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G101系列綜合問題-G101系列綜合問題1、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出現級鋼筋時,它得錨固長度應該如何計算?因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及混凝土驗收規范上都沒有出現鋼筋,是否國家已經取消了該級別的鋼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謝謝!答: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不設級鋼筋的理論依據)。所以,即便是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級鋼筋相同),且當用于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級的
2、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級鋼筋即可。還有,級鋼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級鋼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結構中并不合適,也不經濟。2、03G101與03G329有矛盾時依誰為準?答:03G101在編制時已經盡可能地做到與03G329協調一致。當設計者選用03G101時,應以03G101為準。當設計者既選用了03G101,又選用了03G329時,由于03G101中的構造是與平法施工圖配套使用的正式設計文件(詳見03G101總說明第4、5兩條),如果設計者采用了平法制圖規則完成了施工圖設計,其構造應以03G101為準;如果未使用平法表達,則不應以03G101為準。3、03G101圖集中為什么把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
3、改了,這些數據不便記憶,施工中也容易出錯,為什么不采用整數呢?答:不是03G101把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改了,而是混規GB50010-2002把原來以5d進位的錨固長度改了。混規也是國家建筑標準設計03G101的依據之一。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規范第9.3條的公式根據不同的鋼筋種類、混凝土強度等級以及鋼筋直徑計算成表格,盡量做到目前的樣子。大家好!我們可以通過G101欄目研討平法國家建筑標準設計中的問題,也可以討論有關的結構問題。4、在“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26頁10.1.5條規定板下不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5d,我個人認為是否還應該滿足伸至支座的中
4、心線位置,這也是一貫的施工做法。答:請注意規范用語“不應小于”的意義。大學教科書中是“=”概念,而工程規范和規程是“”的概念,因此,可以伸至支座中心位置。當為非抗震設計時,正常情況下板的下部鋼筋在支座部位受壓;當為抗震設計時,通常板不作為耗能構件,因而不考慮地震作用的分配,仍然按非抗震設計,板的下部鋼筋在支座部位亦受壓;在這兩種情況下,即便其伸入支座長度為5d,通常也是安全的。執行規范規定時,應特別注意“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5、有梁式筏板基礎問題:(1)筏板部分一般為上下兩層鋼筋網,下層鋼筋網片放在最下面,基礎梁的整個鋼筋(箍筋及縱筋)放在下層鋼筋網
5、片的上面。是這樣的嗎?(2)但是,一般圖紙在標注基礎梁的高度時,梁底標高和筏板板底標高是在同一個高度,這樣就出現了“基礎梁的有效高度”縮減的問題。因為,首先是梁的下部縱筋的保護層變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保護層,然后是筏板下層鋼筋網片的縱橫鋼筋,然后是基礎梁的縱筋,最后才是基礎梁的下部縱筋)當我們進行基礎梁的強度計算時,應該采用這個“縮減后的有效高度”進行計算。您說對嗎?然而,有的設計院并不是這樣,甚至連基礎梁的箍筋高度還是采用梁高減兩倍的保護層來計算的,這顯然會造成箍筋“高度太大”。(3)至于筏板鋼筋網片,縱橫兩個方向的鋼筋哪個在下面、哪個在上面?是否應為:“下層鋼筋網片”是短方向的鋼筋在下面
6、、長方向的鋼筋在上面;“上層鋼筋網片”是長方向的鋼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鋼筋在上面;因為,從“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結構模型來看,正好是“樓板和梁”的受力結構模型翻轉過來。這樣的看法對嗎?答:(1)形基礎的鋼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兩部分,布筋考慮一般“以梁為先”;(2)比較兩個方向上的基礎梁,從中判斷強者(等高時選跨度較小者,不等高時選高度較大者),與“強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層(最底層)板筋;(3)在第一層板筋之上并與其垂直布置“強梁”的底層縱筋和第二層板筋(“強梁”的箍筋與第一層板筋在同一層面上插空走過);(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層縱筋;(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據板區兩個方向的跨度。跨度
