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薛霽 上篇 第六章 辨證辨證的概念 辨證,就是分析、辨認疾病的證候, 是中醫學認識和診斷疾病的方法。辨證的過程即是診斷的過程,也就是從整體觀出發,運用中醫理論,將四診收集的病史、癥狀、體征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疾病的病因、病變部位、疾病性質和正邪盛衰變化,從而作出診斷的過程。 第一節 八 綱 辨 證 八綱辨證是概括性的綱領 病位 表證、里證 病性 寒證、熱證 邪正勝衰 實證、虛證 類別 陽證、陰證一、表 里 辨 證 1. 表證與里證的區別病因 病位 病程 病情 臨床特點外感六淫 淺表 短 輕 發熱惡寒同見表證入里 臟腑 較長 較重 發熱惡寒分見2.表證與里證的關系表里同病表里轉化由表入里:病
2、勢加重由里出表:病勢減輕二、寒 熱 辨 證 1.寒證與熱證的區別寒證機體機能活動抑制或衰退的 證候熱證機體機能活動亢進的證候2.寒證與熱證的關系寒熱錯雜:寒熱轉化:上熱下寒、表寒里熱、表熱里寒由寒轉熱、由熱轉寒真熱假寒,內熱過盛,深伏于里,陽氣被郁而不能外達四肢而表現一些假寒現象 臨床表現:里熱熾盛肢冷、脈沉等寒熱真假真寒假熱:陰寒內盛,陽不制陰,虛陽浮越于外,陰陽氣不相順接所致 臨床表現:里寒極重身熱、面紅等熱象實證:邪氣過盛或臟腑功能亢進所表現 的證候。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不同。 三、虛 實 辨 證虛證:正氣不足,臟腑功能衰退所表現的證候血虛證:血不足。臟腑組織經脈得不到濡養出現的證候氣虛證
3、:全身或臟腑功能減退的證候陰虛證:陰液虧損的證候,“陰虛生內熱”陽虛證:陽氣不足的證候,“陽虛生外寒” 癥狀證病程體質形態疼痛二便舌象脈象虛證久病虛弱精神萎靡, 身倦乏力, 氣弱懶言隱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長長舌淡嫩,少苔細 弱實證新病壯實 精神興奮,聲高氣粗疼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苔厚膩實而有力虛證與實證的鑒別 虛證與實證的關系(1)虛實夾雜 實證夾虛 虛證夾實 虛實并重(2)虛實轉化實證 虛證(常見)虛證 實證(少見)四、陰 陽 辨 證 表證、熱證、實證 陽證 里證、寒證、虛證 陰證八綱的總綱,是概括病證類別的一對綱領陰證:陽氣虛衰,或寒邪凝滯的病變和證候, 臨床以代謝低下為特點陽證:
4、邪熱壅盛,或陽氣亢盛的病變和證 候,臨床以機能亢進為特點陰證與陽證1.亡陰證:陰液大量消耗或丟失 證候特點:陰液衰竭的癥狀:汗出而粘,身 熱口干喜冷飲,舌紅而干,脈細數2.亡陽證:陽氣嚴重耗損 證候特點:陽氣虛脫的癥狀:大汗淋漓,畏寒 手足厥逆,舌淡,脈微欲絕 亡陰 亡陽亡陰證與亡陽證五、八綱之間的相互關系八綱辨證相互關聯不能截然分割1. 相互聯系2. 相互轉化3. 相互錯雜1. 相互聯系表證表熱證表寒證表實證表虛證 表證 里證出入寒證 熱證轉化實證 虛證3. 相互錯雜表里同病寒熱錯雜虛實夾雜2. 相互轉化八綱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二節 臟 腑 辨 證 八綱是辨證的總綱 臟腑辨證是辨證的基礎臟腑辨
5、證通過四診收集的資料結合臟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八綱、病因、氣血等理論對疾病的證候進行分析歸納,借以推究其病機、病位、病性及正邪盛衰狀況的一種辨證方法。一、心與小腸病辨證心氣虛:心氣不足,心臟功能衰竭的病理變化病因 久病體虛,年高體弱,稟賦不足,汗下,失血過度證候 心氣虛心悸氣短,活動 時加重,自汗面白無華,體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則 補養心氣方藥 歸脾湯心陽虛:是指心臟功能衰退,溫煦不足的病理變化。病因 由心氣虛弱,氣損及陽進一步發展而來。證候 心陽虛心氣虛的證狀, 兼見形寒肢冷,心胸憋悶,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治則 溫補心陽方藥 養心湯 心血虛證候 心血虛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面白無華,眩暈,唇舌
