構和規劃附表數據結構應嚴格按照標準定義。如根據本行政區規劃成果的具體情況,在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中需要增加圖層、屬性表、屬性表字段、規劃附表、自編代碼或調整數據項長度等內容的,增加的數據項應放在表的最后,同時,需要在數據整理記錄表和元數據文件中對增加的內容作詳細的描述,包括內容、類型、結構、大小、數據說明等,并將上述內容及時反饋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有關人員。2.7 元數據數據庫建設在空間數據庫和表
22、格、文檔數據庫完成后,即開始填寫元數據信息采集表(詳細內容見附件1),填寫示例見標準附錄A(資料性附錄)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元數據示例,完成檢查和修改后在Access數據庫中按照標準要求建立元數據屬性表,按照元數據信息采集表的內容進行屬性錄入。同樣,元數據屬性表建立錄入內容后,要參照元數據信息采集表進行數據一致性檢查,完成檢查修改后形成元數據數據庫。2.8 規劃圖件的制作規劃成果圖件主要有7張,分別是礦產資源分布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圖、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和勘查規劃分區圖、主要礦產資源勘查規劃區塊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分區圖、主要礦產資源開采規劃區塊圖、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規劃圖。不同
23、比例尺的基礎地理要素地形編繪要求根據1:500000 1:1000000?。ㄊ小^)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1:2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1:20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及圖式、1: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圖式圖例根據各比例的地形圖圖式圖例?;A地理要素的用色可根據圖面情況進行淡化,以突出規劃專題要素?;A地質要素主要根據區域地質圖圖例地質圖用色標準 比例尺1:5000001:1000000要求進行繪制,地層、巖體圖層只需建立面狀圖元,不需要進行填色。礦產資源現狀要素及礦產資源規劃要素參照附錄3礦產資源規劃圖式圖例及使用說明。各規劃成果圖件要合理處理圖層上下疊加關系,其基本原則如下:1
24、.總體保證點、線、面的疊加關系,點在上、線在中、面在下。2.各規劃圖件中幾個大類的疊加關系由下至上依次為:基礎地理要素、基礎地質要素、礦產資源現狀要素、礦產資源規劃要素。規劃成果圖件內容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見成果要求,部分內容用點、線、面無法完全表達,需要在圖面上增加表格來詳細說明。表格在圖面上的擺放不能壓蓋圖件的主要內容,同時也要兼顧整體圖面的美觀。3 數據質量監控3.1質量監控體系數據庫建設要建立質量監控體系,并制定相應的制度。 自互檢建立完整的自互檢表,每個作業人員的建庫工作都要進行100%的自檢,并將自檢所發現的問題及時改正。在自檢的基礎上,由項目負責人安排其他作業人員進行60%以上的互
25、檢,并將互檢結果和修改處理結果如實、完整的記錄下來。 抽檢數據庫完成后,由項目負責人抽取30%進行檢查,并確保檢查內容全部符合質量要求。 階段性檢查對建庫的每個階段性成果要進行嚴格檢查把關,如圖件掃描矢量化后的圖元檢查和屬性錄入后的圖元、屬性一致性檢查等。3.2 數據質量監控 圖面質量檢查圖面檢查主要是對分圖層繪制的規劃附圖進行質量檢查,發現錯誤應及時修改完善,直至準確無誤。 空間數據質量檢查1規劃圖層數據的檢查:檢查重點:拓撲關系、坐標位置。檢查方法:利用GIS軟件的拓撲檢查功能進行。2規劃圖層屬性數據內容的檢查:所有屬性表的命名、屬性結構都必須對照標準進行檢查。代碼型數據項、可以標準化或具
26、唯一性和具有邏輯關系的數據項,以及各屬性項和總屬性項的填報率等,采用程序計算機自動檢查,檢查率100%,檢查后給出各項指標的檢查報告;說明性字段內容對照成果規劃附表按20比例進行抽查,圖元與屬性的對應關系應正確。檢查重點: 數據文件完整性,屬性項不能為空。 數據文件命名:屬性表的命名、屬性結構應對照標準進行檢查。 數據文件存儲格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數據文件內容:根據規劃成果附表內容,依據關鍵字段的對應關系,對圖元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各屬性表內應填寫代碼的字段,是否按標準正確填寫。 專題注記名稱應對照礦產資源規劃成果圖進行檢查。 規劃附表數據質量檢查檢查重點: 與圖層屬性表有對應關系的附表,檢
