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礦區概述及井田地質特征1.1礦區概述1.1.1地理位置屯蘭礦位于山西省古交市西南6Km,距太原市60Km,區內有四條公路與外相通:太 原一陜西佳縣公路由井田北緣通過;文水開柵一古交線沿原平川通過;清徐一古交線沿 大川河通過;岔口一古交線沿屯蘭川通過。國鐵太古嵐鐵路沿井田北緣通過,屯馬鐵路 支線由本井田中部工業廣場通過,交通便利。屯蘭礦交通地理位置圖如圖1.1.1。屯蘭礦交通地理位置圖土250000公路西曲鎮城底東馬蘭川曲河蘭官地白家莊鐵嵐X太古杜兒坪西 銘蘭寨溝礦區北圖1.1.1屯蘭礦交通地理位置圖1.1.2地形與地貌井田位與呂梁山東翼,屬中低山區,地形切割強烈,溝谷縱橫,以山地地形為
2、主,僅在大河谷中分布有寬約200-600米的沖積-洪積平原。全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 處在大東磨上附近,標高1400米;最低處在古交鎮附近汾河河床,標高970米。相對 高差一般150250米。1.1.3氣候和地震本區屬我國北方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四季分明,春多風沙,夏熱多雨,秋季涼爽, 冬季干寒。據寨上水文資料,年降水量最大632.6mm,最小172.1mm,年平均457.8mm, 全年降水量約60%集中于7、8、9三個月。據太原氣象臺觀測資料,最高氣溫39.4C, 最低氣溫達-25.5C,年均氣溫9.4C。全年多偏北風,年平均風速2. 4m/s,最大凍 土深度7 7 cm。據山西地震局資料,
3、古交區地處6度地震基本烈度區,而位于斷陷盆地的太原市區 為7度區。據記載太原市區發生的地震最高為5級,太原以南的清徐一帶曾發生過6級 地震。1.1.4水源和電源礦井永久水源取自汾河上游的汾河水庫。礦井電源取自屯蘭ll0kv區域電站。1.1.5礦區水文屯蘭井田位于西山煤田的西北部,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全區帶壓開采,煤層最大帶 壓達 4.54Mpa。本區內河主要有汾河及支流屯蘭河、原平河、大川河。汾河自西向東流經本區北緣, 其支流屯蘭河、原平河及大川河分別自南向東或自南向北流經本區,在北緣注入汾河, 河谷寬400600米。汾河流量受上游水庫控制,最大流量673m3/h。汾河支流平時流量 僅每秒十幾升
4、,雨季則可形成具有破壞性的洪流。其它次一級的小溝谷多為季節性河谷, 平時干涸或僅僅有涓涓細流。1.2井田地質特征1.2.1地層本區僅出露有山西組頂部及以上地層,據鉆孔揭露,其地層由老至新依次有: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0),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b),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t),二迭系下統山 223西組(P1s),二迭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1x),二迭系上統上石盒子組(P2s),二迭系上統石 千峰組(P2 s h),第三系、第四系地層。1.2.2地質構造本區位于西山煤田北部,地層走向北西,傾向南西,傾角215,呈NNE向SSW 傾伏的波浪狀單斜構造。較大褶曲少見,但次一級小型波狀褶曲發育。斷層較多,且成
