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慈善史開篇之作_第1頁
區域慈善史開篇之作_第2頁
區域慈善史開篇之作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7 頁 共 NUMPAGES7 頁區域慈善史開篇之作區域慈善史的開篇之作作者簡介:陳蘭霞(1988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慈善史。摘 要:通過對研究現狀的介紹凸顯出湖南慈善史的重要地位具有開創性。該著作以遠古到民國時期湖南慈善事業為研究范圍,分為四篇,對中國古代到民國時期的慈善史進行了闡釋和總結,在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不僅對湖南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歷史的經驗教訓和啟示,而且對完善地方社會保障機制、對湖南社會文明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關鍵詞】:p 】:p :區域;慈善史;開創性中國慈善事業史研究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這一時期研究

2、成果不多,研究領域也較窄。建國后,受意識形態的影響,慈善事業的研究被迫中斷。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社會公益活動,而作為社會公益活動的另一代名詞“慈善”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關注。中國慈善事業史研究由此再次引起國內外史學界的關注,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研究視角不斷拓寬,新的學術成果不斷涌現。就目前為止,學界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題性研究,如關于中國紅十字會的研究、華洋義賑會研究、慈善團體的研究、慈善家人物及群體的研究等。同時關于斷代性的慈善史研究也出了一些成果,如明清慈善史研究、民國慈善史研究等等。但是作為中國慈善通史基礎工作一部分的區域慈善史研究至今還是空白。而周

3、秋光教授的這部湖南慈善史作為中國第一部地方慈善通史,恰好開創了這一領域學術的先河,具有開創性的學術意義,并同時為以后的中國慈善史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湖湘文庫大型叢書出版計劃的一部分,周秋光教授的湖南慈善史以遠古到民國時期湖南的慈善事業為研究范圍,對湖南慈善事業的千年歷程逐一探討,其時間之長,空間之廣,將有史以來湖南的慈善事業分門別類地上下貫通起來,盡可能地覆蓋到了湖南全省各市縣。全書共列為四篇18章,古代篇4章,晚清篇3章,民國上下篇,上篇6章,下篇5章。四篇的每篇又各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點探討該時期湖南慈善救濟制度演變的歷史脈絡,涵括其社會背景、慈善思想、慈善體制,從制度層面厘清慈善救

4、濟事業的基本體系;第二部分從實踐層面概述該時期湖南慈善事業的全貌,內容涉及賑災救荒、恤貧濟困、慈善教育等;第三部分就該時期湖南慈善事業的特征、社會功能、歷史地位等進行分析p p 總結,并提出作者的看法。它以“地方慈善”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了階段法、組織結構法等方法對中國古代到民國時期的慈善史進行了闡釋和總結,不僅對湖南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歷史的經驗教訓和啟示,而且對完善地方社會保障機制、對湖南社會文明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該書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以實證研究為基礎,綜合運用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手法,對千年湖南慈善事業進行考察分析p p ,探

5、求規律。該書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看法,總結出有特色的經驗和啟示,為社會現實服務,體現了“史學貴在致用”的意義。具體而言,該書有以下新觀點、新看法:在古代篇中,作者提出了“湖南慈善事業的思想頭一為中國主流文化儒、佛、道的影響,一為湖湘文化的熏染,后者對兩宋、明清、民國時期湖南慈善事業發展影響較大?!弊髡咴谠摃嘘U釋道:儒家的仁愛思想和民本思想、佛教的慈悲思想和因果報應思想以及道家的“清靜無為”的人生哲理和“賞善罰惡,善惡報應思想”等道德觀念對傳統慈善事業的影響很大。同時作者還提到法家強調的“救濟不能一視同仁,懶惰而貧困者不僅不應得到救濟還要受到處罰”這一思想,成為后世以工代賑救濟方式的思想流,

