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共(gnggng)管理倫理7/20/20221共九十四頁康德(kn d)Immanuel Kantborn in 1724Died in 18047/20/20222共九十四頁在他的墓碑上可有: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wonder and awe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有兩種東西,我對它愈是深入思考(sko)、它在我心底的敬畏就愈是神奇強烈,那就是我頭上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 7/20/20223共九十四
2、頁康德的名言讓你想到(xin do)什么?自然世界(shji):存在與我們周圍的大千世界(shji)和存在于我們自身的自然本能;自由世界:擺脫了被盲目力量和客觀規律所支配與奴役而能自覺地創造自己的歷史的精神狀態。在西方倫理學史上,恰好有兩種倫理學家,他們分別立足于自然世界和自由世界來思考倫理學的問題,并分別把自由和自然作為道德的前提。 人的兩重性: 1 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2 自然律與道德律 3 他律與自律 4 真與善 5 偏好(inclination)與責任(duty) 6 “是”與“應該” 7 感官存在與理智存在 7 假言命令(有條件的:if then)與絕對命令(無條件的) 人既是“物質
3、存在”更是“道德存在”人既需“物質生活”更需“道德生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wisdom7/20/20224共九十四頁 什么(shn me)是道德? 什么(shn me)是倫理? 7/20/20225共九十四頁 (一)什么是道德? (What is morality?) (一)詞源意義上的解釋 中國古代的含義 1.中國古代的解釋 “道”演進 :人人涉足、四通八達(s tng b d)的街道或道路。與“行”相通。老子把“道”概括為最高的客觀規律。后引伸為道理、原則、規范、規則等意。 “德”演進 :直目無邪,正道而行。卜辭中,德等同于“雙人德”和“直心德”東漢劉熙的解釋是“德(雙人德)者,得也,
4、得事宜也”。許慎的解釋是“德(直心德),外得于人,內得于已。” 7/20/20226共九十四頁“道德”一詞的英文是“moral”,源于拉丁語的“moralis”,相當于漢語中的“風尚”、“習慣”等意思,后來演化為“特點”、“內在本質”、“規律”、“規定”、“性格(xngg)”、“品質”等意思。 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354430)阿奎那(12251274) 西方(xfng)的含義7/20/20227共九十四頁學術(xush)上的定義“道德”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表現為善惡(Good vs Bad)、對錯(Right vs Wrong)等對立
5、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所謂社會輿論,是指人們表達、傳播、交流關于某一現象(xinxing)、事件、行為和對人物評價看法的傾向性態度。古人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豈誰憐之!” ;“眾口鑠金”。所謂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積累起來的,已被人們普遍承認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穩定的道德經驗、道德常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方式。“入鄉隨俗”。所謂內心信念,是人們對某種道德要求的正確性和正義性深刻而有根據的篤信,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道德義務和強烈責任感。良心道德評價的兩種途徑。7/20/20228共九十四頁 (二)什么是倫理? 倫理學(eth
6、ics )是關于道德的科學。又稱道德學、道德學。道德哲學的三種理論:目的論 義務論 德性論目的論就是主張一個行為的對或錯,完全決定于這個行為所 產生的結果或所實現(shxin)的目的。義務論則認為,一個行為的對或錯,不是完全決定于行為所 造成的結果或目的,而是取決于行為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和特點。德性論另一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它強調道德人格的優位性,因此它最關注的是“行為者”而不是“行為”的性質或特點。 央視調查你幸福嗎幸福是什么? 7/20/20229共九十四頁導論(do ln)行政倫理學興起 7/20/202210共九十四頁水門事件(shu mn sh jin)(Scandal of Water
