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特色專業 煙臺大學計算機學院_第1頁
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特色專業 煙臺大學計算機學院_第2頁
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特色專業 煙臺大學計算機學院_第3頁
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特色專業 煙臺大學計算機學院_第4頁
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特色專業 煙臺大學計算機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特色專業申 報 書學 校 名 稱 煙 臺 大 學 專 業 名 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修 業 年 限 4年 專業負責人 宋宜斌 專業開設時間 1985年9月 填 報 日 期 2009年6月 申 報 類 別 品牌 特色山東省教育廳2009年4月填 寫 說 明一、申報書的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真實可靠。文字表達要明確、簡潔。二、表中空格不夠時,可另附頁,但頁碼要清楚。三、每個專業只能在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中選擇一種申報,在封面相應類別方框中畫。四、申報書用A4紙雙面印制,在左側裝訂。一、專業和專業負責人基本情況專業基本情況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0605修業年限4年所在

2、院系計算機學院專業設置時間*1985.9首次招生時間*1985.9首屆畢業生時間1988.7已有畢業生屆數21本專業現有在校生數600本專業累計畢業生數3100本校相近專業軟件工程何時確定為何種省級及以上教改試點專業或示范專業專業負責人基本情況姓名宋宜斌性別男出生年月1957.10學歷研究生學位碩士專業技術職務教授現任職務(包括社會兼職)煙臺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山東煙臺市信息化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從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系 單位6902874住宅6902878子信箱 獲省級及以上獎勵情況時間獲獎項目及獎勵等級授獎單位2009.3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三

3、等獎山東省教育廳2005.12山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教育廳2005.2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山東省教育廳*專業指由教育部、省教育廳正式批準或備案的普通本專科專業。*學生均指普通本專科學生,不包括研究生、成教生、五年一貫制和三二分段。二、師資隊伍情況*專職教師人數47其中高級職稱比例57.45 %雙師型教師數及比例 10 ( 21.28 %)教師中老、中、青的比例為*2 19 26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比例 95.74 %具有博士學位人數12具有碩士學位人數33高級職稱教師中承擔本專科教學任務比例100%教師近5年發表教學研究論文數量*56篇(見附表一)教師近5年編寫出版的教材數量*1

4、4部(見附表二)近5年承擔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數量*6項(見附表三)教師教學改革獲獎情況(指獲省級及以上獎勵的優秀教學成果等)獲獎時間獲獎項目名稱及獎勵等級2009.3“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建設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009.3“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操作系統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005.2“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 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實踐”,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008.9“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獲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稱號2004.11數據結構 山東省精品課2005.8計算機組成原理 山東

5、省精品課2007.6操作系統 山東省精品課2008.9 C語言程序設計 山東省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教師不包括公共課、基礎課教師。*老、中、青分別指55歲(含)以上、4055歲、40歲(含)以下。*教學研究論文、編寫的教材和承擔的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需另附目錄清單。教 師 隊 伍 一 覽 表序號姓名性別年齡專業技術職務學歷學位所學專業*任教課程備注1宋宜斌男51 教授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組成原理等本專業本科、碩士2任滿杰女48教授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操作系統等本專業本科、碩士3武秀川男51 教授研究生博士軟件與理論數據結構等本專業本科、碩士、博士4張 偉男47 教授研究生博士軟件與理論學科

6、導論等本專業本科、碩士、博士5武栓虎男43 教授研究生博士通信算法分析與設計本科、碩士、博士通信與信息系統6肖 明男51教授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人工智能等本專業本科、碩士7孫立民男48 教授研究生博士通信數字信號處理等本科、碩士、博士通信與信息系統8王立宏女38教授研究生博士軟件與理論離散數學等本專業本科、碩士、博士9王創存男49 教授研究生博士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圖形學等本專業本科、碩士、博士10王培進男44教授研究生博士計算機應用微型計算機技術等本專業本科、碩士、博士11李凱里男55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網絡等本專業本科、碩士12劉殿通男34副教授研究生博士自動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等本

7、科、碩士、博士自動化13高堅男45副教授研究生碩士應用數學數值計算本專業本科、碩士14周世平女47副教授研究生碩士應用數學程序設計基礎本專業本科、碩士15邱秀芹女44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微型計算機技術等本專業本科、碩士16劉其成男38副教授研究生博士計算機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士、博士17劉驚雷男39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離散數學、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士18李瑞旭男41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數據庫、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士19畢遠偉男34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數據庫等本專業本科、碩士20譚征男36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數據結構、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

