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20古代漢語常用(chn yn)實詞120音序詞條義項例句A愛i愛本義:行走的樣子1. 喜歡,愛好。例:“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勸學“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過秦論2. 憐惜;愛惜。例:“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六國論3. 仰慕。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愛蓮說 4. 舍不得;吝惜。例:“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過秦論例:“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安 n安本義:安居1. 安定;平靜。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季氏將伐顓臾例:“風雨不動安如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 使安定,平靜。例:“既來之,則安之。” 季氏將伐顓臾3. 安撫。例:“
2、則宜撫安,與結盟好。” 赤壁之戰4. 安樂;安適;安逸。例:“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論語學而5. 代詞。表示疑問。相當于“什么”、“什么地方”。例:“沛公安在?” 鴻門宴6副詞。表示疑問。相當于“怎么”、“豈”。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史記陳涉世家B被bi被本義:被子1. 被子。例:“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 楊修之死2. 覆蓋。例:“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3. 蒙受;遭受;領受。例:“禹,湯被之矣。” 論積貯疏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荊軻刺秦王p1. 后作“披”。 穿著。例:“將軍身被堅執銳。” 陳涉世家2. 披散,披著。例:“被發行吟澤畔。” 屈原列傳
3、倍 bi倍本義:背叛、違背1. 照原數等加。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孫子謀攻2. 引申為增益。例:“焉用亡鄰以倍鄭。” 燭之武退秦師3. 加倍;更加。 例:“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4. 通“ 背 ”。背棄,背叛。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鴻門宴本bn本本義:草木的根1. 草木的根。例:“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 國語晉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疏2. 事物的根基或主體。例:“蓋亦反其本矣。” 孟子3. 探究,推原。例:“抑本其成敗之跡。” 伶官傳序4. 謂原來的,固有的。例:“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5. 版本。例:“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
4、” 指南錄后序鄙b鄙本義:邊遠小邑1. 邊邑;邊境。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為學“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燭之武退秦師2. 粗俗;質樸。例:“子路性鄙,好勇力。” 史記3. 淺陋;低賤。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劌論戰4. 鄙視;輕蔑。例:“孔子鄙其小器。” 訓儉示康5. 用在名詞前,用以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例:“臣愿為鄙心意公,公無以為罪。” 戰國策兵bn兵本義:武器、兵器1. 兵器。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過秦論“棄兵曳甲而走。” 寡人之于國也“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六國論2.兵卒;軍隊。例:“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廉頗藺相如列傳3.軍事
5、,戰爭。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4.用兵器殺人。例:“左右欲兵之。” 史記伯夷列傳病bn病本義:重病1.重病;傷痛嚴重。例:“公疾病,求醫于秦。” 左傳“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 人琴俱亡 2. 疲憊。例:“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孟子公孫丑上3. 貧困。例:“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捕蛇者說4. 缺點;錯誤。例:“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訓儉示康5. 艱難困苦。例:“朕得百姓歡樂,雖自病亦何害!” 續資治通鑒6. 禍害。例:“茶為西南病,氓俗記二李 。” 送周朝議守漢州7.憂慮。 例:“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論語衛
6、靈公C察ch察本義:詳察、詳審、細究1. 考察;調查。例:“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石鐘山記2.明辨;詳審。例:“故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3. 知道;理解。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自題小像4. 經考察后予以舉薦。例:“德行高,察孝廉不起,老于家。” 許氏世譜 5. 清高;清白。例:“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史記屈原列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朝zho早晨。例:“朝辭白帝彩云間。” 早發白帝城朝本義:早晨(日出草莽而月未落)cho1. 朝拜。例:“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鄒忌諷齊王納諫2. 臣下進見君王。例:“相如每
7、朝時,常稱病。” 廉頗藺相如列傳3. 朝代。例:“兩朝開濟老臣心。” 蜀相曾zn曾本義:蒸食物的炊具1. 副詞。乃;竟。例:“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2. 重。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例:“曾祖父母為士者如眾人。” 儀禮喪服3. 通“ 增 ”。增長;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Ccn1.副詞。嘗;曾經。例:“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2.通“ 層 ”。重迭。例:“蕩胸生曾云。” 望岳乘chn乘本義:登、升1.駕御。例:“乘犢車,從吏卒。” 赤壁之戰2.乘坐。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贈汪倫3.登;升。例:“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
