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章人口政策與經濟發展發展經濟學教程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 第二節 人口增長與人口理論 第三節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政策主要內容三個增長率人口增長率: 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凈增人口數(包括出生人口數和遷入人口數)與同期的平均人口數(年初人口和年末人口相加除2)之比。它既反映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又反映人口的遷移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 是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后凈增的人口指標,反映某一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出生(所有活產)和死亡相互抵消后的人口自然增加情況。 人口出生率: 是指某一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出生人口數(包括所有活產)與同一時期的平均人口數之比,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
2、地區的居民在一定時期內生育頻度或人口出生強度的指標。計算公式 人口增長包括人口自然增長和人口機械增長(人口機械增長即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人口遷入超過遷出而引起的增長); 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區別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必須從年出生人口數中減去當年死亡人口數,而人口出生率不需減去當年死亡人口數。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一、人口增長的現狀與前景二、人口增長的原因三、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一、人口增長的現狀與前景 1.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 公元初到17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長率不到0.05%; 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長率0.5%; 19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長率0.8%;
3、1950年以來,世界人口年均增長率2%。.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是發展中國家人口爆炸性增長的結果。 2.世界人口增長的現狀地區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全世界2.20.91.4發達國家1.11.00.1發展中國家2.50.91.7非洲3.81.42.4北美1.40.90.6拉丁美洲2.40.61.8亞洲2.20.81.4歐洲1.01.10.1大洋洲1.80.71.1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增長.迅速的人口增長具有強大的慣性。 人口慣性來源于人口年齡結構; 發展中國家由于過去長期的高出生率,低齡組人口比重較大,導致了較輕的年齡結構和較高的育齡婦女比重; 世界人口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口
4、群體有著保持原有增長趨勢的特性。 3.世界人口增長的特征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增長不平衡 年齡結構差異大 城市人口比例不斷增加二、人口增長的原因(1)人口基數過大(2)人口死亡率下降(3)隱蔽的增長勢頭三、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高速人口增長對糧食供給產生了重大的壓力贍養負擔沉重,消耗了大量的可用于發展的資源人口增長迅速加劇了環境的惡化人口增長迅速使失業問題嚴重 第二節 人口理論與人口政策 一、人口過渡理論 二、馬爾薩斯人口陷阱理論 三、現代微觀經濟學家庭生育理論 四、伊斯特林的供求假說一、人口過渡理論試圖解釋發達國家經歷的人口發展階段:(1)19世紀之前:工業化國家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并存,人口
5、增長率非常緩慢。(2)19世紀和20世紀初: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仍然保持在高水平上,人口增長迅速。(3)20世紀初到50年代:死亡率繼續下降但出生率下降得更快,人口增長率開始下降。(4)20世紀50年代以后,出生率下降步伐明顯趨緩,死亡率因趨于極限下降很少。()1020304010203040出生率死亡率()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總人口變生化趨 勢出率死亡率原始低增長階段加速增長階段增長減緩階段低速增長階段人口增長階段歷史時期特征原因典型國家或地區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增長階段農業社會高高 低原始型生產力低下,抵御災害、疾病的能力差熱帶原始森林地區加速增長階段工業化
