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長興電廠2016年度QC成果報告書降低1號爐兩側氧量偏差PAGE PAGE 39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長興電廠2012年度QC成果報告書降低1號爐兩側氧量偏差課題背景華能長興電廠“上大壓小”工程2*660MW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為國內首創,擁有多項世界領先技術,采用國產超超臨界鍋爐和汽輪發電機,為目前國內一次再熱機組最高參29.3MPa/605/623,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先進的技術和指標保證了華能長興電廠“上大壓小”項目在國內同類型機組中的科技領先位置,2016年該項目分別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電站”、“全球年度最佳工業水處
2、理金獎”等諸多沉甸甸的榮譽和獎項。為進一步提高機組的經濟效益,降低企業成本,華能長興電廠對運行小指標嚴抓細管,對節能、環保指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著 “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率產出” 的“四高”目標前進。長興電廠鍋爐風煙系統兩側布置,每側各配有空預器、一次風機、送風機、汽動引風機等設備。燃燒所得的煙氣在空預器中與送入爐膛的空氣進行熱交換,并在空預器前后均布置氧化鋯氧量計。名詞解釋:氧量:指鍋爐燃燒所產生煙氣中氧氣含量的百分比。氧量偏差:指鍋爐尾部煙道呈兩側布置,兩側氧量有所不同而產生的差值。一、小組概況活動課題降低1號爐兩側氧量偏差小組名稱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長興電廠運
3、行四值QC小組課題類型現場型活動時間2016年4月2017年3月成立時間2016年4月小組人數12人活動率100%課題注冊日期2016年4月課題注冊編號HNCD/QC-201607所屬部門華能長興電廠運行部序號姓名性別崗位文化程度QC職務1程懷瑋男值長大專組長2潘友國男值長本科技術顧問3沈志碩男機長大專副組長4鐘琦男機長大專對外協調5盛偉斌男值班員本科成果編寫6閆碧晨女巡檢本科數據整理7雷翔男值班員大專數據采集8泮建平男值班員大專數據分析9沈永超男巡檢本科數據分析 10劉洋男巡檢本科活動實施11王忠航男巡檢本科活動實施12閔宇輝男巡檢本科現狀調查制表:程懷瑋 2016年4月制表:鐘琦 2015
4、年6月二、選擇課題1號機組兩側氧量偏差降至0.9( %) 以內部門要求2016年1-3月各負荷段氧量偏差均值(%)330-460MW460-550MW550-660MW均值1月1.141.251.061.152月1.211.231.121.193月1.191.271.091.181-3份月份各負荷段氧量偏差平均值為:1.173(%)從圖表中可以看出2016年1-3月#1爐尾部煙道兩側氧量偏差均值為1.173,未達到部門給我們提出的技術要求。運行現狀選定課題降低1號爐兩側氧量偏差三、現狀調查調查一:各負荷下氧量偏差情況為深入研究鍋爐運行氧量偏高大的原因,QC小組調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3
5、月#1爐兩側運行氧量偏差與負荷情況,把不同負荷區段進行分割,對兩側氧量偏差程度及對應氧量的實際平均值進行統計比較,同時考慮到尾部煙道氧量測點的多值性,活動小組討論決定以空預器出口氧量為準,相同負荷段樣本容量為300次,列出了氧量偏差頻數統計表,并繪制成柱形圖。表3-1 330460MW下氧量偏差值的頻數統計表序號偏差范圍/%A側氧量/%B側氧量/%偏差出現頻次各偏差段頻率/%10-0.46.87.193%20.4-0.86.87.47224%30.8-1.26.87.813444.7%41.2-1.66.88.185 28.3% 制表:閆碧晨 2016年4月表3-2 460550MW下氧量偏差
