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森林公園-水土保持方案_第1頁
風景區-、森林公園-水土保持方案_第2頁
風景區-、森林公園-水土保持方案_第3頁
風景區-、森林公園-水土保持方案_第4頁
風景區-、森林公園-水土保持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陜水保資證乙字總編號SLsb-0022年編號11-Sb-002*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建設單位:*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 編制單位:*市水土保持工作站2011年5月批準: TOC o 1-5 h z 綜合說明-1 -方案編制緣由-1 -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項目及項目區概況 -2 -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評價結論 -4 -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5 -水土流失預測結果 -5 -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 -5 -水土保持監測 -6 -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 -6 -結論及建議-6 -2方案編制總則-9 -

2、方案編制的目的和意義 -9 -編制依據-9 -水土流失防治的執行標準 -12 -指導思想-14 -.編制原則 -14 -設計深度和方案設計水平年 -15 -3項目概況-16 -項目地理位置及交通 -16 -項目規模及特性-16 -項目組成及布局-17 -工程占地-18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 -19 -施工組織及材料供應 -21 -主體工程施工進度及投資 -23 -4項目區概況-24 -自然概況-24 -社會經濟概況 -27 -水土流失及治理現狀 -28 -5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 -32 -主體工程方案比選及制約性因素分析與評價 -32 -主體工程占地的分析與評價 -32 -土石方平衡分析

3、-33 -施工組織設計的分析與評價 -33 -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設施分析與評價 -34 -工程建設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因素分析 -36 -結論性意見-37 -6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分區 -39 -防治責任范圍 -39 -水土流失防治分區 -41 -7水土流失預測 -43 -水土流失預測的目的 -43 -水土流失預測范圍及時段劃分 -43 -預測內容及方法-44 -預測結果-47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與評價 -52 -預測結論及指導性意見 -52 -8防治目標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設 -54 -水土流失防治目標 -5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設原則 -5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和總體布

4、局 -56 -水土流失分區防治措施設計 -58 -水土保持施工組織設計 -67 -方案實施進度 -68 -9水土保持監測 -70 -監測目的和意義-70 -監測原則-71 -監測基本要求 -71 -監測范圍、監測單元和重點監測區域劃分 -73 -監測程序、內容與方法 -73 -監測時段、頻次 -78 -監測點位布設-79 -監測設施設備及費用 -79 -監測成果 -80 -監測機構與監測制度 -81 -10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 -82 -編制原則、依據 -82 -基礎單價編制-83 -工程單價編制 -83 -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編制 -84 -預備費-85 -水土流失補償費 -85 -投資估算-85

5、 -效益分析-86 -防治效果分析-87 -11實施方案的保證措施 -89 -組織領導措施 -89 -后續設計-89 -水土保持工程招標、投標 -89 -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監理 -90 -水土保持監測 -90 -施工管理 -90 -監督管理措施 -91 -竣工驗收-91 -水土保持資金來源和管理 -91 -公眾參與-91 -12 結論和建議-92 -結論-92 -建議-93 -附件:附件一:投資估算附表附件二:附圖項目區地形項目區植被圖1綜合說明方案編制緣由*自古以來就是旅游勝地,地勢高峻,環境清雅,*道教的歷史淵 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歷朝歷代道教信徒云集,香火不斷,近年來,隨著生 態旅游的興起,

6、到*領略自然風光的人數顯著增加,學生、干部、自由 職業者紛紛前去采風訪古、探幽考察。*森林公園素有“西北小武當”之稱。加之襟帶縣城 ,交通方便, 具有良好的區位開發優勢,開展森林生態旅游得天獨厚。近年來,312國道的改造,西康、西合鐵路的通車,西柞高速、西合高速、福銀高速公路 的建設,將*融入了西安1小時經濟圈,這在客觀上為*旅游業的發展 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縣地處*地區南部,縣境東臨商南、丹鳳縣, 北鄰商州市,西連鎮安、柞水,南相接可到湖北。境內有多條干線公路與 縣外通連,北與312國道、西與西康鐵路相接,福銀高速公路建成后,* 森林公園距西安公路里程僅163公里,距十堰市175公里。區

7、位條件優越, 易于進入,交通便利,區域交流廣泛,加之別具風格的旅游產品特征,游 客流極易形成。目前,森林公園的年游客規模達到了 4.8萬人次左右,這些游客主要 來自于臨近的*、柞水、鎮安、商南、西安、湖北等省、縣、市。隨著 森林公園知名度的提高和外部交通條件的極大改善,森林公園的游客市場會逐漸擴大至全省乃至全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 要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調 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為進一步推動旅游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第四批擴大內需中央 預算內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發展

8、改革委關于下 達旅游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第四批擴大內需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陜發改投資2009941號),2009年9月*省*森林公園管理處委托* 省林業勘察設計院進行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 范、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開發建設項目要求 編制相應階段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于2011年 5月20日委托我站進行*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 工作。接受任務后,我站立即組織人員成立項目組,經過現場查勘、實地調 查,資料收集后于2011年5月下旬完成*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 設項目

