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師精編 優秀教案柳永詞二首教案設計【教學目標】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體會柳永詞的語言特色及創作風格 學會從情感、格調上鑒賞同一題材的不同詩詞作品,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體會柳永詞的語言特色及創作風格 難點:比較同一題材詩詞作品的異同【教學過程】望海潮導入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宋詞。宋詞是在我國詩史上繼唐詩之后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一種詩歌體裁。而宋代是詞的鼎盛時期,名家輩出,風格各異。 他們的作品兼顧了豪放和婉約兩種風格。今天,我們通過學習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和雨霖鈴,體會柳永詞的語言特色極其創作風格。俗話說的好 “ 上
2、有天堂, 下有蘇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樣的迷人景色能令我們的古人發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詞人柳永一起來學習他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詞的有關知識詞,產生于晚唐,興盛于宋,指一種可以合樂歌唱的新詩體。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 詩余” ;因詞“ 合樂可歌,故又稱“ 樂府”、“ 曲子詞” ;因此往往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 長短句” 。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 字以內)、中調(5990 字)、長調( 91 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 闕” 或“ 片”);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 婉約派的
3、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作者簡介名師精編 優秀教案柳永 (約 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 )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后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進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 正由于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長作歌詞,又擅長譜寫樂曲。他創制了許多詞調,而且這些詞調得到廣泛的傳播,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許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詞,或者得到他的嘉許使得身價大大提高。柳永作詞雅俗兼擅,以俗為
4、主,他繼承和發展了民間詞的傳統,開創了文人俚詞一路。他的詞作具有很深廣的群眾基礎,形成“ 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的局面。四、整體感知1.請同學聽錄音,注意詞中生字的讀音,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場景?并試著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受?明確: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圖景;:“ 東南形勝” 三句從地理條件、悠久歷史來說的, “ 煙柳畫橋” 六句是從風景美麗和人口眾多來說,“ 市列珠璣” 三句是從人們生活的城市的商業發展來看的。(地理位置、 歷史傳統、 自然景觀、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對杭州風物的驚嘆、贊美、艷羨。對兩浙
5、轉運使孫何的奉承2.文本分析(1)先看詞的題目。明確: 詞的題目是不同于詩的題目的,詩的題目一般概括的是詩的內容,詞的題目則是詞的格律。 首詞都按照一個固定格律寫成,這個格律叫詞牌。詞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數、每句的字數、押韻、平仄等等,寫作時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違背;也因此,我們平時不叫寫詞,叫填詞;詞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 闕” 或“ 片”的,取自錢塘江潮天下奇觀之意。望海潮這個詞牌名就是柳永開創(2)這首詞分為上下兩片,結合文本分析詞的上片。明確:“ 東南形勝” 從地理條件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風景優美,故曰“ 形勝” 。“三吳都會” ,是從歷史悠久著筆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
6、都市,那里人才薈萃,財貨聚集,故曰“ 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 自古繁華”。開頭三句,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自“ 煙柳” 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 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 “ 風聯翠幕”,寫居民住名師精編 優秀教案宅的雅致;“ 參差十萬人家” 一句,表現都市戶口繁庶。“ 云樹” 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錢塘江堤上,綠樹環抱,遠遠望去,郁郁蒼蒼,猶如云霧一般。“ 怒濤” 兩句,錢塘江潮的澎湃與浩蕩。 “ 天塹” ,愿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用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7、。“ 市列” 三句極寫杭州的繁華。市場上商品豐富,商業繁榮,市民家家戴著羅綺。只抓住“ 珠璣”“ 羅綺” 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富裕反映出來。最后,再用“ 竟豪奢”,暗寫杭州富民比夸爭富,反映了杭州這個都市繁華和奢侈的一面,讓我們在畫面式的描寫中領略了杭州美好的一面。(3)上片就杭州各個方面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刻畫,再現了杭州的繁榮和美麗。那么,下片圍繞西湖,又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呢?請結合詞本身來說說。明確:“ 重湖” 三句寫了西湖與眾不同的美麗景色,這既是進一步描寫“ 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游樂的背景。西湖, 蓄潔停沉, 圓若寶鏡, 至于宋初已十分秀麗。蘇軾說:“ 水光瀲滟晴