6、值的頻數統計表序號偏差范圍/%A側氧量/%B側氧量/%偏差出現頻次各偏差段頻率/%10-0.44.74.93612%20.4-0.84.75.23913%30.8-1.24.75.519565%41.2-1.64.75.83010% 制表:閆碧晨 2016年4月表3-3 550660MW下氧量偏差值的頻數統計表序號偏差范圍/%A側氧量/%B側氧量/%偏差出現頻次各偏差段頻率/%10-0.42.52.712 4%20.4-0.82.53.17224%30.8-1.22.53.415652%41.2-1.62.53.86020%制表:閆碧晨 2016年4月圖3-1 不同負荷段氧量偏差頻率統計圖 制
7、圖:閆碧晨 2016年4月結論: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各負荷段均存在兩側氧量偏差現象,且偏差在0.8%-1.2%的出現頻次遠大于其他偏差段,且在460-550MW負荷區間此偏差段占比較其他負荷段更為明顯。調查二:特定負荷下偏差調查 從調查一中,我們得出了偏差最為明顯的負荷區間,據此小組成員結合機組實際運行狀況,選擇了500MW這個特征負荷點,調取1-3月份#1機組AGC撤出,機組負荷穩定在500MW的相關氧量測點曲線,并隨機抽取并統計幾組數據,繪制成折線圖。表3-4 各測點氧量值和偏差關系表樣本A空預器前氧量均值%B空預器前氧量均值%空預器前氧量偏差%A空預器后氧量均值%B空預器后氧量均值%空
8、預器后氧量偏差%14.25.00.84.45.41.024.325.20.884.65.71.134.235.10.874.45.51.144.254.930.684.35.51.254.355.260.914.65.81.2制表:雷翔2016年4月圖3-2 500MW負荷下空預器前后氧量配偏差關系圖制圖:雷翔 2016年4月結論:由上表分析可得出結論,氧量偏差形成在空預器前,并且經過空預器,其偏差值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調查三:氧量偏差形成與加劇過程調查為了探索氧量偏差形成的過程,小組利用機組負荷穩定在500MW,對二次風門擋板,LL附加風擺動機構與各角偏差進行了調整,保證煙氣的一定偏斜度,對煙
9、道各溫度測點數據進行統計,并進行樣本抽查,如下表所示。 表3-5 500MW負荷各段溫差和空預器前氧量偏差序號A高過出口煙溫B高過出口煙溫A低再入口煙溫 B低再 入口煙溫 空預器前氧量偏差%1704690552 5600.827146915585721.237306705415701.547007025525490.656907055465550.9制表:沈志碩 2016年4月 圖3-3 煙溫偏差與氧量偏差關系圖制圖:沈志碩 2016年4月結論:由圖可得,在高過出口、低再入口都形成了一定的溫度偏差,其中可見煙氣存在不均勻程度較大,氧量偏差因此產生。為探索氧量偏差的加劇過程,小組人員通過在500
10、MW負荷時,對不同時段的兩側一次風壓差、送風壓差、爐膛負壓,兩側密封板高度的調整等數據進行統計,通過控制單變量變化,對大數據中抽取5個樣本探究偏差加劇的過程。表3-6 500MW負荷下空預器后氧量偏差和各參數統計表樣本一次風壓差/kPa送風壓差/kPa爐膛負壓/Pa兩側密封板位移/cm空預器前氧量差/%空預器后氧量差/%10.10.02-509.80.961.120.10.01-1009.51.011.230.10+3010.00.95 1.040.20.0209.70.981.150.10.03+508.91.021.3制表:劉洋 2016年4月結論:從表中數據可得,因進風吸入口和各側風機出
11、力不均,空預器密封板下放位移的不同造成氧量加劇的程度不一。從上述調查和運行經驗分析可得,造成氧量偏差包含內因和外因兩個因素,其中內因為表計本身問題,外因為爐系統運行方式變化造成偏差形成和加劇。鑒于此,小組成員在機組撤出AGC,負荷穩定在500MW時,進行了大容量的試驗,同時聯系配合熱工人員對相關表計的準確性進行了確認,臨時增加了一部分測點,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鍋爐微正壓運行,控制參變量。通過運行的調整,對偏差數據進行了整合,繪制成下表,并繪制出了相關參數調整對氧量偏差影響的餅分圖。表3-7 500MW穩定負荷下調整相關參數后所得偏差與目標值差值統計序號名稱不同調整因素下氧量偏差/%偏差所占百分比