9、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編制任務。2011年7月27日,市水務局組織專家對該方案送審稿進行了審查,形成了審查意見;我站根據 審查意見進行了認真修改,完成了 *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項目及項目區概況項目概況通過該項目建設,將有效豐富森林公園旅游產品的內涵,大幅度的改 善森林公園的旅游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公園旅游產品的安全保障度以及旅 游舒適度,改善公園內山區群眾的生活條件,促進公園森林旅游業的快速、 健康發展,帶動周圍山區群眾脫貧致富。項目的建設,以市場為導向,將 為公園跨越式發展發揮潛在的帶動與促進作用。具體而言,主要實現以下子項目標:1、完成景區旅游公

10、路、旅游步道以及 3處停車場、生態廣場的建設, 有效的改善山區交通條件,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通道,促進公園旅 游的飛躍發展,并帶動當地運輸、餐飲等服務行業的發展,極大的促進山 區經濟發展。2、完成*大頂供水設施建設、客服中心的建設,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住宿條件,以及后勤保障。提高森林公園的旅游接待服務水平,擴大 森林公園的旅游市場,推動旅游更快、更好的發展。3、完成森林公園景區入口區的整治。擴大綠地面積,恢復生態系統, 為游客營造更加優美的景觀環境,合理開發森林公園的旅游資源,將資源 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為地方的經濟建設服務。*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如下:(1)修建旅游

11、公路9.38公里,旅游步道7.365公里,停車場3處共 計21390平方米(小廟溝停車場與小廟溝生態廣場合并建設)。(2)天竺大頂10.78公里供水設施建。(3)森林公園僧道關入口區整治內容為 5150平方米綠地生態恢復、 1200平方米坡面防護建設。(4)旅游纜車索道建設。估算主體工程總投資為6160萬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資3694萬元。項目區概況*森林公園地處秦嶺南坡,屬鶻嶺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構造為華 里西褶皺帶和印支褶皺帶。板巖一王閻是一條復活的斷裂帶。由于板塊抬 升,斷裂帶南側形成了幾乎與鶻嶺主脊平行的、呈東西走向的支梁。*森林公園即包括了該支梁的大部分區域。項目區水土流失以水蝕為主,

12、兼有重力侵蝕,土壤侵蝕模數為5001000t/km2.a,屬秦嶺中高山微度流失區。水土流失容許值為 500t/km2 a。設計深度、設計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標準本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深度為可行性研究階段深度。本項目主體工程擬于2011年12月竣工。本項目屬建設類工程,設計 水平年應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因此水土保持方案設計水平年定為工程完 工正式投入運行后第一年,即 2012年。根據關于劃分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2006年第2號)及*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陜政發 19996號)文,項目區處于國家確定的重點治理區、*省確定的秦巴山區重點治理區,因此確定該項目水土流失防治

13、標準執行建設類項目一級防 治標準。根據工程所在區域水土流失防治特點和主體工程建設特點,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目標為:1)擾動土地治理率要求達到 95姒上;2)水土流失治 理程度應達到97%; 3) 土壤流失控制比 達到0.8; 4)攔渣率應達95 % 以上;5)植被恢復系數達到99 %以上;6)林草覆蓋率達到27 %以上。根據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項目區土壤侵蝕類 型屬土石山區,水力侵蝕Ii區類型,其水土流失容許值為 500t/km2 -ao 1.2.4主體工程前期工作進展情況主體可研于2009年9月編制完成后,即開始了部分項目的建設工作。 目前,旅游步道、生態廣場、停車場已

14、建成,客服中心、供水工程也基本 完成,部分需完善,已投入運行,部分旅游道路和架空索道正在建設中。本水土保持方案屬補做,是針對項目建設現狀及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 狀況進行了相應的措施設計。本工程建設地點無居民,不存在移民搬遷問 題。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評價結論該項目屬景區開發項目,對地表的擾動較小,設計中也特別注重綠化 美化設計,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設施設計基本到位,具有比較 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主體工程雖然采取了防護、綠化及硬化措施,但從水 保角度分析,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區域防治還存在不足之處,需要進行補充 設計:1)排水設施不完善;2)部分坡面未進行穩定防護設計;3)缺乏 施工場地臨時排水

15、設施;4)忽略了表土收集、覆土整治措施;5)缺乏植 被恢復措施設計。上述措施在工程建設施工中,需嚴格按水土保持設施的建設與主體工 程建設同時進行,且要求考慮林草措施的滯后性,施工中應采取增設臨時 攔護、臨時排水、臨時覆蓋等必要的臨時防護措施,防止施工場地雨水沖 刷和廢土、廢渣的流失,做到預防為主,防止“先破壞,后治理”現象發 生。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根據主體工程可研報告提供的工程建設規模、 征用、占用土地的類型、 數量,結合現場勘測調查,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總面積為項目建設區和 直接影響區面積之和,該項目建設區占地面積10.48hm2,直接影響區擾動 面積23.29h療,則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

16、范圍總面積為 33.77hm2o水土流失預測結果經計算,工程建設產生的水土流失總量為 611.47t,其中工程建設期產 生的水土流失量為427.58t,植被恢復期產生白水土流失量為 183.87t扣 除原地貌水土流失背景值,項目建設可能產生的新增水土流失總量為 494.25%從計算表分析,旅游道路區流失量最大,實施時應對該部分進行 重點防護及監測。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根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總體布局,對各水土流失防治區擬布設的治理 措施進行分析論證,推薦各防治區應采取的治理方案,使其盡可能科學、 合理、經濟,且具有可操作性,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根據水土流失防治分區,水土流失防治針對新建的旅游道路