6、淡脈細治則 補血養安神方藥 歸脾養心湯病因 久病體虛,臟器衰弱,飲食傷脾,血液化源不足,過度勞神或心血不足心血虛:血液供應不足,或血液衰少,心神失養的病理變化。證候 心陰虛心血虛兼見心煩、顴紅、潮熱、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則 滋補心陰,養心安神方藥 天王補心丹心陰虛:是指心陰虧損,虛熱內擾的病理變化。心陰虛心血虛:以血虛為主因,重點表現為血脈失充和神明失養。心陰虛:以陰虛為主因,重點表現為陰不涵陽,虛熱內盛而引起的心陽獨亢。 區 別心火熾盛癥候 發熱心煩失眠,面赤口渴喜冷飲,舌紅、苔黃,脈數; 口舌生瘡,舌體糜爛,舌紅苔黃,脈數;吐血衄血高熱神昏譫語,舌紅苔黃,脈數治則 清心泄
7、熱方藥 導赤散 安宮牛黃丸 紫雪丹病因 七情郁而化火,六淫內郁,過食辛辣,溫補之品。心火熾盛:是心火熾盛所表現出來的實熱證候。 心血瘀阻證候 心悸怔忡,心胸憋悶,胸痛痛引肩背,舌質紫暗或見瘀斑瘀點,脈細澀或結代。重者見暴痛欲絕,口唇青紫,肢厥神昏, 脈微欲絕。 治則 活血祛瘀,溫通心陽方藥 丹參飲 參附湯病因 情緒激動,勞累,受寒涼或過食肥甘心血瘀阻:是指瘀血,痰濁,阻滯心脈,血液運行不利的病理變化。 痰迷心竅證候 意識模糊,語言不清,面色晦滯,表情淡漠,脘悶作惡,嘔吐痰涎或喉中痰鳴,神志癡呆,喃喃自語,舉止失常,突然神昏不省人事,口吐痰沫,喉中痰鳴,雙眼上竄,舌苔白滑,脈滑。 治則 祛痰開竅
8、方藥 礞石滾痰丸,溫膽湯痰迷心竅:是指因情志不遂,氣結痰凝,痰濁蒙閉心神所致的證候。病因 多因外感熱病或其它疾病惡化所致。 痰火擾心證候 發熱面紅氣粗,口苦咽干,痰黃,喉中痰鳴,狂躁詐語,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見神志錯亂,哭笑無常,狂躁妄動,打人罵人。治則 清熱祛痰方藥 安宮牛黃丸,礞石滾痰丸痰火擾心是指火熱,痰濁之邪,侵擾心神所表現出來的證候病因 情志不遂,氣機不舒,郁而化火,濁津成痰,內擾心神痰迷心竅痰火擾心 均有痰阻和神志失常的表現多為元氣本虛,屬陰,主靜,無熱象,主要以氣滯痰凝,神明被蒙為特點為實證,是郁火挾痰,屬陽,主動,主要以燥熱,痰盛為特點 鑒別 小腸實熱證候 心中煩熱,口渴喜飲
9、,口舌生瘡, 尿頻急痛灼熱,血尿,舌紅苔黃治則 清利小腸實熱方藥 導赤散,八正散小腸實熱是指心火下移,致小腸里熱熾盛所表現出來的證候 小腸虛寒(見于脾胃陽虛)二、肺與大腸病辨證證候 喘咳無力,動則氣短,面色白光白無華,體倦無力,語音低微,痰清稀,自汗,畏風,易感冒,舌淡,脈虛弱治則 補益肺氣方藥 參脈散 玉屏風散肺氣虛:是指肺氣不足,肺主氣的功能衰弱,宣降無力的病理變化病因 多見于久病久咳,稟賦不足或他臟影響及肺 肺 陰 虛證候 干咳無痰,痰少而粘稠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聲音嘶啞,形體消瘦,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則 滋陰潤肺止咳方藥 灸甘草湯,參麥飲肺陰虛是指肺陰不足,虛
10、熱內擾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久咳傷陰,或肺癆,或邪熱傷肺 風寒束肺證候 惡寒發熱,咳嗽氣喘,痰稀白鼻塞流涕,頭身疼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治則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方藥 杏蘇散,荊防敗毒散風寒束肺是指感受風寒,肺衛失宣所致的證候 風熱犯肺證候 發熱惡寒,咳嗽氣促,痰黃粘稠鼻流黃涕,口喝咽干,咽喉疼痛,目赤頭痛,舌尖紅,苔薄黃。治則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方藥 桑菊飲,銀翹散風熱犯肺是指風熱之邪侵犯肺衛所表現的證候 燥熱犯肺證候 發熱微惡寒,干咳無痰,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唇舌口鼻干燥,頭痛或胸痛或痰帶血絲,舌紅苔黃少津,脈浮數或細數治則 清肺潤燥止咳方藥 桑杏湯燥熱犯肺是指燥邪侵犯肺衛所表現的證候風寒束肺風熱犯