12、/%累計百分比/%1煙氣存在偏差0.4843.643.62尾部煙道漏風0.3229.172.73爐膛漏風0.1614.587.24表計布置不合理0.109.196.35氧化鋯表計積灰、不靈敏0.043.7100合計1.1100制表:盛偉斌 2016年4月圖3-4 氧量偏差影響因素統計餅分圖制圖:盛偉斌 2016年4月結論:從餅分圖中可以看出,煙氣存在偏差、尾部煙道漏風造成氧量偏差占累計百分比的72.7%,是造成#1爐兩側氧量偏差大的癥結。四、設定目標根據現狀調查,結合鍋爐實際運行情況,若能夠解決這兩項的55%,那么也可將氧量偏差降低至P=1.1-1.1*72.7%*55%=0.66(%)0.9
13、(%)這顯然滿足部門對運行班組的要求。綜合考慮氧量偏差和鍋爐運行參數的要求,在不影響鍋爐安全、環保、經濟運行的基礎上,小組討論將目標設定為#1爐氧量偏差由1.1(%)降至0.7(%)。圖4-1 目標對照圖制圖:沈志碩 2016年4月 五、原因分析圖5-1關聯圖制圖:盛偉斌 2016年5月影響癥結的九大末端因素:1、一次風機出力偏差大; 2、密封板下放位移??;3、送風機出力偏差大; 4、各角一次風速偏差大;5、磨煤機組合方式; 6、部分風門卡澀;7、金屬壁溫高; 8、引風機出力偏差大;9、單次吹灰多、少。六、確定要因確認一:一次風機出力偏差大末端因素一次風機出力偏差大確認方法查閱曲線確認時間20
14、16.05.20確認人程懷瑋判斷標準風壓偏差小于0.2kPa小組成員在3-5月份隨機調取了幾個特征負荷點(與制粉系統運行臺數有關)相關參數,統計成下表,并畫出折線圖。負 荷A一次風機電流(A)B一次風機電流(A)330MW9289440MW110107500MW126119660MW129124 圖6-1各負荷下兩側一次風機電流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各個特征負荷點,兩側一次風機電流差小于5A,兩側一次風壓偏差小于0.1kPa,故一次風機出力偏差大判斷為非要因。結論非要因制表:程懷瑋 2016年5月確認二:密封板下放位移小末端因素密封板下放位移小確認方法現場試驗確認時間2016.06.10確認人沈永超
15、判斷標準經驗表明,空預器的漏風率與密封板的下降位移有著顯著的影響,密封板下放位移隨機組不同而不同,小組成員利用AGC撤出,機組負荷穩定在500MW的契機,與熱工人員一同對兩側空預器#1、#2、#3號密封板的下放位移分別進行統一調整。密封板下放位移/cmA側漏風率/%B側漏風率/%(8.8,9.1)5.45.3(9.1,9.1)5.25.3(9.4,9.7)5.04.8(9.7,10)4.64.4由此可得A、B空預器扇形密封板下放位移逐步增大值9.5cm以上后,空預器漏風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故將標準定為空預器密封板下放位移大于9.5cm。小組成員調取3-5月份密封板下降位移的歷史記錄,考慮到機組
16、停役時的不準確數據,小組對每個月隨機抽取了20個工況,統計計算成下表,并繪制出柱形圖。月份3月4月5月A側平均位移/cm9.129.088.93B側平均位移/cm9.269.329.03 6-2空預器密封板下放位移與漏風率關系圖 從圖中可得,所得的平均值均未達到9.5cm以上,因此判斷為要因。結論要因制表:沈永超 2016年6月確認三:送風機出力偏差大末端因素送風機出力偏差大確認方法查閱曲線確認時間2016.06.01確認人雷翔判斷標準兩側送風機電流差小于5A。小組成員在3-5月份隨機調取了幾個特征負荷點,統計成下表,并畫出折線圖。負荷A送風機電流(A)B送風機電流(A)330MW39.138
