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文學課件_第1頁
17世紀文學課件_第2頁
17世紀文學課件_第3頁
17世紀文學課件_第4頁
17世紀文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七世紀文學從文藝復興時代對人欲的肯定,到17世紀人們對縱欲者的諷刺,時代精神又在發生變化。文學狀況古典主義文學巴洛克文學清教徒文學社會歷史背景中世紀向近代史的過渡時期亞歐各國封建制度的衰落新興資本主義與封建制度的斗爭17世紀40年代掀起資產階級革命風暴,近代史拉開序幕西方世界的優勢地位進一步確立文學概述十七世紀歐洲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文學發展的不平衡。英國社會發展最為先進,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甚至出現某種程度的倒退,而在法國卻表現出新舊兩種力量勢均力敵的狀態。法國作為十七世紀歐洲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權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妥協,成為這一時期法國社會的主要

2、特征。這種服從王權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的繁榮。 英國是代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發展潮流的國家,因此代表資產階級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學成為英國文學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政治經濟的衰落,也阻礙了其文學的發展,代表貴族趣味遠離現實的巴洛克文學在這些國家頗為流行。 德國尚保留著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文學的余熱,格里美爾斯豪生的小說癡兒西木傳,在藝術上繼承了西班牙流浪漢小說的特點,被認為代表了“德國十七世紀文學的高峰”。 十七世紀歐洲的三種文學 (一)巴洛克文學 巴洛克文學發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巴洛克(Baroque):本來是形容奇形怪狀的、不規則的珍珠;最初借用過來是形容一種建筑風格,即

3、巴羅克建筑;后來也可以指文學風格,即巴羅克文學。這種文學風格奇異、扭曲、刺激、夸張、華麗、破碎、怪譎、強調不對稱美,目的為了追求一種強烈的震撼力。盛行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代表作家: 意大利的馬里諾阿多尼斯、西班牙的貢戈拉孤獨、法國的于爾菲的阿絲特雷。巴洛克文學用詞華麗,詞匯夸張,比喻新奇。結構嚴謹,情感熱情浪漫.巴羅克文學發展了一種新的美學趣味和傾向,它的藝術手法對19世紀的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直接作用。(二)清教徒文學 英國17世紀文學主要是體現清教徒思想的資產階級革命文學。 清教徒運動繼而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諸如遵守嚴格的道德規范,注重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反對煩瑣鋪張的宗教儀式和貴族

4、奢侈浮靡的生活方式,提倡勤勞樸素的生活等。 教徒文學把圣經奉為圭臬,弘揚清教徒精神,描寫具有強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經,師法中世紀宗教文學夢幻、寓意、象征的表現手法,以詩意濃郁的筆墨,偏執極端的情緒,表現對信仰、理想的執著追求。 清教徒文學的杰出代表是:約翰班揚和彌爾頓。 班揚:天路歷程 彌爾頓: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 (三)古典主義文學是適應法國君主專制要求而發展起來的文學思潮。它強調以古希臘羅馬文學位典范,因而得名古典主義古典主義是在新形勢下的資產階級的文學理論和實踐活動,吸收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某些內容,并以古希臘羅馬作家典范創作的名義來總結和概括新興資產

5、階級的理論體系,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十七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古典主義文學,與路易十四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路易十四和演員們在一起路易十四年幼的路易十四古典主義形成的原因法國君主專制王權鼎盛要求文學規范化1. 語言和文學形式的整理和規范 馬萊伯提出純潔法語,語言規范化2. 法蘭西學士院的建立 首相黎賽留親自督促,設立40位終身制的院士職位,制定語言文學的規范3. 書刊檢查制度,使文學更適應王權需要 1、古典主義文學的產生 17 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是起源并且興盛于法國的 古典主義文學,它是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在政治上妥協的產物。王權的御用保護是其繁榮的沃土。2、 古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聯系 古典主義

6、在很大程度上承續了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文學傳統,比如: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反封建反教會,肯定現世人生幸福的主題等;同時,又是對人文主義文學過分強調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創作缺乏規范等弊端的反撥,這種反撥因其矯枉過正而導致走向另一極端。 3、哲學基礎:笛卡兒的“唯理主義”是其哲學基礎。4、美學原則:布瓦洛的美學論著詩藝奠定了古典主義的文學和美學原則。具體表現為:1、理性原則:要求文章要有理性,情節要合情合理,文藝作品要體現普遍存在的真理。 2、自然原則:要求故事要逼真,性格要相稱和一貫,人物要顯示人性的善惡。 3、道德原則:要求文藝必須有社會教育意義 古典主義文學的特征: a.在政治上擁護中央王權