8、士21董浩男45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數據庫、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士22徐莉蘋女48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自動化模擬電子技術等本科、碩士自動化23范寶德男44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士24沙麗杰女52副教授本科學士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系統結構等25張樹粹女55副教授大普 應用數學程序設計基礎26楊波男45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通信原理等本專業本科、碩士27賀秉庚男42副教授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軟件工程等本專業本科、碩士28張艷潔男32講師研究生博士軟件與理論數字信號處理等本專業本科、碩士29杜貞斌男30講師研究生博士計算機應用數字邏輯等本科、碩士、博士30李海軍男3

9、8講師研究生博士軟件與理論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士31賀利堅男38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等本專業本科、碩士32胡瀟琨男32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數據結構等本專業本科、碩士33盧云宏男32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基礎編譯原理本專業本科、碩士34孔繁茹女34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計算機圖形學、編譯原理本專業本科、碩士35馬曉敏女34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網絡程序設計本專業本科、碩士36王建華男30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等本專業本科、碩士37劉迎軍女36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多媒體技術等本專業本科、碩士38劉霄女36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微型計算機技術等本專業本

10、科、碩士39劉樹剛男35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等本專業本科、碩士40曲霖杰女33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網絡等本專業本科、碩士41李玲女36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程序設計本專業本科、碩士42婁蘭芳女37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軟件工程等本專業本科、碩士43陳智育男39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嵌入式系統等本專業本科、碩士44翟一鳴男29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操作系統等本專業本科、碩士45潘慶先男28講師研究生碩士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組成原理等本專業本科、碩士46郭艷燕女27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程序設計等本專業本科、碩士47孫雪姣女28講師研究生碩士軟件與理論數據庫等本專業本科

11、、碩士三、本專業科研學術水平是否博士點否是否碩士點是是否國家、省級重點學科否是否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否是否省級以上人才培養基地否近5年教師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349(見附表四)近5年教師出版專著數*2(見附表五)近5年教師主持省級及以上科技研究與開發項目情況年份項目名稱主持人下達或委托項目單位完成情況2008.1-2008.12DNA序列識別及基因表達信號分析研究(編號:60772028)武栓虎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已結題2005-2008非規范知識的認知理論(60494323)張 偉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已結題2006-2009仿人智能控制幾個關鍵問題的研究(編號:Y2006 G

12、21)王培進教授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進展良好2006-2009復雜信號的智能處理及預測控制(編號:Y2006 G22) 宋宜斌教授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進展良好2005-2008開放式移動Agent平臺開發研究(編號:Y2005G13)范寶德副教授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已結題2005-2008時滯離散變結構控制系統的分析與綜合(編號:60574005)孫立民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子課題已結題2005-2007循證醫學樣本網頁收集、分類和相關智能技術研究 (編號:JS05 H05)武栓虎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協作子課題已完成驗收2007.9-2010.8基于可信性的開放多Agent合作求解研究(編號:

13、JS07J5)張 偉教授山東省教育廳進展良好2006-2008嵌入式仿人智能控制儀表的研究(編號:J06J09)王培進教授山東省教育廳進展良好2008.1-2009.12蘋果配重系統開發(編號:JS07 SK1)王培進教授煙臺市科技局進展良好2006-2008應急電源系統研究與實現(編號:2006D00032)宋宜斌教授山東省信息產業廳信息專項資金已驗收2008.1-2009.12基于小波的指紋識別算法產業化開發(編號:2007D00031)孫立民教授山東省信息產業廳進展良好2007.1-2009.12一類欠驅動機械系統的動態和控制研究(編號:Y200601)劉殿通副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14、課題進展良好2007.12-2009.12三維成像技術四輪定位儀 (編號:JS07H17)武栓虎教授煙臺三雄電子進展良好2007-2009海上養殖遠程數據監控網絡系統研究(編號:JS07H12)王創存教授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研究所進展良好近5年教師科研成果獲省級及以上獎勵情況年份獲獎人獲獎項目名稱獲獎等級授獎部門2003畢遠偉等煙臺華潤集團星系系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科技廳2004宋宜斌等神經網絡理論及應用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省教育廳2005高 堅等Agent理論與應用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省教育廳2006孫立民等支持向量機理論與應用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省教育廳2007劉殿通等一類欠驅動機械系統控制