8、” 涉江4.利用;憑借。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過秦論5.戰勝。例:“周人乘黎。” 尚書西伯戡黎序6.欺凌;侵犯。例:“世衰民散,小人乘君子。” 漢書禮樂志shn1. 一車四馬的總稱,多指兵車。例:“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陳涉世家“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 過秦論2.數詞。古時計物以四為乘。例:“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 殽之戰3.春秋時晉國的史書。后用以稱一般史書。例:“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一也。” 孟子離婁下誠chn誠本義:誠信、忠誠1.誠實;真誠;忠誠。例:“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愚公移山2.真正;確實。例:“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六國論“臣
9、誠知不如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3.假如。例:“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 赤壁之戰“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除ch除本義:宮殿的臺階1.宮殿的臺階。例:“趙王掃除自迎,執主人之禮。” 史記魏公子列傳2.清除,去除。例:“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 答司馬諫議書3.修治;整治。例:“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記4.拜官,授職。例:“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指南錄后序辭c辭本義:訟辭1.訴訟的供詞。例:“獄辭無謀、故者。” 獄中雜記2.解說,辯解。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論語季氏3.文詞;言詞。例:“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信陵君竊符救趙4.告知
10、,告訴。例:“使人辭于狐突。” 禮記檀弓上5.告別,辭別。例:“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鴻門宴“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琵琶行 6.推辭;辭謝。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史記項羽本紀 7.古代的一種文體。例:楚辭、陶潛歸去來辭。從cn從本義:隨行、跟隨1. 跟從,跟隨。例:“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 廉頗藺相如列傳2. 追逐。例:“夏師敗績,湯遂從之。” 尚書湯誓3. 使跟從,使跟隨。例:“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鴻門宴4. 追求。例:“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蒹葭C5. 聽從;順從。例:“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6. 從
11、事;參與。例:“弟走從軍阿姨死。” 琵琶行7. 介詞。在;由。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例:“從此道至吾軍。” 鴻門宴8. 次;副。例:“前世職次皆無從品。” 魏書官氏志zn1.合縱。例:“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過秦論2.放縱。例:“欲不可從。” 禮記曲禮上D殆di殆本義:危險、危亡1.危亡;危險。例:“知彼知已,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2.困乏;疲憊。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3.大概;幾乎。例:“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六國論“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石鐘山記 4.通“ 怠 ”。懈怠。例:“商之先后,受命不殆。” 詩經商頌玄鳥 當dn當本義:對
12、著、向著1.對等;相當。例:“小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下卿。” 禮記王制2.對著;向著。例:“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木蘭詩 3.擔任;充當。例:“猥以微踐,當侍東宮。” 陳情表4.承受;承當。例:“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 竇娥冤5.主持;執掌。例:“北邀當國者相見。” 指南錄后序6.抵敵;抵當。例:“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捕蛇者說7.應該;應當。例:“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 廉頗藺相如列傳10.連詞。相當于“倘”“倘若”。表示假設。例:“先祖當賢,后子孫必顯。” 荀子11.判處。例:“當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記蒙恬列傳dn1.適宜;適當。例:“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谷昌。”
13、禮記樂記2.當做;算是。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 孟子離婁下3.抵押。例:“以王子姑曹當之,而后止。” 左傳哀公八年道do道本義:道路1.道路。例:“懷其璧,從徑道亡” 廉頗藺相如列傳2.取道;經過。例:“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項羽本紀3.方法;途徑。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說4.事理;規律。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說5.政治主張或思想體系。例:“于是廢先王之道。” 過秦論“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靈公6.道德;道義。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7. 說;講述。例:“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竹枝詞do 1.疏通。例:“
14、不如小決使道。”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2.先導;引導。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3.介詞。從;由。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史記高祖本紀D得d得本義:得到、獲得1.獲得,得到。例:“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 赤壁之戰2.指收獲,得益。例:“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游褒禪山記3.引申為正確。例:“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六國論4.滿足;得意。例:“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史記管晏列傳5.適宜,得當。例:“陰陽和而萬物得。” 札記郊特牲6.用在動詞前表示能夠。例:“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石鐘山記di必須。例:“必