7、相差較大時,短跨面筋在上,長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時,與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兩個方向的ho相等);(6)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兩個方向梁相交對ho的影響,也應當考慮雙向板的ho與單向板不同;(7)“筏形基礎”相當于“倒樓蓋”的說法不完全正確。當承受地震橫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線,樓蓋梁是耗能構件,所以要做到“強柱弱梁”“強剪弱彎”,梁要考慮箍筋加密區、塑性鉸等問題;但筏形基礎的基礎梁通常不考慮參與抵抗地震作用計算。6、凡是“沒有明令禁止”的連接區域,鋼筋是否就可以連接呢?答:事實上,除高抗震設防烈度的重要構件外,沒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連接部位。只要保證連接質量和控制連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
8、以連接。需要注意的是“盡可能避開”這個要求的含義,如盡可能避開節點區、箍筋加密區、應力(彎矩)較大區等等。7、框架頂層端節點處,可將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相應部分彎入梁內作梁上部縱向鋼筋使用,也可將梁上部縱向鋼筋與柱外側縱向鋼筋在頂層及附近部位搭接。請問陳教授這原理是不是柱與梁是剛節點?那么是不是頂層主梁與柱鋼筋連接要這樣做,頂層聯系梁鋼筋與柱鋼筋連接是不是可以不這樣做的,只要保證錨固長度就可以了?答:抗震結構柱與梁的連接節點為剛性連接。問題的后半部不好答復,因所提“主梁”與“聯系梁”是否為框架梁還缺少若干判別條件。頂層框架梁與框架柱的連接必須采用該節點構造,但頂層非框架梁通常不與框架柱連接,所以與
9、該構造無關;遇特殊情況頂層非框架梁的一端與柱相連(另一端以梁為支座)時,由于未形成框架(因而不是框架梁),所以滿足錨固條件即可。8、有的施工單位和監理都對關于筏片基礎的基礎梁是否要錨固如果錨固那又怎樣計算,還有板是否要彎勾?如果彎勾,那采取什么標準?答:(1)筏形基礎的基礎梁主要功能之一是作為框架柱的支座,因此,基礎主梁(直接支承框架柱的基礎梁)的鋼筋(縱筋與箍筋)應在節點區連續布置;基礎次梁(以基礎梁為支座的基礎梁)的鋼筋應錨固在基礎主梁中(可參考框架梁的錨固方式,但上下鋼筋受力性質相反)。(2)筏形基礎板盡端鋼筋彎鉤直段12d,當板的上部與下部均配置鋼筋時,要采用拉筋將板封邊。9、請教陳教
10、授,我們這里最近有一工程主體封頂后屋架柱鋼筋部分采用閃光對焊連接,監理不同意,但沒有找到具體的文字或規范要求豎向受力鋼筋不允許采用閃光對焊連接。請陳教授這一連接方法是否符合要求,試件怎么做,是否按電渣壓力焊連接試件做試驗呢。答:閃光對焊即可用于柱、墻等偏壓構件,也可用于梁、板等受彎構件,而電渣壓力焊只可用于柱、墻,不可用于梁、板。因此,閃光對焊的質量高于電渣壓力焊。10、關于間隙焊鋼筋在梁柱的使用中接點的控制是如何規定的?答:窄間隙焊是手工電弧焊的接頭形式之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連接位置的要求與電渣壓力焊相同。11、我好像記得說是2、3級鋼不宜做箍筋,但是我發現現在好多功能地方用的2級,有的
11、一方還是3級在做箍筋,這樣做是不是設計者的問題呀?答:新三級鋼HRB400作箍筋非常好,二級鋼HRB335冷彎性能較差作箍筋不如HRB400和HPB235.12、03G101圖集第49頁邊緣約束構件的構造節點中直徑小于28的豎向鋼筋采用搭接連接,圖中的示例是50的接頭率情況,標注的搭接長度為1.2LaE,但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中有關規定,搭接長度與接頭率有關,如為50的接頭率,則搭接長度應為1.4LaE。是否本圖集的該節點標注有誤?勘誤表中有:“鋼筋連接和錨固必須遵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9.3鋼筋的錨固與9
12、.4鋼筋的連接、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6.5鋼筋的連接和錨固的所有規定。”是否是對此情況的糾正?答:這事有些微妙.修正版為了與G329的規定保持一致,結果把原版的lle修正成了1.2la.不過混凝土的問題是模糊控制的宏觀問題,如果采用非接觸搭接,1.2倍比1.4倍都可靠.這個問題我早已備案,待研討后再論.13、螺紋鋼如何做梁、柱的箍筋?答:與光圓筋相同.14、圖集號為03G101-1,36頁,焊接連接詳圖中,樓面以上第一個焊接點的位置是否必須同時滿足圖中三個條件,既:Hn/6;hc;500答:是的。構造要求是“三控”。15、框架梁箍筋彎勾疊合處一般在梁的上部交錯布置,那么J