17、.8440MW42.541.8500MW49.548.9660MW69.369.5 圖6-3 各負荷下兩側送風機電流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各個特征負荷點,兩側送風機電流差小于5A、出口風壓小于0.02kPa,故送風機出力出力偏差大判斷為非要因。結論非要因制表:雷翔 2016年6月確認四:各角一次風速偏差大末端因素各角一次風速偏差大確認方法查閱資料確認時間2016.06.21確認人閔宇輝判斷標準各角一次風速偏差小于8m/s經查閱有關資料,當鍋爐燃用的煤質和燃燒器結構確定時,一次風量與一次風速相對應。一次風速對煤粉氣流著火速度和著火穩定性的影響是很重要的。一次風速愈大,煤粉氣流著火熱越大,燃燒更為滯后。
18、一次風速決定著一次風氣流的剛性,特別的,當一次風速高于火焰傳播速度時,將可能引起脫火現象,影響鍋爐的安全性。一次風速太小會造成煤粉著火距離太近。在運行中,控制的一次風總風壓太低, 就可能造成著火距離太近,從而引起燃燒器噴口的過熱變形直至損壞。當各角的一次風速偏差相當大時,將引起各角煤粉氣流著火的時間點不同,有些提前燃燒,有些燃燒滯后,從而增加火焰的偏斜度,引起煙氣殘余旋轉增大。我廠制粉系統設計一次風速為20m/s以上,當偏差大于基準值的40%作為界點(即8m/s),來判斷一次風速是否存在偏差大的現象。小組人員隨機調取了六臺制粉系統在正常運行、一次風母管壓力基本一致時,各角一次風速的數據,統計如
19、下表。 磨煤機編號四角編號A磨B磨C磨D磨E磨F磨#1一次風速(m/s)23.130.128.327.629.828.6#2一次風速(m/s)24.525.423.424.826.327.5#3一次風速(m/s)16.819.821.620.919.622.9#4一次風速(m/s)21.621.626.326.823.525.3經過數據整合,可得每臺磨得最大一次風速偏差如下表。磨煤機編號A磨B磨C磨D磨E磨F磨最大風速偏差m/s7.310.38.28.710.28.7從表中看出,我廠制粉系統運行時,各個角的一次風速存在較大的偏差,最大可達10m/s的差值,因此判斷此項為要因。結論要因制表:閔宇
20、輝 2016年6月確認五:磨煤機組合方式末端因素磨煤機組合方式確認方法現場試驗確認時間2016.6.28確認人沈永超判斷標準磨煤機組合方式不同煙溫偏差影響小于5根據現場調查,運行人員一般在400MW負荷左右啟停第四臺磨煤機,在520MW負荷左右啟動第五臺磨煤機,其中因某些磨煤機故障或煤粉較差時,存在提前啟磨和間隔運行磨煤機的現象。小組人員根據事實情況,隨機調取了不同負荷段磨煤機組合方式與A、B側高再出口煙溫差的關系,并對數據進行整合平均處理,繪制成下表。330MW磨煤機運行方式與煙溫差運行磨煤機DEFCEFCDECDF煙溫偏差/30282930500MW磨煤機運行方式與煙溫差運行磨煤機CDEF
21、BCDEBCDFBDEF煙溫偏差/28263029660MW磨煤機運行方式與煙溫差運行磨煤機BCDEFABCDEABCDFACDEF煙溫偏差/33333634經過數據整合,可得在同一負荷下,磨煤機組合方式不同對煙溫偏差影響絕對值如下表。負荷330MW500MW660MW煙溫偏差絕對值/243上述表分析可得,在相同負荷下,磨煤機組合方式不同煙溫偏差影響小于5,故磨煤機運行臺數判斷為非要因。結論非要因制表:沈永超 2016年6月確認六:部分風門卡澀末端因素部分風門卡澀確認方法現場檢查確認時間2016.6.30確認人閆碧晨判斷標準二次風門指令與反饋偏差值小于10%1)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每個角的二次風
22、速、二次風量都影響著該角出口煤粉氣流的燃燒情況。現場勘察發現,有部分二次風門開度為0,部分卡在60%左右,當發生此情況時,應及時對風門進行斷、送電操作。2)小組成員利用調停檢修期間,對#1機組的84個風門進行調試試驗。小組成員將每個閥門從0開至100%,再返回至0,檢查就地顯示與DCS顯示的偏差,統計結果如下表。偏差(%)02以內2-5之間5-8之間個數(個)502563從上表看出所有風門就地開度與DCS顯示開度偏差都在10%以內,風門都正常。正常運行時,只要及時對卡澀風門進行處理,對燃燒造成的影響不會很大。因此判定為非要因。結論非要因制表:閆碧晨 2016年6月確認七:金屬壁溫高末端因素金屬