11、肺燥熱犯肺感受外邪,病位在表,肺衛失宣為主要病機 惡寒發熱,頭身痛,咳嗽咳痰風寒:清稀痰,清涕,舌苔薄白,脈浮緊鑒別風熱:黃稠痰,黃涕,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口渴,咽干燥熱:干咳少痰,口鼻咽干燥,痰中帶血或咳不出,舌干紅,苔白或黃,脈浮數或細數 痰熱壅肺證候 發熱咳嗽,氣促,鼻翼煽動,咯痰黃粘稠量多或痰中帶血或咯膿血痰,有腥臭味,胸痛,心煩不安,口渴喜飲,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則 清熱化痰止咳方藥 麻杏石膏湯,清全化痰湯痰熱壅肺是指熱邪夾痰內壅于肺表現出的實熱證候。病因 外感溫熱之邪。 痰濕阻肺證候 咳嗽痰多,痰色白而粘不易咯出,胸悶氣喘,喉中痰鳴,惡心,舌苔白膩,脈滑治則 祛痰止
12、咳平喘方藥 二陳湯,導痰湯痰濕阻肺是指痰濕阻滯于肺而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久咳傷肺,肺不布津,水濕停聚,而為痰濕;或由脾虛生濕,水濕凝聚為痰,上漬于肺;或感受寒邪,肺失宣降,水液停聚而為痰濕所致 大 腸 濕 熱證候 腸痛腹泄,泄下臭穢或下利膿血,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口喝喜飲,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則 清利大腸濕熱方藥 白頭翁湯大腸濕熱是指濕熱結于大腸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飲食不節,或過食生冷,不潔之物,或暑濕侵犯腸胃所致。 大 腸 津 虧證候 大便干燥,難于排出,口唇干燥,咽干口臭,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則 潤腸通便方藥 麻子仁湯大腸津虧是指大腸津虧液少所表現出來的證候。病因 熱病后或汗吐下后
13、所致。 大 腸 熱 結證候 身熱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結,腹痛脹滿,拒按,口舌生瘡,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起芒刺,脈沉實而滑。治則 峻下熱結方藥 大承氣湯大腸熱結是指邪熱結于大腸所致的實熱證候。 三、脾與胃病辨證證候 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口淡無味,大便溏泄,面色萎黃,少氣懶言,倦怠無力,消瘦,舌淡有齒痕,苔白,脈緩弱。治則 補脾肺氣方藥 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脾氣虛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而出現的證候。病因 飲食不節或失調,或過度勞倦,或他病影響損傷脾氣所致。 脾 陽 虛證候 脾氣虛的證狀兼見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溫喜按或肢體困重浮腫,大便溏薄清稀(下利清谷)或白帶量多質稀,舌質淡胖,苔白滑
14、,脈沉遲無力。治則 溫補脾陽方藥 附子理中湯,吳茱萸湯脾陽虛是指脾陽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出來的證候。病因 脾氣衰敗,或過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 脾 氣 下 陷證候 脾氣虛的證狀兼見脘腹有墜脹感,便意頻頻,肛門墜重,脫肛,久痢不止,內臟下垂,頭暈目眩,少氣無力,食少便溏,脈細弱。治則 補中益氣方藥 補中益氣湯脾氣下陷是指脾氣虛弱,升舉功能失常所表現出來的證候。病因 久病虛弱,勞倦傷脾或脾氣不升及脾氣虛進一步發展而來。 脾 不 統 血證候 脾氣虛的證狀兼見有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齒衄,月經過多,崩漏,面白無華,脈細弱。治則 補氣攝血方藥 黑歸脾湯脾不統血是指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15、 久病脾氣虛弱所致。