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度你快速掌握_第1頁
初學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度你快速掌握_第2頁
初學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度你快速掌握_第3頁
初學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度你快速掌握_第4頁
初學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度你快速掌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學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度你快速掌握(二)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意:太極拳是“以意行氣”, 練意不練力的內功拳。這就是說太極拳的一招一勢、一舉一 動都是以意來領先的。什么是意?意就是心意,就是意識, 意到哪里,手足就運行到哪里;心里怎么想,四肢百骸就怎 么動。這動是愈輕靈愈好,而決不是憑力氣驅使手足運動。 用意那么輕靈自如,用力那么僵硬遲滯。拳論說:“以心為主, 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意發自大腦。(三)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柔:是輕柔、柔軟。柔并不 是輕而浮飄,軟而無神,而是“極柔軟,然后能極堅剛”的 柔軟。這里所說的堅剛,不是笨拙的力、僵硬的力,而是指 先天發自丹田一一實際是腰脊(發自人身中之大中極之

2、中的 內勁)之力。又說:“先化硬為柔,然后練柔成剛J在日常 生活中我們總要從事一些體力勞動,哪怕是輕微的勞動,在 勞動中用慣了局部的拙力,每當不能勝任時,還要有意識的 使出硬勁,使胳膊、腿非常僵直。因此在初學太極拳時,手 足的一舉一動總不免帶些僵勁滯氣,沒有一點綿軟的味道。 輕靈就更談不上了。這種僵硬之力不除去,體內自然之剛勁 就無從發出。其道理就像封閉的爐火,不能生焰發熱一樣。 所以初學太極拳的人,一定要在柔字上下功夫。假設未經過極 輕靈極柔軟的習練,急于追求“剛柔相濟”、“柔中寓剛”、“綿 里藏針”等高深技術,就必然誤入歧路。所以初學者應該從 極松、極輕、極柔開始,極柔而至剛,萬法而歸一。

3、老子說: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柔的目的就在于使它去 僵,僵去那么剛生,硬去那么剛發。運用柔軟以迎剛,可以化剛 為烏有。這是“有心求柔,無心成剛”的道理。周身柔和了, 也就輕靈圓和了。練習日久,自會趨于“剛柔相濟”的境界。(四)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慢:有兩層意思。.學拳不能性急。一般學拳的人,往往迫切要求很快地 學會、學完全套拳。殊不知快慢不當,反而有弊無利。俗語 說:“欲速那么不達”,“慢功出細活”。初學時,要樹立一個慢 慢學的思想。這就是說,學拳必須循序漸進,老老實實一步 一個腳印,一招一勢地學。一招熟練后,再學下一勢,決不 可粗枝大葉、不求甚解地學。慢慢學才能對手足的運行法那么、

4、架子定式及其運用的原理了解得比擬透徹,對上下承接、虛 實轉換等基本要領領會得比擬清楚。看得多,聽得多,領會 也多,練起來進步也快。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吸收、記憶、消 化、鞏固的過程,也是反復實踐、糾正謬誤的過程。這個過 程寧可放長點,學到的姿勢架子也就比擬正確,而且不會出 現“走樣”和遺忘的情況。反之,如果初學時太馬虎,日后 打拳必然要手足錯亂,運行呆滯,對行氣運轉等要領更是茫 然無所知,天長日久,姿勢謬誤,校正起來就困難了。常言 道:“寧磨千遍,不改一著”,學得雖慢實際是快,外表學得 快,實際是慢,這就是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在錘煉時應自始至終順其自然,慢慢運行。動作不宜 太快,也不宜過慢。動作

5、銜接要清楚。過快過慢或時快時慢 都會形成前后銜接不清或上下脫節的現象。而在姿勢趨于正 確、定型,動作運行納入正規以后是可以適當加快的。動作 變快時,各種轉折、銜接的地方都必須做得十分認真,不可 含含糊糊,一帶而過。動作由快變慢時也是一樣,總之必須 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散。(五)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真:就是認真。學拳要“一 絲不茍”、“鍥而不舍”。對一招一勢都要循規蹈矩。對眼、 手、身、步的基本要求,必須毫不含糊。每一個姿勢都力求 自然舒展,合乎規范,這樣久而久之,就不會走形變樣了。(為此,我自己是經常以澄甫先生和微明先生的拳照對照著 練的。)有人問我:“你打拳的姿勢是不是一定正確呢? 我說: “

6、所謂正確不正確,要看用什么標準來衡量。我學的、教的 是楊式太極拳,我自信按楊澄甫、陳微明兩位先生的拳式, 是不敢稍有大意的,是循規蹈矩的。”在個別地方,例如“彎 弓射虎”這個動作中,我是把長拳(又稱藏拳)中的一些動 作揉和進去,其目的是增加這個動作的對稱性,可更舒展順 暢。(六)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正:就是端正,立身中正的 意思。身法正者,身樁端正,無所偏倚。頭要“頂勁”,好 像頭上有繩子懸著,做到懸頭豎頸,松腰沉肩。腰脊無凹凸 彎曲之形,身軀不俯不仰,不歪不斜,手足肘膝肩胯,上下 互相對應,身體就自然形成上下一條垂線。身正那么上下通達, 氣血運轉就暢通無阻。這不僅有利于氣沉丹田,而且有利于 腰