27、查兩者內容的一致性; 其它附表對照紙介質的規劃附表進行逐項檢查,礦業經濟指標表等對照紙介質規劃文本進行檢查。 規劃資料文檔檢查檢查重點:提交文本齊全程度,內容有無錯字、漏字。 元數據的檢查檢查重點:元數據屬性表結構是否正確,對照元數據采集表檢查屬性項內容是否完整準確。4 提交成果4.1成果提交的內容與格式(1) 空間數據: ArcGIS平臺下建庫:提交ArcGIS Shapefile 或ArcGIS Personal Geodatabase格式數據(以度為單位的地理坐標系數據,大地坐標參照系為1954北京坐標系)。 MapGIS平臺下建庫:提交ArcGIS Shapefile 或ArcGIS
28、Personal Geodatabase格式數據,同時提交MapGIS格式的成果數據(以度為單位的地理坐標系數據,大地坐標參照系為1954北京坐標系)。(2) 規劃文檔:包括總體規劃文本、編制說明、規劃研究報告以及其它文檔資料(Word格式)。(3) 規劃附表: ACCESS數據庫文件及EXCEL表格文件。(4) 元數據:元數據采集表(Word格式)及元數據數據庫(Access格式)。(5) 規劃附圖成果圖文件: ArcGIS平臺:提交(*MXD)文件和樣式文件; MapGIS平臺:含工程(*.MPJ)、圖層和系統庫文件。(6)其它文件:包括建庫工作報告、電子文件說明、質量檢查記錄表等。(7)
29、自編代碼字典:需標明所屬數據項名稱。 提交成果的目錄形式見表1,其中 中內容為目錄名。表1 提交成果目錄形式表一級目錄二級目錄文件名及內容三級目錄及文件名約定及內容內容目錄名內容或目錄名文件名XXXXXX省級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規劃成果圖成果圖MapGIS平臺或ArcGIS平臺下的成果圖件*.MXD及*.MPJ工程文件命名按照成果要求;圖層命名按標準要求;MapGIS系統庫和ArcGIS樣式文件的自定義命名,要易于識別。MapGIS空間數據庫MapGISMapGIS格式的空間數據庫按標準要求ArcGIS空間數據庫ArcGISGeodatabase Shape 規劃文檔文本規劃文本(Word格式)
30、編制說明(Word格式)規劃研究報告(Word格式)其它文檔資料(Word格式)規劃附表附表ACCESS格式按標準要求成果附表EXCEL格式按成果要求元數據元數據元數據采集表(Word格式)按標準要求元數據數據庫(Access格式)其它文檔其它文檔建庫工作報告、電子文件說明、質量檢查記錄表等(Word格式)自定義自編代碼字典字典自定義內容(Word格式)自定義4.2 成果提交形式在最終數據提交時必須在電子文件說明中注明空間數據圖層的組合方式。圖層內容包括標準中要求的圖層和自定義的圖層,要注意圖層的上下疊加關系。匯交數據文件按表1進行物理存儲,存儲介質為光盤。在提交成果之前,要進行全面查殺毒,確
31、保數據安全。附錄1 元數據采集表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數據集名稱填表人單位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傳真E-mail填表時間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一)1.6地理范圍經緯度坐標 年 月 日 年 月 日終止時間:起始時間:1.7數據集原始數據生成或采集時間范圍1.完成 2.歷史檔案 3.作廢 4.連續更新 5.正在建設中1.5數據集的現狀:1.6.3南邊緯度:1.6.4北邊緯度:1.6.2東邊經度:西邊經度:1.4數據集摘要(300字左右) 年 年1.3.引用資料時間1.2規劃期數據集名稱: 年 月 日數據集發布或 最近更新日期:1.1數據集1標識信息2.2 數據集內容信息2.2.1
32、柵格/影像內容描述:2.1.2規劃附表規劃文本2.1.1規劃附圖:1.10規劃附圖出圖比例尺:1.9規劃附圖所采用底圖比例尺:001.矢量 002.柵格 003.文本/表 004.影像 005.矩陣 006.TIN 007.模型 008.剖面 009.其它1.8信息的表示方式:2.1 規劃成果名稱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二)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三)3.1.1負責單位名稱:3.1 數據集聯系信息3.1.3職責:3.2.1 聯系電話:3.2.2 傳真:3.2.3 通信地址:3.2.4 郵政編碼:3.2.5 電子信箱地址:3.2.6 網址:3.1.2聯系人:3.2 聯系信息4.2 數
33、據質量信息 數據質量概述(300字左右)4. 數據集限制4.1 數據集交換格式信息4.1.1 數據格式名稱:4.1.2 數據格式版本:4.2.2 數據志(300左右)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四)5.2.2 大地坐標系統5.2.1 大地坐標參照系統5.2.2.2 坐標系統名稱:5.2.2.3 投影坐標系統參數(為投影坐標系時):001. 笛卡兒坐標系 002.大地坐標系(經緯度)003. 投影坐標系 004.極坐標系5. 重力相關坐標系5.2.2.1 坐標系統類型:001. 1954年北京坐標系002. 1980年國家大地坐標系003. 地方獨立坐標系5.2.1.1 大地坐標參照系統名稱:
34、5.2 基于坐標的空間參照系統5.1 基于地理標識的空間參照系統名稱:5空間參照系統信息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五)注:如果填寫不夠,請復印本頁后填寫6.8 增加的屬性字段名及結構2:6.6 數據集要素(實體)類型名稱2:6.5 圖層名稱2:6.7 屬性字段名2:6.4 增加的屬性字段名及結構1:6.2 數據集要素(實體)類型名稱1:6.1 圖層名稱1:6.3 屬性字段名1:6圖層數據信息注:如果填寫不夠,請復印本頁后填寫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六)7.4 規劃附表名稱2:7.5 字段名2:7.6 增加的字段名及結構2:7.2 字段名1:7.3 增加的字段名及結構1:7附表數據信息