23、壁溫高確認方法現場試驗確認時間2016.7.05確認人盛偉斌判斷標準金屬壁溫高低影響煙溫偏差 由因果圖可得,金屬壁溫高改變著配風方式,終將導致煙氣偏斜,生產中通過監視各段煙溫差來體現煙氣的不均勻程度。小組成員查閱我廠再熱器的相關設計資料,我廠再熱器采用兩級布置,純對流換熱特性,高溫再熱器布置在水平煙道內后部,順流布置。以提高鍋爐效率為目的,廠部要求再熱汽溫壓紅線運行。各受熱面系統分配比例不同于常規超超臨界機組,其分配如下表:系統過熱器再熱器水冷壁省煤器我廠吸熱比例3020.3455.0常規超超臨界32.718.5454.0再熱器本工程常規超超臨界低溫12.111.5高溫8.27.0高溫再熱器屏
24、采用不同的節流孔徑,以減小再熱器熱偏差。高溫再熱器B側煙氣熱流密度較大,分配流量較多。故在運行中存在較大壁溫差值。小組人員查閱資料中末級再熱器管壁壁溫分布,發現成M型分布,且個別區域存在較高的煙溫。被迫于煙溫的調整,運行人員對LL附加風擺角擺動機構進行不平衡調整,小組成員試驗了幾種常用的擺動情況,并在負荷為500MW時對壁溫、煙溫及其偏差進行了統計,并將相關數據繪制成如下表格。LL附加風擺角與偏差表調節方案#1/#2/#3/#4角LL風擺動機構再熱器最高壁溫/A高再出口溫度/B高再出口溫度/煙溫偏差/方案1100/100/100/10064972068139方案2100/100/30/3063
25、271870018方案350/50/50/5064872368538方案450/50/0/064270968128方案550/100/100/064872568243方案630/50/30/3064272867948方案750/50/100/10064869073545方案80/0/100/10064768072949方案930/30/30/3064572069525 在再熱器壁溫允許的條件下,提高再熱汽溫是我們的目的。當我們力求兩側氧量偏差值降至最小,調整LL附加風擺動機構在一致的水平位置時,會造成壁溫接近649。因此,判定金屬壁溫高是限制煙溫偏差減小的要因。結論要因制表:盛偉斌 2016年
26、7月確認八:引風機出力偏差大末端因素引風機出力偏差大確認方法查閱曲線確認時間2016.7.07確認人劉洋判斷標準各負荷下兩臺引風機轉速偏差小于100rpm為了驗證不同負荷段,是否因兩側引風機出力偏差大導致兩側煙氣量不均而產生氧量偏差,因我廠引風機為轉速調節,靜葉擋板開度一直保持在100%開度,小組人員對各特征負荷點引風機的平均轉速和出入口壓差進行統計。負荷A引風機轉速/rpmB引風機轉速/rpm330MW39453942440MW44084405500MW49014902660MW52755278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幾個特征負荷點,A、B引風機偏差未達到100rpm,壓力增幅差未達到0.05k
27、Pa。同時,運行人員為防止因其他原因導致引風機之間出現搶風現象,引風機入口聯絡擋板處于常開狀態。故判斷引風機出力偏差大為非要因。結論非要因制表:劉洋 2016年7月確認九:單次吹灰多、少末端因素單次吹灰多、少確認方法查閱資料確認時間2016.07.06確認人鐘琦判斷標準24小時內對各受熱面進行吹灰受熱面積灰嚴重時將導致兩側煙道阻力不均勻,產生兩側煙氣流量不均,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金屬壁溫的升高。我廠吹灰器布置總共水冷壁76只短槍,煙道40只長槍,8只半長槍,SCR8只蒸汽吹灰槍、24只聲波吹灰器。運行人員深知吹灰的重要性,在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現已下發相關吹灰文件,優化了吹灰方式,將新的吹灰方
28、式納入運行部技術通知單中。由于運規在每年年底統一修訂,技術通知單作為當年的臨時運規使用,新的吹灰規定將收納至“華能長興電廠企業標準/輔機運行規程/吹灰系統/吹灰方式”中。實施后吹灰壓力長吹壓力為2.5MPa,半長吹壓力為2MPa,短吹壓力為1.5MPa吹灰負荷范圍330660MW吹灰順序短吹長吹半長吹單次吹灰數量短吹:每月1日白班A層吹灰器吹灰1、3、7、9、11、13、17;每月1日中班A層吹灰器吹灰2、5、6、10、12、14、16、18;每月1日夜班A層吹灰器吹灰4、8、15、19、20;每月2日吹B層,每月3日吹C層,每月4日吹D層,以此類推。長吹半長吹:白班吹R/L2、5、8、16、