7、gate)安然丑聞 (Enron Scandal)黃禹錫事件 (Hwang Woo Suks Event) Ethics boom7/20/202211共九十四頁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譯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之一,其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wnt)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為首的5人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8、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將于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7/20/202212共九十四頁水門事件之后美國(mi u):改進和制定有關公共服務倫理方面的法規和指導原則。把行政倫理法規納入一切新官員和新雇員的就職宣誓中。準備提拔的官員要參加行政倫理培訓班;設立聯邦政府倫理委員會,對全體政府雇員頒發統一的倫理指導準則。配備專門調查政府內部腐敗問題的官員。對那些輸送大量公共官員的行政學院和專業學校,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行政倫理即公共服務的道德方面。1978:美國政府倫理法7/20/202213共九十四頁美國政府倫理法 :自總統以下的民選(mnxun)和任命官員都必
9、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公布自己的收入、資產和受禮等信息,而且要求官員的稅表等財產申報資料在6年內可供公眾查詢。偽造賬務和逾期申報都要處罰。該法律規定成立政府倫理辦公室,負責制定官員財產申報公布的執行辦法,與總檢察長(司法部長)共同負責對違反倫理法規的官員進行調查。政府倫理法最重要的內容現在列為美國法典第五篇的一部分,其中的核心是它的第一篇“聯邦政府官員財務申報公示規定”。其中規定,有義務申報財產的官員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門,包括總統、副總統、所有國會議員、各院法官等。 7/20/202214共九十四頁美國政府倫理法 :規定官員需申報的主要內容包括(均為上一年度):從聯邦政府之外的任何來源得到的
10、超過200美元的紅利、租金、利息、資本利得以及它們的來源、種類和數量或價值;從非親屬收受的累積價值超過250美元的所有禮品,包括來源和禮品說明;價值超過1000美元的貿易或業務投資所得;任一時間對任何債權人負債超過10000美元的債務;本人主要住所除外,超過1000美元的房地產購置(guzh)、出售或交換;超過1000美元的股票、債券、期權或其他證券的買賣或交換。 7/20/202215共九十四頁 美國安然公司(Enron) 曾經創造了一系列神話,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擴張成世界能源巨頭。名列財富雜志“美國500強”的第七名;掌控著美國20的電能和天然氣交易,是華爾街競相追捧的寵兒;安然股票是所
11、有的證券評級機構都強力推薦的績優股,股價高達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勢。直到破產前,公司營運業務覆蓋(fgi)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共有雇員21萬人,資產額高達620億美元;安然一直鼓吹自己是“全球領先企業”,業務包括能源批發與零售、寬帶、能源運輸以及金融交易,連續4年獲得“美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稱號,并與小布什政府關系密切。 7/20/202216共九十四頁然而,就在它春風得意的時候,卻瞬間從輝煌的頂點跌落至萬劫不復的深淵。安然高層用種種手法掩蓋了公司13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以致暴露(bol)后資不抵債,2001年被迫破產。而法院剛剛判決安然丑聞案中的最后一位主角斯基林24年零4個月的徒
12、刑并賠償1.83億美元。但他只被凍結了6千萬美元的財產和現金。另一位主角因自殺身亡無法追究。100多億美元的巨額壞賬使無數銀行、投資公司、股東以及幾萬名員工的養老金統統泡了湯。安然的破產催生了薩班斯法案的出臺。 7/20/202217共九十四頁 黃禹錫丑聞2005年底,科學界披露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件:韓國(hn u)最高科學家、“克隆之父”黃禹錫的論文被揭發作假。韓國(hn u)首爾大學就此組成調查委員會,并于2006年1月10日公布“黃禹錫造假事件”最終調查結果,證實黃禹錫及其科研小組除成功培育出全球首條克隆狗外,其余科研成果均系造假。 7/20/202218共九十四頁公共管理(gunl)倫
13、理學的主要內容 第1部分 政府的“目的”( “目的論”政府:功利的最大 化) 第2部分 政府的職責與義務( “義務論”政府:公 民的自由和權利) 第3部分 政府的美德(mid)( “美德(mid)論”政府: “好”人與 “好”生活) 第4部分 中國的倫理傳統(儒、道、釋) 第5部分 公務人員應對倫理“兩難”(倫理決策模型) wisdom7/20/202219共九十四頁第1部分 政府(zhngf)的“功利”( “目的論”政府(zhngf):功利的最大化)案例:楊達才的“微笑(wixio)門”,人們有權質疑他嗎?wisdom7/20/202220共九十四頁 wisdom 人們(rn men)為什么