8、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 清嘉”。“ 三秋桂子” 照應“ 疊巘” 二字,寫山中桂花。“ 十里荷花” 照應“ 重湖”,寫水里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說“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三秋、十里”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分別從時間和空間著眼。桂在秋季開花,蓮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如此美麗,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來寫到“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 羌管弄晴,菱
9、歌泛夜” 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晚上,湖面上都蕩漾著優美的笛聲和采菱的歌聲。“ 嬉嬉釣叟蓮娃”,是說漁翁、采蓮姑娘都很快樂。“ 嬉嬉” 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畫卷。(4)結尾的幾句寫了什么內容呢?明確:結尾處詞人達官貴人到此游樂的場景,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煊赫氣勢。詩人筆致灑落,音調雄渾,仿佛 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問:最后兩句是寫給誰的?從哪里看出來的?明確:詞中“ 圖將” 是指把杭州美景畫出來,“ 鳳馳” 指朝廷。這樣一來,此句的意思
10、 就十分明顯了。是說:希望長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畫出來,等日后升遷,去朝廷做官時,可 以把它拿出來, 獻給朝廷,并夸示于同僚。這里其實暗含對長官日后飛黃騰達、不斷高升的 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純粹的奉承之辭。這樣的奉承之辭,名師精編優秀教案它跟本文無關, 你認有些評論家說, 它是完全游離于主題之外的,為呢?結合文本說說你的理由。明確: 不是游離于主題之外,而恰恰相反,它點明了全詞的主題和寫作目的。因為本身這首詞就是作者路經杭州時,寫給地方長官的投贈之作。作者想通過它獲得長官的召見和賞識,那么必然會對長官進行奉承。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整首詞的藝術性。對此,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這首詞的藝術特
11、色明確: 本文是慢詞, 所以在藝術手法上與小令有所不同。本詞重在用鋪敘的手法,例如“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前面一句是總說,這幾句是對前面的分述;又如“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總結這首詞著力描寫了錢塘江的繁華,展現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借以歌頌此地的長官治理有方,政績卓著。雨霖鈴導入自古多情傷離別”,“ 相見時難別亦難”,相信大家對這兩句詩并不陌生。一句出自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詞雨霖鈴,另一句則是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由此可見,離別愁緒,已經成為人類永
12、恒的話題。剛剛我們已經點出了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雨霖鈴,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詞,體會詩人是如何將 中。二、點題“ 離別愁緒” 融進詩詞當雨霖鈴又作雨淋鈴,詞牌名。(課文注釋)取自唐時舊曲翻制。據明皇雜錄云,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 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在詞史上,雙調慢詞雨霖鈴最早的作品,當推此首。三、課文誦讀1.學生根據自己對本詞的理解,帶有感情地誦讀課文;2.請學生閉眼,認真聽朗誦,在聽的過程中,讓學生注意傾聽朗誦者停頓及音調上的變化,從中感悟本詞的感情,體會語言之美。名師精編 優秀教案3.學生跟著朗誦一起誦讀課文,四、文本賞
13、析在讀的過程中, 再次領悟作者的創作風格及作品的意境。本首詞分為上、下兩闕,上闕主要寫離別時的情景,下闕主要寫離別后的情景。(一)上闕分析:1.“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這句話,一眼看過去,就是一句寫景的文字。就好比是一篇日記的開頭,僅僅是為了交代時間、地點、 天氣狀況,所以我們可以用一種平和的敘述語氣來讀這句話(師用“ 敘述語氣” 范讀),這樣來處理好不好?說明理由。明確:這句話雖然點名了時間、地點、環境,但是句中的每一處景色無不透露出“ 悲”“ 涼” 的感覺,凄涼的寒蟬叫聲,傍晚時的雨后長亭,這些凄涼的環境,觸動作者的離情別緒,字字含情,情景交融。(開首三句,簡單看,只是交代送
14、別的時間、地點,然而細心留意,景物特點: “ 蟬” 是“ 寒” 的,特指是秋后的蟬,秋有蕭索感愛,而蟬在凄涼急促地鳴叫,傍晚時分讓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帶涼意。再看詞人,一個“ 對” 讓我們聯想到他的動作可能是“ 呆” 對著長亭。這樣,這里的景已不是單純的景物。一陣驟雨過后,景色特別鮮明刺眼, 周圍都是凄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呵! 可見這里側重的是在釀造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先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 打下情感的基礎,以增強下面抒寫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這句要讀得凄涼、落寞。)2.“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零噎
15、。” (學生自行體會這句詞的感情,現場模擬情景)明確: 前一句是實寫不忍別離又不能不別的情況。這六個字明顯地寫出地點、動作和情緒,是高度壓縮的精練的寫法。“ 留戀處,蘭舟催發”,是說正在留戀不舍的當兒,舟子已經催促他出發了。 從“ 催發”中可以看出他們多么依依不舍。從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況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 無緒” 是已經達到了“ 黯然魂銷” 的程度。這里要讀得淚眼朦朧,難以割舍,不忍放手。后一句是進一步刻畫兩人難舍難分的形象。在這時候,真是縱有千言萬語也給喉嚨噎住說不出口了。只有緊握著手,淚眼相對而已。 這一形象的刻畫,看來似很簡單,實則是情感的集中表現,是很真摯動人的。這句要讀得“
