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感染護理查房ppt課件(PPT 30頁)_第1頁
顱內感染護理查房ppt課件(PPT 30頁)_第2頁
顱內感染護理查房ppt課件(PPT 30頁)_第3頁
顱內感染護理查房ppt課件(PPT 30頁)_第4頁
顱內感染護理查房ppt課件(PPT 3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二科護理查房1第1頁,共30頁。護理評估24床 霍潤萱女5歲主訴:發熱、頭痛、嘔吐1天于2016年8月13日18:00收入院。2第2頁,共30頁。護理評估現病史:患兒緣于近1天來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9,無寒戰及抽搐,伴頭痛,以前額部為著,嘔吐5-6次,呈非噴射性,為胃內容物,無膽汁及咖啡樣物質,時有腹痛,無腹瀉及腹脹,伴精神差及多睡,偶有易驚,無肢體抖動,無咳喘及呼吸困難。院外給予口服藥物治療(具體用藥不詳),無好轉。3第3頁,共30頁。查體:T 39.8、BP 10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呼吸平穩。口唇無發紺,咽部充血,未見皰疹,扁桃體腫大。頸稍抵抗,心音有力,心率

2、140次/分,腹軟,臍周部輕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未觸及腫大,腸鳴音正常存在。四肢活動自如,雙側肱二頭肌反射及膝腱反射無亢進,雙側Babinsikis(+)。四肢末梢溫暖,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3秒。4第4頁,共30頁。輔助檢查:腦電圖示背景活動稍慢,血常規大致正常,便常規示白細胞(便):+個/HP、成堆白細胞大量查見、紅細胞2-5個 /HP、性狀:黏液便,尿常規示酮體3+(考慮與進食水差、入量不足有關)。5第5頁,共30頁。診斷1.顱內感染,診斷依據:依據患兒反復高熱伴頭痛、嘔吐及精神差、多睡,查體頸部稍抵抗、右側Babinsikis(+),結合腦電圖結果,臨床診斷為顱內感染,2.上呼吸道

3、感染診斷依據:患兒急性發熱,查體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可診斷上呼吸道感染。3.細菌性腸炎。診斷依據:患兒便常規結果白細胞(便):+個 /HP、成堆白細胞大量查見、紅細胞2-5個 /HP、性狀:黏液便,診斷細菌性腸炎。6第6頁,共30頁。護理問題1 體溫過高: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2 有體液不足的危險:與發熱出汗有關3 潛在并發癥:顱內壓增高;熱性驚厥4 營養失調:與腹瀉攝入量不足有關5 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大便次數增 加刺激臀部皮膚有關7第7頁,共30頁。預期目標1 住院期間患兒的體溫維持至正常范圍。2 維持體液平衡3 皮膚無破損4 患兒營養能夠滿足機體需要5 疼痛緩解,出現癥狀和體征及時處

4、理。8第8頁,共30頁。護理措施1體溫過高(1)嚴密觀察體溫變化,注意熱型,高熱時采取藥物或物理降溫。(2)保持室內安靜,讓患兒充分休息,適當開窗通風。(3)多飲水,給予清淡飲食或半流質飲食。(4)出汗后及時給患兒更換衣物,用溫水擦洗身體。2 有體液不足的危險(1)觀察患兒皮膚彈性、溫度、精神狀態,遵醫囑補液(2)告知患兒家屬發熱時攝入一定量的水分。9第9頁,共30頁。3 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1)保持臀部清潔干凈,每次排便后用溫水清洗臀部,嚴防臀紅。(2)用柔軟透氣好的尿布,指導患兒勤換尿布,尿布清洗后在陽光下暴曬。10第10頁,共30頁。4 營養失調(1)調整飲食:少量多餐,給予半流質飲

5、食如粥,面條等,隨著病情穩定和好轉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2)必要時全靜脈營養(3)加強對家屬宣教喂養知識11第11頁,共30頁。5 顱內壓增高(1)嚴密觀察病情,監測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瞳孔及有無驚厥、意識狀態的改變等,記錄出入量。(2)保持患兒安靜,避免躁動,臥床時頭肩抬高25-30有利于顱內血液回流。(3)驚厥發作時,給予鎮靜劑,做好安全防護工作。12第12頁,共30頁。護理評價1 患兒體溫降至正常 2 頭痛緩解,未出現頭部其他癥狀3 患兒經補液及處理在住院期間未發生營養失調4 患兒住院期間不發生皮膚破損13第13頁,共30頁。上呼吸道感染的相關知識病因(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