15、研究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省教育廳*教師發表的論文、出版的專著和獲獎情況需另附目錄清單。四、近4年本專業學生參加科技研究與開發、社會實踐和獲獎情況出版專著、發表論文情況專著或論文名稱作者年級*出版社或刊物名稱時間、期號基于NetBeans的BugManager的設計實現鄭冠軍2004級三年級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2007.7Vol.20(增刊)參加科技研究與開發、社會實踐等情況姓名年級*時間項目名稱項目性質*王 軍2003級三年級2006.6基于URM7 的車載GPS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 許 峰2003級三年級2006.6家庭智能報警器校科技創新基金從春輝2003級三年級2006.6智能

16、小車的探索與研究校科技創新基金賀成衛2003級三年級2006.6教室自動節電系統設計校科技創新基金李志國2003級三年級2006.6基于arm7嵌入式的智能家具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王雙喜2003級三年級2006.6GPS同步時鐘校科技創新基金郭江波2003級三年級2006.6家用多功能檢測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陳安禮2003級三年級2006.6煙臺市交通查詢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楊士新2003級三年級2006.6基于GPS和GPRS的地理信息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Fantasy科技組2005級三年級2007.12公交車假幣損幣識別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hzh工作小組2005級三年級2007.12數碼照片智能處理

17、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JDI改進小組2005級三年級2007.12智能教學遙控筆校科技創新基金DIY溫控智能小組2005級三年級2007.12酶標儀溫度控制器校科技創新基金CEF電子設計小組2005級三年級2007.12蔬菜大棚溫濕度預警系統校科技創新基金獲校級以上各類獎勵情況姓名年級*時間所獲獎項及等級頒獎單位劉洪昌、許峰、李志國2003級二年級2005.72005“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系統設計競賽二等獎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許峰、蔡程舉同上同上2005“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系統設計競賽三等獎同上郭江波、譚翠紅、李成2003級三年級2005.122005年“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

18、建模大賽山東賽區二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吳迪、叢春輝、宋風才2003級三年級2005.122005年“索尼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黃超袁小燕張寧波2004級三年級2006.12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二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平金增霍鵬飛楊磊2004級三年級2006.12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一等獎同上張春敏陳軍韓光2004級三年級2006.12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成功參賽獎同上許

19、峰韓衛衛付正廣2003級四年級2006.12山東省“凌陽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二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宋風才從春輝付鵬2003級四年級2006.12山東省“凌陽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二等獎同上姚國才呂付剛馬洪強2004級三年級2006.12山東省“凌陽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二等獎同上楊春雷周圣川劉健2003級四年級2007.4 第二屆Java Cup全國大學生信息技術大獎賽二等獎Sun中國技術社張發忠于秀升李國進2004級三年級20078第二屆“飛思卡爾杯”2007年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 華北賽區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

20、專業教育指導分委員會呂付剛王茂海姚國才2004級三年級2007.8第二屆“飛思卡爾杯”2007年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 華北賽區三等獎同上陳安禮劉濤李學龍2004級四年級2007.12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張發忠于秀升安新剛2004級四年級2007.12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王志敏劉菊三陳新雋2005級三年級2007.12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同上吳西飛史新倉陳文武2005級三年級2007.122007年全

21、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省二等獎同上姚國才呂付剛徐林林2004級四年級2007.12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省成功參加賽獎同上趙鐵彪趙德金趙繼東2005級三年級2007.12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省成功參加賽獎同上公明2004級三年級2007.52007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二等獎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知道委員會、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楊棟2004級三年級2007.52007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一等獎同上王金秀劉蘇蘇馬艷常杰荊濤2005級三年級2007.11第五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電子交通GIS系統項目比賽團體三等獎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

22、、濟南市信息產業局、濟南計算機學會、濟南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山東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濟南市軟件行業協會莊接濱劉大順譚高威2005級三年級2007.11第五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電子交通GIS系統項目比賽團體三等獎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濟南市信息產業局、濟南計算機學會、濟南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山東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濟南市軟件行業協會劉寶付海濱王浩2005級三年級2007.11第五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虛擬示波器軟件設計團體二等獎同上李曉明陳晨王松2005級三年級2007.11第五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螞蟻尋食冒險旅程3D游戲團體二等獎同上劉聰玲劉夏付