15、得定從而還。” 史記平原君列傳度d度本義:法度、制度1.計量長短的標準。例:“同律、度、量、衡。” 尚書舜典2.程度;限度。例:“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 論積貯疏3.法度;規范。例:“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 張衡傳4.胸襟;器量。例:“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史記高祖本紀5.打算;計較。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6.量詞。次,回。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7.泛指過。用于空間或時間。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涼州詞du1.丈量;計算。例:“度,然后知長短。” 孟子梁惠王上2.推測;估計。例:“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鴻門宴F非
16、fi非本義:違背、相反1.違背,不合。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論語顏淵2.不對;錯誤。例:“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是昨非。” 歸去來兮辭3.責備;反對。例:“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 淮南子泛論訓4.不,不是。例:“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勸學復f複本義:回來1.還,返回。例:“昭王南征而不復。” 左傳2.恢復;康復。例:“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捕蛇者說“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師說3.重復;反復;回環。例:“山重水復疑無路。” 游山西村4.告訴;回答;回復。例:“王辭而不復。” 史記司馬相如傳5.又;更;再。例:“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廉頗藺相如列傳6.報復。例:“有北面復
17、匈奴之志。” 鹽鐵論7.謂免除徭役或賦稅。例:“沛幸得復,豐未得復。” 史記高祖本紀8.通“ 覆 ”。庇護;覆蓋。例:“復之以掌,虛若無物。” 促織負f負本義:背負1.以背載物。例:“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齊桓晉文之事2.承受;擔負。例:“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逍遙游3.依恃;憑借。例:“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4.背棄;辜負。例:“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5.戰敗;失敗。例:“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 孫子謀攻6.虧欠;拖欠。例:“通家尚負責數巨萬。” 漢書鄧通傳G蓋i蓋本義:蓋房的茅苫1. 用白茅編成的覆蓋物。例:“乃祖吾離被苫蓋
18、,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左傳襄公十四年2.遮陽障雨的用具。指車篷或傘蓋。例:“日初出大如車蓋。” 兩小兒辯日3.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例:“員徑八尺,合蓋隆起。” 張衡傳4.遮蓋;覆蓋。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敕勒歌5.超過;勝過。例:“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 赤壁之戰6 .副詞。大概,大概是;恐怕。例:“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禪山記7.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例:“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季氏將伐顓臾8.語氣詞。多用于句首。例:“蓋儒者所重,尤在于名實。” 答司馬諫議書h通“ 盍 ”。何。例:“技
19、蓋至此乎?” 庖丁解牛故 故本義:事、事情1.緣故;原因。例:“既克,公問其故。” 曹劌論戰2.事,事情。例:“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孟子3.意外或不幸的事變。例:“國有故。” 周禮天官宮正4.指舊的事物。例:“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念奴嬌赤壁懷古5.指舊交;舊友。例:“君安與項伯有故。” 鴻門宴6.過去;從前。例:“燕太子丹,故嘗質于趙。” 史記 刺客列傳7.副詞。本,本來。例:“此物故非西產。” 促織8.副詞。故意。例:“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 信陵君竊符救趙 9.副詞。特意;特地。例:“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10.連詞。所以,因此。例:“故
20、木受繩則直。” 勸學顧 顧本義:回頭看1.回首;回視。例:“相如顧召趙御史。” 廉頗藺相如列傳2.視,看。例:“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 促織3.探望;訪問。例:“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出師表“將軍宜枉駕顧之。” 隆中對4.顧惜;眷念。例:“念父母,顧妻子。” 報任安書5.但是,卻;反而。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不知計所出耳。” 荊軻刺秦王“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 黃花崗烈士事略6.只是;不過。例:“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7豈;難道。 例:“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為學G固 固本義:城郭堅固,地形險要1.堅固。特指地形險要和城郭
21、堅固。例:“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過秦論2.穩固;安定。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天時不如地利3.固執;頑固。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愚公移山4.安守;堅守。例:“秦數敗趙軍,趙軍固璧不戰。” 廉頗藺相如列傳 5.副詞。一再;執意、堅決地。例:“藺相如固制止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6.副詞。原來;本來。 例:“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六國論7.副詞。的確;確實。例:“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記8.副詞。固然。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報任安書歸 u歸本義:女子出嫁1.古代謂女子出嫁。例:“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詩周南桃夭2.歸還。例:“臣請完璧歸趙。” 廉頗
22、藺相如列傳3.返回。例:“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詩4.趨向;歸附。例:“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赤壁之戰ku通“ 饋 ”。贈送。例:“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詩邶風靜女 國 u國本義:諸侯的封地;諸侯國都1.國家。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2.國都。例:“去國還鄉。” 岳陽樓記3.古代王、侯的封地。例:“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六國論4.地方;地域。例:“逝將去汝,適彼樂國。” 碩鼠5.指代表國家的。例:“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 指南錄后序 6.建國;建都。例:“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左傳過u過本義:走過、經過1.經過。例:“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阿房宮賦2.超過,超