5、 組出現。1、褶皺構造本區大的褶曲不甚發育,比較明顯的有井田西部邊緣的鮮則背斜、元家山向斜以及 東南部的東大嶺向斜。而在井下生產中實際揭露次一級小型背一向斜相當發育。鮮則背斜:位于井田西部邊緣,其軸部北起八字山村西南,南至七福溝,軸向大體 呈南北方向,全長約5公里。軸部出露最老為上二迭統上石盒子組地層。兩翼傾角4 9。元家山向斜:位于鮮則背斜以東,并與之平行,其軸北起元家山村東,南到姬家莊 村以西,大體呈南北方向,全長約3.8公里。兩翼傾角613。軸部出露多為上二 迭統石千峰組地層。東大嶺向斜:位于井田東南部,其軸南起東大嶺村東,向北東30。延伸,到72號 鉆孔附近消失,其中部軸向變為北東60
6、,全長5公里。兩翼傾角410。由于沿 軸部覆蓋面積較大,所以地面不夠明顯。2、斷裂構造井田內斷層發育,均屬高角度正斷層。根據屯蘭勘探區精查地質報告,發現落 差5米以上斷層66條,其中落差30米以上7條,100米以上4條,斷層走向以北東 35 65。者居多,占三分之二。這些斷層均有明顯的成組出現的特點,區內分布有兩 組,每組有46條落差10米以上的斷層,常常伴生許多成束的小斷層,走向北東,大 多帶有壓扭性質。3、陷落柱區內陷落柱比較發育,屯蘭井田從建井至2005年底,井下共揭露陷落柱90個。陷 落柱在平面上呈帶狀分布,柱體形態多呈橢圓扁圓或不規則圓形,剖面上多呈反漏斗狀, 陷落角多為6080度。
7、柱體內巖塊雜亂無序,一般膠結松散,呈半膠結狀態。從井下揭露陷落柱情況來看,長軸直徑一般30-50米,最大達100米以附蘭礦構造綱要圖。1.2.3井田水文地質特征井田自上而下有四個含水層組,艮即第四系砂礫含水層組,石盒子組砂巖含水層組, 太原組薄層灰巖含水層組和奧陶系灰巖含水層組。1、第四系砂礫含水層:主要賦于屯蘭河、原平河、大川河及汾河等河谷中,主要 由礫石及砂層組成,富含潛水,沖積層一般厚10-15米,滲透性好,主要靠大氣降水 及地表水補給,區內沖積層的水位在地表下0.87米,上游深,下游淺,水位標高990 1030米,單位涌水量為2.5-104升/秒米,滲透系數為40.696.68米/日,
8、水質 HCO3SO2CaMg型,礦化度為245310毫克/升。該含水層水與下部含水層聯通性 差,僅北一盤區右翼、南二盤區左翼接受其側向補給。2、石盒子組砂巖含水層組:本組厚層砂巖較多,以中一粗粒砂巖為主,含水性分 布不均,在靠近屯蘭河,原平河及汾河兩側,由于長期受地表河灘潛水的側向補給,含 水性相對較好。本組砂巖在溝谷中出露較多。風化帶最大涌水量為0.026升/秒.米, 滲透系數為0.000440.13米/日,水位標高993.131042.92米,水質為HCO -S0 (C )341水,礦化度為250561毫克/升。該含水層水橫向聯通性差,分布不均,沿屯蘭河兩 側含水量較大,工作面回采后通過采
9、空區涌入巷道,為上組煤出水的主要水源。3、太原組薄層灰巖含水層組:由L1、K2、L4三層石灰巖組成,其中以K2最厚, 平均厚2.8米,巖性純,為主要含水層;11平均厚1.96米,不甚穩定,巖性又常為泥 灰巖,含水性較差。由于埋藏較深,裂隙、巖溶均不發育,透水性及含水性隨之也差, 其單位涌水量為0.182-4.07升/秒.米,滲透系數為0.166-15.96米/日,水位標高 為964.18-1038.19米。由于灰巖較薄,以裂隙水形式存在,含水量較小,對礦井生產 威脅不大。4、奧陶系中統含水層組:巖性一般以石灰巖為主,裂隙及巖溶發育,富水性強, 區內可分為峰峰組含水層、上馬家溝含水層和下馬家溝含
10、水層。峰峰組含水層:本組為峰峰組上段,巖性以層狀灰巖為主,方解石含量較高, 平均厚約70米,它位于奧灰頂部,距煤層底板最近,是潛在的直接突水含水層,對煤 礦安全生產構成威脅,但其巖溶發育和富水性很不均勻,呈明顯的塊段性,不同鉆孔中 的水位標高相差很大,甚至無統一地下水位,它與上馬家溝組含水層中間存在隔水層, 兩者之間的水力聯系很不均勻。L馬家溝含水層:是本區最主要的含水層組,它與下馬家溝組一起組成奧灰巖溶 含水主體。該組主要由較純的灰巖和白云質灰巖組成,厚度大,平均為270米,為巖溶 的主要發育層,導水性好、水位很平緩,水位標高為878.4922.8米。下馬家溝組含水層:主要由灰巖、花斑灰巖組