寒 濕 困 脾證候 脘腹痞悶,食少便溏,惡心欲吐,口粘無味,頭身困重,面色晦黃或肢體浮腫,尿短少,白帶多粘稠,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治則 健脾燥濕方藥 六君子湯,二陳湯寒濕困脾是指寒濕內盛,脾陽受困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貪涼飲冷,過食生冷瓜果,或居住潮濕,或內濕素盛所致 脾 胃 濕 熱證候 發熱脘腹痞悶,納呆嘔惡,口粘而甜,肢體困重,便溏尿黃,身目發黃或皮膚發癢,汗出熱不遲,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治則 清利脾胃濕熱方藥 茵陳蒿湯脾胃濕熱是指濕熱蘊結脾胃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感受濕熱之邪或飲食不節,或過食肥甘。胃陰虛證候 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干嘔呃逆,形瘦便干,舌紅
16、少津,脈細數。治則 滋補胃陰,生津增液方藥 益胃湯 沙參麥冬飲胃陰虛是指胃陰虧損,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濕熱病后,熱盛傷津所致。 胃火熾盛證候 胃脘灼熱疼痛,吞酸嘈雜易饑,口渴喜冷飲,牙齦腫痛,潰爛,齒衄口臭,尿黃短赤大便結,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則 清胃泄熱方藥 清胃散胃火熾盛是指胃中火熱熾盛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過食辛辣,或邪熱犯胃。 食 滯 胃 脘證候 脘腹脹滿疼痛,噯腐吞酸,嘔吐酸腐食物,吐后腹部脹痛減輕,厭食,矢氣酸臭,大便溏泄酸臭,舌苔厚膩,腐苔,脈滑數。治則 消食導滯方藥 枳實導滯湯,保和湯食滯胃脘是指食物停滯胃脘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脾胃素虛,食滯胃脘。
17、胃陽虛證候 脘腹隱痛,嘔吐清水,喜溫喜按,溫熱則舒,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弱無力。治則 溫補胃陽方藥 附子理中湯,吳茱萸湯胃陽虛是指胃中陽氣不足所表現出來的證候病因 由胃氣虛發展而致。 胃腑氣滯證候 胃脘脹痛,痛連脅肋,噯氣頻作,呃逆嘔吐,郁悶不舒,煩躁易怒,脈弦苔薄黃。治則 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方藥 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胃腑氣滯是指肝氣犯胃證,是指木郁伐土,不利于胃之和降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肝郁氣滯四、肝與膽病辨證證候 情志抑郁,煩躁易怒,善太息,胸脅少腹脹痛,或咽部有梗塞感,或脅下痞塊,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舌質青紫或瘀斑,脈弦。治則 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方藥 柴胡疏肝
18、散,四逆散肝氣郁結是指肝失疏泄,氣機郁滯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情志不遂,肝疏泄失常所致。肝火上炎證候 心煩易怒,頭痛目眩,面紅目赤,口苦口干,失眠多夢,脅肋灼痛,耳鳴耳聾,尿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則 清泄肝火方藥 龍膽瀉肝湯,當歸蘆薈丸肝火上炎是指肝經氣火上逆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過食肥膩煙酒,或外感火熱之邪。肝血虛證候 頭目眩暈,耳鳴,面白萎黃,無華,爪甲不榮,兩眼干澀,視物模糊,夜盲,肢體麻木,筋脈拘攣,月經量少,色淡,或月經推后,經閉,舌質淡脈細。治則 補養肝血方藥 四物湯肝血虛是指肝藏血不足,導致肝血虧虛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肝陰虛
