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課件_第1頁
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課件_第2頁
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課件_第3頁
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課件_第4頁
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第一節 概述攪拌:混合 攪動 懸浮 分散攪拌反應器的作用推動液體流動,混勻物料產生剪切力,分散物料,并使之懸浮增加流體的湍動,以提高傳熱速率加速物料的分散和合并,增大物質的傳遞速率在高粘體系,可以更新表面,促使低分子物蒸出第二節 攪拌釜內流體的流動狀況流體流動影響因素:攪拌方式,釜體、攪拌器和釜內構件(擋板、導流等)的幾何型式、尺寸、安裝位置,操作條件(轉速)以及所處理物料的物性等。流況:流體速度向量的方向一 循環流動與剪切流動循環流動:凝集流體、氣泡、液滴剪切流動:小氣泡、液滴分散成更小的微滴(速度梯度)二 攪拌雷諾數與流態三 擋板與導流筒第三節 攪拌器的構形及選

2、擇一 攪拌器的構形二 攪拌器的選用選用原則保證物料的混合消耗最少的功率所需費用最低操作方便,易于制造和維修第四節 攪拌功率的計算 組成攪拌器所消耗的能量攪拌軸封所消耗的能量機械傳動所消耗的能量目的攪拌功率是衡量攪拌強度的主要物理量攪拌功率是攪拌器機械設計的基本數據根據攪拌功率可選用攪拌電機第五節 攪拌器的流動特性及轉速的確定一 攪拌器的循環特性二 攪拌轉速的確定考慮因素反應體系對攪拌效果的要求反應物料的用量及特性經濟因素 混合和攪動類型的攪拌轉速的確定設計混合和攪動類型的攪拌裝置的步驟1、根據生產任務確定攪拌釜容積和釜徑;2、選定槳葉直徑與釜徑比值D/T,初步求出槳葉直 徑D;3、根據所需攪拌

3、程度確定攪拌等級和總體流速;4、計算攪拌槳葉的排出流量;5、運用雷諾準數和排除流量關系圖,求算攪拌槳 葉轉速6、對攪拌槳葉直徑進行黏度校正;7、計算攪拌槳葉的軸功率消耗。顆粒懸浮類型攪拌轉速的確定第六節 攪拌器的混合特性一 混合機理及混合特性擴散方式:主體對流擴散(循環流動) 渦流擴散(剪切流動) 分子擴散二 混合時間:經過攪拌使物料達到規定均勻 程度所需的時間M第七節 攪拌釜中的分散過程分散動力:剪切應力分散阻力:界面張力、液滴內的黏性力分散機理:黏性剪切分散 各向同性湍流分散 各向異性湍流分散合并機理:布朗運動 層流速度差 湍流合并過程:兩個液滴相遇碰撞;兩液滴間的連續相液體被排出,液滴直

4、接接觸;在液滴接觸處的表面膜破壞,液滴融合在一起。 第六章 攪拌聚合釜的傳熱與傳質第一節 聚合過程的傳熱問題聚合速率1、減速型(離子型聚合、縮聚反應)2、加速型(自由基聚合)3、勻速型第二節 攪拌聚合釜的幾種傳熱方式傳熱裝置要求:傳熱速率高、結構簡單、 避免有易引起掛膠的粗糙表面及導致結垢 的死角、易于清洗。傳熱方式:間接傳熱傳熱裝置:夾套、內冷件、回流冷凝、體 外循環冷凝器等。夾套 內冷件 回流冷凝 體外循環冷凝器 Q=KA(ti-t1) K 總傳熱系數,Q 傳熱速率,A 傳熱面積, ti 過程流體的溫度,t1 載熱體的溫度 N=KLa(CS-CL) KL 傳質膜系數,N 單位體積的傳質速率

5、, a 單位體積的界面積, CS 與固相表面相接觸的流體中的濃度, CL 在液相中的濃度第八章 聚合過程及聚合反應器聚合物生產過程:原料準備與精致、引發劑(或催化劑)配制、聚合、分離、后處理及回收第一節 工業聚合方法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第二節 聚合反應器釜式(70%)管式塔式特殊型反應器釜式聚合反應器塔式聚合反應器 管式聚合反應器特殊型聚合反應器低滯液量型反應器(1020min)高滯液量 型反應器新型特殊反應器第三節 聚合反應器選擇原則依據:充分考慮并滿足聚合反應的特性;經濟效益上的考慮;應充分考慮聚合反應器特性對聚合物質量的影響。 按聚合反應的特性及過程控制的重點,聚合反應器選擇

6、原則可歸納為:1、重點在于確保反應時間的場合可選用塔式反應器;2、重點在于除去聚合熱的場合可選用攪拌聚合釜式反應器;3、以控制聚合速度和去除平衡過程中產生的低分子的場合可選用攪拌聚合釜式反應器,薄膜型或表面更新型反應器;4、以控制反應產物顆粒性狀為主的場合可選用乳化、分散型攪拌釜;5、需要在強剪切下進行反應的場合可選用槳葉與壁面間隙較小的攪拌反應器。苯乙烯連續本體聚合2,4,6-三氯酚的制備間苯二酚的生產環己醇的制備硝化反應6、對攪拌槳葉直徑進行黏度校正;第四節 攪拌功率的計算湍流K 總傳熱系數,Q 傳熱速率,A 傳熱面積,K 總傳熱系數,Q 傳熱速率,A 傳熱面積,Q=KA(ti-t1)6、

7、對攪拌槳葉直徑進行黏度校正;增加流體的湍動,以提高傳熱速率充分考慮并滿足聚合反應的特性;脂肪醇聚氧乙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生產分散阻力:界面張力、液滴內的黏性力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各向同性湍流分散管式聚合反應器第七節 攪拌釜中的分散過程流況:流體速度向量的方向反應體系對攪拌效果的要求加速物料的分散和合并,增大物質的傳遞速率增加流體的湍動,以提高傳熱速率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充分考慮并滿足聚合反應的特性;在高粘體系,可以更新表面,促使低分子物蒸出各向異性湍流分散聚合物生產過程:原料準備與精致、引發劑(或催化劑)配制、聚合、分離、后處理及回收流體流動影響因素:攪拌方式,釜體、攪拌器和釜內構件(擋板、導流等)的幾何型式、尺寸、安裝位置,操作條件(轉速)以及所處理物料的物性等。1、根據生產任務確定攪拌釜容積和釜徑;二 混合時間:經過攪拌使物料達到規定均勻傳熱裝置要求:傳熱速率高、結構簡單、 避免有易引起掛膠的粗糙表面及導致結垢 的死角、易于清洗。二 混合時間:經過攪拌使物料達到規定均勻反應體系對攪拌效果的要求脂肪醇聚氧乙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生產間歇攪拌釜式間歇循環操作連續管式丙烯晴的生產C8芳烴異構化乙醇胺脫除酸性氣體苯的制備催化脫烷基制苯甲苯熱脫烷基制苯乙苯生產液相烷基化法氣相烷基化法正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氮加氫制合成氨合成塔的基本要求:1、滿足氨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