11、成,平均厚度110米,方解石含 量較多,巖溶較發育,其富水性弱于上馬家溝含水組,而強于峰峰組含水層,在古交鎮 以東至本區以外地區,富水性較好。峰峰組、上馬家溝組及下馬家溝組含水統稱為奧灰水,其巖溶發育,富水性極強, 水位高,水壓大,全區可采煤層均帶壓開采。嚴重威脅著礦井安全生產,影響著礦井的 發展規劃,是礦井防治水的主要任務。突水系數及涌水量:1、突水性屯蘭礦全井田帶壓,但隔水層相對較完整,其厚度符合安全要求,另外奧灰頂部有 1020米厚的充填帶,相對增大了隔水強度,因此,采取一定的有效的防治水措施進行 帶壓開采是可行的。從突水系數分析來看,2#煤層全區安全可采,8#煤層突水系數達到 0.72
12、 Kgf / cm2m,超過水文地質規程0.6 Kgf /cm2m的規定,8#煤層有部分區域 處于危險區。經對8#煤突水系數進行分析,煤層底板標高低于56 8.3米區為危險區,標高568.3, 718.9米為過渡區,大于718.9米為安全區。危險區主要集中在屯蘭礦南四、南五盤區。 通過對危險區進行疏水降壓,來提高開采的安全程度。2、礦井歷年涌水量總之,從理論上分析,2#煤層開采是安全的,但區內大中型斷層及陷落柱切割,使煤 層失去連續性,又因采動破壞使地壓發生變化,這些不利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 突水的可能,因此,2#煤層的開采也不能夠完全排除突水的可能,在生產中切不可麻痹 大意。1.3煤層
13、特征本區煤系地層為山西組和太原組,共含煤13層,煤系地層平均總厚約166米,煤 層平均總厚15.7米,含煤系數10%。二迭系下統山西組含02#、03#、1#、2#、3#、4#、4 #七層煤層,稱為上組煤,煤系地層平均總厚44.58米,煤層平均總厚度為5.32米,含 下捧系數11.9%。石炭系統太原組主要含煤6#、7#、8#、8a#、9#、10#六層,稱為下組煤,煤系地層平均總厚度為122.43米,其中煤層平均總厚度為5.98米,含煤系數4.9%。1.3.1煤層特征1、02#煤層:位于K4砂巖下15米,北部發育不好,僅有兩個“孤島式的可 采區,向南逐漸增厚,大致在455、7.T19、T64、T5
14、5等鉆孔連線以南形成大面積的可 采區,其中僅43孔為尖滅點,可采范圍近乎占總面積的一半。可采區內厚度比較穩定, 一般厚1.0米左右,多為薄煤層,局部為中厚煤層,最厚可達2.32米,常有夾石1-2 層,頂底板多為砂質泥巖、泥巖或粉砂巖。本層在屯蘭井田為不穩定煤層,往南至鄰區 變成穩定的主要煤層。2、03#煤層:可采范圍南北向分布,西至T7號孔,東至邊界。煤層分布連續性差, 可采區內常有“孤島”式的下可采區和尖滅區,可采范圍基本同02#煤層,但連續性比 后者差。可采區內為薄煤層,厚度一般不超過1.0米,最厚1.03米、大部結構簡單, 偶有砰石一層。頂底板絕大多數為砂質泥巖或細砂巖。屬不穩定煤層3、
15、1#煤層:僅在井田西北緣獨立存在,其范圍約占全區的十分之一,其余均為與 2#煤層合并區。獨立分層內大多不可采,僅在西部邊緣有近兩平方公里的可采區。可采 區內厚度多為0.60 0.70米,最大1.13米,結構簡單。本層與2#煤層的間距最大3.87 米,上與03#煤層間距變化很大,個別點合并。頂底板以砂質泥巖為多,其次為粉砂巖、 細砂巖。屬不穩定型。4、2#層:厚度1.455.22米,基本為中厚煤層結構復雜,有夾石13層。雖然 厚度變化大,最厚可為最薄的三倍,但有規律可尋,即1#煤與2#煤的合并線是本煤層厚 度變化最大的地方,在合并區厚度最大,獨立區厚度最小,因而形成東西兩側厚度小, 中部厚度大。