35、7.1 規劃附表名稱1:礦產資源規劃元數據信息采集表(七)8元數據信息8.1 元數據發布日期: 年 月 日8.2.1負責元數據單位名稱:8.2.3 職責:8.3.1 聯系電話:8.3.2 傳真:8.3.3 通信地址:8.3.4 郵政編碼:8.3.5 電子信箱地址:8.2.2 聯系人:8.2 聯系8.3聯系信息附錄2 礦產資源數據庫成果質量檢查記錄表 省 市(縣)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成果數據檢查記錄檢查內容檢查分項檢查結果處理意見一、成果提交形式檢查一、成果提交形式檢查一、成果提交形式檢查數據文件命名及目錄存放檢查成果內容目錄存放是否符合指南 ?( )文件命名是否符合標準?( )數據完整性檢查數據
36、完整性檢查1.圖層完整性檢查自定義圖層:2. 規劃圖層子表屬性表完整性檢查 說明:不同地區的情況不同,子表數量可能為多個,可酌情處理。3. 規劃附表及元數據完整性檢查自定義附表4. 規劃文本完整性檢查 數據文件存儲格式檢查是否符合指南要求?( )二、圖形數據內容檢查二、圖形數據內容檢查投影方式與坐標系統檢查是否符合標準?( )拓撲關系檢查拓撲關系是否正確?( )說明:部分圖層在進行拓撲檢查時沒有加載“多邊形要素相互不能重疊”這一拓撲規則,請注明圖層名稱。幾何精度檢查套合精度是否準確?( )三、屬性表內容檢查三、屬性表內容檢查三、屬性表內容檢查三、屬性表內容檢圖形屬性表圖形屬性表結構完整性字段是
37、否缺失?( )結構正確性字段代碼、字段類型、字段長度是否符合標準?( )字段內容完整性字段內容是否為空?( )字段內容正確性是否符合取值范圍?( )規劃圖層子表屬性表規劃圖層子表屬性表結構完整性字段是否缺失?( )結構正確性字段代碼、字段類型、字段長度是否符合標準?( )字段內容完整性字段內容是否為空?( )字段內容正確性是否符合取值范圍?( )與圖形掛接一致性檢查是否正確?( )規劃附表結構完整性字段是否缺失?( );有否自定義?( )結構正確性字段代碼、字段類型、字段長度是否符合標準?( )字段內容完整性字段內容是否為空?( )字段內容正確性是否符合取值范圍?( )元數據結構完整性字段是否
38、缺失?( );有否自定義?( )結構正確性字段代碼、字段類型、字段長度是否符合標準?( )字段內容完整性字段內容是否為空?( )字段內容正確性是否符合取值范圍?( )四、規劃文本檢查規劃文本檢查提交文本是否齊全?( );內容有無錯誤?( )五、其它情況記載六、總體評價意見(最后結論注明:合格或不合格,不合格的必須詳細說明)請在表格()內填寫 “”或“X”。檢查員: 日期: 年 月 日附錄3 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圖式圖例及使用說明一、基礎地理要素1.1 主體功能區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優化開發區域L=0.2mmR=215G=255B=191R=0G=0B=0R=
39、0G=0B=0以填充顏色來區分主體功能區的類型,可在區域上加注相應的主體功能區的編號或名稱。重點開發區域L=0.2mmR=191G=231B=255R=0G=0B=0R=0G=0B=0限制開發區域L=0.2mmR=255G=223B=191R=0G=0B=0R=0G=0B=0禁止開發區域L=0.2mmR=255G=255B=191R=0G=0B=0R=0G=0B=01.2 保護區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自然與歷史文化保護區(點狀)圓半徑=3mmR=0G=255B=0R=0G=0B=0可在符號旁加注保護區的編號或名稱。自然與歷史文化保護區(面狀)L=0.3mm
40、長=5mm間隔=1.5mmR=0G=255B=0R=0G=0B=0僅顯示邊線,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稍趨^域范圍內加注保護區的編號或名稱。二、基礎地質要素2.1 成礦區帶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重點成礦區帶L=0.3mm短線=2mm短線間隔=4mm上下間隔=2.5mR=0G=0B=255R=0G=0B=255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主要成礦遠景區L=0.3mm點間隔=3mm上下間隔=1.5mmR=0G=0B=255R=0G=0B=255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三、礦產資源現狀要素3.1 礦產
