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課件_第1頁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課件_第2頁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課件_第3頁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課件_第4頁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王麗教授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表面感染真菌皮膚癬真菌第一節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淺部真菌

部位: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組織

(表皮角質層、毛發、甲板)分類:皮膚癬菌角層癬菌感染源:接觸患者或患畜接觸染菌物體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皮膚癬菌疾病:皮膚癬(tinea),手足癬最多見三個屬:表皮癬菌屬(pidermophyton)毛癬菌屬(Trichophyton)小孢子癬菌屬(Microsporum)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表皮癬菌屬(Epidermophyton)致病菌種:絮狀表皮癬菌(E.floccosum)侵犯部位:侵犯表皮、甲板,不侵犯毛發疾病:體癬、足癬、手癬、股癬和甲癬形態學特征:大分生孢子:側生或頂生,棍棒狀,壁薄小分生孢子:無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絮狀表皮癬菌大分生孢子形態(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絮狀表皮癬菌引起的感染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毛癬菌屬(Trichophyton)致病菌種:紅色毛癬菌(T.rubrum)石膏樣毛癬菌(T.gypseum) 【異名:須毛癬菌(T.mentagrophytes)】斷發毛癬菌(T.tonsurans)侵犯部位:侵犯表皮、甲板,毛發疾病:體癬、足癬、手癬、股癬、甲癬、發癬形態學特征:大分生孢子:細長、薄壁、棒狀、兩端鈍圓小分生孢子:側生、散在,呈葡萄狀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紅色毛癬菌菌落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紅色毛癬菌分生孢子(400×)

石膏樣毛癬菌分生孢子(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紅色毛癬菌引起的感染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小孢子菌(Microsporum)致病菌種:鐵銹色小孢子菌(M.ferrugineum)犬小孢子菌(M.

canis)石膏樣小孢子菌(M.

gypseum)侵犯部位:毛發,皮膚疾病:頭癬、體癬形態學特征:大分生孢子:厚壁,梭形 小分生孢子:卵圓形,側枝末端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犬小孢子菌菌落犬小孢子菌大分生孢子(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分生孢子(400×)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皮膚癬菌的種類、侵犯部位及傳染來源真菌種類種數感染部位傳染源皮膚毛發甲板人動物表皮癬菌屬1+-+絮狀表皮癬菌無小孢子菌屬1++-奧杜安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毛癬菌屬20+++石膏樣毛癬菌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角層癬菌

腐生于表皮角質淺表或毛干表面病原性菌:

秕糠狀鱗斑癬菌(Malasseziafurfur)

疾病:花斑癬(黃褐色)培養特性:嗜脂性(需加入橄欖油等)

何德毛結節菌(Pieriahortai)

毛干上硬的黑色結節(砂粒狀)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第二節皮下感染真菌地方性流行真菌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皮下感染真菌種類:著色真菌孢子絲菌侵入途徑:外傷感染部位:局部,也可擴散至周圍組織擴散:著色真菌:血行或淋巴管孢子絲菌:淋巴管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腐生性、雙相型培養: 沙保弱培養基(25℃):灰褐色皺膜狀菌落含胱氨酸血平板(37℃):芽生方式形成酵母型菌落形態特征:分隔菌絲,成群梨形小分生孢子感染途徑:創傷皮膚接觸染菌土壤或植物經口或呼吸道侵入疾病:孢子絲菌性下疳(sporotrichoticchancre)申克孢子絲菌(Sporothrixschenckii)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申克孢子絲菌小分生孢子(400×)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著色真菌

分布:土壤、植物中代表菌:裴氏豐薩卡菌(Fonsecaeapedrosoi)卡氏分枝孢菌(Cladosporiumcarrionii)疣狀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甄氏外瓶霉(Exophialajeanselmei)侵入途徑:外傷感染多發部位:顏面、下肢、臀部等暴露部位疾病:著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深部組織——慢性感染中樞神經系統——腦內感染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組織中:厚壁、圓形細胞形態特性:生長速度:緩慢菌落:暗棕色

菌絲:棕色,有隔分生孢子:棕色,圓形或橢圓形側生或頂生樹枝形、劍頂形、花瓶形等多態性,鑒定困難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疣狀瓶霉、卡氏枝孢霉及鏈格孢霉的分生孢子(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地方性流行真菌1.莢膜組織胞漿菌(Histoplasmacapsulatum)

鏡檢:酵母型細胞,有不著色莢膜樣物質培養:特殊的圓形大分生孢子,厚壁,四周有棘突,排列如齒輪,有診斷價值。2.厭酷球孢子菌(Coccidioidesimmites)

鏡檢可見有較大的厚壁球孢子,內含許多內生孢子。3.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dermatitides)

巴西副球孢子菌(Paracoccidiodesbrasiliensis):酵母型,前者每個細胞僅出1個芽,后者細胞上可有多個芽。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4.馬內菲青霉(Penicilliummarneffei)

東南亞部分地區最常見感染:廣泛性、播散性,多見于AIDS病人形態特征:菌落:淡黃白絨毛狀,后棕紅色,有皺

褶,可產生玫瑰紅色色素。 菌絲相:帚狀枝分散,雙輪生,稍不對稱,瓶梗頂端變窄,分生孢子球形,鏈狀排列。酵母相:圓形或長方形關節孢子。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馬內菲青霉帚狀枝(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第三節