16、436鉆孔一帶為厚度最大地段。頂板以砂質泥巖和泥巖為主,次為細砂巖 及炭質泥巖,底板以炭質泥巖為主,次為砂質泥巖。此層煤雖上與1#煤、下與3#煤合并, 并且厚度變化大,但有規律,并且都可采,仍不失為穩定型煤層。5、3#煤層:在西南、南及東部獨立存在,其余均與2#煤合并,二者相距一般1.0 米左右,最大1.64米,隔以炭質泥巖或泥巖,形成明顯的組合特征。獨立區內靠東界 和南界處不可采,可采范圍約占全區的十分之三。、為薄煤層,厚度一般小于1.0米, 最大1.85米,大多結構簡單,偶有夾石一層。頂板大多為炭質泥巖,底板以砂質泥巖、 泥巖為主。屬不穩定煤層。6、4#煤層:上距3#煤多小于10米。中部發
17、育不好,分布有大片尖滅區和不可采區,其范圍大致為420、T24、7、T19、T42、410等鉆孔圈定,其中僅在T30、T34號鉆孔一 帶有小片可采區。環繞上述范圍幾乎全為可采區,僅在189、106孔一帶為不可采區, 可采范圍占全區的十分之七。雖然可采范圍較大,但全面來看分布.連續性差。采區內 厚度一般12米,以薄煤層為主417與5號孔連線以北,由于與4下。煤合并而變厚, 為厚煤區。最厚可達3.54米,其次在南部及東南部厚度也較大。常有夾石13層,為 復雜結構煤層。頂板以泥巖、炭質泥巖為主,其次為細砂巖,底板以砂質泥巖為主。屬 不穩定型煤層。7、4下#煤:在相鄰礦井鎮城底礦及西曲礦界內與4#煤合
18、并,延至本區417. 5號孔 以南又分開獨立存在。緊接合并區分布有面積6平方公里多的東西條帶狀可采區,可采 區內厚度變化很大,最大為2.40米。可采區以南多為尖滅區。本層與4#煤的間距變化 較大,多數在10米以內。結構簡單,局部有夾石一層。頂底板多為砂質泥巖和粉砂巖。 屬不穩定煤層。8、6#煤:位于下1.215.7米。417、T50、T48等個孔連線成的弓瓜線以西為大片 可采區(其中僅T31孔為不可采區),占全區的一半,以東絕大部分為不可采區,僅T55、 188及458孔附近分別有一個小塊可采區。采區,.內厚度一般12米,最大1.91米, 西南部厚度大,北部、東部厚度小。本層頂板多為含炭量較大
19、的炭質泥巖。底板以砂質 泥巖和粉砂巖為主。結構較復雜,多有一層夾石,屬于較穩定型煤層。9、7#煤:直接頂為L4灰巖,其間有時隔以零點幾米的炭質泥巖或泥巖,全區僅有 T38、132、135三孔為不可采點,T38為臨界可采。總的來說,煤層厚度變化為全區最 小者,為薄煤層,絕大多數0.71. 0大1.08米,結構也簡單,僅小部分有夾石一層, 屬穩定型煤層。10、8#煤:頂板為L1灰巖,有時相變為泥灰巖,層厚02.64米,平均1.59米; 底板以粉砂質泥巖、粉砂巖為主,局部相變為細砂巖或中砂巖。上距2#煤5888米, 平均厚73米煤層厚度1.1 55.81,平均厚3.45米,為中厚煤層,厚度變化較大,
20、變 化規律明顯,即厚度與8#9#煤間距成反比。8#、9#煤間距變化大,為33 1. 5米,最 大的地段為T12到457孔的南北條帶,寬10002000米,另有457至T52孔的分支小 條帶。在此間距大的條帶內8#煤最薄,兩側厚度逐漸增大。總的來看西部大于東部,其 厚度變化是沉積盆地不均衡沉降的結果。本層結構復雜,一般有23層夾石,最多4 層,屬于穩定型煤層。11、8a#煤:西部小面積與8#煤合并,合并線大致在424、426、445、T43等孔附近,以東獨立區,緊接合并區有兩個可采區,可采面積約5平方公里,可采區內基本為薄煤 層,一般厚0.60-0.80米最厚130米,結構復雜,有夾石12層。頂