16、哽咽” 欲哭,欲言又止。3.“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在此處有何作用?。這句話在上闕的結尾表達怎樣的感情,放明確:邈遠之景,襯托出情人相見無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悵;承上啟下,既是總結上 闕的離別情景,又是為下闕寫別后情景作鋪墊。名師精編 優秀教案(二)下闕分析:1.“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旨,是哪三字?” 在這兩句中,有三個字點明了這首詞的主明確:傷離別。詞作下闋一落筆就點明了全詞的主題是“ 傷離別”。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會因為離別而感覺到悲傷。所以南朝的江淹在別賦上說:“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 宋代的秦觀在調笑令中說:“ 始信別離情最苦,蘭舟欲
17、解春江暮。”這些詩句都在表達類似的感受:人生當中, 什么最令人痛苦?那就是生離和死別。離別本來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傷難過的事,更何況正處在冷落的清秋節呢!秋天本來是草枯葉落,百花凋零的季節, 人在秋中往往會有一種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寫秋天的時候,經常與“ 愁苦悲涼” 的感情聯系在一起。比如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說:“ 悲哉,秋之為氣也! ”南宋吳文英在唐多令中說:“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而曹雪芹在秋窗風雨夕中則說:“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這些詩句都寫出了懷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離別之事是非常悲苦的,清秋之氣是特別凄涼的,而在這
18、首雨霖鈴中,詞人把離別之事與清秋之氣疊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非常悲苦, 再加上特別凄涼, 這就使情感的表達更加沉重。正是“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啊。接下來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兩句之所以成為名句,就在于它沒有一個字寫情,而又沒有一個字不寫情。詞人設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 我將身在何方呢?我的身邊還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嗎?不會有了,陪伴我的將只有岸邊楊柳,耳畔清風,天邊殘月!)句中“ 酒醒” 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闋,詞人已經寫到“ 都門帳飲無緒”,既然是沒有情緒,為什么還要喝呢?無非是借酒澆愁而已。(詞人本指望一醉解千愁,卻不料“
19、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后越發空茫茫愁緒更濃,這怎不令人潸然淚下呢?)第二句中的 “ 楊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楊柳,并經常用折柳表示送別之情,為什么呢?明確:因為“ 柳” 與“ 留” 讀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 留戀” 之意。你要出門了,要到遙遠的地方去,我來為你送別, 我不送你金銀,也不送你珠寶,我就折一條青青楊柳枝送給你,表示我希望你能留下來。所以唐代李白在勞勞亭中說“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北宋賀鑄在更漏子中說:“ 上東門,門外柳,贈別每煩纖手。一葉落,幾番秋,江南獨倚樓。” 而元代無名氏的水仙子中則說:“ 常記得
20、離筵飲泣餞行時,折盡青青楊柳枝。” 把楊柳枝都給折光了,可見留戀之情是多么深厚。這些都是借楊柳抒離情的例子。名師精編優秀教案就會自然而正因為有這種習俗的存在,所以離別的人一看見楊柳,然地想起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面,心中就會涌起一縷縷離愁別緒。因而“ 楊柳岸”三個字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韻味。詞中的“ 曉風殘月” 也是最能觸動人的感情的 事物。秋日的風是涼的,秋天早晨的風更涼;月光是清冷的,殘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 殘月就顯得特別凄涼。所以“ 曉風殘月” 給人一種特別濃重的凄清冷落之感。這樣,作者就 通過寫景, 很有韻味地點染出那種說不完訴不盡的離愁別緒。在這短短的兩句詞里,作者集
21、 這,正是它感動了一代又一 中寫了這么多最能觸動離愁的物象,又寫得那么鮮明那么生動。代人的根本原因。3.現在我們來看最后幾句:“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作者設想的別后孤苦無聊的生活情景。請問詞人這里為什么說“ 虛設” ?明確: 因為沒有人陪伴,無論怎樣的良辰好景,對詞人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請大家注 意,詞人在這里只寫到良辰好景,而沒有寫到平常時日。為什么呢?因為連良辰好景都形同 虛設,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在這里,詞人想到,從此離去,將要一年之 久,一年啊, 365 個日日夜夜, 8760 小時, 31536000 秒,在這么漫長的日子里,再好的良辰,再妙的美景,沒有知心人相伴也是形同虛設。就算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ObjectorentedProgramm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與臨床藥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超高維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春節傳統習俗》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助劑自動稱量系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側拉式檔案柜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宿舍改造環保方案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面巾紙外包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造紙助留增強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池底清淤工程施工方案
- 江蘇省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調研數學試卷(蘇教版)
- 《變電站二次系統數字化設計編碼規范》
- 住建局安全生產匯報
- 《老年社會工作》課件-老年社會生活相關理論及應用
- 2022年全國高考數學(新高考1卷)試題及答案解析
- 消化系統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
- 2024年山東淄博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審查易系統操作指南
- 期中 (試題) -2023-2024學年魯科版(五四學制) (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
- 醫院總務科的工作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