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急救》PPT課件(PPT 30頁)_第1頁
《現場急救》PPT課件(PPT 30頁)_第2頁
《現場急救》PPT課件(PPT 30頁)_第3頁
《現場急救》PPT課件(PPT 30頁)_第4頁
《現場急救》PPT課件(PPT 3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場急救第1頁,共30頁。成人心肺復蘇術第2頁,共30頁。CPR最初處置ABCA(assessment airway)判斷是否心搏呼吸驟停和暢通呼吸道:1、判斷患者有無意識2、呼救3、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4、暢通呼吸道5、判斷呼吸第3頁,共30頁?;颊咝牟粑蝗煌V箷r的表現:1、意識突然喪失,患者昏倒于各種場合2、面色蒼白或轉為紫紺3、瞳孔散大4、頸動脈搏動消失,心音消失5、部分患者可有短暫而緩慢或抽氣樣呼 吸或的短暫抽搐,伴頭眼偏斜,隨即 全身肌肉松弛。第4頁,共30頁。判斷患者有無意識1、輕輕搖動患者肩部,高聲喊叫:“喂!你怎么啦?”2、如認識,可直接呼喊其姓名3、若無反應,立即用手指甲掐

2、壓人中穴、合谷穴第5頁,共30頁。呼救 一旦初步確定患者為心搏呼吸驟停,應立即招呼周圍的人前來協助搶救第6頁,共30頁。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 進行CPR時,正確的搶救體位是仰臥位?;颊哳^、頸、軀干無扭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 如患者摔倒時面部向下,應在呼救同時小心轉動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個整體轉動。尤其要注意保護頸部,另一手扶著肩部,使患者平穩地轉動至仰臥位。躺在平整而堅實的地面床板上。第7頁,共30頁。暢通呼吸道 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頦骨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頦(頜)。 注意:手指不要壓迫患者頸前部、頦下軟組織,以防壓迫氣道。不要使頸部過度伸展。疑有頸椎損傷者

3、,CPR時不能使 頭部后仰,以免進一步加重頸椎損傷。第8頁,共30頁。判斷呼吸 在暢通呼吸道之后,可以明確判斷呼吸是否存在。 維持開放氣道位置,用耳貼近患者口鼻,頭部側向患者胸部。眼睛觀察患者胸部有無起伏;面部感覺患者呼吸道有無氣體排出;耳聽患者呼吸道有無氣流通過的聲音。 第9頁,共30頁。B(breathing)人工呼吸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暢通呼吸道、判斷患者無呼吸后,即應作口對口人工呼吸。1、在保持呼吸道暢通和患者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2、用按于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閉患者的鼻孔。3、搶救開始后首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萎陷的肺臟,并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第10頁,共30頁。4、搶救者深吸一口

4、氣后,張開口貼緊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用力向患者口內吹氣(吹氣要求快而深),直到患者胸部上抬。6、一次吹氣完畢后,應即與患者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眼視患者胸部,有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同,以便患者從鼻孔呼氣,此時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氣流從口鼻排出。7、每次吹入氣量為800一1200毫升。第11頁,共30頁。C(circulation)人工循環 建立人工循環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并使人工呼吸后帶有新鮮空氣的血液從肺部血管流向心臟,再流經動脈,供給全身主要臟器,以維持重要臟器的功能。第12頁,共30頁。判斷患者有無脈搏1、在開放氣道的

5、位置下進行(首先兩次人工呼吸后)。2、一手置于患者前額,使頭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搶救者一側觸摸頸動脈。3、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觸及氣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觸及喉結,然后向旁滑移23厘米,在氣管旁軟組織深處輕輕觸摸頸動脈搏動。第13頁,共30頁。閉式按壓術(一) 人工建立循環有方法兩種:閉式按壓及開式按壓;在現場急救中,主要應用前一種方法。 1、按壓胸骨中下1/3交界處。 2、患者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 第14頁,共30頁。閉式按壓術(二)3、快速測定按壓部位:A、首先以食指、中指沿患者肋弓處向中間滑移。B、在兩 側肋弓交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 。C、然后將食指及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食指上方的

6、胸骨正中部即為按壓區;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緊貼食指上方,放在按壓區。D、再將定位的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脫離胸壁,可采用兩手手指交叉抬起法。第15頁,共30頁。閉式按壓術(三)4、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利用髖關節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5、按壓頻率100次/分。6、按壓深度成人患者45厘米。7、按壓與人工呼吸之比為15:2。8、按壓時應隨時注意有無肋骨或胸骨骨折。9、判斷按壓是否有效,如有兩名搶救者,則一人按壓有效時,另一人應能觸及患者頸動脈或股動脈脈搏。第16頁,共30頁。閉式按壓常見的錯誤(一)1、按壓時除掌根部貼在胸骨外,手