14、質疑他嗎?7/20/202221共九十四頁后果(hugu)陜西安監局長楊達才嚴重違紀(wi j)被撤職.mp4wisdom7/20/202222共九十四頁“目的論”政府(zhngf):功利的最大化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是目的論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個理論派別,一般認為,其代表人物是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和密爾(John S. Mill, 1806-1873,也譯作“穆勒”)。功利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增進(zngjn)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The test of right and wrong is the greatest
15、 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這一原則是評價一切行為(政府行為)的道德價值的最終的尺度。wisdom7/20/202223共九十四頁功利主義的代表(dibio)人物 Jeremy Bentham(杰里米邊沁)杰里米邊沁(17481832)是英國(yn u)法學家、哲學家、倫理學家, 自由主義學說的奠基人之一。功利主義學說的創始人。邊沁的主要著作有政府片論 (1776年)、 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 (1789年)、 司法證據原理 (1827年), 憲法典(1830年)。其中道德與立法原則導論是其最主要的著作。 7/20/202224共九十四頁功利主義的代表(di
16、bio)人物 John Stuart Mill(約翰斯圖亞特密爾(m r)約翰斯圖亞特密爾(1806-1873),也譯作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英國著名哲學家和經濟學家,19世紀影響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是英國近代史上繼杰里米邊沁之后最重要的功利主義者。7/20/202225共九十四頁邊沁的功利主義(gnglzhy) 苦和樂是人類(rnli)至上的主人邊沁在其著作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系統地闡述了功利主義的道德體系,該書的第一段話就開宗明義地談道:“自然把人類置于兩個至上的主人苦與樂的統治之下。只有它們兩個才能夠指出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以及決定我們將要怎樣做。”7/20/202226共九十四頁邊沁的
17、功利主義(gnglzhy)邊沁:根據苦樂的效用,可以衡量行為的善惡。苦樂只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區別。十五種純粹的苦與樂:窮乏的痛苦、感官的痛苦、怕神的痛苦、畏懼的痛苦;感官的快樂、發財的快樂、權利的快樂、知識的快樂、名譽的快樂等。苦樂的計算的七種方法:強弱度、持續性、確實程度、遠近、發動力、純粹性和范圍。邊沁的道德哲學的出發點是個人效用或個人利益,其依據是一個明白淺顯的心理學事實,即:人的一切行為的基本動機是追求快樂和避免(bmin)痛苦(負的快樂)。既然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并且我們重視每一個人的利益,那么自然可以得出,就社會范圍而言,我們應當增進最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總原則: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
18、福。7/20/202227共九十四頁密爾(m r)的功利主義密爾:功利主義(1863),論自由(1859),密爾自傳(1873)。功利主義的定義:“承認功利或最大幸福原則(yunz)是道德的基礎,主張行為的正確與其增進幸福的傾向成比例,行為的錯誤則與其產生不幸福的傾向成比例。幸福就是指趨樂避苦。” (功利主義,第8頁)7/20/202228共九十四頁密爾(m r)的功利主義 快樂的等級 密爾指出,人們衡量快樂或幸福的時候所注重的不是量上的區別,而是質上的區別。快樂可以分為“心靈的快樂”和“肉體的快樂”,二者之間有著質的差別,即“心靈的快樂高過肉體的快樂,主要在于前者的更持久,更穩妥,更便宜等等
19、”因此,盡管獲得心靈的快樂常常以損失一些肉體的快樂為代價,但人們還是常常選擇心靈的快樂。感官的快樂是低等的,精神的快樂是高等的。人性的向善,表現(bioxin)在愿意選擇高級而放棄低級的快樂。“做一個不滿足的人比做一個滿足的豬好;做一個不滿足的蘇格拉底比做一個傻子好。”7/20/202229共九十四頁經典功利主義(gnglzhy)的總結三個命題:第一,行動的道德正確性只是根據行動的后果來加以判斷,除了后果之外,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影響我們對行動的道德正確性的評價。簡單地說,正確的行動就是具有最好的后果的行動。第二,在評價后果時,唯一相關的東西就是一個行動所引起的幸福或不幸的分量,任何其他東西都是無