6、初期高低高傳統型生產力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改善非洲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增長減緩階段二戰前后較高、下降低較高、下降過渡型社會、家庭觀念變化、社會保險福利事業發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低速增長階段工業化后期低低 低現代型發達國家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轉變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差異: 歐、美、大洋洲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現代型 亞、非、拉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過渡型 世界范圍內,人口增長模式仍處于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正在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轉變。我國人口增長情況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7 ;人口自然增長率:5發展中國家人口轉變的類型:A類:現代死亡控制方法與生活水平
7、迅速提高和廣泛的提高使死亡率和出生率都迅速下降,接近或已經進入第四階段。B類:由于廣泛存在的貧困和低生活水平,死亡率經過初期的迅速下降,進一步下降速度緩慢,而出生率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依然處在第二階段。中國人口轉變: 解放前我國人口處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階段。 新中國成立之后社會安定和生產發展,很快使我國人口轉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階段。1957年人口增長率高達36.01。 經過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穩步下降。終于到90年代末迎來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生育水平的局面 我國目前人口增長特征:低生育水平(1.7-1.8 )、高增長量(年新增人口70
8、0-800萬) 。單位: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二、馬爾薩斯人口陷阱 1798年在人口原理一書中提出; 認為人口增長將使經濟處于生存水平的均衡狀態。1.兩個公理(1)食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需。(2)兩性間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幾乎會保持現狀。從人具有食欲和性欲這兩個“本性” 出發,馬爾薩斯又引出兩個級數。假定與土地生產人類生活資料的能力相比,人口增殖力是無限巨大的。在無所妨礙時,人口會以幾何級數率增加。而生活資料只會以算術級數率增加。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是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2.自然的人口法則(1)人口增長必然受到生活資料的限制;(2)只要生活資料增長,人口一定會堅定不移地增長,除非受到某種非常有力而
9、又顯著的抑制力量的阻止;(3)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災難(戰爭,瘟疫及各類饑荒)、道德限制和罪惡(馬爾薩斯所指包括殺嬰、謀殺、節育和同性戀)能夠限制人口的過度增長。3.“低水平均衡人口陷阱” (Population Trap) 當人均收入提高時,人口增長速度隨之提高,結果人均收入又退回到原有水平上,除非經濟增長迅速提高到超過人口增長的水平。 在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長到與人口增長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間,存在一個“人口陷阱”。 在這個陷阱中,任何超過最低水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長,都將被人口增長所抵消。人均收入(Y/P)人口增長率(P/ P)百分比增長率收入增長率(Y/ Y)54321-10ABC
10、Fig2. the Multhusian population trapY0Y1Y2Y3Y4Y54.擺脫“人口陷阱”道德抑制:指人們通過晚婚、獨身、節育來控制出生率;積極抑制:包括惡習、貧困、戰爭、疾病、瘟疫、洪水等各種形式。馬爾薩斯認為積極抑制是殘酷的,鼓勵人們采用道德抑制,以避免惡習或貧困發生。 5.對馬爾薩斯人口陷阱的批評該模型沒有得到事實的支持,其許多基本假定未經受住實踐檢驗:假定沒有技術進步或者說技術進步速度非常慢,可以忽略不計。假定人口增長與收入水平存在著正向變動關系。把人均國民收入看成是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因素,過于簡單。事實:ABC人口增長曲線收入增長曲線百分比增長
11、率人均收入(Y/P)0-11234 科學技術進步的力量足以抵消人口迅速增長造成的阻力,避免陷入人口陷阱。 對發展中國家的研究表明,在低收入水平上,人口增長與人均收入水平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許多發展中國家生活資料匱乏,人口增長率很高;發達國家的生活資料充裕,而人口增長率卻較低。三、現代微觀經濟學家庭生育理論商品數I1I3I3I1C1G1C2C1G2G1aac0bbdbefgh無差異曲線預算線最優消費行為子女數試圖說明人們如何運用有效的機制來決定孩子的出生數目G2C21.生育理論 孩子被視為是一種特殊的消費品; 在發展中國家,生育被視為一種特殊的投資,從而使消費者(家庭)對于孩子的需求,就像對其他
12、消費品的需求一樣,成為一種經濟的、理智的選擇。 可用數學式表述如下:式中:DC 表示對孩子的需求量;C表示養育孩子的凈價格或凈成本;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PX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價格;T表示相對于孩子、家庭對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DC f(C,Y,PX,T)(1)孩子的凈價格或凈成本是指養育孩子的預期成本減去預期收益。其中:預期成本包括:母親時間的機會成本。孩子的養育費用。預期收益包括:孩子在未成年之前為家里勞動帶來的收入。孩子將來對父母的贍養費。(2)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增加會引起對孩子需求的增加。但現實中不同,是一個與現實不符的假設孩子的價格上升,沒能力養育更多的孩子。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觀會