29、17、18。中班吹R/L3、6、9、10、11、12、13、14;夜班吹R/L1、4、7、19、20及RH2/RL2、RH3/RL3、RH4/RL4在部門領導的關注和運行人員有效執行相關技術命令下,受熱面積灰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故吹灰安排不合理判斷為非要因。結論非要因制表:鐘琦 2016年7月經過上述分析和要因確認,造成的#1爐兩側煙氣存在偏差和尾部煙道漏風的要因為:1、密封板下放位移小2、各角一次風速偏差大3、金屬壁溫高七、制定對策對策措施表序號要因對策目標措施負責人地點計劃完成時間1密封板下放位移小調整密封板下放位移將密封板下降位移控制在9.5mm以上就地調整密封板。將LCS投入自動,接
30、入DCS操作畫面。沈志碩空預器LCS畫面8月20日2各角一次風速偏差大調整各角一次風速各角一次風速偏差小于8m/s1、進行冷態一次風標定試驗。2、調整可調伸縮孔、維持風壓鐘 琦集控室9月15日3金屬壁溫高優化配風方式兩側煙溫偏差降低至25以下制定試驗方案并實施。歸納調整方法盛偉斌集控室9月30日制表:盛偉斌 2016年8月八、對策實施實施一 調整密封板下放位移1、采取的措施1)就地調整密封板:與鍋爐專工加強聯系,利用就地LCS畫面將A、B兩側#1、2、3號扇形板分別逐步下降一定位置,并在各個負荷階段試驗觀察空預器電流波動情況,若穩定則繼續緩慢下降高度。圖8-1 就地LCS控制畫面2)將LCS投
31、入自動,接入DCS操作畫面:聯系檢修將扇形板控制投入自動并接到DCS畫面,若工況變化引起空預器產生故障時,及時調整扇形板高度,防止空預器動靜部分摩擦增大,產生卡澀現象,影響機組安全運行。2、措施實施小組在對策實施后對幾個特征負荷點,不同密封板下放位移與空預器電流進行了統計,如下表所示。表8-1 活動期間330MW密封板高度與空預器電流序號A空電流/AA側扇形板下放位移/cmB空電流/AB側扇形板下放位移/cm118.09.0,9.0,9.018.09.3,9.3,9.3218.09.3,9.3,9.318.19.6,9.6,9.6318.09.8,9.8,9.818.010.2,10.2,10
32、.2418.910.1,10.1,10.119.110.5,10.5,10.5521.510.5,10.5,10.52111.1,11.1,11.1制表:沈志碩 2016年8月表8-2 活動期間500MW密封板高度與空預器電流序號A空電流/AA側扇形板下放位移/cmB空電流/AB側扇形板下放位移/cm118.09.2,9.2,9.218.09.2,9.2,9.2218.09.4,9.4,9.418.19.5,9.5,9.5318.09.6,9.6,9.618.010.1,10.1,10.1418.210.0,10.0,10.019.610.4,10.4,10.4521.510.4,10.4,1
33、0.423.011.0,11.0,11.0制表:沈志碩 2016年8月表8-3 活動期間660MW密封板高度與空預器電流序號A空電流/AA側扇形板下放位移/cmB空電流/AB側扇形板下放位移/cm118.09.0,9.0,9.018.09.0,9.0,9.0218.09.3,9.3,9.318.19.3,9.3,9.3318.09.5,9.5,9.518.09.6,9.6,9.6418.59.6,9.6,9.621.59.9,9.9,9.9524.510.0,10.0,10.025.010.4,10.4,10.4制表:沈志碩 2016年8月對策實施結果檢查小組將試驗前后的下放位移進行了比較,數
34、據如下表,并繪制成柱狀圖。表8-4 活動前后各負荷點密封板下放位移對比階段活動前活動后負荷/MW330500660330500660下放位移/m/s9.39.29.010.19.99.6制表:盛偉斌 2016年8月圖8-2 活動前后各負荷點密封板下放位移對比制圖:盛偉斌 2016年8月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經過對策實施,在不同負荷階段確??疹A器電流不產生大幅度波動的前提下將A、B空預器兩側密封板下放位移增至9.5cm,低負荷時下放位移可增至10cm左右,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實施二 調整各角一次風速采取的措施1)進行一次風速標定試驗:向鍋爐專工匯報各角一次風速不均情況,再由專工聯系專業人員在停爐后進行