21、板大多為砂質泥 巖,底板為炭質泥巖。屬不穩定型。12、9#煤:全區僅位于西北角的428鉆孔附近不可采,其余厚度多為1.502米, 最大2.88米,以中厚煤層為主,極小面積的薄煤層主要分布于西北角。厚度變化不大, 最厚處位于西部,一般有夾石12層,最多3層,結構復雜。頂板以灰黑色粉砂質泥 巖、粉砂巖為主,局部相變為炭質泥巖、泥巖等。底板為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有時相 變為細砂巖。屬穩定型煤層。13、10#煤:煤厚0.101.40米,平均厚0.59米。僅在西部有近9平方公里的可采 區,其范圍大致在T40號鉆孔以北,T17號鉆孔以西,其余大多為尖滅區,僅在毗鄰可 采區處分布有小面積不可采區,其中有數個
22、孤立可采點。可采區基本為薄煤層,厚度多 小于1米,最大1.40米,常有夾石12層。頂板以砂質泥巖為主,其次為細砂巖、粉砂 巖,底板多為砂質泥巖。屬不穩定型煤層。1.3.2變化規律1、本井田煤層灰分以7#煤最低,1#煤最高。灰分含量的規律大致有兩點:(1)厚度 不大并且變化較大的不穩定煤層灰分高;厚度變化很小的穩定煤層灰分低;(2)厚度較 大的煤層灰分中等。2、本區煤層硫分一般是陸相的山西組低于海陸交互相的太原組,前者多以低硫為 主,后者多以中、低硫為主,高硫比例增大。1.3.3煤質本區煤層埋藏較深,主要有變質程度較高的肥煤、焦煤、瘦及貧煤,其中焦煤為主, 瘦煤次之,肥煤、貧煤極少。井田內焦煤儲
23、量占總儲量的61.1 %。瘦煤占26.7%,肥 煤占11.1%,貧煤極少且只分布在9#煤層。煤質特征1、2#煤層:有肥煤、焦煤、瘦煤三種牌號,以焦煤為主,瘦煤次之,肥煤最少。原 煤灰分7.6 8-34.38%,以中灰為主,低友及高灰都較少,洗煤多低于10%。原煤硫分 多低于1%,最高2.40%,以低硫占絕對優勢。洗煤硫分多低于0.5%。磷含量一般小 于0.01%。顯微煤巖類型以亮煤為主。顯微煤巖組份以凝膠化組份為主,絲炭化一般在2325% 之間。2、8#煤:有肥、焦、瘦三種牌號,以焦煤為主,約占60%,肥煤極少,約占2%。原 煤灰分6.4338.54%,以中灰為主,洗煤灰分大多數在8%左右,最
24、大為23.16%。原 煤硫分最大6.81%,以中硫為主。原煤含磷一般0.002%左右,最大0.0347%。煤巖類 型以暗亮煤為主。煤巖組份以凝膠化組份為主,絲炭化組份多在1825%間。礦物含量 中等,一般1115%,成分以粘土類為主,黃鐵礦次之。1.3.4瓦斯、煤塵及煤的自燃性煤管局晉煤基字(1984)第1070號文瓦斯涌出量為12m3/t,屬高瓦斯礦井。根據實 際揭露煤層情況,瓦斯等級鑒定全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83.10 m3/min,相對瓦斯涌 出量為 23.31m3/t。煤炭科學研究院重慶分院對屯蘭礦2#煤層12209軌道巷(大塊)和8#煤28101工作面 (大塊)煤樣進行煤塵爆炸性實
25、驗,結果為煤塵具有爆炸性,2#煤塵爆炸指數為19.38%, 8#煤塵爆炸指數為24.78%。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綜合測試中心對屯蘭2#煤層和8#煤層煤樣進行煤塵爆炸性和自燃 傾向性鑒定,結果為煤塵具有爆炸性,煤層自燃傾向性屬I類,屬容易自燃發火煤層。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儲量2.1井田境界屯蘭煤礦位于太原地區古交市西南,距古交市城區約6公里,行政區劃屬古交市管 轄。本井田北東以汾河南岸最高洪水位線為界,東以大川河西岸最高洪水位線為界,東 南以王芝茂斷層為界,西與西南以F38斷層與425號、454號、448號、446號、T38號、 451號鉆孔連線為界,北西以風坪嶺斷層北東段為界,南北長約 4.08km,