19、證候 肝血虛的證狀兼見心煩失眠,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咽干口躁,舌紅少津,脈弦細數。治則 滋補肝陰方藥 杞菊地黃湯肝陰虛是指肝陰不足,虛熱內擾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情志不遂,氣郁化火,灼傷陰液,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證候 煩躁易怒,頭脹痛,眩暈目脹,面部烘熱,口苦口干,尿黃,大便秘,結,脅肋脹痛,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則 涼肝潛陽方藥 羚羊鉤藤湯肝陽上亢是指肝氣亢奮,或肝腎陰虛,陰不潛陽,肝陽上擾頭目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素陽陽旺或七情內傷。肝風內動肝風內動是指肝陽化風,熱極生風,血虛生風所表現出來的證候。治則 平肝熄風方藥 鎮肝熄風湯 牽正散證候 眩暈欲撲,頭痛面搖,步履不穩,舌紅,脈弦數,或見突然
20、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強語謇,喉中痰鳴,則為中風證 肝陽化風肝陽化風是指肝陽亢逆無制而表現出的風動證候。病因 肝陽上亢發展而致。證候 高熱,煩渴,躁動不安,四肢抽搐,雙目上翻,甚則角弓反張,神志昏迷,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則 清熱熄風,醒神開竅方藥 羚羊勾藤湯,安宮牛黃丸 ,至寶丹 熱極生風熱極生風是指熱邪亢盛引起抽搐等動風的證候。病因 外感溫熱襲人,邪熱熾盛,灼傷肝經,筋脈失養,或熱入心包,心神被擾,或蒙閉心竅。證候 肢體麻木震顫,肌肉瞤動,關節拘急,屈伸不利,眩暈,耳鳴,面色不華,爪甲不榮,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則 養血熄風方藥 四物湯,杞菊地黃湯血虛生風是指血虛,筋脈失養所表現的證候。
21、病因 失血過多或久病血虛 。 血虛生風鑒別肝陽化風均有化風的癥狀:頭目眩暈,四肢抽搐,震顫,強直,甚至不省人事昏迷熱邪亢盛高熱,神昏,譫語,煩渴,雙眼上翻甚至角弓反張陰虛陽亢(上盛而下虛)血虛經脈失養肢體麻木,面色無華,爪甲不榮,舌質淡,苔白,脈細熱極生風血虛生風肝膽濕熱證候 脅肋脹痛,口苦納呆,嘔惡腹脹或見身目發黃,發熱,或見陰囊濕疹搔癢,睪丸腫痛,婦女可見帶下赤白酸臭,外陰搔癢。治則 清利肝膽濕熱。方藥 龍膽瀉肝湯,茵陳蒿湯肝膽濕熱是指濕熱蘊結肝膽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感受濕熱之邪或嗜酒肥甘,釀生濕熱。寒滯肝脈證候 少腹脹痛,牽引睪丸,遇寒加劇,或見陰囊內縮痛引少腹,形寒肢冷,口唇青紫,小便
22、清長,舌淡苔白,脈沉弦,或見巔頂疼痛。治則 溫肝散寒止痛方藥 導氣湯,天臺烏藥散 吳茱萸湯寒滯肝脈是指寒邪凝滯于肝脈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外感寒邪侵襲于肝脈,使氣血凝滯所致。膽郁痰擾肝郁痰擾是指膽失疏泄,痰熱內擾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情志不遂,氣郁化火,煉津成痰所致。治則 疏肝清膽祛痰方藥 柴胡疏肝散,合黃連溫膽湯證候 驚悸不寐,煩躁不安,口苦嘔惡,胸 脅脹滿,頭暈目眩,耳鳴,舌苔黃膩,脈弦滑。五、腎與膀胱病辨證腎陽虛證候 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耳聾,神疲乏力,陽痿滑精,婦女可見帶下清冷,不孕,形寒肢冷或見全身浮腫,尿少或見五更泄,面色晄白,舌質淡胖,脈沉遲細弱。治則 溫補腎陽方藥 附桂八味丸 四神
23、丸腎陽虛是指腎臟陽氣虛衰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素體陽虛或年高腎虧所致。腎氣不固證候 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小便頻數清長,遺尿,尿失禁或余瀝不盡,夜尿多,滑精早泄,白帶清稀,胎動易滑,舌質淡白,脈沉細。治則 補益腎氣方藥 右歸飲,金鎖固精丸,桑螵蛸散腎氣不固是指腎氣虧虛,固攝無權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年高腎氣衰弱,或年幼腎氣不足,或久病、勞損而傷腎,使腎氣虧損所致。 腎虛水泛證候 腎陽虛證狀兼見全身水腫,腰以下尤甚,按之沒指,腹脹滿,尿少或見心悸氣短,喘咳痰鳴,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脈沉細。治則 溫腎助陽,化氣行水方藥 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腎虛水泛是指腎陽虛不能溫化水液,水濕泛濫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素