13、ZL的箍筋彎勾疊合處是否在梁的下部交錯布置,請指教!答:箍筋開口位置以施工方便而定,并無硬性規定.16、那么請問陳教授懸挑端是否可以向上?在現場都要求向下,并錯開設置。答:在施工現場,箍筋開口一般處于構件的受壓部分。17、現在工程梁主筋為9根,當采用兩個連接面時,接頭數分別為4/5,同一截面接頭為55%,可行否。答:按規范規定,受拉鋼筋不可行,如非受拉鋼筋則可行.由施工方面判斷受拉還是受壓有些困難,所以可以分三批連接,每批1/3.18、能不能說說分三批,每批三分之一是什么意思?第三批在那連接?答:如一根18米的梁,可這樣配筋:9米*12根;3米*6根;6米*6根。具體這樣排:第一排9與9對接;
14、第二排3+9+6;第三排6+9+3。19、在柱平法圖中,如箍筋類型3、4、5、6圖中,箍筋間距是否可以這樣布置:內箍間距是外箍的2倍,即外箍是200時,內箍間距為400?答:“內箍間距”與“外箍間距”應該相同。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平法)專題講座講座筆記一、概述:1、平法的產生:國內傳統設計方法效率低、質量難以控制。日本的結構圖紙沒有節點構造詳圖,節點構造詳圖由建筑公司(施工單位)進行二次設計,設計效率高、質量得以保證。美國的結構設計只給出配筋面積,具體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據此中國傳統的設計方法也必須改革。2、平法的原理:設計流程:設計結構體系結構分析(力學分析)結構施工圖設計。結構設計是一種是
15、商品,有使用價值和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分為創造性勞動和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現在由結構工程師完成創造性設計部分(創造性勞動),節點構造、節點外構造不是結構工程師的勞動成果,是抄的規范。(注:節點構造是算不出來的,是由研究人員試驗出來的。)傳統的單構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將創造性勞動和非創造性勞動混在一起,節點內構造和節點外構造的設計屬于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基于此產生了結構標準化、構造標準化的思路,用數字化、符號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表示創造性設計。平面整體設計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標準圖兩部分。節點構造標準化后,施工公司的勞動量加大。3、平法的應用:1991年9月份平法開始在山
16、東應用于工程,開始推廣平法。構造圖適合于所有的構件,平法一張圖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平法推出后,有堅決支持、堅決反對、不表態三種人,后來將專利貢獻給國家,成為國家標準。平法是給從事結構設計與施工的專業人員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讓非專業人員看懂,設計方法的改革也促進了施工單位技術人員水平的提高。平法是結構設計領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兩倍以上,能夠使中國結構界不合理的人員配置情況得到改善。現在,3個建筑師配1個結構師。二、柱平法:1、定義疑問:(1)嵌固部位是指地下室頂板處,地面以下的結構構造(含地下室部分)劃歸基礎結構(待出圖集)。嵌固部位以下箍筋也劃歸到基礎結構部位,不歸本圖集。(2)
17、柱鋼筋總截面為柱截面面積bh,梁鋼筋總截面為梁有效截面面積bh0,h0為梁高扣單排鋼筋35mm、雙排鋼筋60mm后的數值。(3)水平段鋼筋0.45lae,垂直段鋼筋15lae,達不到以上要求時,將鋼筋調細(等面積代換鋼筋)。(4)保護層保護的是一個面、一條線,不保護一個點。要讓所有的鋼筋都完成混凝土的360包裹。2、鋼筋疑問:(1)鋼筋需搭接在箍筋非加密區,在全高加密的情況下可以突破上述規定,避開兩端、在中間區可以連接。柱筋焊接時兩根鋼筋級差不超兩級,若級差超過兩級可等截面代換。(2)兩根鋼筋交叉時允許兩根鋼筋緊挨在一起,因為緊挨在一起的是點,握裹考慮的是線和面。(3)柱冒頂時鋼筋直接通上去,
18、若柱頂沒有梁,則12d彎折也不要。柱鋼筋收邊盡量采用b圖節點樣式,往外側收邊,減少柱內鋼筋擁擠程度,柱鋼筋有效封邊即可。(4)柱箍筋復合方式很合理,任何一個局部重疊的部位鋼筋均不超過兩層,盡可能減少了兩根鋼筋并排出現的概率和長度。因為兩根鋼筋并排出現時,兩根鋼筋之間存在一道暗縫,存在隱患,混凝土也無法做到對鋼筋的360握裹。柱箍筋首先由一個最大的箍筋包起來,其余可以全部用拉筋,必須拉住主筋和縱筋。(5)拉筋和單肢箍筋的概念不同,沒必要勾住所有(縱向、橫向)的鋼筋,而拉筋則必須勾住所有鋼筋。三、剪力墻平法:1、定義疑問:剪力墻抵抗橫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力,抗震思路為:剪力墻柱(第1道防線第2道防線)