35、冷態一次風速標定試驗。試驗結果如下表:表8-5 一次風速標定數據匯總磨煤機內容#1#2#3#4平均A粉管平均風速m/s16.09 17.73 16.01 16.55 16.56偏差%-3.04 6.83 -3.54 -0.25 B粉管平均風速m/s18.23 15.33 15.48 14.46 15.88偏差%14.84 -3.45 -2.48 -8.91 C粉管平均風速m/s17.66 18.00 17.49 17.67 17.71偏差%-0.24 1.66 -1.24 -0.18 D粉管平均風速m/s22.69 22.83 17.68 22.11 21.335偏差%6.38 7.03 -1
36、7.09 3.68 E粉管平均風速m/s21.68 21.51 16.12 20.57 19.97偏差%8.57 7.73 -19.29 2.99 F粉管平均風速m/s21.68 21.51 16.12 20.57 19.75偏差%10.334.86-13.20-1.99 制表:盛偉斌 2016年9月2)調整可調伸縮孔、維持風壓從試驗情況看,經專家組討論,一次風標定系數誤差均在10%之間,考慮到測速裝置線性度較差,以及運行人員習慣問題,不進行系數調整,適當調整所有磨煤機可調縮孔。通過向部門建議下發技術命令,要求一次風母管壓力維持在9.0kPa左右,確保一次風速時刻大于20m/s,減小燃燒滯后、
37、延遲所帶來的影響。2、對策實施結果檢查對策實施后,小組將試驗前后的相關數據繪制成下表 表8-6 活動前后一次風速差統計表階段活動前活動后負荷/MW330500660392500660最大風速差/m/s10.110.210.57.87.77.6圖8-3 活動前后一次風速差比較圖制表:盛偉斌 2016年9月從圖中可以得出,經過對策實施,各角的一次風速差值降低至8m/s以下,一次風速穩定在一定范圍內,目標完成。實施三 優化配風方式在要因確認中,小組成員通過對LL附加風擺動機構的調整,了解到LL附加風的配風對再熱器壁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爐內二次風的配比方式影響著火焰的偏斜,在原有的試驗結果基礎上
38、做了深入試驗。1、對策實施1)制定試驗方案并實施:試驗目的:保證汽溫,減小煙氣偏斜量。試驗要求:(1)在幾個特征負荷點進行試驗,他們分別為330MW、500MW,660MW。(2)在試驗過程中若發生兩側煙溫偏差大,造成壁溫超限的情況,應尋找燃燼風擺角消除偏差的方法。試驗過程:(1)基于對低氧燃燒的經驗,借鑒部門于2015年做的提高再熱汽溫試驗,將底層風開大,中間段風門相應收小,形成微欠氧狀態;燃燼風區域略開大,使煤粉能夠完全燃盡,將火焰中心控制在一定范圍內。(2)在負荷穩定的狀態下,將其他三個角放在水平位置,通過其他手段將再熱汽溫穩定在618,分別調整燃燼風的四個擺角,統計水平煙道的兩側煙溫,
39、統計數據如下表所示。表8-7 燃燼風#1角擺角調整下的煙溫情況#1角擺角(%)0255075100再熱器壁溫()649642643642639煙溫差()271815106制表:泮建平 2016年9月從上表看出燃燼風#1擺角越靠近100%,兩側煙溫偏差越小。表8-8 燃燼風#2角擺角調整下的煙溫情況#2角擺角(%)0255075100再熱器壁溫()648641642640639煙溫差()3924201515制表:泮建平 2016年9月從上表看出燃燼風#2擺角在75-100%之間,兩側煙溫偏差最小。表8-9 燃燼風#3角擺角調整下的煙溫情況#3角擺角(%)0255075100再熱器壁溫()6426
40、41642648631煙溫差()79152032制表:泮建平 2016年9月從上表看出燃燼風#3擺角在25-50%之間,兩側煙溫偏差較小。表8-10 燃燼風#4角擺角調整下的煙溫情況#4角擺角(%)0255075100再熱器壁溫()640641642648632煙溫差()1012152328制表:泮建平 2016年9月從上表看出燃燼風#4擺角越靠近0,兩側煙溫偏差越小。2)歸納調整辦法:通過試驗過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當水平煙道煙溫較低時,可以通過開大燃燒區域的下層風門,減少上層風門開度,減少中間層風門三種手段調節。(2) 當水平煙道A側煙溫小于B側煙溫時,通過開大燃燼風的#1角和#2角,