24、體虛弱,腎陽虛衰以致水濕泛濫。腎不納氣證候 喘促氣短,呼多吸少,動則更甚,自汗神疲,語言低微,腰膝酸軟無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治則 補腎納氣平喘方藥 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腎不納氣是指腎氣虛衰,氣不歸元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久病咳喘,肺虛及腎,或年老體衰腎氣虛弱所致。腎精不足證候 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經閉不孕,性功能減退,小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動作遲鈍,囟門遲閉,骨骼瘺軟,成人早衰,耳鳴耳聾,健忘恍惚,足膝無力。治則 補腎益精方藥 六味地黃湯 左歸飲 右歸飲腎精不足是指腎精虧損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稟賦不足,先天元氣不足,或后天失養。腎陰虛證候 眩暈,耳鳴耳聾,失眠多夢,咽干口躁,腰膝
25、酸軟,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遺精,女子經閉,不孕或見崩漏,舌紅少苔而干,脈細數。治則 滋補腎陰方藥 六味地黃湯 左歸飲腎陰虛是指腎陰虧虛,虛熱內擾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久病傷腎,或房室過度,或患急性熱病后,或情志所傷,好傷腎陰膀胱濕熱證候 尿頻,尿急,排尿灼熱疼痛,小便短赤澀少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尿濁,或腰痛,少腹拘急脹痛,發熱,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治則 清熱利濕方藥 八正散膀胱濕熱是指濕熱蘊結于膀胱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外感濕熱蘊結于膀胱,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下注于膀胱六、臟腑兼病辨證心肺氣虛證候 心悸氣短,久咳不已,咳喘少氣,動則尤甚,胸悶,痰清稀,聲音低微,頭暈自汗,神疲乏力,面色無華
26、,舌淡脈細。治則 補養心肺方藥 養心湯 補肺湯心肺氣虛是指心肺兩臟氣虛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久病咳喘,耗傷心肺之氣,或先天稟賦不足心脾兩虛證候 心血虧虛+脾氣虛的證狀治則 補益心脾方藥 歸脾湯心脾兩虛是指心血虧虛,脾氣虛弱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久病失調,或慢性出血,或思慮過度,致心血耗傷,脾氣受損心腎不交證候 心煩失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干,腰膝酸軟,多夢遺精,潮熱盜汗,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 滋陰降火,養心安神 方藥 天王補心丹,交泰丸心腎不交是指心腎水火關系失調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久病傷陰,或房室過度,或思慮太過心腎陽虛證候 形寒肢冷,心悸,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甚則唇甲青紫,舌青紫,苔白
