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列傳ppt實用課件18_第1頁
淮陰侯列傳ppt實用課件18_第2頁
淮陰侯列傳ppt實用課件18_第3頁
淮陰侯列傳ppt實用課件18_第4頁
淮陰侯列傳ppt實用課件1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淮陰侯列傳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關于韓信: 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后,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后從劉邦。漢高祖元年(前206),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辟北方戰場。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后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為陣,大破趙軍。淮水之戰,借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軍各個擊滅。四年二月,被封為齊王。參與指揮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決戰,擊滅楚軍。韓信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后,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

2、又黜為淮陰侯。呂后知劉邦疑忌韓信,乃與蕭何定計,于漢高祖十一年正月誘韓信至長樂宮,以謀反罪名殺之。韓信著有兵書三篇,已失傳。韓信一生功績定三秦 虜魏王 擒夏說巧奪趙 脅燕國 平齊地 重創楚 圍垓下 滅楚軍 夫運籌策于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劉邦呂后文本研習: 一、文章開始的三小節寫了韓信早年生活的三個小故事。 1、 請 同學們找到每個故事中的關鍵詞,用四個字概括每個小故事。 2、說說這三個小故事說明了韓信早年生活的境況是怎樣的? 韓信早年身處社

3、會底層,生活貧苦,且飽受屈辱。文本研習:二、請仔細閱讀“怒絕亭長”、“漂母飯信”、“胯下受辱”這三個小故事,找到每個故事中的關鍵詞,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樣的個性? 怒絕亭長-屈辱之中的自尊,漂母飯信-自信和抱負,胯下受辱-堅忍,忍辱負重。三、司馬遷為什么單單從 韓信的早年生活中 挑選了這三個故事來寫?文本研習:性格決定命運 韓信的忍辱負重,開闊胸襟,樂觀自信正是他后來縱橫天下,所向披靡,立下蓋世之功的前提。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挾持:胸襟,氣

4、度 蘇軾留侯論三個故事的結局: (韓信被封為楚王)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于此。” 課后作業1、預習課文中“井陘之戰”等其他內容。 2、探討韓信為什么能成為一代名將,又為什么只能成為一代名將。推薦參考篇目 胯下奇辱,朱鴻 “ 無韻之離騷 ”解讀史記淮陰侯列傳 ,谷定珍 大將無大為讀史記淮陰侯列傳 3、整理所學課文內容中的文言知識。1、文本補充 韓信“投項,不用,投劉,幾死。無奈亡去。”幸遇“蕭何追韓信”“拜為大將軍”,才對劉邦“畢陳

5、平生之畫略,論楚之所以失,漢之所以得”等省略的內容。 一、學習第47段:井陘之戰3、問題探究(1) 韓信能取得井陘口這場戰斗勝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背水而陣,迷惑趙軍;引蛇出洞,騎兵偷襲,內外夾擊。關鍵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輕敵的弱點,做到了知己知彼。拜將臺(2) 作者在描寫井陘之戰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 A對比。成安君和廣武軍進行對比,廣武君較機智,但計策沒被采用;成安君和韓信進行對比。 B襯托。如“諸將皆莫信,詳應曰“諾”,反襯其料事如神;以趙軍望見他的背水陣大笑,反襯出他的智謀; 活捉廣武君以后,對廣武君的態度,襯托其胸襟氣度;打完仗后對諸將的解釋,反襯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機智。文本補充井陘之戰

6、后,韓信用廣武君計,平燕;用蒯通之計下齊,立為齊王。蒯通知天下權在韓信,欲為奇策而感動之,以相人說韓信 :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 。文本補充臣請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 文本補充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

7、利倍義乎!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 在攻下垓下后,被劉邦奪兵權,變為楚王,最后“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 ”,貶為淮陰侯。“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被貶之后韓信: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 漢高一生最喜狎侮,又多猜忌,老成如贊侯,英雄如淮陰,皆不免于疑忌;他如黥布之勇;酈食其之辯,其始皆不免于狎侮。(林伯桐會注考證)韓信之死 有人說韓信是被呂后等設計陷害死的;也有人認為他造反證據確鑿,咎由自取。對此你怎么看?請認真研讀課文,收集有關資料,說說你的看法。韓信點將臺討論歸有光看法:

8、陳豨造反,乃是因為賓客眾多,太過招搖,由周昌密告引起,與韓信毫無關聯。陳豨于高祖七年得封巨鹿守,在此之前未見韓信與他有任何過從,兩人關系在連點頭之交都稱不上的情況下,韓信哪里有可能貿然要陳豨造反?況陳豨乃劉邦寵臣,韓信難道不怕陳豨向劉邦告密?加上若是高祖七年兩人的密談真有 其事,直到高祖十年才起兵謀反,曠日已久,以韓信用兵之神,似不合常理。齊人蒯通以相人說韓信韓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韓信舍人之弟因其兄為韓信所囚,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的情況,其言是否屬實尚未能確定,呂