19、。拐角墻鋼筋不允許在角部搭接。鋼筋盡量配到邊沿,形成端柱、暗柱等,端柱、暗柱也是剪力墻的一部分。剪力墻鋼筋底部加強區不搭接。2、鋼筋疑問:(1)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大,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小。當剪力墻的暗柱很長時,剪力墻水平筋和箍筋伸至剪力墻端部,除非設計者注明。剪力墻水平筋伸入端柱一個錨長即可(端柱計算參照框柱)。(2)剪力墻最頂層的梁為墻頂連梁,箍筋箍到墻身里。剪力墻的水平層肯定放在外側,豎向筋放在內側。(3)暗梁箍筋:剪力墻豎向筋和暗梁箍筋在同一層面上。框架梁順到剪力墻中,形成邊框梁BKL。(4)交叉暗撐箍筋根據標注和構造要求,暗撐為半個墻厚,墻薄時采用交叉鋼筋。柱鋼筋盡量用粗的,粱鋼筋不要
20、用太粗的。(5)洞口加強鋼筋和剪力墻水平鋼筋:水平鋼筋扣柱加強縱鋼筋,不要將加強筋放在外邊;豎向鋼筋扣柱加強橫鋼筋。洞口加強筋放在剪力墻水平、縱向鋼筋的內側。洞口補強暗梁400高,為箍筋的中到中的尺寸(計算時需加2個箍筋直徑),寬度同暗梁寬。剪力墻縱筋錨入補強暗梁,為剛性條帶,形成一完整封邊。(6)連梁:用于剪力墻上的一種梁,分樓層連梁(樓面連梁)和屋面連梁(墻頂連梁)。連梁和連系梁不搭界,平法中不采用連系梁。拉梁是一種特殊的梁,非框架梁也非普通梁。四、梁平法:1、定義疑問:(1)框架梁是兩端以柱為支座的梁,一端支柱、一端支梁則構不成框架梁(非框架梁),處理時不能純粹按非框架梁處理,應一端按框
21、架梁、另一端按非框架梁處理。(2)通長筋和貫通筋的概念:不是一根鋼筋(不是同種直徑的鋼筋),是通過搭接形成一種鋼筋的方式。(3)ln/3或ln/4屬于構造規定;設計規定負彎矩鋼筋的斷點在不需要該鋼筋的點處再長出一段,不具有可操作性;通常情況ln/3或ln/4可滿足構造要求,特殊情況下不滿足。(注:在工程分析中不存在精確值,只存在控制值。)2、鋼筋疑問:(1)梁的受扭縱向鋼筋(N筋)、梁的縱向構造鋼筋(G筋)的做法:N筋按受拉鋼筋錨固,G筋錨箍12d即可;G筋為構造筋,梁高向每隔200配一根,N筋根據需要設置。(注:側面構造鋼筋改造比較大:近幾年來梁的側面裂縫較多,多加梁側面構造筋可減少梁的側面裂縫,但我認為沒有道理。)(2)鋼筋應回避在節點內焊接、搭接,建議鋼筋不要在節點內連接,要錨固。框支梁KZL節點下部的鋼筋不能斷開,因為鋼筋在此受拉。(3)井字梁:任何一個相交部位都不是支座;梁相交部位是否放附加箍筋由設計者定,要設箍筋則相交的兩條梁、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營銷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師課堂教學藝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市崇安區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初檢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德陽市什邡中學2025年高三模擬試題(三)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沈陽科技學院《西方畫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理工大學《歐美設計規范釋義一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模電 9-功率放大電路學習資料
-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科學研究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單位使用個人車輛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第二單元 第八課 巧用藍牙做工具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級上冊
- 《新時代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徑》課件
- 產品審核程序(含表格)
- 2024屆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數學學科筆試試題(附答案)
- 5、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
- 全國統一規范電子稅務局概況介紹及操作輔導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范文(4篇)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開學考試(上學期)試卷(含答案)
- VDA6.3 2023 過程審核檢查表-參考表單
- 【網絡謠言型尋釁滋事罪的認定存在的爭議探析8600字(論文)】
- 2024延遲退休政策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