17、、生態廣 場、停車場、客服中心、供水設施、架空索道五部分分別從工程措施、臨 時措施、植物措施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水土保持監測水土保持監測采取定位監測與實地調查、巡查監測相結合的方法。對于地面定位監測,施工建設期內實行定時監測,從施工開工開始至 工程竣工,監測時段主要在汛期6月9月,每月12次,暴雨結束后應 補測一次,非汛期每月1次。植被恢復期監測頻次在植被恢復期間每年進 行2次,但林木栽植后的1個月后,應進行重點監測,主要監測植被恢復 情況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防護效果。對于調查監測的內容,一般在施工 前、施工中期和完工后應全面調查一次,運行期每年一次,項目建設全過 程的動態監測,以巡查為主,監

18、測時段為不定期,且貫穿整個監測過程。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工程估算執行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2003,67號文);材料價格采用工程所在地2011年第二季度價格水平。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總投資357.45萬元,其中含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 14.64萬元。方案實施后,分析計算6項防治目標的實現情況為:擾動土地治理率 達到100%,造成水土流失面積的治理度達到 100%,攔渣率為100%, 土 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恢復率為100%,林草覆蓋率32%,均達到預 定目標。結論及建議結論:綜上所述,本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無重大制約因素。雖然本項 目的建設會在短時間內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劇

19、, 但通過實施本方案報告書中 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真正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所產生的 影響將會得到有效控制,并能為環境所接受。同時,隨著林草植物的逐年 生長,項目防治責任范圍內的植被覆蓋度將不斷提高,植物根系也逐漸發 達,對項目區水土保持也將帶來有益的影響。 因此,從水土保持角度而言, 本項目建設是可行的。建議:為確保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有效實施,結合同類工程項目實 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特提出以下建議:1)從水土保持的角度出發,為了盡量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滿足工程建設設計指標的前提下,工程建設盡量避開項目區主汛期,以 最大減輕項目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從而實現工程建設、防治水

20、土流失和 保護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2)為減少工程建設擾動原地貌面積,施工時要嚴格控制作業范圍, 開挖土方集中堆放,及時處理,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同時便于植樹種草。3)嚴格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順序,工程竣工后對建設場地應及時平整 及植被綠化,防止水土流失。4)主體工程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應高度重視建設工程的水土保持 工作,嚴格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實施工作。5)項目建設涉及當地的水土保持機構,應積極配合方案的實施工作, 且與本地區水土保持規劃有機的結合,保證項目區生態環境得以改善。6)水土保持方案在主體工程初步設計及技施設計階段,應同時開展 相應深度的水土保持設計工作。7)工程施

21、工階段,建設主管部門應重視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切實作 好工程監督管理。建設單位應加強與當地水保部門勾通,定期報告水土保 持方案執行情況,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搞好水保監督工作。項目名稱*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流域管理機構長江水利委員會涉及省區*省涉及地市或丁數*幣涉及縣或個數*縣項目 規模萬 攵4代游公路9公里,步道7公里,停車場3 b;供水管道10.78公里;5150平米綠 也整治、1200平方米坡面防護;旅游纜 二索道建設。總投資(萬元)6160土建投資(力兀)2694動工時間2011.05 月完工時間2011.10方案設計水平年2012 年項目組成建設區域長度/面積(m/hm2)挖方量(

22、萬m3)填方量(萬m3)旅游道路9380/6.636.166.44供水管道10780/1.110.550.55停車場/2.142.142.14架空索道1850/0.500.250.09客服中心0.100.310.31國家或省級重點 防治區類型國家級、省級水土流失重 點治理區地貌類型秦巴土石山區土壤類型黃棕壤、棕壤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植被類型落葉闊葉林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t/(km 2.a)680防治責任范圍面積 (hm2)33.77土壤容許流失量 t/(km 2.a)500項目建設區(hm2)10.48擾動地表面積(hm)10.48直接影響區(hm2)23.29損壞水保設施面積(hm2

23、)10.48建設期水土流失預測總量611.47新增水土流失量(t)494.25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區域旅游道路區防治 目標擾動土地整治率()100水土流失總治理度(%)100土壤流失控制比1攔渣率(%)100林草植被恢復率()100林草覆蓋率()32防治 措施分區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臨時措施旅游道路區路基邊坡擋墻長2850m; 修建道路排水溝長7880m撒播刺槐1.18hm2,需籽 17.7Kg。防塵灑水客服中心區擋墻防護總長90m,布設排水渠110mo供水設施區植被恢復面積 0.86.2 hm。架空索道區防治邊坡長180m,布設排水溝210mo2綠化面積540m。栽植 香樟、迎春、葛藤, 撒三葉草、