7、脊旋轉,使立身穩健,不失重心,做到既“無過”也無“不 及”的不偏不倚之神態。微明老師教拳時常說:“為人之道,必須中正,有了中 正,安舒也來了。”他還常用老子的話來講解拳理:“上善假設 水,居善地,心善淵,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尤字作過失解)。”微明先生把這番道理用到拳術上來,他 說:“居善地者,得機失勢;心善淵者,斂氣斂神;事善能 者,隨轉隨接;動善時者,不先不后;太極之無敵,唯不爭 耳J(七)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連:連續的意思。練拳時運 行自始至終如抽絲,綿綿不斷如圓環,處處無折斷。動是外 形表現出來的,手足的運行轉換也是如此,特別是前后轉動, 不僅要有承上啟下之意,而且要有連貫

8、無隙之形。著著勢勢 自然緊密結合,形成有機的整體。所謂“一氣呵成”、“勁斷 意不斷”、“意斷神可接”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A)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勻:就是均勻、勻稱。練拳 時動作不能忽快忽慢,必須勻和而穩健。呼吸更宜勻和自然。 運行的忽快忽慢,自會引起氣血運轉得忽弛忽張,從而破壞 了勻和平衡,以至出現呼吸急促、動作散亂、不協調等背離 楊式太極拳要求的現象,這身體都是有害無益的,特別是對 康復者更為不利。(九)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圓:圓就是圓圈、圓體。前 人都用太極圖的原理來解釋太極拳的原理。太極乃無極而 生,太極亦圓,但是有陰陽之別、動靜之機。所以太極拳的 運動就離不開一個“圓”字。從它的外形上

9、看,四肢的上下 左右前后運動,從不直來直往,而是做圓環或者弧線運動。 拳論說:“至于手足運動不外一圓”,圓弧運動那么柔和自如, 彈性自生。腰脊旋轉,催動四肢千變萬化;四肢變化帶動腰 脊旋轉,那就自然形成氣血協調,神志舒暢。太極之圓其外 無邊,其內無點。內外雖然有別,但不是*或孤立的,而是 相輔相成的有機統一體。由外向內,以內催外,內外一致, 緊密配合,兩者的關系如此,不可顧此失彼。太極拳的一舉 一動始終不離一個圓字。(十)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松:就是放松、松凈。“松” 不是單指放松某一局部、放松某一關節,而是指周身肌膚骨 節處處松開。前面已說過,練太極拳是以“意”為引導的。 所以練拳時要有放松的

10、意識。用意識來引導全身的肌肉和關 節,四肢百骸由僵變柔,運轉也就輕靈圓和,勁力發放時自 然無堅不摧。所謂松沉不同于松垮,不同于散亂,而要松而 不懈,松而不散。懈那么飄浮,散那么無根。松沉那么輕靈穩固而 有勁。身軀形成上虛下實、胸寬腹實狀態。(十一)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隨:就是跟隨、相隨的意 思。也就是上引下隨,下引上隨,左右協調,周身一體,互 相貫通。練拳時切不可左引右停,上動下滯,各不牽連。四 肢百骸必須做到:“一動無有不動”和“一靜百靜”。形成習 慣后,就不至于產生顧此失彼,瞻前不顧后的現象了。眼神 和動作的關系是“眼神領先,各個關連”;腳步和身軀的關 系是“步隨身換”、“身隨步移二拳論說:

11、“上假設動,那么下自 隨之;下假設動,那么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 上下和之”,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十二)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謙:就是謙虛、虛心。在 練拳時,要虛心學習,不要淺嘗輒止。因為學習任何一門知 識,都是沒有止境的,學拳也不例外。拳術的一招一勢,機 智靈活,千變萬化。入門后,雖然有所理解,而其深奧之處, 還有待于長期反復實踐,才能逐步理解。另外,應有自知之 明,常以“滿招損,謙受益”為座右銘,經常鞭策和激勵自 己。(十三)太極十三字真言秘訣恒:就是堅持,從不停頓。 我們不管做什么,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頑強不懈的學習 態度,并能反復不斷的實踐,那么再大的困難都是能夠克服 的,學拳也是如此。但多數人初學時表示態度誠懇,決心大, 一旦學會了初步的架子,便以為已經全部學會了,學習的勁 頭也就松下來了。其實,這才像一個剛剛學會站立的嬰兒邁 出了第一步,離真正的功夫還相差甚遠。再過些時候又覺得 練不練都無所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任其自流,結果把 已學會的也忘得一干二凈,前功盡棄,半途而廢。像這樣的 例子是屢見不鮮的。所以我們應該每天堅持鍛煉,決不可間 斷。初學時,可能由于改變腰腿習慣,會有站立不穩等感覺, 但學了一段時間,就會覺得滿身輕松,吃得香,睡得穩,便 得暢。身心愉快,體力增強,患慢性病者病情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