41、關小#3,#4角能消除煙溫偏差。2、對策實施效果檢查對策實施后,小組對對策實施煙溫偏差進行了統計。表8-11 對策實施前后煙溫偏差、再熱汽溫對比表階段活動前活動后負荷/MW330500660330500660水平煙道煙溫差/352832121513制表:盛偉斌 2016年9月表8-4 對策實施前后煙溫偏差對比表制圖:盛偉斌 2016年12月從上表看出,對策實施后,于各個特征負荷點,兩側煙溫偏差降至25以下,目標完成。同時,因配風方式的改變、LL附加風調節方式均會影響到氮氧化物的生成濃度,小組統計了,小組據此進行了環保評估,對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標進行了統計,如下圖。圖9-3實施前后氮氧化物排放對比
42、制圖:閆碧晨 2016年12月從上圖看出活動后,氮氧化物排放大幅下降,環保效益較好。九、效果檢查1、目標檢查:小組統計了2016年10-12月份各負荷段氧量偏差的情況,具體數值如下表。表9-1 活動前后氧量偏差對比表負荷活動前氧量均值%活動后氧量均值%A側均值B側均值偏差A側均值B側均值偏差330MW5.56.71.25.46.00.6500MW3.64.71.13.34.00.7660MW2.43.41.02.12.70.6平均偏差1.10.63根據上述偏差分析計算,繪制偏差對比圖如下:s圖9-1 活動前后兩側氧量偏差對比圖制圖:盛偉斌 2016年12月 #1爐兩側氧量偏差從活動前的1.1
43、%降至活動后的0.63%,對比實施前后小組起初設定的目標值,繪制柱狀圖可得: 圖9-2 活動前后實際值與目標值對比圖制圖:盛偉斌 2016年12月從上圖中看出,1號爐兩側氧量偏差已降至目標值以下,目標完成。 小組活動后,我們重新進行了試驗,對各影響氧量偏差的癥結重新進行了統計,匯成下表,并畫出餅分圖。序號名稱試驗前后偏差值之間差均值%偏差所占百分比%累計百分比%1爐膛漏風0.1838.338.32表計布置不合理0.121.3 59.63煙氣存在偏差0.0817.076.64尾部煙道漏風0.0714.991.55氧化鋯表計積灰、不靈敏0.048.5100合計0.47100制表:盛偉斌 2016年12月圖9-3 活動后氧量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客房培訓
- 2025合同范本:商鋪租賃合同協議書
- 2025年版權保留轉讓合同
- 護理培訓成果匯報
- 2025商業店鋪租賃合同范本2
- 2025租賃合同的擔保方式
- 2025網約車租賃服務合同
- 2025勞動合同范本標準模板
- 2025標準設備購買合同參考范本
- 2025合作伙伴合同書 企業合作伙伴合同撰寫
- 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及尾礦庫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解讀
- 2024年東南亞紙巾商銷(AFH)市場深度研究及預測報告
- 餐廳服務員中級試題+答案
- 2024中考數學試題研究有關中點專題復習一 課件
- 廣西2024年廣西廣播電視技術中心招聘42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重慶市潼南區六校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 中國子宮內膜增生管理指南(2022)解讀
- DZ∕T 0054-2014 定向鉆探技術規程(正式版)
- 手術室病理標本的固定
- 酸棗仁湯的劑型研究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體建筑與結構構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