20、關的。所以(suy),正確的行動就是促進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行動。第三,在計算幸福或不幸時,任何人的幸福都必須被認為具有同樣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幸福應該被認為比其他人的幸福更加重要。每個人的幸福都同樣重要。7/20/202230共九十四頁功利主義(gnglzhy)的價值和意義功利主義符合了近代商業、經濟發展的要求,成為影響力極為深遠的重要倫理思想。與經濟和商業相同的人性假設:人們不可避免地要追求自己的快樂,每個人對快樂的追求或多或少(hu du hu sho)都是對其他人追求快樂的補充。與經濟和商業相同的行為評價標準:計算預期行為的效果量。道德的預設:人們按其最強有力的欲望而行
21、動,道德必須適應這一事實。7/20/202231共九十四頁功利主義(gnglzhy)的局限性?1、功利主義是豬的學說(xu shu)2、功利主義無視個人自由、權利、職責和 義務3、功利主義無視社會規范7/20/202232共九十四頁案例1:警察動用(dngyng)酷刑行不行? 假如一個恐怖分子在我們正在上課的教學樓上安放了一枚炸彈,在7月4日中午將發生爆炸。這個(zh ge)恐怖分子就在7月4日上午10點被逮到,但他拒絕說出炸彈放在哪里。如果營救眾多無辜學生和老師生命的唯一途徑就是讓這個(zh ge)恐怖分子面對極度的痛苦酷刑,說出炸彈放在哪里,然后拆除,那么,你是贊成還是反對警察動用酷刑?為
22、什么?7/20/202233共九十四頁 我國刑事訴訟法已經(y jing)明確規定嚴禁刑訊逼供或者以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方式收集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也明確規定了非法獲得的言詞證據包括口供予以排除的規則。7/20/202234共九十四頁 案例(n l)2:“中國式過馬路”:不看紅綠燈,湊一撮人就走.7/20/202235共九十四頁第2部分 “義務論”政府:政府的職責(zhz)與義務(政府的職責(zhz)與義務:公民的自由和權利) 義務論(Deontology)又可稱為道義論,這種道德理論主張人及其行為道德與否,不是依據行為的結果,而是根據行為本身或行為依據的原則。它集中于道
23、德動機,把義務或職責看作其中心概念。義務論者把“正當”和“應當”作為基本概念。典型的義務論者認為,某些行為之所以內在地正當或原則上正當,是因為它們屬于它們所是的那種行為。 “義務論把針對人的行為而發的道德義務判斷看作更基本的、更優先的。它認為對人及其品質的評價最終要依賴于對他的一系列行為的評價,善惡的價值(jizh)判斷最終要歸結為行為的正當與否,而行為的正當與否,則要看該行為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或者行為準則的性質是什么。” 義務論的道德推理思路是這樣的:人們行為或活動的道德性質和意義不在于其所要實現的目的或者它所體現的內在價值,而在于它所具有的正當性。某一行為的正當性在于它與某種形式的道德原則是
24、否相符。符合道德原則即意味著道德行為的規范化,符合道德原則的行為之所以具有普遍的正當性,是因為道德原則或道德規范本身對人們道德行為的權利與義務作出了恰當明確的規定,并符合權利與義務對等分配的道德公正原則。公管學院MPA教育中心wisdom7/20/202236共九十四頁“義務(yw)論”政府:政府的職責與義務(yw)義務論的其代表人物:康德和羅爾斯康德道德命令(規范)的三原則:可普遍化 人是目的 意志(yzh)自律wisdom7/20/202237共九十四頁可普遍化(1)第一、“按照你愿意讓它成為普遍律令的那個準則去行動。”(實踐理性批判第30頁;道德形而上學探本第16頁。) 一個人每做一件事
25、的時候,要使促使你做這件事的意志,成為一條人人都必須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例如(lr):如果我想偷面包,那么,我愿意讓“想偷就偷”的規則成為普遍的嗎?再如:撒謊、自殺、等等。7/20/202238共九十四頁人是目的(md)(2)第二、“無論是對你自己還是對別人,在任何情況下,始終把人當作目的,而決不僅僅當作手段。” (道德形而上學探本第43頁。) 人類尊嚴(znyn)和自尊的基礎就在于,一切人本身就是目的,因為他們都具有道德理性自決的能力。例如保存自己的生命,不侵犯他人的財產等等。7/20/202239共九十四頁意志(yzh)自律(3)第三、“意志的第三個實踐原則就是:個個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頒定
26、普遍律的意志。”這就是“意志自律”。普遍的道德律令是由人的意志(理性)自身所頒布訂立的,所以才具有人人遵守的普遍性,也因為意志自律,人才(rnci)真正成為目的。意志自律使人偉大、自由和有尊嚴。7/20/202240共九十四頁羅爾斯正義(zhngy)論7/20/202241共九十四頁約翰羅爾斯 (John Rawls,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 1921年生于美國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 1943年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 1950又在該校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后(yhu)相繼在普林斯頓大學(1950 1952年)、康奈爾大學(19531959年)、麻省理工學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