23、越。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 赤壁之戰3.過分;太甚。例:“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記4.來訪;前往拜訪。例:“愿枉車騎過之。” 陵君竊符就趙5.過失;錯誤。例:“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學6.怪罪,責難。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鴻門宴H何h何本義:負荷、擔、扛1.疑問代詞。什么。例:“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2.疑問代詞。哪里,什么地方。例:“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戰3.疑問代詞。怎么樣。例:“天之未喪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 論語子罕4.副詞。多么。表示感嘆。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觀滄海5.疑問代詞。為什么,什么緣故。例:“舉世渾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24、史記屈原列傳6.通“ 呵 ”。譴責,呵斥。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過秦論h扛,以肩承物。例:“何蓑何笠。” 詩經小雅無羊 恨hn恨本義:遺憾(古代常用義)1.怨恨,仇視。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2.失悔;遺憾。例:“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胡h胡本義:牛頸下的垂肉(用得不多)1.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什么。問事物,亦可置于名詞前問事物性狀。例:“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 論積貯疏2.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為什么。問原因。例:“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歸去來兮辭3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25、過秦論患hun患本義:憂慮、憂患1.憂慮;擔心。例:“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廉頗藺相如列傳2.禍患;災難。例:“為操后患。” 赤壁之戰“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傳序 3.厭惡;厭苦。例:“趙宣子驟諫,公患之。” 國語4.弊病;疾病。例:“茜有眼患。” 南史5.指生病。例:“時有患瘧疾者。” 晉書或hu或本義:國家1.代詞。代人。有人;有些人。例:“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 登泰山記2.代詞。代事物。有的;有些;有時。例:“或遇其叱咄。” 送東陽馬生序3.副詞。或許,也許。表示不肯定。例:“云霞明滅或可睹。”夢游天姥吟留別4.連詞。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
26、例:“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水經注J疾j疾本義:1.病,病痛。例:“寡人無疾。” 扁鵲見蔡桓公2.痛苦;困苦。例:“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傳3.缺點;毛病。例:“必為有竊疾矣。” 管子4.妒忌。例:“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 孫臏5.急劇而猛烈。例:“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勸學及j及本義:追趕上、抓住1.追上,趕上、抓住例:“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屈原列傳2.至,到達。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 過秦論 “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論積貯疏 3.待,等到。例:“燒及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赤壁之戰4.遭受。例:“卒不去,故及于難。”
27、譚嗣同5.涉及;牽連。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促織6.比得上。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7.介詞。乘,趁。例: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左傳即j即本義:走近、走向1.就;接近;靠近。例:“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詩衛風氓2.指當時,當天。亦表示以后不久的時間。例:“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鴻門宴3.連詞。假若。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 論積貯疏4.連詞。盡管;即使。例:“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 促織既j既本義:盡(動作完成)1. 終了;盡,結束。例:“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 進學解2. 副詞。已經;以后。例:“
28、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 過秦論3. 副詞。全;都。例:“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前赤壁賦4. 連詞。既然。例:“將軍既帝室之胄。” 諸葛亮傳假ji假本義:不真實1.借。兼指借出和借入。例:“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送東陽馬生序2.憑借;依靠。例:“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勸學3.授予;給予。例:“漢人未可假大兵權。” 譚嗣同4.寬容;寬饒。例:“大臣犯法,無所寬假。” 北史5.不真;虛假。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6.假如;即使。例:“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所異。”報任安書ji 休息日,假期。 例:“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孔雀東南飛間jin閒本義:縫
29、隙、間隙1.空隙;縫隙。例:“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庖丁解牛2.指空子,可乘的機會。例:“至京口,得間奔真州。” 指南錄后序3.嫌隙,隔閡。例:“故君臣多間。”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4.離間。例:“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屈原列傳5.間諜。例:“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 史記6.參與。例:“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曹劌論戰7.間或。例:“間以詩記所遭。” 指南錄后序8.私下。例:“侯生乃屏人間語曰。” 信陵君竊符救趙jin1.中間;內。亦指事物兩者的關系。例:“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阿房宮賦2.量詞。房室單位。有時也指學校、工廠、商店等的單位。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