23、海靜2005級三年級2007.11第五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智能奧運福娃創意與實現單項獎(三維設計獎)同上張清田高飛吳剛2005級三年級2007.11第五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軟件團體三等獎同上楊棟2004級四年級2007.11第五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英語比賽二等獎同上孫磊蔣陽春吳利青2005級三年級2007.11200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二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王士衛徐會芳張俊榮2005級三年級2007.11200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二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

24、育處、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袁小燕黃超吳思2004級四年級2007.11200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二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張永健張文科周曉亮2005級三年級2007.11200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二等獎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組委會范永欣王艷青萬麗艷吳統帥劉夏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幼兒教育軟件,一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學會、山東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濟南市

25、信息產業局、濟南計算機學會、濟南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濟南市軟件行業協會趙洪振楊彬彬董曉龍楊雪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虛擬漫游,一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學會、山東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濟南市信息產業局、濟南計算機學會、濟南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濟南市軟件行業協會苗海英王德元貢飛飛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幼兒教育軟件,二等獎同上莊著同武辰之辛英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幼兒教育軟件,二等獎同上劉星龍謝樹雷陳松峰吳境寶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

26、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虛擬漫游,二等獎同上孫磊吳利青譚權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虛擬漫游,二等獎同上婁肖飛劉大順李鳳芹盛齊正韓倩倩2005級四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三維車載導航,三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學會、山東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濟南市信息產業局、濟南計算機學會、濟南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濟南市軟件行業協會陳沖李慎鋼楊靜靜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幼兒教育軟件,三等獎同上竇金超翟文娟劉洪翠2005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

27、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三等獎同上李帥軍李廣華龐強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三等獎同上徐凱蘇志群張保石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三等獎同上李妍龍彤華劉文暉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三等獎同上董云青趙明斌崔磊2005級四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三等獎同上劉夏鐘武雄黃錚2007級二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網上淘寶,三等獎同上滕路遙張新周常忠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

28、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網上淘寶,三等獎同上馬昆王昊天曲靜靜謝洪梅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虛擬漫游,三等獎同上杜偉王逸飛莊接濱2005級四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虛擬漫游,三等獎同上孟鋒鋒王大川劉增張嘎閆方寶2005級四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優秀獎同上孫金江劉慶高洪亮2005級四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虛擬漫游,優秀獎山東省科學技術學會、山東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濟南市信息產業局、濟南計算機學會、濟南齊魯

29、軟件園發展中心、濟南市軟件行業協會張玉龍劉前進王浩2005級四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基于Web Service,優秀獎同上王太平陳敬龍陳明東2005級四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基于Web Service 優秀獎同上孫文張新生段強元2006級三年級2008.11第六屆齊魯大學生計算機軟件設計與外語大賽 游戲,優秀獎同上神州10號隊2005級三年級20089第三屆“飛思卡爾杯”2008年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 全國總決賽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育指導分委員會飛豹隊2005級三年級2008.8第三屆“飛思卡爾杯”2008年全

30、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華北賽區三等獎同上3F隊2005級三年級2008.8第三屆“飛思卡爾杯”2008年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華北賽區三等獎同上雄鷹隊2005級三年級2008.8第三屆“飛思卡爾杯”2008年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華北賽區三等獎同上*年級需注明級年級(例:2005級2年級)。*項目性質分教師科研項目、學校立項學生科研項目、學生自選項目、其他等類型填寫。五、教學條件教材中使用近3年出版的教材比例55 %使用原版教材授課的課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課程中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比例85%學校近5年累計向本專業投入的專業建設經費400萬元近5年本專業生均教學經

31、費數量*2004年2005年2006 年2007年2008年1100元/年1200元/年1500元/年1500元/年1600元/年生均實驗儀器設備價值*4423元實驗開出率100 %本專業應開實驗個數72實際開出實驗個數72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情況單位有否協議承擔的教學任務每次接受學生人數東方電子有專業實習及畢業設計200張裕公司有專業實習及畢業設計200華潤錦綸有專業實習200德通電子有專業實習200加中實訓有專業實習200*教學經費指專業業務費、教學差旅費、教學儀器維修費、教學儀器設備購置費、圖書資料購置費、體育維護費。*實驗儀器設備指單價高于800元的儀器設備。六、教學效果與社會評

