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者:鄒巧玲、張浩杰2012年7月3日音樂與情感1疑問 昨天音樂課,老師提到音樂不能表達人的喜怒哀樂,但是音樂對人的影響卻非常大。就如表現春天的樂曲,大多表現的是一種愉悅的情緒。 可是,我們卻覺得音樂能影響我們的心情,就像如果不開心的時候,聽聽活潑、愉悅的音樂,我們的心情會好轉,聽到悲傷的音樂,我們的心情會跟著沉重,難道這不是音樂在表達人的喜怒哀樂嗎?2 帶著疑問,我們開始自己的探索之旅!Go!GO!3通過網絡、圖書查找資料。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通過作者的分析得出結論。我們的研究方法:4我們找到了一些資料: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漢斯立克的論音樂的美5 聲音不會因為人們的愛與憎,悲與樂有所改變。這就是
2、作者的論點,萬事萬物是因其自然規(guī)律而獨自存在,不會受到外 界的影響而改變。既“聲無哀樂”。 世間的事物以其自己應有的狀態(tài)存在, 作者還從味覺方面舉例說 明,味覺分為甜和苦兩類,如果由于某甲聰明而喜愛甜或苦,某乙愚 笨而討厭甜或苦,兩者之間并不相干,喜歡、討厭是一回事,聰明、 愚笨又是一回事,難道可以用我的口味標準去衡量,與我口味相同的 人我就喜歡他,與我口味不同的人我就討厭他,我喜歡的味道就是好 的味道, 我討厭的味道就是壞的味道嗎?由此得出外界和內心應該區(qū) 別開, 客觀和主觀也各有其名。 衡量音樂的標準應當以好與不好為主,與悲哀和快樂的感情無關, 悲哀和快樂自然是先有情感的存在然后才會發(fā)生,
3、 和音樂沒有必然聯系,名稱和實質去掉之后自然就顯現出來。作者的觀點很鮮明,自然之理不因為外物和人的內心情緒變化而變 化,音樂只是表達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屬性,人類的情緒包括高興、憤 怒、悲哀、快樂、喜愛、憎恨、慚愧、恐怖。這些事人們在接觸事物 表達感情時有所區(qū)別而無法超越的范疇。這一切都是獨立存在的。他認為哀與樂之情是要通過一定的方式 表現出來。即感情發(fā)自于內心,而音樂產生于人的內心世界;雖然音 樂寄托于各種各樣的裊裊聲音中流露而出, 然能夠懂得音樂的人是能 夠自然而然的感覺到,沒有誤解。他 始終認為音樂本身具有哀和樂的本質屬性, 即音樂能使人悲哀也能使 人快樂。 在這一輪的爭辯中,作者以抓住對方
4、論證中存在的漏點開始,即聲音與人的內心無法達到一致,雖然心中有苦但表面談笑風生,情緒歡快 的人也能做出槌胸嘆息的樣子,能瞞過善于觀察者的懷疑。作者從反面找出對方的錯誤,進一步闡述聲音的存在沒有哀樂之分,音樂的內 容并不能完全表達古人與今人的全部感情世界。 音樂有其存在的多種 方式,每種方式的存在只能表達當時情景。作者在本段中著重批判了 儒家的世俗性和對音樂的虛妄, 為了神化一些事情而編造出來的 想讓天下之人為音樂所迷惑,掩蓋音樂的原理。想以此來愚弄后人。 達到以儒家的思想治理天下的虛妄。 作者進一步反詰對方,以對方之理來推之: “音樂能讓人悲哀又能使 人快樂,所以悲哀與快樂不但能夠用音樂表現出
5、來,更有著實際的意 義,但是繪畫有好看、難看之分,音樂有好聽、難聽之分,這是事物的屬性,而人們是否喜愛,這是人的感情變化引起的。客觀存在的事 人的感情變化不過是借助于外界事物表現出來而 物卻干預不了內心, 已。至于人的哀樂感情,自然和一定的事物有關,先形成于內心,只 是由于聽到了和諧的聲音才表露出來, 所以前面已經論述了音樂是沒 有固定內容的,現在是借用這些話肯定他的實質。不能認為哀樂情緒 發(fā)自于音樂, 就像愛憎感情產生于賢愚一樣。 聲無哀樂論6 俞伯牙彈琴,鐘子期能夠知道他心里所想是高山還是流水,孔子的學生顏淵聽到有人在哭泣,就自然感覺到有生離死別的痛苦。這幾個例子說明, 感情的表現可以從一