27、學(1962)任教。 美國政治哲學家、倫理學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哲學家之一。主要著作是正義論、政治自由 主義7/20/202242共九十四頁正義(zhngy)由于第一版的正義論封面為綠色,當時一 些哈佛的學子(xuz)以“綠魔”來形容這本書的影響力。 7/20/202243共九十四頁 羅爾斯的正義(zhngy)論 公平的正義 羅爾斯的正義學說,是以洛克、盧梭和康德的社會契約論為基礎(“無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之下簽訂的) 羅爾斯認為,正義是至高無上的。它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如同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任何一種理論,法律或制度,不管怎樣有用和巧妙,但只
28、要它是不正義的,就一定要被拋棄和消滅。每個人都具有一種基于正義的不可侵犯性,即使為了全社會利益也不能加以侵犯。正義所保障的各種權利,不受政治交易或社會利益的考慮所左右。 羅爾斯所講的正義指社會正義,即社會制度的正義。 正義的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每個人都具有這樣一種平等權利,即和所有人的同樣自由相并存的最廣泛平等的基本自由體系。第一個原則又稱“平等自由原則”,即社會制度規定和保障公民的各種基本的平等 自由。也即社會基本制度如何分配權利和義務。所謂基本自由包括政治自由;言論、集會、信仰、思想自由;人身自由、財產權;法治概念中所規定的不受專橫逮捕(dib)和搜查的自由,等等。這個原則要求人們平等地
29、享有這種自由,正義社會的公民擁有同樣的基本權利。7/20/202244共九十四頁 第二,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將安排的: 1、 在與正義(zhngy)的儲存原則一致的情況下,適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2、 在機會平等的條件下,職務和地位對所有人開放。第二個基本原則適用于社會基本結構的另一部分,即社會制度規定和建立社會、經濟不平等的方面,也即社會合作中利益和負擔的分配。具體地說,它適用于人們在收入和財富的分配以及在適用權力方面的不平等。這一原則又可以分為以下兩個原則:第一,人們在收入和財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這種分配必須是對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們在使用權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權力
30、的地位和職務應該是對每個人都開放的,即同樣條件的人應具有同樣機會擔任這種職務和占有這種地位。 在以上兩個原則中,第一個原則優于第二個原則,如果違反了第一個原則,第二個原則也就無足輕重了;同時在第二個原則中的公平機會原則優于差別原則。因而就隨之產生兩個優先原則。第一是自由的優先性。自由只能為了自由而被限制,因而一種不廣泛的自由,必須加強由所有人所享受的完整的自由系統;一種不夠平等的自由,必須是能為那些僅有較少自由的人所接受。其二是正義對效率和福利的優先性。也就是說公平機會優先于差別原則,因而一種機會的不平等,必須提高機會最少者的機會;一種過高的儲存率,必須相應地減輕承受這種困難者的負擔。7/20
31、/202245共九十四頁羅爾斯正義(zhngy)論的局限:一、兩個正義原則之間的不協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的相互排斥。這使羅爾斯的理論實際上無法產生他所希望的社會效果。正義論受到來自兩個方面的批評,原因也在此。在美國現有的社會基本結構下,正義即公平(gng png)的理論難以被接受,至少難以被全部接受,因而也難以達到改良主義的目的。 二、正義的兩個原則帶有頗多的理想主義色彩,具有較多的道德主義因素 。三、羅爾斯理論的這種缺點還表現在他對用觀念變革現實的信仰上。 7/20/202246共九十四頁政府(zhngf)公務員行為規范內容行為(xngwi)規范內容業務行為規范廉政行為規范職業道德規范外事行
32、為規范保密行為規范公文處理規范公務交往規范婚姻家庭規范政治行為規范7/20/202247共九十四頁第3部分 中國的倫理(lnl)歷史和傳統(儒、道、釋)公管學院MPA教育中心wisdom7/20/202248共九十四頁第4部分(b fen) 政府的美德( “美德論”政府:“好”人與“好”生活) 美德倫理:其代表人物是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 NE)和麥金泰爾追尋德性(After Virtue)美德比規范更重要:很顯然,只有在那些具有相應美德品格的個人身上,倫理規范或規則才可能產生實際的道德意義,而對于一個毫無正直品格的人來說,所謂正義(zhngy)的原