24、黑麥草;表土剝離600m3,編織袋 擋土墻長45m,臨時排水溝 90m=投資(萬元)258.1116.623.11水土保持總投資(萬元)357.45獨立費用45.56水土保持監理費(萬元)18.0監測費(萬元)12.0補償費(力兀)14.64方案編制單位*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建設單位*森林公園管理處法定代表人及電話重貝IW法定代表人及電話地址*市北新街134號地址*縣郵編726000郵編聯系人及電話陶剛/ 0914-聯系人及電話司正*電子信箱電子信箱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2方案編制總則方案編制的目的和意義方案編制目的在搞清項目區環境狀況及水土保持現狀的基礎上,預測項目實施可

25、能 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及危害,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當地自然、 社會環境特點,結合主體工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中提出的各項建議,因 地制宜、科學合理的配置各項水土保持措施,逐步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 同時也為下階段水土保持設計提供依據, 以確保水土保持措施和主體工程 的同步實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方案編制的意義(1)落實法律規定的防治義務根據“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落實建 設單位應承擔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圍和責任,為水土保持監督部門實施監督 提供科學依據。(2)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建設程序水土保持措施是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工程建設的總體安排和年度 計劃中,都

26、應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安排,以達到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3)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學論證和技術保證。(4)有利于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實施監督。編制依據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全國人大常委會,2010年12月25日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全國人大常委會,2002年8月29日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1989年12月26日通過);(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全國人大常委會,2002年10月28日通過)(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全國人大常委會,1998年8月29日修訂);部委規章(1)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管理規定(中

27、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令第5號,1995年5月31日,2005年7月8日修訂);(2)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令第12號,2000年1月31日頒布);(3)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令第16號,2002年12月1日實行,2005年7月8日修訂);(4)水利部關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許可規章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令第24號,2005年7月8日實行);(5)水利工程建設監理規定(水利部令第28號,2006年);(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管理規定(國家環保總局環發令第14號)。2.2.3規范性文件(1)國務院關于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

28、知(國務院1993第5號文);(2)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國發2000第38號文);(3)關于印發 規范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程序、編寫格式和內容的補 充規定 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監2001第15號文);(4)關于印發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要點的通知(水保監20088號);(5)關于加強大中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第89號文);(6)關于規范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評審工作的意見(水利部辦公廳文件辦水保2005121號);(7)全國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綱要(2004 2015);(8)關于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咨詢服務費用計列的指導意見(水利部保監200522號);(9

29、)關于劃分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水利部2006年第2號公告);(10)關于嚴格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 水保2007184號);(11)關于加強土地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國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國土規字1998第89號文)。(12)*省水土保持公告(*省水利廳,2006年);(13) *省水土流失補償費、防治費計征標準和使用管理辦法*省物價局、財政廳、水利廳,1994年12月7日發布);(14)*政發19966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GB50433-2008);(GB5043*2008);(GB/T15774-2008);(1

30、5)*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的通知(陜政辦發 200875號)技術規范及標準(1)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范(2)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3)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方法(4)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3.11645.62008);(5)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6)水利水電工程制圖標準水土保持圖(SL73.62001);(7)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入2002);(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水利部水總200367號文);(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額(水利部水總200367號文);(10)水土保持

31、監測設施通用技術條件(SL342-2006);引用的技術資料(1)*省水土保持區劃圖集(*省水土保持局,1986年10月);(2)*省縣級水土保持簡要區劃匯編,*省水土保持局,*省農業區劃辦公室,1988年6月;(3)*縣水土保持區劃;(4)*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初步設計(5) *森林公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省林業調查 規劃院,2008年8月)。(6)*客運架空索道可行性研究報告,(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 所,200弭6月)水土流失防治的執行標準根據關于劃分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2006年第2 號)及*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陜政發*19996號)文

32、,項目區處于重點治理區,因此確定該項目水土流失防治 標準執行建設類項目一級防治標準。水土流失“三區”劃分情況詳見 省水土流失“三區”劃分圖。陜西省水土流失三區劃分圖地市人民政府駐地縣人民政府駐地N銅川市y鳳翔寶雞市L八圖例重點預防保護區省人民政府駐地省界重點治理區縣界重點監督區口河流I .r J.產,/誡大荔A- -LL-.市|上指導思想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堅持 預防為主、保護優先、 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 ”的水 土保持方針,針對項目工程建設特點,在分析評價本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 功能的工程基礎上,從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的角度出發,編制

33、 本水土保持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利用水土資源,在防治工程建設引起 水土流失的同時,更好地發揮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地區經濟 的可持續長展。25編制原則1)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水土保持方案在技術可行的前提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 法及有關配套法律法規對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的總體要求,符合 *省 水土保持的有關規定,并體現 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通 過外業調查、勘測和相關資料的分析,合理確定工程建設新增水土流失防 治責任范圍。2)堅持與主體工程相銜接的原則。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首先將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 納入到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體系

34、中,以做到不重不漏,系統全面。水土保 持工程進度與主體工程進度相銜接,保證水土保持效益的正常發揮。3)堅持三同時”的原則。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工程,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 同時投入使用。合理安排水土保持措施施工進度,按照水土保持先攔后棄 的防治原則,水土保持攔擋工程首先實施。臨時擋護工程及其它水土保持 工程隨著主體工程進度而逐步安排。植物措施工程進度隨工程措施進度之 后分步完成。4)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工程建設及運動中,按照水土流失預測結果,將突出對道路工程區和 建筑工程區進行重點防護。5)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在水土保持工程設置中,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生態效益為目的,堅 持從實際出發

