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第五章質量互變規律與否定之否定規律本章目錄一、質量互變規律與適度原則1、質 量 度2、量變與質變3、適度原則(1)適度原則(2)中庸精神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與揚棄原則1、肯定方面2、否定方面3、否定之否定4、揚棄原則教學目標和要求了解質、量、度的內涵,掌握質量互變規律,把握適度原則和中庸精神的內在聯系;正確理解和把握否定之否定規律,掌握揚棄原則。適度原則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教學目的教學難點教學重點中庸精神和揚棄原則 思考與要點一、一個人的習慣是如何養成的?一個人的發展是怎么進行的?二、要深入了解事物,我們需要定量分析還是定性分析?三、馬克思主義關于否定之否定的理論遭到了一部分人
2、的反駁?你如何看待這種理論和對它的反駁理論?一、質量互變規律與適度原則(一) 質、量、度三個概念、兩種變化、一個矛盾(在矛盾中理解質量變化)案例:三人成虎量變一人說質變不信二人說半信半疑三人說全信引起1、質質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這種規定性決定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別的事物,它把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質與事物的關系直接同一第一,質是特定事物的質第二,事物是具有特定質的事物事物皆有質,凡質皆屬物“質是與存在同一的直接規定性某物之所以是某物乃由于其質,如果失掉其質,便會停止其為某物。”把握事物的質的意義 第一,在認識論上,把握事物的質在認識論上講是認識的起點、前提、基點。第二, 在現
3、實意義上,把握了事物的質,就可以把一事物和它事物區別開來。2、量第一,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及構成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關系表示的規定性。量與事物的關系 第一,密不可分:凡事物都有量,沒量的東西不可想象,充其量是虛無。第二,但不直接同一:量的活動有范圍、有幅度,沒有固定死。事物皆有量,凡量皆屬物。把握事物量的意義 如果把握事物的質是認識事物的起點、基礎的話,把握事物的量是對事物認識的深化、精確化。討論: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說明你與他人相比較的質3、度度是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圍。度的兩端叫關節點或臨界點。對度的理解度是質和量的辯證統一 度是關節點以內的
4、量度是有質的限量 認識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把握了事物的度,也就等于把握事物的適度原則。第二,把握了事物的度,可以防止兩種傾向:過或者不及不懂得注意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案例:猴子種葡萄案例討論:猴子犯了什么錯誤?給我們什么啟示?(二)量變與質變1、量變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它表現為穩定、團結、和諧、平衡、均勢、相對禁止等狀態。 事物內部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斗爭、依存力量上的增減量變(矛盾雙方的斗爭還在統一體內進行)量變的形式 一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引起事物的變化二是構成
5、事物的成分在空間關系即排列次序和結構上的變化引起事物的變化。 甲醚分子結構式乙醇分子結構式齊威王田 忌贏田忌與齊王賽馬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案例:兩副對聯引出一場官司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余財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 2、質變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它表現對穩定、團結、和諧、平衡、均勢、相對禁止等的破壞狀態。主次地位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質變(統一 體破裂)由該事物變成他事物主要方面斗爭事物內部矛盾次要方面質變的標志和形式 量變與質變的標志:事物的變化是否突破了度的范圍。 爆發式飛躍 非爆發式飛躍 量變
6、和質變的區別量 變質 變區 別 數量上的變化根本性質的變化在度的范圍內進行超出了度的范圍呈相對靜止狀態處于顯著變動狀態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第一,兩者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前提準備必然結果)第二,兩者相互包含,相互滲透; 第三,兩者相互轉化。勸學(節選) 荀子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質量互變規律 量變和質變是相互依存、相