32、價近4屆學生累計英語四級通過率818%近4屆學生累計英語六級通過率382%專科近2屆學生累計英語應用能力通過率 90 %近4年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部門組織的各種教學類競賽(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競賽等)或在國際比賽中獲獎情況競賽時間競賽名稱獲獎等級2005年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山東省二等獎2項山東省二等獎1項2006年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博創杯”全國嵌入式系統設計大賽山東省二等獎4項山東省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07年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博創杯”全國嵌入式系統設計大賽智能汽車大賽Java Cup全國大學生信息技術大獎賽齊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山東省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山東

33、省二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華北賽區二、三等獎各1項二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2008年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博創杯”全國嵌入式系統設計大賽智能汽車大賽齊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山東省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山東省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級二等獎1項、華北賽區三等獎3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1項本專業近5年招生數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81180200150150近5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報考率 90 %近4年畢業生情況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本專業近4年學士學位獲得率87%98.4%96.3%95.6%本專業近4年學生考研錄取率19

34、5%22.91%15.48%14.8%本專業近4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5435%53.1%60.71%65.8%七、專業有關狀況與人才需求分析1、歷史沿革與成就煙臺大學是一所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聯手援建的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煙臺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由原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發展而成,1985年開始招生,1989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通過國家教委“合格”評估,2004年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作為煙臺大學的傳統優勢專業和重點建設專業,經過24年的精心建設,本專業已形成了一個經驗豐富、結構合理、學緣豐富,充滿活力的優秀師資隊伍。2003年本專業獲批計

35、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2005年又獲批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碩士點,2008年獲批為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目前是校級重點特色專業和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近五年來,本專業通過高質量的科研工作,帶動了整個專業建設的快速發展,成果突出、成效顯著,先后主持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子課題項目4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教育廳、信息產業廳科技計劃項目5項,科技合作開發項目6項等,主持完成或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達18項,科研經費近300萬元。同時,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論文達60余篇。專業現有教師4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后和博士12人,碩士 33 人,在讀

36、博士10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已達95.7%以上。受聘于本專業的客座院士、清華大學張鈸教授以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石純一,鄭緯民、孫富春等教授精心地指導本專業建設、規劃科研方向,同時,定期給本專業教師和學生進行各種學術研討、講座與報告,大大地加速了本專業的特色建設速度,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特色專業建設中,本專業堅持以“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為人才培養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使學生的培養質量達到省屬重點大學計算機類專業的先進水平,并在教學資源建設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在教學質量工程建設方面,本專業建有較為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較為完善的質量標準

37、及督導評價體系,保證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受到了教育部評估專家的高度評價。到2008年9月為止,本專業已培養了21屆本、專科畢業生,先后有二百多名同學分別考取了清華、浙大、東南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和中科院有關研究所的研究生,從各校反饋的信息來看,這些學生都表現出較好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業務素質。同時,多年來,本專業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適用人才,學生培養質量得到了各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普遍反映良好,很多畢業學生已成為各行各業的技術骨干和中堅力量,為促進山東省及膠東地區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建設增添了亮色。近年來,本專業通過加強與地方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

38、關系,與企業聯手,加強學生實訓環境建設和綜合創新能力的訓練,取得了突出的實效。由本專業組織并承建的“山東省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已獲批準,煙臺市政府也在本專業設立了培訓機構,投入了足額的建設經費,為本專業的特色建設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多年來,本專業持之以恒地狠抓專業的特色建設,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學質量工程的建設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建設成果。目前本專業已先后建成三門省級精品課程、一門校級精品課程,三門校級優秀課程和十門院級優秀課程,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處于學校的領先行列。本專業有兩名教授獲“煙臺大學教學名師”稱號,2008年,本專業榮獲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稱號。2、目前專業優勢與辦