30、顏。”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3.一會兒;頃刻。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扁鵲見蔡桓公xin悠閑。例:“今國家間暇。” 孟子公孫丑上見jin見本義:用眼睛看東西1.看見;看到。例:“我見相如,必辱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2.謁見;拜見。例:“項伯即入見沛公。” 鴻門宴3.指接見。例:“秦王坐章臺 ,見相如 。” 廉頗藺相如列傳4.見解;見識。例:“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 失街亭5.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于被,受到。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屈原列傳“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廉頗藺相如列傳xin1.“ 現 ”的古字。顯現;顯露。例:“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
31、介紹;薦舉。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論語微子解ji解本義:分解動物的骨肉1.用刀分割動物或人的肢體。例:“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莊子養生主2.分割;劃分;分裂。例:“天下土崩瓦解。” 史記秦始皇本紀3.免除;解除;消除。例:“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荊軻刺秦王4.解開;脫下。例:“解衣以活友。” 中山狼傳5.明白;理解。例:“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說xi 通“ 懈 ”。例:“胡虜益解。” 李將軍列傳就ji就本義:趨向高處1.趨;趨向。例:“金就礪則利。” 勸學2.指就職,就任。例:“連辟公府不就。” 張衡傳3.造就;使成就。例
32、:“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諫逐客疏4.憑借;趁著。例:“因天材,就地利。” 管子舉j舉本義:舉起、抬起1.舉起;抬起。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鴻門宴“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2.興起;發動。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陳涉世家3.飛;飛起。例:“鳥不暇舉,獸不得發。” 西京賦4.攻克;占領。例:“戍卒叫,函谷舉。” 阿房宮賦5.提出;列舉。例:“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6.推薦;選用。例:“眾議舉寵為督。” 出師表7.窮盡。例:“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史記項羽本紀8.皆;全。例:“大喜,籠歸,舉家慶賀。” 促織絕ju絕本義:把
33、絲弄斷1.斷,分成兩段或幾段。例:“讀易,韋編三絕。” 史記孔子世家2.斷絕;凈盡。例:“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廉頗藺相如列傳3.停止。例:“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與朱元思書 4.遼遠;遠隔。例:“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5.橫渡;越過。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勸學6.超過。例:“曹操智計,殊絕于人。” 后出師表7.副詞。極;最。例:“佛印絕類彌勒。” 核舟記8.副詞。全然;絕對。例:“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 促織K堪kn堪常用義:(見右)1.勝任。例:“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 孔雀東南飛2.能承受。例:“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34、” 指南錄后序3.能夠;可以。例:“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克k克常用義:戰勝能夠1.能夠。例:“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 赤壁之戰2.勝任。例:“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周易3.完成。例:“三納之而未克。” 中山狼傳4.戰勝;攻取。例:“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劌論戰5.制服;克制。例:“克己復禮。” 論語6.限定;約定。例:“與克期俱至。” 后漢書7.通“ 刻 ”。銘記;雕刻。例:“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 史記李斯列傳L類li類本義:種類1.種類;許多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綜合。例:“皆守株之類也。” 韓非子2.法式;法則。例:“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
35、,行無類也。”禮記緇衣3.事理。例:“舉類邇而見義遠。” 屈原列傳4.相似;像。例:“中繪殿閣,類蘭若。” 促織5.率,皆;大抵。例:“近歲風俗尤多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訓儉示康憐lin憐本義:哀憐、同情1.哀憐;憐憫。例:“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史記項羽本紀2.喜愛,疼愛。例:“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觸龍說趙太后M彌m彌本義:滿1.遍;滿。例:“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漢書司馬相如傳2. 久遠;久經。例:“太傅之計,曠日彌久。” 史記刺客列傳3.彌封;彌補。例:“敢拜之彌縫敝邑,寡君有望矣。” 左傳4.益;更加。例:“奉之彌繁,侵入愈急。” 六國論莫m日落時,傍晩。
36、例:“至莫夜月明。” 石鐘山記莫本義:日落草中,黃昏m1.無定代詞。沒有誰;沒有什么。例:“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游褒禪山記“禍莫慘于欲利,悲莫痛于傷心。” 報任安書2.副詞。表否定。不,不能。例:“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詩經邶風終風3.副詞。表勸戒。不要;不可,不能。例:“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赤壁之戰N乃ni乃本義:(湮滅不用)1.代詞。你;你的。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2.副詞。就是;原來是;才是。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3.副詞。卻。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師說4.副詞。竟然;居然。例:“問