6、%左右。(2)細菌感染多為激發,因為病毒感染損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機能,致使上呼吸道潛伏菌乘機侵入。常見細胞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桿菌等。亦可見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主要侵犯鼻、咽、扁桃體及喉部而引起炎癥。本病預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14第14頁,共30頁。不同年齡小兒呼吸道感染臨床特點1.三個月以下嬰兒:發熱輕微或無發熱。因鼻阻所致的癥狀較突出:如哭鬧不安、張口呼吸、吸允困難、拒奶、有時伴有嘔吐和腹瀉。表現:(1)全身中毒癥狀較重,病初突然高熱39.5-40,持續1-2天,個別達數日,部分患高熱同時伴

7、有驚厥。(2)一般鼻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癥狀較重。(3)常伴有拒食、嘔吐、腹瀉或便秘等呼吸道癥狀。(4)體檢處發現咽部充血外無其他異常體征。15第15頁,共30頁。2.三歲以上患兒多不發熱或低熱,個別亦可高熱,伴畏寒、頭痛、全身酸痛、食欲減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癥狀明顯,鼻塞、流涕、噴嚏、聲音嘶啞、咽炎等。部分患兒可合并臍周及右下腹疼痛。16第16頁,共30頁。局部癥狀: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咽痛等。全身癥狀:發熱、頭痛、乏力、嘔吐、腹瀉、腹痛等。體征:咽充血、扁桃體腫大、頜下淋巴結腫大。17第17頁,共30頁。一般治療和護理1.環境要清潔、安靜、光線充足,定時開窗通風,避免對流風直接吹

8、患兒。2.高熱時臥床休息3.給予易消化飲食,應給足夠水分4.注意口腔、鼻、眼局部清潔。5.并有佝僂病患兒,補充維生素D。6.注意呼吸道隔離,減少繼發細菌感染的機會。18第18頁,共30頁。對癥處理降溫:38.5以上發熱采用物理或藥物降溫止驚及鎮靜:驚厥及煩躁不安給機體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如呼吸、循環功能的改變,大量能量及氧的消耗,故及時處理。安定、咪達唑侖、魯米那、水合氯醛、冬眠靈。鼻塞:先清除鼻腔分泌物,用0.5%呋麻合計于睡前或奶前10-15分鐘滴鼻。咳嗽:一般不用鎮咳藥,常用祛痰止咳藥物19第19頁,共30頁。抗病毒治療20第20頁,共30頁。抗生素的適應癥病毒感染一般不宜應用抗生素對年

9、齡較小的嬰幼兒,體溫較高且白細胞總數增高,伴有扁桃體炎、中耳炎、咽炎等,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21第21頁,共30頁。細菌性腸炎小兒腸炎又稱為小兒感染性腹瀉,一般指由微生物感染而導致小腸及結腸的炎癥。致病原:病毒、細菌、原蟲、真菌或寄生蟲。臨床表現:(1)輕型 起病可急可緩,以為腸道癥狀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3-10次/日),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于數日內痊愈,大便常規可見少量白細胞22第22頁,共30頁。(2)重型 胃腸道癥狀:常有嘔吐、食欲低下、腹瀉頻繁,一天大便次數10到數十次,大便為水樣、含有少量粘液,也可有血便。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由吐、瀉及攝入不足導致

10、程度不同的脫水。吐、瀉亦可導致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為精神萎靡、呼吸深長,嚴重者可昏迷。嚴重腹瀉及進食不足奕可導致低鉀血癥及低鈣血癥。23第23頁,共30頁。治療方法1.補充水和電解質如口服補液鹽溶液,哺乳期患兒應繼續哺乳,如果腹瀉持續時間較長或有嚴重脫水者,有必要進行靜脈補液。24第24頁,共30頁。2.由于抗生素可能會引起腹瀉或促進耐藥菌生長,即使腸炎的致病菌已經明確,抗生素通常也不建議使用。但是某些病原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對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腸炎,抗生素并無效果;寄生蟲感染所致腸炎使用抗寄生蟲藥物。25第25頁,共30頁。預防一.小兒奶瓶應清潔二.避免帶小兒到公共場所三.隔離病人及時處理排泄

11、物四.注意家庭衛生以及環境清潔五.避免吃生冷不潔食物六.個人衛生及衛生教育,尤其帶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給小兒換尿布以后要洗手,接觸小兒分泌物后要洗手。26第26頁,共30頁。病毒性腦炎定義:是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顱內急性炎癥。若病變累及腦實質時稱為病毒性腦炎,若病變累及腦膜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病因:80%以上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包括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為單純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蟲媒病毒等。27第27頁,共30頁。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頸強直、Kerning征、Brudzinski征)。但嬰幼兒出現典型的腦膜刺激征較少。部分可出現輕微腦實質受累,出現輕度意識障礙,如嗜睡。 2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