39、學特色本專業以全面提高教學與科研隊伍質量、適應創新人才培養需求為總目標,制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建設的整體方案,通過優化隊伍結構,強化團隊的綜合素質建設,初步完成了一支以教學名師和首席教師為核心、以優秀青年教師為骨干的高素質教學團隊的組建。積極開展教學與科學研究,并在科研、教學中注重示范作用,取得了突出的專業建設成績,表現出了一個特色專業應有的活力和特色。專業優勢:作為省級教學團隊,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經驗豐富、學緣廣泛、層次水平高;擁有山東省專項資金建設的“計算機綜合實驗中心”和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等8個設施完備的專業實驗室,辦學條件優良、實驗資源豐富,教學經費投入充足;經過多

40、年的專業建設與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贊賞和廣泛認可;IT產業、尤其是軟件服務外包人才的市場需求仍將在未來具有很大空間,社會效益前景可觀。辦學特色: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拓寬人才培養平臺 根據社會需求,制定了:“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培養目標,從單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轉化,校企合作拓寬了人才培養的平臺。2營造科技活動氛圍,注重綜合素質訓練 充分利用客座院士張鈸教授以及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的客座教授的影響和作用,不定期地給學生進行各種學術講座與報告,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并組織各種科技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取得明顯效果。3主干課程責任到人,堅持省

41、、校兩級精品課建設,校、院兩級優秀課建設 采取“整體規劃、完善措施、資金投入、效果評估”的方法進行課程建設,通過優秀教學資源建設,帶動專業的特色建設。4嚴格教學管理,實現規范教學 全面充實和完善了各項教學管理制度,采取多種措施,保證教學質量, 實現規范教學。3、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的具體描述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掌握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的自然科學和數學知識,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有良好的組織管理和交流溝通能力,具備良好的國際交流能力,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計算機工程或計算機應用的高級技術人才。具體地,根據專業

42、方向不同,應分別達到如下目標:(1) 計算機科學方向:屬研究型層次的專業方向,該方向學生以計算機科學研究訓練為主要目標,將滿足計算機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創新研究的需要。目標是培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理論,具有較高的抽象計算思維能力,具備本領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復雜算法,懂得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測試,能夠參與大型軟件的編寫,具備實踐技能,并具備良好的外語運用能力的計算機專業高級專門人才。 (2) 計算機工程方向:屬工程型層次的專業方向,該方向學生以計算機工程和應用技術訓練為主要目標,能夠滿足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工程和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需求。目標是培養熟練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應用知識,具備本領

43、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從事計算機軟件和硬件設計、研究和開發及軟件和硬件綜合應用的高級工程專門人才。(3) 信息技術方向:屬應用型層次的專業方向,該方向學生以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技術訓練為主要目標,將滿足各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的需求。目標是培養熟練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應用知識,了解各種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功能和性能,具有將計算機基礎理論應用于信息系統網絡構建和應用能力,對信息技術的效用有深入理解和評估能力,善于系統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維護復雜信息系統的運行,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相應的信息技術,構建優化的信息系統,在計算機與軟件企業中從事系統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務的技術工

44、作,有效地實施在各種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4、本專業人才培養的社會背景、產業背景、行業背景和職業背景的調研與論證以及人才需求情況與專業發展前景分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并且正在步入智能信息化的新階段。國家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使我國信息化建設全面飛速發展,計算機學科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日漸顯露出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作為信息產業技術發展的核心內容,已成為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已經涉足工業、農業、商業、金融、科教衛生、國防和百姓生活等各個領域。為積極促進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增

45、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加速我國信息化建設,急需培養大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這對提高整個國家的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以及提高高校的教育發展水平,顯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的IT產業正處于一日千里的快速成長期,算得上是中國的“朝陽產業”。然而,IT人才緊缺已成為制約IT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而人才的缺乏又極大的制約了我國整個高科技產業的飛速發展。在信息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大、中、小型廠礦企業及其從事信息處理技術開發研究的公司、科研單位,十分需要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高科技人才。從近幾年的人才市場招聘情況就可以證明,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技術等方面的人才很

46、是搶手。有資料表明,我國在未來20-30年內,將出現高科技人才緊缺的局面。中國IT業的諸多問題均與人才的教育與培養模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據一份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十大城市的人才需求調查,IT業的人才需求高居榜首,我國軟件人才每年短缺高達20萬人左右,而按綱要計劃軟件人才需達到80萬人的規模,缺口非常大。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這個缺口還在擴大。已成為中國軟件業發展中最大的制約。因此,發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力培養既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又充分掌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規范與方法、開發與維護各種大中型軟件系統、具有系統設計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系統測試能力、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能與國際接軌的具有國