33、則只能是過眼的云、側耳的風,甚或大行不義的借口 公管學院MPA教育中心wisdom7/20/202249共九十四頁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與政治(zhngzh)哲學 潛能與實現:潛能就是是其所是、成其所是的趨勢和傾向。自我實現就是事物和人是其所是、成其所是;幸福;美德與實踐;理智德性(d xn)與道德德性(d xn);沉思是最高的德性;好國家標準:讓人過上“好”生活7/20/202250共九十四頁“好”人的“中道(zhngdo)” 不足(bz) 中道 過份(deficiency) (mean) (excess) 7/20/202251共九十四頁 不及 德性 過度 怯懦 勇敢 魯莽 冷漠 節制 放縱
34、吝嗇 慷慨 揮霍 自貶 誠實 自夸 嫉恨 友愛 奉承 柔弱 堅強 操勞 謙卑 大度 虛榮 小氣 大方 鋪張 呆板 機智 狡猾亞里士多德論作為中道(zhngdo)的德性7/20/202252共九十四頁“好”國家(guji):讓人過上“好”生活國家的形式:一個人就能管理好的國家是君主政制;但管理不好就成了僭主政制;幾個人能管理好的國家是貴族政制;但管理不好就成了寡頭政制;許多人管理好的國家是共和制(憲政);但管理不好就成了民主制。 只要(zhyo)能促進幸福,任何一種形式的國家都可以是好的。所以評價一個國家的好壞,不是看它的政治形式是否符合某種標準,而是看它的管理是否有助于促進“好”生活。7/20
35、/202253共九十四頁一、人格(德性(d xn))與行政人格(德性(d xn))(一)人格(德性)的內涵: persona Personality(character)一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nngl)等特征的總和;二是指個人的道德品質;三是指人的權利、義務的主體資格(即法律上講的人格權)7/20/202254共九十四頁(二)行政人格(德性)1、內涵: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員在行政管理活動中通過連續和持久的道德行為選擇所表現出來的自我道德完整性,是行政人員道德意義上的整體性存在形態。2、理解:行政人格的本質就是(jish)行政人員持續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過程,既表現為行政價值觀與行政倫理觀在行
36、政人員個體及職業群體上長期穩定的具體體現與境界升華,也表現為行政人員個體生命與社會生命的整合,是行政人員社會本質生成的歷史與現實的統一。7/20/202255共九十四頁3、行政人格(德性)的構成:5方面(1)行政理性:既是行政人員的認知能力,也是內在于行政人員之中的對欲望和行為進行調節與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行政行為中有機統一,表現為一種理性精神。 (2)行政情感:處于較低層次的行政情緒:分為積極、肯定的情緒體驗和消極、否定的情緒體驗兩種。行政情緒帶有較多的生理性和原始性,具有波動性大、不甚穩定、不易控制等特點。處于較高層次的行政感情:如對上級的敬仰之情,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之情。 (3)行政意志:
37、是指行政人員決定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的主觀努力,行政意志是行政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意志行動是由動機引起的,動機又是由人的需要(xyo)所產生的。 (4)行政信念:在行政管理實踐活動中生成的,是行政人員根據自己的生活內容和積累的知識并進行深思熟慮之后所確定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5)行政習慣:行政人員經過一段較長時間逐漸養成、不易改變的一種行為傾向。它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既表現于言語、態度、儀表、愛好等,也表現在思維方面。7/20/202256共九十四頁二、行政人格(rng)(德性)的地位與作用1、行政(xngzhng)人格(德性)公共管理倫理的要求和目標7/20/202257共九十四頁2、行政人格(
38、rng)(德性)的具體作用具體作用:(1)對自身而言:導向和激勵作用(2)對外部而言:示范和教化作用 7/20/202258共九十四頁三、行政人格(rng)(德性)的模式劃分 行政人格模式(msh)概述:農業社會:等級制下的依附人格(德性)。工業社會:官僚制下的工具人格(德性)。后工業社會:服務行政條件下的獨立人格 (德性)。7/20/202259共九十四頁 案 例 2002年3月初的一天,湖南省某糧店的主任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糧食局的陳副局長。領導給他打電話讓他受寵若驚,而且領導告訴他可以以較低的價格搞到一批糧食指標,轉手(zhun shu)就可以賺到10多萬元。糧店主任喜出望外。 電話
39、中陳副局長還留下了自己的私人銀行帳號,要求糧店主任先打入1.5萬元錢。對于這筆錢,大家是心照不宣的。7/20/202260共九十四頁 放下電話,糧店主任就將錢打入了對方的帳號。第二天就安排人去拉糧食。但是,陳副局長沒有(mi yu)來。他急忙與陳副局長聯系,但陳副局長說他根本沒有(mi yu)給他打過電話。糧店主任心里一驚,忙去查帳號上的錢,發現已經被提走了。糧店主任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于是,他趕緊到縣公安局報案。 在此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湖南警方多次接到類似的報案。作案人員都是利用模仿領導的聲音給下級單位打電話的手段騙取錢財。7/20/202261共九十四頁 這些情況很快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