13、變化。以孩子的質量代替孩子的數量的趨勢。2.生育理論的應用 傳統的大家庭紛紛解體; 社會保障制度日漸完善,養兒防老的需求不復存在。 婦女教育水平提高、就業機會增多,生育、撫養孩子的機會成本不斷提高。 孩子的撫養、教育費不斷上升,且在未成年前沒有機會為家庭賺錢,養育孩子的凈成本增加。 “多子多福、無后為大”的傳統生育觀念已發生變化,使得對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 良好的醫療衛生條件,父母已不必因為擔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A.發達國家生育子女的高成本、低收益,使人口增長率迅速下降B.發展中國家 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孩子成為資本品,預期收益高。 孩子大多成為家庭勞動力來源,從小參加勞動,增加家庭收
14、入。 孩子成為父母養老送終的惟一依靠; 婦女受教育機會少,就業機會少,收入低,不如在家生兒育女母親時間的機會成本很低; 生活水平低,孩子的撫養費比較低; 生產力發展比較落后,有些生產勞動文盲或半文盲即可承擔,所以很多家庭并不打算讓孩子上學,則教育費用也很低。生育子女的低成本、高收益,使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四、伊斯特林的供求假說 理查德A伊斯特林是美國著名人口經濟學家,也是最早對主觀快樂進行理論研究的當代經濟學家。著有生育率革命:一種供求分析等眾多著作。 生育供求分析理論是其運用西方微觀經濟學供給和需求分析理論來研究生育率變化的學術理論。他認為,對孩子的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著一個家庭的生育水平。而現
15、代化的發展對孩子的供給和需求都會產生正的和負的效應。 他的分析的一個突出特色是結合社會和經濟現代化過程來觀察生育率的變動。經濟發展指數每個婦女子女數M NCdCsCdCsCd為子女的需求曲線,向下傾斜表示對子女的需求隨著經濟發展減少; Cs為子女的潛在供給曲線,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C為實際的子女供給曲線,它隨著收入的上升先上升而后下降,位于潛在的供給曲線的下方表明實際存活的子女數目總是要小于潛在的數目。伊斯特林假說 第三節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政策一、對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的認識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政策三、中國的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一、對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的認識1.人口增長并不是低生活水平、嚴重
16、的不平等,以及構成許多發展中國家特點的有限選擇自由的基本原因。 人口增長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欠發達本身,是世界資源耗損及環境破壞 (發達國家只占世界25%人口卻消耗80%的資源),是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婦女的附屬性。2.迅速的人口增長確實強化了欠發達問題,使得發展的實現更為遙遠。 人口增長是環境惡化和資源過快耗竭的關鍵原因,而惡化的環境和資源的稀缺又加劇了貧困。人口過快增長已經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不僅要處理人口變量本身,還必須處理人口背后欠發達的社會和經濟條件。采取刺激性和強制性措施來提高生育子女的成本,包括:實行特殊優惠政策擴大婦女的受教育和就業機會。提高各級正規學校教育的個人學習費用,特別是大學教育的私人費用。建立和完善老年社會保險制度。建立一套計劃生育的獎懲制度。改善公共衛生醫療條件和兒童營養狀況,提高嬰兒存活率。中國人口問題的主要方面已從人口數量轉變為人口質量問題。“獨孩政策”的負面效應逐漸顯現出來: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人口質量。人口質量下降的表現:一是城市生育率下降,農村超生普遍,長期可能損害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省畢節市2025屆高三年級高考第三次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長線規劃試題及答案
- 電力安全用具課件
- 快速掌握游泳救生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醫護禮儀培訓資料課件
- 切實可行的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計劃試題及答案
- 基礎扎實的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的任務與職責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籃球裁判員角色定位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中的常見誤區和糾正試題及答案
- 技術制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課件
- 藥事管理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培訓
- PQR-按ASME要求填寫的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 醫院中央空調維保合同范本
- 勞動工傷起訴狀
- 第4章-選區激光熔化工藝及材料課件
- 2023屆高考寫作指導:“尋找溫暖”與“成為燈火”課件
- 2022年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招聘考試真題
- 臨時用電演示文稿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教學任務群設計
- JJG 646-2006移液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