7、指也壓在胸壁上,這容易引起肋骨或肋骨軟骨交界處骨折。2、按壓部位不正確。3、搶救者按壓時肘部彎曲。4、沖擊式按壓、猛壓,其效果差,且易導致骨折。第17頁,共30頁。閉式按壓常見的錯誤(二)5、放松時抬手離開胸骨定位點,造成下次按壓部位錯誤,引起骨折。6、放松時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壓力,使血液難以回到心臟。7、按壓速度不自主地加快或減慢,影響了按壓效果。8、兩手掌不是重疊放置,而呈交叉放置。第18頁,共30頁。心肺復蘇術的胸泵機制 胸外按壓時胸內壓增高,主動脈、左心室、大靜脈及食管所受壓力基本相同,主動脈收縮壓明顯升高,血液向胸腔外動脈流去。 在胸腔入口處的大靜脈被壓陷,頸靜脈瓣阻止血

8、液返流,動脈對抗血管萎陷的抗力大于靜脈,因而動脈管腔有胸外按壓時保持開放。 第19頁,共30頁。心肺復蘇術的心泵機制 胸外按壓施加的壓力,將心臟向壓于堅硬的脊柱上,使心內血液被排出,流向動脈。按壓松弛時,心臟恢復原狀,靜脈血被動吸回心臟。 在胸外按壓時,二尖瓣和三尖瓣閉合,主動脈瓣開放。放松時則二尖瓣和三尖瓣開放,主動脈瓣閉合。第20頁,共30頁。除顫(defibrillator) 早期除顫在心搏呼吸驟患者的復蘇中占有重要地位。現已將現場CPRR的步驟由A、B、C擴展為A、B、C、D。必須早期除顫。第21頁,共30頁。藥物治療徑路:1、靜脈內給藥:初期復蘇期間一般多用上腔靜脈系統至靜脈內給藥。

9、2、經氣管支氣管樹給藥。3、骨髓內輸注:最適用于1歲以內的嬰兒,可經脛骨粗隆下內1厘米穿刺骨髓內注入,藥物很快到達心臟。4、心內注射。第22頁,共30頁。 藥物1、受體興奮藥:是心臟復跳的關鍵性機制 目前建議的劑量仍為是腎上腺素1毫克靜脈 內推注,每35分鐘一次。兒童用量宜為腎上腺素0.02毫克/公斤,每35分鐘一次。2、其它藥物:常用有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碳酸氫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異丙腎上腺素、血管加壓素等。第23頁,共30頁。嬰兒和兒童心肺復蘇術(一) 在心肺復蘇中,1歲以內的小兒稱為嬰兒,18歲為兒童。其心肺復蘇處理基本同成年人,但有以下幾點特殊之處。1、判斷意識 嬰兒對言語如

10、不能反應,可以用手拍擊其足跟,或捏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則為有意識。第24頁,共30頁。嬰兒和兒童心肺復蘇術(二)2、人工呼吸 嬰兒韌帶、肌肉松弛,故頭不可過度后仰,以免氣管受壓,影響氣道受壓,影響氣道暢,可用一手舉頦,以保持氣道平直。 因嬰兒口鼻開口均較小,位置又很靠近,搶救者可用口貼緊嬰兒口與鼻的開口處,施行口對口鼻呼吸。第25頁,共30頁。嬰兒和兒童心肺復蘇術(三)3、檢查肱動脈 嬰兒因頸部肥胖,頸動脈不易觸及,可檢查肱動脈。第26頁,共30頁。嬰兒和兒童心肺復蘇術(四)4、閉式按壓部位及方法 嬰兒按壓部位是兩 乳頭連線與胸骨正中線交界點下一橫指處。 患嬰應仰臥在堅硬的平面上。用23個手指輕輕下壓2厘米左右。 可用手支撐嬰兒的背部,此法有效地抬起嬰兒的兩肩,使頭部輕度后仰,保持氣道通暢的位置。第27頁,共30頁。嬰兒和兒童心肺復蘇術(五)5、閉式按壓頻率與人工呼吸比例 嬰兒胸外按壓頻率應大于100次/分。 閉式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5:1。第28頁,共30頁。新生兒胸外按壓 對新生兒可用雙手環抱新生兒的胸廓,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