7、,歌頌賢明君主。 b.在思想上崇尚理性,遵守公民義務。c.模仿古代文學,重視藝術法則。 在創作規則上,強調服從古代藝術法則,戲劇必須遵守“三一律”。 在塑造人物方面,強調賦予人物某一種品格,使人物性格固定化,類型化。三一律: 它是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者制定的戲劇創作規則。時間一律,地點一律, 情節一律a、劇情包含的時間為24小時以內b、事件發生在同一地點c、全劇只能有一條情節線索這是泥古者對亞里士多德的 詩學斷章取義,歪曲誤讀的結果。 “三一律”是當時法國宮廷文人學者根據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圖制訂出來的 “三一律”是君主專制政體在戲劇藝術上的反映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的成就 古典主義文學以法國為代表,英

8、國和德國均受其影響。 布瓦洛的詩藝是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的扛鼎之作。 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洛馬克是古典主義悲劇的典范。拉封丹把寓言戲劇化,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表現社會矛盾,開拓了寓言的新境界。莫里哀的喜劇代表古典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 古典主義的影響歐洲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思潮,統治歐洲文壇200年,促進了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對歐洲各國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局限:一種狹隘的現實主義,有較濃的保守傾向和封建色彩,崇古,夸大理性,制定了許多清規戒律,妨礙作家深入的反映生活,人物塑造公式化,概念化,受到進步作家的批評“古今之爭”: 17世紀末法國文學界發生了一場關于崇古與崇今的爭論。一方堅持厚古薄今,另一

9、方主張厚今薄古,兩派文人學者反復爭辯,相持不下,這場爭論的最后勝利是厚今派。古今之爭的出現,標志著古典主義的衰落,預示著18世紀啟蒙思潮即將來臨。 試比較文藝復興精神與古典主義精神。文藝復興:側重于學習古希臘文化精神,強調的是解放、自由、個性、張揚。古典主義:側重于學習古羅馬文化精神,強調的是規則、秩序、中心、權威。法國古典主義三個時期17世紀三四十年代,興起高乃依17世紀六七十年代,繁榮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布瓦洛17世紀末,衰敗拉布呂耶爾,費納隆法國的古典主義文學: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是法國古典主義戲劇三杰。高乃依(16061684):古典主義戲劇的創始人。主要作品:熙德,賀拉斯,西拿,波

10、利厄克特代表悲劇熙德熙德情節:兩個貴族青年羅狄克和施曼娜的愛情遭遇到了家族榮譽和國家王權的考驗。家族之間的矛盾相互復仇國王下令完婚雖然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但是迫于傳統的家庭榮譽而無法在一起,并且被迫傷害對方。羅狄克為了家族榮譽而殺死了施曼娜的父親,他明知道這樣會影響自己的愛情,可是為了榮譽他不得不這樣做。施曼娜心里喜歡著羅狄克,即便是他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她也認為這是勇士應該做的行為。可是她為了維護家庭榮譽,不得不為父報仇,請求國王處死羅狄克。 作品中涉及到了一系列沖突:個人感情和家庭榮譽的沖突,家庭榮譽和國家義務的沖突。 國家義務家族榮譽個人感情這部戲劇符合古典主義文學的思想特點:政治上擁護王

11、權。藝術上:崇高嚴肅的悲劇風格。 代表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最高成就其創作特點是: 1、擅長塑造女性形象,刻畫女性心理。 2、寫情欲淹沒理性,從而控制并毀滅人。他的代表作有安德洛瑪克和費得爾拉辛(16361699):莫里哀Molire“莫里哀如此偉大,每次讀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驚奇。他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他的喜劇接近悲劇,戲寫得那樣聰明,沒有人有膽量想模仿他。” 歌德談話錄歐洲最杰出的喜劇家之一,遵守但并不拘泥于古典主義法則。“喜劇的責任既是在娛樂中改正人們的弊病,我認為執行這個任務最好莫過于通過令人發笑的描繪,抨擊本世紀的惡習。” 莫里哀這也是莫里哀的基本創作綱領。 生平:生于巴黎一個具有“

12、國王內侍”身份的宮廷室內陳設商家庭。 21歲時,放棄對宮廷陳設商一職的長子繼承權,與朋友組成“盛名劇團”在巴黎演出。取藝名為莫里哀。帶領劇團在法國外省各地巡回演出。由于劇目受到國王路易十四的賞識,劇團開始長期在巴黎演出,此后的時期也是他創作的高潮期。但由于長期勞累,莫里哀換上了嚴重的肺病。40歲時,與比他小20歲的妻子結婚。他在身體非常不適的情況下,帶病堅持表演無病呻吟。演出完畢后幾個小時后,莫里哀喀血,與世長辭。死后,由于生前創作行為得罪了不少權貴,特別是教會,教會拒絕給他墳地。由于路易十四出面,才勉強允許將他在死后四天后埋在墓地的菜園后面,葬禮非常冷清。這位喜劇大師的死可以說是一個悲劇。