35、,結合項目區水土流失特點,以植物措施為主,盡可能改善 因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循環和植物類型的變化,恢復自然植被。6)堅持綜合治理的原則。按照水土流失預測結果,合理布置水土流失防護措施,工程措施與植 物措施相結合,永久性防治措施和臨時性防治措施相結合,將主體工程中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納入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體系中,形成一個完 整、科學、嚴密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7)堅持經濟可行的原則。在水土保持措施布設及設計中,從實際出發,在有效防治工程建設新 增水土流失的同時,要充分考慮經濟合理,對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 能工程納入方案措施體系中,避免重復投資,以較少的投入爭取最大的生 態和社會效益。2.6設計

36、深度和方案設計水平年設計深度本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深度為可行性研究階段深度。方案設計水平年本項目主體工程建設總工期為 3年,部分工程已經完工,剩余項目擬 于2011年10月竣工。本項目屬建設類工程,設計水平年應為工程完工后 第一年,即2012年。根據主體工程設計資料,方案服務年限為 6年。3項目概況項目地理位置及交通*森林公園位于*縣國有*風景林場,東西長8.6公里,南北寬3.6公里,規劃面積1809公頃。地理坐標為:東經109 56 45至110 02 20,北緯 33 22 50 至 33 24 55 之間。森林公園涉及*縣法官鄉和長溝鎮,11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4489 戶,總人口 178

37、20人。森林公園距縣城38公里,距西安163公里,位于 省道山郭線和商沙線附近,福銀高速路從公園東部穿過,加之縣鄉公路環 繞,交通極為便利。C.一圖,3-1N+項目地理位置留& J JT tn .嗎 r 1 中 I W.L1項目康模及特性. -、二.科 山附叫田”瑛審丁 工根性質:新建頊建盛期:“為10年2011年小堂則!金jF. VntFf Jr .,*,森沖公忸基礎展誓i設項目楮言 容及規模加卡:(1)像旅游公路9.38幺里、急-7.365公里,停車場3公共計21阿值米(小廟溝停手場不鐘舞酚敢合并建設)(2、國笙木頂10.78公里”設施建。小* 一(3)森林公詢需英K匚成整治內容為. 51

38、50平力/綠地在態恢復、j- m” ,;,1200平方米坡面防護建設。三二(4)新建客運架空索道 1850米項目組成及布局景區旅游公路建設修建旅游公路9380米。(1)僧道關-板倉4800米;(2)東坡-藥王臺3080米;(3)廟溝口-入山大門1500米。景區旅游步道建設*森林公園旅游步道設計總長 7365米,分為僧道關一魚子頭、清風 嶺一魚子頭、松樹凸一清風嶺、大頂一清風嶺、刀背梁一鐵鐘坪、大頂環 山路六段。步道寬1.52.0米,其中臺階總長度3203米,平道總長度3892 米。沿途設計護欄10處,總長1501米,設計休息平臺9處,觀景平臺10 處。目前,旅游步道已基本竣工,旅游道路廟溝口-

39、入山大門公路已投入使用,據現場勘查情況來看,主體工程對此段防護比較到位。僧道關 -板 倉公路于2010年7.28水災水毀,現公路主體已修復完畢,東坡-藥王臺也 正在施工。停車場建設(1)東坡停車場東坡停車場總面積6090平方米,其中停車場鋪裝面積 2850平方米, 廣場鋪裝1570平方米,化面積1670平方米。(2)僧道關停車場僧道關停車場總面積9900平方米,其中停車場鋪裝面積8220平方米, 綠化面積1680平方米。生態廣場建設小廟溝生態廣場與小廟溝停車場合并建設,總面積5400平方米,其中停車場鋪裝1200平方米,廣場鋪裝面積2800平方米,綠化面積1400平方米。客服中心建設在小廟溝修

40、建1023.82平方米的客服中心,2層石專混結構。建筑形式 為徽派建筑。供水設施建設在七里峽入口前的陰坡溝口河中修建攔水壩,水源經地下滲水管進入集水井,用潛水泵將集水井中的水打到高位水箱, 再經10.78公里DN110PE 管流入柱塞泵吸水口,經加壓,通過高壓輸水管道將水抽至山頂蓄水池, 消毒后供向各供水點,供水規模 50m3/d。入口環境整治(1)綠地生態恢復。對旅游公路兩側進行綠化;對公路旁的大片空 地進行綠化。(2)坡面防護工程。采用方格骨架內栽植植物進行生態防護。3.3.8新建客運架空索道新建廟溝一鐵鐘坪架空客運索道1850米,上、下站高差880米,修 建支架17座,平均坡度約26度,