40、。警方通過銀行的監控錄像,將犯罪分子抓獲。案犯是一名無業人員,名叫龔金鳳。據他交待,在前后半年的時間內,他先后單獨或伙同他人7次作案,累計詐騙金額達25萬余元。在每次行騙之前,他首先確定要模仿的領導,然后以領導的同學或朋友的身份往領導辦公室打電話,在閑聊中他就能摸透該領導講話的習慣和語氣。 老于世故(lo y sh g)的龔金鳳知道,下級一般都很聽上級的話,領導的名字在他們心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騙子利用領導的權威和一些基層干部對權力的盲從,以及企圖利用權力獲得非法利益的心理弱點,所以行騙屢屢得手。冒充上級領導“蓋起小洋樓” 請從行政倫理學的角度分析騙子得逞的原因。7/20/202262共九十
41、四頁(一)依附型行政人格(rng)(德性)1依附人格形成的歷史背景統治行政模式中,行政權力關系是行政體系的軸心。官吏的權力、身份、地位及所有的一切均是來自于所處的等級職位,而職位的取得往往也是根據君王、上級的需要,甚至是個人的喜怒、偏好等不確定因素而獲得。各級官吏雖有“官”之名,卻實為君主之家仆(自稱奴才),對君主有著密切的人身依附性,是君主豢養的執行命令的工具。上下級關系類似。2依附人格的本質行政依附人格就是在以權力關系為軸心的等級森嚴的行政體系中所產生的一種行政人格,它雖具有歷史的合理性,卻仍然沒有擺脫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是一種未完成的人格模式。3依附人格的特征歐洲中世紀:最基本的特征就
42、是其神權性,在君權神授的理念下,表現為對國王的依附。中國傳統農業社會(shhu):官吏以形成堅定的忠君觀念為其道德的理想追求,“愚忠”。“忠君”前提下的“愛民”行為。7/20/202263共九十四頁(二)工具型行政(xngzhng)人格(德性)1工具人格的制度基礎在工業(gngy)社會,對理性的盲目崇拜和對效率的狂熱追求,人對物的依賴成為物對人的控制,個體并沒有因獨立性的獲得而形成真正的獨立人格,表現在社會治理體系中就是官僚制對行政人員的控制,行政人員被形式化為工具。2工具性行政人格官僚制形式化表現是以犧牲人的需要和價值為代價的。(1)行政人員被定格于嚴密的層級體系中,層級之間強調對權力的絕對
43、服從,決不允許有下級對上級權威挑戰的現象。(2)行政人員必須嚴格遵循組織規章,一切按規章辦事,規章的合理、合法性不容置疑。(3)官僚制以效率為組織的主要目標,效率至上在行政人員中造成一種實質上的功利主義傾向。(4)官僚制是一個責任中心主義體系。(5)官僚體制排斥一切非理性因素。 7/20/202264共九十四頁(三)獨立型行政人格(rng)(德性)1獨立(dl)人格形成的歷史背景(1)社會需求社會關系的復雜化治理主體的多元化自由裁量權的擴展化(2)個人需要人的素質的提高平等、自由、民主等意識覺醒/交換關系擴大化對現實的管理體制的不滿7/20/202265共九十四頁2獨立人格(德性)的要素 (1
44、)完整的人格意識獨立人格構成的基礎。所謂“完整”是指獨立人格意識的真正確立,人格意識不僅達到自在、他律狀態,而且達到自為、自律狀態,真正實現人之為人的價值,既理解自己為人,也尊重他人為人。 (2)獨立的行為能力服務行政根據服務精神所進行的德制建設為行政人員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為選擇提供了制度前提,而行政人員在做出這種選擇時,他是獨立的、自由的,是自覺自愿的,不會感到外在的強迫。 (3)自由的社會關系獨立人格的形成(xngchng)需要自由的社會關系。社會成員有選擇行政管理作為自己職業的自由。在服務行政模式中,行政人員不再像在傳統行政模式中那樣,是單純依附于權力關系、法律關系的工具,而是具有高度
45、獨立性的行政行為主體;不再是被動地執行與服從命令,而是獨立判斷、自由選擇。7/20/202266共九十四頁四、人格(德性)形成(xngchng)的一般規律與行政人格的養成機制(一)個體道德的形成的一般規律案例:猴子與香蕉(xingjio)的故事(二)行政文化的引導(三)制度完善與保障(四)個人的自我修養7/20/202267共九十四頁(一) 個體道德的形成(xngchng)人格(德性)形成的一般規律(皮亞杰與科爾伯格)7/20/202268共九十四頁轉移(zhuny)皮亞杰的道德認知(rn zh)發展論概括:兒童的道德判斷發展趨向是從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 1.自我中心階段:(2-5歲) 規則
46、不具有約束力 2.權威階段(6-8歲):絕對地尊敬和順從權威 3.可逆性階段(9-10歲):規則如果所有人同意可以改變(他律走向自律的標志) .公正階段(11歲以后):傾與主持公正、平等。 7/20/202269共九十四頁1.前習俗(x s)水平(10歲前的大多數)()避罰服從(fcng)取向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2.習俗水平(11-15歲的大多數)()尋求認可取向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3.后習俗水平(16歲以后的部分人)()社會契約取向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論7/20/202270共九十四頁(二)行政文化(wnhu)的引導行政文化的價值導向1理想行政人格生成中的