47、際競爭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計算機人才,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八、專業建設、改革與管理的現狀、目標、思路和措施1、專業建設的整體目標與思路根據社會需求和專業發展特點,制定了“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培養目標,從單一培養模式向多元化、模塊化的培養模式轉化。通過教學計劃的適度調整、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優秀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平臺的構建、與企業聯合,加大人才培養中的實訓力度等多項專業建設措施,有效突出了專業建設的特色,拓寬了人才培養的平臺,凸顯了改革與管理的實效性。通過制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方案的整體框架,使其既追蹤先進國家的教育模式,又體現

48、我國及我校的特色,以信息學科為大類,主要遵循如下幾條基本原則,實現高素質的人才培養:1方向性原則。用素質教育改造計算機教育。素質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業務素質教育;身體與心理素質教育。2增強適應性原則。主動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要求,實現由狹窄的專業教育向寬口徑專業教育的轉變。注重素質培養,提高能力,加強基礎,使之專業適應性更強。3突出培養過程整體優化的原則。科學地處理好思想與業務、理論與實踐,學習與身體素質,課內教學與課外指導等關系。在制定專業改革新的計劃時,堅持寬專業、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原則。改革的目標是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重基礎、

49、寬專業、強能力、高素質”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2、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情況、效果與進一步修改調整的打算及理由本專業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以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總體目標,培養具有專業特色,受到本學科系統理論和專門知識的訓練,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能夠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從事計算機及相關技術領域的設計、開發、運行管理等工作,并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身體和業務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實現上述培養目標,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培養計劃是關鍵。一套好的培養計劃既可為應用型人才的就業拓

50、寬門路,也可為研究型人才的繼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從業者來說,深厚的數學功底是將來發展的基礎,而理工科專業的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將會增強競爭力,這就要求在培養計劃中列入相應內容,使培養對象在拓寬基礎知識的同時,達到文理知識的相互滲透,提高培養對象的綜合素質,從而體現由專業素質教育向綜合素質教育的轉變。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體現由側重獲取知識的教育向增強創造性教育的轉變,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是有益的。新的培養計劃包括: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綜合教育課程, 奠定學生的學科基礎的學科基礎課程, 拓寬學生的專業基礎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 擴大學

51、生知識面的專業基礎選修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以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環節等內容,并實現了數學學習不斷線,外語學習不斷線,程序設計不斷線,實踐教學不斷線的綜合訓練思路。結合專業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我們將進一步調整培養方案,重點加強實踐環節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高素質人才。3、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目標、思路與措施教師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體,師資隊伍建設是教學改革與建設的關鍵。多年來,本專業始終把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專業建設的核心工作之一,長抓不懈。通過不斷優化隊伍的學緣與結構,強化團隊的綜合素質,目前,已初步完成了一支以教學名師和首席教師為核心、以優秀

52、青年博士教師為骨干的高素質教學團隊的組建。為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保證特色專業建設持續性和有效性,專業對師資隊伍建設的主要思路與措施為:一是充分利用學校的各項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優秀人才的加盟,重點引進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二是在現有教師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部分教師進入清華大學等985重點高校的博士后工作站研修,或外出課程進修,加大現有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鼓勵攻讀博士學位,為本專業的長遠發展積蓄后備力量;三是在分配政策上向教師尤其是骨干教師傾斜,使他們感覺到集體的溫暖,穩定現有教師隊伍,使他們樂于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通過以上措施,本專業的師資隊伍不斷充實,層次得到了不斷提高。到目前為止,本專業

53、教師人數已達到4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12人,在讀博士1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數比例達到95.7%以上,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都達到碩士及以上學位。近年來,已先后送多名教師分別到清華大學和山東大學進修提高,有10名教師參加教育部主辦的骨干教師培訓班學習,并獲得培訓證書。師資隊伍建設目標是:至2011年,力爭教授達12人以上,博士學歷人數達1620人,使專業師資隊伍的結構、質量及學緣組成更加合理、充實。4、專項經費投入情況與計劃(包括過去4年內和未來3年內擬專項投入經費的年份、建設項目和經費數額)在學校特色專業建設經費和學院配套專項經費的大力支持下,本專業持續、穩定地

