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18.《狼》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18.《狼》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18.《狼》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18.《狼》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18.《狼》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狼教案1一、學習目標1、掌握生字詞:綴、窘、瞑、隧、洞、其、之、苫蔽2、反復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匯3、在誦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4、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能取得勝利。二、重點與難點:(一)、重點:1、誦讀:這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成誦,能加深理解,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2、理解故事寓意。(二)、難點:理解名詞活用。初一學生點到即可,不必煩瑣講解。三、教學對象分析:1、初一學生學習文言文,處于打基礎的階段,更要重視熟讀成誦。2、疏通文義,主要讓學生借助注釋自行領悟,教師可做必要

2、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四、教法:1、反復指導、引導學生朗讀2、評價性閱讀:以學生的實踐性學習活動為主,教師適當引導,教師著力進行的是要考慮怎樣引導學生評價,從而有步驟、有層次的完成教學任務,進而提高學生能力。3、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讀課文為主,中上游學生達到誦讀程度;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以評價性閱讀為主。五、教學媒體設計: 根據本課特點,學生實際,采用計算機,用多媒體展現狼與屠夫的場景,整體感受,形象直觀,有趣,從而突出狼的本性,屠戶的勇敢。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 請同學將自己準備的“奇異”的故事(事先布置學生課前準備的),講

3、給大家聽,然后教師講狼的故事,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二、檢查預習三、初讀課文,完成兩項自學內容:1、作者、作品及課文出處的識記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博人,著有短篇小說聊齋志異。本文選自聊齋志異第二則。2、借助課文注釋,梳理文句,讀懂課文,把握大意。四、疏通文意并理解內容。(一)指導學生借助注釋梳理文句,并且質疑。(二)教師答疑并點撥:1、“綴”這里引申為緊跟。2、“投以骨”,把骨頭仍給他。(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又如“報之以笑”(拿笑來回答別人)。3、“骨已盡矣”,也可說成“骨盡矣”。4、“顧”回頭看,文中指往旁邊看。5、“苦蔽”由兩個近義詞組成的雙音詞,遮蓋的意思。

4、6、“奔倚”表示兩個動作:跑過去,把背靠著。7、“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這里是引申義。8、“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勢如犬。如:狼吞虎咽,就是這種用法。9、“隧入”從隧道入,如:空運,就是這種用法。10、“意暇甚”“意將隧入”中的兩個“意”字,含義不同,讓學生作比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內心盤算)11、“蓋以誘敵”原來是想麻痹對方。(三)講解詞性活用。洞:名詞用作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隧:名詞用作狀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詞用作狀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于前。(四)講解通假字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五)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學生和老師共同解決。(六)指導學生

5、朗讀并熟讀成誦1、注意朗讀節奏:(1)讀出輕重。(2)讀出快慢。(3)讀出抑揚。即讀出情景,讀出語氣。2、朗讀:自由朗讀分組朗讀指明朗讀師生評價3、誦讀:、教師指導學生誦讀方法:分層誦讀法。所謂“分層誦讀法”就是用語音停頓來表現段中句子所表達的一層層的意思,從而清晰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脈絡,進而達到流暢地背誦。狼的特點之一就是寫狼,寫人,相互交織,構成段內層次。(指導學生找出段內層次,畫出停頓的地方。)、教師示范:、學生誦讀、教師巡視指導:五、布置作業1、誦讀全文2、翻譯并復述課文 第二課時一、復習并導入新課1、檢查誦讀情況,并及時糾正2、復述故事3、大家考慮本文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并用一句話概

6、括:敘述了屠夫與狼搏斗的故事二、指導學生從屠戶的角度對課文進行評價性的閱讀,讀一段,評價一段。 教師示范:第一段,寫屠戶遇狼,點明時間、地點,矛盾的雙方,這是故事的開端。 學生討論,對二、三、四段進行評價,教師明確: 第二段,寫屠戶懼狼,表現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兇惡貪婪,是故事的發展。 第三段,寫屠戶御狼,表現屠戶的果斷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這是故事的進一步發展。 第四段,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與結局。三、故事情節本文整體上可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敘事(第一、二、三、四段)故事;第二部分議論(最后一段)點明主旨。四、討論探究1、找出文中刻畫狼的本性的詞語:貪婪兇惡:狡詐陰險:2、找出文中刻畫屠戶形象的語句并概述其特點:心理描寫:動作描寫:3、作者對這件事有什么議論?4、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示?五、附板書 狼遇懼御殺屠戶六、練習設計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問題。 狼(其三) 蒲松齡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張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1、解釋下面加橫線的字。 令不可去( ) 不盈寸( ) 方縛以帶( ) 遂負之以歸( )2、用原文語句回答:屠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