7、互貫通的,量變引起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事物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交替循環,形成事物質量互變的規律性。質量互變規律體現了事物發展的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標志堅持質量互變規律的原理的意義 第一,在理論上,我們要堅持辯證的發展觀,批判形而上學發展觀。 第二,在實踐上,我們既要重視量的積累,又要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抓住時機,促成事物的質變。 第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求真務實的精神和革命的氣魄結合起來,做一個腳踏實地的革命者、改革家,有理想、有抱負的實干家。激變論庸俗進化論割裂(三)適度原則和中庸之道1、適度原則適度就是認識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使人的
8、行為與事物的度相適合。 凡一切人世間的事物財富、榮譽、權力、甚至快樂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這尺度就會招致沉論和毀滅。 第一宇宙速度 7.9公里/秒圍繞地球運轉,但不能超過 11.2公里/秒否則將掙脫地球的引力束縛7.9公里/秒11.2公里/秒適度原則案例:“愚人吃鹽”和“笨人吃餅”思考:這兩則故事說明了什么哲學道路?2、中庸精神“中庸”作為方法論,核心思想即是“度”,即張弛有度。允執其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 中庸之道滲透于一切工作生活中政治上 ,既不能一味寬松、寬容;也不
9、能過于剛猛,嚴苛;在經濟上要給百姓實惠但不能浪費;要勤于勞作但不能過度壓榨;要允許欲望的滿足但不能鼓勵貪婪;在倫理道德上,遵循中庸的人為君子,行為過激的人是小人。(子張放肆過了頭,子夏拘謹常有所不及);在行為方面,過于質樸而致忽視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只考慮外表的文采以致忽視了質樸,又會顯得虛浮;在態度方面,過于的自我、固執己見和毫無主見、過于依賴都不符合中庸之道;在美學上,可以追求美的享受,但不能沉溺于其中;在情感上,可以有各種憂思悲哀,但而不能傷害身體;育人方面如:“不憤不啟,不徘不發” ;規勸友朋方面:“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評價別人方面:“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討論
10、:從秦朝統一天下看量變與質變的關系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 廣納賢才羊皮換賢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寬仁待人不責敗將濟民養德借糧于晉愛人勝物賜酒吃馬助賢復國重耳登位稱霸西戎西滅戎國(“兼國十二,開地千里” )秦孝公(在位前361年前338年 )變法圖強(商鞅變法)廣納賢才、開疆擴土賈誼:“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始皇(在位前246年前210 )滅六國,大統一定帝制,稱皇帝修長城
11、,固邊防度同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南征北戰,開疆拓土(南征南越,北擊匈奴)二、否定之否定規律與揚棄原則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案例: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一個矛盾體、兩個方面、三個發展階段兩個方面之一:肯定方面肯定因素是維持現成事物存在的因素,是事物自身的同一,即肯定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別的事物,它決定著事物的性質,代表事物內部相對穩定的方面。 由于事物中包含著肯定因素,所以它才能存在(存在的意義)。意義兩個方面之二:否定方面否定因素是促使現成事物滅亡的因素。它是由于其內部的矛盾而引起的事物否定自身
12、,促使自身滅亡,轉化為自身的他物的方面。 由于事物中包含著否定因素,所以它不是永恒不變的,會被新事物所取代。(發展的意義)意義 肯定和否定發展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發展階段支配因素事物的性質肯定階段肯定方面是事物自身否定階段否定方面是事物自身的他物否定之否定階段否定之否定方面是事物自身他物的他物肯定和否定的辯證關系 首先,兩者相互對立、相互排斥;其次、兩者相互依賴、相互滲透;再次、兩者相互轉化。 “今天,不把死亡看作生命的重要因素、不了解生命的否定實質上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的生理學,已經不被認為是科學的了,因此,生命總是和它的必然結果,即始終作為種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聯系起來考慮的。辯證的生命觀無非
13、就是這樣。生就意味著死。” 案例:孩子和臟浴水能一塊潑掉嗎? 辯證的否定 辯證否定是通過事物內在矛盾運動而進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過自身的否定,實現事物的自我運動、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辯證否定的特征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辯證的否定既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辯證的否定既是事物聯系的環節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阿房宮賦杜牧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揚棄即既克服又保留。愛因