41、采用單線循環掛抱索器六人吊廂。索道 下站位于廟溝,此處適宜施工建設。線路上地勢變化相對均勻,中間有一 道寬約450米,深度超過100米的溝,設計中考慮了水平救護,該線路較 為經濟。工程占地該項目共占地10.48hm2,其中:旅游公路征占土地5.16hm2,旅游步 道占用土地面積1.47hm2,停車場、生態廣場占地2.14hm2,供水設施占地 1.11hm2,架空索道占地0. 50hm2,客服中心占地0. 10hm2。結合現場查勘, 本工程占用土地類型主要為林地及草地。具體占地詳見表 3-6工程征占地 面積匯總表。防治區占地面積占地性質占地類型旅游道路旅游公路5.16永久占地林地旅游步道1.47

42、永久占地林地停車場、生態廣場2.14永久占地林地、草地客服中心0.10永久占地林地供水設施1.11永久、臨時占地草地(主要為供水管道占地)架空索道0.50永久占地林地合計10.48表3-6工程征占地面積匯總表單位:hn2該工程供電設施已建成,本項目不涉及供電設施;景區已建成貨運索 道一部,該索道規模較小,貨運索道設計標準較低,占地少。供電工程和 貨運索道對地表的擾動破壞很小,建設單位已對周圍破壞地表進行了恢得 治理,目前植被已恢復,基本不會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本方案不涉及 貨運索道項目。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工程建設期土石方測算本項目建設期土石方工程主要包括旅游道路、停車場、生態廣場、客 服中心、

43、供水設施、架空索道等在建設過程中的開挖土方、回填土方等。 其中挖方總量為9.41萬m3,填方總量為9.53萬m3,經土石方平衡,該工 程共產生棄方0.16萬m3,主要為索道建設支架挖方;需借方 0.28萬m3, 主要為道路建設面層及石材外借。旅游道路、供水工程、停車場、生態廣 場、客服中心工程按照主體工程布置的要求,挖低填高,可達到挖填平衡;架空索道工程挖方總量0.25萬m3,其中0.09萬m3可用于建筑工程的場地 回填平整,其余支架基礎、建筑物基礎開挖的表層剝離風化層及碎石做為 棄方需治理。本項工程土石方工程量及挖填平衡情況詳見表3-7。表3-7工程土石方平衡表單位:m3分部名稱挖方填方利用

44、方調入方調出方弁方備注旅游道路區6163064409616302779借方為道路面 層、步道石材停車場、生態廣場區213902139021390客服中心307230723072供水設施554055405540架空索道25009009001600合 計9413295311925320027791600注:表內數據全部折算為自然方。本工程借方全部來旅游道路建設中所需的面層砂礫石及步道石材,該部分均外購,其采石的水土保持責任由石料出售方負責。最終的土石方流向詳見圖3-1工程運行期土石方測算本工程為景區開發項目,主體工程對綠化、美化設計標準較高,運行 期無地面擾動,也不產生土石方搬運。 ”一弁方勒.1

45、6gl3圖3T院西關竺山國彖察林公園基岫設施建設項目土石方量流向圖r上書三時J方1用1加1, H .1.王劑.用HKf1行 U *sL二工13r才磐寰4巧旦 &麗幽一 41 9陰 tMOv4-313 第 -* -中號 K I-.Jfff4 W4T 84fflM. 4單近出點曲Iffd也 遇打 耳6護Hfit ff量陡置蛀J -5TmE 口”OF戒.hF i網寸控方總量;鑰13.利用方總量;密3面境方總ra 勺 5311由也淳不27* 1I 力(sHM“門,羽耳病便K-SWfr施工組織及材料供應施工組織(1)施工布置施工前進行“三通一平”,機械首先進場,機械設備由公司專人負責 管理,按照主要施工

46、機械設備計劃表進場;工程施工現場為封閉式管 理,為了便于機械施工運輸以及安全,集中施工區設置臨時密目網防護作 圍屏。按照建設規模,將整個施工區域劃分為5個區,分別為旅游道路區、 停車場(生態廣場)區;客服中心區、供水設施區、架空索道區。施工所 需生產、生活區本著經濟原則設在臨近區域的民房、廟宇內,不設置臨時 生產、生活區。(2)施工工序安排根據施工組織安排施工先后次序,施工前“三通一平”要求施工場地 水、電、路先行暢通,其后才能開展主體工程建設。為了避免重復建設,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臨時施工道路結合永久道路一次建設到位,道路 可較其它主體工程提前進行;供水設施可先進行建設,通水后以便為其它

47、工程建設提供施工、生活用水;輔助生活設施可與道路建設同步進行,便 于后期建設作為生產生活區加以利用,其余部分按照正常工序開展。(3)施工用水、電供應本工程先進行供水工程施工,正常通水后,其它工程施工生產、生活 用水可利用工程供水,水質及水量滿足施工用水要求,施工用電采取就近 臨時拉線方式解決。(4)施工準備技術準備:1)施工技術人員應對施工中準備的材料逐一落實,做到心中有數。2)對設計或者建設單位提供的坐標點、水準點進行閉合復測。3)測設開挖邊線樁、控制樁,均采取保護措施。4)放征地線、開挖線,做好定位線工作。5)合理安排機械設備及運輸便道,運輸方向和堆放預留土方。施工設施準備:1)主要施工機