41、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現狀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地質工作程度L=0.3mm線長=4mm線間隔=3mmR=255G=0B=0僅顯示邊線,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可在區域范圍內加注地質工作程度分區的名稱。礦產勘查階段L=0.3mm線長=5mm線間隔=3mmR=255G=0B=255僅顯示邊線,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可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礦產勘查階段分區的名稱。探礦權范圍L=0.3mm線長=5mm線間隔=5mmR=0G=0B=255僅顯示邊線,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稍趨^域范圍內加注探礦權范圍分區的編號。3.2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現
42、狀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大型礦山(點狀)符號大小=7mm圓半徑=4mm圓線粗=0.8m符號大小=7mm用圓內加礦產符號(按照區域地質圖圖例 GB 958-1999)表示礦山,并加注編號;注記的顏色標明其開發利用狀態:(0 255 0)在建(191 71 0)停建(0 0 255)正在開采 (255 0 0)停采中型礦山(點狀)符號大小=5mm圓線粗=0.8m圓半徑=3mm符號大小=5mm小型礦山(點狀)符號大小=3mm圓線粗=0.8m圓半徑=2mm符號大小=3mm大型礦區(床)(點狀)符號大小=7mm用礦產符號(按照區域地質圖圖例 GB 958-1999)
43、表示礦區(床),并加注編號;注記的顏色標明其開發利用情況:(0 255 0)正在開采(191 71 0)未利用 (255 0 0)停采中型礦區(床)(點狀)符號大小=5mm小型礦區(床)(點狀)符號大小=3mm礦山(面狀)L=0.2mmR=255G=247B=255R=0G=0B=0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注記的顏色代表礦山開發利用狀態:(0 255 0)在建(191 71 0)停建(0 0 255)正在開采 (255 0 0)停采礦區(面狀)L=0.2mmR=229G=255B=229R=0G=0B=0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注記的顏色代表其開發利用情況:(0 255 0)正在開采(191 71
44、 0)未利用 (255 0 0)停采采礦權范圍L=0.3mm線長=6mm線間隔=3mmR=0G=175B=0僅顯示邊線,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稍趨^域范圍內加注采礦權范圍分區的編號。3.3 礦山環境與地質災害現狀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礦山環境調查點符號大小=6mmR=0G=255B=0礦山環境影響嚴重區L=0.2mmR=255G=135B=255R=0G=0B=0R=0G=0B=0以填充顏色來區分礦山環境影響分區類型,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山環境影響較嚴重區L=0.2mmR=255G=191B=255R=0G=0B=0R=0G=0B=0礦山
45、環境影響一般區L=0.2mmR=255G=231B=255R=0G=0B=0R=0G=0B=0地質環境監測點符號大小=6mmR=0G=255B=0地質災害高易發區L=0.2mmR=255G=88B=88R=0G=0B=0R=0G=0B=0以填充顏色區分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的類型,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地質災害中易發區L=0.2mmR=255G=138B=138R=0G=0B=0R=0G=0B=0地質災害低易發區L=0.2mmR=255G=188B=188R=0G=0B=0R=0G=0B=0地質災害不易發區L=0.2mmR=255G=227B=227R=0G=0B=0R=0G=0B=0地質災害
46、高風險區L=0.2mmR=240G=110B=35R=0G=0B=0R=0G=0B=0以填充顏色區分地質災害危險程度分區的類型,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地質災害中風險區L=0.2mmR=240G=161B=85R=0G=0B=0R=0G=0B=0地質災害低風險區L=0.2mmR=241G=209B=132R=0G=0B=0R=0G=0B=0四、礦產資源規劃要素4.1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規劃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礦產資源重點調查評價區L=0.3mm暈線間隔=4mmR=151G=31B=23R=151G=31B=23R=151G=31B=23僅顯示邊線及花