14、斯坦相對論對牛頓力學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保留。運動是相對的,時空是絕對的。運動是相對的,時空也是相對的。形而上學的否定觀首先,形而上學不承認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次,形而上學不承認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其次,形而上學把肯定和否定絕對對立起來,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你沒見樹上有蟲嗎?為什么把樹砍了?辯證的否定觀的方法論意義 第一,我們不僅要滿腔熱情地支持新事物,做新事物的促進派,又不能不脫離事物自身發展的實際階段,任意制造不可能實現的否定。第二,科學的分析態度是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第三,對待中國遺產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既反對復古主義,又反對虛無主義。對待國外
15、文化應吸取先進的,拒絕落后的,有選擇的引進,既反對崇洋媚外,又反對盲目排外。否定之否定事物發展的總過程中,經過兩次否定所達到的階段即為否定之否定階段,它是事物自身發展的繼續。 麥粒植株麥粒否定之否定規律 事物內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使事物的發展經過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發展過程,從而使事物呈現出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進運動。事物的發展 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意義否定之否定的特點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出現回歸 形成一個周期。肯定階段否定階段否定之否定階段否定否定討論:如何正確認識“卵雞卵”否定規律思考:從否定之否定規律思考人如何發展 否定之否定規律的
16、客觀性和普遍性 矛盾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決定了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機械運動化學運動生命進化化合吸引排斥化合分解遺傳變異吸引遺傳化合 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在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不斷地為人類社會實踐和科學發展的事實所證實。 社會發展過程:勞動發展過程:認識發展過程: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原始統一體腦分離實踐認識公有制體腦統一實踐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特殊性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內因決定)2、在不同條件下有不同的否定形式;(外因決定)3、否定之否定所揭示的事物的前進性和復雜性的具體情況也有不同的表現。“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經過這樣的否定,它同時就獲得發
17、展,每一種觀念和概念也是如此。”恩格斯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直線論 循環論 割裂盲目樂觀經不住打擊因循守舊不思進取D思考:如何看待如下的爭論楊景發:“否定之否定”不具備躋身辯證唯物論的品質,寧夏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2期;尚東濤:“否定之否定”的辯證唯物論品格難以否定與楊景發先生商榷,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楊景發尚東濤論點1不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論點2封閉的邏輯圓圈,具有神秘性(動力、正題、過程)開放的體系、不神秘論據1具體性質(矛盾狀態外在標志的否定:雞和卵)一般性質(不同矛盾狀態的否定:矛盾潛在矛盾展開矛盾解決)論據2第一次否定離開事物與環境條件的聯系,第二次否定還離開了事物與事物的關系(因為是自我否定)矛盾本身包含了相互聯系的諸因素論據3自然科學中的具體事物(實物)事物是矛盾、是關系、是聯系(二)揚棄原則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揚棄”是即既克服又保留。保留對自身發展有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9-2025年一級建造師之一建民航機場工程實務強化訓練試卷A卷附答案
- 高管如何優化全年工作安排計劃
- 2025中學廚師勞動合同
- 出售造型工具合同范例
- 美術課堂管理與紀律培養策略計劃
- 江蘇eps構件施工方案
- 出售大型設備合同標準文本
- 大型充電樁電路施工方案
- 農業產品銷售代理合同樣本
- 養生店加盟合同樣本
- 壓力與情緒管理(最全免費版)課件
- 詳解2021年《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ppt
- 游泳池經營方案
- 渠道醫美合伙人招募計劃
- 空調機房吸音墻頂面綜合施工專題方案
- 紅樓夢專題元妃省親39課件
- 輔導員工作手冊
- 半導體物理課件:第二章半導體中雜質和缺陷能級
-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演練方案(附總結)
- ISO測量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資料
- 電子測量技術第5章 數字測量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