48、械: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自卸汽車等。2)測量設備:經緯儀、水準儀、塔尺、鋼卷廠等。3)后勤準備:租憑施工臨時用房,確保施工人員、物料進庫,飲食 起居有保障。材料供應本項目建筑材料主要為石料、水泥、砂石、苗木等,景區外道路區、停 車場、生態廣場可通過地方道路和景區道路運輸至工地,景區山上部分可 能過已建好的貨運索道運輸。項目所需主要建筑材料為鋼材、木材、水泥、塊、砂石、磚等,均需 外購。主體工程施工進度及投資施工進度該項目原計劃施工進度為2009年至2010年兩年,目前,除客運架空 索道、部分旅游公路項目外,其余項目已基本完工。旅游公路、客運索道計劃于2011年10月竣工,保證景區在國慶長假

49、 期間順利完工投入運營。主體工程投資主體工程估算總投資為5906.65萬元,建設資金由建設單位籌資解決。表3-5項目實施進度表序號、一、年份 項目2011 年34567891011121施工準備期(完成三 通一平等)2旅游道路3生態廣場、停車場完 成4客服中心完 成5供水設施完 成6客運索道7竣工驗收、調試、試 運行拆遷與移民安置該項目建設占地區無人居住,不涉及移民問題。因此,本工程不涉及 拆遷與安置的水土保持工作4項目區概況自然概況地形地貌*森林公園地處秦嶺南坡,屬鶻嶺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構造為華 里西褶皺帶和印支褶皺帶。板巖一王閻是一條復活的斷裂帶。由于板塊抬 升,斷裂帶南側形成了幾乎與鶻

50、嶺主脊平行的、呈東西走向的支梁。*森林公園即包括了該支梁的大部分區域。地勢北陡南緩,山勢高大陡峭, 氣勢雄偉突兀,相對高差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2074.7一一* ,是 *縣境內最高峰。大范圍地形屬秦嶺中山山地。境內主要地層為沉積巖 相,以灰巖為主,部分地段出現板巖、頁巖、千枚巖。土壤以棕壤、黃棕壤為主,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規律,海拔 1400米 以下為黃棕壤;海拔1400-2000米之間為棕色森林土和碳酸鹽棕色森林 土。土層厚薄不一,一般臺地、階地和溝掌地帶土層深厚,陡險坡面土層 較薄。PH值5.56.5,呈中酸至微酸性反應。土質松軟,肥力較高。河流水系森林公園位于金錢河(漢江的支流)的上游

51、,源出森林公園的主要河 流有箭河、兩岔河等,均為金錢河的支流。箭河,源出板倉柳山坡,流經松坪、蓮花,于同安上薄嶺入金錢河。 全長28公里,平均寬度15米,流域面積179平方公里,上段山高谷深, 流水湍急,有著名的十里峽、七里峽,狹隘如堰。兩岔河,源出*東,穿褊頭溪、兩岔,至法官土地嶺底入靳家河。 長17公里,落差500余米,流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由于*森林茂密,降水充沛,公園內的溪流常年流水不斷,水量充 裕,清澈見底,純凈無污染。河 流水系分布圖見水保附圖一2。氣候特征氣候屬北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型氣候。 年平均氣溫13.1 C, 一月平均 氣溫0.4 C ,極端最低氣溫14.5 C ,七月平

52、均氣溫25.4 C ,極端最高氣 溫39.8 C, A10C的積溫4143C,無霜期207天,年均降水量709毫米, 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9.0%。具有“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 酷暑,春季溫暖多風,秋季潮濕多雨”的特點。地層巖性*森林公園地處秦嶺南坡,屬鶻嶺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構造為華 里西褶皺帶和印支褶皺帶。板巖一王閻是一條復活的斷裂帶。由于板塊抬 升,斷裂帶南側形成了幾乎與鶻嶺主脊平行的、呈東西走向的支梁。*森林公園即包括了該支梁的大部分區域。地勢北陡南緩,山勢高大陡峭, 氣勢雄偉突兀,相對高差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2074.7一一* ,是 *縣境內最高峰。大范圍地形屬秦嶺中山

53、山地。境內主要地層為沉積巖 相,以灰巖為主,部分地段出現板巖、頁巖、千枚巖。地震從構造上看,具備地震活動條件,但地震較微。根據 GB18306-2001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確定工程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a=0.05g,相應 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土壤和植被土壤以棕壤、黃棕壤為主,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規律,海拔 1400米 以下為黃棕壤;海拔1400-2000米之間為棕色森林土和碳酸鹽棕色森林 土。土層厚薄不一,一般臺地、階地和溝掌地帶土層深厚,陡險坡面土層 較薄。PH值5.56.5,呈中酸至微酸性反應。土質松軟,肥力較高。*森林公園森林植被屬山地亞熱帶針闊混交林帶。根據植物群落的外貌、種類成分、

54、群落組成、群落結構及環境特點等,森林公園的植被分為 針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三個類型。森林公園的植被按海拔由低 到高可呈現出明顯的垂直帶譜,自下而上分別為:含常綠闊葉樹的落葉闊葉林帶 分布于海拔700米的河谷地帶,不僅生 長著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植物,還生長著南方型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有 油桐、烏柏、油茶、桂花、銀杏、芭蕉、枇杷、柑桔、柚子、棕楣、茶樹、 樟樹等,還有杉木林和斑竹林。落葉闊葉樹有梧桐、泡桐、楓香、香椿、 栓皮棟、桑樹等。女貞、冬青等灌木可以長成小喬木。栓皮棟林帶 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間的山地,主要建群種是栓皮棟 和油松,其它落葉闊葉喬木有楊、柳、榆、槐、楸、桑、柿子、