37、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5.副詞。豈;難道。例:“無乃爾是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6.副詞。僅僅;只。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史記項羽本紀N內ni內本義:里面1.里面,里頭。與“外”相對。例:“少時,簾內擲一紙出。” 促織2.指朝廷。例:“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隆中對3.內心。例:“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赤壁之戰n1.“ 納 ”的古字。使進入;放入。例:“內狼于囊。” 中山狼傳2.“ 納 ”的古字。接納;容納;釆納。例:“距關,毋內諸侯。” 鴻門宴3.通“ 訥 ”。木訥,不善言辭。例:“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 楚辭九章懷沙Q期q期本義:時間
38、、期限1. 邀約;約定。例:“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病梅館記2. 希望;企求。例:“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獄中雜記3. 限,限度。例:“征斂無期。” 呂氏春秋4. 期限。例:“失期,法皆斬。” 陳涉世家j1.時間周而復始。分別指一周年,一個月或一整天。例:“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2.“期服”的省稱。例:“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陳情表奇q奇本義:奇異、特殊1.珍奇;稀奇。例:“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游褒禪山記2.出人意外,使人不測。多指奇兵或奇謀。例:“若兵來則出奇兵擊之。”失街亭3.猶“佳”、“妙”。例:“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移居4.指驚奇,驚異。例
39、:“大將軍鄧騭奇其才。” 張衡傳j1.單數,偶之對。例:“每奇日未嘗不視朝。” 資治通鑒2.零數;余數。例:“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3.謂命運不好,遇事不利。例:“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 史記李將軍列傳遷qin遷本義:從低處向高處移動1.登;上升。例:“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詩經小雅伐木2.遷移;搬動。例:“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詩經衛風氓3.遷居。例:“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指南錄后序4.晉升或調動。例:“公交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張衡傳5.流放,放逐。例:“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列傳6.貶謫,降職。例:“感斯人言,是
40、夕始覺有遷謫意。” 琵琶行并序請qn請本義:拜見、謁見1.謁見;拜謁。例:“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 信陵君竊符救趙2.請求;要求。例:“乃辭謝,固請。” 廉頗藺相如列傳Q3.詢問。例:“臣是以無請也。” 扁鵲見蔡桓公4.召;延請。例:“于是公子請朱亥。” 史記魏公子列傳5.敬辭。表示自己愿意做某件事而請求對方允許。例:“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廉頗藺相如列傳窮qin窮本義:盡、完結1.盡,完。例:“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2.貧苦。例:“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魚我所欲也3.困窘;窘急。例:“獸窮則嚙,鳥窮則啄,人窮則詐。” 韓詩外傳4.特指不得
41、志。與“達”相對。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5.徹底推求;深入鉆研。例:“窮理盡性,以至于命。” 周易6.止息;杜絕。例:“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與朱元思書去q去本義:離開1.離開。例:“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賣油翁2.距離。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鴻門宴3.去掉;除去。例:“為漢家除殘去穢。” 赤壁之戰4.拋棄,舍棄。例:“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后漢書5.表示行為的趨向。例:“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永遇樂北固亭懷古6.過去的。例:“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琵琶行 勸qun勸本義:勉勵、獎勵1.獎勉;鼓勵。例:“果行,
42、國人皆勸。” 勾踐滅吳2.勸導;勸說。例:“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權召瑜還。” 赤壁之戰“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 屈原列傳3.勤勉;努力。例:“若是則田野大辟,而農夫勸其事矣。” 管子輕重乙卻qu卻本義:退卻1.退;使退。例:“相如因持壁卻立。” 廉頗藺相如列傳2.拒絕;推辭。例:“卻之為不恭。” 孟子萬章下3.除;除去。例:“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詠田家4.副詞。還;再。例:“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R如r如本義:順從1.隨順;依照。例:“公屢促之,必如約。” 記王忠肅公翱事 2.像;如同。例:“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3.及,比得上。例:“沛公默然,
43、曰:固不如也。” 鴻門宴4.往,去。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赤壁賦5.連詞。假如,如果。例:“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 赤壁之戰若ru若本義:如1.如;像。例:“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師說2.及得上,比得上。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3.你(的);你們(的)。例:“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鴻門宴“更若役,復若賦。” 捕蛇者說4.他(的);他們(的)。例:“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 論衡5.連詞。假如,如果。例:“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赤壁之戰 6.連詞。或;或者。例:“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 漢書S善shn善本義:吉祥、美好1.吉
44、祥;好;美。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師說2.善行;善事。善人。例:“為善最樂。” 后漢書3交好;親善。例:“素善留侯張良。” 鴻門宴4.擅長;善于。例:“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5.修治;治理。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6.喜歡,愛好。例:“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少sho少本義:數量小1.數量小;少量;不多。例:“山多石,少土。” 登泰山記2.少數人。例:“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孟子梁惠王下3.缺少。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4.輕視;鄙視。例:“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史記蘇秦列傳5.