6、定的聲音中得到啟發(fā)與理解。情緒悲傷的人,聲 音中就流露出悲哀,這是人類感情的自然反應,不可違背的規(guī)律。 作者又以喝酒為例子, ” 喝醉酒的人會表現出喜或怒的感情,從表面看,歡樂和悲哀的感情由 于音樂而發(fā),就說音樂有悲哀和快樂的感情,同樣也不能認為人的喜 怒感情由于酒的作用而產生,不能說酒有“喜酒”和“怒酒”的道理啊。 舉例說明:7論音樂的美 他的論美學認為:制約著音樂的法則和規(guī)律是來自音樂之外的,也就是說,音樂是受某種外在規(guī)律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是他律的。這是因為音樂本身體現著某種外在于音樂的客觀實在,即是說,音樂總是標志著純粹音響現象之外的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主要是人類感情,這就是音樂
7、的內容。正是這個內容的性質決定著音樂作品的音響結構、整體發(fā)展,決定著音樂的“形式”。同他律論美學相反,自律論美學則認為:制約著音樂的法則和規(guī)律不是來自音樂之外,而是 在音樂自身當中;音樂的本質只能在音響結構自身中去理解,只能從音樂的自身去把握音樂。音樂是一種完全不取決、不依賴于音樂之外的現象的藝術。它的內容不是外來的,不是獨立存在于音樂之外的什么東西。它既不是情感,也不是某種語言、映象、比喻、象征、符號。音樂的內容只能是音樂自身。音樂除了它自身之外什么也不表達,什么也不意味。因此,音樂完全是自律的。自律論美學否認音樂中內容和形式的二元性,認為這二者是同一的,音響結構就是一切。作為自律論美學觀點
8、的捍衛(wèi)者,漢斯立克堅決反對把情感的表現看做是音樂的內容。他認為情感的表現,這完全不是音樂的職能。音樂從根本上說是無法表現情感的。音樂情感的明確性是與具體的想象和概念分不開的,而后者不屬于音樂造形范圍之內。音樂既然不能重現概念,因而也不能表達情感,那么音樂表達的究竟是什么呢?漢斯立克認為:有一類觀念可以用音樂的固有方式充分表現出來。那就是一切與接受音樂的器官有關的,聽覺可覺察到的那些力量、運動和比例方面 的變化,即增長和消逝、急行和遲疑、錯綜復雜和單純前進等一類觀念。音樂所能表現的這種純音樂性的“觀念”實際上不過是樂音進行的各種不同形式,漢斯立克認為這就是音樂的內容。“樂曲的內容除了聽到的樂音形
9、式之外,別無其他東西;因為音樂不僅是通過樂音來說話,它說的也僅僅是一些樂音而已”。對此漢斯立克為音樂的內容下了一個自律論美學的經典性的意義:“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在漢斯立克的觀念中音樂的內容和形式是同一個東西。 8我們的結論: 根據這些音樂學家的論證,我們對音樂與情感的關系有了深刻的了解。音樂中也許有悲傷,但不一定是人生的苦難,經歷的坎 坷。音樂中也許有歡樂,也不一定是豐收的喜悅或時代的進步。音樂中也許有虔誠,但不一定是對宗教的敬畏。之所以有上述那些解釋,只是由于我們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 其中,情感更多的是以人們的觀念和判斷為依據的。種不同只有在一系列想象與聯想的 基礎上,或是在受到某時某地的刺激而欣賞者本身并沒有意識到這樣一種狀態(tài)時,我們 也許才可能從心靈深處體驗到某種具體的情感。唯一真實的是聲音的波動,不是各種牽 強附會的解釋。一種具體的情感,決不是脫離具體的事物而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魚塘管理委托協(xié)議書
- 目標責任協(xié)議書模板
- 介紹工作免責協(xié)議書
- 裝飾工程聯營協(xié)議書
- 農業(yè)對口框架協(xié)議書
- 私人投資房產協(xié)議書
- 受災群眾補償協(xié)議書
- 施工周圍居民協(xié)議書
- 志愿放棄財產協(xié)議書
- 醫(yī)院技術入股協(xié)議書
- JTT319-2010 汽車客運站計算機售票票樣及管理使用規(guī)定
- 小炮車計算書
- 耳部常用治療方法培訓課件
- 井工煤礦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編制細則
- 智能控制第6章學習控制-迭代學習控制
- 神經內科腦卒中康復PDCA循環(huán)案例
- 護士禮儀培訓教程
- 醫(yī)美整形美容的植發(fā)技術解析
- 訴訟復審申請
- 國開電大可編程控制器應用課程實驗參考答案
- 港口岸電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