55、板栗、泡 桐、皂莢、椿樹、黃連木、女貞、白蠟等,林中灌木和草本主要有鹽膚木、 胡枝子、野棉花、鐵桿蒿、柴胡、遠志、馬桑、葛藤、貓猴桃、八角茴香 等。油松相當普遍,常形成松橋混交林。華山松、銳齒棟林帶 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000米的深山地區。建 群種主要為華山松和銳齒棟,優勢種有油松、榔棟、山楊,其它喬木有白 皮松、青皮搬、漆樹、青楓、化香樹等,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有松花竹、 連翹、小廉、柴胡、野菊、天門冬等。*主峰有800多公頃的華山松純林,樹高平均 10米,胸徑平均26 厘米左右,林齡平均30年左右。這在全省天然林分布區一般不太多見, 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除此而外*石質山地由于

56、坡度大、土 層薄,大面積分布有灌木林。灌木主要有:薔薇、花楸、六道木、莢迷、 青夾葉、杜鵑、忍冬、祖師麻、松花竹等。草本植物有:羊胡子草、蒿類、 大披針苔、苔草、大油芒、鐵線蕨、開麻等。土地利用現狀森林公園涉及*縣法官鄉和長溝鎮,11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4489 戶,總人口 17820人。森林公園距縣城38公里,距西安163公里,位于 省道山郭線和商沙線附近,福銀高速路從公園東部穿過,加之縣鄉公路環 繞,交通極為便利。項目區為山地地貌,土壤以棕壤、黃棕壤為主,土層薄,可耕性差, 土地利用類型以天然林經濟林為主,耕地少,主要為溝坡臺地,人口居住 用地少。土地利用發展趨勢為大力發展景觀生態林業,

57、加快景區開發。社會經濟概況* ,史稱豐陽,西晉泰始二年(266)設縣名豐陽縣,宋咸平元年(公 元998年)置*縣,縣城地處商山之南,故名。金廢縣為鎮,屬上洛縣。 元復設豐陽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易名為*縣,建縣距今已1700余 年。地處秦嶺南麓、*市南部。縣域面積3535平方公里,全縣轄30個 鄉(鎮)、326個村(居),12.1萬戶44.07萬人。全縣2010年GD浣成29.65 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77億元,第三 產業增加值9.7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32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3568元,農民人均收入6391元。*縣自古以來便是秦楚連接

58、的西南水旱咽喉大通道,也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水嶺,自古為兵家常爭之地,素有“朝秦暮楚”之說。南北文化在 此交融薈萃,人文歷史積淀濃厚,生態資源豐富,民情民風純樸,境內溝 壑縱橫,山巒綿延秀奇,洞穴星羅棋布,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氣候適中,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眾多的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造就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縣是一個農業縣。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洋芋、紅薯、水稻 及豆類次之。經濟作物有養麥、芝麻、花生、蓮藕、魔芋等。境內有林面 積373萬畝,森林覆蓋率62.9%。用材林以油松為主,經濟林以板栗、核 桃、杜仲、茶葉、蜜桔、油桐、柿子、漆為主。畜牧業處于糧食生產的從 屬地位,主要品種有牛、羊、豬、雞

59、等。*縣工業經過近20年的努力, 已初步建成冶金、建材、化工、醫藥、食品等工業體系。主要工業產品有 銅精粉、精銳、電爐鋅粉、硅酸鹽水泥、皂素、核桃軟糖中西藥品等。省道203從*縣境內穿過,*縣北與312國道、西與西康鐵路相接, 南可到湖北,東可達河南。縣域電力供應充足,已與西北大電網接通,實 現了村村通電。有線通信與無線通信已經覆蓋各個鄉鎮。*森林公園涉及*縣法官鄉和長溝鎮,11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 4489戶,總人口 17820人。森林公園距縣城38公里,距西安163公里, 位于省道山郭線和商沙線附近,福銀高速路從公園東部穿過,加之縣鄉公 路環繞,交通極為便利。4.3水土流失及治理現狀水土

60、流失現狀*森林公園地處秦嶺南坡,屬鶻嶺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構造為華 里西褶皺帶和印支褶皺帶。屬深度切割的中高山區,山勢陡峻,水土流失 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54%,水土流失類型以水蝕為主,兼有重力侵蝕。水 蝕主要表現為面蝕和溝蝕,重力侵蝕形式主要有崩塌、瀉溜、滑坡,崩塌 常見于切溝和沖溝的陡壁,瀉溜多發生于坡度35以上的土坡和坡耕地下 方。根據*縣水保區劃圖,項目區屬于中高山微度流失區,土壤侵蝕模 數背景值在500-1000t/km 2 - a之間。根據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項目區土壤侵蝕類型 屬西南土石山區中秦嶺大別山鄂西山地區),水力侵蝕I1區類型,其水土 流失容許值為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