45、少頃;短暫。例:“少時,一狼徑去。” 狼Sho1.幼年。例:“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長。” 墨子兼愛中2.年幼或年輕的人。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蘭亭集序3.年輕。例:“孰與君少長?” 鴻門宴涉sh涉本義:徒步趟水過河1.徒步渡水。例:“江與夏之不可涉。” 楚辭2.泛指渡水。例:“楚人有涉江者。” 刻舟求劍3.至,到。例:“驅中國之眾遠涉江湖之間。” 赤壁之戰4.歷,經歷。例:“于是背秋涉冬。” 七發5.游玩,游覽。例:“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歸去來兮辭6.涉獵。指閱讀學習。例:“幼而讀書,好楚辭;諸子及經史多所涉獵。”復庵記勝shn勝本義:勝任、經得起1.能夠承受,禁得起。
46、例:“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鴻門宴“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2.盡。例:“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孟子梁惠王上1.戰勝;勝利。例:“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六國論2.勝過,超過。例:“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 原君3.克制;制服。例:“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 孫子謀攻4.形容事物優越、美好。例:“予觀夫巴陵勝狀。” 岳陽樓記5.特指優美的山水或古跡。例:“見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勝。” 永洲崔中丞萬石亭記識sh識本義:知道、認識1.知道;了解。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沁園春雪2.認識;識別。例:“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 史記刺
47、客列傳3.賞識例:“素為李德裕識拔。” 舊唐書4.知識;見解。例:“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問說zh1.標志;記號。例:“公拆襖,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記王忠肅公翱事2.記住。例:“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石鐘山記S使sh使本義:令人做事1.派遣。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壁。”廉頗藺相如列傳2.命令。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 史記項羽本紀3.役使;使喚。例:“人皆得以隸使之。” 五人墓碑記4.致使,讓。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5.出使。例:“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于齊。” 屈原列傳6.使者。例:“楚使怒去,歸告懷王。” 屈原列傳7連詞。
48、假使。例:“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六國論是sh是本義:正確1.正確。例:“實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2.表示肯定判斷之詞。例:“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琵琶行3.代詞。此,這;這里。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石鐘山記4.用于固定結構“是以”、“是故”等,相當于“因此”、“因為”。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師說適sh適本義:前往、到去1.去,往。例:“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碩鼠 “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石鐘山記2.女子出嫁。例:“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孔雀東南飛3.適合,符合。例:“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 孔雀東南飛4.悅樂,
49、滿足。例:“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登樂游原5.剛才,方才。例:“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 孔雀東南飛d同“ 嫡 ”。正妻稱“嫡妻”,正妻所生之子稱“嫡子”。例:“仲為不道,殺適立庶。” 左傳zh貶謫。例:“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書sh書本義:用筆寫1.書寫;記錄,記載。例:“秦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廉頗藺相如列傳2.字,文字。例:“項籍 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史記項羽本紀3.文書,檔。例:“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廷。” 廉頗藺相如列傳4.指書信。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5.指尚書。例:“書曰:滿招損,謙受益。” 伶官
50、傳序6.書籍;裝訂成冊的著作。例:“何必讀書,然后為學?” 論語先進孰sh孰本義:熟1.“ 熟 ”的古字。食物加熱到可以食用的程度。例:“宰夫胹熊蹯不孰。” 左傳宣公二年2.“ 熟 ”的古字。莊稼、瓜果等生長成熟。例:“德盛而教尊,五谷時孰,然后賞之以樂。” 禮記樂記3.疑問代詞。誰。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師說“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S4.疑問代詞。什么。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八佾屬zh屬本義:連接1.繼續;聯接。例:“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 信陵君竊符救趙2.委托;囑咐。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3.注入;斟酒相勸。例:“舉酒屬客,誦明月
51、之詩,歌窈窕之章” 赤壁賦 4.撰寫;纂輯。例:“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 屈原列傳sh1.儕輩。指同一類人。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史記項羽本紀2.歸屬;隸屬。例:“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3.系;是。例:“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滕王閣序4.親屬。例:“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 孟子離婁下數sh數本義:計算1.數目;數量。例:“眾數雖多,甚未足畏。” 赤壁之戰2.猶“幾”。表示不定的少數。例:“騎千余,率數萬人。” 陳涉世家3.算術,數學。古代六藝之一。例:“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周禮地官大司徒4.技藝;技巧。例:“今夫弈之為
52、數,小數也。” 孟子告子上5.規律;必然性。例:“夫物之合并,必有數存乎其間焉。” 天論中6.天命;命運。例:“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六國論sh 1.計算;查點。例:“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向自剄。”信陵君竊符救趙2.數落;責備。例:“數呂師孟叔侄為逆。” 指南錄后序shu屢次。例:“范增數目項王。” 鴻門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 信陵君竊符救趙“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 白馬篇c細密;稠密。例:“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孟子梁惠王上率shui率本義:漁網之形(后少見)1.率領;帶領。例:“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愚公移山2.遵行;遵循。例:“此吾所以敢
53、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與妻書3.表率;楷模。例:“臣愿盡力,以御史大夫為百僚率。” 漢書朱博傳4.一概;都。例:“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六國論5.大概;一般。例:“大率用根者,若取宿根,須取無莖葉是采,則津澤皆歸其根。” 采草藥6.同“ 帥 ”。軍隊中的主將,統帥。例:“將率不能則兵弱。” 荀子l1.標準;限度例:“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 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 孟子盡心上2.比例;比率。例:“建始以來,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 ,水災亡與比數。” 漢書梅福傳說shu說本義:解釋、解說1.敘說,講述。例:“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琵琶行S2.解釋;說明。例:“成事不說。