26、東西寬約 5.26km,面積20.24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2004年11月4日頒發給屯蘭 礦的采礦許可證(副本)證號1000000420045,礦界由以下17個拐點坐標圈定。2.2井田的工業儲量2.2.1井田的工業儲量在本設計中,只對2#、8#煤層進行儲量計算,參加儲量計算的均為可采煤層。依據勘探鉆孔資料,將礦體分劃分為A、B、C三個塊段,在各塊段內,用算術平均 法求得每個塊段的平均煤層厚度,然后求得各塊段儲量。地質斷塊法計算見公式2-1。Q = S M y(2-1)式中Q工業儲量,Mt;Si 一塊段水平投影面積,m2;M i 塊段內鉆孔見煤厚度的均值,m;Y .一塊段內煤的容重,
27、t/m3o經計算,各塊段儲量以及井田總儲量見表2.2.1。表2.2.1各塊段及井田工業儲量煤層項目ABC合計/萬t2#煤厚/m2.93.33.4儲量/萬t1380.41795.24277.27452.88#煤厚/m3.23.23.2儲量/萬t1489.61702.43936.87128.8總計/萬t14581.62.3保護煤柱損失量及可采儲量計算2.3.1保護煤柱損失量保護煤柱損失量包括:井田邊界煤柱損失、斷層煤柱損失、河流煤柱損失、井筒保 護煤柱損失和地面建筑物、構筑物等永久保護煤柱損失。因為本設計采用河流下采煤, 并把井筒布置在工業廣場內及井田境界保護煤柱范圍內,因此根據本井田的實際情況以 及本設計的方案安排,本井田只進行井田邊界煤柱損失、斷層保護煤柱損失、工業廣場 煤柱損失以及大巷保護煤柱損失。(1)(2)井田邊界煤柱損失量本井田邊界長度約為18.15km,根據井田邊界的地質情況,井田邊界留設20m寬煤 柱。則可得:2#煤層井田邊界煤柱損失量:Pj2=l8.15Xl000X20X3.3X 1.36=162.9 (萬t)8#煤層井田邊界煤柱損失量:Pj8=l8.15Xl000X20X3.2Xl.33=154.5 (萬t)井田邊界煤柱總損失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苗木回收合同標準文本
- 出售實木柜臺合同樣本
- 出租包車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雇用項目經理合同標準文本
- ktv設計合同標準文本
- 公寓底價出售合同樣本
- 與美甲店合同樣本
- 住建部勘察設計 合同標準文本
- 健身器材合同標準文本110網
- 倉管聘用合同標準文本
- 振動理論習題答案
- 創新學習方法助力2024年ESG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商務禮儀師實務考題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中考二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GB/T 10810.1-2025眼鏡鏡片第1部分:單焦和多焦
- 精裝工程師轉正述職報告
- 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3課《貓》精美課件
-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虛擬主播對受眾認知影響及發展路徑研究
- 做最勇敢的自己
- 手術部位標識國家標準(2023版)
- 明渠均勻流計算公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