27、滑,脈沉微。治則 溫補心腎 方藥 金匱腎丸 養心湯心腎陽虛是指心腎陽氣虛衰,失去溫運而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久病不愈,或勞倦內傷。肝脾不調證候 肝氣郁結+脾失健運的證狀治則 調和肝脾 方藥 柴芍六君子湯 歸脾湯肝脾不調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肝失疏泄,氣機不利,以致脾失。健運,形成肝脾不調。肝胃不和證候 肝氣郁結+胃失和降的證狀治則 疏肝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 四七湯 柴胡疏肝湯合平胃散肝胃不和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情志不遂,肝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肝火犯肺證候 胸脅灼痛,咳逆上氣甚則咯血,急躁易怒,頭暈目赤,煩熱口苦,舌紅苔薄,脈弦數。治則 清肝瀉火潤肺
28、止咳方藥 瀉白散合黛蛤散肝火犯肺是指肝火上逆犯肺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情志郁結,肝郁化火,上逆犯肺,肺失清肅。肝腎陰虛證候 肝陰虛+腎陽虛的證狀治則 滋補肝腎方藥 杞菊地黃湯肝腎陰虛是指肝腎兩臟陰液虧損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久病失調,房室過度,情志內傷肺脾氣虛證候 肺氣虛+脾氣虛的證狀治則 補益脾肺氣虛方藥 補中益氣湯 補肺湯肺脾氣虛是指肺脾兩臟氣虛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久病咳喘,肺虛累及于脾,或飲食不節,勞倦傷脾,不能輸精于肺肺腎陰虛證候 腎陰虛+肺陰虛的證狀治則 滋補肺腎方藥 都氣丸 百合固金湯肺腎陰虛是指肺腎兩臟陰虧所表現的證候病因 久咳耗傷肺陰,進而耗傷腎陰,隧致肺腎陰虛 脾腎陽虛證候 脾陽虛
29、+腎陽虛的證狀治則 溫補脾腎方藥 附子理中湯 金匱腎氣丸脾腎陽虛是指脾腎陽氣虧虛所表現出的證候病因 由脾、腎兩臟久病,耗氣傷陽,兩臟相互影響,形成脾腎陽虛第三節 衛 氣 營 血 辨 證證候發熱,微惡風寒,舌尖邊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常伴有頭痛,咳嗽,口微渴,無汗或有少許汗,咽喉腫痛。 辨證要點發熱、微惡風寒、口微渴。 一、衛分證病理邪郁衛表,肺失宣降;正氣抗邪,邪正相爭。 病理邪正劇爭,里熱蒸津,熱熾津傷。證候壯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多、渴喜冷飲、尿赤,舌質紅苔黃,脈數有力。辨證要點壯熱、不惡寒、口渴、苔黃。發熱、微惡風寒、口微渴。 二、氣分證病理營熱陰傷,擾神竄絡。證候身熱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飲,心煩不寐,時有譫語,斑疹隱隱,舌質紅絳,苔黃、脈細數。辨證要點身熱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遠海包裝有限公司塑料包裝容器及配件、鋼制框架生產項目環評資料環境影響
- 少兒禮儀修養提升系統課程
- 推動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方案
- 推動新型消費加速發展的行動方案
- 加油站項目發展前景分析與可行性評估
- 2025年保溫杯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解析
- 后期工作計劃與目標
- 堅持學習與成長的生活哲學計劃
- 業務拓展的新思路計劃
- 合作與競爭并存的年度工作模式計劃
- (WORD版可修改)JGJ59-202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 工程造價畢業設計完整版
- DB37-T 5222-2022建筑施工懸挑腳手架安全技術與管理標準
- 市政道路投標方案設計大綱
- 腸梗阻-PPT課件 (2)
- 報批稿20160301-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6萬噸多品種脂肪醇(酸)產品項目
- 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金融專業
- 鋁合金牌號對照
- C6-5-2設備單機試運轉記錄
- 管道夜間施工方案
- 正交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