47、價值導向在官僚制片面追求效率和形式的普遍有效性的努力中,將行政人員的非理性因素給“祛除”掉了,它否定行政人員的價值規定性。公共領域中,行政人員不能以追求個體利益的最大化作為其道德的價值確定和行為選擇的價值導向。2對行政人格生成有導向作用的價值觀:廣義效率觀念;社會公正(gngzhng)觀念;行政民主觀念;行政法治信念;協調合作意識;公共服務精神7/20/202271共九十四頁(三)制度(zhd)的完善與保障1制度的必要性鄧小平:“制度好可以使壞人(huirn)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一個社會制度建設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行政人員人格整體的優劣。自律與他律的
48、爭論個體道德的局限性:社會治理、搭便車個體道德的生成機制:前道德階段需要制度的約束7/20/202272共九十四頁2制度保證的機制農業社會:因制度的缺失而“人治”專橫,導致行政人員失去人身(rnshn)的獨立性而最終形成依附人格;工業社會:因制度的過分形式化而使得價值理性被吞噬,導致行政人員成為理性的附屬物,失去發揮主體性的動力和欲望,進而形成工具人格。后工業社會:要求制度走向道德化,重視行政人員個體的生命屬性,實現個體存在之道德性。道德的制度化與制度的道德化7/20/202273共九十四頁3、當前我國制度的缺陷制度的嚴重缺失導致人治規則對人的過度(gud)控制:忽視問題解決以及與人性需求相結
49、合7/20/202274共九十四頁(四)個人自我(zw)修養人生修養:個體基于行政實踐活動在職業道德和品質等方面的自我教育、鍛煉和改造過程以及由此達到(d do)的境界。 1人生修養的途徑和方法(1)學習:政治理論;政策法規;行政技能;學習方法。(2)內省:善于自我認識;敢于自我批評;敢于思想斗爭。(3)踐行:學習和內省的最終體現,學習積累的知識只有運用于實踐過程中并經實踐檢驗才是穩定可靠的,而實踐反過來促進學習不斷深化,內省只有在實際活動中才是現實的、有意義的,而內省結果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不斷強化和鞏固。(4)慎獨:個人獨處時自我節制、自我約束。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50、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7/20/202275共九十四頁2行政(xngzhng)人員人生修養的內容(1)政治修養:明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嚴格的政治紀律;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2)道德修養:道德品質、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習慣等。(3)作風修養:樹立正確的名利觀;權力觀;金錢觀;幸福觀。7/20/202276共九十四頁 思考題: 現實中的官員被人稱為具有雙重人格:一方面對上級唯唯諾諾、惟命是從、極盡溜須拍馬之能事;一方面對下級呼來喝去,視下級為奴仆,對公眾更是不屑一顧,盛氣凌人(shng q lng rn)。 試分析這種人格形成的深層次原因。7/20/202277共九十四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山東東營眾邦人力資源有限責任公司招聘4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四川傳媒學院《影視后期合成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阿克蘇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能源化工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人機工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慶師范大學《插花與茶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中醫藥大學《戶外救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層建筑給排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創業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德州學院《機器學習初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Q∕SY 1620-2013 保密工作檢查評價規范
- 內力組合計算表(自動版)
- 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比對試驗報告
- 迅達5500電梯調試資料
- 甲狀腺及頸根部1
- 醫院科研教學處定崗定編方法
- 10t單梁起重機安裝方案
- 舉證質證表正面
- YY∕T 0953-2020 醫用羧甲基殼聚糖(高清正版)
- 中國鐵塔鐵塔培訓資料
- 建筑承包工程中業主指定分包與承包商內部分包的區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