9、后卻單憑一面之詞輕易相信,是其一;若韓信果真造反,有真憑實據在手,呂后大可正式下令逮捕韓信,出師有據,則天下歸之,根本不需要提拔韓信的蕭何去將韓信騙進 宮斬殺之。當是其有意嫁禍,無出師之光明號召,因而不敢驚動天下,將韓信騙進長樂鐘室暗中解決之。司馬遷為何要這樣寫呢? 太史公記韓信與陳豨密謀此段,實乃其曲筆所在, 行文運筆間無一不在告訴讀者韓信是無辜的。清趙翼:“全載蒯通言,正以見淮陰之心在為漢,雖以通之說喻百端,終確然不變,而他日之誣以反而族之者之冤,痛不可言也。”“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高祖捕蒯通思考:韓信為什么會被殺?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恃才放曠,君主對他早有猜忌。(韓信將兵,

10、多多益善)殺功臣是封建社會的普遍現象。(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句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烹。 )知恩圖報的性格悲劇。項羽心黑而皮不厚,韓信皮厚而心不黑,劉邦則皮厚而心又黑。司馬遷費盡心思,用盡曲筆 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古人評點“天下已集,乃謀叛逆”此史公微文。謂淮陰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天下已集,豈可為逆于其必不

11、可為叛之時?而夷其宗族,豈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讀此數語,韓信心跡,劉季、呂雉手段昭然若揭矣(李笠史記訂補)谷定珍讀史記淮陰侯列傳 司馬遷將憤激之意深蘊于反語之中,對英雄壯士犬馬一生冤屈而終,司馬遷盡灑熱淚,同情、痛心、惋惜、悲憤交織于字里行間,讀來令人扼腕;而對“劉邦們”,則竭盡反語,譏諷、揭露、鞭撻,意在未言之中,讀來令人切齒。易中天漢代風云人物韓信成敗之謎 韓信,一代名將,曠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掙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戰斗中奮進,在勝利中沉淪。他在最能夠背叛劉邦的時候忠貞不貳,卻在最不可能反叛時涉嫌謀反。正如司馬遷所說:“天下已集,乃謀叛逆。”因此,有人認為韓信釜底抽薪謀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認為其

12、造反證據確鑿,還有人認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這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韓信作為我們英雄時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負重,他的自強不息,他的叱咤風云,甚至他的猶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記憶,耐人尋味,發人深思。魏明倫十面埋伏 /434088.html 亮煌煌幾頁史書, 亂紛紛萬馬逐鹿。雄赳赳一代名將,野茫茫十面埋伏。山埋伏,水埋伏;將軍戰術傳千古。云埋伏,霧埋伏;功臣末路斷頭顱!疑兵疑陣在何處? 戰場埋伏、 官場埋伏、 朝廷埋伏、 宮廷埋伏啊!帥才不及帝王術!兵書不如圣詔書!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譜;讓后人評述,功過何如? 66、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 伽利略 6

13、7、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任何幻滅都不能動搖他們的信仰: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們是不能選 選擇的,只有往這條路走,別的都是死路。這樣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成的。你絕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歲左右的孩子。在得到這個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盡悲痛,流盡眼淚。可是這樣是好的,應該要這樣 羅曼羅蘭 68、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所怨懼。 莎士比亞 69、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莎士比亞 7

14、0、當一切似乎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 賈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71、瓜是長大在營養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 根 72、失去財產的人損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損失更大,失去勇氣的人則損失了一切。 塞萬提斯 73、不要將過去看成是寂寞的,因為這是再也不會回頭的。應想辦法改善現在,因為那就是你,毫不畏懼地鼓起勇氣向著未來前進。 朗費羅 74、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拜 倫 75、一個有堅

15、強心志的人,財產可以被人掠奪,勇氣卻不會被人剝奪的。 雨 果 76、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造力量。 高爾基 79、樂觀是一首激昂優美的進行曲,時刻鼓舞著你向事業的大路勇猛前進。 大仲馬 80、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81、壯志與毅力是事業的雙翼。 德國諺語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馬克思 83、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蓬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 林 肯 84、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游玩、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于這些事物。

16、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只有勤奮不懈的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因此,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貝多芬 86、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愛因斯坦 87、人類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 馬克思 88、我們的理想應該是高尚的。我們不能登上頂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這總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們的內心為愛的光輝所照亮,我們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會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普列姆昌德 89、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

17、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愛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個人達到什么地位來衡量,而是依據他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難和障礙。 布克華盛頓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91、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托爾斯泰 92、 成功,從失敗的土壤中頑強生出。 德 國 93、別因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鍋奶油潑掉,別因為犯了一點錯誤就把一生的事業扔掉。 蒙 古 94、危險、懷疑和否定之海,圍繞著人們小小的島嶼,而信念則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對未知的前途。 泰戈爾 95、論命運如何

18、,人生來就不是野蠻人,也不是乞討者。人的四周充滿真正而高貴的財富身體與心靈的財富。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喚醒沉睡的歐洲,那么我寧愿自己被燒死,讓從我的火刑堆上發出的光照亮這漫長的黑夜,打開那些緊閉的眼睛,將人類引進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魯諾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覺得面試時沒話說,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題的時候將其穿插其中,按照當場的需要或簡要或詳細解釋一番,也算是一種應對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

19、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

20、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 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