54、保持、并不斷增加在特色專業建設上的專項經費投入,在資金上為專業特色建設的順暢、有效地進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過去4年內已投入專項經費和未來3年內擬投入專項經費的年份、建設項目和經費數額情況,見下表:年份師資隊伍建設費(萬元)課程建設費(萬元)師資培訓費(萬元)教材及教學資料費(萬元)其它(萬元)20020062.00.520072.03.52.02.00.520082.01.020093.010.05.02.01.520103.015.08.02.02.020113.015.09.02.02.05、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現狀、目標、思

55、路與措施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本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是:課程體系適應人才培養模式和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逐步與國際接軌,體現時代特征;教學內容改革要保證基礎、促進應用,體現創新。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人才來說,學科素質和專業能力主要體現在計算思維能力、算法設計和程序設計能力及計算機系統的認知、分析、設計和應用能力方面。為此,課程體系的設置從四個方面考慮:一是加強基礎課程教學,特別是加強對于人才培養來說是永久性基礎的重要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質;二是拓寬知識范圍,擴大學生的視野,滿足社會需求;三是擴大選修課比重,以便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職業志愿從中進行

56、選擇;四是加強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所以,在設計培養計劃時設置了綜合教育課程體系,學科基礎課程體系,軟件課程體系,硬件課程體系,網絡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及四個專業方向,并且保證了數學學習不斷線,外語學習不斷線,程序設計不斷線,實踐教學不斷線 。為配合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力求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充滿新意。首先,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從沉悶的學習氣氛中解放出來。另外,使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實現課程上網,網上答疑。目前本專業80%以上的主干課程采用多媒體授課,2門課程采用原版教材雙語授課。根據提高教學質量的

57、要求,有針對性地制定課程建設規劃,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實行專人負責制,按學校優質課標準進行課程建設。目前本專業已建成省級精品課3門,校級精品課1門,校級優秀課3門,院級優秀課10門。在專業優質課程建設方面,處于學校的領先行列。計劃3年內,再建成12門校級精品課,12門省級精品課。6、教材建設、教學設施建設(包括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圖書資料等)的現狀、目標、思路與措施教材建設要面向21世紀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堅持選用國內外優秀教材與自編優秀教材相結合,抓好重點,突出特色,優化結構,提高質量。計算機學院設有專業實驗室9個,操作系統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嵌入式系統

58、實驗室、過程控制實驗室、集散控制實驗室、智能控制實驗室、檢測與控制儀表實驗室、工廠電氣電力拖動實驗室、電機拖動實驗室。實驗設備總投資258萬元,634件,計算中心有計算機950臺,總價值495萬元,可以滿足專業教學需要。其中,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實驗在我校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和計算中心全部開設。為滿足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的要求,本專業專門建立了設計與創新實驗室。另外,正在組建的“計算機綜合技術實驗中心”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將為本專業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實習基地建設是學生接近社會、體驗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結合計算機專業的特點,主要工作思路和措施是:主動與有關企業和公司建立協作關系,通過項目聯合、技術

59、培訓,無償服務或技能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聯合,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現實習的基地化,以提高實習的整體效果。目前,本專業已與煙臺東方電子、華潤錦綸、張裕公司和國賦電子等多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建設協議,學生可以在實習基地完成實習任務。圖書資料建設是專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三年,學院資料室圖書文獻資料購置經費達31400元,購書1000余冊,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專業原文版教材等。學院近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缺到全、從簡到精,重視并逐步加大院圖書資料的建設。擬采用計算機進行管理,并實現資源共享。7、教學管理的現狀、目標、思路與措施現狀:規范化的教學管理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為從制度上監督和保證教學質量,教學質量工程啟動以來,作為校重點建設的特色專業,本專業全面充實和完善了各項教學管理制度,采取了多種措施,保證教學質量,如:制定加強畢業設計管理系列文件;制定加強考風考紀管理系列文件、建立各類獎勵機制的系列文件等。通過一系列制度,加強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監督與質量控制,以保證擬定的特色項目得以實現,取得了突出的建設成績。但是,教學管理實踐中還存在一些脫節、低效等問題,影響到教學質量工程工作的實效,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建設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