6、且為規范慈善活動提供了最早的法理思想。作者從湖湘文化的三大特征以及三大缺陷中總結出湖湘文化在不同時期對慈善事業的不同影響。在宋至明清時期,湖湘文化的愛國經世思想深深地融入到傳統慈善思想里,推動了慈善事業的發展。而到了晚清,湖湘文化的保守性大大地阻礙了慈善事業向近代化的轉型;甲午戰后,湖湘文化具有的愛國主義情節又極大地刺激了湖南有識之士的神經,他們很快地由保守轉向激進,迅速地與西方慈善思想融合,使得“具有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醞釀萌芽和公益性質的慈善事業初步發展”。作者通過對湖湘文化與湖南慈善事業關系的階段分析p p ,清晰地表現出湖湘文化對慈善事業的巨大影響。在古代篇中,作者還提出了另一開創性的論

7、斷。作者認為:湖南有文字可考的慈善活動始于漢代,湖南有文字可考的傳統慈善機構起于宋代,而在漢唐至宋以來,湖南的慈善事業主要是荒政。兩宋和之后的明清成為湖南傳統慈善事業的兩個高峰,兩宋為繁榮初始,明清為繁榮盛世。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史實考證出湖南慈善事業的開端以及發展繁榮時期,打破了在此之前湖南慈善事業研究的迷霧狀態,理清了湖南慈善事業發展的脈絡,且在理清脈絡的基礎上總結出了明清時期湖南慈善事業發展的基本特征與兩宋時期的以荒政為主不同,這個時期呈現出了災荒救助與社會救濟俱達鼎盛的局面。在晚清篇中,提出了“湖南慈善事業的近代化始于甲午戰爭,出現了傳統、近代、教會三軍鼎力的慈善新格局”的論斷。作者在搜集

8、和了解大量史實的基礎上,通過對甲午戰前與戰后社會環境、慈善思想、慈善事業發展的表現等方面的對比,順理成章的得出湖南慈善事業近代化的開端是甲午戰爭之后,這不僅為一直以來對湖南慈善事業近代化開端問題的爭論提供了一種新的觀點和看法,更是為了湖南慈善事業研究增添了新的思路和途徑。在民國上篇中,最有新意的看法是:作者認為北京政府時期湖南是民辦慈善的黃金時期,南京政府前十年湖南則是官辦慈善的典型。周秋光教授從民辦和官辦兩個角度對民國時期湖南慈善事業進行剖析,便于讀者了解不同時期、不同的背景下,政府和民間對湖南慈善事業所做的貢獻,不僅能夠反映出當時政府和民間團體及個人對慈善救濟的一些事功,體現出政府面對災難

9、時機制的運轉以及民間在面對災難時的反應,從而揭示出當時社會的狀況以及對慈善事業的影響。民國下篇中,作者提出民國后期慈善事業的兩大功能戰時主要救濟、戰后主要重建,而“工賑”是戰后湖南救濟和善后的最佳結合形式。作者用“戰花怒放”來概括民國后期湖南的慈善事業,體現了在戰爭情況下慈善事業的特殊繁榮。在對這種特殊繁榮的闡述中,作者將其分為戰時和戰后兩個階段,通過對這兩個階段慈善事業側重點的不同闡釋表明慈善事業的內容隨著形勢的變化所作出的不同調整,凸顯出慈善事業的時代性和相互合作性。當然,周秋光教授的這部湖南慈善史提出的新觀點和新看法不止以上提及的這些。總體而言周秋光教授在這部開創性的著作里提出的這些開創

10、性觀點,對于學術界來說是一股新鮮的清泉,對于以后的學術研究起著引導和借鑒的作用。但同時,由于這是一部開創性著作,而且它的寫作范圍又非常的廣,從上古到民國,從城市到農村,覆蓋了湖南全省的各縣市,內容繁雜多樣,所以不可能做到一一到位。一個是由于時代的久遠,一個是由于遠古時代的湖南處于“蠻荒之地”,以至于沒有詳細的資料記載,使得古代部分的寫作局限于此而出現論述不全或是論據不夠的現象。而近代又由于連年災禍以及政府的多次更迭,是的很多資料遺失;民間則由于民力困頓,很少有記載,所以對于民間的慈善活動則主要通過一些報紙的報道和一些大家族的族譜來搜尋,也就導致了該書的寫作偏向于政府層面的救濟,對民間的慈善活動則論述得較少。雖然存在著這些不足之處,但是作為開創性的著作,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從史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