54、” 論語八佾3.學說;觀點。例:“是說也,人常疑之。” 石鐘山記4.文體名。一種用來闡述某種道理或主張的文章。例:師說捕蛇者說shu勸說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例:“范增說項羽曰。” 鴻門宴yu后作“悅”。喜悅;高興。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私s私本義:自己的、私人的1.與“公”相對。私情,私心;屬于個人的。例:“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2.偏愛;寵愛。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3.暗中,不公開。例:“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 鴻門宴素s素本義:潔白細柔的生絹1.白色生絹。例:“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孔雀東南飛2.古人用
55、絹帛書寫,故亦以為書籍或信件的代稱。例:“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鵲踏枝3.白色;無色。例:“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 崤之戰4.質樸無飾。例:“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陋室銘5.平素;向來;舊時。例:“素善留侯張良。” 鴻門宴“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史記陳涉世家6.通“ 愫 ”。誠心,真情。例:“披心腹,見情素。” 獄中上梁王書 T湯tn湯本義:熱水1.沸水;熱水。例:“媵人持湯沃灌。” 送東陽馬生序 “臣請就湯鑊。” 廉頗藺相如列傳 2.中藥湯劑。例:“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陳情表tn用熱物接觸冷物使之變暖。例:“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 扁鵲見蔡桓公shng大水
56、急流的樣子。例:“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岳陽樓記涕t涕本義:眼淚1.眼淚。例:“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捕蛇者說2.哭泣。例:“兒涕而出。” 促織3.鼻涕。例:“目淚下,鼻涕長一尺。” 僮約徒t徒本義:徒步行走1.步行。例:“舍車而徒。” 周易2.步兵。例:“帥徒以往。” 左傳3.徒眾。例:“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4.同類的人。例:“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師說5.弟子,門徒。例:“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論語先進6.服徭役的犯人。例:“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史記高祖本紀7.空。例:“齊師徒歸。”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T
57、8.副詞。徒然,白白地。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廉頗藺相如列傳9.副詞。但;僅;只。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W亡wn亡本義:逃亡、逃跑1.逃跑;出逃。例:“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廉頗藺相如列傳2.外出;出門。例:“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論語陽貨3.丟失;喪失。例:“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六國論4.死亡。例:“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軍中諸將各有彼此。”赤壁之戰5.滅亡;敗亡。例:“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過秦論w無,沒有。例:“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 論積貯疏王wn王本義:帝王1. 戰國時列國國
58、君皆稱王。例:“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孟子梁惠王下2.指同類中的最特出或最大者。例:“虎者,百獸之王也。” 述異記wn統治;稱王。例:“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鴻門宴 望wn望本義:向高處、遠處看1.遠視,遙望例:“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勸學2.聲望;威望。例:“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 送東陽馬生序3.希望;期待。例:“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4.盼望。例:“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鴻門宴5.怨恨;責怪。例:“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 報任安書6.接近。例:“并、汾喬木,望秋先隕。” 夢溪筆談7.用以指
59、舊歷每月十五日。例:“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記惡 惡本義:罪過、罪惡1.罪過;罪惡。例:“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 指南錄后序2.兇暴;兇險。例:“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指南錄后序3.丑陋;憔悴。例:“花過而采,則根色暗惡,此其效也。” 采草藥w1.討厭,憎恨例:“所惡有甚于生也。” 魚我所欲也2.誹謗;中傷。例:“蘇秦相燕,人惡之燕王。” 獄中上梁王書w1.疑問代詞。相當于“何”、“安”、“怎么”。例:“將惡能治天下哉?” 史記李斯列傳2.嘆詞。例:“然則夫子既圣矣乎?曰:惡!是何言也?”孟子公孫丑上微wi微本義:隱行、隱蔽1.隱匿;隱藏。例:“白公奔山而
60、縊,其徒微之。” 左傳哀公十六年2.精深;奧妙。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屈原列傳3.小;細;少。例:“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孟子公孫丑上W4.貧賤;卑下。例:“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賓客。”史記外戚世家5.暗暗;悄悄。例:“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6.稍;略。例:“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賣油翁7.無,沒有。例:“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X悉x悉本義:準全、詳盡1.盡、全。例:“趙王悉召群臣議。” 廉頗藺相如列傳2.詳盡。例:“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 論積貯疏3.知道,了解。例:“丞相亮其悉朕意。” 三國志相xin相本義:細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療大數據技術與未來醫療發展
- 醫療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
- 2024至2030年中國石桌凳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英語口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 2025年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考試題及答案
- 百日咳診療方案2023版解讀
- 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 臨時購買合同范例
- 買屋買賣合同樣本
- 通達信筆均量柱狀圖指標公式
- 【S】幼兒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課件
- 【教師共享】《羽毛球》教學評價及評價建議
- 樂高EV3初級課程課件 - 仿生蜘蛛
- DB13-T 5742-2023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規范
- 尾礦庫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 特殊教育:康復訓練課程標準(年版)
- 國開電大《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形考任務2答案
- 南京秦淮外國語學校新初一分班英語試卷含答案
- 七年級下地理試題
- 寧夏水利建筑工程預算定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