條件致病性真菌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真菌:侵犯表皮及其附屬器以外的組織和器官病原性真菌或條件致病性真菌發病率增加:

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物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療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白假絲酵母菌(Candidaalbicans)

假絲酵母菌屬中10個種有致病性。白假絲酵母菌是本屬最常見的致病菌,皮膚、黏膜及內臟的白假絲酵母菌病(candidiasis)。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生物學性狀特征

1.形態:菌體圓形或卵圓形

2.方式繁殖:芽生

3.組織內:芽生孢子及假菌絲培養時:厚膜孢子(本菌特征之一)

4.菌落:類酵母型菌落

5.營養要求:不高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白假絲酵母菌菌落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白假絲酵母菌的假菌絲和厚膜孢子(1000×)白假絲酵母菌的孢子(10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致病性條件致病菌,正常存在于口腔、上呼吸道、腸道與陰道黏膜,菌群失調或抵抗力降低時可患白假絲酵母菌病。所致疾病:

1.皮膚、黏膜感染

2.內臟感染

3.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口腔白假絲酵母菌(1000×)

外陰白假絲酵母菌(10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腎臟白假絲酵母菌感染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微生物學檢查法

1.直接鏡檢圓形或卵形芽生孢子、假菌絲

2.分離培養沙保弱培養基:乳白色酵母樣型菌落鏡下:假菌絲、成群的卵圓芽生孢子

3.鑒別和鑒定芽管形成試驗

厚膜孢子形成試驗

動物試驗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四種病原性假絲酵母菌的鑒別要點

菌種芽管形成實驗厚膜孢子形成試驗沙保弱肉湯培養基菌膜形成糖發酵試驗葡萄糖麥芽糖蔗糖乳糖白假絲酵母菌(C.albicans)++-+++-熱帶假絲酵母菌(C.tropicalis)-±++++-近平滑假絲酵母菌(C.parapsilokis)---+++-克柔假絲酵母菌(C.krusei)--++---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分布:鴿糞;人類體表、口腔、糞便形態特征:圓形的酵母樣細胞外周有一層肥厚的膠質樣莢膜繁殖方式:芽生,無假菌絲菌落:酵母型菌落莢膜多糖:A、B、C、D四個血清型臨床分離株:A、D型新生隱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致病性

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

感染:外源性(多數)內源性(少數)致病物質:莢膜多糖感染途徑:呼吸道所致疾病:肺部感染播散感染:最易侵犯CNS,預后不良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微生物學檢查法

1.直接鏡檢墨汁涂片見圓形菌體、透明的肥厚莢膜

2.分離培養培養:沙保弱培養基菌落:酵母型菌落,蠟樣光澤,乳白、奶油色,后桔黃色鏡檢:圓形或卵圓形菌體,無假菌絲

3.其他檢查法 尿素酶試驗、膠乳凝集試驗、熒光抗體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新生隱球菌菌落新生隱球菌形態(10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曲霉屬(Aspergillus)

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屬于條件致病菌主要條件致病菌:

煙曲霉(A.fumigatus):最常見黃曲霉(A.flavus)黑曲霉(A.niger)土曲霉(A.terreus)構巢曲霉(A.nidulans)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生物學特征

菌絲:有隔,多細胞性,有分枝;足細胞(接觸培養基的部分,厚壁而膨大)分生孢子梗:從足細胞直立生長頂囊:孢子梗頂端膨大,半球形或橢圓形小梗:頂囊上,輻射狀,一層或二層桿狀分生孢子:小梗頂端,成串,球形,不同顏色分生孢子頭:菊花樣的頭狀結構菌落:絨毛狀或絮狀,菌種不同顏色不同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五種致病性曲霉的比較

菌名菌落頂囊小梗孢子煙曲霉綠色或深綠色燒瓶狀單層,頂囊上半部球形,有小棘,綠色,成鏈排列黃曲霉黃色球形或近球形雙層,第一層長,布滿頂囊表面,放射狀球形或梨形,有小棘,成鏈排列黑曲霉黑色球形或近球形雙層,第一層長,布滿頂囊表面,放射狀球形,黑褐色,有小棘,成鏈排列土曲霉淡褐色或褐色半球形雙層,第一層短,頂囊的2/3,放射狀球形,小,表面平滑,成鏈排列構巢曲霉綠色或暗綠色半球形雙層,第一層略長,頂囊的上半,放射狀球形,綠色,成鏈排列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煙曲霉菌落

煙曲霉形態(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黃曲霉菌落黃曲霉形態(400×)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黑曲霉菌落

黑曲霉形態(400×)

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土曲霉菌落

土曲霉形態(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構巢曲霉菌落

構巢曲霉形態(400×)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致病性感染類型:直接感染超敏反應毒素中毒所致疾病:肺曲霉菌病

全身性曲霉菌病

中毒與致癌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煙曲霉感染組織病理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接合菌亞門;廣泛存在;條件致病菌,引起毛霉病(mucormycosis)

培養特征:生長迅速鏡下特征:菌絲:無隔,粗大,直角分枝孢子囊:球形,孢子囊梗頂生,內有大量孢子囊孢子毛霉屬(Mucor)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毛霉孢子囊及孢子囊孢子(400×)

毛霉菌落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致病性引起腦膜炎,發病急,進展快,診斷困難。微生物學檢查鏡檢:寬大、不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