13、在巴黎組織劇團兩年 (1643-1645)在外省參加流浪喜劇團十三年 (1645-1658)回巴黎領導喜劇團十五年 (1658-1673)創作的四個時期早期: 1645-1658思想上探索和藝術上積累時期詩體喜劇冒失鬼和情仇1.風俗喜劇(1659-1663) 這是莫里哀率領他領導的光耀劇團從外省回到巴黎的時期,是他的古典主義喜劇的開創期。主要寫作風俗喜劇,嘲笑社會浮夸風氣,抨擊封建道德和夫權思想。喜劇8部,代表作是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學堂。 丈夫學堂標志著莫里哀從情節喜劇轉向風俗喜劇太太學堂具有開創性意義五幕詩體喜劇提出了婦女權利問題,標志著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形成,是近代社會問題劇的開端2.諷刺

14、喜劇(1664-1669) 這是莫里哀喜劇創作的成熟時期,主要寫作諷刺喜劇,諷刺宗教偽善和拜金主義。 喜劇12部,代表作是偽君子、慳吝人。 以諷刺為武器,與封建勢力和教會僧侶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加強了對上層社會的批判力度,具有明顯的民主傾向。 偽君子,唐璜,恨世者,慳吝人,喬治唐丹慳吝人:本劇揭露資產階級拜金主義的本性,取材古羅馬喜劇一壇黃金。刻畫了一個愛財如命的富商、高利貸者阿巴貢。 阿巴貢是一個典型的吝嗇鬼。半夜起來偷吃自己牲口的馬料。見面打招呼:“我借給你一個早安。”吝嗇鬼(慳吝人)阿巴貢,歐洲文學史上第一個生動的吝嗇鬼形象。他的吝嗇行為表現如下:在請客前,他教導仆人怎樣在酒里多兌水,怎樣

15、專門搭配不對胃口的東西,讓客人一吃就飽; 趕上節日,該給仆人發工錢時,他總是找碴兒克扣工錢。街坊鄰居養了一只貓,有一回偷吃了他剩下的一塊羊腿,他就向鄰居告了貓一狀。他希望兒子娶個有錢的寡婦,女兒則嫁給一個有錢的老爵爺; 他在地上埋了一袋金幣,當他發現金幣被偷了,痛不欲生,呼天搶地地叫喊:“我完了,叫人暗害啦,叫人抹脖子啦!”3.幽默喜劇(1670-1673) 這一時期莫里哀的喜劇由憤怒的諷刺轉為輕松的揶揄,主要寫作幽默喜劇和芭蕾喜劇,堅持反封建立場,嘲笑貴族資產階級惡習,贊美下層人民的智慧。喜劇7部,代表作是貴人迷、無病呻吟、史嘉本的詭計。 偽君子(騙子答爾丟夫達爾丟夫)偽君子評價 伏爾泰:偽

16、君子“暴露了偽善行為的一切丑惡,起過許多良好的作用。” 普希金:“偽君子是不朽的,它是喜劇天才最強烈的緊張勞動的果實。” 別林斯基:“一個能夠在偽善的社會面前狠狠地擊中虛偽這條多頭毒蛇的人,就是偉大的人物!偽君子的創作者是不會被忘記的!”社會背景1462-1598年,法國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胡格諾”戰爭結束后,法國天主教東山再起,勢力迅猛擴展,活動極為猖獗。當時法國的貴族在資本主義的沖擊與王權的打擊下,已經走向沒落。大貴族聚集巴黎,依附王權成為國王的“食客”,小貴族在耗光自己的家業之后,也流落城市尋找出路。不少人選擇了教士職業,以此謀生,騙取世人的錢財。教會與貴族相互勾結利用。 當時法國有個

17、反動的天主教組織 “圣體會”,其成員披著慈善事業的外衣,干著宗教特務的勾當。同時他們還打著“良心導師”的幌子,深入人們家庭活動,乘機動取別人的錢財。 答爾丟夫的形象正是這一社會現實的形象反映與藝術概括。通過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揭露了宗教騙子的本質和巨大危害性。同時批判了法國天主教會和封建貴族的黑暗與腐朽。 1、反復遭禁的“ 人間喜劇 ” 偽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是五幕詩體喜劇。因作品影響到教會的威信和教會統治人物本身的尊嚴和利益,被反復禁演。前后寫作五年,修改三遍 。最終取得成功,盛況空前,一共演出二千二百六十二場次。 1664年5月12日,首次在凡爾賽宮上演。(版本一) 1664年11月,在