47、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重點調查評價項目L=0.3mm暈線間隔=4mmR=255G=0B=191R=255G=0B=191R=255G=0B=191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鼓勵勘查區L=0.3mm邊線長=3mm邊線間隔=1mmR=135G=255B=163R=0G=175B=0R=0G=175B=0面狀填充顏色,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限制勘查區L=0.3mm邊線長=5mm邊線間隔=3mmR=255G=255B=135R=255G=135B=0R=255G=135B=0面狀填充顏色,并
48、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禁止勘查區L=0.3mm邊線長=5mm邊線間隔=3mmR=255G=175B=163R=255G=0B=0R=255G=0B=0面狀填充顏色,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重點勘查區L=0.3mm邊線長=5mm邊線間隔=3mm雙線間隔=1mm暈線間隔=4mmR=0G=106B=0R=0G=106B=0R=0G=106B=0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勘查規劃區塊L=0.3mm邊線長=5mm邊線間隔=3mm暈線間隔=4mmR=0G=167B=215R=0G=167B=215R=0G=167B=215僅顯示邊線及
49、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4.2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編號要素名稱圖式圖例尺寸面狀顏色邊線顏色符號顏色注記顏色備注礦產資源鼓勵開采區L=0.3mmR=135G=255B=163R=0G=0B=255R=0G=0B=255面狀填充顏色,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限制開采區L=0.3mmR=255G=255B=135R=255G=135B=0R=255G=135B=0面狀填充顏色,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禁止開采區L=0.3mmR=255G=175B=163R=255G=0B=0R=255G=0B=0面狀填充顏色,并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
50、資源重點開采區L=0.3mm雙線間隔=1mm暈線間隔=4mmR=0G=0B=255R=0G=0B=255R=0G=0B=255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保護區(點狀)符號大小=8mmR=215G=0B=0R=215G=0B=0在符號旁加注礦產資源保護區的編號。礦產資源保護區(面狀)L=0.3mm雙線間隔=1mm暈線間隔=4mmR=215G=0B=0R=215G=0B=0R=215G=0B=0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儲備區(點狀)符號大小=6mmR=175G=0B=175R=175G
51、=0B=175在符號旁加注礦產資源儲備區的編號。礦產資源儲備區(面狀)L=0.3mm暈線雙線間隔=0.8mm暈線間隔=4mmR=175G=0B=175R=175G=0B=175R=175G=0B=175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產資源開采規劃區塊L=0.3mm暈線間隔=4mmR=0G=215B=151R=0G=215B=151R=0G=215B=151僅顯示邊線及花紋,區域空白部分無填充顏色,透明顯示。在區域范圍內加注編號。礦業經濟區(點狀)符號大小=6mmR=204G=76B=0R=204G=76B=0在符號旁加注礦業經濟區的編號。礦業經濟區(面狀)L=0.3mm雙線間隔=1mm暈線間隔=4mmR=204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屬代理買房協議書
- 小孩代父還債協議書
- 小橋修建勞務協議書
- 電商結款協議書
- 小區茶坊轉讓協議書
- 工地外墻粉刷協議書
- 清洗滾筒協議書
- 工程承接承包協議書
- 小學清理泔水協議書
- 社區衛生協議書
- 項目制員工合同協議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事業單位招聘8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二模)貴陽市2025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二)物理試卷(含答案)
- 《康復技術》課件-踝關節扭傷康復
- 首汽約車合同協議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物理試卷(含標準答案)
- 2025-2030中國供電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 物品置換合同協議
- 液化氣罐使用安全規范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十章、第十一章 評估測試卷(含解析)
- 消化內科診療指南和技術操作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