18、孔德親王私宅里,第一次演完全局。 1666年,路易十四的母親去世,1667年8月,第二個版本上演。 1669年2月5日,偽君子再度公演,演出獲得極大成功。2.主要人物答爾丟夫破落貴族,宗教騙子奧爾恭巴黎富商,篤信宗教,一度被答丟夫所迷惑,專制家長歐米爾奧爾恭之妻達米斯奧爾恭之子瑪麗雅娜奧爾恭之女桃麗娜奧爾恭家女仆爭吵毀婚露餡反目報復偽裝圣潔的教會騙子答爾丟夫混進商人奧爾恭家,圖謀勾引其妻子并奪取其家財,最后真相敗露,鋃鏜入獄。3.人物分析答爾丟夫:(1)偽善聲言不圖安逸,不好色,不貪財,不殺生,卻在劇情發展過程中充分暴露出真實面目。(2)狡詐 狡詐是一種邪惡的智慧,達丟夫憑著陰險和狡詐手段蒙蔽

19、奧爾恭,趕走兒子達米斯,騙取其財產。 (3)狠毒當偽善的面具被揭穿,狡詐的手段行不通時,達丟夫暴露出兇殘、狠毒的本來面目,欲置奧爾恭于死地。 1、偽善他表面上忌諱女色,裝出道貌岸然的樣子,實際上卻是一個十足的好色之徒;他表面上苦行苦修,把自己裝扮成一個虔誠的信徒,實際上卻貪圖口腹之欲,從不放過世俗享樂的機會;他表面上不愛錢財,實際上卻千方百計地圖謀奧爾恭的全部家產貪食:一頓晚飯,“一個人吃下六個人吃的那么多的東西”(一幕二場)“很虔誠地吃了兩只竹雞,外帶半只切成細末的羊腿”,第二天早晨起來,一次喝“四大口葡萄酒” 。“他的身體別提多么好了,又胖又肥,紅光滿面,嘴唇紅得都發紫了。” (一幕四場)

20、 沒有半點喝圣水,清心寡欲的模樣。 貪睡:“一離飯桌,他就回到了臥室,猛孤丁地一下子躺在暖暖和和的床上,安安穩穩地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一幕四場)沒有半點穿鬃毛緊身,用鞭子抽打自己的苦修表現。 貪財:把別人家的財產,“信以為實地趕緊接受下來。”(四幕一場)沒有半點他“把錢散布給窮人”的品德。貪色:既要娶奧爾恭的女兒,又要去勾引奧爾恭的續弦妻子歐米爾。看見誰對歐米爾做一個媚眼,他所表示的醋勁比奧爾恭本人“還大六倍”(一幕五場)。 2、陰險狡詐當達米斯揭發他的時候,他先是以退為進,向奧爾恭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一個可恨的敗類”,同時又以攻為守,把自己裝扮成受了侮辱的虔誠教徒,嫁禍于人。結果使達米斯

21、被剝奪了財產繼承權、被逐出家門,他自己卻化險為夷,轉敗為勝。3、兇殘、狠毒在他的偽善和罪惡行徑被揭穿之后,這時他兇相畢露,使出全部毒計來陷害奧爾恭。他拿著“契約”到法庭起訴,迫使奧爾恭傾家蕩產,還告發奧爾恭是一個政治犯,讓他身敗名裂,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達爾丟夫的偽善是如何產生的?(1)新舊勢力勢均力敵的歷史現實: 貴族階級破落,死而不僵; 資產階級暴發,根底尚淺。(2)道德秩序與現實人生的激烈沖突: 俗欲望從放縱到節制; 禁欲主義從瓦解到回潮。達爾丟夫的偽善性格具有什么樣的典型意義?17世紀法國社會歷史的集中體現;封建社會普遍流行的偽善惡習的深層透 視;人類理性生活與感性生活相互分裂的真實寫

22、照。 小結:答爾丟夫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偽裝的教會虔徒和地道的貪欲惡徒,他的主導性格是欺騙和偽裝,他的性格的本質特征是陰險狠毒,他集一切虛偽之大成,是個作惡多端毫無人性的惡棍騙子。 歷史意義:答爾丟夫的虛偽襯托出了教會的虛偽荒淫,暴露了宗教騙子的社會危害性,顯示出作品強烈的反宗教傾向。 現實意義:高度概括了不同時代的偽君子特征,暴露了偽善的道德危害性。答爾丟夫成為“偽善”、“偽君子”的同義語。斯坦尼說:“答爾丟夫是全人類答爾丟夫的總和。”奧爾恭:他愚昧、剛愎自用,在家中是個頑固橫暴的專制家長;他輕信迷信,把騙子當成圣人供奉。桃麗娜:大膽、機智、潑辣、眼光銳利、思維敏捷,最早發現達爾丟夫的偽善,體現了下層人的智慧和膽識,所謂“下下人有上上智。” 。4.主題( 1 )通過達丟夫的形象,批判教會偽善本質;通過奧爾恭 和柏奈爾 夫人的形象,揭示資產階級喪失理性的危害;通過桃麗娜的形象,表現了下層平民的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